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合集下载

公司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三篇

公司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三篇

公司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三篇篇一: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正确评价股份公司内部控制,遵循国内外监管要求,根据《内部控制手册》(以下简称内控手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的领导和职责分工股份公司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内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

股份公司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内控办公室)负责指导或组织日常检查评价,组织股份公司年度综合检查评价;根据需要组织专项检查评价;督促整改,编制股份公司自我评价报告;拟订考核方案并报告股份公司内控领导小组。

第三条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依据和目的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以股份公司内控手册或其实施细则为依据,获取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并合理保证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对相关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做出评价。

设计和运行有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股份公司内控手册及其实施细则涵盖了所有重要业务,并根据风险设置了合理的细化控制目标和对应的控制活动;(2)控制活动得到了持续一致的运行,相关岗位具备控制必需的权限和能力;(3)部门职责体现内控要求。

第四条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检查评价机制和形式股份公司实行“总部检查评价”和“单位自查”两级内部控制检查评价机制。

其中,“总部检查评价”包括“股份公司年度综合检查评价”和“审计部独立检查评价”;“单位自查”包括“企业内控自查”和“总部部门内控自查”。

“股份公司年度综合检查评价”是股份公司内控领导小组组织对各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综合检查与评价,每年根据管理需要和外部监管要求,选取一定数量的总部有关部门、分(子)公司、研究院,进行检查评价。

“审计部独立检查评价”是审计部每年对总部有关部门及至少对25家分(子)公司、研究院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独立检查评价。

检查评价结果报股份公司内控领导小组审定后,作为股份公司年度综合检查评价的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根据《内控规范》要求,指定专门小组对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实施评价和监督。

一、评价与监督范围根据《内控规范》规定,内部评价监督的范围是经济业务科室;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并出具自我评价报告。

二、评价与监督目标评价与监督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促进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内控的功能、促进内控目标实现。

三、职责分工分管领导:1、全面落实和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检查相关科室制定、实施和完善风险评估和内控制度的情况。

2、审议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3、审阅和批准单位年度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

4、审议和认定经内部评价发现的重大缺陷,以及提交的应对解决方案。

5、审议和批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办公室:1、拟定年度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计划方案;2、组织并实施开展年度内控评价工作,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3、对涉及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执行工作回避。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促进学校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并有效实施,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教财厅〔2016〕2号)等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学校自行对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并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监督,是指学校内部审计与监察部门,对学校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

第三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以促进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为基础,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监督意见、建议的作用,高度重视内外部审计、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风险和提出的整改建议,积极整改落实。

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组织实施第四条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小组。

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与考核办法

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与考核办法

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与考核办法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遵循国家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为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1。

1正确评价全面评估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根据国家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股份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果。

《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手册》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规定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的职责1.2明确评价的原则和,报告形式、评价结果缺陷认定标准、评价的标准、程序和方法、内容、确保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分析利用和考核等本办法适用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公司各单1.3制定本单位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结合实际,位可参照本办法,2 职责股份公司资产管理部是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统一2.1牵头建立负责股份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的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组织成立内根据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评价专家库,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控及风险管理检查专家评价小组,作的组织实施,评价结果的认定、考核等工作。

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评价考核结果的兑2。

2现。

2.3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及事业部、子公司接受资产管理部及检查评价小执行公司内控组织本单位的自查评价,指导和监督,协调、组的组织、建立健全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内部及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控制子系统,对评价或审计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3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和独立性原则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确保评价工3。

1作标准统一、客观公正.股份公司资产管理部根据公司的现状和管理需要,编制年度内控审3。

2计计划,报公司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审定后,组织实施内部审计.资产管理部根据报批的内部审计计划,制定评价方案,组成专家评3。

3采取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明确分工和进度安排,价小组,同时每年度聘请外部的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实施外部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三篇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三篇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三篇1.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主体为由财务管理核算中心、纪检信访科和相关业务科室中相关人员组成的内部监督联合工作小组。

2.内部监督联合工作小组成员。

3.内部监督的内容包括:(1)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议事决策机制是否建立;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是否确定而且一贯地执行。

(2)内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尤其是国家明确的标准、范围和程序;内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3)授权审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是否明确;授权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未经授权审批就办理业务的情形;是否存在越权审批、随意审批情形。

(4)岗位责任制是否建立并得到落实;关键岗位轮岗制度是否建立或采取了替代措施,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混岗的现象。

(5)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是否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

(6)是否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及管理情况。

(7)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8)预算执行分析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9)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10)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11)收支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到有效执行。

(12)印章和票据的使用、保管是否存在漏洞。

(13)相关凭据的审核是否符合要求。

(14)定期核查的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15)政府采购活动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到有效执行。

(16)政府采购部门与财会部门、资产管理等部门之间是否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并得到有效执行。

(17)政府采购申请的审核是否严格。

(18)验收制度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

(19)是否妥善保管政府采购业务相关资料。

(20)各类资产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到有效执行。

(21)是否按规定建立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等财产保护控制措施并得到有效执行。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及评价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及评价
(注:1211准则四十五条)
.
一、了解内部控制
二、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
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 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 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注:1211准则四十六条)
.
一、了解内部控制
谁对内部控制负责? 1、经营管理层 *最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负责。 2、董事会 *主要由常务董事和外部独立董事组成,负责内部 控制的治理、指导和监督。 3、内部审计人员: *负责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是主要监督工 作实施者。
内部审计的技巧和应用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及评价
.
一、了解内部控制
一、了解的目的 内部控制是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
控制以识别潜在错报的类型,考虑导致重 大错报风险的因素,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 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认定 完整性 存在/发生 准确性/计价 准确性/计价 完整性/截止 存在/发生
.
三、了解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层面 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
四、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 (一)控制的类型 1、预防性控制:是为了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
生而采取的控制: 缺乏有效的预防性控制增加了数据发生错
报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相关账户及其认定 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时,情况更是如此。
价格信息记录; (3)重要的处理程序,包括在线输入和更新
处理;
.输出文件、报告和记录; (5)基本的职责划分,即列示各部门所负责
的处理程序。 可用流程图进行记录
.
三、了解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层面 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一、背景和目的为了有效保护企业的利益,提高内部控制的效能和质量,制定本《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本办法目的在于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和考核工作,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的范围和内容1.管理层评价: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风险控制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

2.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包括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审计工作和撰写审计报告等。

3.外部审计: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的审计,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和发表意见。

三、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的程序和方法1.确定评价标准: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库,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

2.制定评价计划: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年度计划,确定重点评价对象和评价时间。

3.收集信息:收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包括企业流程、政策文件、员工行为和系统功能等。

4.进行现场检查:组织现场检查,了解实际运行情况,并与管理层和员工进行沟通。

5.分析评价结果: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

6.编写评价报告:根据评价结果,编写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7.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价报告中的改进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情况。

四、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的责任和权限1.管理层负责: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有最终责任,必须积极推动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并配合内外部审计的工作。

2.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制定内部控制评价计划、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并撰写与评价结果相关的报告。

3.外部审计机构负责:外部审计机构负责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独立审计,发表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内部控制情况的评价意见。

五、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的监督和检查1.监督机构:企业应设立内部控制监督机构,监督各部门和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完整)内控管理及考核办法

(完整)内控管理及考核办法

内控管理及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规范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下简称“应用指引”)及股份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第三条本办法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未有明确的内控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可能导致公司内控管理职责不清、流程不规范,对内控管理工作效能产生影响。

(二)未能建立内部控制检查评价机制,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有效识别内控风险、认定内控缺陷、发现内控失效等情况,形成企业管理漏洞。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第二章基本要素、原则及措施第五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包括五项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环境是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公司建设内部控制的土壤,是一切内控制度、流程、控制节点得以实施的根本条件,支配着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

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是内控体系核心的三个环节。

风险评估是内控建设的方向,非重大风险可以适当简化控制,提高效率和降低控制成本;重大风险则需要加强控制,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与流程予以保证.控制活动是内控体系的核心环节,嵌入在业务流程中,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程度之内。

信息沟通是内控体系的桥梁,确保企业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各管理级次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

内部监督是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控体系不断优化和提升的保证。

第六条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内控制度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各环节。

企业内部控制自查评价应注意的问题[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自查评价应注意的问题[论文]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自查评价应注意的问题摘要:内部控制作为现代化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已经引起企业足够重视。

本文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自查评价情况,简述了评价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自查评价问题建议1、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管理层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以及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对于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企业,要求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中发挥有效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系统的构建和实施是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系统工程,企业必须对自身的内控系统适时进行分析、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健全和完善。

2、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后,上市公司及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开始全面实施,部分企业不仅修订了《内控管理手册》,还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并对内部控制监督和内部检查评价做了明确的规定。

几年来,很多企业按照《内控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组织体系,成立了由内控办、财务、审计及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工作组(以下简称:检评组),每年度开展内部控制检查评价。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检查评价制度不断完善,检查评价办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检查评价工作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监督作用。

但是,有些企业内控自我评价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差异,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影响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工作质量。

2.1企业管理层对内控执行有效性重视不够,导致评价质量不高。

一些企业虽然在形式上成立了内部评价机构,却未制定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未落实职责权限及评价工作程序和方法,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未及时分析原因,组织整改,实施考核不及时,对存在重大缺陷未追究相关责任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控评价有重要督作用。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内部控制是指组织机构内,以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纪律和连续性的方式,通过采取适当的控制手段,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保护组织财产、防范和发现失误、欺诈、违规行为的一种管理活动。

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要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一、内部控制检查评价的主要内容及方法1.合规性检查评价:主要检查评价组织机构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公司内部规定。

评价方法可以通过文件审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2.业务流程检查评价:主要检查评价组织机构的各项业务流程是否合理、规范、高效。

评价方法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内部控制手册审查等方式进行。

3.风险评估检查评价:主要检查评价组织机构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评价方法可以通过风险评估工具、风险分析模型等方式进行。

4.信息系统检查评价:主要检查评价组织机构的信息系统是否安全、稳定、可靠。

评价方法可以通过漏洞扫描、安全测试、系统审计等方式进行。

5.资产管理检查评价:主要检查评价组织机构对资产的保管、使用和处置是否规范、合理。

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实地查看、台账核对等方式进行。

6.内部审计检查评价:主要检查评价组织机构的内部审计活动是否独立、客观、全面。

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审计报告、工作底稿审查等方式进行。

二、内部控制考核的主要内容及方法1.制定内部控制考核标准:根据组织机构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内部控制考核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考核标准可以包括法律法规遵守情况、业务流程完整性和准确性、风险管理情况、资产管理情况、信息系统安全情况等。

2.开展内部控制自评:组织机构可以通过自评的方式,按照制定的考核标准,评估自身的内部控制情况。

自评可以包括问卷调查、现场观察、文件审查等方式进行。

3.外部审查评估:组织机构可以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外部审查评估,对自身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估。

外部审查评估可以包括现场检查、文件审查、访谈等方式进行。

内部控制考核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考核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考核管理办法前言:作为管理者,为了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内部控制,本文将介绍内部控制考核管理办法。

一、内部控制考核管理概述内部控制考核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检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合规性,并防范各种风险。

二、内部控制考核的内容1. 目标和原则:内部控制考核的核心目标是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同时确保内部控制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的要求。

评估过程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原则。

2. 考核流程:(1)计划阶段:制定内部控制考核的计划,并明确考核的目标、方法和时间。

(2)实施阶段: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检查,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和运行情况。

(3)报告阶段:撰写内部控制考核报告,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4)跟踪阶段: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并及时进行反馈。

3. 考核要素:内部控制考核的要素包括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信息和通信、控制活动、监管和审计、公司文化等。

针对每个要素,都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

三、内部控制考核的实施方法1. 自评:企业可以根据内部控制考核指南,自行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

自评的优势在于掌握自身的内部控制情况,并灵活地调整改进策略。

但需要注意自评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可能存在的盲区。

2. 外部评估:由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可以提供更客观和独立的评估结果。

外部评估通常需要费用投入,但其专业性和公信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3. 综合评估:综合自评和外部评估的结果,得出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

在综合评估过程中,企业可以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了解,以便进一步改进。

四、内部控制考核结果的运用1. 改进措施:根据内部控制考核的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公司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是指在内控规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内控部具体组织实施,对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全面检查,认定内部控制缺陷,形成评价结论,持续改进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考核、编制评价报告、依据监管要求对外披露的过程。

第三条 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检查评价的范围应当全面覆盖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涵盖公司的各项业务。

(二)重要性原则检查评价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围绕公司总体经营目标,关注重点单位、重点业务和关键业务环节内部控制。

(三)客观性原则检查评价工作应当准确揭示公司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四)及时性原则检查评价工作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评价结论,并在确定的整改期内及时整改缺陷,评价结论应当基于评价报告基准日及时反映内部控制的重大变化。

(五)一致性原则检查评价工作组织、评价程序、方法和缺陷认定标准与内部控制体系保持一致,检查评价工作标准一经确定,应当在不同的评价期间保持相对一致。

(六)以风险为导向的原则检查评价工作应当以风险管理为基础,根据风险危害程度和对公司经营目标影响,确定评价的标准、方法和程序。

第二章 检查评价机构和职责权限第四条 公司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组织体系包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内控规范工作小组、内控部、各部门及子公司。

第五条 董事会负责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第六条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第七条 公司内控规范工作小组(一)负责公司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

(二)审批公司年度内控检查评价与考核方案。

(三)协调内部控制检查评价过程中重大事项。

单位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3篇

单位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3篇

单位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3篇单位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1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20xx〕11号)要求,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之前,或在内部控制建设的初期阶段,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

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一方面,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使各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旨在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于20XX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贯穿于单位的各个层级,确保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面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

(二)坚持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

各单位在选取评价样本时,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先选取涉及金额较大、发生频次较高的业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原则。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针对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处理整改情况,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四)坚持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单位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经济活动、风险水平及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并采用以单位的基本事实作为主要依据的客观性指标进行评价。

三、组织领导为加强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省财政厅成立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省财政厅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周仁杰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省财政厅相关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组成(具体成员名单见附件1)。

内部管理考核办法

内部管理考核办法

内部管理考核办法公司内部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而内部管理考核则是评估企业运作状况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内部管理考核办法是规范、完善内部管理考核的制度和程序,以确保企业能够高效运营,达到长期发展的目标。

一、考核目的内部管理考核的目的在于评估企业管理能力、运营效率,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促进企业持续改善和提升竞争力。

通过考核结果,可以为企业上层决策提供参考,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二、考核内容1.经营绩效:包括财务指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状况。

2.内部控制:评估内部控制是否健全,风险管理是否有效。

3.创新能力:考核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能力。

4.团队合作:评估员工团队合作情况,沟通协作效率等。

三、考核流程1.制定考核计划:明确考核目标、内容、方法和周期。

2.收集数据: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3.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形成初步评估结果。

4.考核汇总:由考核小组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形成终审结果。

5.提出建议:根据考核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6.落实改进:监督各部门按照建议尽快改进,形成闭环。

四、考核实施1.考核小组: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负责考核工作。

2.参与对象:全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均应参与内部管理考核。

3.加强沟通:及时沟通考核目的、内容和流程,保证考核顺利进行。

4.公平公正:确保考核过程公正、公平,避免主观因素影响。

5.激励机制:对考核中表现优异的部门和员工给予适当奖励和激励。

五、考核结果运用1.决策参考:考核结果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3.绩效考评:考核结果也可以作为部门和员工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4.对标学习:将考核结果与同行业公司进行比对学习,发掘差距,提高竞争力。

六、总结内部管理考核办法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提高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

内部控制管理及考核办法

内部控制管理及考核办法

内部控制管理及考核办法目次目次 (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术语和定义 (1)4 职责 (1)5 工作程序 (1)5.1 内审实施计划 (1)5.2 内部考核准备 (1)5.3 内部考核实施 (2)5.4 内审报告 (2)5.5 跟踪验证 (2)5.6 审核记录 (2)6、相关/支持性文件 (3)7、质量记录 (3)内部控制管理及考核办法1 目的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计划安排以及标准要求,是否得到了有效地建立、实施、保持及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质量和完善质量体系,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及考核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质量审核、考核。

3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引用GB/T 19000-2008 idt ISO 9000:2005标准中的术语和公司《质量手册》中的定义。

4 职责4.1总经理负责批准内审实施计划和内审报告。

4.2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负责选定审核组长和审核员,负责审核内审实施计划和内审报告。

4.3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组织实施内审实施计划,并负责编制内审报告。

4.4企业管理部负责收集、保管内部考核所产生的记录。

4.5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参与内审相关活动,负有辅助配合的责任。

5 工作程序5.1 内部考核实施计划5.1.1审核组长对每次内部考核进行策划,编制《内审实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计划’应包括:审核目的、范围、准则、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审核方式等。

编制计划时,应考虑部门或过程/活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公司产品研发、生产、安装销售和服务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与考核办法

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与考核办法

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与考核办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为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遵循国家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全面评估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正确评价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果。

根据国家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股份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手册》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规定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的职责,明确评价的原则和内容、程序和方法、评价的标准、缺陷认定标准、报告形式、评价结果分析利用和考核等,确保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1.3本办法适用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公司各单位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

2 职责2.1股份公司资产管理部是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统一负责股份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的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牵头建立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评价专家库,根据评价的范围和内容,组织成立内控及风险管理检查专家评价小组,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评价结果的认定、考核等工作。

2.2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评价考核结果的兑现。

2.3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及事业部、子公司接受资产管理部及检查评价小组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组织本单位的自查评价,执行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建立健全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子系统,对评价或审计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3 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3.1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和独立性原则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确保评价工作标准统一、客观公正。

3.2股份公司资产管理部根据公司的现状和管理需要,编制年度内控审计计划,报公司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审定后,组织实施内部审计。

3.3资产管理部根据报批的内部审计计划,制定评价方案,组成专家评价小组,明确分工和进度安排,采取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同时每年度聘请外部的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实施外部评价。

内控财务核算考核

内控财务核算考核

内控财务核算考核
1. 考核的目的:内控财务核算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通过考核,可以发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防范。

2. 考核的内容:考核内容通常包括财务核算制度的完善性、财务核算流程的规范性、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及时性等方面。

3. 考核的方法:常用的考核方法包括内部审计、财务检查、风险评估等。

内部审计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核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财务检查是对财务核算的具体环节进行检查,确保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风险评估是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4. 考核的结果:考核结果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报告中会详细说明考核的内容、方法、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企业可以根据报告中的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完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5. 持续改进:内控财务核算考核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地对内部财务控制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

总之,内控财务核算考核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防范风险、提高财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1 编制《内部控制手册》的背景为规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的管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满足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股份公司特制定《内部控制手册》,作为建立、执行、评价及验证内部控制的依据。

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约束、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的准则,是减少风险的重大措施。

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及不法行为,有利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真实、可靠。

其必要性表现为: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二是贯彻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需求,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是积极参与竞争、努力降低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股份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措施。

四是建立统一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使股份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成为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包容性很强的内部管理制度,更为有效地体现股份公司管理理念。

2 《内部控制手册》遵循的基本原则2.1 合规性原则合规性是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股份公司上市地(上海、香港、纽约、伦敦)证券监管机构有关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和要求。

2.2 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内部控制手册》涉及股份公司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其内部监督和控制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并涉及全体员工。

股份公司的每一个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又是内部控制的客体;既要对其负责的作业实施控制,又要受到其他人员或制度的监督与制约。

《内部控制手册》使股份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形成较为系统的既互相制约又具有纵横交错关系的统一整体,确保各部门和各岗位均能按特定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最终实现股份公司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

2.3 内部牵制及不相容原则内部牵制是指在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以及各岗位之间所建立的互相验证、互相制约的关系,属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特征是将有关责任进行分配,使单独的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对任何一项或多项经济业务活动没有完全的处理权,必须经过不相容的其他部门或人员的验证、核对和制约。

2.4 权责明确、奖惩结合原则根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能与性质,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并赋予相应的权限,制定操作规则和处理程序,确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等,使权有所属,责有所归,利有所享,避免发生越权或互相推诿的现象。

2.5 成本效益原则在内部控制活动中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就是要力争以最少的控制或最低管理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要实行有选择的控制;要努力降低控制成本,尽量精简机构和人员,改进控制方法和手段,提高效率。

2.6 可操作性原则《内部控制手册》必须符合股份公司实际,无论是业务流程控制点的设置,还是授权项目权限的确定,都要考虑实际管理工作中是否可行,保证其可操作性。

2.7 包容性原则《内部控制手册》是依据股份公司现行各项管理制度,为控制风险而编制的一系列业务流程控制体系,内容涵盖投资、生产、经营、财务、监督检查等方方面面。

《内部控制手册》力求避免与其他制度相矛盾,尽可能包容不同企业现有的内控制度。

对确实脱离实际的其他各项管理制度,应及时修改、完善,并以《内部控制手册》规定为准。

2.8 信息反馈原则确定与控制工作有关的人员在信息传递中的任务与责任,规定信息的传递程序、收集方法和时间要求等事项,建立严密的记录、报告等信息反馈系统。

3 《内部控制手册》的适用范围《内部控制手册》适用于总部、分公司和全资子公司(直属研究院适用《研究院内部控制手册》)。

分公司和全资子公司按照更严、更细、更具体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必须符合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的要求。

控股子公司应当参照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结合自身特点,按照“业务必须覆盖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手册》中对应的所有规定内容,权限比照分公司”的原则,制定内控手册,履行本公司董事会审批程序后,报股份公司内控办公室备案。

股份公司总部、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执行《内部控制手册》适用的业务流程,参见《内部控制手册》附则二。

适用的特殊业务流程,需报股份公司内控办公室批准后执行。

二、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是为适应国内外证券机构监管要求,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由股份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其全体员工实施的,为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内部控制主要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及监督检查等五个方面构成:(1)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反舞弊机制等。

(2)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估影响股份公司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制定应对策略的过程。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应对和风险报告。

(3)控制活动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采用恰当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控制措施的选择应当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主要包括职责分离控制、授权与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分析与报告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沟通是指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股份公司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以及内部与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5)监督检查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

三、股份公司内部控制现状1 股份公司内部环境1.1 股份公司的企业文化股份公司持续推行和弘扬“竞争、开放、规范、诚信”的企业文化。

努力在扩大资源、拓展市场、降本增效、严谨投资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将股份公司建设成为一个主业突出、股权多元、资产优良、科技创新、管理科学、财务严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

1.2 员工守则股份公司制定规范的员工守则和书面政策声明,并传达到全体员工,做到人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提供职业道德操守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使全体员工养成“守法纪、讲诚信”的意识,在一般和特定环境下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行动。

1.3 公司组织结构股份公司已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裁班子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

并进一步致力于内部结构紧密化,完善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股份公司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分支机构的设置。

1.4 董事会及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股份公司章程明确规定了董事会的职权、性质、董事会议事规则及授权。

公司提名董事会及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成员时,充分考虑了以下因素:成员的经验;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外部董事的比例;其成员参与管理的程度;所采取措施的适宜性;对管理层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成员与内部、外部审计人员之间的关系。

1.5 责任分配与授权管理股份公司实行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

遵循互相制约、权力分割、稽核对证等原则,关键岗位的设置体现了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使不同岗位真正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

股份公司严格实行授权管理,通过颁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权限指引”,在采购、成本、费用支出、销售、资金、资本支出、资产、关联交易、合并报表、重大事项、信息、生产运行、安全环保、税务管理、合同管理15个方面,明确从股东大会到董事会、董事长、总裁班子、总部各职能部门与事业部到分公司各层面的授权原则与权限划分标准。

1.6 激励与约束股份公司执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政策,不断完善员工招聘与选拔的原则及操作程序;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导向培训;对违反员工守则的一切行为,制订纪律约束与处罚措施;对业绩良好的员工,制订具有奖励和激励作用的报酬计划;根据阶段性的业绩评价结果,对员工予以指导和奖罚。

1.7 反舞弊机制监督渠道:对外建立供应商、客户投诉热线,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布投诉热线电话,鼓励股份公司利益相关者对股份公司内部员工的违规违纪行为、影响股份公司形象的其他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对内设立员工投诉信箱,方便每一位员工对发现的违反股份公司内控制度的行为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通过建立全方位内外部监督渠道,促进法律法规及股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有效遵循。

监察工作机制:监察部门为内外部监察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内外部监察处理工作程序和处理标准,明确各类内外部监督的相关责任部门。

监察部门定期对各类举报、投诉进行收集和分类,下达《监察建议书》,责成相关责任部门限期落实或处理。

各相关责任部门在接到《监察建议书》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落实,提出落实结果及处理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向监察部门反馈。

监察部门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最终下达处理意见或整改意见。

监察惩处标准: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内外部监察惩处标准。

对存有各类内部不规(法)行为的员工,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扣发奖金、降级(撤职)、解除劳动合同及移交司法机关等处理;对存有各类不规(法)行为的外部商户,实行“黑名单”制,分别给予警告、禁止交易往来、取消资源网络成员资格,直至移交司法机关等处理。

2 内部风险评价机制可能导致股份公司未能实现预期战略目标的重大风险包括:国内及国际同行的竞争,政府行业监管政策变动,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石油和石化市场周期性变化,营运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威胁。

股份公司建立了适当的内部风险评价机制。

总部各职能部门、各事业部和各分公司针对内部控制业务流程,配备专门部门或负责人定期分析及记录潜在风险的变化。

在经过适当监督授权后,预先或及时调整内部控制程序或实施细则,及时通知受其影响者,正确处理新增或过去未加控制的风险。

3 全面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控制股份公司推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发展战略为目标,全面综合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集规划、激励、考评为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严格预算控制,落实股份公司发展战略,预见并避免经营中潜在的困难和风险,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控制经营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