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总复习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复习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复习1. 概述高中生物必修三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了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生物多样性和分类以及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回顾和总结这些内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2. 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从一个共同的祖先逐渐分化演化成不同的物种。
在进化过程中,适应是物种生存和繁衍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2.1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可以从遗传学、生物地理学和古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得到验证。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DNA序列可以了解它们的亲缘关系;通过研究生物地理分布可以推测物种的进化历史;通过古生物化石可以了解过去物种的存在和演化。
2.2 进化的机制进化的机制主要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流等。
其中,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使有利基因频率逐渐增高;突变是指个体遗传物质的突然变异,为进化提供了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流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
2.3 生物的适应特征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适应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
例如,在沙漠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往往有较长的尿液浓缩时间,以节省水分;在高海拔地区的动物具有更大的肺容量,以适应稀薄的氧气;在寒冷环境中的动物具有厚重的毛发和脂肪层,以保持体温等。
3. 生物多样性和分类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3.1 生物分类的意义生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科学家研究和理解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
通过对物种进行分类,科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亲缘关系、遗传特点和生态角色等。
3.2 生物分类的原则生物分类的原则包括形态分类、进化分类和系统发育分类。
其中,形态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动植物的体型、器官结构等;进化分类是根据物种的共同祖先和进化历史进行分类;系统发育分类是基于物种的共同祖先和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必修三
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必修三(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必修三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必修三》,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必修三篇一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和食物,人体水分排出的最主要途径是肾脏。
高三年级生物必修三复习知识点
高三年级生物必修三复习知识点1.高三年级生物必修三复习知识点篇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2.高三年级生物必修三复习知识点篇二1、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3.高三年级生物必修三复习知识点篇三1、染色体变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颠倒(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或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等改变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4、染色体组:一般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第3章 基因工程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3章基因工程1、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2、基因工程的诞生(三个理论和三个技术):基因工程是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是这些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具体有三大理论发现和三个技术突破。
1)理论基础:DNA是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遗传密码的通用性和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式;2)技术基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与DNA的切割;DNA连接酶的发现与DNA片段的连接;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与应用●理论上的三大发现⑴、发现了遗传物质——DNA1944年,艾弗里(O.T.Avery)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⑵、揭示了遗传物质的分子机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1953年,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半保留复制图,获1958年诺贝尔奖。
⑶、确立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以密码形式传递1963年,美国尼伦伯格(M.W.Nirenberg)和马太(H.Matthaei)确立了遗传信息以密码形式传递,破译了编码氨基酸的遗传密码(3个核苷酸=1个密码子=1个aa)。
●技术上的三大突破⑴、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实验:实现不同来源DNA的体外重组1972年斯坦福大学化学家伯格(P.Berg)借助内切酶和连接酶将猴病毒SV40的DNA 和大肠杆菌λ噬菌体的DNA在试管中连接在了一起,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DNA的体外重组。
⑵、第一个基因克隆实验:重组DNA表达实验,是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实验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家科恩(S.Cohen)将体外构建的含有四环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具有双抗性的大肠杆菌转化子,成功完成了第一个基因克隆实验。
2023年高考生物必修3全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全册完整版)
2023年高考生物必修3全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全册完整版)第一章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仁内环境:细胞内液体液「 [ 』浆细胞外液(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还包括免疫调节)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 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 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内环境) 淋巴组织液组织液外界坏境(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二、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另还有立毛肌)散热器官:皮肤(与皮肤中血管、汗腺的活动有关)4、体温调节过程:二、寒冷环境T冷觉感受器(皮肤中)T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器官产热增加:骨骼肌、肝脏、立毛肌产热增加,另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散热器官散热减少: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T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三、炎热环境T温觉感受器(皮肤中)T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散热器官散热增加: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产热器官产热减少:骨骼肌、肝脏、立毛肌产热减少T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三、水平衡的调节1、 水的来源和去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 产生的水。
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
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2、 调节水平衡的激素: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高中生物必修3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非常全面清晰概念图知识网络
抗利尿激素
多肽
减少排尿
垂体
促××激素
蛋白质
促进甲状腺等生长发育和调节其合成与分泌
生长激素
蛋白质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骨生长和蛋白质合成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类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包括神经)、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肾上腺
肾上腺素
胺类
升血糖(促进肝糖原分解)
胰
岛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多肽
升血糖(强烈促进肝元糖分解和非糖转化)
第四部分免疫调节
】zzzzzzz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免疫学的应用
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调节植物生命
第五部分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知识网络: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题含复习资料
生物必修三历年高考试题一.选择题。
(每空2分,共68分)1.(2006上海生物-8)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B.体液C.组织液 D.细胞内液C2.(2006广东生物-2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和葡萄糖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③葡萄糖、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2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A3.(2005广东生物-12)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主要从肺排出C.、以重汲取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D4.(2001年上海生物-17)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A.胰蛋白酶 B.胰淀粉酶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5.(2005年全国理综Ⅱ-1)糖尿病患者简洁出现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多D6.(2000年上海生物-8)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削减C.抗利尿激素分泌削减,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削减C7.(2001年上海生物-15)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A.盐汽水 B.核酸型饮料 C.蛋白型饮料 D.纯净水A8.(2005年全国理综Ⅱ-4)当人处于燥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兴奋D9.(2002年上海生物-25)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削减,竖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削减,心律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上升B10.(2006广东生物-12)生物爱好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高中生物知识点复习资料总结必修三
高中生物知识点复习资料总结必修三高中生物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高中生物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涉及了细胞、遗传、进化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高中生物知识点,本文将总结必修三的知识点,并提出一些复习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细胞基础知识1.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质壁、色素体、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核等。
2.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分裂、运动、信号传导等。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合色素和光合酶制造有机物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为能量、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二、生物遗传1.基因的构成和表达: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由DNA分子组成,编码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遗传变异和遗传性状的转移:遗传变异是指基因组中的突变和染色体的随机抽样,导致后代多样性的产生,遗传性状的转移是指基因的表达和遗传信息在代际间的传递。
3.自然选择和进化: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生物体适应性的选择,进化是指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物种在形态、生理、分布、生态等方面的长期适应性变迁。
三、生态环境1.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由生态位、群落、生物圈等组成,原生产品是生态系统的产出,各层级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转移流动。
2.生态问题:生态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包括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
四、生物科学1.基本实验技能:基本实验技能包括如何使用微生物实验、如何进行酶活性测定和DNA分子级可视化等。
2.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分析、推理、数学建模等。
3.科学与技术的融合:科学和技术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一,其包括生物学领域的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精准医学、人工智能等。
以上就是必修三的生物知识点总结,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1.建立知识网络:应该根据重难点和模块学习基础知识,特别是要建立好知识网络的桥梁,对于记忆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可以画图或制作可视化的模型加深记忆。
第1章 发酵工程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1章发酵工程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1. 发酵: 人们利用微生物, 在适宜的条件下, 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
2. 传统发酵食品——腐乳:(1) 原料: 豆腐。
(2) 参与发酵的微生物: 酵母、曲霉和毛霉等, 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3) 物质变化: 蛋白质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毛霉是怎样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的?提示: 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
3. 传统发酵技术:(1) 概念: 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 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2) 特点: 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 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
4. 下列食品是传统发酵食品的是②③④⑥⑦⑧⑨。
①豆腐②腐乳③酱油④香醋⑤豆油⑥泡菜⑦豆豉⑧馒头⑨米酒⑩豆浆酸奶米饭二、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一) 制作泡菜1. 菌种来源: 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
2. 原理: 无氧的情况下, 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反应简式: C 6 H 12 O 6 2C 3 H 6 O 3 (乳酸) +能量。
3. 方法步骤:4. 结果分析与评价:判一判: 结合泡菜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判断下列实验分析的正误:(1) 用水密封泡菜坛可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要的无氧环境。
(√)(2)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 泡菜中乳酸含量逐渐增加, 所以泡菜腌制时间越长越好。
(×)提示: 当乳酸含量为0. 4%~0. 8%时, 泡菜的口味、品质最佳, 如果发酵时间过长, 乳酸含量过高,口味不佳, 还需考虑亚硝酸盐含量的问题。
(3) 制作泡菜时配制的盐水可以直接使用。
(×)提示: 盐水应该煮沸冷却后再使用。
(4) 蔬菜和香辛料不能装满泡菜坛, 只能装八成满。
(√)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 试从泡菜的制作过程分析亚硝酸盐产生的原因。
提示: 泡菜是新鲜蔬菜经过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制作而成的, 蔬菜中的硝酸盐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
第一章
一.内环境的组成
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什么?
细胞内液(约占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内环境)
淋巴液
细细 胞胞 内外 液液
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液体: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等
3.三种细胞外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毛细血管壁
血浆
组织液
(渗透)
淋巴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 渗透压: 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吸水越强。血液渗 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主要是Na+和Cl-)、 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反射过程: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刺 激
感 受 器
传神 入经 神中 经枢
传 出 神 经
效 应 器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冲动
• 实验现象
+
+
-
+
+
-
+
+
a
b
(1)
• 结论:
a
b
(2)
a
b
(3)
a
b
(4)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 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小结:
①传导形式: 局部电流。 ②传导过程: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
→局部电流。 ③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怎样进行? 兴奋的传导 兴奋的传递
2、突触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直接相连,每一神经元
的轴突末梢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此 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突 触
突触的类型:
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轴突与树突相接触
突触前膜: 轴突膜 突触后膜: ①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高二年级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6.(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019-2019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
3、甲状腺
可促进小动物的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 促进细胞内物质的氧化分解 (有碘参与合成)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亢
呆小症 地方性甲状腺肿
4、肾上腺
使血糖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
肾上腺素(髓质释放)
抑制糖原合成)
使体温升高
5、胰腺
胰岛素(胰岛B细胞) 抑制1、2、3.促进4、5、6
胰高血糖素(胰岛A释放) 促进2、3
视觉性语言中枢
V 受损则患:视觉 性失语症(不能 理解文字符号的 意义,但视觉正 常)
H 听觉性语言中枢
受损则患:听觉性失语症 (患者听不懂别人讲话的 意思,也不能理解自己讲 话的意义,但听觉正常)
第2节 通过激素的 调节
2019.11.12
体 液 调 节 : 某 些 化 学 物 质 ( 激 素 、 CO2 和 H+ 等 )
胰岛素
不足:糖尿病 过多:低血糖症
激素是什么物质呢?
蛋白质: 胰岛素 生长激素 含氮类 多肽: 胰高血糖素
胺类: 甲状腺激素 激 素
类固醇: 雌性激素、雄性激素等
蛋白质、多肽类只能注射;但类固醇、 胺类不仅能注射,也能口服。
考点四、血糖调节 1、来源与去向
食物中的糖类 1
消化、吸收
4
肝糖原分解
2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一)体温调节
1、热量平衡
主要是细胞中物 质氧化放能。尤 以骨骼肌(运动 时)和肝脏(静 止时)产热为多
产散 热=热
主要通过汗液蒸 发、皮肤内毛细 血管的散热。其 次是呼吸、排尿 和排便等。
2、体温调节结构
温度感受器(温觉、冷觉):分布于皮肤、黏膜、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知识点整理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知识点整理没有一个大学,是比拥有我们从未使用过的能力的大自我和人类意志与理智所创造的现实,更能包罗万象的了。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知识点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的液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判断方法】:独来独往为淋巴;血浆沿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从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成分判断常考,注意总结这部分知识点,如血红蛋白、神经递质、血浆蛋白等判断属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物质:HCO3-、HPO42-:例NaHCO3/H2CO3 和Na2HPO4/ NaH2PO46、稳态: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系统。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资料(整理6篇)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资料〔整理6篇〕篇1: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资料第一节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的构造根底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反射。
完成反射的构造根底是反射弧。
2、反射的过程:感受器承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具神经节)传到神经中枢,对兴奋进展分析^p 和综合,新的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并作出应答。
3、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好的反射弧来实现,假如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不能完成。
5、兴奋是指动物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泼状态的过程。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懂得识图)1、兴奋是以电信号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静息电位: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K+外流,其方式为协助扩散。
3、动作电位: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Na+内流,其方式为协助扩散。
4、兴奋的传导过程: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挪动,从而形成了部分电流。
5、部分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在膜外相反,膜内一样。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双向传导(要求:离体神经元)。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懂得识图)1、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
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构造来实现的。
3、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构造示意图要掌握)4、兴奋传递的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经扩散通过突出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假设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那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假设突触后膜变得外更正、内更负,那么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5、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高一必修三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三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1.高一必修三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篇一1.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
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
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
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2.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形成链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3.DNA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XX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如果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喻为断成两截的梯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注意:不是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
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XX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4.RNA聚合酶:又称RNA复制酶、RNA合成酶,作用是以完整的双链DNA为模板,边解放边转录形成mRNA,转录后DNA仍然保持双链结构。
对真核生物而言,RNA聚合酶包括三种:RNA聚合酶I转录rRNA,RNA聚合酶Ⅱ转录mRNA,RNA聚合酶Ⅲ转录tRNA和其她小分子RNA。
在RNA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
5.反转录酶: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
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 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作为重要的工具酶被广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库、获得目的基因等工作。
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细菌、霉菌等)中。
高三生物复习必修三必背知识点与复习要点
高三生物复习必修三必背知识点与复习要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生物复习必修三必背知识点与复习要点高三学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可以说,时间紧且任务重。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注意: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属于/不属于〕人体内环境,那么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属于/不属于〕体液,不属于〔属于/不属于〕细胞外液.3.细胞外液的成分:水,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血液运送的物质代谢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O2,CO2等其它:激素,抗体,维生素等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相当于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4.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展物质交换的媒介。
PS:消化酶、呼吸酶等不属于内环境。
(1)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90%),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功能:是维持细胞构造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3)温度: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展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尿液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局部水和局部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本实验采用对比照实验的方法,通过,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参加酸和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先天的,低级的,大脑皮层以下中枢控制,〔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条件反射:后天训练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
四个重要“部位”: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发挥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一段(伸长区)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
尖端是否产生生长素和产生生长素的 多少,与光照无关,所以在黑暗的情 况下胚芽鞘也能直立生长。
生长素的什产么生叫、极运性输运和输分?布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在哪? 主要在幼嫩的芽、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生长素的运输有何特点?
极性运输
(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
非极性运输 (成熟组织)
3、生长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什么部位?
各器官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 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 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兴奋时动 电位表现(未兴奋):内负外正 电位差 局部
作电位 电位表现(兴奋):内正外负
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向兴奋部位 兴奋传导 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 (神经冲动)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产→生电位变化
总结:
1、兴奋以 电信号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 传导的。
2、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 导方向 相反 。 3、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 导方向 相同 。
的
抑O
制
A’ B’ 根和茎C的’ 效应分别是 _抑__制__生__长___、
生 理
生 长
0
a
10-10 10-8 10-6
_促b__进__生__长___c。
10-4 10-2 浓度/mol·L-1
作
用
三条曲线的比较分析-→ 【结论3】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
体温调节
(3)调节过程: 汗腺分泌 减少 。
寒冷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毛细血管 收缩
体温
回升
肌肉肝脏产热增多
炎热
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
汗腺分泌 增加 。 毛细血管 舒张 。 肌肉肝脏产热减少
体温 下降
炎热环 境中
温觉感受器兴 奋
传入神经
冷觉感受器兴 奋 传入神经
寒冷环 境中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
血糖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观察课本P25图2-9 血糖的来源有几个途径? 血糖的消耗(去向)有几个途径?
来源
去路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血糖
CO2+H2O+能量
肝糖原
分解 0.8~1.2g/L 合成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
转变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
1、胰岛素 分泌部位: 胰岛B细胞 作用途径: 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葡存萄糖 作用效果: 使血糖水平 降低 。
相对于生物体生活的外界环境 而言,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叫做内环境。
内环境 = 细胞外液 = 血浆+组织液+淋巴
特别注意: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 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 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也不属于体液。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大体相同,
但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淋巴和组织液 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 有HCO3-、HPO42-有关。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 的三个主要方面。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双向渗透
O2和营养物质
血浆
组织液
细 胞
CO2和代谢废物
内
单
液
向
渗
淋巴 透
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 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 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生 长
促 进
促进作用芽: 弱根→A强→弱B
生
C茎
素长
的
抑O
制
生生
A’ B’
ab
C’
c
理
长 0
10-10 10-8 10-6 10-4 10-2 浓度/mol·L-1
作 用
各条曲线的独立分析——各区段的含义
OA’段: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 OA 段: 浓度↑,促进作用↑;
• AA’段: 浓度↑,促进作用↓。
(1)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
(2)过敏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
2、防卫功能过弱
免疫缺陷症等
四、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御功能: 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
2、监控功能: 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 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3、清除功能: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癌变 细胞。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兴奋
垂体
释放
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
大脑皮层
兴奋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尿量减少
免疫系统的组成
实例
免疫系统
吞噬细胞和 淋巴细胞
免疫器官
抗体、淋巴因 子和溶菌酶
免疫细胞
扁桃体、淋 巴结、胸腺、 脾、骨髓
免疫活性 物质
作用
发挥免疫作 用的物质
生成、分布 免疫细胞的 场所
素长
的
抑O
制
生生
A’ B’
ab
C’
c
理
长 0
10-10 10-8 10-6 10-4 10-2 浓度/mol·L-1
作
用
三条曲线的比较分析-→ 最适浓度:茎(C)>芽(B)>根(A)
【结论2】器官不同,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 浓度不同。
生
促根
芽
B
长
进 生
A
C茎 B点代表促进芽生长的
素长
_最__适__浓__度_,该浓度对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3、反射弧通常 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组成 。 4、反射活动需要经过 完整 的反射弧来实 现。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电位 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浓度高于细 胞外,K+外流。电位表现:内负外正
受
刺
激
膜对Na+通透性增加, Na+大量内流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 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 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水渗透 到组织液引起水肿现象。
1、营养不良 2、肾小球肾炎
血浆蛋 白减少
3、过敏反应
组织蛋
4、淋巴循环受阻 白增多
血浆渗透压下降 组织水肿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生
促根
芽
B
长
进 生
A
C茎
素长
的
抑O
制
生生
A’ B’
ab
C’
c
理
长 0
10-10 10-8 10-6 10-4 10-2 浓度/mol·L-1
作 各条曲线的独立分析——关键点的含义
用 分析“根”曲线:
A 点: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A’点: 该浓度生长素对根的生长不促进、不抑制。
a 点:该浓度对根生长有抑制作用。
被吞噬
吞噬细胞
直
特
二
呈递
次
免
T细胞
接
异
刺
性
激
结
疫
淋巴因子
合 并
B细胞
消
灭
增殖分化
抗
原
记忆细胞
浆细胞
二次应答
产生
抗体
直
二
接
次
刺
免
激
疫
抗原
被吞噬
吞噬细胞
呈递
T细胞
增殖分化
入侵
宿主细胞
靶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 细 二次应答 胞
密切 接触
靶细胞裂解 抗原释放
三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防卫功能过强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挥免疫作 用,产生免 疫活性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来自组成: 皮肤和黏膜第一道防线
功能: 阻挡杀死病原体,
人
清扫异物
非特异性
体 的
组成: 体液中的杀菌物 免疫
三 第二道防线
质和吞噬细胞
道
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
防
灭病菌
线
组成: 免疫器官和
第三道防线
免疫细胞
功能: 产生抗体,
特异性免疫
清除病原体
抗原
兴奋的传递过程
(1)兴奋的传递方向: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2)信号转变: 轴突 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突触 释放 突触 前膜 递质 间隙
突触后膜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突触的不同连接方式:自主P17
轴突—细胞体相接触
表示为: 兴奋的传导方向?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轴突—树突相接触
2、胰高血糖素 分泌部位: 胰岛A细胞 作用途径: 促进 糖原 分解,并促进一 些非糖物质 转化为葡萄糖。 作用效果: 使血糖水平 升高 。
血糖平衡的调节
自主P24
12班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指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 控制相关腺体的分层控制方式。
下丘脑
促× ×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 ×激素
× ×腺体
轴A突
突触D小体 线粒B体 突触C小泡
突E触前膜
突F 触间隙 突G触后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