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二)近代史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第一、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 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完整的 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 具有坚强的革命性。(消极影响:受到小资和封建思想影响较 重) 第三、建党时的理论准备不足,马克思主义水平不高。 第四、以俄国党为榜样建党,受共产国际领导,党的建设具有 特殊性。(消极影响:强调集中多,强调民主不够,造成党内 的家长制;包办代替、武断作风,妨碍中共的独立发展。)
2、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客观方面: (1)客观上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帝国主义的干涉),资 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阶级成分复杂,利益取向和政治意向不 同),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 (2)同时,国共两党对新三民主义的理解存在着原则上的分歧。 主观方面: (3)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 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放弃领导
马林(1883-1942)原 名亨克〃斯尼佛力, 荷兰人,早年参加荷 兰的工会活动。后赴 印尼从事工人运动和 建党工作, 1921年4月 被派来华, 7月参加一 大,1923年10月调回共 产国际。
董必武 是另一位和毛泽东一起同时参加了党的一大,又同时登 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的中共领导人。 何叔衡、邓恩铭、陈潭秋——血洒疆场志未酬 王尽美——英年病逝 感撼后人 李汉俊、李达——脱党而不放弃信仰 刘仁静、包惠僧——历经曲折迷途知返 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信弃义叛党投敌
北伐时期的蒋介石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了中山 舰事件(又称三二0事件),是 为夺取革命领导权、打击共产党 的政治事件。
蒋介石、汪精卫逮捕屠杀群众和共产党人的报道
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和屠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
一度给民族复兴带来希望的国民党在蒋介 石、汪精卫的手中走向了另一种选择。
一位研究国民党历史的美国历史学家易劳逸说:在这个依靠 军事力量支持的政权里,想尽可能扩大自己的权力、威望和 财富,而不是去为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人实在太多了。
权,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4)党还处在幼年时期,没有革命斗争经验,缺乏对中国革命 规律的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 命的实践相结合。 国际因素: (5)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中出现了错误。
总结
本章分三节讲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共创建这 一时期中国革命的发展。主要是先进分子从中 国的国情出发,重新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 途径。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涤荡,十月革命 送来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在这一 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政 党——中国共产党,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局 面。本章中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五四运动、 中共建党是重点,而且相互之间联系紧密,构 成了这一时期中国革命发展的主流。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中 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 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 大意义的事件。图为中 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会址——上海法 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 (现为兴业路76号)。
地点:今上海兴业路76号 (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的一画舫上)
‚在‘二七’以前的工人运动是在勃兴时期,我 党同志当时都抱乐观态度,以为可以不经过国民革命
而无产阶级的革命可以马上成功。…… 但‘二七’失
败却不同了,马上在工人阶级中引起失望,特别是京 汉路的工人,因此影响到党内的思想发生变化,发生
悲剧,对劳动运动怀疑,这是坏的思想。但还有好的,
就是‘二七’失败后得到教训,工人阶级独立争斗是
不能得到胜利的,而还要有各阶级的援助‛ 。
——蔡和森
国共合作的形成的过程
(1)‚一大‛的策略——不合作 (2)‚二大‛的决议——党外联合, 不被孙中山 所接受。 (3)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的决定——党内合作 (4)‚三大‛的方针——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 线 (5)1924年中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革命统 一战线正式建立。
4、北伐战争
北伐的对象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广州市民在中山大学 举行欢送大会。
参加北伐战争出征前的黄埔军官学校学生
北伐军接管汉口英租界
参加北伐的共产党部分政治工作人员
5、上海工人三次起义
上海总工会的工人纠察队
(三)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1、北伐战争的基本口号是反帝反封建。提出这个口 号的是中国共产党。 2、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基础 上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 一战线的组织者。 3、北伐战争是在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取得胜利的,而 中国共产党是工农群众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4、共产党人不仅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 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提高了军队的 战斗力。 5、共产党员在战斗中起着先锋和表率作用。
北伐时期的周恩来
叶挺
在北伐战争中,有一支 威震敌胆、名扬天下的北伐 先锋部队——叶挺独立 团。 这是一支由中国共产 党直接领导的、以共产党员 为骨干的武装力量,连以上 干部全是共产党员,士兵中 也有许多党员和团员,是北 伐军中政治素质最好、战斗 力最强的部队。它是周恩来 抽调黄埔军校毕业生中的革 命青年和共产党员为骨干组 建的部队。
李敖在清华大学演讲时 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 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人 的两个‚挨‛字:挨打 和挨饿。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主要是: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惠僧认为我们与孙中山是代表两个敌对的阶级,
没有妥协的可能,他说我们对孙中山,应当与对 北洋军阀一样,甚至还要更严厉些,因为他在群
众中有欺骗作用。他的意见,被大会打击以后,
当时通过下列原则:对孙中山主义,采取批评态 度,而对于某些进步运动,则采取党外合作的形 式来援助他‛。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香港海员罢工
京汉铁路罢工 领导者施洋
毛主席去安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民 协会——浙江萧山县衙前村农 民协会
海丰总农会旧址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
孙中山
马林
陈独秀
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帮助下,中共三大决定同孙 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 身份加入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即由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 领导革命。 2、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即马列主义和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3、有了新的革命方法,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政权; 4、有了新的革命前途,即社会主义; 5、有了新的革命时代背景,即成为世界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
对外反帝,对内主张 民族平等 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 所共有,不应为少数 人所得而私 耕者有其田,节制资 本
反满
推翻帝制,创立 民国
核定全国地价,其 现有之地价,仍属 原主,革命后的增 价,则归国家。
民生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的三大政策
(二)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1、创办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大门口的 一副对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畏死勿入此门
在‚一大‛通过的决议中, 在《对现有政党的态度》 一节中写道:‚对现有其 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 击的政策。在政治斗争中, 在反对军阀主义和官僚制 度的斗争中,我们应始终 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 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 系。‛
陈潭秋回忆:会议的最后一天,‚在讨论对
孙中山的态度与关系时,曾发生过小的争论,包

国民党“一大”
• 1924年1月20日—30日,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举 行。通过了《大会宣言》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 两党的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会场
国民党一大代表
新、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 旧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新三民主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横批: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建 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
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
党代表——廖仲恺
第二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2、五卅运动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1925年2月,第一次东征陈炯明 1925年6月,平定刘震寰、杨希闵叛乱 1925年7月,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25年10月,第一次东征陈炯明 1926年2月,肃清邓本殷
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
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 路线的方法。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 地问题的理论。以及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基本 问题的初步探索,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 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 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 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 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必要性 ‚二七惨案‛使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敌人,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革命的民主派 历史条件 国民党 社会上有一定威信 在南方建立了根据地 可能性 孙中山的转变 共产国际的帮助 方针 中共‚三大‛(1923 广州)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内容 新三民主义 标志 国民党‚一大‛ 意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924 广州) 标志着国共合作实现和革命统一 战线的建立 党内合作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 义的思想旗帜?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 4、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 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5、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汀泗桥战役中北伐军缴获敌人的武器
(四)大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意义 (1)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根 本打垮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国共两党在组织上获得发展,理论上各 自取得新成就,尤其是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得到 了锻炼,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 并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 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新的发展。
党的“一大”主要内容
1.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 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 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2.大会在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集中精力组织工人,鉴于 当时的党‚几乎完全是由知识分子组成‛,大会决定‚要特 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 3.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 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