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ppt课件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细目一果实类中药概述要点性状鉴别鉴别果实类中药,应注意其形状、太小、颜色、顶端、基部、表面、质地、破断面及气味等。
并注意是完整的果实还是果实的某一部分。
注意果实的顶端有柱基等附属物,下部有无果柄或果柄脱落的痕迹;有的带有宿存的花被。
完整的果实,观察外形后,还应剖开果皮观察内部的种子,注意其数目和生长的部位(胎座)。
从气味方面鉴别果实类中药,也是很重要的。
有的果实类中药有浓烈的香气,可作为鉴别真伪及品质优劣的依据。
要点显微鉴别果实由果皮及种子组成,果皮的构造包括外果皮、中果皮及内果皮三部分:1.外果皮与叶的下表皮相当。
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
表皮细胞有时有附属物存在,如具有毛茸,多数为腺毛,少数具腺毛或腺鳞。
有时其表皮细胞中含有色物质或色素,如川花椒;有时在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如五味子。
2.中果皮与叶肉组织相当,通常较厚。
大多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中有时含淀粉粒,如五味子。
在中部有细小的维管束散在,有时可能有石细胞、油细胞、油室或油管等存在。
例如荜澄茄的中果皮内部有石细胞与油细胞分布;小茴香的中果皮内可见油管。
3.内果皮与叶的上表皮相当;是果皮的最内层组织,大多由1列薄壁细胞组成。
也有的内果皮细胞全为石细胞,如胡椒。
有些核果的内果皮,则由多层石细胞组成。
有的以5~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互相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为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共同特征)。
细目二种子类中药概述要点性状鉴别注意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纹理、种脐、合点和种脊的位置及形态;以及质地、纵横剖面、气与味等。
形状大多呈不规则圆球形、类圆球形或扁圆球形,少数种子呈线形、纺锤形或心形。
种皮的表面常有各种纹理。
表面除常有的种脐、合点和种脊外,少数种子有种阜存在。
剥去种皮可见种仁部分,有的种子具发达的胚乳;无胚乳的种子,则于叶常特别肥厚。
胚大多直立,少数弯曲。
有的种子浸入水中显黏性,如车前子、葶苈子。
《天然药物学基础》第十三章种子与果实类药材 ppt课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果实与种子类重点药材的来源、主要性状鉴别特征,典型 代表药材的显微、理化鉴别特征及功效。 2、熟悉果实与种子类一般药材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及功效应用。
二、教学重点:五味子、木瓜、山楂、苦杏仁、决明子、枳壳、
陈皮、小茴香、连翘、马钱子、砂仁。
三、教学难点:典型代表药材的显微特征。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 五、时间安排:5学时 六、教学内容:详见以下各部分
【性状】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红、紫红
或暗红色,皱缩,油润,有的黑红色或出现 “白霜”。果 肉柔软,肾形种子1~2,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以粒大肉厚、色紫红、有油性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暗紫色。种皮表皮石细胞表 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厚, 胞腔内含深棕色物。种皮内层石细 胞呈多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表 面有角质线纹;表皮中散有油细胞。 中果皮细胞皱缩,含暗棕色物,并 含淀粉粒。
山东产量 大,品质佳 。
【性状】类球形,直径1~2.5㎝。深红色,有光泽,被有
细小灰白色小斑点,基部有细果柄或柄痕。 饮片圆形,皱缩不平,厚0.2~0.4cm。果肉深黄至浅
棕色。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黄色果核,但多脱落。气微清香, 味酸、微甜。
【功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应用】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
急救:先洗胃或催吐,再静脉注射亚硝酸钠及硫代硫 酸钠溶液。
山楂
【来源】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
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山 楂”。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果实种子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学习课件
路路通的鉴定
Liquidambaris Fructus
一、来源鉴别
金缕梅科植物
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干燥成 熟果序。
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地。
二、性状鉴别
❖ 为聚花果,由多数小蒴果集合而成,呈球形,直径2~3cm。基部 有总果梗。
四、理化鉴别
2.检查 水分不得过16.0%(烘干法);总灰 分不得过7.0%。 3.按HPLC法测定,本品含五味子醇甲(C24H32O7) 不得少于0.40%。
五、附注
①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药材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 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种子1~2枚,肾形,表面棕黄色, 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微酸。主含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等成 分。按HPLC法测定,本品含五味子酯甲(C30H32O9)不得少于0.20%。性味、功能 同五味子。 ②醋五味子:取净五味子,照醋蒸法蒸至黑色,用时捣碎。表面乌黑色,油润, 稍有光泽;有醋香气。
柿蒂 连翘 女贞子 蔓荆蒡子 砂仁 草果 豆蔻 红豆蔻 益智
第二节 种子类中药
白果
葶苈子
柏子仁 芥子
火麻仁 苦杏仁
王不留行 桃仁
莲子
郁李仁
肉豆蔻 沙苑子
目录
决明子 葫芦巴 白扁豆 淡豆豉 荔枝核 千金子
酸枣仁 胖大海 马钱子 菟丝子 牵牛子 天仙子
主要成分---
❖ 马兜铃酸 ❖ 马兜铃次酸 ❖ 挥发油
四、附注
1.天仙藤 为马兜铃或北马兜铃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采割,除去杂质, 晒干。茎呈细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3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褐色, 有纵棱及节,节间不等长;质脆易折断,断面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维管束; 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三角状狭卵形或三角状宽卵形, 基部心形,暗绿色或淡黄褐色,基生叶叶脉明显,叶柄细长;气清香,味 淡。性温,味苦;功能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本品含马兜铃酸,可引起肾 脏损害等不良反应。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 用。 2.青木香 为马兜铃或北马兜铃的干燥根。因含具肾毒性的马兜铃酸,自 2005年版《中国药典》开始不再收载使用。凡成方制剂中含有“青木香” 者,以“土木香”代替。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①外果皮 ②中果皮
13
A
种子横切面:
①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呈 栅栏状,壁厚,密具细小孔沟,其下 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石 细胞,壁厚,孔沟较大而疏,最内侧 的石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薄。
②石细胞下为3~4列较小的薄壁细胞。 在种脊部位有维管束,并有纤维束。
③油细胞1列,细胞径向延长,含棕黄 色挥发油。
④种子1~2粒,呈肾形,表面棕黄
色,有光泽,种皮硬而脆,较易 破碎。
⑤种仁呈钩状,黄白色,半透明, 富有油性。
⑥果肉气弱,味酸,种子碎后有香 气,味辛,微苦。
②紫红色 或暗红色
12
A
[显微鉴别]果皮: ①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
形表皮细胞,壁稍厚, 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 胞。 ②中果皮有十余层薄壁细 胞,细胞切向延长,内 含淀粉粒,散有小形外 韧型维管束十余个。 ③内果皮为一列小型薄壁 细胞。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 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五味子” 。
[产地]五味子产于东北三省。 [采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去果梗晒干。
11
A
[性状]
①形状
③ 种子
①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扁球形。
②直径5~8mm。
③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
油性,果肉柔软,有的表面黑红 色或出现“白霜”。
④种皮内层细胞形小,壁略厚。 ⑤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和糊
粉粒。
内果皮
①外层石 细胞
②内侧石 细胞
③石细胞下 薄壁细胞 ④油细胞
⑤内种皮
⑥胚乳细胞
14
A
粉末:暗红色。
①果皮的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排列紧密整齐, 表面有微细的角质线纹,内含颗粒状色素物 质,随处可见类圆形或多角形的油细胞。其 四周有6~7个细胞围绕。
果实种子类中药ppt课件

细胞为1组,各组间不规则镶嵌。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性状鉴别】 1、北五味子: ①不规则圆球形,直
径5-8mm。 ②表面紫红色或黑褐
色,皱缩,显油性。 有的表面有“白霜”。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③种子1-2粒,肾形, 棕黄色,种皮硬脆有 光泽,种仁钩状富油 性。
味微苦而辣,有麻舌感。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3、粉末: 暗红色
①外果皮碎片:细 胞多角形,其中嵌 有油细胞。油细胞 周围的表皮细胞平 周壁常有放射状的 角质层纹,一般有 6-7 个 表 皮 细 胞 围 绕。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华中五味子的成熟 果实。药材习称 “北五味子”、 “南五味子”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药用植物学果实和种子课件

内含有1粒种子,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
分离,一般容易误认为是种子.如小麦,玉
米,稻等.
③坚果:内含1粒
种子,果皮木质化而坚硬,外面常有总苞
发育成的硬壳(壳斗)附着基部.如板栗.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课件共99页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课件共99页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课件共99页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课件共99页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课件共99页
(一)、果实的发育和构造
1,果实的发育 果实形成过程中,花梗 变成果柄,花萼脱落或宿存,花冠雄蕊一般脱 落,雌蕊的花柱和柱头枯萎,子房发育成果实. 纯粹由子房发育成的果实称为真果,如桃,杏 等.有些植物除子房外,花的其它部分如花被, 花托及花序轴等也参加形成果实,这种果实 称为假果,如梨,无花果,瓜类等.还有少数植物 的雌蕊不经过受精作用也能发育成果实,称为 单性结实,这种果实里不形成种子,又叫无子 果实,如香蕉,无子西瓜,无核柑橘等.
1.雌蕊有哪些类型? 2.子房着生的位置有哪几种?
应如何判断? 3.胎座有哪些类型?
4.何谓花程式?
5.花序有哪些类型?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课件共99页
第五节 果实和种子
一, 果 实
果实是花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而
成,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器官。果实由
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果实有保护和 散布种子的作用.许多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可供药用,如五味子,吴茱萸,山楂等.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课件共99页
④蒴果:由2个或2个以上的合生心皮发育 而成的果实,1至多室,内含多数种子,成熟 后开裂的方式主要有瓣裂,孔裂,盖裂,齿 裂等.瓣裂是果实成熟后,果皮沿果实纵 向裂开成数个果瓣,如牵牛等;孔裂是果 实的上部或顶端开裂成小孔,如虞美人等 盖裂是果实中部呈环状开裂,上部帽状脱 落,如车前等;齿裂是果实顶端呈齿状裂开
果实种子类中药-4 PPT课件

北葶苈子
南葶苈子
4
决明子
为豆科植物决明(大决明子 )Cassia obtusifolia L.或 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5
大决明子
小决明子
6
补骨脂
L.的成熟果实。
Psoralea corylifolia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60~150cm,全株有白色 毛及黑褐色腺点。茎直立。叶互生,多为单叶,仅枝 端的叶有时侧生1枚小叶;叶片阔卵形至三角状卵形, 长4~9cm,宽3~6cm,先端钝或圆,基部圆或心形, 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花多数,密集成近头状的总状 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淡紫色或白色。荚果近椭圆 形,果皮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1月。
浅纵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
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微显油
性。无臭,味辛、苦,有麻舌感。
白丑
黑丑
14
牛蒡子
菊科(Compositae) 植物牛蒡 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 熟果实。
15
[药材性状] 瘦果呈长倒卵形, 两端平截,稍弯曲。长5~7mm, 宽2~3mm。表面灰褐色,有数 条微凸起的纵脉,并散有稀疏 黑色斑点。顶端钝圆稍宽,有 一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基。 基部略窄,有圆形果柄痕。果 皮坚脆,破开后内有子叶子 2 片,淡黄白色,捻之有油渗 出。无臭,味苦微辛,久嚼之 稍麻舌。
熟种子。 秋季果 瓜蒌 卵圆形至球形,直径7~10.5cm。表面深橙黄色至
橙红色,顶端有残存柱基,另端有果梗残迹;果皮稍厚,
多少皱缩,果瓤橙黄色,粘结多数种子成团;种子卵状
椭圆形而扁平,长1.1~1.6cm,黄棕色。完整时气微,
果实种子类课件

2021/3/28
5
五味子
▪ 【来源】 ▪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的干燥成熟果实。 药材习称“北五味 子”、
▪ 华中五味子是“南 五味子”
2021/3/28
6
【性状鉴别】
▪ 1、五味子: ▪ ①不规则圆球形球形或扁球形, ▪ ②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
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 现“白霜”。 ▪ ③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表面 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 ④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 气,味辛、微苦。 ▪ (口尝出现酸甜苦辣辛五种味道)
▪ 4.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 四边约等长。
▪ 5.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2021/3/28
25
山茱萸
▪ 【来源】 ▪ 山茱萸科植物山
茱萸的干燥成熟 果肉。
2021/3/28
26
【性状鉴别】
▪ 1.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 2.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
皱缩,有光泽。 ▪ 3.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
明子等。 ▪ 2.种子的一部分-------------绿豆衣种皮药用 ▪ 3.假种皮入药---------------肉豆蔻衣、龙眼肉 ▪ 4.种仁用药-----------------肉豆蔻 ▪ 5.胚-----------------------莲子心 ▪ 6.发芽的种子---------------大豆黄卷 ▪ 7.发酵加工品---------------淡豆豉
▪ ④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 背面略隆起,直径3~ 4mm , 表 面 暗 棕 色 , 有 皱 纹,并被有残留的假种皮。
▪ ⑤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 脑。
2021/3/28
45
印尼白蔻 :不同点
▪ 1.个略小。 ▪ 2.表面黄白色,有的微显紫棕色。 ▪ 3.果皮较薄,种子瘦瘪。 ▪ 4.气味较弱。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共124页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谢
第10章果实及种子中药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①外果皮 ②中果皮
中药鉴定学
种子横切面:
①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呈 栅栏状,壁厚,密具细小孔沟,其下 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石 细胞,壁厚,孔沟较大而疏,最内侧 的石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薄。
②石细胞下为3~4列较小的薄壁细胞。 在种脊部位有维管束,并有纤维束。
③油细胞1列,细胞径向延长,含棕黄 色挥发油。
⑤种仁呈钩状,黄白色,半透明, 富有油性。
⑥果肉气弱,味酸,种子碎后有香 气,味辛,微苦。
②紫红色 或暗红色
中药鉴定学
[显微鉴别]果皮: ①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
形表皮细胞,壁稍厚, 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 胞。 ②中果皮有十余层薄壁细 胞,细胞切向延长,内 含淀粉粒,散有小形外 韧型维管束十余个。 ③内果皮为一列小型薄壁 细胞。
2.果实类中药
2.1 入药部位
大多数用成熟的果实,有的用幼果。如:枳实, 西青果。 幼果:枳实、西青果 果穗:桑椹、荜茇 完整果实:南山楂、女贞子、瘪桃干、罗汉果、乌梅 部分果皮:陈皮、大腹皮、青皮、橘红 果柄:甜瓜蒂 宿萼:柿蒂 中果皮V.B:橘络,丝瓜络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2.2 性状鉴别 先弄清是果实的一部分还是完整果,然后按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山楂(Fructus Crataegi)
[来源]为蔷薇科(Rosaceae) 植 物 山 果 红 Crataegus pinnatifida Beg.var.major N.E.Br 或 山 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 果实。
[产地]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
②种皮薄,棕色至暗棕色,有不规则的皱 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种子 2020/12/12
8
中药鉴定学
3、种子类中药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2020/12/12
9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3.1 分清入药部位: 假种皮:肉豆蔻衣、龙眼肉。 种皮:绿豆衣。 种仁:肉豆蔻,柏子仁。 子叶:莲子。 胚:莲子芯。 加工品:大豆卷黄,淡豆豉。
2020/12/12
10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3.2 性状鉴别:
王不留行:显疣状突起。 蓖麻子:具色泽鲜艳的花纹。 表面特征 番木鳌:具毛茸。 大截科种子有种阜。 有粘性:车前子,葶苈子 断面特征:槟榔纹,如槟榔、肉豆蔻 气味:肉豆蔻气香,马钱子味极苦。
2020/12/12
11
中药鉴定学
3.3 显 微 鉴 别
2020/12/12
②种皮外层石细胞群呈多角形或稍长,大小皮 显均匀,直径或长度28~50µm,壁厚,胞 腔小,内含棕色物质,内层石细胞呈类圆形, 多角形,肾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长70- 100~130µm,壁较薄,胞腔较大,密具细 壁孔。
③种皮油细胞类圆形,含黄色挥发油。 ④导管螺纹,偶有网纹,直径15~24µm。 ⑤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壁薄,内含脂肪油及糊
去果梗晒干。
2020/12/12
13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性状]
①形状
③ 种子
①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扁球形。
②直径5~8mm。
③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 油性,果肉柔软,有的表面黑红 色或出现“白霜”。
④种子1~2粒,呈肾形,表面棕黄
色,有光泽,种皮硬而脆,较易 破碎。
⑤种仁呈钩状,黄白色,半透明, 富有油性。
1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2.果实类中药
2.1 入药部位
大多数用成熟的果实,有的用幼果。如:枳实, 西青果。
幼果:枳实、西青果
果穗:桑椹、荜茇
完整果实:南山楂、女贞子、瘪桃干、罗汉果、乌梅
部分果皮:陈皮、大腹皮、青皮、橘红
果柄:甜瓜蒂
宿萼:柿蒂
中2果020/皮12/12V.B:橘络,丝瓜络
2
精品资料
粉粒。 ⑥淀粉粒类圆形或多角形,可见脐点,偶有复
粒。
2020/12/12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5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有的有花萼宿存:如蔓荆子
有的有刺状突起:如白蒺藜(刺葵藜)
有的有纵直棱角,如:使君子
大多数果实表皮皱缩,特别是肉质果 如:皱皮木 瓜,乌梅、山楂;也有的光滑,如使君子,罗汉果。
果柄及花柄残基也有助于鉴别,如马兜铃。
气味鉴别:伞形科,姜科大部分中药有香气。宁夏
枸枸子味甜,鸦胆子味极苦(根及根茎类:黄连、 胡黄连、龙胆、山豆根;种子:马钱子),五味子有 五味。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第十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1.定义:以植物的果实(Fructus)及种子(Semen) 或相关器官入药的中药称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果实和种子是不同的器官,药材商品中未严 格区分,大多数是果实,种子一起入药,少数 是种子,也有的仅在临用时取出种子,如巴豆, 砂仁。
2020/12/12
2.2 性状鉴别
先弄清是果实的一部分还是完整果,然后按
顺序鉴别。
形状:形态各异,有的呈圆形或类球形,如
五味子、山楂,有的呈多角形,如八角茴香、化
橘红。
地肤子有存皮残存,呈三角星状。
芸香科果实一般有多数凹下的油点。陈皮、
青皮、吴茱萸等。
伞形科为双悬果,有隆起纵肋。如:茴香,
蛇床2020子/12/1,2 鹤虱。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12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ae)
[ 来 源 ] 为 木 兰 科 ( Magnoliaceae) 植 物 五 味 子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 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五味子” 。
[产地]五味子产于东北三省。 [采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细胞组成,贮藏有营养物质,如五味子含淀粉粒,
另外一些果实有油管、石细胞或无机盐结晶存在,
如小茴香有油管,荜澄茄有石细胞与油细胞,山里
红有石细胞、淀粉粒、簇晶。
③内果皮:与叶上表皮结构相当,大多为1列薄壁细胞,
胡椒为1列石列细胞,另外一些核果的则由多层石细
胞组成;伞形科植物的果实的内果皮为镶嵌状薄壁
细胞。
③油细胞1列,细胞径向延长,含棕黄 色挥发油。
④种皮内层细胞形小,壁略厚。 ⑤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和糊
粉粒。
2020/12/12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内果皮
①外层石 细胞
②内侧石 细胞
③石细胞下 薄壁细胞 ④油细胞
⑤内种皮
⑥胚乳细胞
16
中药鉴定学
粉末:暗红色。
①果皮的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排列紧密整齐, 表面有微细的角质线纹,内含颗粒状色素物 质,随处可见类圆形或多角形的油细胞。其 四周有6~7个细胞围绕。
⑥果肉气弱,味酸,种子碎后有香 气,味辛,微苦。
2020/12/12
②紫红色 或暗红色
14
Hale Waihona Puke 中药鉴定学[显微鉴别]果皮: ①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
形表皮细胞,壁稍厚, 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 胞。 ②中果皮有十余层薄壁细 胞,细胞切向延长,内 含淀粉粒,散有小形外 韧型维管束十余个。 ③内果皮为一列小型薄壁 细胞。
对于剧毒中药,尝时应注意安全。
2020/12/12
6
中药鉴定学
2.3 显微鉴别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2020/12/12
7
中药鉴定学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①外果皮:与叶的下表皮相当,常由一列细胞组成,
外被角质层。有的有一些附属物,如:吴茱萸具腺
毛,腺鳞:蔓荆子,油细胞:五味子,壁内腺:补
骨脂。
②中果皮:与叶肉组织相当,一般较厚,由多层薄壁
2020/12/12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
①外果皮 ②中果皮
15
中药鉴定学
种子横切面:
①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呈 栅栏状,壁厚,密具细小孔沟,其下 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石 细胞,壁厚,孔沟较大而疏,最内侧 的石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薄。
②石细胞下为3~4列较小的薄壁细胞。 在种脊部位有维管束,并有纤维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