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行为的心态分析及防范
违章心理分析及纠正与预防
五、违章操作应对方法
2、在思想上培养职工安全意识 (1)灌输法。各级管理人员坚持对“安全第一”思想的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会会 讲、事事讲,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2)培养法。培训工作上要有持续性和严肃性;在培训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训手段上要有实效性和创新性。
(3)刺激法。通过以往事故案例,刺激职工思想意识,唤起保护生命的安全意识。
四、违章操作应对方法
3、在装备和技术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1、要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淘汰落后的管理技术,提升技术和生产方式与生产 工艺的本质安全; 2、要用先进的装备淘汰落后的装备,提高工具、设备、设施及有关安全装 置可靠性; 3、要用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淘汰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职工队伍。 同时,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改变落后生产作业方式,寻求生产效率和效 益的最大化,使职工自觉摆正安全与生产二者之间的关系,主动远离违章。
你眼前看到的是
我的 培训课件
准备 好了 吗
千万
别
眨眼
开始啦
什么是安全
安全是
高高兴兴上班去 平平安安回家来
安全是
无危则安 无缺则全
如果
忽视安全
将会
轻者受伤
重者死亡
你能接受事故背后代价吗
怎么办
安全有三宝
安全帽、带、网 运用好
八安八险 要记牢
安全生产 没问题
二、违章操作心理分析
8、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为何会 造成违章
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以前未见过,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 ,使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造成违章从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安全。
因周围发生的事影响正常操作,造成违章事故。
二、违章操作心理分析
浅析当前班组职工违章心态及对策
浅析当前班组职工违章心态及对策当前班组职工违章行为较为普遍,其心态主要体现在对安全规定的不重视、懈怠心态和心理压力等方面。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和加强监督管理等对策。
首先,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是解决班组职工违章心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向班组职工普及安全规定和操作注意事项,增强其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知识讲解和操作技能培训等,使班组职工对违章行为的危害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同时,在宣传中要注重情感共鸣,让职工意识到安全事故对个人、家庭和企业的影响,激发其对安全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其次,建立健全激励制度也能够有效改变班组职工的违章心态。
通过设立奖惩制度,对遵守安全规定和表现良好的职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可以激励他们主动遵守安全规定,减少违章行为。
同时,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对违章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和追责,增加职工的违章成本,以起到警示和威慑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安全目标、考核绩效等方式,将安全工作与个人绩效挂钩,让职工认识到安全是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强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
最后,加强监督管理是解决班组职工违章心态的关键措施之一、领导层要加强对班组职工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安全规定的贯彻执行。
可以通过设置班组安全管理岗位,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岗位上进行全程监护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行为。
同时,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班组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此外,还可以建立班组职工互相督促机制,让班组成员互相监督,共同维护安全。
综上所述,当前班组职工违章心态的存在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和加强监督管理是解决班组职工违章心态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才能有效改变职工的违章心态,确保班组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
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在生产生活中,造成人们违章的原因有很多,有外在的、客观的原因,也有内在的、主观的原因。
虽然造成违章的原因可能是千差万别,但这都和人的心理有关,因为人的行为,包括违章行为,都是由人的心理活动发动、调节和控制的。
根据安全工作的实际经验,一般认为下述心理状态极容易导致违章行为:1、侥幸心理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知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因为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
但海因里希公式300:29:1告诉我们, 尽管事故发生具有偶然性,但偶然性里面包含必然性的因素,一次违章没有出事故,但多次违章就会增加产生事故的率。
2、惰性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就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
惰性心理对安全影响很大,特别是这种心理存在比较普遍,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心理。
惰性心理常和侥幸心理密切关联着,认为省点事不至于出问题,熟知恰恰是这种心理,常常成为致祸的根苗。
3、麻痹心理一是过分相信自己以往的经验,认为自己的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的人容易产生麻痹心理;二是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例如刚搞过安全工作大检查后,思想放松,产生麻痹心理;三是个性因素,如有的人平时就是松松垮垮、大大咧咧的。
4、逆反心理“你让我这么干,我偏不这么干”,“越不允许干,我越要这么干”的逆反心理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显性对抗,当面顶撞;二是隐性对抗,阳奉阴违。
逆反心理的人容易将别人的好心当驴肝肺,以及言语和肢体冲突。
5、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他如果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向。
在逞强的心理支配下,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使自己头脑发热,干出一些冒险的愚蠢的事情来。
员工违章作业的不良心态与解决办法
962014.3MEC 员工工程MODERNENTERPRISE CULTURE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离不开员工的按章操作和良好心态。
据统计,即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违章而引起的,且大部分心理,明知而故犯之。
三是麻木的心理。
就是对企业的规章制度、“高压红线”、安全事故,血淋淋的惨痛教训都不以为然,无所谓,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安全工作和安全思想没有敏感性,没有警惕性,从而导致作业现场麻痹大意。
这种思想是非常可怕和危险的,时间一长就会养成习惯性违章。
四是逞强的心理。
这在一些老员工中比较常见,认为自己熟悉岗位技能、操作知识,理论上有一套,时间一长,自信心无限膨胀,盲目认为自己“技高胆大”,违章操作才能尽显“英雄本色”,把安全规范抛在“九霄云外”。
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减少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职工素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要提高职工素质,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培训工作。
而且在培训工作上要有持续性和严肃性;在培训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手段上要有实效性和创新性。
三是文化熏陶式,养成良好习惯。
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宣传橱窗、报刊杂志、安全文化图牌板等多种载体,在全矿创建“要我安全,不如我要安全”文化氛围,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安全态度、合,将老师傅与新人相结合,性格激进与性格稳重的相组合,以及根据职工的知识水平、思想意识、心理反应、工作态度、身体状态等因素,进行结对子,互动互帮,既满足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又通过工作中长时间的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而达到互补、互助和互进。
总之,不良的心态是发生习惯性违章,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只要从员工的思想活动总结规律,找到方法,花大力气认真解决和引导,就会从本源上减少和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作者单位: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员工违章作业的不良心态与解决办法作者:韩杰, 王胜作者单位: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刊名:现代企业文化英文刊名:Morden Enterprise Culture年,卷(期):2014(9)引用本文格式:韩杰.王胜员工违章作业的不良心态与解决办法[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文化 2014(9)。
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完整版
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在生产生活中,造成人们违章的原因有很多,有外在的、客观的原因,也有内在的、主观的原因。
虽然造成违章的原因可能是千差万别,但这都和人的心理有关,因为人的行为,包括违章行为,都是由人的心理活动发动、调节和控制的。
根据安全工作的实际经验,一般认为下述心理状态极容易导致违章行为:1、侥幸心理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知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因为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
但海因里希公式300:29:1告诉我们, 尽管事故发生具有偶然性,但偶然性里面包含必然性的因素,一次违章没有出事故,但多次违章就会增加产生事故的率。
2、惰性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就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
惰性心理对安全影响很大,特别是这种心理存在比较普遍,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心理。
惰性心理常和侥幸心理密切关联着,认为省点事不至于出问题,熟知恰恰是这种心理,常常成为致祸的根苗。
3、麻痹心理一是过分相信自己以往的经验,认为自己的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的人容易产生麻痹心理;二是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例如刚搞过安全工作大检查后,思想放松,产生麻痹心理;三是个性因素,如有的人平时就是松松垮垮、大大咧咧的。
4、逆反心理“你让我这么干,我偏不这么干”,“越不允许干,我越要这么干”的逆反心理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显性对抗,当面顶撞;二是隐性对抗,阳奉阴违。
逆反心理的人容易将别人的好心当驴肝肺,以及言语和肢体冲突。
5、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他如果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向。
在逞强的心理支配下,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使自己头脑发热,干出一些冒险的愚蠢的事情来。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5篇)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5篇)第一篇: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分析了产生习惯性违章的各种心理状态,以及影响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客观因素,提出了防范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防范对策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因素人的行为是人内在心理的反映,违章的行为来源于违章的心理。
1.1 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过于繁琐或机械,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1.2 取巧心理在工作现场,一些工作人员为贪图方便、怕辛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1.3 逐利心理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违章操作,盲目加快操作进度。
1.4 偷懒心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职,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操作中班长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械人,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该监督时也不监督,导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1.5 逞能心理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部分作业人员自持技术高人一筹,逞能蛮干,造成事故。
1.6 帮忙心理在生产现场,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有些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而帮忙者往往碍于情面或有表现欲望,在不了解设备的情况下,盲目去帮忙操作,极容易造成事故。
1.7 冒险心理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有些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冒险去工作。
如在消除用户电路故障工作中,为了不影响一个片区的供电,在未拉开配变的跌落保险又未采用绝缘用具的情况下,冒险带电搭火作业。
违章人员心理分析与班组安全管理
违规者心理分析与团队安全管理
在电力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统计显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一
个人的行为受其心理活动的支配,如果心理活动不符合客观规律,就
会出现违章,与其他相关条件结合时,就可能造成事故。
1事故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状态
(1)自负心理。
技术较为熟练的人,往往过于自信而出现反常现象,擅自经营或者扩大经营范围的。
(2)怕脏、怕冷、怕热、爱美心重。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美观而不
遵守安全规定,往往会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3)空间知觉不准。
人们处于高海拔,但他们的感知并不在高海拔,在高处作业时用力过猛,失去重心跌落下来。
(4)注意力分散。
也就是说,注意力被不相关的刺激吸引,事故就
会发生。
(5)求简、求快、贪图方便。
操作员通常希望提高工作效率,求简、求快,省略了各种安全措施,造成违章作业。
(6)冒险、逞强。
运营商只关心眼前的得失,而不顾客观后果,从
而盲目行动,蛮干、瞎干,使作业违章不断。
(7)逆反心理。
它明确禁止越界,越想找机会尝试,如酒后作业。
(8)侥幸心理。
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发生了偏差,作出了错
误的判断,产生了冒险的心理冲动。
在班组生产工作中,作业人员的
侥幸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往往认为倒霉的事情不一定都让我碰到。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组开展反违章工作和反事故斗争的过程,就
是不断克服操作人员侥幸心理的过程。
违章作业个人反思
违章作业个人反思标题:违章作业的个人反思:从错误中学习,以规范行为保障安全在职场中,每一位员工都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违章作业现象仍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个人反思的角度,探讨违章作业的原因、后果以及如何改正和预防,以此提醒大家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规范的工作环境。
一、违章作业现象回顾回顾我在工作中的一次违章作业,那是在一次生产线调试过程中,为了图省事,我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擅自改变设备运行参数,导致设备出现故障,险些造成严重后果。
二、违章作业原因分析1.安全意识不足: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心存侥幸,认为偶尔违章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2.操作技能不熟练:对设备性能、操作规程不熟悉,盲目操作,导致违章作业。
3.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为赶进度,忽视安全生产规定。
4.管理不到位:企业对违章作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员工容易产生违章行为。
三、违章作业的后果1.设备损坏:违章作业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生产进度。
2.人员伤亡:违章作业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威胁到员工的生命安全。
3.企业损失:违章作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声誉。
4.法律责任:违章作业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及个人需承担法律责任。
四、改正与预防措施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让员工认识到违章作业的危害性。
2.加强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对违章作业的监管。
4.增加安全投入: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降低违章作业的风险。
5.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对遵守规程的员工给予奖励。
五、总结通过这次违章作业的个人反思,我深刻认识到违章作业的危害性。
作为一名职业人士,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安全管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习惯性违章的心里分析及预防对策
习惯性违章的心里分析及预防对策心理分析是理解与预防习惯性违章行为的首要步骤之一、首先,习惯性违章行为可能与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关。
一些个体可能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不愿意遵守规则与他人合作,从而习惯性地产生违章行为。
其次,一些个体可能存在冒险的心理需求。
他们追求刺激与快感,从而经常违反规则以满足这种心理需求。
第三,一些个体可能存在鲁莽的心理特点。
他们缺乏足够的警觉性和自我控制力,容易在驾车过程中犯下违章行为。
针对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对策。
首先,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通过有效的教育可以提高个体对交通规则及安全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违章行为的危害性。
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执行力度。
通过对交通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可以增强对违章行为的制约。
第三,加强交通执法力度。
对于习惯性违章的个体,执法部门可以加大处罚力度,对其进行精确打击,以减少其违规行为的发生。
第四,加强危险驾驶行为的监控。
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可以及时识别危险驾驶行为,针对习惯性违章者进行预警和干预。
第五,建立交通安全文化。
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培养公众对交通安全的整体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底线和自律习惯,共同维护交通安全。
此外,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还需要考虑个体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在个体主观因素方面,家庭教育、个人经历、价值观念等都可能对违章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家庭和社会应加强道德教育,注重培养良好的交通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在客观因素方面,道路规划与管理、交通信号设施、交通流量等因素也会对交通违章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道路规划与管理,减少交通拥堵和不良驾驶环境,提高道路安全性。
总结起来,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旨在深入了解个体违章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预防对策,从教育、宣传、执法、监控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预防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
只有通过心理分析与预防对策的综合应用,才能有效防范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交通安全。
习惯性违章心理浅析及预防对策
习惯性违章心理浅析及预防对策1. 引言违章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章或规定的行为,在交通领域中尤为常见。
习惯性违章行为指司机在长期的驾驶过程中频繁且重复地违反交通规则。
习惯性违章行为不仅危害驾驶人员自身的安全,还可能对其他交通参与者造成意外风险。
本文将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原因进行浅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
2. 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原因2.1 驾驶压力与急于赶路心理一些驾驶人员常常因工作压力、时间紧迫等原因急于赶到目的地,因此驾驶过程中往往忽视交通规则,无视红绿灯、超速行驶等行为成为习惯。
2.2 自我认知偏差自我认知偏差是一种心理现象,驾驶人员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驾驶能力,忽视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这种自我认知偏差导致他们在驾驶过程中频繁违反交通规则。
2.3 注意力分散驾驶过程中,如果驾驶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容易犯错。
手机使用、与乘客聊天、听音乐等行为都会分散驾驶人员的注意力,进而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
2.4 忽视风险意识一些驾驶人员对道路交通风险的意识较低,他们往往过分自信,认为自己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这种心理导致他们忽视交通规则,频繁违章。
3. 习惯性违章行为的预防对策3.1 提高道路交通法规知识驾驶人员应当加强对道路交通法规和交通规则的学习和了解,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
了解具体的交通规则可以帮助驾驶人员避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
3.2 强化驾驶人员培训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宣传等方面,通过教育的方式让驾驶人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3 加强执法力度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违章行为的执法力度,对频繁违章的司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通过惩罚来警示驾驶人员,降低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
3.4 使用科技手段辅助驾驶科技手段的发展为交通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车载监控设备记录驾驶行为,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
此外,驾驶人员可以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来提醒自己遵守交通规则。
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的探讨
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的探讨从心理角度来看,习惯性违章人员通常具有以下心理特征:1.自私自利:习惯性违章人员往往更关注个人利益而忽略集体利益。
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或者不在乎他人的权益。
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态导致他们动辄违反规则、逃避法律的约束。
2.冲动行为:习惯性违章人员在行为决策上缺乏理性思考,更偏向于冲动行动。
他们可能在一时的情绪或者利益诱因下,违反规定。
缺乏冷静思考和长远规划的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
3.低风险意识:习惯性违章人员可能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风险认识不足。
他们可能忽视了规章制度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并且对于违法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缺乏足够的恐惧和担忧。
要解决习惯性违章人员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对策:1.教育引导:加强对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心理教育引导,让其意识到个人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教育,提高个体的道德意识,培养他们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
2.加强法制宣传:通过媒体和教育机构,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风险意识。
让违法违规行为的风险和后果清晰明了地呈现给所有人,以期遏制习惯性违章行为。
3.健全监管机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对习惯性违章人员进行严格的处罚。
通过严厉处罚,使得违章行为者认识到违法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减少其对于违法的冲动。
4.培养激励机制:除了严惩习惯性违章人员,也可以尝试通过激励机制来影响他们的行为。
例如,建立积分制度,对遵守规定的人给予奖励,提高习惯性违章人员遵守规则的动机。
总之,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心理分析和预防对策需要从教育引导、法制宣传、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通过综合手段的有效运用,有望有效地减少习惯性违章人员的数量,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
职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
随众心理
总结词
存在随众心理的职工认为大多数人都这 么做,自己也应该这么做,缺乏独立思 考和判断能力。
VS
详细描述
随众心理是职工在工作中缺乏独立思考和 判断能力的一种心理状态。他们往往认为 大多数人采取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因 此会跟随大众进行操作,而不去思考这种 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和规章制度。这种 心理状态容易导致群体性违章行为的出现 ,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风险。
03 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危害
对个人安全的危害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
习惯性违章行为可能导致职工在工作 中遭受意外伤害,如触电、机械伤害 等。
降低个人安全意识
习惯性违章行为容易使职工产生麻痹 大意的心态,长期下去会降低个人安 全意识。
对企业生产的危害
要点一
影响生产效率
习惯性违章行为可能导致生产流程不畅,降低生产效率。
建议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通过开展定期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职工 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安全
意识。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 理制度,发挥班组长的作用,及时发现和
纠正违章行为。
建立奖惩机制
通过建立奖惩机制,表彰安全生产表现优 秀的职工,对违章行为进行惩罚,形成有 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案例二:某建筑工地的安全事故
事故描述
某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一名工人未佩戴安全带,从高处坠落身亡。
心理分析
这起事故中,工人可能存在冒险心理,认为自己能够避免事故发生,或者对安全带的作用不够重视,导致违章行为的 发生。
预防对策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加强监督检 查;加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让工人深刻认识到违章行为的危害性。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习惯性违章是指司机在长期驾驶过程中重复犯同一类交通违法行为,表现出对交通规则的漠视和对他人安全的不负责任态度。
以下是对习惯性违章发生原因的分析及预防对策。
一、原因分析:1. 忽略交通安全意识:一些司机缺乏交通安全教育意识,对交通规则理解不深入,忽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预防对策:加强对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规规定的理解程度。
2. 过度自信和浮躁心态:一些司机可能认为自己驾驶技术高超,对自己的判断和能力过于自信,从而忽视交通规则。
预防对策:加强对驾驶员的道德教育,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良好的驾驶心态和谦虚的态度。
3. 经济利益驱使:一些司机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违反交通规则超速行驶或变道,在违规操作中形成习惯。
预防对策: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提醒司机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4. 警示机制不健全:一些司机在违章行为没有被有效查处的情况下形成了违章习惯。
预防对策: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交通违章处理和处罚机制,确保违规行为得到有效纠正。
二、预防对策:1.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规规定的理解程度,加强对驾驶技术的培训,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素质水平。
2. 强化道德教育:注重培养驾驶员的公民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加强对驾驶员的道德教育,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良好的驾驶心态和谦虚的态度。
3. 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增加交通执法人员的数量,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章行为查处的效果,形成有效的警示作用。
4. 完善交通违章处理和处罚机制:建立健全的交通违章处理和处罚机制,确保违规行为得到及时、公正、严厉的处罚,形成较高的违规成本。
5. 提高驾驶员的经济观念:加强对驾驶员经济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经济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避免为了经济利益而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习惯性违章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预防和解决。
职工三违心态分析及对策
职工三违心态分析及对策引言生产安全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必须重视的方面,其中职工的三违行为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屡屡成为难题。
职工三违行为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对事故的发生和伤亡人数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需要对职工的三违心态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职工三违行为的定义和类型三违行为是指职工违反安全作业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其他安全管理制度等的行为,包括操作三违、设备三违和劳动保护三违。
具体来说,操作三违主要指的是职工在作业中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引起了安全事故或者生产事故。
设备三违主要指的是对设备进行未经授权的改动、维修或者升级,以及使用不合格的设备等行为。
劳动保护三违主要涉及的是职工在作业中违反相关的劳动保护制度,包括未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进行体检等。
职工三违心态的原因分析心态失衡首先是职工的心态失衡造成的三违行为。
职工的心态不稳定往往造成的是一些情绪上的失衡,这种情况下对于职业缺乏自觉性,也会出现随意性和对安全生产的轻视。
缺乏安全意识另外,职工缺乏安全意识也是三违行为的原因之一。
一个缺乏安全意识的员工做出一些操作上的疏漏不仅对自己也会给其他人带来隐患,而且对于职业的认识也相对偏低,这种心态将很难因为企业内管理的要求而得到缓和。
工作压力大还有就是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三违行为。
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实际上也带来了一个越来越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也对职工的三违行为有着很显然的影响。
常常出现为了快速完成任务而忽略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
解决职工三违心态的对策建立安全文化针对职工的三违现象,企业应该积极建立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宣传与教育,有助于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将得到增强,三违行为的发生率也会相应减少。
加强职业培训其次,针对职工的三违行为,企业应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专业技能和素质。
通过职业培训,职工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相关的操作规程,加深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使职工的操作规程达到规范化,最终减少三违行为的发生。
违章行为的心态分析及防范
违章行为的心态分析及防范违章行为是指驾驶员在道路交通中违反交通法规、规定或者安全驾驶规范的行为,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违章行为的心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违章行为的心态和原因,对于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心态分析1. 对安全意识不强很多驾驶员存在对安全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驾驶经验丰富,能掌握好车速和行车路线,从而忽视交通规定和道路标志,鲁莽驾驶。
2. 心理压力过大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些驾驶员在面对复杂交通状况时,会因心情不稳定或急躁而导致不理智行为。
3. 缺乏道德观念一些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定是出于不正当的目的,比如强迫交警收礼或逃避违反其他规定的纪律处分等,此类现象也是导致违章行为的重要因素。
4. 抵触心理强因为特殊的经历或在特定环境中受到影响,一些驾驶员会对特定的交通规定产生抵触心理,比如在繁忙的路口闯红灯,或对交通标志和信号不予理会。
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和交通管理机构应该加强相关法规和规定的宣传力度,引导驾驶员形成正确的驾驶行为习惯和安全意识,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和新手驾驶员的教育。
2. 优化交通环境政府部门应该增加一些交通安全设施,例如减速器、标志牌、警示灯、隔离设施等,还可以提供道路反馈设施,提示驾驶员行车速度。
通过改善路况和路面设计来降低交通压力,从而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
3. 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对于那些违规行驶、酒驾、驾驶无证等违法行为要严格惩处,并及时公示相关信息,让群众了解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和关于交通安全的知识。
4. 健全交通服务网格建立完善的交通服务网格,扩大公交规模,鼓励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个人驾车,从而降低交通密度,减少交通拥堵和违章行为。
结论违章入罚,本着惩罚教育的思想,是为了提高驾驶员的文明和安全意识,呼吁广大驾驶员要增强安全意识,切实加强自身安全教育,坚决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为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和谐作出贡献。
违章作业的心理分析
违章(不安全行为)作业的心理分析及防范违章是事故的根源,有90%以上的事故是违章所造成的。
但不是所有的违章都会发生事故,有专家统计,违章所造成事故的概率是每330次违章行为(不安全行为)会导致29起事故,其中1起为死亡事故。
但发生的概率不到10%。
如果每次违章都会发生事故,就不会有人违章。
要充分认识到违章和事故的关系。
违章确实在很多情况下不一定发生事故,但对众多事故分析,90%以上的事故是违章所造成的。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要违章呢?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1、误解:不一定出事故是大多数违章者的对违章行为的误解。
在很多情况下,违章者都比较小心,知道违章很容易发生意外,所以实施时比较谨慎,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发生事故。
当违章次数多了,就觉得安全规章制度是多余的,并不那么重要。
殊不知,当违章者违章时不小心或发生意外情况时又加上处置不当,事故就不可避免。
9月4日,02工区吊号头操作工钱某在吊辊筒时,首先违反规定把空辊筒放在地上,其次又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斜吊,再加上没有观察到吊板上的夹头已经钩住了存放架而继续使吊钩上升,导致吊板受力而弹出击伤头部受伤。
我们估计,他的这种行为不一定是第一次,也不一定是他一个人这样操作,因为没有发生事故,所以没有引起重视并继续违章操作。
2、诱惑:违章有时有一定的好处,所以具有一定的诱惑力。
首先是方便快捷;第二是可以多赚钱;遵守规定操作确实比较麻烦,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多规定呢?是因为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已经发生过大量的事故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后作出的规定。
简单比喻:如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红灯停,绿灯行为行人和司机规定了行走、行车时间,任何人违反她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红绿灯的使用,也是因为发生了大量的交通事故以后为行人和司机制订了一种规定,要求大家去遵守。
试想一下,如果道上没有车,就是红灯亮了,人走过去会出事吗?如果道上有车,双方都注意到了(意识到危险),也不一定会发生事故。
当你既要闯红灯,又不注意观察,司机也不注意,双方都认为对方会避让(判断失误),这种情况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浅谈安全违章心理分析
安全违规的心理分析如何预防习惯性违章引发的事故已成为安全生产的永恒主题,笔者通过收集事故快报以及自己日常从事安全监察过程的一些感悟,对人员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和预防对策的一些想法介绍出来,谨供大家共同探讨。
一、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人们习惯性违反规章制度的动机是由三个因素决定和影响的:(一)、行为者对违章行为追求的程度,即行为者对行为后果的期望程度。
体现为行为者对行为后果价值的判断。
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价值越大,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
结合日常参与团队安全活动的学习经验,我认为行为者违章时存在有以下违章心理。
1、侥幸心理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烦琐或机械,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
此外,我认为即使偶尔有违规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2、惯性心理学惯性心理学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够应付的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
a.努力避免麻烦,嫌麻烦。
b.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3、营利心理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制定了勤勉奖惩制度,但是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欲望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而不是科学的改进操作程序。
(二)、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过高的估计。
行为者的个人能力越强,技术越好,经验越丰富,则自认为行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行为动机就越强烈,就是人常说的“技高人胆大”,往往将规章制度抛在脑后。
在最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人员误操作事故的快报中,不少就是班组长、技术员等主要业务骨干人员违章违纪造成的。
分析违章者的违章心理有以下几种情况。
1、谦逊心理学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不是因为安全生产条例,而是因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自以为是,盲目操作。
还有部分作业人员自以为技术高人一等,按规定作业前应到现场核实设备,但是自己认为熟悉现场设备和系统,逞能蛮干,凭印象行事,往往出现违章操作、误操作或误调度,造成事故。
安全心理工程之违章心理分析
安全心理工程之违章心理分析违章心理分析是安全心理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人们在违反规章制度、不遵守安全规定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和心理机制。
通过深入分析违章行为的心理特点,可以帮助制定更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
违章行为在安全管理中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违章行为可能包括违反交通规则、违反工作流程、违规使用设备工具等。
对违章心理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忽视危险后果的心理特点:一些人存在对危险后果的忽视或低估,认为自己不会出事或出现问题的概率很低。
这种心理特点使得他们容易违反安全规定,忽视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2.自我评价扭曲的心理机制:一些人在自我评价上存在一定的扭曲,过高或过低自我评价都可能导致违章行为的发生。
过高自我评价者可能觉得自己能够应对一些危险行为,从而不遵守安全规定;而过低自我评价者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不重要,不会带来负面后果。
3.心理认知偏差的影响:心理认知偏差是指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和判断存在错误或倾向性。
在安全管理中,一些人可能存在对风险的错误认知,认为一些违反规定的行为并不危险或是可以接受的。
4.社会影响与群体心理:群体心理在违章行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可能受到来自同伴、上级、家人等的影响,从而改变了原本的安全行为。
在一些情境下,个体为了迎合团队或个人利益,可能选择违反规定的行为。
5.奖罚机制和激励因素:人们对奖励和惩罚的敏感程度也会影响违章行为的产生。
当奖励和惩罚机制不够明确、不公正或不及时时,个体可能会对安全规定产生不可控行为。
对于违章心理的分析,安全心理工程需要从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
通过深入分析违章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安全规定和管理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和行为的遵守程度。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措施来预防和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1.加强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个体的风险认知和安全意识,增强大家对安全规定的信任和遵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违章行为的心态分析及防范
各项安全工作规程规定、运行检修安装规程、两票
三制制度、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和危险点控制措施是多年来生产实践
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对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
多少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教训换来的。
严格执行这些规程、规定、制度、措施,就能够保证安全生产;违背这些规程、规定、制度、措施,就可能发生事故。
多年来,在这些规程、规定、制度、
措施的指导制约下,在各级领导及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在
全体职工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电力企业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并且趋于稳定,可
以说走在了全国各行各业的前列,为全国其他行业做出了表率,树
立了典范。
尽管如此,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环境中,在特殊条件下,违章现象还时有发生,甚至屡禁不止,最终导致了人身伤害或
设备损坏事故。
纵观多年来各种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可以说
其中的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违章造成的;也就是说,违
章迟早或必然要导致事故。
这是无可非议的,是毫无疑问的,是为
无数事实所证实了的。
那么,无可非议的事情,毫无疑问的事情,
已经为无数事实所证实了的事情为什么还会发生,甚至屡禁不止呢?究其原因,大多都是由于某一种或某几种不良心态造成的,综合分
析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一、盲目无知心理,二、
习以为常心理,三、麻痹侥幸心理,四、冒险蛮干心理,五、自以
为是心理,六、逞强好胜心理。
具体阐述如下。
一、盲目无知心理
盲目无知心理,往往反映在新入厂职工、转岗职工
和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生产管理人员身上。
这些人员对各项安全工
作规程规定,对运行检修安装规程,对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和危险点
控制措施掌握得不够全面;对本岗位工作的安全技术要求不够熟练,对本岗位各项生产工作缺乏经验,对工作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各
种薄弱环节和各种违章行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在安全生产方面,他们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他们不知道
危险点和危险源在哪里,不知道怎样进行避免和防范;不知道哪些
行为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是违反运行检修安装规程的,是
违反安全技术措施的,是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
说严重一点,生产
现场的有关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制度、措施,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各种安全警告标志对这些人员甚至都不起作用,他们往往是不受什
么约束而擅闯禁区、擅越雷池。
他们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出事以后,他们还不知道吸取教训,还不知其所以然。
二、习以为常心理
习以为常心理,往往反映在一些有一定经验的职工
身上,往往体现在“习惯性违章”方面。
这些职工是“习惯性违章”的“惯犯”。
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例如:一项工
作的安全措施是由很多环节构成的,往往设立了几道、十几道乃至
几十道安全防线,单纯突破一道甚至几道安全防线,是不足以对人员、对设备构成威胁乃至造成事故的;也就是说,某一个人或某几
个人的违章,某一种或某几种违章行为,还要受到其它安全措施和
多种安全因素的制约和限制而不至于发生事故,现实中也确实存在
着违章不一定出事的事实。
所以,这些职工在多次违章而没有出事
之后就误以为:“习惯成自然,不必讲安全”、“只要有经验,就
能保平安”、“实践经验是宝,不要死板教条”等等;总觉得各种
违章行为不至于对自己、对他人、对设备构成威胁,不至于造成人
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事故。
一句话,经验主义在这些职工的心里作怪,他们就是认为违章不一定有危险,违章不一定不安全。
在这种心态
的驱使下,他们置各种规程、规定、制度、措施于不顾,对于各种
违章现象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不知道“常在河边站,迟早要湿鞋”的道理。
长此以往,久而久之,有朝一日,大祸临头,他们将悔之
晚矣。
三、麻痹侥幸心理
麻痹侥幸心理,往往反映在精神状态不良、心理素质不佳的职工身上。
他们也知道各项安全工作规程、运行检修安装规程的有关规定,也知道有关安全技术措施,也知道生产工作中的危险点和危险源,也知道各种违章行为能够带来危害,能够造成不良后果。
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他们心情不好、身体疲劳,导致精力分散、心不在焉,时常处于一种麻痹状态,经常存有侥幸心理,存在着“图省事、怕麻烦”思想,对于各种违章行为麻木不仁、不以为然,总觉得“马虎、凑合、不在乎,未必就能出事故”,总想得过且过,总想蒙混过关。
孰不知“你想糊弄它,它就糊弄你”,这叫做因果报应。
一旦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事故,他们将一失足成千古恨。
四、冒险蛮干心理
冒险蛮干心理,往往反映在性格比较倔强、比较粗鲁的职工身上。
他们的突出特点就是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明知故犯。
他们对各项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对运行检修安装规程,对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和危险点控制措施,可以说掌握得也比较熟练,对工作中的危险点、危险源、各种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认识也比较清楚。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图省事、怕麻烦,为了抢工期、抢进度,他们只重效益、不讲安全,往往有意违章、明知故犯;他们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具有一种“越是艰险
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他们不知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道理。
往往就是由于冒险蛮干造成了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事故,使他们留下了终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