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层岩性表

合集下载

区域地层表1

区域地层表1
下统
陡山沱组
江西沟组
Z1d
Z1j
317—1387
26—74
夹蓝闪石片岩的变石英砂岩、变钙质砂岩、变凝灰质粉砂岩、变岩屑砂岩、绢云石英片岩、片状石英岩,以及含蓝闪石的绢英片岩、(绿泥)钠长片岩、板岩、大理岩、白云岩。
碳质板岩、含碳白云岩、含碳灰岩、碳质硅质岩,夹石煤层。
南华系
耀岭河组
Nhy
200—1300
始新统
核桃园组
E2h
200—760
砾岩、砂砾岩、含钙质结核钙质粉细砂岩、粉砂质泥岩、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砂岩或细砂岩。
大仓房组
E2d
360—514
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泥灰岩、含砾粉砂岩、砂砾岩、砾岩。
玉皇顶组
E1-2y
502—1333
含砾砂岩、粉砂岩夹砂质泥岩及细砂岩、泥岩、泥灰岩、碳质泥岩、砾岩、砂岩。
扬子区地层表
年代地层
岩石地层
地层代号
地层厚度(m)
岩性组合





新生界
第四系
Qhal
0-10
陆源松散堆积。
古近系
始新统
牌楼口组
E2p
323-962
松散状砂岩、砂岩夹泥质细砂岩、泥岩、钙质细砂岩。
中生界
三叠系
中统
嘉陵江组
T1-2j
170-420
白云岩夹鲕状白云岩及鲕状灰岩。
下统
大冶组
T1d
1000
中统
大枫沟组
D2d
127—352
砂岩、粉砂岩,夹灰岩、板岩及砾岩。
石家沟组
D2s^
542
白云质生物屑灰岩、含碎屑灰岩、粉砂质灰岩、含粉砂白云质灰岩、泥质粉砂质灰岩、鲕粒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质粉砂岩。

地质测绘实习之汤山和湖山地区地层岩性简介

地质测绘实习之汤山和湖山地区地层岩性简介
岩性以黄色、黄 绿色页岩为主,夹泥 岩,顶部为粉砂质页 岩。
含有化石,笔石
(2)下统 S1
坟头组(S1f)
命名地点:江宁坟头村 坟头组厚度约214m, 与下伏高家边组地层连续沉积, 呈整合接触。
S1f 岩性组成:
上部:灰黄色中厚层细 砂岩夹泥质粉砂岩、页岩。
下部:黄绿色、灰绿色 厚层细砂岩。
化石:丰富的霸王王冠 虫、鱼类化石。
2、泥盆系(D)
(1)中下统:D2 D1在测区缺失
(2)上统(D3) 泥盆系测区仅见五通群(D3C1W)
地层,可分成:
① 擂鼓台组(D3C1l) ② 观山组(D3g)
其中擂鼓台组地层为跨泥盆纪~ 石炭纪的岩石地层单位。
① 观山组(D3g)
岩石坚硬,常构成高山之 顶,露头好。
观山组(D3g)总厚约120m, 假整合于茅山组(S2m)地层之
测区地层介绍
宁镇山脉地区出露地层齐全,构 造发育中等,岩性简单。
宁镇地区地层单元属于扬子地层 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小区
区域地层: 第四系→震旦系均有出露
测区地层: 第四系→奥陶系出露
实习区地层简表
系 第四系(Q) 三叠系(T)
二叠系(P)
石炭系(C)

上统 T2 下统 T1 上统 P3 中统 P2 下统 P1 上统 C2
• 大隆组(P3d)
与 下 伏 龙 潭 组 ( P2-3l ) 为 整合接触,厚度约20m,出露在 棒锤山南坡。
P3d 岩性组成
下部:黄绿色、灰绿色页岩为 主,夹深灰色中层灰岩、薄层泥质 粉砂岩和钙质页岩。
中部:灰黑色薄层硅质岩与硅 质页岩互层,夹灰紫色页岩。
上部:灰黑色、黄绿色、灰黑 色硅质岩和硅质页岩,夹灰色中层 灰岩透镜体。

岩心编录

岩心编录

1)ZK19-1号孔孔深0~97.43m为二叠系上统翠屏山组(P2cp)地层,地层厚度97.43m,该段地层主要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砂岩、细粉砂岩。

孔深97.43~749.36m为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P1t)地层,控制地层厚度651.93m,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细砂岩、粗粉砂岩,灰黑色细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

共揭露煤层煤线11层,其中可采煤层6层,均经过测井验证,具体见矿位置如下:孔深228.11~229.13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50°,真厚0.66m;孔深528.76~529.48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25°,真厚0.65m;孔深587.45~588.45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30°,真厚0.87m;孔深608.45~609.50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27.5°,真厚0.93m;孔深633.00~633.71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27.5°,真厚0.63m;孔深673.45~674.35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30°,真厚0.78m。

孔深749.36~763.09m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地层,控制地层厚度13.06m,岩性主要为细晶石灰岩,局部夹少量硅质、泥质灰岩条带。

ZK19-1号孔,终孔孔深为763.09m,终孔层位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地层,达到预期地质目的。

2)ZK15-1号孔孔深0~590.81m为三叠系下统溪口组(T1x)地层,地层厚度590.81m,该段地层主要岩性为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钙质粉砂岩,钙质砂岩,局部夹硅质泥岩;具水平层理,底部夹黑白条带相间的硅质岩。

孔深590.81~982.75m为二叠系上统翠屏山组(P2cp)地层,地层厚度391.94m,该段地层主要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砂岩、细粉砂岩。

孔深982.75~1121.40m为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P1t)地层,控制地层厚度138.65m,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细砂岩、粗粉砂岩,灰黑色细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

浅谈南京长江漫滩地质地貌特征及其危害

浅谈南京长江漫滩地质地貌特征及其危害

教育观察 58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i],南京的基础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模不断增大,老城区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城市扩展的需要,必须在城市外围进行建设,扩大城市范围。

近年,南京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草案中提出,挖掘长江岸线价值,将主城内的生产性码头逐步迁出,建立滨江绿化景观带和滨江公园,让南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滨江城市。

一、城市规划对长江漫滩的要求这些重点规划的建设区域,其中有四分之三位于长江和秦淮河古河道漫滩区。

在南京滨江大开发规划中,长江沿岸将被建设成南京地区沿江景观带,两岸也将建设一些较高的建筑物,除安全因素外,路面是否平整光滑也将直接影响到沿景观景带的美观,这就对沿岸的地基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现阶段,必须要结合长江漫滩的地质条件,考虑经济技术条件和施工工期要求,针对长江漫滩道路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使处理后的工后沉降满足地基处理设计的控制指标。

为未来南京长江沿岸的大规模开发奠定工程基础。

因此,研究长江漫滩软土地基性质地貌特征迫在眉睫。

二、南京长江漫滩基地的特征据地质勘测报告显示,南京有近四分之三的地域位于长江及秦淮河古河道漫滩区,地层软弱,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地层上部以粘性土为主,下部以砂、砾石层为主。

这种地层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上部粘性土层为软土层与硬土成互层结构,在软土层中夹有粉细砂层透镜体,下部砂层的厚度较大(3~40m ),为承压含水层。

长江漫滩具体的地质条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地层由老至新为:(1)侏罗纪:象山群,岩性主要为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粗~中细粒砂岩、含砾砂岩、灰色粉砂质页岩、泥岩、局部夹煤线。

(2)白垩纪:①浦口组,主要岩性为砾岩、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

②赤山组,主要岩性为砖红色细粒石英杂砂岩、含砾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

(3)第三纪:①阜宁组,主要岩性为杂色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等。

②盐城组,主要岩性为含砾粉细砂、砂砾层夹紫红色粉质亚粘土、粉砂质泥岩、局部夹有玄武岩。

地球地层时代划分及岩性

地球地层时代划分及岩性
莲沱组
Z1l
紫红色、灰绿色砂岩,含泥质比较多
角度不整合接触
前震旦系
崆岭群组
Pt2k
深灰色条带状混合斜长片麻岩
C2j
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
整合接触
泥盆系
上统
写经寺组
D3C1x
上部称砂页岩段,以灰绿色、灰黑色页岩、炭质页岩、粉砂岩为主,下部称灰岩段,以灰色泥灰岩、灰岩或白云岩为主
整合接触
黄家磴组
D3h
灰绿色页岩、砂质页岩和砂岩为主
整合接触
中统
云台观组
D2yn
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夹少许泥质砂岩
平行不整合
整合接触
下统
石龙洞组
∈1sl
深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
整合接触
天河板组
∈1t
深灰色及灰色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夹少许黄绿色页岩及鲕状灰岩
整合接触
下古生界
寒武系
下统
石牌组
∈1sp
灰绿色薄层状砂质页岩
整合接触
水井沱组
∈1s
黑色薄层含炭质灰岩与薄层炭质页岩互层,黑色页岩中含巨大碎石结核最大直径1m以上(又称“飞碟石”)
整合接触
元古界
震旦系
上统
灯影组
Z2
岩性三分:下部灰白色厚层白云岩,中部黑色薄层状灰岩,上部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
整合接触
陡山沱组
Z2d
岩性四分:从下至上分别为①灰白色薄层状白云岩②灰黑色页片状白云岩③灰白色薄层白云岩④黑色炭质页岩
平行不整合接触
下统
南沱组
Z1n
灰绿色冰碛砾岩,含砾比较多
平行不整合接触
地 层 岩 性 表


中扬子地层简表

中扬子地层简表
536
下统
石龙洞组
∈1sl
80.65~362.46
浅灰色云岩、针孔状云岩
544
天河板组
∈1t
80.9~328.1
深灰色灰岩加页岩
552
石牌组
∈1sp
178.7~587.92
深灰色泥质灰岩、灰绿色泥岩夹灰绿色粉砂岩
560
水井沱组
∈1sh
102.2~259.0
黑色碳质页岩、深灰色泥页岩夹薄层泥灰岩
570
246
飞仙关组(大冶组)
T1f(T1d)
342.4~955.28
灰色泥晶灰岩夹泥质条带
250
上古生界
二叠系
上统
长兴组(大隆组)
P2c(P2d)
8.5~36.2
浅灰、黑灰色生物碎屑灰岩、藻灰岩,(灰黑色硅质岩、硅质页岩)
251
吴家坪组
P2w
28.5~156.94
泥晶生屑灰岩、杂色泥岩
257
下统
茅口组
P1m
D3x
7.3~66.6
上段浅灰色、深灰色泥质灰岩;下段黄灰、灰绿色页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
359
黄家磴组
D3h
14.17~58.0
杂色石英细、粉砂岩,夹少许砂质页岩
365
中统
云台观组
D2y
10.05~66.0
灰白色石英砂岩
375
地层系统
厚度
(m)
岩性特征
构造阶段
时间(Ma)




代号
下元古界
志留系
中统

绿灰色、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

南京市浦口区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征

南京市浦口区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征

2009NO.22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工程技术南京市浦口区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征金仁洲(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建设局,江苏南京211800)引言浦口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扬子江北岸,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江宁区隔江相望,北部、西部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滁州市、全椒县、和县毗邻。

地理位置东经118°21'─118°46',北纬30°51'─32°15',总面积902平方公里,地势中部高,南北低。

老山山脉由东向西横亘中部,制高点大刺山海拔442.1米,平原标高7─5米,山地两侧为山前堆积平原(岗地)和冲积(堆积)平原。

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调整》中首次提出了新市区的概念,并明确将东山、仙西、江北(珠江镇)确定为三个新市区,珠江镇分别作为城镇空间扩展向南、向东、跨江发展的三个增长级和未来南京城镇发展的重点之一,随着长江三桥、过江隧道的开通,交通条件的改善,加之有长江深水岸线资源,珠江镇将成为高新产业发展的重点区。

本区的工程地质问题将成为建筑工程的首要问题。

1工程地质分区、工程地质层划分及其特征1.1工程地质分区及分区原则据根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差异性、地貌单元、地形特征、地层岩性等因素,对本区工程地质进行分区,据根以上特征将本区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区,见工程地质分区图(图1)。

Ⅰ滁河冲积(堆积)平原工程地质区;Ⅱ长江冲积(堆积)平原工程地质区;Ⅲ山前堆积平原(岗地)工程地质区;Ⅳ低山-丘陵基岩工程地质区1.2.工程地质层划分及其特征工程地质层以岩体和松散土体的地层岩性、成因类型、生成时代和环境为基础,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依据,对岩体和松散土体层进行分层。

据此可将区内成因、沉积次序相同、工程地质意义相似的地层,按空间分划分成八个主要工程地质层。

其特征见工程地质分区及物理力学指标综合表(表1)1.3.工程地质评价岩体工程地质评价区内基岩岩体主要分布在老山山脉,从北东龙王山至南西亭子山一带,呈北东-南西走向分布在区内中部,区内基岩岩体分布面积约占20%。

地层岩性统计表1

地层岩性统计表1
-稍湿,松散至稍密状态,土质成 暗灰、灰 分以粘性土为主,含有少许植物根系 0.4--0.9 黄色 和风化碎石。 黄、灰黄 稍湿,土质成分以粘性土和砂岩、泥 0.7--6.1 色 岩风化碎屑和少量碎块组成。 灰褐、灰 中厚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砂 0.7--30.3 黄 状或碎块状,属于Ⅴ围岩 灰褐、灰 中厚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柱 黄、青灰 0.6--67.5 状,岩体较完整,属于Ⅳ围岩 色 薄层--中厚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岩 灰褐、青 芯呈碎块状,岩体较破碎,属于Ⅴ围 0.7--3.8 灰色 岩 薄层--中厚层状,节理裂隙较发育, 灰褐、青 岩芯呈柱状,岩体较完整,属于Ⅳ围 0.6--8.2 灰色 岩
地层岩性统计表
序号 1 岩性 素填土 第 杂填土 四 系 人 含有机质 工 土 堆 积 层 耕表土 残积土 强风 化 中风 化 强风 化 中风 化 颜色 状态及组成成分 厚度(m) 备注 松散,稍湿,主要有粘性土和风化砂 灰黄、黄 岩碎石、碎屑组成,含有少量块石, 1.0--10.30 色 均匀性差。 松散,稍湿,主要有粘性土和风化砂 灰、灰黄 岩碎石、碎屑和碎砖块及砼碎块等建 0.8--12.4 、暗灰色 筑垃圾组成,分布不均。 黄、灰黄 色 主要由淤泥和风化碎石等碎石块组 成,富含有机质。 1.3--4.2
5
6 砂 下 岩 伏 上 第 三 系 泥 岩
7
8
9

1、地层表

1、地层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层岩性特征一览表
沉积年代 人工堆积层 (Q4 ml ) 地层代号 <1-1> <1-2> <2-1> <2-1-1> <2-2> 统冲洪积层 (Q4 al+pl ) <2-3> <2-4> <2-5> <2-7> 统冲湖积层 (Q4al+l) <4-1> <4-3> <9-2> <9-2-2> <9-3> <9-3-2> 统冲湖积层 (Q3 al+l ) <9-4> <9-4-2> <9-5> <9-6> <9-7-2> <9-9> 寒武系中统陡 坡寺组(Є2d ) <21-3> 岩性名称 杂填土 素填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粘土 淤泥质粘土 圆砾 砾砂 粉土 淤泥质粘土 粘土 粘土 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泥炭质土 泥炭 粉土 粉砂 圆砾 中砂 泥页岩、粉砂质 泥岩 颜色 杂色 红褐色或灰黄色 红褐、棕黄、棕褐色 灰褐、黄褐色 褐黄、褐色 深灰、灰褐色 灰黄、灰褐、褐黄、灰色 灰黄、灰色 灰黄、灰褐、褐黄、灰色 深灰、灰褐、灰黑色 灰褐、灰、深灰、灰蓝色 灰、深灰、褐灰、灰褐、灰蓝色 灰、灰褐色、灰黑色 灰、深灰、灰兰色 灰、灰褐 深灰褐、灰黑、黑色 深灰、灰褐 灰、灰褐色、深灰、灰兰色 灰、灰褐色、深灰、灰兰色 灰兰、灰褐色 灰兰、灰褐色 黄、黄绿色、灰白色 欠固结状态 欠固结状态 状态 稍固结或欠固 结状态 稍固结或欠固 结状态 密实度 松散~稍密状 松散~稍密状 可~硬塑状 软塑状 可~硬塑状 软塑状,局部流 塑 松散~稍密状 松散~稍密状 稍密状 软塑状,局部流 塑 可塑状 可塑状,局部硬 塑 软塑状,局部可 塑状 可塑状,局部硬 塑状 软塑状,局部可 塑状 可塑为主,局部 软塑 可塑为主,局部 为软塑 稍~中密 稍~中密 稍~中密 稍密 很湿 湿度 稍湿 稍湿 压缩性 中高压缩性 中高压缩性 中压缩性 高压缩性 中压缩性 高压缩性 中低压缩性 中低压缩性 中压缩性 高压缩性 中压缩性 中压缩性 中高压缩性 中压缩性 中高压缩性 中高压缩性 中高压缩性 中压缩性 中压缩性 中低压缩性 中压缩性 夹腐殖物、粉砂、圆砾、粘土、粉 质粘土 局部夹中粗砂 砂岩、泥岩、灰岩质、玄武岩,中 、粗砂 以砂岩为主,局部含细砂及粉砂 泥质胶结,粉细粒结构,夹薄层状 白云岩 局部夹泥炭质土或砂土 含较多腐殖物 砂岩、玄武岩、少量次生姜石 砂岩、玄武岩、少量次生姜石 夹粉砂薄层,局部含未分解植物根 茎、叶 含较多腐殖物 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 土质较纯,偶夹粉质粘土、粉土、 粉、细砂薄层 偶夹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中砂 及淤泥质土薄层 偶夹粉土、粘土、粉、细砂薄层 偶夹粉土、粘土、粉砂薄层 含有物 粘性土、砖块、碎石、块石等 粘性土或含碎石角砾粘性土 少量角砾 厚度 1.10~7.60m 1.00~4.90m 1.40~3.90m 1.50~3.10m 1.30~2.80m 1.50~4.70m 0.60~9.20m 3.30m 0.80~3.30m 1.50m 2.3m 0.50~6.70m 1.60~2.10m 0.50~10.20m 0.80~3.00m 0.5~2.4m 0.5~1.5m 0.45~9.30m 0.50~9.10m 0.50~6.00m 3.0m 分布情况 广泛分布 零星分布 透镜体状分布 透镜体状分布 广泛分布 透镜体状分布 广泛分布 透镜体状分布 透镜体状分布 透镜体状分布 透镜体状零星分 布 广泛分布 透镜体状零星分 布 广泛分布 透镜体状零星分 布 透镜体状分布 透镜体状分布 广泛分布 广泛分布 透镜体状分布

地层层序表

地层层序表

E s2 30-310油层。

沾化、车镇凹陷剥蚀变薄,油气层在不整合面之下。

沙二
段底为T3地震反射层,在坳陷的南部沙二上、下段连续沉积,与
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北部缺失沙二下地层,沙二上与下伏地层呈
平行不整合接触。

合面;3、防扩径影响
固井;4、防掉牙轮、
井斜。

生界Kz
防裂缝性井漏
回,砂岩呈正韵律。

下部灰绿色、紫红色泥岩与粉砂岩、细砂岩、注意油气侵;2、防垩系K 生
塌扩径;防裂缝性渗漏。


2
系∈
1

水试验,落实油水系统和含油高度。

气显示。

肉眼难以确定岩性时,以镜下鉴定岩性为准。

面,按设计取准太古界风化淋蚀带岩心,落实岩性、裂缝发育情况及含油性。

、注意灰岩(有石英自形晶)裂缝岩屑油气显示;2、兼探太古界地层含油。

地球地层时代划分及岩性

地球地层时代划分及岩性
地 层 岩 性 表



地层名称
岩组
代号
岩 性 简 述
备 注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Qh
粉质粘土、粘性土、碎石土、砾石层
更新统
Qp
粘土夹砾石,底部为新滩砾岩
仅见于新滩龙马溪附近
中 生界
侏罗系
下统
香溪组
J1x
黑色厚层底砾岩,含砾石英砂岩
整合接触
三叠系
上统
沙镇溪组
J1s
含炭质页岩及煤层、顶部为灰黄色厚层石英砂岩
整合接触
中统
巴东组
第三段
T2b3
紫红色粉砂岩、泥岩夹灰绿色页岩
整合接触
第二段
T2b2
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夹页岩、泥岩
第一段
T2b1
紫红色、灰绿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夹泥岩、页岩
嘉陵江组
T2j
灰白色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整合接触
下统
大冶组
T1dy
灰色、浅灰色薄层状灰岩
整合接触
上古生界
二叠系
上统
吴家坪组
下古生界
志留系
中下统
纱帽组
S1-2s
灰绿色中薄层粉砂岩、页岩
罗惹坪组
S1Lr
奥陶系
中上统
龙马溪组
O3S1l
灰绿色页岩夹石英砂岩
宝塔组
O2-3b
龟裂灰岩、瘤状灰岩
下统
桐梓组
01t
生物碎屑岩、白云岩
断层接触
寒武系
中上统
三游洞组
∈3sy
浅灰色中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
整合接触
覃家庙组

南京市各工程地质层热物性及分布特征研究

南京市各工程地质层热物性及分布特征研究

第17卷第1期 2021年2月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Vol.17Feb.2021南京市各工程地质层热物性及分布特征研究<杨露梅i ,2,苟富刚u ,许书刚“2,朱明君u ,陈明珠i 2(1.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210018; 2.自然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8)摘要:地层的热物性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和运行中最重要的参数,本文通过测试南京市100 m 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常规物理参教及热物性参数,得到了各工程地质层的含水率、孔隙比、干 密度、导热系数、比热容等,各工程地质亚层平均导热系数分布在1.322~ 2.443 W . m _1 . K —1之间,其中最大、最小值分别为②4e 、②11)4工程地质亚层。

分析了土体常规物理参数与热物性参数 的相关性,黏性土导热系数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孔隙比 的增加而减小,并得到了黏性土导热系数与含水率、孔隙比、干密度相关性的经验公式,为地埋 管地源热泵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导热系数,孔隙比,工程地质层,地埋管地源热泵中图分类号:P 3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836(2021) 01-0143-05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Specific Heat of each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trata in Nanjing(1. Geological Survey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18, P.R. China ; 2. Key Laboratory of EarthFissures Geological Disaster,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 Nanjing 210018, P.R. China)Abstract :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i s the key factor for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outine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the thermophysical parameters of each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trata group of Nanjing, large amounts of soil samples have been taken to test from less than 100 m depth layer. T he testing parameters include the moisture content, void ratio, dry density, thermal conductivity, specific heat capacity, etc. T h e averag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each engineering geologic subhorizon ranges from 1.322 to 2.443 W • m 1 • KT h e m a x i m u m value i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bhorizon of ©4e , and the m i n i m u m value i s ②lb4.Factors affecting the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are further explored. T h 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routine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the thermo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soil are discusse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hesion soil decreases with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augment or the soil void ratio augment, and increases as the soil dry density increases. Empirical formula i s proposed for estimat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hesion soil from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the soil void ratio and the soil dry density.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basic data support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 u m p system design.K e y w o r d s : thermal conductivity ; void ratio ;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trata ; ground source heat p u m p浅层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地埋管地地层的变化规律,相同的工程地质层组具有相似的*收稿日期:2020-08-12(修改稿)通讯作者:杨露梅(1987—),女,江西瑞金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热方面的研究。

地层表

地层表

新生界第四系(Q)Q0~11卵石、砂、粉质粘土及残坡积碎石中生界侏罗系(J)上统遂宁组J3s571.6~1065.4砖红色厚层状长石石英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中统沙溪庙组J2s1059.6~1244.3灰白-灰色厚层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千佛崖组J2q944.8~1139.1紫红-灰绿色中厚层泥岩、灰绿色中层状中粒石英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夹卵砾石下统桐竹园组J1t373.9~547.0灰绿中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页岩夹中层状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下部夹煤层、黄铁矿层三叠系(T)上统九里岗组T3j35-67灰白-深灰色厚层-块状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夹煤线中统巴东组T2b94.4~1411.8紫红色-灰绿色泥岩夹含泥质钙质粉砂岩、灰绿色页片状泥岩,深灰色含泥质泥晶灰岩层下统嘉陵江组T1-2j423.6~822.2粉晶白云岩、含膏溶假晶粉晶白云岩及膏溶角砾岩大冶组T1d476~881.8浅灰色薄层微晶灰岩、底部为黄绿色页岩古生界二叠系(P)上统大隆组P3d 3.3~6灰色薄~中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吴家坪组P3w82.1~278.1深灰色燧石条带硅质灰岩,下部为炭质页岩夹煤层龙潭组P2l泥质胶结砾岩,成分为深灰色灰岩,泥质胶结松散下统茅口组P2m145~281.9灰色中厚层燧石结合微晶灰岩,顶部为薄层硅质岩栖霞组P1q100~289深灰色中厚层燧石结核微晶灰岩,下部为石英砂岩夹煤层泥盆系(D)中统云台观组D2-3y0~81.3中厚层状灰白色石英细砂岩夹薄层粉砂质泥岩志留系(S)中统纱帽组S2s91~483灰绿、黄绿色泥岩、粉砂质页岩、粉砂岩、石英细砂岩、细砂岩下统罗惹坪组S1lr360~785灰绿、黄绿色泥质粉砂岩、页岩、粉砂岩夹细砂岩、石英细砂岩及灰岩下统新滩组S1x681.2灰绿色薄层粉砂质泥岩夹中薄层泥质粉砂岩,上部含有一厚度为5.6米的中厚层泥粉晶灰岩龙马溪组O3S1l988~1543上段以黄绿色、蓝灰色等粉砂质页岩、粉砂岩为主。

地层与岩性特征

地层与岩性特征

(一)震旦系楼子坝组第二段(Zlz2)、第三段(Zlz3)和第四段(Zlz4)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四个岩性段,本区出露第二段(Zlz2)、第三段(Zlz3)和第四段(Zlz4)。

第二段(Zlz2)主要岩性为浅灰、浅灰绿色中-薄层状变质粉砂岩、变质粉砂质泥岩、绢云母千枚岩、板岩夹中-厚层状变质杂砂岩、硅质岩、泥硅岩、硅泥岩;第三段(Zlz3)主要岩性为灰、灰绿色厚层变质中细粒石英砂岩、变质中细粒杂砂岩夹绢云母千枚岩、千枚状板岩、变质细砂质泥岩,上部偶夹变质凝灰质细砂岩;第四段(Zlz4)主要岩性为浅灰、灰绿色变质细砂质泥岩、千枚状板岩夹变质细粒石英砂岩、凝灰质细砂岩等。

(二)泥盆系上统天瓦岽组(D3t)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不整合覆盖于震旦系楼子坝组第四段(Zlz4)地层之上。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分述如下:1、泥盆系上统天瓦岽组下段(D3t1)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砾岩、含砾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夹灰色中—薄层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岩石具弱片理化现象。

地层倾向北西,倾角25~40°。

2、泥盆系上统天瓦岽组上段(D3t2)岩性为灰色厚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白色含砾石英砂岩、石英杂砂岩等,粉砂岩普遍具角岩化。

地层倾向北西,倾角25~30°与下段地层整合接触。

3、泥盆系上统桃子坑组﹙D3tz﹚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整合覆盖于天瓦岽组地层之上。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

分述如下:(1)泥盆系上统桃子坑组下段(D3tz1)小规模出现,岩性为灰白色厚—巨厚层含砾石英砂岩、中粗粒石英砂岩夹石英砂砾岩、粉砂岩等。

地层倾向南东东,倾角15°左右。

(2)泥盆系上统桃子坑组上段(D3tz2)岩性为灰、灰紫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灰白色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具千枚状构造。

地层倾向北西—北北西,倾角25~70°。

与下段地层多为整合接触,局部断层接触。

沉积盖层岩石地层单位划分表.doc

沉积盖层岩石地层单位划分表.doc

Ar2gnC
代 前五台 期
Ar2gnT Ar2N
产状 相
表 11 岩浆岩简表
主要岩性
序列 单元
时代依据
岩脉 浅成 玄武岩
育板状交错层理,楔状层理、平行层理等,具波痕、泥裂、含同生“砂岩球”及磁铁矿条带。厚 369.1m。与下伏孙家
沟组呈整合接触。
P s3
砖红、紫红色含钙质结核及灰绿色条带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浅紫红中一薄层细粒长石砂岩,厚 90-142m
上 统









P sh 五段 3
5 灰绿色、灰黄色、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中、粗粒、含砾)为主,可夹黄绿色、灰紫色、灰紫、暗紫色泥岩(页)岩夹 层,以底部砂岩低面划界,上部以孙家沟组、紫红、鲜红色泥岩地面划界,厚度 20-30M。

Qp m 1
为一套浅黄色、灰绿色粉砂土、钙质粘土夹 5-6 层砂砾石层。横向上厚度变化较大,厚 5-70m,北堡钻孔中厚 40-70m

静乐组
新上 近新 系 统 保德组
N2j N1b
由鲜红色粘土夹钙质结核层组成。粘土层孔隙度小,致密块状 ,不具层理,粘结性强。粘土中含有黄白 色钙质结核,结 核多呈团块状、姜状、树枝状、棒状等。成层分布于粘土中,结核层一般厚约 10Cm 左右。为一套残积相土状堆积物 岩性为砂砾岩(弱固结)或砂砾石层,上部有时夹紫红、棕红色粘土。砾石成分随地而异,一般由各种片麻岩、泥晶灰 岩、鲕粒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组成。分选性、磨圆度较差,砾径一般为 2-15Cm,个别者大于 100Cm。砾石具叠瓦状 排列,正粒序。颗粒支撑、泥砂填隙,局部后期钙质淋滤胶结,有时为较松散的砂砾石层。为一套河流冲洪积物。

地层新旧对比20081125

地层新旧对比20081125

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地层新旧对比表
类。

时代属晚二叠世。

连县九陂莲塘—大洞剖面,九陂组以浅灰色页岩、粉砂岩为主,夹灰、灰白色细砂岩及煤层,厚度
南部阳山山猪坪一带仅见该组下部浅色灰岩,
三江口以东的朝天桥、大路边以硅质岩、硅质页岩为主。

该组由北往南变薄,并缺失上部岩性,表明其顶部存在风化剥蚀面。

总的时限属早二叠世晚期。

西北部白云质含量较高,常夹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向东南泥质含量增高(肇北部以类,等为主,反映出地层的时代为中石炭世到晚石炭世。

而中部广州、肇庆一带化石稀少,偶见少量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组成的一套碳酸盐岩,部分含燧石结核或条带。

底晚石炭世两个Pseudoschwagerina 世早期;但在局部地区尚含有中石炭世晚期的其沉积时限较长。

粤东北以Fusulinella 广东区调队在阳山黎埠 含珊瑚,硅质岩夹层中含腕足类等。

前者常见于早石炭世晚期,反映其沉积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3tt
瘤状灰岩
汤山组
O3t
薄层灰岩
牯牛潭组
O2g
钙质泥岩
大湾组
O2d
隐晶灰岩
红花园组
O1h
致密灰岩
仑山组
O1l
白云岩、灰质白云岩
寒武系
观音台组
∈3O1g
细晶灰岩
炮台山组
∈2p
白云岩、细晶白云岩
幕府山组
∈1m
白云岩、页岩
上元古界
震旦系
灯影组
Z2d
白云岩
黄墟组
Z1h
千枚岩、灰岩
苏家湾组
Nh2s
含砾千枚岩
周岗组
Nh1z
变质长石砂岩
中下元古界
埤城岩群
Ch1-2P
浅变质岩
深变质岩
参考1//25万南京市幅区调报告。
南京地区地层岩性一览表


组名称
代号
主要岩性
新生界
第四系
Q
粘土、泥质粉细砂
砂、粘土互层
粘土
近第三系
盐城组
N1-2yc
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
古第三系
三垛组
E2-3s
泥岩、粉细砂岩
戴南组
E2d
阜宁组
E1f
泰州组
E1t
中生界
白垩系
赤山组
K2c
粉砂岩
浦口组
K2p
砂岩、粉砂岩、砂砾岩
上党组
K1s
安山岩、玄武岩等
葛村组
K1g
中细粒砂岩
侏罗系
龙王山组
J3lw
安山岩、熔岩、安山角砾岩
西横山组
J3x
砂岩
象山群
J1-2X
砂岩
三叠系
范家塘组
T3f
泥岩、页岩、砂岩
黄马青组
T2h
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
周冲村组
T2z
角砾状灰岩、泥灰岩
青龙组
T1q
薄层灰岩
古生界
二叠系
大隆组
P3d
薄层硅质岩、钙质泥岩
龙潭组
P2-3l
长石石英砂岩、硅质页岩
孤峰组
P2g
硅质页岩
栖霞组
P2q
沥青质燧石团块灰岩
石炭系
船山组
C2P1c
致密块状、球状灰岩
黄龙组
C2h
致密块状灰岩
老虎洞组
C1-2l厚层白云岩泥Fra bibliotek系五通群
D3W
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含砾石英砂岩
志留系
茅山组
S2m
粉砂岩、中细粒砂岩
坟头组
S1f
粉—中细粒砂岩
奥陶系
高家边组
O3S1g
石英砂岩、泥岩
汤头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