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粉尘和职业性肺部疾病(ppt)

合集下载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培训课件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培训课件

四:粉尘的危害(三)
肺粉尘沉着症
有些粉尘,特别是金属性粉尘,如钡、铁和锡 等粉尘,长期吸入后可沉积在肺组织中,主要 产生一般的异物反应,也可继发轻微的纤维化 病变,对人体的危害比硅沉着病,硅酸盐肺轻, 在脱离粉尘作业后,有些病人的病变可有逐渐减 轻的趋势。
五: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导致人体功能性与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症状,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的焊接过程及干粉灌装过程中如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三: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根据生产方式分为
01
产生粉尘的行业
02
四:粉尘的危害(一)
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沉降作用 粉尘从肺内排出 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病)、肺粉 尘沉着病、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其它疾患。
四:粉尘的危害(二)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 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 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我国法定十二种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干咳。 根据X射线胸片影象学改变的程度,将尘肺分为:一期尘肺(Ⅰ)、二期尘肺(Ⅱ)、三期尘肺(Ⅲ)。
七:员工在职业病防治方面责任
按照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生产作业; 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接受公司职业卫生健康、安全教育训练; 及时发现并提出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生产设备实施隐患、改进意见及建议; 当身体出现疑似职业病诊状,及时报告部门主管。
八:什么是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等。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作用,通过采取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措施,能起到保护机体的局或全部免受外来侵害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主要的防护措施。防护用品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而且穿戴要舒适方便,经济耐用。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知识幻灯片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知识幻灯片

矽肺病:由于长 期吸入矽尘而引 起的尘肺病
煤工尘肺病:由 于长期吸入煤尘 而引起的尘肺病
石棉肺病:由于 长期吸入石棉尘 而引起的尘肺病
其他尘肺病:包 括水泥尘肺病、 铸造尘肺病等
粉尘吸入:长期吸 入生产性粉尘,如 煤尘、水泥尘等
免疫反应:粉尘引 起机体免疫反应, 导致肺部炎症和组 织损伤
氧化应激:粉尘暴 露导致体内氧化应 激反应,进一步加 剧炎症和组织损伤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工业生产:如采矿、冶炼、铸造、喷砂、纺织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粉 尘。 农业劳动:如农民在农田中耕作、收割等作业时产生的粉尘。
建筑业:如建筑施工、道路修建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生活中产生的粉尘:如厨房烹饪、烟尘等。
汇报人:
制定并执行职业卫生管理 制度和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和 宣传教育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记录 粉尘浓度等监测数据
配备符合要求的防尘设施 和个体防护用品
培训内容:了解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和危害 培训对象:企业负责人、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 培训方式: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包括讲座、视频、案例分析等 培训周期:每年至少一次,新员工入职时必须参加
穿戴防尘服和手套:减少皮 肤接触粉尘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 现尘肺病,采取相应措施
职业健康监护: 定期对接触生产 性粉尘人员进行 健康检查,及早 发现尘肺病症状。
职业健康监测: 对生产环境中的 粉尘浓度进行实 时监测,确保工 作场所符合国家 卫生标准。
建立健康档案: 为每位员工建立 健康档案,记录 健康检查结果和 监测数据。
添加标题
对眼睛的危害:长期接触生产性 粉尘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眼 部疾病。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改善工作环境
建立健康监护制度
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减少生产性粉 尘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扩散,定期清扫和 清洗工作场所。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定期对劳动 者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诊断职业性 肺部疾患,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03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的关系
尘肺病的定义与分类
尘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纤维化病变,导致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和肺功能损伤的一种职业病 。
氧疗和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缺氧的患者,可采用氧疗或机械通 气辅助呼吸。
康复治疗
对于慢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包括 呼吸锻炼、运动训练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肺组织损伤或病变的患者,可能需 要进行手术治疗。
提高公众对职业性肺部疾患的认识与关注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形式 ,向公众普及职业性肺部疾患的 危害和预防知识。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 患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生产性粉尘概述 • 职业性肺部疾患介绍 •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的关系 • 生产性粉尘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 职业性肺部疾患的预防与治疗
01
生产性粉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 固体微粒。
职业性肺部疾患介绍
职业性肺部疾患的种类与特点
尘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部 纤维化病变,常见的有煤工尘肺、矽 肺等。
化学性肺炎
由于吸入刺激性化学物质引起的肺部 炎症反应,如酸雾吸入、氨气吸入等 。
职业性哮喘
由于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或颗粒物引 起的支气管痉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 喘息、气急等症状。

职业病病案例分析演示课件

职业病病案例分析演示课件
情得到缓解。
一名教师因长时间低头批改作业 和备课,患上了颈椎病。经过药 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后,病情得到
控制。
一名白领长期久坐办公,出现下 肢静脉曲张。通过穿戴弹力袜和 使用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
谢谢观看
案例三
某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 生物因素,导致皮肤出现水疱、溃 烂等症状,经诊断为职业性病毒感 染。
06
案例五:其他常见职业 病
其他常见职业病的成因与症状
颈椎病
长时间低头工作、不良坐姿等导致颈椎长 期承受压力,引发颈椎病,症状包括颈部 疼痛、僵硬、头晕等。
尘肺病
长期接触粉尘等有害物质,导致肺部受损 ,引发尘肺病,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 短等。
05
案例四: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的成因与症状
职业性皮肤病的成因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如紫外线、高温)、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等,导致皮肤出现病 变。
职业性皮肤病的症状
皮肤瘙痒、疼痛、红肿、水疱、脱屑、色素沉着等,严重时可导致皮肤溃烂、坏死。
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加强职业卫生监管,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并处理。
案例二
某办公室职员因长期坐姿工作,导致颈椎病和肩周炎,经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后好转。
04
案例三: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的成因与症状
01
02
03
职业性肿瘤成因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或不良 工作环境,如石棉、苯、 辐射等。
症状表现
与一般肿瘤相似,如局部 肿块、疼痛、出血、压迫 症状等,可能伴随有职业 性特征。
腰椎间盘突出
长期弯腰工作、久坐等导致腰椎间盘受到 挤压,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包括腰部 疼痛、坐骨神经痛等。

尘肺病PPT课件

尘肺病PPT课件
2005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不包括西藏、港、澳、台)各类职业病报告
12212例,其中尘肺病病例报告9173例,占75.11%, 尘肺病例死亡966例。截至2005年,尘肺累积病例 607570例,其中存活病人为470089例。
4358例和3967例,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90.8%; 其次是水泥尘肺177例、石棉肺170例和电焊工尘肺 148例。尘肺新病例主要来自煤炭行业的有4477例, 占48.80%;其次是冶金行业905例,占9.87%.
尘肺病例数据分析表明,尘肺病发病工龄在缩 短。21个省份共报告了接尘工龄在2年以下的尘肺 病例211例,最短接尘时间不足三个月,平均发病 年龄40.9岁,最小发病年龄20岁。1971例实际接尘 工龄在10年以下,占21.49%。急性尘肺病集中发 生在金矿采挖、石英砂粉碎和坑道工程建设等行业, 地区分布主要在浙江、广西、青海、安徽、湖南、 贵州和甘肃等地。
2)弥漫纤维化型尘肺:病变以肺尘性弥漫性胶 原纤维增生为主,伴其他尘性病变存在。主要包括 石棉肺和其他硅酸盐肺,以及含矽量低的混合性尘 肺。
3)尘斑型尘肺:病变以尘斑伴灶周肺气肿改变 为主,并有其他尘性病变存在。主要包括单纯性煤 肺及其他碳系尘肺,以及部分金属尘肺。
3.我国尘肺病发病现状
我国自2002年5月1日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 尽管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根据卫 生部通报的我国职业病监测情况数据表明,尘肺仍 是困扰人们最严重的职业病,且发病工龄在缩短。
其致纤维化的性质发生改变,对肺的损害不如游离 的二氧化硅。
游离的二氧化硅的存在形式有如下类型:
(1)结晶型,呈硅氧四面体排列结构,在一定的条 件下,可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异构体,由于密度和 分子构象的差别,它们致纤维化能力不同,其序列 为:鳞石英>方石英>石英>柯石英>斯石英。 (2)微晶型:玛瑙及碧玉等; (3)无定型:如硅胶、蛋白石及硅藻土等。

《尘肺的诊断标准》课件

《尘肺的诊断标准》课件

总结2
对于有长期接触粉尘职业 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健 康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 尘肺病。
总结3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人 防护措施,减少粉尘暴露 是预防尘肺病的关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 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 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 )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的分类
根据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尘肺 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两大
类。
无机尘肺包括煤工尘肺、石棉肺 、陶工尘肺等;有机尘肺包括农
民肺、蔗尘肺、棉尘肺等。
根据吸入粉尘的量不同,尘肺可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01
02
03
分析1
两个病例都有长期接触粉 尘的职业史,这是尘肺病 发生的重要因素。
分析2
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但咳 嗽、咳痰、气短等症状较 为常见。
分析3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尘肺病 的重要手段,X线胸片或 CT检查可发现肺部病变。
病例总结
总结1
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 粉尘引起的职业病,预防 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02
病理学诊断标准包括观察肺组织 中粉尘颗粒的沉积情况,判断粉 尘暴露程度和类型,以及观察肺 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和范围。
尘肺的临床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职业史、胸部X线检查结果等综合 判断是否存在尘肺病。
临床诊断标准包括咳嗽、咳痰、气短 、胸痛等症状,以及胸部X线检查显示 的肺部阴影和肺纹理紊乱等表现。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原因不明,表现为肺 部广泛纤维化,但无职业暴露史,可 与尘肺相鉴别。
肺癌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PPT课件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PPT课件
第13页/共48页
三. 什么是粉尘
>15μm-非吸入性粉尘 <15μm-可吸入性粉尘
10~15μm 上呼吸道
能够穿透人呼吸道自 然防护体系,进入肺 泡的,并会永久停留 在肺部的微小颗粒物, 粒径在7个微米以下, 其粒度肉眼无法看见。
气管
5~10μm
支气管
呼吸性粉尘
<7μm 细支气管
肺泡
第14页/共48页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吸入: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停止,进 行人工呼吸。就医。
第28页/共48页
五. 粉尘防护
• 个人防护用品
空气过滤式
半 随弃式 面 型 可更换式
供气式
长管供气型 (半面式或全面式)
全面型
携气式(SCBA)
电动送风式(PAPR)
第29页/共48页
•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适合具体呼吸危害 的有效过滤或防护
面罩适合使用者 佩戴,密合良好
使用者接受
第30页/共48页
佩戴舒适,佩 戴时间足够
五. 粉尘防护
•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前: ➢检查面罩是否有开裂、破损或脏污现象 ➢检查吸气阀是否有扭曲变形、开裂或破损 ➢检查头带是否完好并有良好弹性 2.定期保养清洁 拆下过滤棉,将面罩浸于肥皂水中,轻轻刷 洗(水温不要超过摄氏49度),用清水冲 洗,在无污染环境中风干。
第15页/共48页
四、粉尘的危害
第16页/共48页
四. 粉尘的危害
• 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致癌性 中毒性
尘肺
呼吸道
光反应性
粉尘
局部刺激 过敏性 感染性

尘肺影像表现鉴别诊断ppt课件

尘肺影像表现鉴别诊断ppt课件
直径>1cm,致密,周围肺气肿,内部缺血坏死形成空洞
20
影像学表现(X-Ray)
肺门改变
£肺门影增大增浓 尘细胞在肺门淋巴结内聚集,纤 维
组织增生,血管扩张
£肺门上提或外移 晚期纤维化牵拉 £肺门残根壮 肺气肿,肺纹理少 £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
21
影像学表现(X-Ray)
肺纹理改变
£增多、增粗 £扭曲、紊乱、中断、粗细不均 £肺气肿时纹理稀疏
胸膜肥厚、粘连 肺气肿
阻塞性或代偿性 弥漫性或局限性
22
影像学表现(CT)
矽结节阴影 典型表现
£类圆形小结节影
☆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齐,直径<10mm
£大结节影
☆直径>10mm,类圆形、不规则形 ☆ 由小 结节增多、聚集而成 ☆ 或由纤维条索影相互重迭靠拢形成 ☆ 边界清,密度均匀,多伴有钙化,部分见空洞 ☆周围见局限性肺气肿
小结节影
£双下肺为主,混合性矽结节 £ 形态不规则,密度偏低,边缘模糊,较少融合
其他
£肺气肿、胸膜改变
32
石棉肺
长期吸入石棉纤维粉尘引起肺组织纤维化改 变为主的一种尘肺
能引起肺部肿瘤
33
病理
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胸膜下区、血管支气管周围、小叶间隔纤维化明显 £双下肺为著
胸膜增厚
£ 与纤维化不一定同时出现,有时较早 £ 胸膜斑
(网状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融合成块 、钙化 网状纤维为支架的细胞性结节
矽结节 同心圆状胶原 纤维,灰白色 坚硬,直径0.3 ~0.5mm
网状纤维增粗、变性,细胞数减少
胶原结节 (中央玻璃样变)
胶原纤维
13
病理(肺间质尘性纤维化)
肺泡间隔、血管、支气管周围大量 粉尘沉着及尘细胞聚积,使肺泡间隔增 厚,发生弥漫性纤维化

2024年尘肺病治疗专家共识课件PPT【27页】

2024年尘肺病治疗专家共识课件PPT【27页】
因此,尘肺病的治疗原则应该是:加强全面的健康管理,积极开展临床综合治疗,包括对症 治疗、并 发症/合并症治疗和康复治疗,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延缓病愔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和社 会参与程度,增加生存收益,延长患者寿命的目的。
06
尘肺病的治疗Biblioteka 施(一)健康管理(1)职业病登记报告: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将确诊尘肺病的 患者登记在册并向卫生行 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职 业病报告,以便纳入尘肺病健康管理体系,掌握患者 的相关信息,随时 了解病情,安排职业健康监护和必要的追踪。 (2)脱离粉尘作业:尘肺病一经诊断,患者即应脱离原粉尘作业岗 位,并不得再重新从事其他接 触粉尘的作业。 (3)参加健康监护:尘肺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根据国家《职业健康 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用 人单位应当安排尘肺病患者参加定期健康检查。 (4)自我管理:尘肺患者应加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主要是戒烟,避免生活性粉尘接触,加强营 养和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05
尘肺病的治疗目标和原则
转诊建议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一些基本的临床干预 措施,如预防呼吸道感染并积极治疗,改变不良 的生活习惯等均能明确地延缓肺纤维化的快速发展;尘肺 并发症/合并症是尘肺病情恶化和死亡 的主要原因,及时诊断和治疗各种尘肺并发症/合并痖,能M著地 改变病程的转归和预后。故对 尘肺病的治疗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即通过全面的健康管理,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 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合并症,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尘肺患者基本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 质童和相对健全的杜会活动能力。
(四)合理氧疗
氧疗是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FiO2),提高肺泡氧分压(PAO2),加大肺泡膜两侧氧分压差,促 进氧气(O2)弥散,从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改善全身器官的氧气 供给。研究表明,长期氧疗(每天吸氧超过15h)可提高静息状态下严重低氧血症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 的生存率,而对轻到中度低氧血症或只在夜间氧饱和度降低的患者没有提高生存率的作用。因此,在临 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策略。

尘肺病及预防ppt课件

尘肺病及预防ppt课件

3.扩散作用
对于小于1μm的微细尘粒,沉降速度是很慢, 能大部分随呼气呼出体外,只有一部分尘粒 依靠布朗运动接近并粘附在肺泡壁或呼吸性 支气管壁上。
一般认为5μm以下的尘粒是引起尘肺的有害粉尘 太大 不能进入肺泡内 太小 可以随呼气呼出
7
(二)肺脏对外来异物的清除 1.支气管对外来异物的清除作用 肺脏所有气管、支气管包括终末支气管的管腔面上有 一层粘液纤毛,纤毛以一定频率和速度,向上作单向 运动,推动纤毛上面粘液滴向喉部运动。 2 .肺泡对粉尘颗粒的清除 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和肺泡内的粉尘颗粒,主要依靠 肺内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将捕捉到的尘粒排入支气 管和肺隔膜血管壁上的淋巴管,最后进入淋巴结。
12
§3硅尘危害特性及矽肺病发病率的数学模型
一、粉尘危害性的主要因素是粉尘粒子的钙含量
一般国家矿山粉尘浓度标准都只考虑粉尘游离二氧化 硅,然而在导致矽肺病的粉尘危害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硅尘粒子表面的活性程度,可以用尘粒上钙吸收量的 大小来定 即用粉尘矽肺病危害性系数Kc,作为衡量硅尘危害性 大小的判据。
1
§1
概述
有机尘肺 无机尘肺
一、尘肺病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类按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我国1988年公布实施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 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规定了十二种 尘肺 :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电墨尘肺、 炭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 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煤矿尘肺 矽肺 煤肺 煤矽肺 掘进、建井 纯采煤 混合工种作业
10
不同粒径粉尘在不同部位沉积率
沉 积 率 %
鼻 肺组织 气管及支气管
粒径(μm)
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μm,100%危害; 5μm,50%;>7μm,无危害。

常见职业病ppt课件

常见职业病ppt课件
动——手臂振动病(局部振动病) • 高温——职业性中暑
37
噪声危害与控制
• 基本概念 • 对人体的影响 • 影响噪声危害的因素 • 控制措施
38
基本概念
• 声音——物体振动后,振动能在弹性介质
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传到人耳引起的 音响感觉称为声音。
25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预防原则
• 具体预防措施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1.物料和工艺 – 2.工艺设备 – 3.通风净化 –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5.健康监护
26
职业中毒概述
• 基本概念 • 职业病中毒的分型 • 职业病中毒的临床表现 • 职业病中毒处理原则
27
基本概念
• 中毒——是指由于外源性毒物进入人体内,产生
16
17
尘肺病的并发症
• 肺结核 • 肺源性心脏病 • 肺部感染 • 自发性气胸等
18
尘肺病的治疗
• 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 • 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为主
19
毒物与职业中毒
• 毒物概述 •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预防原则 • 职业中毒概述
20
毒物概述
• 基本概念 • 生产性毒物的职业接触机会 • 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 慢性中毒——是长期少量毒物进入人体所致,绝
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如:慢性铅中 毒、锰中毒、汞中毒等。
• 亚急性中毒——是介入急、慢性中毒之间,在短
时间(1-60或90天)内由较大量的毒物进入人 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
29
职业中毒的分型
• “带毒状态”——即接触毒物,但无中毒症状和
体征,尿中或其他生物材料中所含的毒物量(或 代谢产物)超过正常值上限;或驱除试验(如驱 铅、驱汞)阳性,这种状态称带毒状态或称毒物 吸收状态,如铅吸收、汞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14,495例尘肺病新病例中 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
2009年全国尘肺发病情况
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 2009年报告尘肺病新病例
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 发病工龄缩短 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 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一、生产性粉尘
㈥危害控制
八字方针**: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煤尘35g/m3,面粉、铝、硫磺7g/m3,糖10.3g/m3)
煤尘爆炸事件
煤尘爆炸是煤矿重大灾害事故之一 且常常表现为瓦斯爆炸诱发煤尘爆炸, 导致极具破坏性的灾难性事故,堪称 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杀手” 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共发生死亡百人 以上事故24起,其中煤尘爆炸及瓦 斯煤尘爆炸12起,占事故总数的 50%,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 的经济损失 (2010年10月)
煤尘爆炸事件
煤尘爆炸是煤矿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这类事故死亡人数多,破坏性严重
煤尘爆炸可放出大量热能,爆炸火焰 温度高达1600~1900度,使人员和 设备受到严重损失。尤其是煤尘爆炸 气体中有大量的CO2和CO,这是造 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1942年,本溪煤矿发生一起煤尘爆 炸事故,死亡1549人,致残 246人
河北抚宁某淀粉厂爆炸
专家现场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是车间粉尘爆炸所致 截至25日17时,官方证实现场搜救工作结束,事故已造成
19人死亡,49人受伤
一、生产性粉尘
㈤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⒈ 生产性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和清除 阻留机制:
➢ 撞击:粒径较大 ➢ 截留:纤维 ➢ 重力沉积:小气道、肺泡内,粒径>1μm ➢ 静电沉积: ➢ 布朗运动:小气道、肺泡内,粒径<0.5μm
生产性粉尘和职业性肺部 疾病(ppt)
(优选)生产性粉尘和职 业性肺部疾病
一、生产性粉尘
㈠概念**:
‫‏‬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
‫‏‬
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㈡来源:
➢ 固体物质的粉碎和机械加工:矿石、隧道、筑路 ➢ 粉末状物质的加工:水泥、玻璃、陶瓷 ➢ 金属熔炼、焊接、切割 ➢ 二次扬尘
煤尘爆炸事件
煤尘爆炸夺去134矿工生命——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突发 矿难,72人获救另有15人下落不明(2005-11-27)
山西洪洞新窑煤矿“12·5”矿难初步判断为煤尘爆炸 (2008-05-05)
中国淀粉行业著名企业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淀粉4号车间2月24日16时发生爆炸事故 (2010年)
尘肺综合性控制措施:
⒈ 法律措施 ⒉ 组织措施 ⒊ 技术措施 ⒋ 卫生保健措施
一、生产性粉尘
⒈ 法律措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 其他法规规章
一、生产性粉尘
⒈ 生产性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和清除 防御与清除:(97%~99%被清除)
➢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的阻留作用 ➢ “粘液-纤毛系统”的排出作用吞噬
尘 细 胞
上行随痰咳出 肺门淋巴系统 肺间质堆积
一、生产性粉尘
⒉ 生产性粉尘的致病作用
概念**: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 有粉尘在肺内阻留而引起的以肺组 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特征:肺内粉尘阻留伴胶原纤维增 生,肺泡结构永久性破坏
一、生产性粉尘
⒊ 尘肺 分类(按粉尘性质):
➢ 矽肺:矽尘(游离 SiO2 含量>10%) ➢ 硅酸盐肺:结合SiO2(石棉、滑石、水泥、云母等) ➢ 炭尘肺:煤、炭黑、石墨、活性碳等 ➢ 混合性尘肺:游离SiO2和其他粉尘混合尘(煤矽肺) ➢ 其他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⒉有机粉尘:
➢ 动物性粉尘:皮毛、丝等 ➢ 植物性粉尘:棉、麻、谷物、甘蔗、木、茶尘等 ➢ 人工有机尘:合成染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⒊混合性粉尘:(多见)煤矽尘、电焊烟尘等
一、生产性粉尘
㈣特性及意义**:
⒈ 化学组成:决定危害的性质 ⒉ 分散度:与阻留部位、阻留率有关
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子 直径大小(μm)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
⑴局部刺激作用: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眼角膜 ⑵呼吸系统疾患:
➢ 肺尘埃沉着病(尘肺,pneumoconiosis) ➢ 粉尘沉着症(一般异物反应,不属于法定职业病) ➢ 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 呼吸系统肿瘤 ➢ 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支哮(工作有关疾病) ⑶急慢性中毒:
一、生产性粉尘
㈤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⒊ 尘肺
根据法规将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 控制在容许标准以下
一、生产性粉尘
⒉ 组织措施:
➢ 教:加强领导和宣传教育 ➢ 管:防尘设备的维护管理
防尘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生产性粉尘
⒊ 尘肺 12种法定尘肺:(2002年职业病目录)
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 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 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2009年全国尘肺发病情况
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495例 死亡病例748例
建国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的尘肺病 病例达652,729例
➢ 分散度↑→ 比表面积↑→生物活性↑→危害↑ 悬浮时间↑ →吸入↑
不同直径的粉尘粒子在呼吸道中的阻留**
>15μm-非吸入性粉尘 <15μm-可吸入性粉尘**
10~15μm 上呼吸道
呼吸性粉尘**
气管
5~10μm
支气管
<5μm
细支气管
肺泡
一、生产性粉尘
㈣特性及意义**:
⒊粉尘浓度和接尘时间:与危害程度呈正相关 ⒋粉尘密度、形状:影响沉降速度 ⒌硬度:机械损伤 ⒍溶解度:与毒性相关 ⒎荷电性:与沉降速度、吞噬速度有关 ⒏爆炸性:可氧化粉尘在适宜浓度下
粉尘作业
打眼
隧道开凿
粉尘作业
矿石粉碎
水泥搬运
粉尘作业
采煤作业
采煤作业
粉尘作业
金属削磨
喷涂作业
粉尘作业
电焊烟尘
粉尘行业:水泥厂
粉尘行业:采石场
一、生产性粉尘
㈢分类:
⒈无机粉尘:
➢ 矿物性粉尘:石英、石棉、滑石、煤尘等 ➢ 金属性粉尘:铝、铅、锰、锌、铁等及其氧化物 ➢ 人工无机尘: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