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2.掌握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3.能够设计和组织适合学前儿童的健康活动;4.培养和提升学前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2.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3.学前儿童的常见疾病防治知识;4.学前儿童的基本生活习惯养成;5.学前儿童的自我保护技能。
三、教学过程:2.学习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10分钟):a.通过讲解和图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b.引导学生讨论,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影响?3.学习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5分钟):a.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视频观看等方式,介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b.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了解并总结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4.学习学前儿童的常见疾病防治知识(15分钟):a.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b.组织学生参与小游戏,巩固学前儿童常见疾病防治知识。
5.学习学前儿童的基本生活习惯养成(20分钟):a.通过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的基本生活习惯和养成方法;b.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并演示学前儿童的生活习惯养成活动。
6.学习学前儿童的自我保护技能(20分钟):a.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的自我保护技能;b.组织学生参与实际操作,提高学前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7.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展示;2.图片和实物展示;3.小组讨论;4.小游戏;5.模拟和角色扮演;6.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情况、问题回答的准确性等;2.设计小组活动和小游戏,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来评价其学习成果;3.收集学生的书面作业,如总结和思考题,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前儿童健康活动设计与指导》授课计划
《学前儿童健康活动设计与指导》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方法,包括健康教育的理念、原则、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环境创设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健康活动,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念、原则和目标;2. 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活动的设计方法,包括活动主题、目标、准备、过程和评价等;3. 能够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健康活动;4.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活动,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5. 了解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健康活动的影响,能够创设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环境。
三、授课内容第一部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原则1. 介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2. 讲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念,包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等;3. 阐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如整体性、发展性、适宜性等。
第二部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设计1. 分析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内涵和特点;2. 介绍健康教育目标的设定方法,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3. 讲解健康教育目标的表述方法,包括行为动词和结果性描述。
第三部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 分析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依据和原则;2. 介绍健康教育内容的具体组织方法,包括主题活动、游戏活动等;3. 讲解健康教育内容的衔接与整合,包括与其他领域教育的融合。
第四部分:学前儿童健康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方法1. 分析学前儿童健康活动的设计原则和要点;2. 介绍各种健康活动的设计方法,如体育游戏、户外活动、健康教育课程等;3. 讲解学前儿童健康活动的指导方法,包括观察、分析、干预等;4. 讨论如何应对学前儿童在健康活动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如意外伤害、行为问题等。
第五部分: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健康活动的影响1. 分析环境对学前儿童健康活动的影响;2. 讲解如何创设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3. 介绍如何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前儿童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养。
通过设计和指导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使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促进学前儿童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 培养学前儿童的卫生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 提供适当的营养知识,引导学前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惯。
- 培养学前儿童对运动和锻炼的兴趣,促进其身体素质发展。
- 培养学前儿童的情感管理和社交交往能力。
- 培养学前儿童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2. 课程内容2.1 健康教育基础知识- 介绍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 介绍不同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 引导学前儿童认识和防范常见疾病。
2.2 卫生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日常卫生惯,如洗手、刷牙等。
- 教授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的方式,防止传染病传播。
- 教授过马路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3 营养与健康饮食- 介绍主要营养素的作用和来源。
- 培养学前儿童选择健康食物的意识。
- 教授一些简单的食物制作和处理方法。
2.4 运动与身体素质发展- 引导学前儿童参与各种室内外运动活动,如游戏、舞蹈等。
- 促进学前儿童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 组织适合学前儿童的小型竞赛和运动会。
2.5 情感管理和社交交往- 教授学前儿童情感管理的基本方法,如表达情感、倾听和尊重他人等。
- 引导学前儿童与同伴合作和分享,培养友善和宽容的品质。
- 组织一些团队合作和互动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
2.6 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培养学前儿童对身边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 引导学前儿童参与小规模的环境保护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
3. 教学方法与评估教学方法应注重学前儿童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通过故事讲解、游戏体验、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评估可以采用观察记录、教学成果展示、小测验等方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6.3幼儿园健康教育实施步骤与要点
第六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第三节幼儿园健康教育实施步骤与要点一、谈话导入不同机构化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控制程度不同,幼儿的自由空间也有很大区别,这都有赖于教师对整个活动的把握。
无论实施哪一种结构化的活动,都应该保证儿童有效地学习。
二、新授(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1、组织形式:日常生活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作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一种非正规的组织形式,通常采用集体和个别教育的活动方式。
这种活动方式在幼儿身体保健教育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活动比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正规性教育活动(指传统意义上的上课)来得及时,因而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其次,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能使正规性健康教育活动得到有目的的延伸,有利于巩固幼儿的健康行为;最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还有利于教师将集体健康行为的指导与个别健康行为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面向全体,又能更好地实施因人施教。
正规性健康教育活动正规性健康教育活动按照教育活动内容的差异,可分为正规性身体保健教育活动和正规性身体锻炼活动(传统意义上的上课)。
它们是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通常采用集体(全班或小组)教学活动的方式。
户外体育活动户外体育活动是一种非正规性的身体锻炼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
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通常采用自选活动的方式。
因此,户外体育活动更能发挥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有利于教师实施因人施教。
早操活动早操活动是做操和晨间体育锻炼括动的总称。
通常采用集体和自选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这种活动方式在全面锻炼身体、养成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培养幼儿自觉参与和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每天做操,还有利于培养幼儿持之以恒、不怕寒暑等良好意志品质,并能有效地提高幼儿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除此之外,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还有“幼儿体育活动区活动”、“幼儿室内体育活动”、“幼儿运动会”、“幼儿远足或短途游览”等等。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2.1幼儿园健康教育理论模式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幼儿园健康教育第一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及发展趋势一、谈话导入幼儿健康教育都有哪些理论模式,其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及发展趋势”。
二、新授(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1、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理论要点:知信行模式(KABP ;即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是改变人类健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即知识——信念——行为。
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
应用:幼儿健康态度、信念的确立,监看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一般来说是建立在正确的健康知识基础之上的。
因此,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将其行为引向正确方向。
这种以认知作为开端的教育方式为幼儿园常用。
2、健康行动模式理论要点:强调情感领域比强调认知领域能够更为有效地达成监看给教育目的。
家庭、幼儿园对于幼儿健康态度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影响。
应用:以情感为切入口,通过幼儿态度的转变,影响其行为。
3、健康信念模式理论要点: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
“行为主动性”是其核心概念。
步骤:首先,充分让人们对其危害健康行为感到害怕(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然后,使他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知觉到效益);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有信心通过努力去改变。
应用:广泛应用“行为榜样”的作用,优化幼儿生活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而改变其行为,并增强其行为的持久性。
4、PRECEDE/PROCEED模式理论要点:该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格林·劳伦斯提出的,“PRECEDE”指在教育和环境的诊断和评价中应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03
美术活动:激发想象力 和创造力
05
科学活动:培养科学思 维和探索精神
02
音乐活动:培养音乐素 养,陶冶情操
04
语言活动:提高语言表 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06
社会活动:培养社会交 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设计
目标设定: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
01
点和需求,设定活动目标
活动形式: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活动
02
形式,如游戏、手工、音乐、舞蹈等
活动材料:准备与活动相关的材料,
03
如玩具、工具、音乐器材等
活动过程:设计活动过程,包括活动
04
导入、活动开展、活动总结等环节
活动评价:对活动进行评价,包括对
05
活动效果的评价和对活动设计的反思
活动实施
01
02
03
04
05
06
确定活动目标: 选择活动方式: 设计活动流程: 准备活动材料: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进 03 行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04 保持个人卫生,预防疾病
提高儿童生活质量
学前儿童健康教 育与活动指导有 助于提高儿童的 身体素质,增强
免疫力。
学前儿童健康教 育与活动指导有 助于培养儿童的 良好生活习惯, 提高生活质量。
学前儿童健康教 育与活动指导有 助于提高儿童的 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乐观、积极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 动指导
演讲人
目录
01
学前儿童健康 教育
02
学前儿童活动 指导
学前儿童健康 03 教 育 与 活 动 指
导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健康教 育
教育目标
培养学前儿童的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他们的健康状况和身心发展对以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学前儿童传授相关的健康知识,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故事、游戏、歌曲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身体的构造和功能,学习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等。
此外,还应该培养孩子们独立生活能力,比如自己洗手、擦头、穿衣服等,培养孩子们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指导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活动指导上,教师应该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户外运动、手工制作、音乐游戏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进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时,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师们应该在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比如不随便向陌生人走近、不乱吃东西等。
同时,在手工制作和户外游戏等活动中,要鼓励孩子们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需要教师们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才能让学前儿童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度过幸福的童年。
辅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麦少美、孙树珍主编,2005年版辅修班复习资料第一章健康概述第一节健康教育★一、健康的含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指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健康教育的含义我国有关专家一般都认为,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健康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科学。
健康教育首先是健康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它的核心就是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增强自我和群体的保健意识及保健能力,营造一种全民范围的健康意识。
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一、幼儿健康教育的含义★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核心目标而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它的关键是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
二、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三、幼儿健康的标志幼儿健康的标准应该是指幼儿各器官、各组织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良好,没有身心疾病或缺陷,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一)身体健康1.生长发育良好,体形正常,身体姿势端正2.机体对内、外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体能发展良好(二)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我国的儿科医学专家、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主要从动作、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衡量幼儿的心理健康,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有以下六个标志。
1.动作发展正常2.认知发展正常3.情绪积极向上4.人际关系融洽5.性格特征良好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三)良好的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2课程对象: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工作者、相关研究人员课程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和作用幼儿园教育既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其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既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学前儿童生存与发展、幸福与快乐的基石。
适宜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全面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游戏、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平行课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本书关注当前国家相关政策,紧扣《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育策略等内容,以期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构建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一般思路,提高他们的健康教育素养,进而维护和增强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2.课程设计思路本书主动汲取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长期积累的优秀理论和实践经验,遵循以往教材编写的思路,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分为身心保健和身体锻炼两部分,并从生活常规教育、饮食营养教育、身体认识与保护教育、安全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等方面讨论其特点和教育策略。
三、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尊重、理解、包容幼儿的个体差异,愿意支持并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2.知识目标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各级目标、组织形式和教育原则,识别不同健康教育内容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4.1单一科目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示例
第四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和示例第一节单一科目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和示例一、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设计“单一科目健康教育活动”。
二、新授(一)单一科目健康教育活动的特征这类教育活动目标比较特定化,内容主要有专家预定,组织主要按学科本身逻辑顺序,评价标准是预定目标是否达成,设计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以知识技能为主线的健康教育目标。
(二)单一科目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1、目标的设置:既尊重健康知识领域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幼儿学习的一般规律;目标层层分解(学年-学期-月-周-天)2、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三)单一科目健康教育活动的案例与分析我爱我的身体(小班)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知道头、手、脚的主要作用。
2、能愉快地参加活动,并迅速指出身体的相应部位。
3、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其作用。
1、教师:今天袁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挂图,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图上有什么。
(娃娃)2、小朋友能把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出来吗?(指头)这是娃娃的什么?小朋友的头在哪里?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头。
我们的头有什么作用呢?(请幼儿自由地说一说)3、(指手)这是娃娃的什么?小朋友的手在哪里?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
我们的手有什么作用呢?4、(指脚)这是娃娃的什么?小朋友的脚在哪里?请小朋友跺跺自己的小脚。
我们的小脚有什么作用呢?5、教师小结:我们的头可以思考问题;小手会拿画笔画画、拿勺子吃饭、拿杯子、搬椅子;小脚也很有用,会走路、跑步、踢球。
二、游戏“我说你指”。
1、教师:小朋友们对自己的身体都很了解了,现在我们来玩“我说你做”的游戏。
我说到身体哪个部位,你们就迅速指出自己身体上的这个部位。
2、教师先慢后快地说出身体部位,请幼儿指认。
3、教师小结游戏情况三、活动延伸。
可在课外游戏中组织两人一组玩“我说你指”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第一章 幼儿健康教育概论第一节 幼儿健康与保教任务一、谈话导入幼儿的健康状态受制于社会的健康观念,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是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基础。
本节的学习我们将从宏观上探讨现代健康观念的发展变化,从微观上分析当代社会中影响幼儿健康的多种因素。
二、新授(一) 现代健康观是幼儿保教工作的指南●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1947.世界卫生组织)现代人又在此基础上增加“智力”与“精神”,提出了整体健康观。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心理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
(格林伯格)●(青少年)健康行为包括:最初的成人统一性;形成独立性;拥有责任感;形成社会技能;发展亲密关系。
(哈恩)●健康行为的决定因素:自我效能感、控制焦点、健康控制焦点。
(汤纳特尔)(二)现代幼儿保教必须顺应医学模式的变化1、迷信唯心模式(17世纪前)健康是上帝或鬼神赐予并主宰的,只有用祈祷来实行保健。
“烧香拜佛”、“冲喜”、“扎小人”....现在依然存在。
2、机械唯物模式(18世纪中叶后)机体好似一部机器,保健如同维护机器,治病就是换掉失灵的部件。
虽然意识到疾病的物质性,但忽视了人的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
3、生物医学模式(19世纪后)疾病是生物因素引起,健康是人体、自然环境、生物病因三这件的平衡。
防病要通过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来消灭生物性病原体。
虽然重视自然环境和生物病因,但未能看到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美国学者G.L.Engel首次提出)保健就是要寻求人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
传统:不患病,睡得安,吃得饱,长得高现代:睡得香甜,吃的合理,长得美,玩得好。
需要更多心理与社会方面的关心。
(三)现代幼儿保教工作者的任务现代幼儿保教除了运用医学原理研究幼儿卫生问题外,尤其重视研究幼儿的异常心理与行为,研究幼儿园的教养与环境问题。
保教工作者的任务至少包括十个方面:●建立新的医学模式下的现代健康观●了解幼儿的优生和提高遗传素质的方法●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做好幼儿疾病防治工作●关注幼儿心理卫生●注重幼儿教育过程卫生●搞好幼儿营养与膳食卫生●创设良好的幼儿生活环境●加强幼儿健康教育●做好幼儿健康评估工作(四)幼儿保教的研究方法1、病例描述法2、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3、调查法:追踪调查;横断面调查4、实验法:医学实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实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1
健康的内涵
2
健康的标志
3
影响健康的因素
4
健康教育的含义及重要性
第一节 健康及健康教育 一 健康的内涵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的状态。这一 表述正是基于人类对自身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标志着人类对健 康的认识逐步科学化、立体化。
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于个体而言,健康乃第一要义。健康 是个体认识世界、发展自己的物质基础,具有唯一性。个体所具有 的智慧与创造力、个体所能感受到的幸福、个体在世界的所有经历, 都必须依赖健康的存在。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身体健 康是1,其他因素为0”这一比喻生动地诠释了健康之于个体的重要 性。于社会而言,健康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个体的 聚合构成社会。个体的健康状况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运行状态。
学前期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 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在此时期开展的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当 下的健康状况,更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树立正确的 健康观念是开展幼儿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认知背景。
引导案例:小天的成长
去年8 月,我们结识了小班的一名新生,他叫小天。大眼睛对我们两位 老师眨巴眨巴, 似乎在问:“你们是谁?”
5.2 数据采集卡的选用与配置
• 为了满足PC用于数据采集与控制的需要,国内外许多厂商 生产了各种各样的数据采集卡,用户只要把这类板卡插入 计算机主板上相应的总线(如PCI)扩展槽中或与计算机 配置的通信接口(如USB)相连接,就可以迅速、方便地 构成一个数据采集系统。这种采集系统的构成方式既节省 大量的硬件研制时间和投资,又可以充分利用PC的软、硬 件资源,还可以使用户集中精力对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理论 和方法、系统设计以及程序编制等进行研究。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 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概述
二、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 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
(一) 生活卫生方面 (二) 清洁卫生方面 (三) 环境卫生方面 (四) 器官保护卫生方面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 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一、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原则
(二) 游戏活动 (四) 家园互动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 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三、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 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方法
示范讲解法
随机教育法
表扬激励法
环境教育法
分步学习法
作品感染法
活动比赛法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 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四、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 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原则
(一) 全面性原则 (二) 主体性原则 (三) 安全性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 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二、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动的实施实例
(一) 以教师计划为主的健康领域活动
(一) 课程 (三) 日常活动
第四章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 生活自理能力教育
•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
1
•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
2
第一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 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概述
一、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目的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目的
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健康 促进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促进学前儿童良好个性形成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 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一、教育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孩子们将能够:1.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2.掌握基本的卫生和健康保健知识;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4.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5.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a.合理的饮食习惯-水果和蔬菜的重要性-垃圾食品的危害b.规律的作息时间c.适当的体育锻炼2.个人卫生与保健知识a.洗手的正确方法b.牙齿的清洁与护理c.饮食卫生的重要性d.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3.心理与情绪健康a.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b.与他人友好相处c.掌握一些放松和减压的方法4.安全教育a.火灾与逃生知识b.交通安全的基本规则c.应急处理方法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卡片等视觉资料向孩子们展示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内容,增加他们的印象和理解。
2.故事讲解法:讲述一些有关健康、个人卫生和安全教育的寓言故事,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道理。
3.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与健康生活和安全教育相关的游戏活动,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性和乐趣感,提高他们对重要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a.利用图片和故事向孩子们讲解水果和蔬菜的重要性,并与他们一起品尝水果。
b.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垃圾食品的危害,并帮助他们区分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的区别。
c.利用游戏和音乐活动引导孩子们参与体育锻炼,如跳绳、追逐游戏等。
2.个人卫生与保健知识a.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指导孩子们进行实践。
b.介绍牙齿的清洁和护理方法,并进行模拟演示。
c.讲解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d.模拟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情景,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
3.心理与情绪健康a.通过故事和游戏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引导他们寻找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b.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分享和合作。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概述
掌握相关概念:健康、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 教育 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
第一章
概述
• 遵循现代健康观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年) 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 适应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 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第一章
概述
• 人类对健康的理解进程 1.迷信唯心模式 2.机械唯物模式 3.生物医学模式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
生物因素:围产期损害 eg,弓形体病。 孕妇接触猫狗可引起弓形虫病,造成 可怕的胎儿畸形。 重要临床特征:眼损害、脑瘫、精神 症状、癫痫、智力低下。
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
心理因素:应激stress eg.惊吓
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
心理因素:
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
心理因素:
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
第二章 活动设计与实施
请判断,哪个目标合理?为什么? 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 2.了解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 3.愿意每天喝牛奶或豆奶。
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 2.让幼儿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 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
第七章
• 星星的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章
心理健康教育
• eg.儿童多动症,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 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 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 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男孩远较女孩多。
实践活动五
• 活动五 • 结合幼儿评估标准,使用观察法、描述法 分析一个幼儿的健康水平。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3.2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3.2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第三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原理第二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一、谈话导入行动受制于目标。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进行同样需要有目标作为前提。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制定健康教育活动目标。
二、新授(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概述1.概念:是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
2、制定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根本依据●幼儿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直接依据●社会发展与要求,重要依据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价值取向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日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2001年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提出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即: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上述目标表明了这样的价值取向:第一,身心和谐。
幼儿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主要方面,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发育健全、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特征;幼儿的心理健康以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为主要特征。
由于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有的目标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既包含日常生活中的盥洗排泄等生理意义的卫生习惯,也包含没有吮吸手指等心理意义的问题行为,只有身心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既保证身体的健康又保证心理的健康。
第二、保护与锻炼并重。
既重视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身的能力,又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其中与安全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点。
第三,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
探讨幼儿健康行为建立、改变和巩固的―般规律是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虽然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都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但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是幼儿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
案-
5.1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体育活动第五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的整合
第一节xx健康教育中的体育活动
一、谈话导入
体育是幼儿健康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节课,我们学习
有关“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体育活动”的相关内容。
二、新授
(一)幼儿体育概述
1、发展及价值取向
幼儿包括幼儿园体育和分散在家庭的幼儿体育。
幼儿体育是随着学
前教育的发展而兴起的。
18世纪欧洲开始创办幼儿学校,只提出
保护儿童健康,幼儿体育尚处于萌芽状态。
19世纪初期许多国家
办起以教育为目的的幼儿园。
在这种幼儿园里,体育是主要的教育
内容。
以后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颁布了关于幼儿教育的法令,规
定了学前教育的任务,对幼儿体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日本1947
年公布的“学前教育法”,对幼儿教育提出5个目标,把“培养幼儿的
健康……,求得各项机能的协调发展”列为首要目标。
在法国,认为
身体发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因此法国幼儿学校的课程是从体操开
始的。
当代各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
期,体育在幼儿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中国早在清朝末年的1903年,在《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
章程》中就已提出:在省府县设"蒙养院"(即幼儿园),以“辅助家
庭教育”,其宗旨是:“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
”但是,由于旧
中国经济、政治的落后,教育不发达,只有极少数富有人家的子女
才能进幼儿园,广大劳动人民的孩子是得不到有组织的学前教育的。
因此,幼儿体育发展缓慢。
在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民主政府重视幼儿教育,把体育列入教育内容。
如延安保育院,为
保护儿童健康有计划地开展了幼儿体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教育部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草案)中,把发展幼儿“体
育的基本动作,锻炼身体,以增强他们抵抗力,保证身心健康发
展”作为xx工作的重要内容。
2、幼儿体育的基础——体质
体格;生理机能;运动技能;运动技能
(二)幼儿体育的价值
1、促进身体的发展
2、促进认知的发展
3、促进个性的形成
4、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幼儿体育的基本内容
1.基本动作练习
基本动作主要有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
我们之所以称这些锻炼内容为基本动作,是因为这些动作是人的基本生活中的主要运动内容,同样这些运动内容也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所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对于锻炼他们的动作灵敏、协调、正确姿势非常重要。
但应该注意的是幼儿期的部分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在进行基本动作锻炼时,原则上不要搞技巧性训练。
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体育方面有特长发展,对孩子从小就进行特殊的体育项目训练这是要谨慎的。
在对孩子进行基本动作训练时,原则上要在有地板的室内或有沙土的平地上或有草坪的地方进行锻炼,以降低地面对幼儿机体的反作用力。
因为幼儿期的下肢与脚部落地时的自我减震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如果在水泥地上或柏油路面上进行锻炼时,一定要求孩子穿软底鞋,以减轻硬度高的地面的反震力对孩子肢体和肌肉群的损伤。
据专家测算,在孩子跳跃落地时,水泥地面对孩子的反作用力是孩子身体重量的八倍。
这种反作用力极容易导致孩子的损伤。
2.身体姿势及xx练习
身体姿势主要是走、坐、立的姿势。
身体姿势正确与否对幼儿的基本动作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而对幼儿进行身体姿势训练效果较为有效的训练内容是体操练习,幼儿的体操主要有徒手操、轻器械操、听口令走步等。
徒手操应该是身体姿势训练的主要内容。
轻器械操可以选用儿童哑铃、球、棍棒等等。
3.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以开展某种基本动作练习为主的有一定练习规则的体育
活动。
体育游戏有锻炼手部的构造性游戏、有锻炼身体协调能力的
运动性游戏等等。
体育游戏的特点是可以根据各种场合的特点,人
多人少时都可以玩的一种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
4、运动器械的练习
摇摆、颠簸类器械;攀登设备;各种车辆玩具;平衡板
(四)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
荷花荷花几时开(中班)
活动目标:
1、感受与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乐趣。
2、帮助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玩法: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请几名幼儿蹲在圈内扮演“荷
花”,圈上的幼儿边念儿歌便围着“荷花”走,当念到“六月荷花
朵朵开”时,圈上幼儿做开花动作后四散跑开,而圈内的“荷花”
就跑去抓住,抓到幼儿就算获胜。
丢沙包(大班)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
2、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的兴趣。
游戏方法:
游戏的人数最少要在三人以上,最高不限。
在一个大约是羽毛
球场大小的地区中游戏,其中的两个人站在场地的两端,为丢沙包
的人,两人互相传接。
其余的一人在场地中可任意跑动,躲避两个
人的沙包传接。
被打到则算死掉一次。
相反,被场中的人接到沙包
一次,就可以得到一命。
(游戏者可以任意规定场地中者接到沙包
所得到的命的数量)接沙包可以分单手或双手,单手接沙包和双手
接沙包所得到的命数量不同,此数量可有游戏者规定。
场地中者接
到沙包后,可以"保命"或"点地"。
保命即使保存着一条命。
点地就
是不保存着一条命,但须在场地中点一下地,再向场外扔出。
三、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