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精选1

合集下载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精选1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精选1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精选1凸透镜成像规律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

实像和虚像都能用人眼观察。

三、典型例题解析:(一)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例1].如图所示,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中的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1,其中正确的是[例3]. 一个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 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 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例4].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

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针对性训练】3、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 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 、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 、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 、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三)实验操作问题[例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 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 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以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如果使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小于10cm。

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会变大,像距会变小。

3、如果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0cm。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5、XXX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

如果XXX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6、XXX和XXX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XXX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

根据图片可以得知,XXX离XXX的距离近。

7、通过凸透镜观察XXX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下图中的像。

8、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

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如果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9、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

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实像。

10.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同学使用了四块有不同焦距的凸透镜。

在将光屏移到距离凸透镜16厘米的位置后,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f=4厘米;B、f=8厘米;C、f=12厘米;D、f=16厘米。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A。

u>2f;B。

2f>u>f;C。

u=2f;D。

u<f。

12.当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实像的变化情况是:A。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A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0.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 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 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 5厘米 C 15厘米
B 10厘米 D 20厘米
2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 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 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 10厘米处,所成的是( )
凸透镜成像规律 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束平行光
实像点
V=f 测凸透镜焦距
u>2f U=2f
f<u<2f
u=f u<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正立 放大 虚像
照相机、 眼睛
测凸透镜焦距
投影仪、 幻灯片
放大镜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 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 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 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22.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 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 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 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10厘米 C 30厘米
B 20厘米 D 40厘米
38.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发现,当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厘米时,在透镜另 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正确 的是( )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 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 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 头近一些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及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单选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u=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B.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C.u=9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A.透镜的焦点以内B.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D.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二、填空题:6、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焦距,得到了________实像.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24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8、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v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___,像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9、物体从焦点处向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虚实如何变化?________.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三、作图题:1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12、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请通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四、实验探究题: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_cm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14、实验题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__________________.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必须先________,然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_大致在________.16、在“研究凸运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运镜焦距的简易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________.五、应用设计题:17、小红在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凸透镜能够成像,那么凹透镜能不能成像呢?”请你帮她设计实验并探究.18、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1)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2)凸透镜的作用:________;(3)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________.参考答案1、A2、B3、B4、D5、A6、大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7、同一高度;12cm<f<24cm8、先减小后增大然后又减小,先小于v后大于v9、变小;变小;不变10、大于,照相机,1倍焦距和2倍焦距,幻灯机,小于焦距,放大镜11、如答图所示12、13、20,1014、9cm<f<10cm15、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同一高度16、(1)凸透镜正对太阳找会聚点(2)量出焦距.简单易行、误差大17、略18、(1)改变光路(2)使幻灯片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3)使光发生漫反射以便同学们能够看清像,同时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08临沂)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2.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正3.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海市蜃楼B、影子C、水中的倒影D、小孔成像5、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时,所成的像是:A. 倒立的实像B. 正立的虚像C. 正立的实像D. 倒立的虚像2.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距:A. 越近B. 越远C. 不变D. 先变远后变近3.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的大小: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4. 凸透镜成像时,若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所成的像是:A. 正立的虚像B. 正立的实像C. 倒立的虚像D. 倒立的实像5.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处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A. 倒立的等大实像B. 倒立的放大实像C. 正立的等大虚像D. 正立的放大虚像二、填空题1.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处时,所成的像位于______。

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______像。

3.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时,所成的像与物体______等大。

4.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像。

5.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距离是______。

三、判断题1.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的像越小。

(对/错)2.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焦点处不成像。

(对/错)3.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二倍焦距处,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对/错)4.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对/错)5.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对/错)四、计算题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15厘米。

求像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2.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30厘米。

求像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3.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物体距离透镜5厘米。

求像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五、简答题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成像规律。

2.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给出具体的数学表达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习题 (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习题 (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今年的元月31日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观看到天文奇观“月全食”。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照相机拍摄的月全食照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亮是光源B.若想拍摄到更大的月亮,应增大凸透镜的焦距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D.月食主要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答案】B【解析】【详解】A. 月亮不属于光源,故A选项错误。

B. 若想拍摄更大的月亮,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应选焦距更长的镜头,增加像距,同时增大照相机暗箱的长度,故B选项正确。

C.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选项错误。

D. 月食天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选项错误。

故选:B.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答案】D【解析】【详解】A.观察图片可知,当物距u=16cm时,像距v=16cm,这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上,即:2f=16cm,所以凸透镜焦距是8cm,故A错误;B.因为8cm<10cm<16cm,所以这时f<u<2f,这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当u=22cm时,u>2f,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那么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是正确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移动过程中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4.5凸透镜成像规律精华版加例题

4.5凸透镜成像规律精华版加例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1) 当2u f>时,2f v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 当2u f =时,2v 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 当2f u f <<时,2v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 当u f=时不能成像(5) 当u 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 正倒大小虚实物,像位置关系 应用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照相机、摄像机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测2倍焦距2f>u>f v>2f倒立放大 实像异侧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投影仪 u=f 不成像 得到平行光源 f>uv>u正立放大虚像同侧放大镜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 虚像总是同侧正 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儿跟着物体跑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实像) (虚像)凸透镜成像基础题型题型一看清数据是u、v、f、刻度线再根据成像规律作出判断例1.把物体放到凸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等大的、倒立的实像;现将物体向凸透镜移近8cm时,得到的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无法判断题型二根据图中u、v大小关系,反推成像(口诀像的大小像距定)①u>v,成倒立缩小实像②u=v,成倒立等大实像③u<v,成倒立放大实像例2 如图,光屏上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三凸透镜遮住一部分,光屏上成完整像,但变暗。

例3 单反相机镜头上爬了一只蚂蚁,洗出来的照片中,有没有蚂蚁得像?题型四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缩小两倍放大两倍例4若物高3cm,像高 1.5cm,则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可承接到清晰的_______________像,像高_____cm。

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及习题

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及习题

1、凸透镜成像规律:2、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cmB、一定小于9cmC、一定在10cm到8cm之间D、一定在9cm到10cm 之间1、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2、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这个规律其实就一条物近像远像变大。

一定要结合视频学习3、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透镜(凸或凹)(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__。

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FF F F凸透镜专项练习11、画出图中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

2、图中,a 、b 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S 的位置.3、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D.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有以下几种操作:①只将蜡烛远离凸透镜;②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③只将光屏远离凸透镜;④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适当远离凸透镜.其中可行的操作是A.只有②B.只有③C.只有①③D.只有①③④1、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 m)固定在光具座40c 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经典30道题

凸透镜成像经典30道题

2.(2015•济宁)小夏用如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如图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A.B.
C.D.
6.(2015•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A.B.C.D.
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70cm
A. B.C.D.
这个像是(填“实”或“虚”)像.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此时蜡烛在光屏30.(2015•江西模拟)小华在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像,上(填“成缩小的像”“成放大的像”或“不成像”)。

初中语文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 最全分类

初中语文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 最全分类

初中语文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最全
分类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语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这些
规律对于理解光学原理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初中
语文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题,供同学们参考和练。

1. 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1 如果物体远离凸透镜,物体的成像位置在哪里?
1.2 如果物体靠近凸透镜,物体的成像位置在哪里?
1.3 如果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物体的成像位置在哪里?
1.4 如果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后焦点上,物体的成像位置在哪里?
1.5 如果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光轴上,物体的成像位置在哪里?
2. 凸透镜成像的性质
2.1 凸透镜成像的方向和物体的位置有关吗?
2.2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位置有关吗?
2.3 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吗?
2.4 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吗?
2.5 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曲率有关吗?
3. 凸透镜成像公式
3.1 凸透镜成像公式是什么?
3.2 如何计算物体的成像位置?
3.3 如何计算物体的放大倍数?
3.4 如何计算物体的成像高度?
3.5 如何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以上是关于初中语文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的题目分类,希望同学们通过练习能够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光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愿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透镜的厚度对成像有什么影响?
解答
透镜的厚度对成像影响不大。主 要影响透镜成像的因素是透镜的 曲率和焦距。
提示
透镜的厚度是透镜的物理特性之 一,但相对于曲率和焦距,对成 像的影响较小。
结论及总结
通过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透镜的工作原理,应用于各种光学设备和成像技术中。希望这些练 习题能够帮助你打牢基础,加深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提示
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焦点之后时,光线不会汇聚,所以像会和物体重叠 在一起。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3
问题
在凸透镜成像中,什么是实像的图像,可 以被投影到屏幕上。虚像是光线分 散后形成的图像,无法被投影到屏 幕。
提示
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汇聚在一起形成 图像时,称为实像。当光线分散后 看似汇聚在一点但实际无法投影到 屏幕上时,称为虚像。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4
1 问题
什么是焦距?焦距对透镜成像有什么影响?
2 解答
焦距是指透镜的光学特性,表示光线汇聚或分散的程度。焦距的大小决定了透镜成像的 特点。
3 提示
焦距越大,光线汇聚的程度越高,像会在较近的地方形成。焦距越小,光线分散的程度 越高,像会在较远的地方形成。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5
问题
无穷远处形成。
3
问题
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前焦面上,该物体 的像会在哪里形成?
提示
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前 焦面越近,像就会形成在距离透镜越远的地 方。
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2
问题
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后焦面上,像会在哪里形成?
解答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后焦面上时,像会和物体重叠在一起。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精选版)

初中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练习题一

初中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练习题一

初中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分为三类,即、、。

2.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形成的,此像是像(选填“虚”或“实”),此时水面相当于镜。

3.为使倒车更安全,车辆通常会配置倒车可视和倒车雷达。

倒车时,可视系统自动接通车尾摄像头,将车后状况显示在液晶屏上(图甲):保险杠上的超声波探头(图乙)探测到障碍物进入危险距离时,蜂鸣器就开始鸣叫,提醒司机及时停车。

摄像头相当于(选填“凸透镜”、“凸镜”或“凹透镜”);探头是利用(选填“红外线”“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

4.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

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燃瓶子下面的易燃物,从而导致火灾发生。

5.把带有“F”字样的纸板放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让凸透镜逐步远离纸板,用眼睛透过透镜观察纸板上的“F”字,当透镜分别在a、b、c三个位置时,眼睛看到的像如图所示,各位置的物距(即物体“F”到凸透镜的距离)已记录在下表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请在下表中写出各位置的物距u与焦距f的大小关系;(2)请在下表中写出各位置所成像的特点(从像的大小、正倒来描述像的特点);(3)由实验可知,同一个透镜,不同,凸透镜所成的像也不同。

6.小梦将印有“中国梦”的胶片贴在手电筒上,正对着一个盛着水的花瓶。

如图所示,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选填“实”或“虚”)像,此时的花瓶相当于(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

7.“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入校园的人员都要测量体温。

如图所示是某人脸识别测温系统终端,当人站在某一位置范围内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人,人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并利用(选填“红外线”或者“紫外线”)实时测量人体温度,从而达到监测体温的目的,进校人员走近摄像头时,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例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例题

律凸 透 镜 成 像 规物距 U>2f U=2f f<U<2f U=f U<f倒正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大小虚实像距不成像应用 获得平行光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典型例题解析 (一)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 例 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 10cm 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 10cm 处,所成的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例 2】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3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透镜 45cm 处,成的像情况是:(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焦距大小的判定例 3】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30cm 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B、15cmC、10cmD、5cm例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u 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60cm B. 40cm C. 20cm D. 10cm例 5】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 30cm 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 f 为( )A.15 cm<f<30 cm B.f>15 cm C.f<15 cm D.f>30 cm【针对性训练】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将这三个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透镜跟烛焰的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表可知: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是:( ) A、f 甲>f 乙>f 丙 B、f 丙>f 甲>f 乙 C、f 甲<f 乙<f 丙D、f 乙>f 丙>f 甲 6.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离凸透镜 15cm 处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透镜 甲的焦距为 ( )A.5cm B.10cmC.20cmD.30cm。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确定像的性质(实像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确定像的性质(实像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确定像的性质(实像虚像)在光学中,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它可以用来对光线进行折射和成像。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练习题的解答对于我们理解光学原理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通过经典的练习题来帮助读者确定像的性质,即是实像还是虚像。

练习题一:一架相机使用了一个凸透镜作为其镜头。

当物体距离镜头的距离为20厘米时,成像距离为10厘米。

确定像的性质。

解答:我们可以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公式来解答这个练习题:1/f = 1/v - 1/u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图像距离,u代表物体距离。

代入已知数据:1/f = 1/10 - 1/20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焦距f的值为20厘米。

由于焦距为正值,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确定像的性质为实像。

练习题二:一名学生正在研究凸透镜的成像性质。

他在实验中发现,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为40厘米时,成像距离为20厘米。

请确定像的性质。

解答:我们同样可以使用凸透镜成像的公式来解答这个练习题:1/f = 1/v - 1/u代入已知数据:1/f = 1/20 - 1/40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知焦距f的值为40厘米。

由于焦距为正值,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确定像的性质为实像。

练习题三:一束平行光线通过一个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焦距为30厘米。

一个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确定像的性质。

解答:当物体位于焦点时,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确定像的性质为无穷远处的实像。

由于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所以凸透镜将其折射后使其会聚于焦点处,形成实像。

练习题四:一束平行光线通过一个凸透镜后发散,确定像的性质。

解答: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发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确定像的性质为虚像。

因为发散的光线无法会聚于焦点处,形成实像,而是通过延长后与延长的光线相交,在视网膜后方形成虚像。

练习题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确定像的性质。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确定像的性质为实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一、填空题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2)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_;(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_________;(4)u=f是成___________像的分界点;(5)u=2f是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的分界点;(6)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__,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

3、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三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_点时,在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4、某物体通过一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5cm;当物体移至该透镜前20cm处时,能够用光屏承接到的像为______立、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___乙透镜的焦距(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6、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30cm 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3.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A.大于20㎝B.大于10㎝且小于20㎝C.小于10㎝D.等于20㎝5.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6.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B.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C.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D.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8.蜡烛从离凸透镜距离为5f 的地方向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凸透镜所成的像()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9.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5.小强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 厘米B.30 厘米C.40 厘米D.50 厘米6.有一凸透镜,当物体放在离透镜12cm 处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物体放在离透镜7cm 处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等于()A8cm B10cm C11cm D14cm7.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B 倒立的像都是实像 C 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u=2f 处 D 物距越小时,成像一定越大8.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以在距离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 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实像9.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沿主光轴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A 像距逐渐增大,像变大B 像距逐渐增大,像变小C 像距逐渐变小,像变大D 像距逐渐变小,像变小性的角度出发,应该调整10.某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一个物体从8f 处,沿主光轴向f 处移动,在这一过程中,物体与像之间的距离是()A 变大[B 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11.11.12.粗细均匀的物体AB 横放在焦点之外的凸透镜L 的主轴上(如图),关于AB 通过L 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像在主轴上,且A 端在左边,B 端在右边B 像在主轴上,且B 端在左边,A 端在右边C 像的A 端粗、B 端细D 像的A、B 端粗细相同13.如图4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

凸透镜成像分类练习题一、静态的问题1、像的规律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烛焰、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要在 。

2. 记录像距之前,要调节光屏位置直至光屏上的像 。

3. 实验中若将凸透镜的某一部分遮住,光屏上 (能/不能)成像,像的形状 变化(会/不会),但是像的亮度 (会/不会)变化。

4. 如何观察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虚像? 。

5. 如何证明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虚像? 思考:如果无论怎么调节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始终无法让光屏上成像,原因可能是:答案(不止一种可能):2、口诀:一倍焦距分 二倍焦距分3、练习(焦距f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一)已知:焦距f 物距u 求:像的性质物距 倒正 大小 虚实 像距 应用 U>2f U=2f f<U<2f U=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U<f(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则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是下图中的()A.甲 B.乙 C.丙D.丁(2)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缩小的像D、倒立放大的像(3)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二) 已知:物距u 像的性质求:焦距f(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2)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3)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A.在15cm --25cm之间 B.在7.5cm -12.5cm之间C.小于7.5cm或大于12.5cm D.无法确定(4)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cm 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cm,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 cm,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一、 学习目标
在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从而判断出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包括像的倒正、实虚以及放大还是缩小情况),还要学会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际应用如: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二、 知识储备
凸透镜成像时,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 的 处;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 处。

在成实像时,物体靠近凸透镜,像 凸透镜,同时像会 ,物与像同方向移动。

概括为: 三、典型例题解析: (一)凸透镜成像的性质 [例1].如图所示,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例
2].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 ,当物体AB 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 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针对性训练】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1,其
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1 B 、实验2 C 、实验3 D 、实验2和实验3 (二)动态变化问题
[例3]. 一个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 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 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例4].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

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针对性训练】 3、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 时,它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 、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 、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 、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三)实验操作问题
[例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 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 点处,此
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小明改变了蜡烛的位置,然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性训练】
5、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
的是____________。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_移。

(四)实际应用
[例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

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 .放大镜
B .近视镜
C .投影仪
D .照相机
【针对性训练】
6、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

如果图中h=40 cm ,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 .
(三)画图题 [例7].根据下图中所给出的物体的位置,大致做出物体经过透镜后所成像的大小、位置、虚实。

【针对性训练】
7、如右上图所示,轻通过作图找出凸透镜的位置和焦点的位置。

(三)综合问题
8、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3-3-5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 、b 、c 、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

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当u=15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25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 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 处移动到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0、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
透镜25cm 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 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 )
A .在15cm ~25cm 之间
B .在7.5cm ~12.5cm 之间
C .小于7.5cm 或大于12.5cm
D .无法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