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导学案
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3课 古诗三首 教案(部编版)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
三首古诗分别为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以及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些古诗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素材。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并掌握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及其意义;能够用自己的话对古诗进行简要的翻译和解释;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古诗的能力;通过古诗的背诵和默写,提高学生的记忆力;通过古诗的鉴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2. 古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生活经验才能较好地领会。
3. 学生对于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不强,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朗诵音频或视频、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古诗的朗诵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三首古诗,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尝试用自己的话对古诗进行简要的翻译和解释。
3.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及其意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古诗的意境和哲理,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第3课《古诗三首》导学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预习导学案3.古诗三首【学习目标】1.会写“侯、章”等 7 个生字,会认“擢、札”等 4 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走进作者】韩翃,字君平,唐代诗人。
天宝十三年(754 年)考中进士。
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而被唐德宗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广为传诵。
他的主要作品有《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题仙游观》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
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
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一字千金”。
王建,字仲初,唐代诗人。
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他的诗以田家、蚕农、织妇、水夫等为题材,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他的主要作品有《江馆》《水夫谣》等。
【自主预习】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侯()章()盈()脉()栖()鸦()(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处()脉()(3)读读下列词语,读两遍。
王侯文章哭泣盈盈脉脉栖息乌鸦(4)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春城:御柳:汉宫:传蜡烛:五侯:十五夜:中庭:地白:擢:素:札札:机杼:章:零:盈盈:脉脉:2.再读课文,概括古诗主要内容。
《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3.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寒食节:《寒食》①下列关于寒食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B.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人们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等风俗。
C.相传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被大火烧死的介子推而设立的。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内容包括《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三首古诗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 学会分析古诗词的写作手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难点:分析古诗词的写作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及其背景,带领学生朗读三首古诗词,理解基本内容。
3. 课文讲解:(1)分析《宿建德江》的意境,讲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写作手法。
(2)解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体会诗人的情感。
(3)探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写作背景,分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仿写,锻炼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词三首》2. 板书内容:(1)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从三首古诗词中选择一首进行仿写,不少于4句。
2. 答案示例:(1)仿写《宿建德江》:江水悠悠绕芳甸,月明如昼照人闲。
两岸垂杨阴绿意,夜深风轻送蝉鸣。
(2)仿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烟雨朦胧罩远山,狂风卷起千层浪。
惊涛拍岸船家梦,醉卧孤舟听雨眠。
(3)仿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沙漠苍茫月如钩,夜行风雪断归途。
马蹄踏碎星辰影,孤灯独照征人愁。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3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情感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领略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宿建德江》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宿建德江》。
(板书:宿建德江。
齐读课题)这首诗是孟浩然为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漫游吴越时写下的。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速度)2.指名读,正音。
3.自由读古诗。
(教师强调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质疑问难1.师:平时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学生自由说一说,如多读、边看插图边想象、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
)2.师:这些方法都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打上小问号。
开始吧!(自学)3.师:同学们都读懂了哪些诗句?把你读懂的地方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尝试理解诗意。
(学生汇报。
)4.质疑问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野旷天低树”“愁新”“月近人”。
)5.出示图片,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师:同学们,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孤独、沧桑、凄凉。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融入到诗的字里行间。
7.讨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教师板书,齐读。
四、入境悟情,体验升华师:“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诗人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是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的他正身处异乡。
诗人孑然独身漫游他乡,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不免顿生愁绪,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导学案、教学设计《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侯、章、泣”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想象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方法:看视频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1.了解有关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习俗,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2.下载古诗诵读,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谈话: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空中课堂”,本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第3课《古诗三首》。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不少描写传统节日的诗文,你知道哪些呢?我想课前同学们一定做好了充分的预习,那就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古诗三首》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这三首诗分别写了三个节气的习俗。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那里寒食节的景象吧!题目就点明了传统节日的名称。
一讲《寒食》一、知诗人,解诗题。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寒食节在冬至后105天,清明节前一两天,古人在这段时间需要禁火,只能吃冷食度日,所以称寒食。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
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因作《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闻名天下。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二、互动课堂听古诗诵读,并划分节奏。
出示词语解释。
三、整体感知,赏析探究1.读古诗前两句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长安城怎样的画面?“春城”“飞花”点明暮春季节。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杨花飘散。
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
2.从“飞”“斜”两个字你能体会到什么?“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飞”和“斜”字,明写花而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写出了花飞柳摇的动态美。
小学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导学案
《古诗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 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 难点:领悟古诗的意境,学习古诗的表达技巧。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我会读。
()()()()()浪淘沙九曲天涯莺啼酒旗2. 我会写。
huáng hé wàn lǐ shā rú qū组词:()()()()()()()3. 重点字讲解。
淘:是()结构,偏旁是()。
可以组词。
造句:。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淘”的右半部分“匋”要写得紧凑,撇和竖弯钩要舒展。
涯:是()结构,偏旁是()。
可以组词。
造句:。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涯”的右半部分“厂”要写得稍扁,“圭”的两个“土”字大小一致。
4. 多音字。
()曲()5. 解词义。
浪淘沙:;天涯:;二、合作探究1. 了解课文背景。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三位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2)了解古诗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通读古诗,理清脉络。
(1)每首古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3. 思考:(1)每首古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古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4. 对照注释和查阅的资料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句诗中“等闲”是什么意思?诗人是如何描写春天的景色的?5. 分析每首古诗的意境和语言特色。
三、展示交流1. 各小组依次推举发言人汇报小组成果。
(1)朗诵古诗,展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学案
(5)对比想象“日暮图”,感知“愁”绪。
(6)一咏三叹“月近人”,悟“愁”心。
示
学
评
学
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用
学
测
学
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结学
拓学
学习了这首古诗,我们已然成为了孟浩然的朋友、知己,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
板
书
宿建德江
( 语文 )学科导学案
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
教师
复议
学习目标:
1.读准多音字“泊”,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
2.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理解古诗内容。
3.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一、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赛读古诗,读出节奏。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烟渚日暮野旷→愁←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解诗题。
(1)“宿”是什么意思?
(2)“建德江”是一个地名,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建德江。三、Fra bibliotek象品读,明意悟情
(一)明诗意。
(二)悟诗情。
1.品味“愁”字。
(1)齐读“日暮客愁新”,知“愁”意。
(2)“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你是从这行诗的哪个字看出来的?“客”是指谁?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课题:《古诗词三首》导学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三课,也是经典课文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了三首古代诗词,分别是《登鹳雀楼》、《望海潮》和《临江仙·送钱穆父》。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旨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理解每首诗词的含义和背景故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韵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体会古诗词的美。
重难点分析:重点:学习掌握每首诗词的意境和音韵。
难点:理解每首诗词的抒情情感和背后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古装电视剧片段,引出学习古代诗词的话题。
让学生分享对古代诗词的印象和感受。
二、预习【10分钟】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上的三首古诗词《登鹳雀楼》、《望海潮》和《临江仙·送钱穆父》,并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在课前预习表上。
三、学习【30分钟】1. 分组朗读《登鹳雀楼》。
让学生分组朗读《登鹳雀楼》这首诗,鼓励他们运用音韵、节奏等手段表达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导读《望海潮》。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望海潮》的诗题和诗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望海潮”是什么意思?诗人通过观察海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听音乐欣赏《临江仙·送钱穆父》。
播放《临江仙·送钱穆父》的音乐,让学生静心聆听。
然后,询问学生对这首诗的感受和理解。
4. 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就每首诗的意境、抒情情感和背景故事展开讨论。
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
四、巩固【20分钟】1. 朗读比赛。
学生结合自己对每首诗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朗读。
可以由全班评选出最佳朗读者和最佳解读者。
2. 诗词填词。
根据教师提供的诗句,学生进行填词,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词语,使填入的词和诗句的意境相符合。
五、拓展延伸【10分钟】学生可自行选择并背诵自己喜欢的一首古代诗词,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诵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古诗词三首》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 导学案
任务四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其中托物言志诗是《
》 ,咏物诗是《
》。
《古诗三首》导学案
课 题:《古诗三首》
课时: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了解“托物言志”诗的一般特点,知道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学习流程 板块一:【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先读一读古诗,再结合注释,请你分别说一说 这三首诗歌的诗意。 任务一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结合注释,理顺诗意,并说一说。
板块二:【学习《马诗》,了解诗歌特点】 1、这首诗中的马是一匹怎么样的马?抓住诗中意象和重点词理解。
2、诗人仅仅是在写一匹马吗?阅读资料袋,了解作者信息。 3、通过阅读资料袋,你知道作者是借马表达什么愿望吗? 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
板块三:【总结学法,自学古诗】 像李贺这样借物抒发心中志向的写法,叫“托物言志”,这样的诗我们称之为“托
物言志诗”。《古诗三首》中的三首作品都是托物言志诗,你能用上《马诗》的学习思 路,自学《,知道所写之物的特点、品质。
《 》这首诗主要写了 ,从诗中的 的品质、特点。
(2)借助查阅的资料,发现物与人的相似之处。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作者 的人,与它笔下的
我知道了它有
相似。
,他是一个
(3)明白诗人所言之志
这首诗作者采用了
(4)自学时间 10 分钟
的写作手法,借
抒发了
板块四:【对比阅读,拓展迁移】 你能区分托物言志诗和咏物诗吗?以下两首诗歌哪一首是托物言志诗,哪一首是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创新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会生字词,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句的含义。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创意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含义。
(2)理解《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古诗《泊船瓜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介作者王勃,引导学生了解其生平事迹。
2.学习《泊船瓜洲》(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合作探究,理解诗句的含义。
(4)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含义。
(5)开展创意活动:以“瓜洲美景”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3.学习《游园不值》(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合作探究,理解诗句的含义。
(4)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含义。
(5)开展创意活动:以“游园不值”为主题,进行讨论或写作。
4.学习《江上渔者》(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合作探究,理解诗句的含义。
(4)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含义。
(5)开展创意活动:以“江上渔者”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5.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欣赏大自然。
6.作业布置(1)背诵三首古诗。
(2)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创意改编,如绘画、写作等。
小学语文六年级3《古诗三首》导学案及答案
3、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课文以《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组成。
以民俗、民间故事为主题,讲述了寒食节、中秋节中美好的民间传说和民俗,引导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三首古诗需要有感情朗读和背诵,理解诗意。
学习目标1.会认“迢迢皎皎纤纤札札脉脉”等叠词。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重点: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习难点: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学法指导:古诗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结合自己的认识体会诗人的感情。
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第一课时《寒食》导学案【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提示单一。
。
”1.作者简介。
韩翃(h óng ),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
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
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 主要作品有《宿石邑山中》 同题 仙游观》等。
2.自读,读准字音3.解释(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工具书来理解)。
春城:御柳: 汉宫: 传蜡烛: 五侯:4.说说这首诗的大意二、合作探究预习提示单二1.看看诗的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2.简要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思考:处处“飞花”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写“柳”呢?3.解释“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思考:汉宫这里指什么?“轻烟散入”四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资料链接】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
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导学案
课后链接
查找描写梅花的文章或古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早梅》
白玉条似玉
傍西桥不知……花先发
如雪疑是……雪未消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中,我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以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课时
6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
主备人
备课时间
9.12
授课时间
9.18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认识4个生字。
2、背诵三首古诗。
3、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诗境。
重点
难点
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学习
准备
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意境。
教学过程
环节
导学案
2.小组学习,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精读
点拨
深化
理解
学路导航二:
讨论、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予以点拨后,要求学生把各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2.在读的基础上,绽开丰富的想象,并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语言描绘出来。
达标
测评
总结
提升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
1.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背诵三首古诗。
情境
导入
预习
检测
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1. 《登高》——唐代杜甫2. 《望岳》——唐代杜甫3. 《夜泊牛渚怀古》——宋代苏轼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这三首古诗词的背景、作者简介、诗词内容解析以及诗词意境的领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首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作者情感把握。
2. 教学重点: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三首古诗词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三首古诗词的作者简介,帮助学生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
3. 诗词讲解:(1)逐句解析《登高》诗句,让学生领悟到作者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
(2)通过对比手法,分析《望岳》中杜甫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3)以《夜泊牛渚怀古》为例,讲解苏轼的豁达与对古人遗迹的感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诗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词三首2. 板书内容:(1)登高——杜甫(2)望岳——杜甫(3)夜泊牛渚怀古——苏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登高》诗句。
(2)分析《望岳》中作者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3)谈谈你对《夜泊牛渚怀古》中苏轼情感的理解。
2. 答案:(1)略。
(2)杜甫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自己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3)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古人遗迹的感慨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古诗词,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统编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 3.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上生成】
【自主学习】
一、学习课文
1.读正确三首古诗。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画面,读出情感。
(1)再现画面
①寒食
春城飞花+东风御柳+汉宫传蜡+轻烟散家
②迢迢牵牛星
牵牛星
↓
河汉:一水间、不得语
↑
河汉女:素手弄机杼、不成章、泣涕零
③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明月+人尽望
(2)读出情感
①寒食
“无处”“斜”“日暮”“散入”
②迢迢牵牛星
“迢迢”“皎皎”“纤纤”“扎扎”“盈盈”“脉脉”
③十五夜望月
“白”“冷”“无声”“湿”“尽”“不知秋思落谁家”
3.试着背诵课文。
二、写字
1.写字前测
①读诗句
轻烟散入五侯家、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中庭地白树栖鸦
②听写字:侯、章、泣、盈、脉、栖、鸦黄崖洞九年制学校导学案科目
语文
年级
六
课题
3.古诗三首
主备人
张俊杰
课时
2
辅备人
【学习目标】
1.会写“侯、章、泣、盈、脉、栖、鸦”等7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关键】
1.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指导写字,写不对的字多写几遍
【合作探究】
1.诗歌画面(理解内容)
2.诗歌情感(背诵诗歌:画面、情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导学案
3 古诗三首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张纸条上小学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
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
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
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
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
”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有________。
“风平浪静”在短文中指________。
“如法炮制”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
“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________。
(2)“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教育极大?抄写下来。
【答案】(1)痴迷、梦寐以求;父母似乎没发现“我”拿钱的事;像上次一样,打开写字台的抽屉,私自拿出里面的钱去买书;不让父母知道,私自打开抽屉,拿父母的钱买书(2)是父母留在抽屉的。
“从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条的尊严”这句话看出的。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1、痴迷、梦寐以求;2、父母似乎没发现“我”拿钱的事;3、像上次一样,打开写字台的抽屉,私自拿出里面的钱去买书;4、不让父母知道,私自打开抽屉,拿父母的钱买书。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
17《古诗三首》导学案
学生励志寄语: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要明白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要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孩子们,踏踏实实的学习,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油吧!孩子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教学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1.认识生字:德、鹊、蝉、稻。
学会正确读写。
2.认识诗歌的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
水诗为主。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
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
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的词抒写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
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
作品。
3.读出节奏。
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
并板书: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
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
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学生自读后教师
指导,并出示课件,使
学生能够把握准诗词
的节奏,正确朗读诗
歌,同时,这也是正确
理解诗词的第一步。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
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学新诗。
1.总结学习方法: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
(板书: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
2.用总结的学习方法尝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学生按步骤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检查回馈,点拨指导。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在读的基础上再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等手段来理解诗句,可以锻炼学生自学古诗词的能力。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合作的结果说出诗句的意思后,教师出示课件,既可以纠正学生理解上的错误,又可以为学生正确表达提供范例。
读准、读通、读懂古诗,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高年级的古诗教学,一定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学古诗的方法。
(一)多种形式朗读,边读边悟。
1.自己放声读一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通,读顺。
2.指名朗读,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诗的节奏。
(读词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道。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课件出示配乐范读。
4.女生男生赛读。
5.全班齐读,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
就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着,听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又闻到什么?从而又想到了什么呢?
(二)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默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
教师指导:
惊鹊:鹊儿被惊醒。
鸣蝉:蝉儿鸣叫。
社:社庙。
溪桥:溪上的小桥。
3.指名说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本课理解上的重点。
(1)指名说“谁听取蛙声一片?”又是谁“稻花香里说丰年”?
(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5.试着把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
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茅屋小店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四、合作探究,反馈交流。
(一)全班交流,自由读词,思考下列问题:
1.你从词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3.词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由“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句词,你想到了哪一句有名的诗?
(二)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1.听到了风的声音,蝉和青蛙的叫声。
看到了明月、惊鹊、风吹稻田、天外疏星。
想到了农民丰收时的情景。
(板书:看明月,惊鹊听清风,鸣蝉,蛙声闻稻花香想说丰年)
2.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
3.流露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的思想感情。
(板书: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
4.我想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词的意境,锻炼学生的写作及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