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参考答案

10、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经典题(课外语段阅读) 课外1: 暖色的梦 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 谦卑地开放了 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 纤弱的身影 投在深黑的土地上 沉默的微笑 温柔了整个世界 那几片单纯的花瓣 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 开了又枯萎了 路边的小花 仿佛大地做了又一个小小的梦 1.路边的小花开了,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她梦见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如些谦卑的小花,“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认真品读诗歌,体悟诗歌内涵;仔细阅读题目,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组织语言表达。 参考答案: 1.如:它梦见自己装点着这个世界,人们非常喜欢它。 2.小花默默地吐露芬芳,装点自然,温暖世界,她的生命虽然短暂,奉献虽然很小,但她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行者。 角斜小学赵兴军课外2: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雨中湖的什么特点?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礼炮”指的是,“玉花”指的是,“掌声”指的是。 解题指导: 新大纲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领悟主要精神?一是读懂短文,知道短文讲的主要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是指导学生抓住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因为一般人用文字表达思想的时候总喜欢把最为重要的东西放在开头和结尾,诸如开场白、压轴戏; 三是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 四是抓住短文的关键句子,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五是回答问题,答题要简单明了,答案要紧扣题目要求。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意图: 课外阅读是个广阔的天地,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范围的扩大,许多学生还没有良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效果不理想,因此,适时地、有计划地对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读书习惯有很大的好处。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总结出了“三步阅读法”,即:略读、精读、赏读。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第五册第一单元写景的文章后,进行的补充拓展。在学生大量搜集描写美丽风光的文章后教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了解“三步阅读法”,并能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名家名篇中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及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读书的兴趣,并为写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1、了解略读、精读、赏读“三步阅读法”并会运用。 2、使学生在名家名作阅读欣赏中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3、通过这节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的写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去。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先略读再精读最后赏读的方法阅读优美的写景文章。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及《小学生语文报》等报纸。 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已有生活感受入手,谈话激发兴趣。 师: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读哪类的书?都是怎么读的?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交流: 1、喜欢读科普读物。《我们爱科学》《十万个为什么》边看图边读文字,能记住大概内容。 2、喜欢读漫画类的书。这类书图画多,主要通过看图想象书中的故事情节。 3、喜欢童话类的书。我拿来就看,遇到不认识的字猜着读,能大概明白故事的内容,有时陶醉其中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时一晚上看很多页。 同学们谈得真好,有的同学读书方法还是很不错,你想让自己读书收获更大吗?老师为同学们查找了一些读书方法?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谈话,学生乐于交流,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014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题

2014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题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 一、小小知识窗看谁本领高! 1、0.78里面有()个0.01,3.6里面有()个0.1。 2、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3、0.050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58厘米=()米540克=()千克 7元8角3分=()元9吨40千克=()吨 5、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10.1千克、1000克、1.1吨、1千克10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7、在○里填上“<”、“>”、“=”。 7.9○8.2 0.09○0.12 5.7○5.8 3.61米○362厘米284克○0.284千克 5.3米○532厘米 8、0.8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 9、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 10、□5.□5,使这个数最小是(),使这个数最大是()。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4.4时=4时40分。()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三、选择。 1、0.9比10少() A、0.1 B、9.1 C、9 2、由2、4、5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A、4.25 B、2.54 C、5.42 3、大于4.35小于5.35的小数有()个 A、9 B、10 C、无数 4、8080.80这个数()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 B、十 C、百分 5、小红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将减数3.8错看成38,得108,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A、66.2 B、142.2 C、10.8 四、计算。 1、口算: 6.9-6= 0.9+0.6= 1-0.09= 0.9+0.1= 2.7+2.2= 0.2+0.8= 0.7-0.7= 5.5+11= 1.3-0= 9.7-7= 2、列竖式计算: 27.09-9.28 22.45-19.156 9.07+2.88

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巴尔扎克和他的老师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处理事情有些轻率和武断。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他。‖ 一天,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巴尔扎克的眼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老太太接着说:“看完,请你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 巴尔扎克很奇怪,看了作文,又看了看老太太,问道:“您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 “都不是,先生。” “那一定是亲戚?” “也不是。”老太大连连摇头。 巴尔扎克语气肯定地说:“那么,请让我直言相告,看吧,书写潦草,说明态度草率马虎;文句欠通,可见学习很不用功。这孩子今后绝无成就。” “当真吗?”老太太十分惊讶,“巴尔扎克先生,可你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啦!你没看出自己的笔迹吗?这可是你当小学生时用的许多本中的一本呀!” “啊,原来是您呀,我可敬的老师!”巴尔扎克满面羞愧地站在老师面前说:“谢谢,真想不到事隔多年,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时代的作文本,今天又为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老师欣慰地说:“唉,我只感到过去的工作还没干完,今天也算了了一件心事。”‖ 从此,成了名的巴尔扎克无论写作还是待人接物,处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么轻率和武断了。‖ 1.本文已用“‖”分为三段,请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带“...”的一节,你认为哪一句话更能看出巴尔扎克的武断,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海滨的夏夜 夜,来临了。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的夏夜。

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 班级___姓名___等第__ 一、口算(每题1分) 60×9= 50×90= 600÷30= 20×34= 43×2= 11×600= 13×600= 75-18= 70-30= 8000-3000= 120÷3= 3×900= 900÷3= 320÷3= 210×4= 70×20= 25×100= 75÷3= 125×8= 25×40= 二、用竖式计算(每题4分) 805×54 126×37 310×14 34×930 367×50 800×74 三、填空(每空1分) 1、365的14倍是 .175是5的倍. 2、□□×□□=1600. □□×□□=2800. 3、125×16=125××2. 250×4×6=250× 4、211×39的积大约是 .498×21的积大约是 . 5、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 四、你能算出体育用品商店今年10月份卖出的各种球类的总价吗?(每空3分) 球类名称单价数量总价 排球 59元 30个()元 足球 158元 12个()元 篮球 87元 120个()元 五、解决问题(每题6分) 1、星星小学体育组的15名同学在操场上练习自行车慢骑.平均每人骑800米.他们一共 骑了多少米? 2、一条船3次装运了1500袋黄沙.照这样计算.有8000袋黄沙.15次能全部运完吗? 3、一辆大客车可以乘座48人.一列火车乘座的人数是一辆大客车的12倍.一列火车乘座 的人数比一辆大客车乘座的人数多多少人?

4、明明特别喜欢看《少儿百科全书》.他5天看了100页.像这样又看了25天才把这本 书看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青青水果超市上半月卖出85筐苹果.下半月卖出65筐苹果.每筐苹果重20千克.青青 水果超市这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千克苹果? 6、一条公路长300千米.一个修路队修了20天.还剩80千米没修完.这个修路队平均每 天修路多少千米? 六、附加题 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中.五年级比四年级的3倍少35人.两个年级的人数差是41人.两个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各有多少人? 第二单元升和亳升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第 一、在括号里填上“升”或“亳升”(每空1.5分) 一杯橘子一瓶油2.5 一瓶果汁一缸水10 汁500 600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每空2分) 1升=()毫升 6000毫升=()升 5000亳升=()升 8000毫升=()升 9升=()毫升 2升=()毫升 三、在○里填上“﹥”、“﹤”或“=”(每题2分) 8500毫升○8升 1001毫升○999升 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 6000毫升○5升 13升○1300毫升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 1、一瓶娃哈哈有180升.…………………………………() 2、明明今天喝了400毫升牛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题及答案解析《微笑》 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请求空姐给他倒一杯水吃药。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 15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了平稳飞行状态。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她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空姐连忙来到客舱,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这位乘客抬起左手,指着手表说道:“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你看看,都过了多久了?”空姐手里端着水,心里感到很委屈。但是,无论她怎么解释,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空姐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空姐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样子,并不理会空姐。 临到目的地时,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他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这名空姐。此时,空姐心里虽然很委屈,但是仍然不失职业道德,显得非常有礼貌,而且面带微笑地说道:“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您提出什么意见,我()将欣然接受您的批评!”那位乘客脸色一紧,嘴巴准备说什么,可是却没有开口,他接过留言本,开始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飞机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打开留言本,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相反,是一封给她的热情洋溢的表扬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整个过程中,你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的这趟航班!” 阅读训练 一、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真诚——()理会——()特意——() 二、 根据意思写出四个带有“续”字的词语。 1、接连不断。() 2、一个接着一个。() 3、停止后隔一段时间接着进行。() 4、已经停止后又有所补充。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少年版)的基础上,熟知故事,了解主要人物的特点,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营养。 2、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西游记》 1、课前背诵诗歌。 2、琅琅书声,朗朗乾坤。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板书:四大名著)。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 3、生回答。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的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引出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课件出示唐僧师徒取经画面,整体感受。 4、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学生交流人物特点,那我们就来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动作。播放猪八戒、《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也是一个好男子呢?”那咱来看看孙悟空

的“火眼金睛”(孙悟空动画片)这次他看出的是谁? 5、生回答:白骨精。《西游记》里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 二、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8分钟) 1、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老师也佩服大家。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你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把你知道的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请教别人。 三、研读精彩片段 1、同学们真是了不起,知道西游记的许多知识,下面咱们就一起来了解《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板书)。现在请同学们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并思考:(1)白骨精的目的是什么?(2)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使用了什么方法?读后交流(迷惑计、离间计) (一)解读“迷惑计” 就让我们一起来领教领教她的“迷惑计”吧!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 )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 2. 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3. 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 )。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 )。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 )。 (4)自行车的车轮的转动是(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2. 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 ) 3. 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形状不会改变。( ) 4. 图形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发生改变。(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 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A. 1 B. 2 C. 3 D. 4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题

3. 从6:00 到9:00,时针旋转了( )。 A. 30° B. 60° C. 90° D. 180° 四、看图填空。 1. 先向( )平移了( )格,再向( )平移了( )格。 2. 先向( )平移了( )格,再按( )时针旋转了( )。 五、作图题。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数一数有几条,并填在括号里。 2.小红旗先向上平移1格,再向左平移4格,画出小红旗平移后的图形。

3.把下面的平行四边形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 1. 下面的标志,哪些可以通过轴对称变换得到,哪些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2.说一说怎样通过平移和旋转由图形①、②分别得到图形③、④。 3.用旋转或平移的方法为自己的班级设计一个独具创意的标志。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阅读理解练习题(附答案)2012.06.30 《》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以后,( )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 )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 )陌生黑暗的,( )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指导课 五年级语文教案 ——《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教学背景】 自从我们学校的开展“书香班级”活动以来,学生读的书多了,而且每个班级都添置了书柜,有些学生还有了自己的藏书。课外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童话阅读指导,为了引领着学生更好的去阅读童话,特别是安徒生这位童话大师的童话,对于其创作的历程有个大概的了解,我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童话的活动。下面的教学设计就是我这系列活动中的指导课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在重情趣、重积累、重感悟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开展,语文教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本课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通过指导学生品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课外知识面不广,许多学生家长忙于劳作,辅导不够,更谈不上精神食粮的溉灌了,学生回家不会自主看课外书,有些是不知如何看,有些是看课外书的方法不正确,部分学生看课外书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导致课外阅读的习惯不好。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品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推荐,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 投影设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板书:课外阅读)你们还记得一些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吗?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让我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吧。 看到同学们上课这么积极,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个故事,喜欢吗?注意要边看边想: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播放故事:(视频《皇帝的新装》)【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发言,畅谈童话情节及阅读感受。激活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热情,初步感知童话的魅力,并为本节课创设童话的诗意气氛。】 ●二、了解安徒生,走进童话 1、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看了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2、同学们都很认真听,《皇帝的新装》是一个童话故事。它讽刺了皇帝与大臣的虚荣、愚蠢无知,给我们提供极大的笑料,同时也启发了我们的思想。 3、(课件出示什么是童话与童话的特点)童话,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说给(写给)儿童听的(看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它的特点是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同时又具有讽刺性。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有这种虚伪、愚昧的人,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意义。

精教乐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精教乐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精教乐学理念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备受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课题。 精教乐学就是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更快地理 解所教学的知识,做到学会、会学、乐学,从而实现师生共进,教学相长。在此,结合我们 教学实践,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教师以学定教,进行精心备课 教师只有在潜下心来深入解读教材内容,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 合理的教案,才能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首先教师要利用比较充足的时间,反复细致地阅 读教材,明确每一节课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是什么,重点问题是什么,每一个知识点应该如何 对接,应该如何设问,可能会有哪些生成等等,做到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其次,要注意转换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备课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生的 数学能力、思维特点、兴趣点等,由此设计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做到以学 定教,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创设恰当情境,做到激趣促学 兴趣是学习任何一门知识的助推器。当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 在兴趣的吸引下,全神贯注地探究知识,特别是在解决疑惑问题之后,他们会在成功的愉悦 中提高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教学手段,可以赋予枯燥的数学教学以乐趣、 活力、吸引力等。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关注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教 学情境如磁石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愿投入到学习中,让被动学习变为积极探究。 比如,创设精彩的导入情境,使课堂教学以一个良好起点,拉开成功的序幕,营造了乐 学的氛围。基于此,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功能,为学生制作 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课件,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从中挖掘出更 多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如,在教学“三角形”时,我首先应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让学生去 找一找哪些是三角形,巧妙地导入了课堂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猜谜、做游戏、听故事等特点,在导入环节巧加利用,从而调节好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提质增效 精教乐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小组合作学习是重要环节之一。在小组合 作学习的开展中,可以充分利用各因素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小组 成员的共同努力实现教学目标。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是大家的共同的努力,成功时,每个人 都会分享快乐;失败时,大家一起承担,使很多学生克服了胆小怯懦的心理。同时,也给每 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了生生间、师生间的沟通,也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 立思考的机会。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更加喜欢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内容时,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工具 来求出平行四边的面积,规定的时间到了之后,仍有学生没有完成任务,延长了几分钟后, 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小组汇报时,四个小组分别介绍了自己小组的计算方式。最后,我们和同学们一起来 验证了他们的计算方式是否正确。学生们在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共同解决了数学问题,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全集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1课时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填一填。 (1)食品超市有85箱饮料,上午卖出26箱,下午又运来18箱,超市现在有( )箱饮料。 (2)一辆轿车2小时行驶144千米,5小时能行驶( )千米。 (3)计算78-33+15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计算15×200÷100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 )往( )的顺序计算。 2、比一比,谁最快。 (1) (2)200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248 ÷ 8 (2)37 + 168 × 3 - 97 列出综合算式: 列出综合算式: 4、脱式计算。 136+72-143 40×16÷8 328÷8×19 +24 +29 -36 +80 ÷5 ×3 ÷6 ×15

246-187+121 52÷4×17 630—198—35 5、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1)4节车厢一共装煤228吨,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列火车有18节这样的车厢,那么这列火车一共可以运煤多少吨? (2)小明5分钟跑了400米,照这样的速度,小明9分钟能跑多少米? 第2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 1、在“<”或“=”。 27—19+36 81+18—76 345÷15×2 —17+2 366÷6×245—13×6 144÷12÷6 121÷11+18 2、看图列算式,并计算。 45 2倍多15 (1)甲:乙: ?

(2)苹果:香蕉: 每箱36千克每箱40千克 ①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②香蕉比苹果重多少千克?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88 ÷8 162 ÷9 (2)14 ×60 72 ×8 + — 列出综合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4、脱式计算。 380—120÷15 150×50—25×5 5、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1)275与25的积比它们的商多多少?(2)100减去72除以8的商,差是多 少? 6、解决问题。 (1)火车8小时行驶600千米,汽车5小时行驶230千米,火车平均每小时比汽车平均每小时快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解答)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题(5篇,附答案)

一、李时珍解剖穿山甲 我国宏伟的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格,陌生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 有一次,他看到古代出名药物雪茄陶弘景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叫穿山甲的动物,它最喜欢吃蚂蚁。便想:蚂蚁那么笑,穿山甲是怎样吃它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来到小河边,找到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既能张开又能合拢。 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都张开,放开一种分外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钻。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利,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全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观察后他还不放心,为了进一步证实穿山甲的确爱吃蚂蚁,他特地又到河边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子切开观察,果然装了一升多的蚂蚁。 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由于他亲自观察实践修正补充了大量材料才写完了完善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练一练 1.联系上下文解词。 (1)严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画出穿山甲吃蚂蚁的过程。 3.给第3节加上标点。 4.用“/”将第2节分成3层,写出层意。 第1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学课堂化学答案

乐学课堂化学答案 【篇一:“乐学课堂”模式】 txt>一、围绕“一个中心”:学生乐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学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教育的正轨。”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所说的“乐学”中的“乐”不 是一般意义上的“快乐”之“乐”,而是学生主观上的思维亢奋和进取 之乐,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之乐,是能够 品味出学习、探索过程之艰辛中的乐趣之“乐”。明代学者王守仁说:“乐学可常使人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乐学,就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主动地学、科学地学,就是学生在获取 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心理上具有愉悦、轻快感,而无愁闷、 困乏感。课堂中学习快乐的本源在于发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习过程成为不断发现的过程,学生自然乐趣无穷。让学生在课 堂上学会思考,善于发现,乐于表达,兴趣就会油然而生。鉴于此,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乐学为中心,以学生乐学为目标。 二、搭建“两个载体”:乐学案(导学案)、小组建设 乐学案即我们通常讲的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它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自主先学、小组互学、交流展示、达标测评、拓展延伸、归纳 反思等环节。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路线图”,学案可以看作是沟通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承担着引导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任务,引导着学生怎样自学、交流、展示 和总结,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乐读、乐思、乐做”的作用,是乐学课堂不可缺少的载体。小组建设是乐学课堂合作 探究必不可少的载体,要实现课堂的有效,就要以小组为基本单位 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 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 开展,所以小组学习在乐学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的合作学习 小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组间异质、组内 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的,每个小组由4——6名学生组成。组员之 间有明确的分工,每个组都有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 4 秋天 自学站 2 写景诗7 秋天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等对话窗 1 迷人景色丰收景象 2 (1)拟人丰收(2)比喻秋风梳子秋光汗珠 3 秋天有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雪白的棉花碧绿的白菜秋天有成熟的玉米高粱大豆练功房 1 桂花酒歌柔韧梳子烦恼 2 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金黄的玉米悄悄的珍藏甜蜜的微笑飞速的奔跑红得可爱甜得像蜜香得诱人 3 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平平安安反反复复安安静静步步为营、彬彬有礼、楚楚动人、草草了事、草草收兵、代代相传多多益善、耿耿于怀、昏昏欲睡、、九九归一斤斤计较、炯炯有神、津津有味大手大脚、呆头呆脑、多才多艺、独来独往、谢天谢地、人山人海、十全十美、全心全意 4 鸭梨嚷着冷了,要穿黄衣露珠如同晶莹的珍珠,闪闪烁烁在草叶上打滚 四年级语文上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5我给江主席鲜

花 自学站 2 秩序井然欣喜若狂情不自禁 3 东方之珠1997 7 1 对话窗 1 等待献花兴奋激动1——7 8——11 2 (1)我手捧鲜花在雨中等待江主席兴奋激动(2)①我对江主席由衷的爱戴②和蔼慈祥③香港祖国(3)不重复首尾照应,强调这是难忘的一天。练功房 1 启迪地毯秩序井然频繁耻辱欣喜若狂 2 彩——采清——情框——眶颁——频 3(1)现场秩序井然,同学们当真地听着校长的讲话。(2)邻居小李一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满面春风地跑回家让爸妈知道。 学习与探究答案 6 天安门广场 自学站 2 中心最宽广最壮观天安门 3 宽广壮观对话窗 1 6 位置特点方位天安门2 (1)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广场大花园天安门广场五彩缤纷的景象。(2)鲜花彩灯礼花五彩缤纷热闹非凡练功房1 仪式庄严政府宣告沸腾雕梁画栋2 雕梁画栋雄伟壮丽格外挺拔遥遥相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翩翩起舞五彩缤纷描写建筑的:雕梁画栋雄伟壮丽形容花草树木的:花团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4、路上 清晨,妈妈把我从暖烘烘的被窝里拉起来:“小功,你姥姥病了,快叫你舅舅来!” 舅舅住在离我家3里多的小村里,为了赶时间,我顾不得穿戴整齐就出了门。出门没几步,就到了农贸市场。这里的商品丰富极了,有银光闪闪的带鱼、肥壮的公鸡和母鸡,还有鲜嫩的蔬菜。顾客很多,熙(xī)熙攘(ránɡ)攘。 我正赶着路,突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一步三颤地走着。我忙上前帮她提篮子,一步一步地扶着她回家。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啰!”我说:“没关系。” 时间已经6点了,我赶紧奔跑起来。由于心急,我竟和一辆自行车相撞。骑自行车的哥哥没有责怪我,反而说:“小朋友,看样子你有什么急事。快上车吧,我送你去。” 1、本文写了“我”上路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2、照样子,写叠词。 如:暖烘烘()()()()() 3、写出表示“手”和“脚”的动作的词各五个。 表示“手”的动词如:扶 表示“脚”的动词如:跑 4、写出和“清晨”以及“赶紧”意思相近的词各四个。 “清晨”的近义词:()()()() “赶紧”的近义词:()()()() 5、本文写了“我”在路上和 这两件事,反映了人们之间的新风尚。 【参考答案】

1、原因:姥姥病了,妈妈要我去叫舅舅。经过:路上遇见一位老奶奶,帮她提篮并送她回家。后来因为心急,撞上了一辆自行车,骑车的哥哥非但没怪我,反送我上舅舅家。结果:我到了舅舅家。 5、拂晓、早晨、清早、黎明、早上……;赶快、赶忙、匆忙、连忙、急忙、马上、立刻…… 6、帮助老奶奶一个哥哥用自行车把“我”载到舅舅家互相关心 ----------------------------------------------------------- 5、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纲刚)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难道难到)你一点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请求哀求)到:“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一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毫豪)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1、在括号里选留一个正确的字或词,把不正确的划去。 2、画线的句子是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 3、文中加点词语“要是”,还可以用那些词来替换,请写出两个。(句子意思不变) (1)(2)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剧痛()哀求()发火() 5、短文三次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 6、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的,我们绝不能。

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趣赏乐学”的课堂模式

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趣赏乐学”的课堂模式【内容摘要】: 经典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提高和落实诵读的效果,要创设浓浓的诵读氛围,要培养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意义重大。经过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农村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趣赏乐学”的课堂模式: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反复诵读,感悟交流;交流质疑,拓展创新。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反复诵读、感悟交流;交流质疑、拓展创新 【正文】: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就有70首。可见在背诵优秀诗文总量上是相当大的,《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都提出让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品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我校在2010年9月开展了《农村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探究》这一课题的探究。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农村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趣赏乐学”的课堂模式: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反复诵读,感悟交流——交流质疑,拓展创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呢?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根据古诗词的类别、写作背景以及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灵活创设情境,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表演、音乐激趣等方法精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时,先给学生出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歌曲《朋友》,谜底是一个人物,要求学生边聆听歌曲边思考。歌曲播放完毕,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有的说是苏轼,有的说是杜甫……学生兴趣盎然转入古诗的学习,整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我在教学生赏析思乡类古诗词时也采用了音乐激趣法,可谓“诗

小学语文阅读题3附答案

闻鸡起舞 西晋的时候,一个名叫祖逖(tì)的青年,与好友刘琨(kūn) 住在一起。当时,战乱频(pín)繁,国家有难,他俩互相激励(l ì),立志报效祖国。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fù)去睡不着。他想:怎样才能练好 本领,为国家效力呢?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决心练一身过硬的本领,报效国家。于是,他推醒刘琨,两个人起 床到院子里练习武艺。祖逖手持长剑,刘琨手挥大刀,在皎洁的月 光下,刀光剑影,认真地挥舞起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凛(lǐn)冽(liè)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 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成语“闻鸡起舞”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后来,人们用它比 喻有志气的人奋发图强、勤学苦练,获得了真本领。 1.“翻来覆去”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祖逖当 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想:怎样才能练好本领,为国家效力呢?”这是对祖逖 __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鸡起舞”在文中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闻鸡起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在文中画出具体描写祖逖和刘琨坚持苦练武艺的句子。从这个句子中,可以体会到() A.祖逖和刘琨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B.祖逖和刘琨太喜欢练武 了 C.祖逖的剑术比刘琨高明 5.联系实际,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