虚词“与”的用法
虚词与的用法和举例
虚词与的用法和举例
1. “和”呀,就像胶水一样把词语啊、句子啊粘在一起呢!比如说“我和你一起去玩”,这不就把“我”和“你”连起来啦!
2. “的”字用处可大啦,好比是给东西贴上标签一样!像“美丽的花朵”,一下子就指出这是很美的花呢。
3. 你们想想啊,“在”这个虚词多有趣呀,“我在学校读书”,它指明了地点呢!
4. “了”也很神奇哟,“我吃了饭”,表示这个动作已经完成啦,是不是很奇妙?
5. “着”有时候就像个神奇的魔法,“他笑着说”,让我们能感受到那个正在进行的状态呢。
6. “呀”虽然不是最主要的虚词,但是加上它感觉语气都不一样了呢,“好漂亮呀”,多生动!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虚词虽然小小的,但是作用大大的,可不能小瞧它们呀!。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5.表示假设关系。
虚词“与”的用法
3、【孰与】表示比较与选择比, 和……比较。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吾与徐公孰美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4、共同,一起
▪ 相与枕藉乎舟中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5、给予,授予。
▪ 则与斗卮酒 ▪ 则与一生彘肩 ▪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 6、动词,结交,亲附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失其所与,不知 ▪ 夫人之相与
▪ 7、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 表示感叹或疑问。
▪ 子非三闾大夫与
▪ 8、赞同。 ▪ 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 ▪ 吾与点也。
▪ 7、等待。 ▪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 8、参与。 ▪ 蹇叔之子与师。
▪ 9、对付。 ▪ 庞煖易与耳。
难点突破
▪ 连词和介词的区别
▪ 落霞与孤鹜齐飞 ▪ 蜩与学鸠笑之曰 ▪ 令将军与臣有郤 ▪ 怀王与诸将约 ▪ 竖子不足与谋
▪ 彼与彼年相若也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 舟与哨相后先 ▪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2、介词,和,跟
▪ 日与其徒上高山 ▪ 外与天际 ▪ 遂去,不复与言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秦伯说,与郑人盟 ▪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 ▪ 相如闻,不肯与会。 ▪ 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 而能与世推移
文言虚词“以”、“与”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文言虚词“以”、“与”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高考文言文选择题中的虚词题,即“意义和用法”异同题,学生比较容易出问题,尤其是特定语境下的“以”“与”,作介词还是连词,是学习中的难点。
首先,“以”这里讨论意义为“因为”的“以”。
看下面句中的词语: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根据句意,三句中的“以”都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均可译为“因为” “由于”,即两词“意义”相同。
但,“一璧之故”中心词“故”,是名词性短语,所以从句法上来说,“以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共同修饰句中动词“逆”,这里的“以”用作介词。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则是主谓结构,“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介词后只能带名词或代词,不能带主谓短语,而且“晋侯秦伯围郑”已经构成单句形式,所以这里只能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分句,相当于关联词语“因为”。
所以两句话中的“以”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
“怒”是动词,前面是不用介词的,所以这里的“以”也是连词。
总之,区分表原因的“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关键看它后面是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还是其他短语或分句。
再看几个句子:4、不赂者以赂者丧。
5、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9、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以上几句中“赂者”“一璧之故”“物”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是”“己”都是代词,与“以”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分别修饰“丧”“欺”“喜”“记”“悲”,这几处的“以”均用作介词;“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公子贤,(公子)多客”,都是主谓短语,均构成分句,所以这两句中的“以”用作连词。
其次,“与”,这里讨论意义为“和、同”的“与”。
看下面句中加点词语: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3、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4、与其妾讪其良人。
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和例句一、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和例句在学习和阅读文言文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实则含义丰富的虚词,其中之一就是“与”。
本文将重点讨论“与”的用法及其常见的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这个常见的虚词。
一、“与”的基本用法1. 作介词,“与”表示并列、共同的意义。
例如:“天与人归哉!”(《孟子·滕文公上》)其中,“与”表示天和人具有共同的归宿。
2. 作连词,“与”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成分,多用于表示选择、对比或对等关系等。
例如:“先王之道,斯道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论语·学而》)其中,“与”连接了诸多动词,并表示逐步推进的关系。
二、“与”的具体用法和例句1. 表示交往、相处在一些文章中,“与”可用来表示人际关系亲密、交流相处的情景。
例如:“是日朝麦场穑。
”(《水浒传》)其中,“朝麦场穑”表示宋江与同伴一起去麦场收割庄稼,共同完成任务。
2. 表示并列、共同之义作为一个介词,“与”常用于表达两者拥有共同特征的意义。
例如:“古人有云:言既过贵以行险,则固无此残也。
”(《宋史·党项传》)其中,“言既过贵以行险”,表示当言语越过了应有的尊重边界时,就肯定会发生冲突。
3. 表示选择、对比或对等关系作为一个连词,“与”常用于连接两个并列成分,表示相对或对比关系。
例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中,“靖康耻”与“臣子恨”构成对立关系,表达了作者内心深深的不满情绪。
4. 表示条件、因果等复杂逻辑关系在一些状语从句和条件从句中,“与”常用来连接动宾补足语或表达递进、因果等复杂的逻辑关系。
例如:“先师屏蔽方寸之余念而纾腹心之痛,世奉先师则渐将斯屏蔽之忠亮继焉。
”(《戴德启示录》)其中,“渐将”与“继焉”表达了递进的关系,描述了以后人将先师的精神转承下去。
三、小结通过以上对“与”的用法和例句进行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与”在文言文中具有广泛和多样的用法。
18个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和、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古文中的虚词与实词用法
古文中的虚词与实词用法在古文中,虚词和实词在表达方式和语义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虚词通常用于衬托实词,起到连接句子成分、衔接语义关系、修辞增色等作用;而实词则承载着具体的词义和语义信息。
古文中的虚词与实词用法的灵活运用,既能凸显文采,又能传达深刻的意境。
本文将探讨古文中虚词与实词的使用方式及其表达功能。
一、虚词的运用在古文中,虚词的运用十分广泛,常见的有“之”、“乎”、“而”、“者”等等。
这些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功能。
1. “之”“之”在古文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虚词,它可以用作主要实词前的补充成分,起到修饰和强调的作用。
例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的“之”就起到了修饰“人生得意”的作用,使整个句子更加富有诗意。
2. “乎”“乎”是一个疑问虚词,用来构成疑问句和反问句。
例如:“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乎?人心之中,仁义为重乎?”中的“乎”用来构成反问,加强了语气,使句子更加犀利。
3. “而”“而”在古文中是一个连接虚词,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或者概念。
例如:“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性也。
”中的“而”连接了前后两个并列的动作,使句子表达更加连贯。
4. “者”“者”是一个常见的标点虚词,用来标明前后的关系,表示主语或者宾语的身份。
例如:“爱丽丝追着白兔跳进了兔子洞,她感到头晕目眩,跌跌撞撞地摔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中的“者”用来标明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是同一个人。
二、实词的运用古文中的实词承载着具体的词义和语义信息,是句子的核心部分。
实词的用法在古文中非常丰富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词义丰富古文中的实词往往具有丰富的词义,需要通过上下文来进行准确理解。
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中的“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就是常见的古文成语,通过具体的情境来表达深刻的意境。
2. 语义深刻古文中的实词常常通过寓意和象征的方式来表达深刻的语义。
例如,“黄粱一梦”中的“黄粱”就是地名的转化,用来象征人生的梦幻与虚幻。
古汉语文言虚词《与的意义和用法》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十五:与.《说文解字》:“与,赐予也。
一勺为与。
”会意字,以一、勺示意,勺即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与之。
与的本义为“赐予”,为实词。
虚词“与”是假借字,可作介词、连词和副词。
作连词的“与”,从先秦至现在没有大的变化。
介词“与”,唐宋以后又产生了新义,如“使”“将”等义,但这些新义在现代汉语中有消失了。
副词“与”是“举”的通假字。
一、连词1.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
可译为“和”,或仍作“与”。
例: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2.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从对举中表示选择。
可译为“或者”“还是”等。
例: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孙子兵法·谋攻》)二、介词“与”和它的宾语一起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1.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是所涉及的对象。
可译为“和”“跟”“同”等。
例: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按:现代汉语中“与”的宾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古代汉语中,常可省略,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可以理解为“(邹忌)与(客)坐谈”。
2.表示比较的对象。
可译为“跟……(相比)”“同……(相比)”等。
例: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报任安书》)3.表示施动者发出动作以后所受益的对象。
可译为“为”“替”等。
有时受益的对象可承上文而省略。
例: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②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李白《将进酒》)③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兵车行》)4.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时所伴随的条件。
可译为“随”,或仍作“与”。
例: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报任安书》)5.表示对宾语所表示人、事、物的处置或使令。
可译为“将”“把”“使”等。
这种用法唐宋期间较多见,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见此种用法。
例: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白居易集·新制绫袄成》)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君即指大裘,言将大裘覆盖之也。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因、于、与、则、者、之)十二、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译文:无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形状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
②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译文:所以凡是要做事就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改革制度的人要根据时势而变通!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善于打战的人会根据形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引导。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2.依靠,凭借。
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译文:又凭借丰厚的钱财贿赂(在怀王手下)当权的大臣靳尚。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
3.表条件,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译文: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译文:顺着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译文:秦国趁着胜利的机会,宰割天下的土地,分裂各国的河山。
4.表方法。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二)连词1.表原因。
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译文:由于(因为)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译: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罚不当。
(二)副词。
表承接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译文: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
③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
(《段太尉逸事状》)译文:(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④因招樊哙出(《鸿门宴》)译文:于是招樊哙出来。
高考语文:虚词拾遗——“与”的意义和用法
主讲人:小窗语文
与
与
动词,用勺子添食
饭勺
“与”字的含义及用法
与
动词 介词 连词 语气词
一、与:动词
给予;结交、亲附
例: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翻译:失去所结交(的伙伴),是不明智的。
二、与:介词
跟,和
例: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和谁一道呢?
四、与:语气词
通“欤”,表疑问语气,放句末
例: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桓晋文之事》) 翻译: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与”字的含义及用法
与
动词,给予;结交,亲附 介词,和,跟 连词,和,跟 语气词,通“欤”
练习: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C.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 D.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E.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桓晋文之事》)
三、与:连词
跟,和
例: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秦王和赵王相约宴饮,(秦王)让赵王弹奏乐器。
问题来了:介词的“和、跟”与连词的“和、跟”
有什么区别?
• 我跟妈妈要钱买AJ • 妈妈跟我要钱买AJ
一样吗?
不一样,意思会变
• 我和妈妈去买AJ • 妈妈和我去买AJ
一样吗? 一样,先说谁都行
练习: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连《词鸿门宴》)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六结国交论》) C.四海之大,有几人与?(通《“五欤人”墓碑记》) D.微斯人,吾谁与归?(介《词岳阳楼记》) E.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通《“齐欤桓”晋文之事》)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
1.作介词
⑴引进共同活动的人。
译为: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⑵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受益者)。
译为:给,替,为。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作连词
⑴表示并列关系。
译为: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
⑵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表选择。
常用“与其”跟“宁”、“毋宁”、“孰若”、“岂若”等配合。
可译为:“与其……宁可(哪如、宁肯)……”。
①与人刃我,宁自刃。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
(《童区寄传》)
3.作语气助词,通“欤”。
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
②无乃你是过与?(《季氏》)
③然则废衅钟与?。
文言文中与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中与的用法和例句一、文言文中“与”的用法在文言文中,“与”作为一个常见的虚词,用法较为广泛。
它可以带有多种意义,包括表示连词、介词以及动词。
下面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逐一介绍。
1. 连词:“与”的连词用法主要是连接并列的成分,表示并列的关系。
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与…并举”的表达方式,例如《孟子·离娄上》中的“昔者尧舜禹、稷契文王之为人也……礼乐耆英、慎刑司训; 不肖考艰、焉肆说定; 顺明己公, 傲少众”; 再如《枢庭饰奏疏》中的“性承天命以报应无涯, 加和同升平旧物将来”。
这些例子展示了“与”作为连词时起到连接前后并列成分的作用。
2. 介词:“与”的介词用法在文言文中具有指示共同行为对象或者谓语动作施事者等含义。
例如《红楼梦》第四回中写道:“少刻间二恩人只闻好书之声忽没至此,心下便想:‘此钟声之来者,其必有异于常人者!’ 如此心不起五服,静推背几悲痛。
俄而东南强鸣云《与咏史》、杜少府之任薄《摘才表》之事了。
”这里的“与”指示了谓语动作的施事者。
3. 动词:“与”的动词用法主要表示给予、交付或者参与等含义。
例如《红楼梦》第十回中写道:“寿童笑着笑着,突然抬头看见黛玉灭了泪,只是坐在那里谛听琴声。
落后向余者道:“我们说什么话?”宝钗笑道:“漫说些儿无伤大雅、怡情养性的题外话罢!”贾环道:“我们从一入园时到如今日子,亏你也去已得多少个对象?”宝钗见他慌乱状态。
”这里的“与”表示参与某种活动。
二、文言文中“与”的例句1. 例句一:“世人所归曹韩, 其故皆出路非(不)同; 现今三百年至工布, 书皇恩在范陯。
”(出自宋代林则徐)这句话中的“与”作为连词,起到连接前后并列成分的作用。
它连接了世人归属于曹操和刘备等两位历史人物,并在后文中展示了“曹韩”的出路不同。
2. 例句二:“昆仑山下畅装坊门(未)拂, 万里河东初返(至)。
”(出自明代詹之褧)这句话中的“与”作为介词,指示了动词的施事者。
它表达了门畅装与解装以及到河东回到来之间的行动顺序。
15与字的用法讲义—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专题复习
与字的用法1.介词,和、跟、同。
介词“与”所起的作用是引出对象,往往是动作或行为的对象。
如《始得西山宴游记》“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西山不和培塿成为一类,这个“与”有明显的方向性,作者赋予西山以人格、情感,西山显然不屑于与小土丘为伍。
又如同一篇文章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是“我”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非大自然与我合为一体,体现了作者在游西山过程中心灵得到了释放,因此有明显的方向性。
如果交换位置,就不合情理。
再如《六国论》“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中的“与”字也是介词,翻译时是“拿秦国贿赂而得的土地和战胜而得的土地相比”,后面的“其”是指“贿赂而得的土地”。
2.连词,和、跟。
连词主要起连接作用,表示前后两者具有平等的地位,做同一件事,与介词不同的是它不可以互换位置。
如《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与”只表示苏子和朋友两人都在赤壁之下游玩,而苏子没有对客产生任何动作或行为。
又如“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水与月”只是客知道的内容,而水对月没有任何动作或行为。
再如《六国论》“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中的“与”也是同理。
3.动词,给。
如《鸿门宴》“玉斗一双,欲献亚父”,译作“玉斗一双,想献给亚父(范增)”。
再如“则与斗卮酒”中的“与”也是“给”之义。
4.动词,结交、亲附。
如《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译作“结交秦国却不帮助五国啊”。
练一练指出下列加点的“与”字的用法和意义1.彼与.彼年相若也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4.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5.而吾与.子之所共食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7.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8.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9.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10.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1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12.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13.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14.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15.北与.寇往来其间16.誓不与.贼俱生17.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18.故予与.同社诸君子19.秦伯说,与.郑人盟20.失其所与.,不知2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22.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23.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2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25.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26.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27.廉颇送至境,与.王决曰28.遂与.秦王会渑池29.秦王与.赵王会饮30.相如闻,不肯与.会31.不欲与.廉颇争列32.于是舍人相与.谏曰3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3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35.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36.欲呼张良与.俱去37.君安与.项伯有故38.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39.君安与.项伯有故40.孰与.君少长4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43.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4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45.君王与.沛公饮46.臣请入,与.之同命47.则与.一生彘肩48.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文言文中虚词共有十八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详解: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虚词与的用法及例句
虚词与的用法及例句
1. “与”可以表示和、跟呀,比如“我与你一起去逛街”,这里的“与”就把“我”和“你”联系起来啦。
2. 你看,“他与她在公园相遇”,这个“与”不就表明了两个人在同一个场景嘛,这多形象啊!
3. “小明与小红一起做作业”,这里的“与”强调了他们一起行动,多有意思呀!
4. “我们要与时间赛跑”,哎呀,这个“与”是不是让你感觉到紧迫感啦?
5. “鸟儿与白云作伴”,哇,“与”让鸟儿和白云产生了关联,感觉好美妙。
6. “我愿与你分享快乐”,这种分享不就是通过“与”来传达的嘛,多温暖呀!
7. “勇敢的人与困难作斗争”,这个“与”凸显了那种对抗的感觉,多有力量啊!
8. “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瞧瞧,这里的“与”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么和谐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与”这个虚词看似简单,实则作用很大呀,在不同的句子里能表达出各种丰富的含义呢!。
举例说明虚词与的用法
举例说明虚词与的用法一、虚词的定义与分类虚词是语言中一类不具有实际意义、主要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它们在句子中没有独立地表示某种意义,而是通过辅助其他实词来完成句子的构成和语法功能。
虚词在语法学中被广泛研究,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虚词至关重要。
根据其功能和用法,虚词可分为连词、介词、助词和副词等几种类型。
本文将以这四类虚词为例,详细说明它们在句子中的用法。
二、连词的运用1. 并列连词并列连词是用来连接并列的成分或句子的。
常见的并列连词有“和”、“与”、“或”等。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和蔬菜。
”这里,“和”起到连接两个并列名词“水果”和“蔬菜”的作用。
2. 递进连词递进连词常用于表示紧接着发生的动作或事件。
常见的递进连词有“而且”、“然后”等。
“他刷完牙而且洗了脸。
”这里,“而且”起到连接两个递进动作的作用。
3. 转折连词转折连词用于表示转折关系,常见的有“但是”、“然而”等。
“他很聪明,但是成绩不好。
”这里,“但是”起到连接两个相对矛盾的情况的作用。
三、介词的运用1. 表示方向介词可以用来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方向。
例如:“他走进了教室。
”这里,“进”是动作,而“进”所表达的方向则由介词“进”来表示。
2. 表示时间介词也可以用来表示时间。
例如:“我在下午三点和四点之间有空。
”这里,“在...之间”中的“在”表示了一段时间内的范围。
四、助词的运用1. 能愿助动词能愿助动词通常与动词搭配使用,用以表达某种可能性或意愿。
例如:“我可以帮你一个忙。
”这里,“可以”的作用是表达出现一种可能性。
2. 时态助动词时态助动词主要指“是/了/有/在/就”,通过与实义动词结合使用来构建句子中所需的时态信息。
例如:“我正在学习英语。
”这里,“正在”的作用是强调当前正在进行的动作。
五、副词的运用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用来表达程度、方式、时间等。
常见的副词有“非常”、“很”、“慢慢地”等。
“他非常努力地学习。
”这里,“非常努力地”修饰了动词“学习”,表示了一种高度和程度。
高考文言虚词专题复习:“因”“与”的意义与用法
(《屈原列传》)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用法三: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借助的事 物,可译为“凭借”“依靠”。
教学目标:掌握“因”“与”的意义与用法
任务一:翻译下列句子,思考“因”的意义与用法 例: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
教学目标:掌握“因”“与”的意义与用法 任务二:翻译下列句子,思考“与”的意义与用法
例: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用法一:作介词,可译为“和”“跟”“同”。
教学目标:掌握“因”“与”的意义与用法 任务二:翻译下列句子,思考“与”的意义与用法
例: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用法二:作连词,可译为“和” “跟”“同”。
教学目标:掌握“因”“与”的意义与用法 任务二:翻译下列句子,思考“与”的意义与用法
例: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用法三:通假,通“欤” 。句末语气助词, 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用法四:作动词,这里可译为“给予”“授 予”。
教学目标:掌握“因”“与”的意义与用法 任务二:翻译下列句子,思考“与”的意义与用法
例: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用法一:作动词,可译为“沿袭”“继续”。
虚词与的用法总结
虚词与的用法总结虚词在语言中起到连接、修饰或表达语气等功能,是构建句子结构和意义的重要元素之一。
其中,“的”作为一种常见的虚词,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
它有多种用法,涵盖了修饰、表示所属关系、引导定语从句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的”的不同用法进行详细总结。
一、“的”用于修饰名词1.表示所属关系“的”可以用来表示所属关系,将一个名词与其所属的身份、属性或性质连接起来。
例如:“小明的书”,这里,“小明”的书指小明所拥有或属于他的书。
2.表示补充说明“的”还可以通过将两个名词连接起来,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例如:“房间里桌子上放着一本书”,这里,“桌子上”的作用就是对“房间里”的进一步补充说明。
3.形容词后加“得”在形容词后加上“得”,可以起到进一步修饰程度、方式或结果等含义。
例如:“她笑得很开心”,这里,“很开心”通过“得”与动词“笑”进行连接,强调了笑的程度或方式。
4.表示时间、地点等信息“的”可以用来连接时间、地点等信息与名词。
例如:“星期天的早晨”,这里,“星期天”的作用就是修饰“早晨”,使得描述更加具体和准确。
二、“的”用于引导定语从句1.限制性定语从句当“的”在句子中引导一个定语从句时,通常是用于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对先行词进行进一步解释或说明。
例如:“我喜欢读书的人”,这里,“读书”的作用就是对“人”的进一步修饰和限制。
2.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也可以用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主句之间没有强烈的依附关系,只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如果去掉仍然能保持主句完整。
例如:“我的弟弟,年纪比我小两岁的,正在上高中。
”这里,“年纪比我小两岁的”就是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三、“的”在其他特殊情况下的使用1.“连动结构”“的”还可以与副词或介词短语组成一种连动结构,在修饰某个动词时起到加强语气或加重表达的程度的功能。
例如:“她笑得露出了洁白的牙齿”,这里,“笑”的连动结构是“笑得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2.连接疑问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还可以用来连接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引导宾语从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
一、介词
1.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和,跟,同。
①蜩与学鸠笑之。
(《庄子·逍遥游》)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
(《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