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被贬永州
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
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被贬永州司马在柳宗元的一生中是非常的重要的阶段。
第一篇:被贬永州司马——柳宗元一生文学成就的转折点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到职后,也没有居住的地方,只能暂居在龙兴寺。
永州的生活艰苦,到永州半年母亲就因病去世,艰苦生活环境,水土不服,亲人离世的打击,加上政治上失意,严重损害了柳宗元的康,“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
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
815年离开永州,柳宗元在永州生活了10年,在这期间,柳宗元转而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并游历永州山水,结交当地士子和闲人,他写下《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
被贬后的柳宗元被政敌们丑化成“怪民”,骂声不绝。
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
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第二篇:被贬永州的柳宗元,为何能成为一代文豪?公元805年(唐贞元二十一年),礼部员外郎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未及到任,又加贬为永州司马。
永州的州治在今湖南省零陵县。
司马这个官名,西周始置,至唐为郡的佐官。
柳宗元虽名为司马,实际上形同“编管”的罪犯,没有实权,是个闲差。
政治革新的失败,仕途没了,又被逐出京城,加上母亲突然病故,还不断受到政敌的诽谤和攻击,柳宗元的心情非常压抑和烦闷,健康状况也颇为不妙。
柳宗元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自述:“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
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非独瘴疠为也。
”“ 行则膝颤,坐则髀痹。
” 髀痹,就是大腿疼痛或麻木。
《小石城山记》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小石城山记》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后游行而作,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
作者先详细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突出其酷似石城。
赞叹山石树木的疏密仰伏,好像高明者有意设计、布置的,然后自然转入关于“造物主之有无”这一重大哲学命题的议论。
作者用欲擒先纵的笔法,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发泄了自己屈遭贬谪,横受压抑的不平。
作品原文: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1,逾2黄茅岭3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4,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5,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6,有积石横当其垠7。
其上为睥睨8、梁欐9之形,其旁出堡坞10,有若门焉。
窥11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12有水声,其响之激越13,良久乃已14。
环15之可上,望甚远16,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17,益18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19。
噫!吾疑造物者20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21以为诚22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23。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2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25。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26。
”是二者,余未信之。
词句注释:1、径北:一直往北。
2、逾:越过。
3、黄茅岭: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城西面。
4、西出:路向西伸去。
5、少(shāo)北而东:稍向北又向东去。
少,通“稍”。
6、土断而川分:土路中断,出现分流的河水。
7、横当其垠(yín):横着挡在路的尽头。
8、睥睨(pì nì):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9、梁欐(lì):栋梁,这里指架支着的梁栋。
欐,栋,正梁。
10、堡坞(wù):小城堡,此处是指由山石天然形成的。
因此作者称其“小石城山”。
11、窥:注意,留心。
12、洞然:深深的样子。
13、激越:声音高亢清远。
14、已:停止。
15、环:绕道而行。
《永州八记》之《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永州八记《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一)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1,居是州2,恒3惴栗4。
其5隙6也,则施施而行7,漫漫而游8。
日9与其徒10上高山,入深林,穷11回溪12,幽泉13怪石,无远不到14。
到则披草15而坐,倾壶16而醉。
醉则更相17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18。
觉19而起,起而归;以为20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21者,皆我有也,而未始22知西山之怪特23。
今年24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25西亭26,望西山,始27指异之28。
遂命仆人过湘江29,缘30染溪31,斫32榛莽33,焚茅茷34,穷山之高而止35。
攀援而登,箕踞36而遨37,则凡数州之土壤38,皆在衽席39之下。
其40高下之势,岈然41洼然42,若垤43若穴,尺寸千里44,攒45蹙46累积47,莫得48遁隐49。
萦青缭白50,外与天际51,四望如一52。
然后知是山53之特立54,不与培塿55为类。
悠悠乎56与颢气57俱58,而莫得其涯59;洋洋乎60与造物者61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62满酌63,颓然64就65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66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67不欲归。
心凝68形释69,与万化70冥合71。
然后知吾向72之未始游73,游于是74乎始。
故为之文75以志76。
是岁77,元和78四年也。
词句注释1.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
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
僇,通“戮”,耻辱。
2.是州:这个州,指永州。
3.恒:常常。
4.惴栗:恐惧不安。
惴,恐惧。
栗,发抖。
此意为害怕政敌落井下石。
5.其:如果,连词。
6.隙:指空闲时间。
7.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
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
8.漫漫而游:无拘无束地游。
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
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今天店铺为您收集整理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快来看看吧。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廻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经常惊恐不安。
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天天与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
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作起梦来,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里;醒来后即起来,起来后即回家。
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西亭,了望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并称道它的奇异。
于是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丛生的草木,焚烧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高处才停止。
然后,我们攀援着登上山去,伸开两腿坐下,观赏风景,只见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
它们的高高下下的形势:山峰高耸,山谷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青山白水互相缠绕,视野之外的景物与高天相连,向四面眺望都是一样。
《江雪》柳宗元(背景+译文+鉴赏)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
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
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
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鉴赏: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柳宗元的作品永州八记
柳宗元的作品永州⼋记柳宗元的作品永州⼋记 《永州⼋记》是唐代⽂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
实际上柳宗元写的⼭⽔游记中还有⼀记,即《游黄溪记》。
由于前⼋记都在永州城郊,历代⽂⼈寻胜较多,故称《永州⼋记》。
《永州⼋记》:《始得西⼭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丘记》、《⾄⼩丘西⼩⽯潭记》、《袁家渴记》、《⽯渠记》、《⽯涧记》、《⼩⽯城⼭记》。
始得西⼭宴游记 今年九⽉⼆⼗⼋⽇,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始指异之。
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之⾼⽽⽌。
攀援⽽登,箕踞⽽遨,则凡数州之⼟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尺⼨千⾥,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外与天际,四望如⼀。
然后知是⼭之特⽴,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俱,⽽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之⼊。
苍然暮⾊,⾃远⽽⾄,⾄⽆所见,⽽犹不欲归。
⼼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钴鉧潭记 钴鉧潭在西⼭西。
其始盖冉⽔⾃南奔注,抵⼭⽯,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中深,毕⾄⽯乃⽌;流沫成轮,然后徐⾏。
其清⽽平者且⼗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游也,⼀旦款门来告⽈: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更居,愿以潭上⽥贸财以缓祸。
予乐⽽如其⾔。
则崇其台,延其槛,⾏其泉,于⾼者⽽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为宜,于以见天之⾼、⽓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忘故⼟者?⾮兹潭也欤? 钴鉧潭西⼩丘记 得西⼭后⼋⽇,寻⼭⼝西北道⼆百步,⼜得钴鉧潭,潭西⼆⼗五步,当湍⽽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树。
其⽯之突怒偃蹇,负⼟⽽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下者,若⽜马之饮于溪;其冲然⾓列⽽上者,若熊罴之登于⼭。
丘之⼩不能⼀亩,可以笼⽽有之。
问其主,⽈:“唐⽒之弃地,货⽽不售。
柳宗元《构法华寺西亭》译文及赏析
柳宗元《构法华寺西亭》译文及赏析《构法华寺西亭》是由柳宗元所创作的,理解这首诗并不难。
首四句,写遭贬后出游而自嘲自慰。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心情苦闷忧愤,感到环境十分艰险。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构法华寺西亭》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构法华寺西亭》唐代:柳宗元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构法华寺西亭》译文如同逃窜一样,我被放逐到楚国的最南端,永州的环境极其险恶艰难。
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华寺,闲散时,我又率性疏放顽劣一番。
寺庙的西边下面是陡峭的山崖,高得好似从天上俯窥人寰。
反过来,如果处于幽谷之中,榛莽繁茂遮蔽,谁也不能攀缘。
我吩咐童仆尽力地砍开杂木野草,横对着断崖把一座小亭修建。
山上山下,隔开来有如天壤之别,登上山顶,如飘飘然升上了云间。
远方的山头朝着这里靠拢,澄清的潇水抱着东山绕弯。
夕阳临照着轩窗,渐渐地沉落,归鸟直朝着我们陆续地飞还。
池塘里的荷花散射出一片鲜艳的色彩,山林间的竹枝留下了湘妃清清的泪斑。
精神舒畅,如同除掉了缰绳枷锁,心情安适,因而忘记了愁苦辛酸。
遭到遗弃和放逐,身心早已憔悴,到今天才开始有些愉悦开颜。
可惜赏心的时光难以久留,离乡的愁绪总是如藉丝一般连而难断。
举头北望,亲人们相隔千里,回视南方,我却杂居在夷蛮。
还是放下这些事,不要再提,借着这须臾的悠闲,忘掉忧烦。
《构法华寺西亭》注释构:建造。
窜:逃匿。
这里形容被放逐的狼狈。
极:终极,尽头。
山水:指环境。
穷:极其。
萧散:闲逸。
任:任意,率性。
疏:疏放,放诞。
顽:顽劣,顽皮不顺从。
垂:通“陲”,边。
斗:通“陡”。
欲似:好像。
柳宗元诗《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翻译赏析
柳宗元诗《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翻译赏析柳宗元诗《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翻译赏析《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于贬谪永州期间的一首诗。
全诗八句四十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柳宗元诗《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原文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柳宗元诗鉴赏:柳宗元的诗歌大都写于他遭贬之后,而且大多抒写其离乡去国的哀愁和谪居生活的苦闷。
这首诗即作于诗人被贬永州的困境中。
诗一开篇便扣紧了题意:深秋,寒夜寂寥。
诗人因心绪不宁,至“中夜”仍孤自愁苦,辗转难眠。
户外,传来了“繁露”滴落的轻微的声音,可以想象,这是一个静寂的夜晚。
于是,他打开屋门,来到西园。
户外,空旷、宁静。
一轮明月从东山后面爬上来,把它那清冷的光辉洒在疏疏落落的竹林之中。
“泠泠”一词用在此处极为巧妙,诗人取其“清凉”之意来形容月光,与“寒月”的“寒”字互相映衬,着意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意境。
此时,四周万籁俱寂。
山脚下从石缝中流出的泉水声,愈远而声音愈为清晰,山中的野鸟偶尔发出一阵喧鸣,这更反衬出环境的清远、幽静和空旷。
诗人用“繁露”坠地、石泉的“逾响”和空山深涧的鸟鸣,极写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这种以闹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生动地勾画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
在这景色中寄寓着作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有遭冷遇后的不平,有离开家园和亲人的寂寞,也有封建知识分子的孤傲高洁…诗人面对眼前清冷寂静的景色,倚门沉思默想,直至天明。
尽管如此,诗人仍无法摆脱孤独苦闷的心境,所以最后说“寂寞将何言”,寥寥数语,其种种苦痛和烦恼尽在不言中。
诗人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大地的宁静和山林的空旷,从而绘成了一幅意境清幽的'月夜图,繁露、寒月、疏竹、石泉的流响以及山涧的鸟鸣涵盖其中,显示出诗中有画,静中有声、动静相衬的特色。
《愚溪诗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愚溪诗序》原文、译文及赏析《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
从“予以愚触罪”,到“以愚辞歌愚溪”,充分表达了一个遭受重重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愤世嫉俗之情,同时,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也进行了有力的控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愚溪诗序》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愚溪诗序唐代: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译文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
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
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
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
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
柳宗元《江雪》全诗意思翻译赏析
柳宗元《江雪》全诗意思翻译赏析柳宗元《江雪》全诗意思翻译赏析《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
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
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词语解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高尚的道德。
2.绝:无,没有。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9.独:独自。
10.钓:钓鱼。
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老头儿。
千山:虚指所有的山。
万径:虚指所有的路。
踪:踪迹。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suō lì屁眼儿黑诗文解释:一: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赏:《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始得西山宴游记》情感变化轨迹探微
《始得西山宴游记》情感变化轨迹探微作者:吴琼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10期柳宗元被贬永州,长达十年,足迹遍及永州的青山碧水。
游之所至,或寄情于青山,或托意于碧水,于是永州的山水便成为他的情感载体。
因此,如果要梳理柳宗元情感变化的脉络,就必须走进他笔下的永州山水。
通过对山水的欣赏,我们就可以走进其内心世界。
一.被贬永州,惴惴战栗“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永州。
永州地处湘粤交界,乃蛮荒偏僻之地,此地“潮湿蒸郁,暗无天日,人烟稀少,瘴疫猖獗”,简直就是一座“宏大无比的天然监狱”。
即便“投下多少具文人的躯体,也消蚀得无影无踪”(《文化苦旅》,文汇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因此被贬永州,就意味着此去会险象环生,凶多吉少。
到达永州之后,政敌们仍不罢休,咒骂之声不绝于耳,人身攻击接连不断。
柳宗元本来还心存重返朝廷、报效国家的一线希望,谁知残酷的政治迫害又接踵而至,怎能不让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怎能不让他悲愁万状、愤怒万分!柳宗元被贬,年近七旬的老母卢氏也跟着遭难,至永州未及半载,老人家便撒手人寰了。
老母伴随他半生,历经磨难,而他竟不能让老人家安享清福,颐养天年,怎不满怀愧疚?怎能不羞愧难当?而今老人家竟然驾鹤西去,仙归道山,他又怎能不伤心欲绝?纵有孝亲之心,又何从报答?老母在时,内心若有忧愁苦闷,还可向老母倾诉,如今老母逝去,自己的满腹忧郁,又向谁诉说啊?!柳宗元初到永州,无处栖身,寄宿寺庙,后方有居所,渐次安定。
可谁料,数次火灾,将居所付之一炬,使得贬谪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火灾过后,只剩下一片瓦砾废墟,柳宗元只好重建房屋,而建房又谈何容易!劳神焦思,痛身苦体,竟至“行则膝颤、坐则髀痹”,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身体的痛苦必然会给他带来心灵的痛苦,而心灵的痛苦又无法言说,于是乎,柳宗元的痛苦就变得更加深巨了。
如此深重的苦难,如此愁苦的心境,柳宗元仅用“恒惴栗”三个字一带而过,足见其直面现实的勇气,包容苦难的胸怀。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详细注释及译文
元和八年,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了一封回信《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未中进士时,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
后来柳宗元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
这封回信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论师道,一个是论写作。
它是柳宗元文学理论的代表作,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十一日,宗元白 ( 陈述、答复):辱 (谦词,表示承蒙)书云,欲相师。
仆( 谦词,柳宗元自称) 道 ( 指道德、学问的修养) 不笃,业 ( 学业、学识)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 很不敢自以为是) 也。
不意吾子 ( 韦中立)自京师( 唐朝的首都长安)来蛮夷(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轻蔑称呼。
此处指柳宗元当时的贬地永州) 间,乃幸见取 ( 被取法,受到看重的意思)。
仆自卜 ( 自量)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译文】:二十一日,宗元写: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
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
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
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
我自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
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 (总是)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 ( 严正认真的态度) 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 ( 周围的人对韩愈冷眼相对,指手画脚),而增与为言辞 ( 加给韩愈种种非议)。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 饭都来不及煮熟),又挈挈 ( 急切地) 而东 ( 此处指洛阳。
韩愈曾去洛阳做河南令),如是者数矣。
【译文】: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古文名篇之一,作于公元812年(元和七年)。
当时作者任永州司马,刺史韦宙是他的顶头上司。
在韦使君新堂落成的时候,作者以其生花的妙笔,道出了韦使君的乔迁之喜,清明之治,让人心生一种顺应自然的美感,积极向上的激情。
作品原文:永州韦使君新堂记1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2,则必辇山石3,沟涧壑4,陵绝险阻5,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
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
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6。
其始度土者7,环山为城。
有石焉,翳于奥草8;有泉焉,伏于土涂9。
蛇虺之所蟠10,狸鼠之所游。
茂树恶木,嘉葩毒卉11,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12。
望其地,且异之。
始命芟其芜13,行其涂14。
积之丘如15,蠲之浏如。
既焚既酾16,奇势迭出。
清浊辨质,美恶异位。
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17,则溶漾纡余18。
怪石森然,周于四隅19。
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20,堆阜突怒。
乃作栋宇21,以为观游。
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22。
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23。
迩延野绿24,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25。
已乃延客入观26,继以宴娱。
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
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27,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28?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29,编以为二千石楷法30。
词句注释:1.《永州韦使君新堂记》钞本甚多,标点、文字均有出入,兹依王力校订为准。
韦使君:即韦宙,公元812-813年(元和七、八年)间任永州刺史。
2.穹谷:深谷。
嵁(kān刊)岩:峭壁。
渊池:深地。
3.辇(niǎn捻):人推或拉的车,这里用如动词,用车装载的意思。
《溪居》原文及翻译赏析
《溪居》原文及翻译赏析《溪居》原文及翻译赏析5篇《溪居》原文及翻译赏析1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翻译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
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
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注释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
束:约束,束缚。
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
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楚天:永州原属楚地。
束:束缚。
南夷:这里指永州。
谪:贬官流放。
农圃:田园。
偶似:有时好像。
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
夜榜:夜里行船。
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
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长歌:放歌。
楚天:这里指永州的天空。
春秋战国时期,永州属楚国。
创作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
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
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
因爱西南的冉溪风景秀丽,便在溪边筑室而居,并改溪名为愚溪。
这首诗描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牢骚不平。
赏析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在愚溪之畔筑屋而居时的作品。
诗歌表面是写在此生活的惬意自适,其实是强写欢愉,将被贬的郁愤之情隐晦写出。
诗人被贬谪永州,应该是有满腹牢骚的,却在诗的开头将其称为幸事:“久为簪组柬,幸此南夷谪。
”诗人认为他长久地为在朝中做官所累,幸亏贬谪南来这荒夷之地,可以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
此两句正话反说,将不幸之事说成是幸事,表达了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这四句是强调在此生活的闲适之情。
闲暇时与种菜的老农为邻,有时还真像是在山林隐居的人。
一大早带着露水就去锄草,晚上乘船沿着溪水前进。
“闲依”表现作者的闲散之态,“偶似”是故作放旷之语,自我安慰。
柳宗元被贬永州写的诗
柳宗元被贬永州写的诗
嘿,朋友!你知道柳宗元吗?这位大诗人啊,在被贬到永州之后,那诗写得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就拿来说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画面,你想想,天地之间一片寂静,鸟都不见一只,人也没个踪影,只有一位老翁独自在那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这得多孤独啊!这难道不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感到被世界遗忘的时刻吗?
再看,“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夜晚在西岩边休息,清晨汲取清澈的湘水,点燃楚竹做饭。
太阳出来烟雾消散,却不见渔翁的身影,只听到一声摇橹声,山水都变得碧绿了。
这情景,多美啊!这不就像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发现的那些小美好吗?
还有里的诗句,那真是把他内心的复杂情感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柳宗元在永州的这些诗,就像是他在困境中发出的呐喊,又像是他对生活无奈的叹息。
他把自己的悲愤、孤独、希望都融入了这些诗句里。
难道我们读这些诗的时候,不应该去深深感受他的心情吗?
我觉得啊,柳宗元被贬永州写的诗,是他心灵的倾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在困境中的坚持和追求,真的太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啦!。
柳宗元 渔翁 古体诗
柳宗元的《渔翁》
柳宗元的《渔翁》是一首古体诗,作于他被贬谪到永州的时期。
诗中描述了一个渔翁在湘水边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的向往。
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
在这样的困境下,他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诗词解释:
诗中的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旭日初升,云雾散尽四周悄然无声,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但并非孤立地描绘渔翁形象,而是将渔翁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同时,诗人将两者的发展和变化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永州
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永州著名的爱国诗人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永州呢?今天让小编为大家揭晓这个谜团吧!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
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
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
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
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
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
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
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
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
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
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被贬永州司马——柳宗元一生文学成就的转折点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到职后,也没有居住的地方,只能暂居在龙兴寺。
永州的生活艰苦,到永州半年母亲就因病去世,艰苦生活环境,水土不服,亲人离世的打击,加上政治上失意,严重损害了柳宗元的康,“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
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
柳宗元为何被贬柳州
柳宗元为何被贬柳州在做官时期,他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推行了一系列进步措施,被朝中保守集团所反对。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继续推行革新措施。
同年八月,顺宗被迫不得不将皇位让于太子李纯(即宪宗)。
宪宗即位后,改元永贞,王叔文集团被迫害,许多官吏被贬。
柳宗元开始时被贬为邵州刺史,永贞元年十一月又加贬为永州司马。
永贞元年冬季到达永州贬所。
在当时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等七人,亦同时被贬为远州司马。
历史上称他们为"八司马"。
元和十年春,柳宗元被召至京师。
三月又外出做柳州刺史。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
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
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
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
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
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
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
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
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
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
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
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
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
他特地访问了一个姓蒋的以捕蛇作为职业的农民。
那个姓蒋的农民说:“我的祖父因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我捕毒蛇已经有十二年了,差一点死去的次数也有好多次了”他说着说着,脸色变得悲哀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贬官是罪臣,带罪之身形同囚徒。唐朝对贬官的处置是极其严酷的。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十三日,柳宗元遭贬。接到贬诏,他带着年近七旬的老母卢氏,母亲的侄子,表弟卢遵和堂弟柳宗直等人踏上了贬谪的路程。柳宗元和刘禹锡这些人,是宪宗皇帝和权宦们刻骨仇恨的罪人,其贬放路上遭遇的惨烈,必然远甚过一般人。可对此,柳宗元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记述,这可能与他的为人气节有关,他不愿低声下气地去哀怨自己的苦痛。大概连柳宗元自己也没有想到,从他踏上了这条贬途起,他一生再也没能从这里走出来。
古时永州地处今天湖南、广东和广西三省交界的地方,远离京城长安三千五百多里,辖零陵、祁阳、湘原、灌(guàn)阳四县,郡治在零陵。境内有南岭的支脉九嶷山,湘江和潇水在这里汇合,绿水青山,景色秀丽。但当时永州却很荒僻,人烟稀少,疾病流行,虫蛇出没,令人生畏。柳宗元住处的四周,毒蛇、毒蜂遍地,仰空视地,让人寸步劳倦。水边还有一种叫射工的毒物,也称射影,传说从水中射人,中者生疮,连中人影子也会得病,由此得名。还有是一种虫怪沙虱,传说会害人。安史之乱后,永州人口锐减至六千三百四十八户,人口二万七千五百八十三人。到元和初年,永州仅有八百九十四户。柳宗元说它是“小州”。柳宗元从四品刺史贬为正六品司马,形同罪犯。以前交往的人都作鸟兽散,亲朋也“羞与为戚”,平时追慕他的人,毁灭书信,隐去交往的痕迹。一时间,让人犹如跌进万丈深渊,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整天“与囚徒为朋”,行如有绳索捆绑,处如戴脚镣和手铐,不敢越雷池一步。每天见到的除了家人就是和尚,孤寂的寺庙生存坏境,让柳宗元痛不欲生。只能一息尚存地苟活着,象老鼠一样惊恐万状地挨着牢狱般生活,朝不保夕。荒蛮里与毒蛇野兽杂居,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连薄粥也接不上。要不是为了家族的存续,早就一死了之了。母亲的死几乎让柳宗元绝望了。他人樵悴的如干枯的树枝条,精神委靡不振,象石头一样,柳宗元已经看不到有出头的一天。刚来永州时,因为司马是编外官职,柳宗元在永州没有固定的办事和住的地方,幸得有他早年在长安结识的重巽(xùn)和尚的帮助,才在龙兴寺住了下来。可人只能围着龙兴寺游走。
一、被贬永州
(一)
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长为孤囚,不能自明。” 这是柳宗元《与顾十郎书》里的一句话。当年向柳宗元求利求进不得者,这时借八司马遭贬之机,蓄意煽惑,诽谤诋毁,尽为仇敌。他们和宦官、藩镇一起,指责、攻击革新派。一时间,谤言四起,以至多年以后还追着柳宗元等人不肯散去。无罪遭谤,精神压抑痛苦,使柳宗元百病缠身。柳宗元在给亲友的信里说:“罪谤交积,群疑当道,诚可怪而畏也。”荒乱耗竭,人昏昏沉沉连走路都不知东西。“残骸余魂,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这里说的痞结,是一种腹中结块的病症。犯病时,忽冷忽热,水火互至,肌骨一点点被消损掉了。加上遭遇丧母等大变故,忧恐失神,想读书可随之又遗忘了。永州多火灾,五年之间,柳宗元遭遇到四次大火。人虽光脚跑出来了,可墙倒窗毁。书籍散乱毁裂,不知所往。每次遇大火,人整天迷糊,一句话都不说。元和七年夏天永州频发火灾,多时日夜数十次,少时也有五六次,一直过了三个月才停息。转年夏天又是这样。火灾时人无处安身,一些老弱者被烧死了。早晨人不敢烧火煮饭,夜里也不敢点灯,人都坐在屋顶上,左右环视,彻夜不能安歇。说到大火,《柳集》有一篇《逐毕方文》。毕方,是传说中的怪鸟。《山海经》说:“(章莪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huì嘴),名曰毕方。”毕方是火神,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柳宗元戏作《逐毕方文》,以驱火神。常年居蛮夷中,人已经习惯炎毒了。眼睛昏花,手足肿痛,这都是很平常的事。恶劣的贬放生活,柳宗元疾病缠身,气虚体弱,痛苦的精神折磨,让他“人事百不记一”,整日除了忧惧,就是疲惫地昏睡。开始时一二日发病,后来一月发病二三次。由于服药太过,伤了中气,走路膝颤,坐时肢体疼痛或麻木。一遇北风晨起,寒气中体,人就发烧畏寒,头发脱落稀疏,猛然注视,怪异的样子让人害怕,一点不像北方人。楚、越间声音特异,说话鸟语,现在听来也不觉怪异了,自己和当地蛮夷人一样了。囚徒一样的牢狱生活,一年都洗不上一次澡,“一搔皮肤,尘垢满爪。忧恐悲伤”,都没法和人说。最让柳宗元痛不欲生的是荒蛮中无婚配子嗣,每想起这件事柳宗元就“摧心伤骨,若受锋刃”。像刀割一样。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柳宗元想做一个老百姓,耕田艺麻,取老农女为妻,生男育女。柳宗元在永州有《觉衰》诗说:“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出门呼所亲,扶杖登西林。”不到四十岁,就像一个衰竭的老翁一样。后来贬放到柳州情况并不比永州好多少。当时柳州阴森野葛蔽日,树上挂满了像葡萄一样的毒蛇。柳宗元刚来时,社会治安不好,缚壮杀老,整夜嚎哭不断。柳宗元这时病的瘦削如箭杆一样,就差死神向身上拔毛了。柳宗元在柳州为刺史,虽是有实权的地方官,但还是贬吏,压抑的心情始终也挥之不去。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说:“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沈德潜称此篇为柳诗七绝“压卷”之作。诗中姓曹的侍御史不知为何人,应是柳宗元熟悉的朋友。象县是柳州的属县,离州衙龙城应不算远,大概有一百几十里路。朋友路过,在船上写信给柳宗元。可柳宗元却回赠诗说“遙”不能见,说他自己想采一朵白蘋花送给朋友表达心意,都因不自由而做不到。正话反说,本来近在咫尺,却反说遙不可及。一个“遙”字隔绝了近在眼前的好友,把遭贬没有自由和怀念友人不得相见的痛苦绝妙地收在了一个“遙”字里,这反而更加倍增其哀痛。柳宗元在离开永州时,曾有诗寄送给为他饯行的亲友说:“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庭。”诗中独醒句是用典,引之屈原《楚辞•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柳宗元这是说,送行的诸公根本不会体会到他此时此地的心境和情感。高阳侣,是说晋代的山简。他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军事时,不理政事,整日沉溺醉饮高阳池上。汉代郦食其说:自己是“高阳酒徒,非儒人也。”读这首诗,让人百感交集。柳宗元与屈原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在昏恶的社会里,他们都为觅不到知音而痛苦和孤独。屈原被逼疯了,投了汨罗江。柳宗元一声不吭地强忍着,人一点一点被折磨耗尽了,可至死也不低头。痛苦无奈,柳宗元恨不得找一酒鬼,与之一醉方休。
在永州的前几年,柳宗元与外界音信断绝,朝中的故臣旧友因怕受其牵连没有人敢给他写信,直到四年后柳宗元才陆续收到京城里的书信。《柳集》卷三十收录了六封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起他写的书信,都是回复亲故好友的,信中详细地述说了贬谪以来的痛苦生活和心境。这六个人中有他父亲的旧友许孟容。许孟容文章写的很好,又极有口辩之才,他在做皇帝身边谏官给事中时,以仗义执言闻名朝野,深受人敬重。柳宗元岳父杨凭被贬临贺尉时,许孟容接任京兆尹。其间他做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让宦官和权贵目瞪口呆。当时神策军官吏李昱(yù),借人钱不还,许孟容遣吏捕获后,责斥说: 如不按期还钱你就得死。此语一出,一军尽惊。这简直是在老虎口里拔牙,以前没人敢这样做。,我死不从命。宪宗没法嘉其守正,李昱只好还钱息事。自此京师豪强大族收敛多了。许孟容为人刚正不阿,柳宗元很钦佩。许孟容写信安慰柳宗元,这应是父亲先友的情意,可也是要付出很大勇气的,这让柳宗元非常感动。居蛮荒五年与外界隔绝的柳宗元忽然收到许孟容的来信,欢喜跳跃,恍惚象在梦里一样,“捧书叩头”,惊喜地战栗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其间写信安慰柳宗元的还有岳父杨凭和以前在京时的好友。有个叫李建的两次写信问候柳宗元,还给他带去治病的药饵,并写信让在常州做刺史的哥哥李逊关照柳宗元,这让“蛮夷中”的柳宗元,“闻人足音”,就高兴地说不出话来。
(二)
作者:郭新庆
公元805年八月四日,顺宗禅位。八月五日,改元永贞。宪宗李纯等不及登基,六日就下诏,贬王伾为开州(今四川开县)司马,王叔文为渝州(今四川重庆)司马。转月十三日,革新派其他成员也都被贬出了京城。先是被贬为远州刺史。走在半路,这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因朝廷守旧派大臣议论王叔文党贬罚太轻,又加贬为远洲司马。柳宗元由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改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 司马。韦执谊因是宰相杜黄裳的女婿,杜黄裳反对永贞革新,韦执谊借丈人的光,数月后才去贬崖州(今海南琼山县)做司马。他和王伾一样,到任不久就忧郁地病死了。
“亲朋凋落,孤雁悲鸣。”贬来永州前,柳宗元所敬重并影响一生的陆质病死了;转年,贬在渝州的王叔文被赐死杀害了;王伾病死在开州。韦执谊最晚贬出京城,两年后也郁闷死在崖州。来永州不久,柳宗元又遭丧母之痛。元和五年(公元810年)随行的女儿又病死了。元和三年,八司马之一的凌准在连州病死了。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柳宗元的好友吕温死于衡州,四十岁。在永州,两个姐夫及众外甥也都死了。后来在柳州,柳宗元的亲友几乎都丧亡殆尽。从父弟宗直,在柳宗元遭贬时,他一直陪侍在身边。柳宗元再贬柳州,他又跟着来了,可没想到来柳州刚二十天,就染病死了,年仅三十三岁。这对柳宗元的打击非常大。他慨叹自己只能老死在柳州了。这时与柳宗元相处的难友都离去了,遭贬的八司马也陆续都“量移”得到了升迁,只剩下柳宗元一人还孤苦伶仃地留在贬地,痛苦地挨着日子。施子瑜《柳宗元年谱》说:柳宗元在死前一二年,“心绪绝劣,则自知不寿”。人性也有脆弱的一面。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也就是距柳宗元死前的一年,与柳宗元交好的李夷简召为御史大夫,进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作了宰相,为此柳宗元写心给他,乞请援引。他在书中说:“日号而望者十四年矣”,“仰望于道,号以求出”。用词卑屈迫切。看来柳宗元至死也没有放弃想复出做一番事业的念头。可李夷简在相位不过三个月,此事自然也就没了后音。十四年贬放至死,是柳宗元人生最痛苦难耐的经历,可它却奇迹般地铸就了柳宗元的人生辉煌,使他成了那个时代以至以后的历史都没有人能摸其项背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是有唐以来的大儒,他的思想光耀千古;他的文章同屈原的《楚辞》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永存史册。自古以来,为人灵活者受人喜欢,而严肃谨慎者受人敬重。柳宗元是后者。下一讲我们介绍柳宗元的思想,欢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