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作业危害分析法
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作业危害分析法(JHA)1.方法概述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方法之一。
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险源识等步骤。
2.作业活动划分按生产流程、区域位置、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
包括但不限于:——日常操作:工艺、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火车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铁路槽车洗车、输煤机检查、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物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1)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公众聚集活动等;(2)按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流程划分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
3.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将《作业活动清单》中的每项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
——根据GB/T13861的规定,辨识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及潜在事件。
——根据GB6441规定,分析造成的后果。
——识别现有控制措施。
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根据风险判定准则评估风险,判定等级。
——将分析结果,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中。
表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岗位: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填表说明: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表2 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岗位: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填表说明: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作业危害分析法.doc
作业危害分析法作业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HA)又称作业安全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SA)、作业危害分解(Job Hazard BreaKdown),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此方法适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
何谓作业危害分析作业危害分析将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
作业危害分析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彻实施。
这种方法的基点在于职业安全健康是任何作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独剥离出来。
所谓的“作业”(有时也称“任务”)是指特定的工作安排,如“操作研磨机”、“使用高压水灭火器”等。
“作业”的概念不宜过大,如“大修机器”,也不能过细。
分析步骤开展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辨识原来未知的危害,增加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促进操作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得到更为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
作为操作人员的培训资料,并为不经常进行该项作业的人员提供指导。
作业危害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职业安全健康检查的标准,并协助进行事故调查。
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2)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4)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分析过程分析作业的选择理想情况下,所有的作业都要进行作业危害分析,但首先要确保对关键性的作业实施分析。
确定分析作业时,优先考虑以下作业活动:事故频率和后果频繁发生或不经常发生但可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严重的职业伤害或职业病事故后果严重、危险的作业条件或经常暴露在有害物质中;新增加的作业由于经验缺乏,明显存在危害或危害难以预料;变更的作业可能会由于作业程序的变化而带来新的危险;不经常进行的作业由于从事不熟悉的作业而可能有较高的风险。
作业安全分析法(JSA精简版)
程;
是有组织对存在的危害进行识别、评估和制定实施控制措施的过
是将风险最大限度的消除或控制的一种方法。
一、JSA概述
作业安全分析(JSA)的作用
改善对危害的认识或增强识别新危害的能力 持续改善安全标准和工作条件 促进团队进行自主管理 确保控制措施有效并得到落实 消除或消减风险的需要 减少事故
人员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训不足;雇用不当或缺乏检查;超负
荷;禁忌作业等; 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缺陷;
相关方管理缺陷等。
危害的分类:四大类
(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
•
人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人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 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 动伤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伤害,明火,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志缺陷, 有害光照);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 固体/自燃物品、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致病微 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植物等)
----明确工作计划
第二步:工作任务分解
分解作业步骤是实施JSA的重要一步,是做好JSA的基础和前提。作
业步骤划分应按实际作业程序,按先后顺序,不累赘也不遗漏地进行。
按工作顺序把一项作业分成几个步骤, 每一步骤要具体而明确 使用动作 (打开, 转动, 关闭…) 简明扼要说明做什么, 不是如何做 实地观察员工的作业步骤 可以使用录像和照片帮助说明 由有经验的人参与划分步骤 步骤划分不要太细或太笼统, 最好能控制在5-10 步之内 给每个步骤编号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模版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保护职工身心健康,提高作业安全水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开展作业活动。
第三条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是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进行系统分析,制定相应措施和管理制度的过程。
第四条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应从作业准备阶段开始,贯穿作业实施和监督过程。
第五条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应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并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六条个人责任和管理责任相结合,推动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工作有效落实。
第二章作业危害分析第七条作业危害分析应以危险源识别为基础,通过系统地分析作业过程中的脆弱环节、危险环境和危险行为等因素。
第八条作业危害分析应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方法,充分考虑可能的危害因素和作业条件变化。
第九条作业危害分析应重点关注与作业活动相关的人员、设备、材料和环境等方面的危害。
第十条作业危害分析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季节变化、气象条件等因素。
第十一条作业危害分析应进行前期筹备、现场勘察和数据分析等工作,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二条作业危害分析应建立相关档案,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作业活动的动态管理。
第三章作业控制管理第十三条作业控制管理是在作业危害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以控制作业活动中的危害。
第十四条作业控制管理应以防范为主,强调预防为主线,加强事前控制和风险防控。
第十五条作业控制管理应充分考虑作业环境、作业方式、作业人员和作业设备等因素,综合运用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手段。
第十六条作业控制管理应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作业安全责任制度,加强作业监督和安全培训。
第十七条作业控制管理应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和风险联防。
第十八条作业控制管理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作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第四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九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严肃追究责任。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范文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危害分析和控制管理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二、作业危害分析1.作业危害辨识在进行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梳理和辨识,识别作业可能带来的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机械伤害、化学物质、噪音、尘埃等。
2.危害因素评估对确定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明确其对员工的威胁程度和危害程度。
可以采用风险矩阵、风险等级等方式进行评估,确定危害因素的优先级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3.作业危害源控制针对危害源,应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可以通过改变工艺、改进设备、优化操作流程等方式减少危害源的发生。
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完全消除危害源的情况下,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器具等。
4.作业危害因素管控除了对危害源的控制,还需要对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管控。
可以通过调整作业环境的温湿度、通风设施、照明等方面,减少作业环境对员工的不利影响。
5.作业危害分析文档对于每个作业岗位,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危害分析文档,并进行定期更新。
文档内容应包括作业环境、危害源列表、评估结果、控制措施等。
这些文档应保存在指定位置,并保证易查易得。
三、作业危害控制管理1.培训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危害分析与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其危害辨识和危害控制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危害源辨识、危害评估方法、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等。
2.作业许可制度制定严格的作业许可制度,确保作业前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和安全审核。
作业许可制度应包括作业环境评估、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作业人员的资质要求等。
3.作业监督检查建立作业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作业监督检查应包括对作业环境、作业方式、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等方面的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4.事故预防机制建立事故预防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作业危害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范本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和控制作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生产安全和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作业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农民合作社、外来务工人员等。
第三条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是指对作业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危害。
第四条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的目标是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和控制作业危害,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作业危害分析第五条作业危害分析是指对作业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识别、分析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机械设备的安全;(二)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三)人工作业的安全员比上岗责任;(四)环境因素对作业的影响;(五)劳动者的个人特点和能力。
第六条作业危害分析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制定详细的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分析;(二)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三)可能受到影响的劳动者;(四)危险因素的评估结果;(五)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第七条作业危害分析应当及时进行,并根据作业活动的具体情况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
作业活动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重新分析。
第三章作业危害控制第八条作业危害控制是指通过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作业活动中的危害。
第九条作业危害控制应当根据作业活动的具体情况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二)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存储;(三)人工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四)环境因素的控制和治理;(五)劳动者的培训和教育。
第十条作业危害控制应采取综合的措施,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控。
各级负责人应当对作业危害控制负有主要责任,并将作业危害控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指标。
第四章作业危害管理第十一条作业危害管理是指对作业危害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包括但不限于作业危害分析、作业危害控制和事故应急处理。
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时作业活动的划分按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流程进行划分填入《16
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 等提出要求。 答案:正确
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或者单位签订救援 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答案:正确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答案:正确
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或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两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行。 答案:正确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其效果之一应是员工隐患排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答案:正确
从业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听从指挥,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答案:错误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的编制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 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下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上一级必须 同时负责管控。 答案:错误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之前进行的。 答案:错误
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生产经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责。 未明确职责的,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
答案:正确
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时作业活动的划分按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流程进行划分,填 入《作业活动清单》。 答案:正确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属于特种设备。 答案:正确
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或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两类隐患排查不可同时进行。 答案:错误
答案:错误
在危险源辨识时首先应该考虑根源危险源即第一类危险源。 答案:正确
严禁使用带式制动器的提升绞车作为主提升设备。 答案:正确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概述在各种生产、施工、运输等作业过程中,由于原材料、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等原因,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和健康危害。
因此,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于每种作业都需要进行危害分析和控制管理。
本文旨在规定作业危害分析的流程和控制管理的措施,从而取得最好的作业效果,并达到预期的安全和健康目标。
作业危害分析定义作业危害分析是通过分析作业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健康危害,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技术支持,能有效地发现并预防事故的发生。
分析的对象可以是整个作业系统或一个具体的作业,以确定作业执行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风险。
流程作业危害分析流程如下:1.确认作业:确定需要进行危害分析的具体作业。
2.收集信息:收集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和健康危害的信息,包括作业活动、设备及工具、物质和能量等。
3.识别危害: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可能导致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的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物理、化学、生物、人为和环境因素等。
4.评估危害:根据识别的危险源,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后果、概率和严重程度,评估作业安全和健康危害的风险等级。
5.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安全和健康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控要求,以及应对措施等。
6.审核验证:对所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审核和验证,以保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作业危害控制针对作业危害分析结果,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控要求来防范危险和提高安全和健康意识。
作业危害控制主要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控制三个方面。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通过采取设计改进、设备维护、防护筛选和橡胶制品隔绝等措施,从源头上消除危害源,保障员工在安全和健康的作业环境中工作。
例如,在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可以采用人机工程和防护设施来消除可能引起的危险,从而降低作业安全和健康风险。
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通过制定规范的作业程序、培训教育、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措施,规范和监督员工的作业行为,提高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意识,保障员工在安全和健康的作业环境中工作。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作业危害的分析与控制管理,保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作业效率,本规定制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活动。
第三条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是指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第四条作业危害的理解:1. 作业危害是指作业活动中可能对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或危害的因素,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人因危害等。
2. 作业危害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直接危害是指直接对人员造成伤害的因素,如高温、噪音、射线等。
间接危害是指对人员造成伤害的因素通过其他因素间接影响到人员,如露天作业地点的恶劣环境可能导致人员长时间暴露于高温,从而对人员产生伤害。
第五条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的目标:1. 确定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因素;2. 评估危害对人员的可能影响程度;3. 制定控制措施,降低危害对人员的影响程度;4. 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第六条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的基本原则:1. 预防优先。
优先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危害。
2. 综合治理。
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手段,从多个方面降低危害。
3. 安全科学。
根据危害特点和作业需求,科学选择控制措施。
4. 全员参与。
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共同参与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活动。
5. 动态管理。
随着作业活动的变化,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第七条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的负责机构:1.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的领导和监督。
2. 各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是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工作的执行者和参与者。
第八条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的管理程序:1. 制定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计划;2. 进行作业危害分析;3. 制定作业危害控制措施;4. 实施作业危害控制措施;5. 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6. 定期评估作业危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7. 动态调整作业危害控制措施。
第二章作业危害分析第九条作业危害分析的内容包括:1. 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因素;2. 危害因素对人员的可能影响程度;3. 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
六大安全管理方法
一、工作安全分析(JSA)【又称工作危害分析(JHA)】工作安全分析是针对某项作业活动的各个步骤,识别可能产生的危害,制定相应的风险消除、消减控制措施,并告知所有参与作业人员的工作方法。
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HAZOP分析法是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或生产装置中潜在的危险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价,识别出生产装置设计及操作和维修程序,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装置工艺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为制定基本防灾措施和应急预案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
公式:D=L×E×C风险分值D=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四、过程危险分析(PHA)即将事故过程分析,也就是在一个系列的假设前提下按理想的情况建立模型,将复杂的问题或现象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对事故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过程危险分主要用来分析在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常见的重大事故造成的热辐射、爆炸波、中毒等不同的化学危害。
五、故障树分析法(FTA)它采用逻辑的方法,形象地进行危险的分析工作,特点是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做定性分析,也可以做定量分析。
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它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六、事件树分析法(ETA)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件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件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猜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作业危害分析法
作业危害分析法作业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HA)又称作业安全分析(Job HazardAnalysis,JSA)、作业危害分解(Job Hazard BreaKdown),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此方法适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
何谓作业危害分析作业危害分析将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
作业危害分析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彻实施。
这种方法的基点在于职业安全健康是任何作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独剥离出来。
所谓的“作业”(有时也称“任务”)是指特定的工作安排,如“操作研磨机”、“使用高压水灭火器”等。
“作业”的概念不宜过大,如“大修机器”,也不能过细。
分析步骤开展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辨识原来未知的危害,增加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促进操作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得到更为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
作为操作人员的培训资料,并为不经常进行该项作业的人员提供指导。
作业危害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职业安全健康检查的标准,并协助进行事故调查。
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2)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4)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分析过程分析作业的选择理想情况下,所有的作业都要进行作业危害分析,但首先要确保对关键性的作业实施分析。
确定分析作业时,优先考虑以下作业活动:事故频率和后果频繁发生或不经常发生但可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严重的职业伤害或职业病事故后果严重、危险的作业条件或经常暴露在有害物质中;新增加的作业由于经验缺乏,明显存在危害或。
工作危害分析危险控制十个典型案例
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
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
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厂风险点登记台账
记录受控号)CJC-FX-01 单位:石灰车间
可能导致的 主要事故类型
No:HHCJ-FXDJ-01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全防护设 车间安全操作规
2、电器设施 1、人身伤害(
题或日常培 服
导电的物体将导电 0
施
程》中的设备开
1 15 7.5 5 蓝
1 开车前检查 缺陷
电伤)
训 对 员 工 进 3 、 穿 绝 缘 体与触电者分开。 .5
2、财产损失
2.设置 车前检查的相关
漏 电 保 护 规定。
行培训学习 鞋
2、是对呼吸和心跳
活动频率 备注 频繁进行 频繁进行 频繁进行 频繁进行 频繁进行 频繁进行
频繁进行
频繁进行
频繁进行 频繁进行
安全生产
A.3设备设施清单
纯碱厂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记录受控号)CJC-FX-03 单位:石灰车间 No:HHCJ-SBSS-01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是否特种设
位号/所在部位 所属单位
备注
备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放炮、其它伤害
机械伤害、触电、高出坠落、淹溺、物体打击
火灾、高处坠落、爆炸、中毒和窒息、灼伤
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灼烫、物体打击、火灾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灼伤
中毒和窒息、灼伤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灼烫(蒸汽、碱)、火灾、高处坠落、其它爆炸(蒸汽管线爆裂)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灼烫(蒸汽、碱)、火灾、高处坠落、其它爆炸(蒸汽管线爆裂)
作业风险分析法
作业风险分析法作业风险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用于识别和评估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
该方法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作业风险分析法的步骤和应用。
1. 确定作业范围和目标:在进行风险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作业的范围和目标。
这包括确定作业的具体内容、时间和地点等。
2. 识别潜在风险:通过对作业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包括人员安全、设备故障、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风险。
3. 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对于识别出的潜在风险,需要评估其发生的概率和对作业的影响程度。
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估,如使用概率矩阵和影响矩阵等工具。
4. 确定风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等。
这有助于确定应对风险的优先级和措施。
5. 制定应对措施:针对每个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改进作业流程、提供培训和教育、购买保险等。
6. 实施和监控措施:将制定的应对措施付诸实施,并进行监控和评估。
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作业风险分析法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1. 全面性:该方法能够全面地识别和评估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的风险。
2. 系统性:作业风险分析法采用一系列的步骤和工具,使得风险管理过程更加系统和规范。
3. 可操作性:通过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该方法使得风险管理更加具体和可操作。
4. 高效性:作业风险分析法可以帮助组织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作业风险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作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系统地应用该方法,组织可以更好地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减少作业风险带来的损失。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范本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减少作业危害对员工的伤害,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作业场所,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以及其他作业场所。
三、危害分析1. 风险辨识通过风险辨识,确定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物体坠落、化学物质暴露、高温或低温等。
2. 危害评估针对风险辨识得出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引起的后果。
3. 危害控制基于危害评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危害的发生和后果的产生。
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改进、设备更新、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和使用等。
四、管理要求1. 作业指导书制定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2. 培训与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工具。
3. 管理责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的分工和权限,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确保作业危害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
4.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
5. 事故调查与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紧急救援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明确紧急事故的处理流程和责任,确保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
7. 安全风险评估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对作业环境和风险进行重新评价,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完善安全控制措施。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根据轻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工整顿、处罚款、调整工作岗位等。
六、附则1. 本规定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作业场所的现行管理办法和规定与本规定相冲突的,以本规定为准。
以上为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的范本,旨在帮助企业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
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控制作业危害,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根据《劳动法》、《职业危害项目名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各类单位和个人进行的生产作业、劳动、办公等活动。
第三条作业危害应当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四条建立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机制,明确各方的职责与任务。
第五条在作业危害分析与控制过程中,应当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六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作业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二章作业危害分析的基本要求第七条作业危害分析应当真实、全面、准确。
第八条作业危害分析应当明确作业危害的性质、来源、程度。
第九条作业危害分析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
第十条作业危害分析应当重点关注重大危险源和潜在风险。
第十一条作业危害分析应当充分考虑职工的实际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和工作方式。
第十二条作业危害分析应当及时跟踪和更新,确保其有效性。
第三章作业危害控制的基本要求第十三条作业危害控制应当根据作业危害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四条作业危害控制应当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第十五条作业危害控制应当尽可能地消除或降低危险源。
第十六条作业危害控制应当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第十七条作业危害控制应当重视职工的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八条作业危害控制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措施。
第四章作业危害的会议通报和记录第十九条单位应当组织作业危害的会议,通报作业危害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二十条会议应当确保参会人员的权益,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培训。
第二十一条单位应当及时记录会议内容和决策结果,并留存相关文件。
第二十二条会议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可作为日后的参考和审查依据。
第五章监督与执法第二十三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作业危害的监督和执法。
作业安全分析(JSA)方法简介
作业安全分析(JSA)方法简介2016年6月目录1.目的与适用范围 (1)2.作业安全分析(JSA)程序和要求 (1)3.作业步骤划分 (4)4.危害因素辨识及现有控制措施描述 (5)5.补充控制措施制定 (9)1.目的与适用范围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 简称JSA)是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潜在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目的的方法。
其目的是规范作业风险识别、分析和控制,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
JSA分析法主要用于生产和施工作业场所现场作业活动的安全分析,包括新的作业、非常规性(临时)的作业、承包商作业、改变现有的作业和评估现有的作业。
本简介针对直接作业环节的JSA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2.作业安全分析(JSA)程序和要求2.1 JSA基本步骤JSA分析时应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
由多个有作业经验的人员在一起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讨论,基本步骤包括:——成立工作小组;——分解工作任务到具体步骤;——识别每一步骤的危害和现有的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补充控制措施。
2.2成立JSA小组企业按直接作业活动选定相关人员成立JSA小组,明确小组长和各工作成员及其职责。
JSA组长通常是作业方代表或技术人员、熟悉现场工艺的属地单位工程师或属地主管、安全专业人员、完成工作任务的班组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等。
小组人员的选择应尽可能地从管理、安全、设备、技术、操作、电气等几方面考虑,这些人员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充分了解和识别实施该项工作的危害。
JSA组长把作业安全分析表分发给每个小组成员,介绍表格中要填写的内容及表格中每列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作业安全分析表的样式表1。
作业信息中包括作业活动名称、作业区域、主要工艺过程、JSA人员信息以及作业日期等内容。
作业安全分析中则主要包括作业步骤划分、各步骤存在危害因素描述、现有控制措施描述、补充控制措施制定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危害分析法
作业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HA)又称作业安全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SA)、作业危害分解(Job Hazard BreaKdown),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此方法适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
何谓作业危害分析作业危害分析将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
作业危害分析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彻实施。
这种方法的基点在于职业安全健康是任何作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独剥离出来。
所谓的“作业”(有时也称“任务”)是指特定的工作安排,如“操作研磨机”、“使用高压水灭火器”等。
“作业”的概念不宜过大,如“大修机器”,也不能过细。
分析步骤开展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辨识原来未知的危害,增加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促进操作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得到更为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
作为操作人员的培训资料,并为不经常进行该项作业的人员提供指导。
作业危害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职业安全健康检查的标准,并协助进行事故调查。
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2)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4)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分析过程分析作业的选择理想情况下,所有的作业都要进行作业危害分
析,但首先要确保对关键性的作业实施分析。
确定分析作业时,优先考虑以下作业活动:事故频率和后果频繁发生或不经常发生但可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严重的职业伤害或职业病事故后果严重、危险的作业条件或经常暴露在有害物质中;新增加的作业由于经验缺乏,明显存在危害或危害难以预料;变更的作业可能会由于作业程序的变化而带来新的危险;不经常进行的作业由于从事不熟悉的作业而可能有较高的风险。
将作业划分为若干步骤选择作业活动之后,将其划分为若干步骤。
每一个步骤都应是作业活动的一部分。
划分的步骤不能太笼统,否则会遗漏一些步骤以及与之相关的危害。
另外,步骤划分也不宜太细,以致出现许多的步骤。
根据经验,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不超过10项。
如果作业活动划分的步骤实在太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危害分析。
重要的是要保持各个步骤正确的顺序,顺序改变后的步骤在危害分析时有些潜在的危害可能不会被发现,也可能增加一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危害。
按照顺序在分析表中记录每一步骤,说明它是什么而不是怎样做。
划分作业步骤之前,仔细观察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
观察人通常是操作人员的直接管理者,关键是要熟悉这种方法,被观察的操作人员应该有工作经验并熟悉整个作业工艺。
观察应当在正常的时间和工作状态下进行,如一项作业活动是夜间进行的,那么就应在夜间进行观察。
辨识危害根据对作业活动的观察、掌握的事故(伤害)资料以及经验,依照危害辨识清单依次对每一步骤进行危害的辨识。
辨识的危害列入分析表中。
为了辨识危害,需要对作业活动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
辨识危害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故障或错误是什么?其后果如何?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是危害辨识清单的部分内容:·是否穿着个体防护服或配戴个体防护器具?·操作环境、设备、地槽、坑及危险的操作是否有有效的防护?·维修设备时,是否对相互连通的设备采取了隔离?·是否有能引起伤害的固定物体,如锋利的设
备边缘?·操作者能否触及机器部件或机器部件之间操作?·操作者能否受到运动的机器部件或移动物料的伤害?·操作者是否会处于失去平衡的状态?·操作者是否管理着带有潜在危险的装置?·操作者是否需要从事可能使头、脚受伤或被扭伤的活动(往复运动的危害)?·操作者是否会被物体冲撞(或撞击)到机器或物体?·操作者是否会跌倒?·操作者是否会由于提升、拖拉物体或运送笨重物品而受到伤害?·作业时是否有环境因素的危害——粉尘、化学物质、放射线、电焊弧光、热、高噪音?确定相应的对策危害辨识以后,需要制定消除或控制危害的对策。
确定对策时,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具体对策依次为:消除危害消除危害是最有效的措施,有关这方面的技术包括:改变工艺路线、修改现行工艺、以危害较小的物质替代、改善环境(通风)、完善或改换设备及工具。
控制危害当危害不能消除时,采取隔离、机器防护、工作鞋等措施控制危害。
修改作业程序完善危险操作步骤的操作规程、改变操作步骤的顺序以及增加一些操作程序(如锁定能源措施)。
减少暴露这是没有其他解决办法时的一种选择。
减少暴露的一种办法是减少在危害环境中暴露的时间,如完善设备以减少维修时间、配戴合适的个体防护器材等。
为了减少事故的后果,设置一些应急设备如洗眼器等。
确定的对策要填入分析表中。
对策的描述应具体,说明应采取何种做法以及怎样做,避免过于原则的描述,如“小心”、“仔细操作”等。
信息传递作业危害分析是消除和控制危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应当将作业危害分析的结果传递到所有从事该作业的人员。
应用举例作业活动为:从顶部人孔进入,清理化学物质储罐的内表面。
运用作业危害分析方法,将该作业活动划分为9个步骤并逐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列
于表1。
表 1 作业危害分析表步骤危害辨识对策 1. 确定罐内的物质种类,确定在罐内的作业及存在的危险·爆炸性气体·氧含量不足·化学物质暴露—气体、粉尘、蒸气(刺激性、毒性)液体(刺激性、毒性、腐蚀、过热)·运动的部件/设备·根据标准制定有限空间进入规程·取得有安全、维修和监护人员签字的作业许可证·具备资格的人员对气体检测·通风至氧含量为19.5%~23.5%,并且任一可燃气体的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10%。
可采用蒸气薰蒸、水洗排水,然后通风的方法。
·提供合适的呼吸器材·提供保护头、眼、身体和脚的防护服·参照有关规范提供安全带和救生索·如果有可能,清理罐体外部2. 选择和培训操作者·操作人员呼吸系统或心脏有疾患,或有其他身体缺陷·没有培训操作人员——操作失误· 工业卫生医师(美国)或安全员检查,能适应于该项工作·培训操作人员·按照有关规范,对作业进行预演 3. 设置检修用设备·软管、绳索、器具——脱落的危险·电气设施——电压过高、导线裸露·电机未锁定并未作出标记·按照位置,顺序地设置软、绳索、管线及器材以确保安全·设置接地故障断路器·如果有搅拌电机,加以锁定并作出标记
4. 在罐内安放梯子·梯子滑倒·将梯子牢固地固定在人孔顶部或其他固定部件上
5. 准备入罐·罐内有气体或液体·通过现有的管道清空储罐·审查应急预案·打开罐·工业卫生专家或安全专家检查现
场·罐体接管法兰处设置盲板(隔离)·具备资格的人员检测罐内气体(经常检测)6. 罐入口处安放设备·脱落或倒下·使用机械操作设备·罐顶作业处设置防护护栏7. 入罐·从梯子上滑脱·暴露于危险的作业环境中·按有关标准,配备个体防护器具·外部监护人员观察、指导入罐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将操作人员自罐内营救出来8. 清洗储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烟雾或散发空气污染物·为所有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提供防护服及器具·提供罐内照明·提供排气设备·向罐内补充空气·随时检测罐内空气·轮换操作人员或保证一定时间的休息·如果需要,提供通讯工具以便于得到帮助·提供2人作为后备救援,以应付紧急情况9. 清理·使用工(器)具而引起伤害·预先演习·使用运料设备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