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微测试系列 专题48 探究实验(含解析)1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总复习《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总复习《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总复习《探究实验》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20无明显现象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出现白色浑浊,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为H2和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 + H2O ⇌ HCO3- + OH-B.对比Ⅰ、Ⅲ,说明Na2CO3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保护膜C.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AlO2- + HCO3- + H2O = Al(OH)3↓+ CO32-D.加热和H2逸出对CO3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2、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测定混合后溶液pH随混合前溶液中c(SO32-)/c(Fe3+) 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实验发现:i. a点溶液透明澄清,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立即产生灰白色沉淀,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ii. c点和d点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无气体逸出。

取其上层清液滴加NaOH溶液后无明显现象,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向a点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B. b点较a点溶液pH升高的主要原因:2Fe3+ + SO32- + H2O === 2Fe2+ + SO42- + 2H+C. c点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Fe3+ + 3SO32- + 6H2O2Fe(OH)3↓+ 3H2SO3D. 向d点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NaOH溶液,红色加深3、为探究电解的放电规律,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①②可知,阴极放电顺序是:Cu2+ > H+ > Na+B.对比①③可知,阳极放电顺序是:Cl- > OH- > SO42-C.对比③④可知,阳极是铜时,会先于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序号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质阳极产物阴极产物①石墨石墨0.1 mol·L-1 CuCl2溶液Cl2 Cu②石墨石墨0.1 mol·L-1 NaCl溶液Cl2H2③石墨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O2Cu④铜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Cu2+Cu⑤石墨石墨熔融NaCl Cl2NaD.对比①⑤可知,电解得到金属只能用熔融态,不能用水溶液4、(2020年北京海淀)某实验小组在常温下进行电解饱和Ca(OH)2溶液的实验,实验装置与现象见下序号I II装置现象两极均产生大量气泡,b极比a极多;a极溶液逐渐产生白色浑浊,该白色浑浊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两极均产生大量气泡,d极比c极多;c极表面产生少量黑色固体;c极溶液未见白色浑浊A.a极溶液产生白色浑浊的主要原因是电解过程消耗水,析出Ca(OH)2固体B.b极产生气泡:4OH--4e-=== O2↑+2H2OC.c极表面变黑:Cu -2e-+2OH-=== CuO +H2OD.d极电极反应的发生,抑制了水的电离5、已知反应:2Fe3+ + 2I-2Fe2+ + I2,用KI溶液和FeCl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高考化学 微测试系列 专题48 探究实验(含解析)

高考化学 微测试系列 专题48 探究实验(含解析)

专题48 探究实验(满分60分时间25分钟)姓名:班级:得分: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考常见题型,涉及蛋白质的性质、离子的检验和沉淀转化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

2.“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答案】C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可逆反应、漂白性、平衡移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

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图,滴加乙醇,试管中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B.b图,右边试管中产生气泡迅速,说明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好C.c图,根据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不能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D.d图,试管中先有白色沉淀、后有黑色沉淀生成,能确定Ksp(AgCl)>Ksp(Ag2S)【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乙醇有还原性,能被重铬酸钾氧化为乙酸,不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B.双氧水的浓度应相同,浓度影响反应速率,无法比较,故B错误;C.要检验生成的气体中只含NO,要排除氧气的干扰,该装置中有氧气,NO易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所以对实验造成干扰,故C正确;D.硝酸银过量,发生沉淀的生成,不能比较AgCl、Ag2S溶解度大小,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速率、沉淀的生成等,把握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选项D为易错点。

高考高三化学实验探究模块试题整理答案

高考高三化学实验探究模块试题整理答案

14、实验探究题答案1.Ⅱ.(1)①分液漏斗 ②B(3)蒸发Ⅲ.(1)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2)先向A 中烧瓶滴加浓H 2SO 4,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 中烧瓶加入Na 2S 和Na 2CO 3混合溶液(3)重结晶[解析] Ⅱ.(1)①a 为分液漏斗,②E 中试剂用来吸收SO 2尾气,则为NaOH 溶液。

(3)由于Na 2S 2O 3·5H 2O 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则要从溶液中得到硫代硫酸钠晶体,需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Ⅲ. (1)Na 2S 2O 3·5H 2O 的稀溶液与BaCl 2混合无沉淀生成,而实验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需进一步验证,可向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盐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 2SO 3和Na 2SO 4。

(2)Na 2SO 3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Na 2SO 4,为了减少Na 2SO 4生成的量,可排空装置中的空气。

(3)Na 2S 2O 3·5H 2O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结晶时很容易混有其他杂质,则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2.(1)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 (2)滴加苯乙腈 球形冷凝管 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 便于苯乙酸析出 BCE (3)重结晶 95% (4)取少量洗涤液,加入稀硝酸,再加AgNO 3溶液,无白色浑浊出现(5)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解析] (1)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边加边搅拌。

(2)分析装置图知,仪器b 的作用是向三口瓶中加苯乙腈;仪器c 是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苯乙腈的作用;根据题给苯乙酸的熔点和溶解性,可知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目的是使苯乙酸结晶析出。

分离苯乙酸结晶和溶液的方法是过滤,过滤需用到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3)根据制取苯乙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40 g 苯乙腈参加反应理论上可制得46.5 g 苯乙酸,所以苯乙酸的产率为46.5 g 44 g ×100%=95%。

冲刺2020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题:实验探究(附答案及解析)

冲刺2020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题:实验探究(附答案及解析)

实验探究例1:(2019年全国Ⅱ卷10题)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例2:(2019年全国Ⅲ卷12题)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例3:(2019年北京卷11题)探究草酸(H 2C 2O 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室温下,0.1 mol·L -1H 2C 2O 4的pH=1.3)( )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H 2C 2O 4有酸性,Ca(OH)2+H 2C 2O 4=CaC 2O 4↓+2H 2OB.酸性:H 2C 2O 4> H 2CO 3,NaHCO 3+H 2C 2O 4=NaHC 2O 4+CO 2↑+H 2OC.H 2C 2O 4具有还原性,2MnO 4-+5C 2O 42-+16H +=2Mn 2++10CO 2↑+8H 2OD.H 2C 2O 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 2H 5OH C 2H 5OOCCOOC 2H 5+2H 2O 例4:(2019年天津卷4题)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例5:(2019年江苏卷13题)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例6:(2019年浙江选考卷25题)白色固体混合物A ,含有KCl 、CaCO 3、Na 2CO 3、Na 2SiO 3、CuSO 4中的几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下实验。

垐垐?噲垐?浓硫酸△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无色溶液B的pH≥7B.白色固体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C.混合物A中有Na2SiO3、CuSO4和CaCO3D.在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A中有KCl类型一:实验现象探究1.两类胶体制备完成的实验现象:①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煮沸蒸馏水滴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若继续加热会导致胶体发生聚沉现象,无法得到胶体。

高三化学下学期《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下学期《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下学期《探究实验》专题训练1、(2020年北京高考)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①②③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试管内无明显变化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B. 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C. 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D. 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2、(19年西城)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 B C D目的比较AgCl和AgI的溶解度大小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碳酸、醋酸和硼酸的酸性强弱实验方案3、(19年北京海淀)为探究电解的放电规律,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①②可知,阴极放电顺序是:Cu2+ > H+ > Na+B.对比①③可知,阳极放电顺序是:Cl- > OH- > SO42-C.对比③④可知,阳极是铜时,会先于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序号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质阳极产物阴极产物①石墨石墨0.1 mol·L-1 CuCl2溶液Cl2 Cu②石墨石墨0.1 mol·L-1 NaCl溶液Cl2H2③石墨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O2Cu④铜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Cu2+Cu⑤石墨石墨熔融NaCl Cl2NaD.对比①⑤可知,电解得到金属只能用熔融态,不能用水溶液4、(2020年海淀)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SO4)3稀溶液为蓝紫色;Cr(OH)3为灰绿色固体,难溶于水。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结论或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中生成蓝紫色溶液说明K2Cr2O7在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B. 操作II中仅发生反应:Cr3++3OH-=== Cr(OH)3↓C. 将与溶液等体积混合会产生灰绿色浑浊,该现象与Cr3+的水解平衡移动有关D. 若继续向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有可能重新变成蓝紫色5(2020年北京海淀)研究小组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原电池实验:实验编号①②实验装置实验现象连接装置5 分钟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两侧铜片表面均无明显现象左侧铁片表面持续产生气泡,连接装置5 分钟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右侧铁片表面无明显现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装置的盐桥中,阳离子均向右侧移动B.实验①中,左侧的铜被腐蚀C.实验②中,左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e-=H2 ↑D.实验①和实验②中,均有O2得电子的反应发生6、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实验现象溶液无色,试管上方呈红棕色产生大量气泡,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产生气泡,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Ⅰ试管上方呈现红棕色的原因是:2NO + O2=2NO2B. 根据实验Ⅱ、Ⅲ的气体检验结果,说明都有NH3产生C. 实验Ⅰ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Al + 6H+ + 3NO3-= Al3+ + 3NO2↑+ 3H2OD. 在实验Ⅰ、Ⅱ、Ⅲ中,NO3-在酸、碱及中性溶液中都被还原7、已知:Ag++SCN-AgSCN↓(白色),某同学探究AgSCN的溶解平衡及转化,进行以下实验。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高考化学中难度较高的实验探究题,是备考的重点训练题目。

以上就是店铺带来的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⑴ 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⑵ 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⑶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 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

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c.将NaClO3氧化成ClO2(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实验题解析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实验题解析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实验题解析化学实验是高考化学考试的重要部分,常见的实验题目涉及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原因等方面。

本文将针对高考化学中的常见实验题目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考察学生对酸碱滴定反应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题型。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酸和碱的浓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滴定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指示剂。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酸和碱的浓度和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的配比关系。

然后,找到合适的指示剂,并了解指示剂的酸碱变色范围。

接下来,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滴定液的体积。

最后,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滴定操作,观察颜色变化,并计算出所需的滴定液的体积。

二、气体实验气体实验是考察学生对气体性质和实验操作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题型。

常见的气体实验题目涉及到气体的制备、性质及判断等方面。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和条件。

其次,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例如收集气体、判断气体的酸碱性等。

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和气体的性质回答题目要求,例如气体的判断、气体的性质比较等。

三、溶液的质量分析溶液的质量分析是考察学生对溶液中离子反应和实验操作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题型。

常见的溶液的质量分析题目涉及到离子反应、溶液的配制和实验步骤。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离子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判断产生的沉淀物的稳定性和颜色,并找到合适的沉淀物检验方法。

其次,根据实验步骤和溶液的配制方法进行实验操作,例如滴定、加热、分离等。

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结果回答题目要求,例如确定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质量等。

四、其他实验题目除了上述的常见实验题目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实验题目,例如电化学实验、红外光谱实验等。

这些实验题目要求考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解题思路:首先,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了解实验装置及各部分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高中高三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docx

高中高三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docx

高三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一)1.为探究 CO2和 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 4 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实验装置(3),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以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某同学质疑上述所有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在原实验的基础(4) 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和 NaOH 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开展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碳棒、MnO 2、NH 4Cl 、ZnCl 2等物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整个过程如下:⑴干电池工作时正极上的反应是NH 4—1H2,该电极反应属于++e =NH 3+2反应(选填“氧化”或“还原” ),MnO 2的作用是除去正极上的产物,本身生成 Mn 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锌皮和碳棒的回收:用钳子和剪子剪开回收的干电池的锌筒,将锌皮和碳棒取出,刷洗干净,将电池内的黑色粉末移入小烧杯中。

⑶氯化铵、氯化锌的提取、检验①向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热蒸馏水,充分搅拌,,所得晶体即为 ZnCl 2、 NH 4Cl 。

②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晶体中含有NH 4+和 Zn2+,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有关离子方程式第一步:取少量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第二步:说明有 NH 4+第三步:取少许溶液,加适量氨水,将悬浊液分成两份,一份加稀HCl ,一份加足量NaOH 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都说明有 Zn2+溶解有同学提出第三步Zn2+的检验所得结论不可靠,其原因是3.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某种铅的氧化物(Pb x O y) 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其化学式,设计了如下4+2+两套实验方案:[ 已知: Pb 比 Pb 氧化性更强 ]方案一: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 (B 中已盛有适量水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化学实验高频考点总结含解析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化学实验高频考点总结含解析

微专题化学试验高频考点总结一、装置气密性1、思路:检查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视察气泡或液面改变。

2、装置:如下图(1)微热法:如图a。

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容器,导管口____________,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__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如图b、c。

连接好仪器,b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锥形瓶中的液面,静置,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c中,从乙管加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________甲管液面,静置,若液面___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

(3)滴液法:如图d。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抽气(吹气)法:如图e、f。

e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________________,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f中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假如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____________,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的拓展)【答案】(1)产生气泡形成一段水柱(2)高于液面位置保持不变高于位置保持不变(3)滴入少量水后很快停止流下(4)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升保持稳定二、化学试验平安装置1、防倒吸装置防倒吸原理(1)肚容式:(上图中的发散源及Ⅰ和Ⅱ)由于上部有一容积较大的空间,当水进入该部分时,烧杯(或试管)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斗口(或导管口),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又流回到烧杯(或试管)中。

(2)接收式(上图中的Ⅲ、Ⅳ、Ⅴ)运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如气体收集装置等)。

它与肚容式的主要区分是液体不再流回到原容器。

(3)隔离式(上图中的Ⅵ、Ⅶ)导管末端与液体汲取剂呈隔离状态,导管内压强不会减小,能起到防倒吸作用。

微专题 反萃取--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新考法(解析版)

微专题 反萃取--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新考法(解析版)

微专题反萃取萃取指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

反萃取与萃取过程相反,被萃取物从有机相返回水相的过程。

反萃取是用反萃取剂使被萃取物从负载有机相返回水相的过程,为萃取的逆过程。

反萃取过程具有简单、便于操作和周期短的特点,是溶剂萃取分离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反萃取可将有机相中各个被萃组分逐个反萃到水相,使被分离组分得到分离;也可一次将有机相中被萃组分反萃到水相。

经过反萃取及所得反萃液经过进一步处理后,便得到被分离物的成品。

反萃后经洗涤不含或少含萃合物的有机相称再生有机相,继续循环使用。

“反萃取”在命题中出现,可以考查“逆向思维和迁移能力,备受青睐。

1(2022·江苏卷,15)实验室以二氧化铈(CeO2)废渣为原料制备Cl-含量少的Ce2(CO3)3,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1)“酸浸”时CeO2与H2O2反应生成Ce3+并放出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pH约为7的CeCl3溶液与NH4HCO3溶液反应可生成Ce2(CO3)3沉淀,该沉淀中Cl-含量与加料方式有关。

得到含Cl-量较少的Ce2(CO3)3的加料方式为(填序号)。

A.将NH4HCO3溶液滴加到CeCl3溶液中B.将CeCl3溶液滴加到NH4HCO3溶液中(3)通过中和、萃取、反萃取、沉淀等过程,可制备Cl-含量少的Ce2(CO3)3。

已知Ce3+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HA)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为(有机层)+3H+(水层)Ce3+(水层)+3HA(有机层)Ce(A)①加氨水“中和”去除过量盐酸,使溶液接近中性。

去除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②反萃取的目的是将有机层Ce3+转移到水层。

使Ce3+尽可能多地发生上述转移,应选择的实验条件或采取的实验操作有(填两项)。

③与“反萃取”得到的水溶液比较,过滤Ce2(CO3)3溶液的滤液中,物质的量减小的离子有(填化学式)。

微专题 定量测量类综合实验--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微专题 定量测量类综合实验--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微专题 定量测量类综合实验1(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三氯甲硅烷SiHCl 3 是制取高纯硅的重要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为31.8℃,熔点为-126.5℃,易水解。

实验室根据反应Si +3HCl ΔSiHCl 3+H 2,利用如下装置制备SiHCl 3粗品(加热及夹持装置略)。

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SiHCl 3时进行操作:(ⅰ)⋯⋯;(ⅱ)将盛有硅粉的瓷舟置于管式炉中;(ⅲ)通入HCl ,一段时间后接通冷凝装置,加热开始反应。

操作(ⅰ)为;判断制备反应结束的实验现象是。

图示装置存在的两处缺陷是。

(2)已知电负性Cl >H >Si ,SiHCl 3在浓NaOH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采用如下方法测定溶有少量HCl 的SiHCl 3纯度。

m 1g 样品经水解、干燥等预处理过程得硅酸水合物后,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②(填操作名称),③称量等操作,测得所得固体氧化物质量为m 2g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①、②中需使用的仪器,依次为(填标号)。

测得样品纯度为(用含m 1、m 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当管式炉中没有固体剩余时C 、D 之间没有干燥装置,没有处理氢气的装置(2)SiHCl 3+5NaOH =Na 2SiO 3+3NaCl +H 2↑+2H 2O(3)高温灼烧冷却AC 135.5m 260m 1×100%【分析】氯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干燥后,在管式炉中和硅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三氯甲硅烷和氢气,由于三氯甲硅烷沸点为31.8℃,熔点为-126.5℃,在球形冷凝管中可冷却成液态,在装置C 中收集起来,氢气则通过D 装置排出同时D 可处理多余吸收的氯化氢气体,据此解答。

【解析】(1)制备SiHCl 3时,由于氯化氢、SiHCl 3和氢气都是气体,所以组装好装置后,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将盛有硅粉的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氯化氢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一段时候后,接通冷凝装置,加热开始反应,当管式炉中没有固体剩余时,即硅粉完全反应,SiHCl 3易水解,所以需要在C 、D 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防止D 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 中,另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吸收氢气,需要在D 后面加处理氢气的装置,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当管式炉中没有固体剩余时;C 、D 之间没有干燥装置,没有处理氢气的装置;(2)已知电负性Cl >H >Si ,则SiHCl 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H 元素的化合价为-1,硅元素化合价为+4,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和SiHCl 3反应时,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氯化钠、硅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SiHCl 3+5NaOH =Na 2SiO 3+3NaCl +H 2↑+2H 2O ,故答案为:SiHCl 3+5NaOH =Na 2SiO 3+3NaCl +H 2↑+2H 2O ;(3)m 1g 样品经水解,干燥等预处理过程得到硅酸水合物后,高温灼烧,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所用仪器包括坩埚和干燥器,所得固体氧化物为二氧化硅,质量为m 2g ,则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为n (SiO 2)=m 260mol ,样品纯度为m 260×(28+1+35.5×3)m 1×100%=135.5m 260m 1×100%,故答案为:高温灼烧;冷却;AC ;135.5m 260m 1×100%。

高考化学专题 综合探究性实验

高考化学专题 综合探究性实验

专题综合探究性实验1.【2017新课标3卷】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

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

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 g。

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关闭K1和K2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e.称量A f.冷却到室温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

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

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__(填标号)。

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a.品红b.NaOH c.BaCl2d.Ba(NO3)2e.浓H2SO4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样品中没有Fe 3+ Fe 2+易被氧气氧化为Fe 3+(2)①干燥管 ② dabfce ③233176()9()m m m m -- 偏小(3)①c 、a 生成白色沉淀、褪色 ②2FeSO 4Fe 2O 3+SO 2↑+SO 3↑ 【解析】(1)样品溶于水滴加KSCN 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无Fe 3+;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这说明有铁离子产生,即硫酸亚铁易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铁,铁离子遇KSCN 溶液显红色。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解析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解析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解析实验是化学学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中常见的实验题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应用。

一、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是高考中常见的实验题目。

滴定实验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滴定剂的反应进行配平方程式的配平,然后通过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的观察来确定滴定终点。

例如,题目给定了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滴定实验,要求计算出硫酸中的酸的浓度。

解题步骤如下:1. 根据题目信息写出酸碱配平方程式: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2. 根据方程式可知,1 mol的H2SO4与2 mol的NaOH发生反应。

所以,在滴定过程中,实验者需要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应该是硫酸溶液的1/2。

3. 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溶液由红色(酸性)转变为无色(中性)。

4. 根据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可确定滴定结束时所用的NaOH溶液体积。

5. 根据滴定方程式和滴定结束时NaOH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硫酸的浓度。

二、气体实验——制备氢气氢气的制备是高考化学中经常遇到的实验题目。

制备氢气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有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电解水等。

实验中一般会给出初始质量、体积或浓度等相关参数,要求计算出氢气的气体量。

例如,题目给定利用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实验,要求计算反应中产生的氢气气体量。

解题步骤如下:1. 写出反应方程式:Zn + 2HCl → ZnCl2 + H2。

2. 根据方程式可知,1 mol的Zn与2 mol的HCl反应生成1 mol的H2。

所以,在计算氢气气体量时,需要知道锌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或质量。

3. 实验者需要在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和一片锌片,观察氢气气泡的生成,收集氢气气体。

4. 根据实际收集的氢气体积,可以计算出氢气的物质的量。

三、酸碱指示剂的鉴别实验酸碱指示剂的鉴别实验常常出现在高考化学题目中,要求根据指示剂对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鉴别溶液的性质。

第48讲化学平衡的移动-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第48讲化学平衡的移动-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解析
由于该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3OH的产率降低;容 器容积不变,充入He,平衡不移动。
(3)达到平衡后,为提高H2的转化率和该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②__⑤___ (填序号)。 ①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②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③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④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⑤增大CO的浓度
②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若 m+n>p+q,则图像对应图 1、 图 2;若 m+n=p+q,则图像对应图 3、图 4。
说明:a.改变压强,相当于改变体积,也就相当于改变浓度。 b.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改变压强,能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v(正) =v(逆),平衡不移动。如 H2(g)+I2(g) 2HI(g)。 c.压强变化是指平衡混合物体积变化而引起的总压强变化。若平衡混合物的 体积不变,而加入“惰性气体”,虽然总压强变化了,但平衡混合物的浓度仍不 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若保持总压强不变加入“惰性气体”,此时增 大了体系体积,这就相当于降低了平衡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移动。
解析
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0.5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 一半,C的浓度为1.00 mol·L-1,而再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变为0.90 mol·L-1, C的浓度减小,反应逆向进行,可知体积减小、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即x +y<z。
2.一定温度下,在3个容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 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达平衡时,c(SO2):甲=乙 B.图1达平衡时,平衡常数K:甲<乙

2024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一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4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一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1 35.5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本草纲目》富载中医药文化和科学知识。

其中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

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A. “烧薪柴”主要是纤维素等有机物的燃烧B. “薪柴之灰”可作农用肥,但不与铵态氮肥混用C. “以灰淋汁”所涉及的分离操作有溶解、分液D. “取碱浣衣”与酯的水解有关 【答案】C 【解析】【详解】A .薪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等有机物,所以“烧薪柴”主要是纤维素等有机物的燃烧,A 正确; B .“薪柴之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可减弱肥效,因碳酸根与铵根离子发生水解互相促进而使肥效减弱,故不与铵态氮肥混用,B 正确;C .“以灰淋汁”所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C 错误;D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水解显碱性,可洗衣服,使衣服中的油脂水解,D 正确; 故选C 。

2. 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金属钠着火或电器起火均可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3%5%NaHCO ∼溶液冲洗 【答案】A【解析】【详解】A .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不能灭火,应该用干燥的沙土铺盖灭火,A 错误;B .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后易分解,故需在棕色广口瓶中、阴冷处密封保存,B 正确;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其目的是抑制氯化铁的水解,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C 正确;D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避免强碱的强烈的腐蚀性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不能使用强碱中和,用3%~5%NaHCO 3溶液冲洗,D 正确; 故选A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练习(鲁科版)第8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8练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练习(鲁科版)第8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8练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1.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干燥后才能加入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C.滴定时没有排出滴定管中的气泡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凹液面保持水平2.某同学想了解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准确浓度,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浓度有0 mol·L-1和0 mol·L-1两种)对其进行滴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用0 mol·L-1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误差更小C.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放入洗浄的锥形瓶中后,可以再加少量蒸馏水后开始滴定D.滴定时,眼睛一直注视着刻度线,以防止液面下降到滴定管最大刻度以下3.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转移NaOH溶液到250 mL容量瓶中B.图乙:准确称得5 g H2C2O4·2H2O固体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4.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石蕊:~酚酞:~用0 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5.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碘水,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滴定反应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C.该滴定反应可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D.该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a2S2O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6.室温下,向mL 0 mol·L-1盐酸中滴加0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微专题复习《探究性化学实验》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微专题复习《探究性化学实验》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微专题复习《探究性化学实验》1. 探究Na2SO3固体的热分解产物。

资料:①4Na2SO3ΔNa2S+3Na2SO4②Na2S能与S反应生成Na2S x,Na2S x与酸反应生成S和H2S。

③BaS易溶于水。

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无水Na2SO3固体得到黄色固体A,过程中未检测到气体生成。

黄色固体A加水得到浊液,放置得无色溶液B。

(1)检验分解产物Na2S:取少量溶液B,向其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证实有S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检验分解产物Na2SO4:取少量溶液B,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增多(经检验该沉淀含S),同时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由于沉淀增多对检验造成干扰,另取少量溶液B,加入足量盐酸,离心沉降(固液分离)后,____(填操作和现象),可证实分解产物中含有SO24。

(3)探究(2)中S的来源。

来源1:固体A中有未分解的Na2SO3,在酸性条件下与Na2S反应生成S。

来源2:溶液B中有Na2S x,加酸反应生成S。

针对来源1进行如图实验:①实验可证实来源1不成立。

实验证据是。

②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原因是。

③写出来源2产生S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实验证明Na2SO3固体热分解有Na2S,Na2SO4和S产生。

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产物中S产生的合理性:。

2. 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42-(黄色)+ 2H+(1)进行实验i和ii:序号操作现象i 向2 mL pH = 2的0.05 mol·L−1 K2Cr 2O7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 约为 9)3滴溶液变绿色(含Cr3+)ii 向2 mL pH = 8的0.1 mol·L−1 K2CrO4黄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23的原因:。

[全]高考化学必考-综合性实验探究问题详解

[全]高考化学必考-综合性实验探究问题详解

高考化学必考-综合性实验探究问题详解1.氮化铝(AlN)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陶瓷材料,能缓慢水解,不耐酸碱腐蚀。

某小组探究在实验室制备AlN并测定产品纯度,设计实验如下。

请回答:Ⅰ.制备AlN(1)实验时,以空气为原料制备AlN。

按气流由左向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j→________→i(填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2)上述装置中,需要检漏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3)试剂X的作用为________。

(4)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Ⅱ.测定产品纯度(5)设计实验证明:装置D的产品中含有Al单质________。

(6)测定产品纯度:取装置D中产品4.37g,加入足量NaOH浓溶液;通入水蒸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蒸出,用V1mLc1mol·L-1的盐酸吸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c2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盐酸,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V2mLNaOH标准溶液。

则:①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

②产品中A1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⑴f e d c a b(或b a)g h(或h g)⑵分液漏斗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避免其与还原铁粉反应干扰实验⑷2Al+N22AlN⑸取D中少量产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生成,则产品中含有Al单质⑹滴入最后一滴NaOH标准溶液时,溶液从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2.硫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1)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BaSO4 (s)+4C(s) = BaS(s)+4CO (g) ΔH=+571.2 kJ·mol-1BaS(s) = Ba(s)+S(s) ΔH=+460 kJ·mol-1已知:O2(g)+2C(s)=2CO(g) ΔH=-221 kJ·mol-1,写出O2氧化Ba(s)和S(s)至BaSO4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实验案例及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实验案例及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实验案例及答案解析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高中化学实验案例,并对实验过程和答案进行解析。

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学习酸碱滴定方法。

实验材料: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滴定管、烧杯等。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稀硫酸倒入烧杯中。

2. 用滴定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同时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 每滴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后,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直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4. 记录滴定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

实验结果与答案解析:通过滴定的实验过程,我们可以得到酸和碱的摩尔比例。

根据滴定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可以计算出酸的摩尔浓度。

例如,如果滴定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用量为10 mL,那么酸的摩尔浓度为0.01 mol/L。

实验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目的:观察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

实验材料: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酚酞指示剂、试管等。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倒入试管中。

2. 用滴定管滴加硫酸铜溶液,同时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 每滴加一滴硫酸铜溶液后,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4. 当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停止滴加。

实验结果与答案解析:在这个实验中,硫酸亚铁被氧化为硫酸铜,同时酚酞指示剂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这表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滴加的硫酸铜溶液的用量,可以计算出硫酸亚铁的摩尔浓度。

实验三:电解质的电导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电解质的电导性质,学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实验材料:盐酸溶液、蓝色石蕊试纸、导电仪等。

实验步骤:1. 将导电仪的两个电极插入盐酸溶液中。

2. 打开导电仪,观察电导仪的指示是否有反应。

3. 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结果与答案解析:如果导电仪的指示有反应,说明溶液是电解质。

如果导电仪的指示没有反应,说明溶液是非电解质。

通过蓝色石蕊试纸的测试,可以确定盐酸溶液是酸性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8 探究实验(满分60分时间25分钟)
姓名:班级:
得分:
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2SO4溶
液和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后静置有白色沉淀生成,苯层呈
紫红色
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C将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X一定是SO2
D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Fe(NO3)2样品已氧化
变质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考常见题型,涉及蛋白质的性质、离子的检验和沉淀转化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

2.“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
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
【答案】C
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可逆反应、漂白性、平衡移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

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图,滴加乙醇,试管中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
B.b图,右边试管中产生气泡迅速,说明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好
C.c图,根据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不能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
D.d图,试管中先有白色沉淀、后有黑色沉淀生成,能确定Ksp(AgCl)>Ksp(Ag2S)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乙醇有还原性,能被重铬酸钾氧化为乙酸,不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B.双氧水的浓度应相同,浓度影响反应速率,无法比较,故B错误;C.要检验生成的气体中只含NO,要排除氧气的干扰,该装置中有氧气,NO易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所以对实验造成干扰,故C正确;D.硝酸银过量,发生沉淀的生成,不能比较AgCl、Ag2S溶解度大小,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速率、沉淀的生成等,把握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
查,题目难度不大,选项D为易错点。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探究实验:①加热过程中发现试管底部有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②倒去试管中的液体后,将残余固体(表面含有少量浓硫酸)倒入少量水中,发现溶液变蓝;并有黑色固体残余;③将②残余黑色固体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并加热,固体溶解,溶液变蓝;④向③所得溶液中
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不正确
...的是
A.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CuSO4 B.①中灰白色固体不可能含有CuO C.②中的黑色固体可能含有CuS或Cu2S D.④中所得的白色沉淀是BaSO3【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浓硫酸与铜反应物质的组成探究
【名师点晴】解答时注意从浓硫酸的性质角度思考,根据反应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Cu与浓H2SO4
的主反应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由于浓H2SO4过量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故所得白色固体为CuSO4;由于浓硫酸过量,黑色固体不可能为CuO;至于黑色固体成分,从题意知,它溶于浓硝酸,溶液呈蓝色说明含Cu2+,加入BaCl2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硝酸的沉淀BaSO4,原黑色沉淀中含S元素,含Cu、S两元素,可能为CuS也可能为Cu2S。

5.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 =4时,3)OH (Fe 沉淀完全,Ca 2+、Mg 2+
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
B .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C .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 2+,但没有Mg 2+
D .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 2+
【答案】C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的评价
6.如图装置,将溶液A 逐渐加入固体B 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a 为浓硫酸,b 为Na 2SO 3固体,c 中盛石蕊溶液,则c 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
C.若a为醋酸溶液,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D.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A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正误判断的知识。

7.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

⑴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写出试剂Y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⑶已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棕色的气体,其为含氯氧化
物。

可以确定的是C中含氯化合物(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的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存在两种成分:NaHCO3和_____________;
假设2:存在三种成分:NaHCO3、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C 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
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 、b 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⑷已知C 中有0.1 mol Cl 2参加反应。

若假设1成立,可推知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2)饱和食盐水(或饱和氯化钠溶液) ;
(3)NaCl ,Na 2CO 3、NaCl ;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2:向a 试管中滴加BaCl 2溶液
①若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钠; ②若溶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碳酸钠
步骤3:向b 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HNO 3溶液,再滴加AgNO 3溶液 若溶液变浑浊,结合步骤2中①,则假设1成立;结合步骤2中②,则假设2成立 (4)2Cl 2+2Na 2CO 3+H 2O===2NaHCO 3+2NaCl +Cl 2O 。

考点:考查实验室制取氯气、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8.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从网上查得如下信息:①钠能在CO2中燃烧。

②常温下CO能与PdCl2
溶液反应得到黑色的Pd。

经过分析讨论,他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时,还原产物可能是碳、也可能是CO,氧化产物可能是Na2CO3。

为验证上述推断,他们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欲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装置: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能随意控制反应的进行)来证明钠能在CO2中燃烧并检验气态还原产物,所用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 ,制取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装置连接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点燃酒精灯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等装置 (填写装置字母代号及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3)若装置D的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C中有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装置D的PdCl2溶液中无黑色沉淀,C中有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后来有一位同学提出,钠的氧化产物也可能是Na2O,因此要最终确定钠的氧化产物是何
种物质,还需要检验C中残留的固体是否含有Na2O,为此,他认为应较长时间通入CO2以确保钠反应完,然后按照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可确定残留固体中是否含有Na2O,他的实验方案是。

【答案】(1)jcdabefg(e与f可颠倒) CaCO3+2H+=Ca2++H2O+CO2↑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F中导管上的止水夹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3)2Na+2CO2=Na2CO3+CO 4Na+3CO2=2Na2CO3+C
(4)将残留固体溶于水,在所得水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再向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残留固体中含有Na2O,否则不含Na2O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
【名师点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有化学实验即科学探究之说法。

纵观近几年高考,主要以考察探究性实验和物质制备实验为主。

这些探究性和制备性实验的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是:1.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2.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实验原理;3.结合实验材料,初步确定设计对策--实验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