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暴力行为心理分析
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校园霸凌是指在学校中发生的体罚、辱骂、恐吓等行为,造成学生身心受到伤害的现象。
校园霸凌不仅影响受害者的正常学习生活,也对整个校园环境和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在深入探讨校园霸凌现象的背后社会心理时,我们不得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需从加害者的角度出发。
研究表明,加害者通常具有自我中心、过度竞争的心态,缺乏同理心和合作意识。
他们可能在家庭、社会环境中受到了暴力、冷漠的影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在学校中,他们通过霸凌行为来获取权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感。
其次,校园霸凌现象也需要关注受害者的社会心理状态。
受害者在校园霸凌事件中常常感到羞耻、无助、恐惧和焦虑,这可能会影响其自尊和自信心,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受害者可能会出现自我贬低、社交障碍、压抑等心理问题,长期受虐待和侮辱可能会导致受害者产生自杀念头,给其家庭和学校带来沉重的负担。
此外,校园霸凌现象还与旁观者的社会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旁观者往往是见义勇为的机会的缺失者,不愿意站出来帮助受害者,或者默许、默认校园霸凌行为的存在。
这种“围观”现象可能会加剧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和蔓延,使得学校中充斥着暴力和恐惧氛围。
在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中,我们不能忽视学校组织、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交环境,其组织结构、教育政策、师生相处模式等方面都会对校园霸凌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学校管理不善、师生关系不和谐、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学校更容易发生校园霸凌事件,因此,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人际关系教育,提倡学校文化的和谐、友爱和尊重。
总体来看,校园霸凌现象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社会心理因素的复杂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对加害者、受害者、旁观者和学校组织等多个角度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才能寻找到校园霸凌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并从根本上消除这一现象,创造一个和谐、友爱的学习环境。
暴力行为的心理机制和防治措施
暴力行为的心理机制和防治措施暴力行为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形式,会严重危害个人和社会的安全。
但人们对暴力行为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表面的事件,很少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了解暴力行为的心理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不良行为。
一、暴力行为的心理机制1.生物因素暴力行为与一些基因和生物化学异常有关。
研究发现,一些基因会影响人的暴力倾向,例如MAOA基因突变可导致多巴胺释放异常,从而增加暴力行为的发生率。
此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抑郁症等,也会增加暴力行为的风险。
2.心理因素暴力行为与人的性格、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有关。
例如,情绪控制不良、易激惹、冲动、自卑、自闭等人格特征可能增加暴力行为的风险。
此外,长期的负面心理体验如童年的虐待、被欺凌、忽视等,也可能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暴力行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例如,经济贫困、社会不公、文化冲突等社会问题往往会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从而引发暴力事件。
此外,媒体暴力和游戏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二、暴力行为的防治措施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暴力行为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多种心理治疗方法都对暴力行为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受暴力行为影响的人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心理焦虑;经历暴力行为的人可以通过精神分析法释放内心的不良情绪,减少负面心理影响。
同时,也有一些训练课程如社交技能训练、分控情绪训练等,可以帮助个体掌握合理的情感管理方式。
2.医学治疗由于暴力行为常与心理障碍相关,因此,药物治疗也是暴力行为的治疗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选择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当然,这些药物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3.社会和家庭支持社会和家庭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和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家庭和社会对暴力行为的防治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家庭方面,父母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不以暴力方式教育孩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 分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暴力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表现在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
除此以外,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
为此,分析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思考减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
比如,2003年美国关于危险行为的监测,其中有33.0%的高中学生在过去1年内打过架,4.2%的学生因为打架受伤而到医院治疗,5.4%的学生在调查前1个月内由于感到学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课。
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时间内其国内中小学中已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超过14万件,是2011年全年的两倍多。
从上面所列有限的资料看,校园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相关的研究还显示近十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情节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特点。
在我国,校园暴力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其校园暴力发生率更高、手段更加残忍、性质也更加恶劣。
2、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①、团伙性。
由于青少年年龄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
由于受影视、报刊中描写的“帮会”、“行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校园内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形成各自的势力。
这样的帮派是中学校园中的一颗毒瘤,让学校难得安宁,并且各团伙之间往往会为了一些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扩大势力,就会出现打群架的现象,具影响了其他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又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暴力和侵害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暴力和侵害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引言:暴力和侵害行为在社会中广泛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了解暴力和侵害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其原因和机制,以期能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和预防这些行为的发生。
一、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个体心理因素在暴力和侵害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个体的认知和情绪因素对其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情绪不稳定、愤怒和压力等负面情绪会增加个体参与暴力行为的可能性。
其次,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会影响其对暴力和侵害行为的态度和行为选择。
例如,对道德规范缺乏敏感或对权力和控制的过度追求可能导致个体更容易参与侵害行为。
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在暴力和侵害行为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对于暴力的容忍程度、对冲突解决方式的认可和对权力的分配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是否参与暴力行为。
其次,社会的经济和教育水平也与暴力和侵害行为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贫困和教育程度低下的社区更容易出现暴力和侵害行为,因为这些社区缺乏资源和机会,导致个体更容易陷入暴力和侵害的行为中。
三、群体心理因素的影响群体心理因素在暴力和侵害行为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群体的集体认同和归属感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当个体感到自己属于一个具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群体时,他们更容易参与暴力行为,以维护群体的利益。
其次,群体的规范和期望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当群体内部存在暴力和侵害行为的规范时,个体更容易模仿和参与这些行为。
结论:暴力和侵害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涉及个体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群体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
个体的认知、情绪、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其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因素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群体的集体认同、归属感、规范和期望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干预暴力和侵害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校园暴力存在的原因
校园暴力存在的原因
校园暴力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其存在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接下来将从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
探讨。
首先,心理因素是校园暴力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参与者可能
存在心理问题,比如缺乏安全感、脆弱的自尊心、控制欲等,这些心
理问题会导致他们对他人产生攻击性。
另外,一些参与者也可能受到
挫折和压力的影响,无法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从而选择用暴力来释
放情绪。
其次,家庭因素也是导致校园暴力存在的重要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
长的第一课堂,在家庭环境不和谐、缺乏关爱的情况下,孩子容易产
生攻击行为。
一些家庭存在家暴、父母离异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
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进而导致他们在校园中表现出暴力倾向。
此外,社会因素也是校园暴力存在的原因之一。
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暴力信息的泛滥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在一些地区,法
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力也会助长校园暴力行为。
一些学生在社会环
境的影响下,意识不到暴力行为的严重性,从而肆无忌惮地进行暴力
行为。
总的来说,校园暴力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
力来解决。
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都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营造和
谐的校园环境。
校园暴力调查根源分析与解决方案
校园暴力调查根源分析与解决方案暴力行为在校园中的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对校园暴力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校园暴力的根源分析1. 社会环境因素:校园暴力的根源之一是社会环境的压力。
社会对学生成绩和竞争的过度强调,使得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这种压力可能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进而产生暴力行为。
2.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是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环境的不和谐、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以及父母间的冲突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 学校因素:学校的管理和维护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校园暴力的发生。
学校对暴力行为的控制不力、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以及师生关系的紧张等问题都为校园暴力提供了土壤。
二、解决方案1. 加强社会关注:政府、学校、家长和全社会都应对校园暴力问题高度重视。
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宣传,提高社会关注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合力。
2. 家庭教育的重视:加强家庭教育是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关键。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并提供积极的引导。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要和睦,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3. 学校管理的改进: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对于暴力行为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对施暴者进行相关的教育和惩罚。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4. 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价值观。
5. 加强心理辅导和教育:心理辅导和教育在预防和解决校园暴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提供定期的心理辅导活动,并培养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团队。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冲突和情绪管理。
为什么一些人会暴力行为?
为什么一些人会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这种行为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
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会有暴力倾向呢?我们下面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层面来分析。
心理学分析:
1. 精神异常。
某些人因为患有精神疾病而具有暴力倾向。
比如思维迟钝、分裂症和躁郁症等等。
他们的暴力可能是由于犯罪心理所致,而
并非是因为因为人身攻击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
2. 青少年困扰。
由于家庭或者学校环境等各种原因造成他们压力过大。
他们压抑感情后最终可能会产生暴力行为。
3. 脑内化学物质失衡。
人类神经系统内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内分泌
物质被挑动后,部分人会产生强烈的攻击倾向。
社会学分析:
1. 社会背景。
社会经济贫困区的人们更容易产生暴力倾向。
由于不安
全感和无助感,他们也可能会在非暴力的场合使用暴力做出反应。
2. 家庭影响。
许多研究都表明,出生在家庭暴力环境下的孩子极易发
展出类似的行为模式,因此,家庭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暴力倾向的因素。
3. 对无法得到帮助的绝望感。
许多人感到受到了侵犯,但是无法得到支持。
这种让人心生绝望的情况可能导致一些人采取排斥和斗争的方式带自我保护。
总之,暴力行为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我们应该坚决反对暴力,警惕身边的暴力风险。
对于那些具有暴力倾向的人,我们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干预,帮助他们避免选择暴力这种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中学生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及对策中学生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及对策摘要:正因为中国的校园暴力事件造成的是一种隐性的心理伤害,而不是显性的身体伤害,所以很多时候都被忽视。
校园暴力由于其危害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校园暴力的趋势并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本文主要探讨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校园暴力成因对策中学生一、前言:中学作为青山年成长的摇篮和教育场所,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能力培养、性格爱好与习惯形成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中学这个组织中难免会存在不协调、不和谐因素,由于这些不协调、不和谐因素会造成中学校园暴力的发生。
近年来,各地中学不断出现了一些中学暴力事件。
为此,研究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中学校园暴力成因的深入探索,进而再次基础上提出预防中学校园暴力的一系列措施,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二、中学校园暴力现状(一)核心概念校园暴力指在校园内外发生的,目标直接或间接指向青少年学生,以辱骂、打斗、抢夺等多种暴力方式攻击。
有的专家认为,校园暴力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的,由同学或者校外人员等针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同学或者校外人员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
(二)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暴力现状引发不同高中学校同学之间的相互群殴;因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学校处罚违纪学生不当而引发的过激行为。
2、对情绪自我管制能力的欠缺。
在青春期有一个普遍的特征,从儿提时期的伙伴关系过度到成人世界的社会关系,孩子们会建立一些游戏规则。
这些规则不完全是社会规则,还有这个年龄阶段非常独有的特征,那就是模仿。
中学阶段是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少年处于情绪易冲动的年龄阶段,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特别自尊,自己又不能够正确估计行为的后果,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过激的行为。
青少年暴力调查报告
青少年暴力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解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原因和频率,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
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象为中学生和家长,以了
解他们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看法和经验。
三、调查结果
1. 青少年暴力行为的频率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中学生曾目睹过或亲身经历过青少
年暴力行为,其中体罚、欺凌和斗殴占比最高。
2. 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原因
调查显示,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不和谐、学业
压力过大、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等。
3. 家长对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态度
大部分家长认为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暴力行为,
包括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加强学校教育和建立更多的心理健康机构等。
4. 中学生对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看法
绝大多数中学生对青少年暴力行为表示谴责和拒绝,认为应该尊重他人、保持友善和互助。
四、建议与措施
1. 增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和情绪管理能力;
2. 督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减少家庭纷争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3. 建立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
五、总结
青少年暴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预防和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报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中学教育中学生的校园暴力与预防研究报告
中学教育中学生的校园暴力与预防研究报告校园暴力作为一种恶劣行为,给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本报告旨在研究中学教育中学生的校园暴力问题,并分析预防措施,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研究收集了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与特征校园暴力是指中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的身体、心理或言语上的恶意伤害行为。
其特征表现为欺凌、霸凌、歧视和故意伤害同学等行为。
这些行为常常伴随着权力不平等、情绪问题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
二、校园暴力的影响校园暴力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产生深远影响。
受害者可能面临长期的心理创伤、焦虑和抑郁等问题,甚至导致辍学和自杀的风险增加。
同时,暴力行为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造成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在学校中的表现不佳。
三、校园暴力的原因校园暴力的产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家庭环境的不良、社会习俗的影响、学校管理的缺失以及个体心理问题等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暴力行为。
此外,现代科技的普及也为虚拟校园暴力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四、校园暴力预防的策略a) 加强学校管理和监督机制: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管和教育,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暴力事件。
b) 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倡导友善、公平和尊重的校园文化,树立正面的榜样。
c)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学校应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为受暴力影响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d) 促进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共同制定预防校园暴力的措施。
五、开展校园暴力的教育与宣传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校园暴力教育与宣传计划,包括开展主题班会、校园宣传活动和心理健康讲座等,提高学生的暴力意识和预防能力。
六、加强立法和执法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校园暴力问题的立法和执法工作,确保相关法律的执行和对违法行为的严厉处罚。
七、建立研究与评估机制学校应建立校园暴力的研究与评估机制,定期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校园暴力的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和完善预防措施。
中学生暴力行为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探究
( ) 会环境 “ 导 ” 一 社 引
我 国社 会 自古 以来 主 要 崇 尚德 治 而 忽 视 法 制, 通过 德 治使 社 会 达 到 尽 善尽 美 。和谐 发 展 主
要依靠个人道德 的约束和调节 , 可谓是一种理想 状态 , 落实到学校对学生主要是重视道德教育 , 而
忽视法 律 教 育 。道 德 教 育 是 一 种 无 处 不 在 的 教 育 , 个生 物 圈 的许 多 生物 行 为 都 可 以启 迪 人 们 整
全 面深入 了解 , 孩 子 的 不 良思 想 和 行 为 不 能 得 对 签 理论 , 这种 环境 的 长 期 “ 陶 ” , 种 乱 贴 在 熏 下 这
标签 的行 为 给学 生造成 了不 良暗示 。使成 绩好 的 学生认 为 自己是 “ 学 生 ” 不 应 该 犯 任 何 错 误 , 好 , 便 时 刻注 意 自己的 行 为是 否 符 合 好 的标 准 ; 而成
生 ” 成 绩差 的就 是 “ 学 生 ” , 坏 。一 个 “ 学 生 ” 好 各
执行力度 , 对于学生的恶性伤人事件要妥善处理 , 使其 他学 生 引 以为 戒 。
( ) 二 家庭 维度 父 母 是孩 子 的第 一 位 老 师 , 孩 子一 出生 就 从
方 面都 应该 是好 的 , 不应 该 出现如 打 斗等行 为 ; 而
生之 间 , 有不 同学 校之 间 的 , 至还有 学生 和校 也 甚
为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法制 是通过建立健全的各项法律条款来使社会健康运 转, 使每个社会成员合理行为得到法律约束 , 由 但
于社会 迅 速发展 和 转 型 所 带来 的新 环 境 、 问 题 新 层 出不 穷 , 尤其 一些 不 良社 会 现 象 对学 生 的思 想 观念造 成 了严 重 的影 响和 误 导 , 法律 教 育 和 道 给
校园暴力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校园暴力的成因及解决方法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暴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体罚、欺凌、打架等行为。
校园暴力给学校师生带来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习氛围和学校形象。
本文将探讨校园暴力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
一、成因分析1. 社会影响:社会上存在暴力文化,媒体和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场景频繁出现,学生容易受到暴力行为的影响。
2. 家庭教育:一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偏向暴力和严厉,孩子在家中接触到的暴力行为会在校园中得到延续。
3. 个人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存在自卑、挫折感等心理问题,通过校园暴力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4. 缺乏监管:学校管理不严、师生关系混乱等现象导致学生在校园中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约束。
5. 学习压力大: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竞争环境,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通过暴力手段来排解压力。
6. 社交问题:社交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更容易在校园中表现出暴力行为。
二、解决方法1. 家庭教育:家长应该注重孩子教育,建立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教导孩子尊重他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等。
2. 学校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并处理校园暴力事件。
3. 个人心理辅导:学校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4. 鼓励沟通:学校和家长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解决问题不要采取暴力手段。
5. 社会关注:社会各界应当关注校园暴力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教育打击暴力行为,共同维护和平的学习环境。
校园暴力是一个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的问题,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通力合作,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希望各方关注这一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暴力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解析
暴力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解析暴力行为在社会中一直是一个极为敏感而又广泛存在的问题。
它不仅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伤害。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进行暴力行为呢?暴力行为背后涉及到的社会心理学机制是什么?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本文将对暴力行为进行解析。
一、社会认可社会认可是指社会对某种行为的正当性和适度性的认同和接受。
如果某种行为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承认和认可,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种行为正常、合理,有些人甚至会认为这种行为是理所当然的。
从而也容易促使人们采取这种行为。
在某些文化中,如部落文化,暴力行为是一种受到尊重的行为,是一种证明男子汉气概和勇气的方式。
因此,在这些文化中,暴力行为往往得到广泛认可。
此外,不同职业领域或团体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可能被视为一种正义行为,得到了其他成员的支持和认可。
在某些情况下,体育比赛中的暴力行为也可能被视为合理的。
例如,在橄榄球等运动中,暴力行为甚至被视为其中的一种策略。
因此,人们在进行暴力行为时,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在采取一种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
二、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人们在集体或群体环境中出现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当人们处于群体中时,可能会受到外部因素和压力的影响,从而采取一些他们平时不会采取的行为。
在示威、游行和抗议等集体活动中,人们可能会被他人的行为所影响,从而参与进来并采取暴力行为。
这种情况下,人们也可能会觉得自己是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战斗,从而采取暴力行为。
此外,在某些团体或组织中,为了表现自己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一些成员可能会采取暴力行为。
这种情况下,暴力可能成为“团体认同”的一个标志,成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组织的忠诚度。
三、攻击行为与压力攻击行为与日常压力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负反馈关系。
当人们遭受压力事件时,他们可能会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这种情况下,暴力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应对机制。
人们通过攻击行为来缓解内在的紧张感和焦虑感。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战争或恐怖主义活动中,暴力行为可能被视为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人们可以通过攻击行为来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团队。
心理学中的暴力行为分析
心理学中的暴力行为分析在心理学领域,暴力行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主题。
它指任何蓄意或意外的行为,以及对物品或其他人的伤害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对个人、社会以及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暴力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指某些研究者认为,某些基因对暴力行为的发生有影响。
与之不同的是,环境因素包括生长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它们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行为。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对暴力行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根据研究,暴力行为与情绪、压力和心理健康不良有关。
一些被称为“暴力倾向”的行为,如攻击行为、侵犯行为和欺凌行为等,都表明了这一点。
比如,有些人会因为持续的情绪负荷或过度的压力而表现出暴力行为。
此外,精神疾病、饮酒和药物滥用也会增加暴力行为的风险。
研究表明,暴力行为的影响甚至可以延续到社会级别。
从宏观角度来看,暴力行为在社会的调节和整合方面也有所体现。
此外,暴力行为对家庭以及教育和公共健康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基于这一原因,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对暴力行为的研究。
心理学家使用多种方法来研究暴力行为。
其中包括个案研究、队列研究以及横断面研究等。
研究人员通常通过收集有关受试者的信息,例如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状况等等,来进行分析。
此外,研究人员还会研究暴力行为在不同人群和文化中的表现方式。
综上所述,暴力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主题,其成因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研究表明,暴力行为的发生与情绪、压力和心理健康不良等相关,而暴力行为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目前,心理学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讨暴力行为。
霸凌与校园暴力的社会心理分析
霸凌与校园暴力的社会心理分析校园暴力与霸凌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学校和社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校园暴力和霸凌的背后常常存在着心理上的问题。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环境、自身情绪问题或其他原因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他们可能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寻求通过欺负他人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痛苦。
这也表明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影子自我"理论,即人们在遭受挫折和痛苦时,可能会通过攻击他人来提升自己的自尊和满足感。
其次,校园暴力和霸凌也与权力和群体影响力有关。
一些学生可能借助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权力,对弱势群体或社会边缘人进行欺负和暴力行为。
这种行为反映了社会心理学中的"支配力"理论,即人们在争夺权力和资源的过程中,常常会通过欺凌和威胁来维持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此外,社会支持和集体责任感也影响着校园暴力和霸凌的发生。
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对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一个温暖、有爱心的学校环境能够让学生感到被理解和关心,提供一个消除暴力行为的正向平台。
而社会也需要鼓励大家共同承担责任,提倡公平、正义和尊重,从而减少校园暴力和霸凌的发生。
最后,媒体和网络也对校园暴力和霸凌产生了巨大影响。
媒体的宣传和网络的普及,使得校园暴力和霸凌更容易被广泛传播和模仿。
学生可能受到网络信息和媒体影响,误以为校园暴力和霸凌是一种正常行为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让他们具备正确的判断力,并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以及媒体资源。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和霸凌是一种涉及复杂社会心理因素的问题。
只有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暴力行为的根源,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以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和霸凌发生。
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媒体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健康的社交能力,从而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
对中小学生欺凌事件的原因分析
对中小学生欺凌事件的原因分析中小学生欺凌事件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环境因素:一些学生在家庭中受到了不良影响,可能面临家暴、家庭纠纷等困扰。
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可能缺乏父母的爱和教育,自尊心较低,容易将负面情绪转移至其他孩子身上,形成欺凌行为。
二、社交能力不足:一些学生可能缺乏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为了获取他们认为应该得到的关注和支持,他们可能采取欺凌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学校环境因素:一些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欺凌事件。
学校中存在的暴力文化、竞争压力等也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增加。
四、心理问题:一些学生可能存在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缺乏安全感。
他们可能通过欺凌他人来获得一种虚假的优越感或者转移自己内心的不满。
五、社会影响:现代社会中,一些媒体、网络等渠道中的暴力内容和不当言行等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误导学生以暴力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一、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教育。
家庭需要提供一个温暖和睦的环境,让孩子在家中感受到爱和尊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学校和家庭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良好交往的能力。
给予学生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减少情绪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学校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处理。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培训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友善行为。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课外兴趣班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积极向上的情感经历。
五、提升社会监督能力:社会各界应该大力倡导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
媒体、网络等渠道应该严格控制暴力信息的传播,引导公众关注学生欺凌问题,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的健康环境。
校园欺凌的心理分析与干预方法
校园欺凌的心理分析与干预方法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旨在揭示校园欺凌的心理分析与干预方法,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校园欺凌是指一个或一群人对另一个或一群人实施恶意行为,意在伤害对方而且经常以持续性、反复性为特征。
校园欺凌既对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也对整个校园氛围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欺凌者往往有着一定的心理特征,比如自卑感、控制欲强、缺乏同理心等。
他们通过欺凌行为试图在群体中获取更多的支持和认可,来弥补内在的自卑感。
被欺凌者的心理也会受到严重的损害,他们可能出现焦虑、抑郁、自卑、自闭等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校园欺凌还可能导致被欺凌者养成消极的应对方式,比如逃避、沉默等,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针对校园欺凌的心理分析,我们可以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两个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
首先从欺凌者的角度看,他们通常对自己的能力和地位缺乏自信,通过欺负他人来减轻内心的不安。
同时,他们也可能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家庭暴力、媒体暴力等,导致其对暴力行为产生误解和纵容。
对于欺凌者,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而对于被欺凌者来说,他们往往会因为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成为欺凌者的目标。
被欺凌者可能缺乏自信、自尊,害怕面对现实,同时也有可能受到过家庭或他人的伤害,形成创伤性心理。
因此,需要对被欺凌者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培养应对欺凌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除了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进行心理分析外,校园欺凌还需要采取一系列干预方法来预防和应对。
首先,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防治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相关程序,加强师生的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机制,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及时发现和干预校园欺凌事件。
与此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承担起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责任。
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欺凌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校园暴力事件多发的心理学分析
校园暴力事件多发的心理学分析任俊顾立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据统计,2021年媒体公开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就到达60多起。
大家在痛心之余都在思考,校园暴力事件为何会一再上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与青少年身心开展的矛盾性、去个体化效应、媒体过度渲染等有关。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
此时,学生身体外型发生明显变化,第二性征也开始显现,成人感逐渐产生,但相对身体的快速成长,学生的心理开展速度较为缓慢。
其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社会经验等都处于半成熟水平。
青少年身体开展水平和心理开展水平之间的不一致带来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危机〞。
同时,青少年自我意识水平提高,过分关注自己的外貌、性格特征、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以及学习成绩等,易带来挫折感。
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John Dollard〕通过著名的“睡眠剥夺实验〞提出了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攻击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挫折总会导致各种形式的攻击。
〞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提出同一性危机论。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心理社会开展的第五阶段〔“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在这一阶段,如果青少年不能获得心理上的同一感将会产生角色混乱,诱发各种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去个体化效应是指当个人的身份不能被识别〔处于群体之中〕时,个人的同一性意识、自我操纵水平和自我评价水平都会下降,对自我的标准限制就会放松,此时更简单做出平常不敢做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个体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个体单独存在的时候一般不会轻易表现出失态行为或严峻暴力行为。
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多对一〔少〕的施暴,施暴群体的成员往往迷失在群体之中。
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身体匿名性。
施暴者隐匿在群体中,往往觉得自己是不会被发觉的,自我观察和评价的意识都会降低,通常对内疚、惭愧、恐惧的自我操纵力减弱,从而导致施暴行为的产生。
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心理分析及对策打架斗殴在学生群体中是经常发生的,通常是一些品德较差的同学,自以为有力气、有派,就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来殴打学生。
除此以外,还有这伙学生与那伙中学生相互殴打的现象,也称为学生打群架。
中学生打架斗殴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了不好的声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是相当深远的。
我们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经过专门的调查,发现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发生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1)放学时:中午或傍晚放学,特别是周末中午一些与校内学生有联系的校外少年,还有被学校开除的不良少年,站在门口寻找机会打架。
同时,大批学生出校时易因发生碰撞而引发打架。
(2)考试结束时: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老师忙于批改试卷,学生普遍松口气,一些不良学生就惹事生非,易发生打架斗殴。
(3)秋季开学时:新生刚入学,学校老同学有认人串联的,其中有因在小学串村考试而结“仇恨”算帐的,往往采用暴力攻击的手段来解决。
(4)课外游乐活动时间:学生在校内玩耍或在外面去玩等活动时,由于社会活动场所管理不严,人员复杂,学生之间常因争输赢,争地盘而发生突变,导致打架斗殴。
(5)节假日及节假日前:由于休息闲散,有的学生家长又不在家中,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就跑到外面去,易发生打架,甚至相约互斗。
当然,中学生打架斗殴也与其它的因素有直接的关系1、社会因素:社会种种不良环境都会使中学生误入歧途.2、家庭因素:也许是家庭的负面影响.也许是缺少了父母的爱.也许是缺少了那么一点点的沟通.3、心理因素:现代社会的中学生的心里有太多说不出的东西..有太多压力了..有太多想法了……有太多想不同的事了.也许是为了给兄弟出气而打架……也许是心里的某种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青少年攻击行为与性别因素是有关的。
对这个问题,要看到社会因素是与性别因素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
我们的成人普遍地希望男性比女性更活跃,让小男孩玩打仗的游戏,还买有象征攻击性意义的玩具如坦克、轰炸机、机关给男孩玩,而且在育儿态度和方式上,家长对男孩和女孩也有许多区别,这样,逐渐形成性别因素对青少年攻击性的明显差别,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打架殴斗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男的。
从当前校园学生极端事件多发来分析校园心理教育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校园学生极端事件多发来分析校园心理教育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从当前校园学生极端事件多发来分析校园心理教育工作上存在的问题————铁山中心学校一、学校现状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铁山乡中心学校坐落在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内,小学部十二个教学班,初中部三个教学班,每班人数控制在三十五人以内。
就地理位置而言,学校靠近街市,交通较为便利,方便学生上学。
但街市上的网吧、牌馆等娱乐场所的存在,也为青少年的学习和价值观的养成产生负面影响。
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1、虚拟网络暴力转化为生活、校园现实暴力问题案例:去年六年级一女同学和五年级一位女同学因为产生一些口角问题而最后演化成打击报复行为,私下里邀与自己要好的玩伴至对方家里,趁其家人未在,偷偷用剪刀把对方晾在外面的衣服全数剪坏。
最后学校出面进行解决,并对该女生所做之事的性质和严重性予以说明,劝其思想转化,改正错误。
对于另一女生,则进行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的思想教育,在严格约束自己语言行为,不对他人评头论足的同时,还需学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容之道。
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网络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中小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快的群体,也是使用最为频繁的年龄阶段。
再加上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新型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更为学生的使用造就了便利。
然而由于中小学学生年龄阶段自身的特点,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速度快,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比较差。
加上网络自由、便捷、时尚、虚拟世界新引力大等特点,使中小学生很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甚至是过度依赖。
当这种网络依赖失控时,对人就会产生负面影响,而成为一种心理障碍。
这种心理障碍表现在:?转学习时间为游戏时间。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作业的拖欠,上课时精神不振等现象上。
这点我深有体会,五天之后的两天假期,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正确率较之平常,委实低很多。
后进生“忘记”作业、“忘带”作业现象比较普遍,优生字迹较为潦草,内容不全面,态度欠认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暴力行为的心理成因
小骞,14岁,性格外向,爱交友,好胜心强。
初一上学期学习成绩很好,被选为班长,对班级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
下学期成绩开始下滑,并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学会了抽烟,还和别人合伙“拿”了别人的钱。
因此经常被老师批评,同学们都认为他不宜再当班长了,最后班主任撤销了他的班长职务。
从那以后他开始恨老师,认为老师对他有成见,因此经常犯些小错误,对学习也是应付了事。
到初二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上课不仅不爱听讲,还故意接老师的话荐,甚至顶撞老师。
同时在同学之间也加强自己的“形象”树立,拉帮结伙,让同学给他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随便动同学的东西,随意骂同学,同学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初二上学期11月,他带了一把水果刀到学校,同学发现后告诉了班主任,经了解,他说是为了吓唬老师的,因为老师对他太不公平,总是找他的“茬”,对他有成见,总是讽刺、挖苦他,不让同学和他在一起玩。
看了这个案例老师们可能都会觉得震惊,学生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转变呢?通过这个案例是否还应该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是老师的错误还是学生的错误?
暴力行为是指由在校学生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财务、身体进行侵犯的攻击性行为。
现在学生的暴力行为广泛存在,不仅仅是对老师的,更主要的是同学间冲突的升级,而且不再是“后进生”特有的。
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暴力行为仅仅看成是“不遵守纪律”,把学生对老师的暴力行为看成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而应该深入分析其心理成因。
学生暴力行为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
1、身心发展的不和谐和不平衡
从上面的案例来看,小骞,14岁,初二,正是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是人生命过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生理发育加速,提早进入成熟状态,但是心理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
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和谐和不平衡,引起了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在精神上想摆脱成人的束缚但又希望得到成人的支持和保护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的矛盾;自以为是与常常出现自卑感之间的矛盾。
这一切都可能导致学生在情绪、情感,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问题,在情绪、情感上容易出现很大的波动,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的情绪比喻为“疾风怒涛”;在情绪上还容易产生迁怒和移情,在行为趋向上有一定的危险性,往往引发暴力行为。
2、缺乏自制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可能引发其暴力欲望。
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大都是校园内学业的失败者,他们不被校园主体文化所接纳,而内心又充满出人头地的冲动,这种矛盾容易引起暴力行为的发生。
小骞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他的教育,因此他缺乏自制力,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发生了暴力倾向的举动。
3、自我概念建立的不清晰
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自我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十三四岁正是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自我概念很强,会过多的关注自我的感受和想法而忽略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自己对自己却没有正确而合理的评价。
这就容易导致其会过多的关注老师对其不好的评语,甚至夸大某些话语的严重程度,导致和老师之间发生误会,产生摩擦。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体和“重要他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通过自己的“重要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来了解和审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形成又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他会作出和自我概念相一致的行为。
儿时小骞的“重要他人”是父亲,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很粗暴,他的自我概念都是反面的,是有暴力倾向的,因此他的行为方式也是暴力的。
青春期,自我概念建立的重要过程是自尊和自信心的建立,这个时期学生的“重要他人”就是老师,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这个时期其自尊心格外强烈,哪怕是一点点小事情他都会认为伤到了其自尊心。
因此,如果学生的自尊心经常受到打击、伤害,也会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
小骞就是因为和老师发生了矛盾,没有采用合理的解决方法而是过多的关注了自我的感受,夸大了事情的结果,认为老师从此以后会对他有成见了,这时他对老师的话语的理解也会产生误会,过多的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对有些话语或是方式认
为是伤害到了自己的自尊心,所以他和老师的误会和矛盾越来越深,导致最终的暴力行为。
二、客观原因
1、家庭教育的错位
家长的暴力行为,会促使子女性格粗暴、情绪压抑,并且产生崇尚暴力的心理。
少年期也是自我概念建立的重要时期,家长过多的批评、指责孩子,看不到孩子的优点,那么孩子形成的自我概念就是消极的,消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引发了自我期望的消极,而且也决定
了他们只能期待外部社会的消极评价与对待,决定了他们对消极的行为后果有接受的准备。
2、效应偏差的影响
首因效应偏差;人们在首次交往中,会相互留下第一印象。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
由于首因效应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因此,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不要将所“喜欢”的学生理想化,以免造成无谓的失望甚至苦恼;也不要盲目地把所谓不入眼的学生拒之门外,使这些学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近因效应偏差;对一个人的长期了解中,最近得到的信息最深,并往往掩盖了对他的一惯了解,这就是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偏差往往给人带来不利的影响和损害,因此,在教育学生时,要冷静地分析,全面地评价学生。
他感效应偏差;教师可以通过其他一些途径得知有关学生的情
况,形成对学生的一些印象或看法,并在对其的教育中把这些印象和看法夹杂进去,这就是他感效应。
由于“其他途径”很复杂,有赞美之词,有偏激之语,有客观反映情况的,有带主观色彩褒贬的,因此,他感效应的失真性和局限性在所难免。
教师坚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信念,相信自己的眼力和判断,而不道听途说。
光环效应偏差;观察一个人时,由于他的某一特点突出,于是这一点就掩盖了他的其他特点和品质。
突出的一点就像光环一样套在这个人身上,故称为光环效应。
教师在观察学生时,既要看到他突出的特点,也要看到他的其他品质,从而建立对其正确的总体印象。
泛化效应偏差;我们对某人印象特别好时,这个印象会扩展到此人的特征之中,这就是泛化效应。
泛化效应在教学中相当普遍,教师对学生印象好时,他的优点可以掩盖其缺点;而当教师对某个学生有成见时,看他的一举一动都不合规矩,泛化效应的影响之广、危害之大是最突出的。
3、社会的不良因素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学习、模仿是很有关系的。
学习心理学家指出,特别是模仿的影响在攻击行为的迅速传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现代社会来讲,影视中的暴力内容和网络游戏往往对青少年产生攻击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有些中学生多次观看暴力节目,逐渐会形成实施暴力的倾向,本来就喜欢打架的中学生,观看暴力节目后,更加强了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以上是笔者所分析的学生暴力行为的成因,若能根据其发生的心理根源,综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