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群落动态

合集下载

森林群落

森林群落

环境特点
通过森林群落的基本特征可以来识别这些群落环境不同之处,从而区分森林群落的类型。森林群落具有一定 得物种组成(又称为种类组成);具有一定得结构和外貌;具有一定得动态特征;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森林部落
森林群落(8张)
感谢观看
森林群落
生物成分所形成的有规律组合
01 解释
目录
02 环境特点
森林群落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并包括该地段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 成分所形成的有规律组合。是各种生物及其所在生长环境长时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在空间和时间上不断发生 着变化。
解释Biblioteka 自然界没有完全一样的森林群落。但是只要两个地点所存在的生境和历史条件相似,相似的森林群落就有可 能重复出现。森林群落是各种生物和其所在环境长时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同的森林群落有着不同的群落环境。 森林群落

园林植物群落动态

园林植物群落动态
园林植物群落动态
波动类型
(1)不明显波动 其持点是群落各成员的数量关系变化很小,群落外貌和 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2)摆动性波动 其持点是群落成分在个体数量和生产量方面的短期波动 (1—5年),它与群落优势种的逐年交替有关。
(3)偏途性波动 这是气候和水分条件的长期偏离而引起一个或几个优势 种明显变更的结果。通过群落的自我调节作用,群落还可恢复到接近 原来的状态。这种波动的时期可能较长(5—10年)。
• 前顶级(preclimax)也称为先锋顶级,在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域内,由 于局部气候比较适宜而产生的较优越的顶级。例如,草原气候区域内, 在较湿润的地方,出现森林群落就是一个预顶级。
• 超顶级(postclimax)也称后顶级。在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域内,由于 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例如,草原区内 出现的荒漠植被片段。
第二节植物群落演替分类
• 按照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 • 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原生裸地上发生的演
替过程,生物在从前从未定居过的裸地上定居并导致顶级 群落对该生境的首次占有。 • 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 ):次生裸地上发生的 演替过程。
依据基质的Leabharlann 质划分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succession):一定地域的植物群落发生变化 形成其它植物群落,被其它植物群落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
• 物种迁移:植物个体或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扩散,是群落动 态的根本原因和首要条件。
• 定居:发芽、生长和繁殖 • 群居: • 竞争与反应 • 稳定
植物群落的发育
• 逆行演替:而逆行演替的进程则与进展演替相反,它导致 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不能允分利用环境;生产力逐渐下 降;不能充分利用地面;群落旱生化:对外界环境的改造 轻微。

基础生态学:第九章 群落的动态

基础生态学:第九章 群落的动态
❖ 外因性演替:由于外界环境因素(气候、地貌、 土壤、火、人类互动)的作用所引起的群落变化
(四)、按演替的基质分类
1.水生演替: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但一 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如淡水湖或池塘中 水生群落向陆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2.旱生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开始。如裸 露的岩石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2)摆动性波动
群落成分在个体数量和生产量方面的短期变 动(1-5年),它与群落优势种的逐年交替有 关。干旱时旱生植物如羊茅、针茅占优势, 草原旅鼠、社田鼠繁盛;而气温高、降水多 时,以中性植物占优势,同时喜湿性动物普 通田鼠增多。
(3)偏途性波动
气候、水分条件的长期偏离而引起一个或几个优势种 明显变更的结果,通过群落自我调节,还可以回复到 接近于原来状态。时期长(5-10年)。草原看麦娘占 优势的群落在缺水时转为葡枝毛茛群落占优势,以后 又会回复到草原看麦娘群落占优势。
四.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 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Secondary Terrestrial Succession
Secondary succession on a plowed, abandoned southeastern farm field.
废弃耕地的演替过程
(三)按照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
❖ 内因性演替: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动结果首先使 它的生境发生改变,然后被改变了的生境反作用 于群落本身,如此相互促进,使演替不断向前发 展。
Primary Terrestrial Succession
Primary succession on bare rock in upper Michigan.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一、森林植物群落概念(一)群落概念群落的概念很模糊,没有一个概念能让所有生态家都满意的定义。

群落或生物群落(biological community)是指特定空间或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生活在同一生境而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植物有规律的组合。

森林群落(forest community)指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植被(vegetation):某一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全部植物群落总和称为植被。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2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等3具有一定的外貌: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并具有不同密度,从而决定了群落外部形态。

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等。

4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包括光照、温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

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

生物群落并非种群的简单集合。

种群组合成群落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第二,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运动形式为季节、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任一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

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

(三)群落的性质机体论(离散论):以美国的Clements(1916,1928)为代表。

群落是高度有组织的物种组合,边界清楚,可象物种那样进行自然分类;高度强调种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演替被类比为个体发育。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一、树木群落的构成1. 树木种类树木群落具有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境条件下,树木群落的构成会有所不同。

树木种类可以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其中乔木是树木群落的主要构成部分,常见的包括桦木、松树、柏树、柳树等。

2. 群落结构树木群落的结构包括植被层次和物种组成等方面。

植被层次可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不同层次的植被对光照和水分的利用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空间结构。

不同树木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树木群落的结构。

3. 功能组成树木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功能角色,包括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

不同种类的树木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生态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树木群落的功能组成。

二、树木群落的生态功能1. 气候调节树木群落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了气候调节的作用。

树木的树冠和树干能够对阳光进行反射和吸收,降低了地表温度和空气温度,形成了微气候,有利于保持地区气候的稳定性。

2. 水土保持树木的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并且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对于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3. 生态景观树木群落对于地形地貌的塑造和自然景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树木在不同季节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姿态,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4. 生物多样性保护树木群落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动植物物种。

通过维持树木群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维护和保护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树木群落的动态过程树木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其内部的树木种类和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开始时,树种的数量较少,树木群落的生态结构相对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群落的植被结构逐渐变得复杂,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2. 竞争与协同树木群落中的不同树木种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协同的关系,它们通过对光照、水分、营养物质等方面的竞争与协同,共同构成了树木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过程。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六章森林群落演替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六章森林群落演替

森林群落的演替一、裸地(一)裸地概念和类型裸地:即指从来没有植物生长的地段。

裸地通常有极端的环境条件,如极为干旱、潮湿、缺乏有机质等。

分为两种: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指从来没有生长过植被、或原来生长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连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均已不存在的地段。

次生裸地:指那些原生植被虽然被消灭,但原有群落下的土壤条件还多少保留着,并且土壤中还多少保留着原来群落某些繁殖体的地段。

(二)裸地形成的原因地形变迁:地形变迁形成的裸地多为原生裸地。

如风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和土堆、重力侵蚀形成的山崩、火山活动形成的熔岩等。

气象因素:气象因素形成的多为次生裸地。

如干旱使水库、河流或湖泊变干、风灾和雪灾引起的植物毁灭等。

生物作用:生物作用形成的一般为次生裸地。

如灾害性昆虫的大发生。

人为影响:人为影响形成的一般为次生裸地。

如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垦荒等。

二、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迁移、定居、竞争和反应等。

迁移:即繁殖体传播到裸地的过程。

繁殖体包括植物的种子、孢子以及能起作用的任何部分(如某些植物地下茎、具无性繁殖能力的枝、干等)。

定居:繁殖体传播到新的地点后,即进入定居过程。

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三个环节。

各环节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定居地的生境条件。

竞争:在一定的地段,由于不同物种的同时入侵或随着个体的增长和繁殖,必然导致营养空间和资源的竞争,结果是适者生存。

反应:通过植物的定居和生长,群落内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间会不断发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原来的生境条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改造的结果往往是不利于早期入侵者的生存,从而为另一些更适应种的进入创造了条件,即另一个群落形成的开始。

三、森林群落的发育从一个群落形成到被另一个群落替代,每一个群落都有一个发育过程。

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发育初期、盛期和末期。

发育初期:在发育初期,建群种的良好发育是一个主要标志。

建群种的生长和变化会引起其它种类的生长和个体数量的变化。

森林群落演替

森林群落演替
.50
primary succession
.51
原生演替特点
• 原生演替从极端条件开始,向水分适中方向, 即中生化方向发展,经历的时间长,阶段多。 演替系列初始生境和植物群落差异可能很大, 但演替方向趋于相同。
• 演替系列的最后阶段不一定总是乔木时期, 只在湿润气候区演替系列的后期才出现森林, 在我国年降水量超过400mm的东部地区,出 现大面积天然林,年降水量250-300mm以下地 区,演替停留在草本植物时期。
.46
2.2.1.3中生演替系列
• 中生演替系列:原生演替中开始于具 有一定肥力土壤母质上的演替
– 裸露矿质土阶段 – 草本植物阶段 – 木本植物阶段
.47
2.2.2按起点裸地性质
• 裸地或荒原(bare, barren)是指没有植物生长的地段,是植 物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和场所。
• 原生裸地(primary bare area, primary barren):指从来没有植 物生长过的地面,或者原来虽生长有植被,但被彻底地消 灭了,没有保留下原有植物的传播体,以及原有植被影响 下的土壤。
• 这个过程或称为群落发生,也是地段被植 物占满的过程。
.18
为什么要研究森林演替?
• 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发展变化过程的模式、 原因、速度等等
• 由生态系统的现状推测过去,预见未来 • 使森林经营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19
2.2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 2.2.1按初始生境水分条件划分 • 2.2.2按演替起始裸地性质划分 • 2.2.3按演替延续的时间划分 • 2.2.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 • 2.2.5按演替方向划分 • 2.2.6按群落代谢特征划分 • 2.2.7刘慎谔教授(1959)划分

森林演替的五个阶段

森林演替的五个阶段

森林演替的五个阶段
森林演替是植物群落由创建到流变、发展,最后形成新的高度分类以及不同群
落之间演化和相互交流的过程。

这是一个自然过程,受种类多样性、资源分配等一系列因素影响。

森林演替一般包括5个阶段:新成熟林期、幼熟林期、成熟林期、衰退期和稳
定期。

新成熟林期是森林演替的最初阶段,这时的森林整体树形较稠密,植物群落相
对稳定,资源匮乏。

幼熟林期是森林演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会显著上升,而树种
结构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在这个阶段,一些天然分布的优势树种会在树种动态中明显优势。

成熟林期,也称为稳定林期或者成熟期,是森林演化的最重要和最完整的阶段,植物群落将充分发展,树种结构将明显进入均衡状态。

衰退期是森林演替的最后阶段,树种结构失衡,原植物群落将被较低等级的植
物群落代替。

最后是稳定期,植物群落走向稳定,树种结构处于均衡状态,树种间以及不同
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渐渐建立起来。

森林演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会受到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质量、日照、地形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每个后续阶段都与前一阶段有着微妙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不断迭代的自然过程。

群落的基本特征

群落的基本特征

&第九章群落第一节群落的基本特征一、群落的概念1.生物群落森林群落:在一定地段的自然条件下,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形成的一个有规律的组合叫生物群落。

那么,森林就是一定地段上,以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该地段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所形成的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我们称其为森林群落。

可见森林的概念不仅包括树木、灌木和草本,而且包括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微生物,甚至包括林下的土壤和林内的环境。

群落不是杂乱无章的,群落是生物种群的有机组合,而且在相似的条件下就会有相应的群落的出现,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些生物种群组合在一起呢?在这里,我们认为是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生物群落得以维持的动力机制。

在有关进化的章节中我们介绍过,导致生物进化的机制是自然选择,或者说自然选择给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动力。

我们也相信,任何一个生物类群或者生物群落的有规律的组合都是有根据的,这种根据有的是外部的,有的是内在的,生物群落的维持机制是组成该群落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作用既包括正相互作用,也包括负相互作用,没有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就谈不上一个确定的生物群落的形成。

2. 群落的结构在中学阶段,学物理,学化学时必然学到分子、原子。

学习方法是,先研究它的结构,知道分子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即分子结构;然后研究它的性质,即分子运动等。

所谓结构,就是任何一个系统的具体构成形式, 而系统则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全局。

结构与系统是两个含义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概念。

系统指的是一系列相互有关的单元,为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构成的完整综合体。

而结构则是系统内部各单元的排列组合方式,它是系统的性质与数量的集中表现。

只有依靠结构,才就能把孤立的诸单元变为一个系统,只有以结构为中介,单元的属性与功能才能变成系统的属性与功能,如果系统没有一定形式的结构,那么,系统不但不能发挥其效能,而且连系统本身也便不复存在了。

结构这一范畴日益受到多门学科的重视,例如结构力学是以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的力学结构为对象的一门学问,化学研究物质结构,探讨分子、原子、质子的特性;地质学研究地质结构;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经济学研究经济结构;计算机----。

群落的动态

群落的动态

第七章群落的动态生物群落的动态(dynamics)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群落的内部动态(包括季节变化与年际间变化)、群落的演替和地球上生物群落的进化。

7.1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主要包括季节变化与年际间变化。

由于群落的季节变化在在上一章群落的时间结构一节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不再讲了。

生物群落的年变化是指在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常有的明显变动。

但是这种变动只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通常将这种变动称为波动(fluetuation)。

群落的波动多数是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的,其特点是群落区系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

在波动中,群落的生产量、各成分的数量比例、优势种的重要值以及物质和能量的平衡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根据群落变化形式,可将波动分为3种类型:1、不明显波动其特点是群落各成员的数量关系变化很小,群落外貌和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这种波动可能出现在不同年份的气象、水文状况差不多一致的情况下。

2、摆动性波动其特点是群落成分在个体数量和生产量方面的短期波动(1-5年),它与群落优势种的逐年交替有关。

例如在乌克兰草原上,遇干旱年份,旱生植物(针茅等)占优势,草原旅鼠(Laguruslagurus)和社田鼠(Microtussoeialis)也繁盛起来;而在气温较高且降水比较丰富的年份,群落以中生植物占优势,同时喜湿性动物和普通田鼠增多。

3、偏途性波动这是气候和水分条件的长期偏离而引起一个或几个优势种明显变更的结果。

通过群落的自我调节作用,群落还可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

这种波动的时期可能较长(5-10年)。

例如草原看麦娘占优势的群落可能在缺水时转变为匍枝毛莨占优势的群落,以后又会恢复到草原看麦娘占优势的状态。

不同的生物群落具有不同的波动性特点。

一般说来,木本植物占优势的群落较草本植物稳定一些;常绿木本群落要比夏绿木本群落稳定一些。

小兴安岭十种典型森林群落凋落物生物量及其动态变化

小兴安岭十种典型森林群落凋落物生物量及其动态变化

小兴安岭十种典型森林群落凋落物生物量及其动态变化侯玲玲;毛子军;孙涛;宋元【摘要】在小兴安岭地区选取10种典型森林群落分别设置样地,研究该地区不同群落类型凋落物的年产量、月动态变化以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0种群落类型中年均凋落物量大小依次为椴树红松林(4.08t· hm-2·a-1)>蒙古栎红松林(3.83 t·hm-2·a-1)>云冷杉红松林(3.55 t·hm-2·a-1)>云冷杉林(3.44t· hm-2·a-1)>枫桦红松林(3.43t·hm-2· a-1)>山杨次生林(3.26 t·hm-2·a-1)>白桦次生林(3.04 t·hm-2·a-1)>枫桦次生林(2.96 t·hm-2·a-1)>杂木林(2.95 t·hm-2·a-1)>白桦落叶松林(2.91 t·hm-2·a-1).凋落物各组分中均以落叶为主,约占凋落总量的60%以上,枝仅占凋落量的5.7%-9.4%.凋落物月动态模式主要有两种:单峰型的有蒙古栎红松林、椴树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枫桦次生林、山杨次生林、白桦次生林、杂木林,高峰期在8-10月份;双峰型的有云冷杉红松林、云冷杉林、白桦落叶松次生林,前两种群落的凋落高峰期在4月和9月,后者高峰期在8月和10月.不同群落类型年凋落量差异显著,原始红松林凋落量高于天然次生林,且凋落高峰出现时问以及各组分所占比例与群落类型有关,同时也与树种生物学特性有关.【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3(033)006【总页数】9页(P1994-2002)【关键词】小兴安岭;凋落物产量;不同群落;组成及动态【作者】侯玲玲;毛子军;孙涛;宋元【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其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86%和70%,每年固定的碳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对于调节全球碳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3]。

长白山几种主要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

长白山几种主要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

第26卷第9期2006年9月生 态 学 报ACT A EC O LOGIC A SI NIC A V ol.26,N o.9Sep.,2006长白山几种主要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郭忠玲1,郑金萍1,马元丹2,韩士杰3,李庆康4,于贵瑞4,范春楠1,刘万德1,邵殿坤1(1.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市 132013;2.南京大学生物学院,南京 210093;3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016;4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029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课题资助项目(K ZCX 12SW 2012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课题资助项目(CX OG 2E01202)收稿日期:2006203220;修订日期:2006207226作者简介:郭忠玲(1965~),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生态恢复研究.E 2mail :gzl65@Found ation item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rual Science F oundation of China (N o.30470293);the K 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N o.K ZCX 12SW 201and CX OG 2E01202)R eceived d ate :2006203220;Accepted d ate :2006207226Biography :G UO Zhong 2Ling ,Ph.D.,Profess or ,mainly engaged 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forest ecosystem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E 2mail :gzl65@摘要:2005年在长白山北坡选择5种垂直植被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阔叶红松林、白桦林、山杨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利用钻取土芯法对细根分布及细根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森林植被恢复阶段群落研究动态综述

森林植被恢复阶段群落研究动态综述
GONG h —we KANG n—g n , i Z i n, Xi a g GU L
( e a o t yfr i iut ea dC nevt no ns yo d c t n/C l g f oet , e ig K yL b r o l cl r n o sra o f ir f u a o a r o Sv u i Mi t E i o eeo rsy B in l F r j
w r u a zd 1 neseicasca o eesmm r e :( )itr c soi i i p f i t n—dv i to f pi i t n 2 eea o g ;( ) i s nme do t z i ;( )vgt i ae 3 io h o m ao tn p yigo i c aatr t s 4 e t snigme o ; 5)a e g t d h i ta d b slae ;( ) h s n m e h rc i i ;( )rmo e s t d ( o e sc e n h vr e s n eg n aa ra 6 a a h
森林 植 被 恢 复 阶段 群 落研 究 动态 综 述
龚直 文 , 新 刚 , 亢 顾 丽
( 北京林业大学 省部共建森林 培育 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院 , 北京 10 8 ) 0 0 3 摘要 : 森林 植被恢复过程 中, 除物种 自我调节作用外 , 种群 间相 互作用 以及群 落与生态 环境因子 间相互关 系决 定着群落 的发展进程 。对森林植被恢复 阶段森林群落结构 、 林生物多样性 及土壤理化性 质 的动 态变化 进行 森 了综述 , 同时总结了 6 划分 森林 演替 阶段 的方法 : 1 种间联 结——最优分割法 ;2 植被年龄 ;3 生 理组织 种 () () ()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林木生长与死亡
生长动态
林木在群落中的生长动态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受到光照、水分、养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树种和不同环 境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规律都有所不同。
死亡与更新
林木在群落中的死亡与更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老树死亡后,新树会不断生长补充,维持群落的稳定和平衡。 更新方式包括自然更新和人工更新两种方式,更新过程中需要考虑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适应性。
分类
根据植被类型、地理环境、气候 条件等因素,森林群落可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热带雨林、温带落 叶阔叶林、寒带针叶林等。
森林群落的重要性
1 2
3
生态平衡
森林群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
森林群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 和繁衍的场所。
等。
稀有种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需 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恢复。
03
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
乔木层
总结词
乔木层是森林群落中最显著的层次,主要由高大的乔木组成,它们争夺阳光和 空间资源,形成树冠层。
详细描述
乔木层的高度通常在10-20米之间,树冠层遮蔽了下面的层次,为其他植物和动 物提供了庇护和栖息地。乔木层的树木种类多样,它们在形态、生长速度和适 应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森林结构。
碳储存与气候调节
森林群落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气候变化起着重 要的调节作用。
森林群落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森林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 结构,其中垂直结构包括乔木层、灌 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水平结构则 表现为植物种群的分布格局。
功能
森林群落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 流动和信息传递等,这些功能维持着 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尖峰岭热带雨林内古 树参天,外观层次复 杂。林冠处凸凹不平, 这是由倒木形成的林 窗,它为林木的更新 提供了重要条件,也 给那遮天蔽日的原始 雨林带来了一线明亮, 让我们可见雨林内特 有的板根、老树生花、 绞杀等奇异景象。
形成原因
对林窗的不同定义是由于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采 取不同尺度而造成的。但总体来看,其内涵基本一致。 森林群落中林冠层乔木的死亡必然导致森林内部形成林 窗。对于树木的死亡原因有其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 素包括生理效率的降低、树木的衰老、生长状况变差、林分 分层结构中优势树种的腐朽等;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如 火灾、台风、暴雨、地震、干旱)、人为干扰(砍伐森林、 盗伐)等。这些因素中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共同造成了森 林中树木的折干、枯立、风倒或死亡等事件的发生,从而导 致森林中相对连续的林冠层面出现间断的现象。这种空间上 的不连续现象,在形态上就表现为一定尺度的空隙,即林窗。 林窗的创造者(gapmaker)一般是指创建林窗的树木, 其组成一般是占据主林层的多年生优势树种。可以说,林窗 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林冠层乔木树种的根拔、枯朽、倒伏或死 亡等原因所造成。
3.在森林群落更新中的作用 在森林群落更新中的作用
植物群落的更新除了取决于植物繁殖或传播体、尤其是种子源和 种子韵数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落内部条件或植被发育的 反馈效应。林窗对森林更新的作用主要是影响植物的侵入和定居, 并对群落结构和景观格局产生影响。 (1)植物的侵人和定居 林窗人侵种,来自散布进去的种子,或在形成林窗前就已存在于 种子库中,或在干扰中幸存下来的幼苗或折干后树桩的萌蘖。闻 此,林窗发生时问与种子大小、耐阴幼苗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 决定了林窗被哪种树种人侵p一 林窗小生境中光照条件、气温都 较林下高,具有较好的光热条件,无疑有利于更新苗木的生长发 育。 例:长白山红松阔叶林中,树种无论在多大面积或哪个发育阶段, 林窗中的更新密度都比非林窗林分下对应的幼苗树木和小径木的 密度大 ,灌木和草本也在林窗内大量更新繁殖 ;Brokaw的研究 表明,更新的个体可能来自林窗形成后的种子扩散,也可能来自 种子或幼苗库 。然而,Meclnahan与Wolfe研究表明,当树木种 子传人被强烈干扰的林窗中时,没有能存活的记录 。
林窗的影响和作用
1.对森林生境的影响 对森林生境的影响
2.对森林树种的影响 对森林树种的影响
3.在森林群落更新中的作用 在森林群落更新中的作用
1.对森林生境的影响
林茸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是引起生境中光照的增加 林窗不但增加了光 到达森林下层的持续时间,而且增加了生境内的光照强度,林窗内的光照强 度明显大于林下林窗是介于林冠和全光环境的一个中间类型,它既有林冠环 境条件下的特性.又有光照强度较高、土壤有机质分解较快的特点。其环境 相划较为复杂,空 异质性较大,从而引起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指数也较高 ,林窗 地面光照水平的提高,不仅在林窗垂直投影下方的地面,而且可扩展到林窗 外部到林缘。林窗的大小对光环境影响很大:一天的光照时间内,大林窗中 心比小林窗或郁闭层受到更多的光照。 在大林窗中.不仅光照水平比小林窗 和林下的高,而且光合有效辐射所占的比例也大。 林窗一方面改变了牛境光照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水、热条件 林窗 内的温度一般比林下的高.而且变动幅度也大 61林窗内与林下 度差异也较大。 一般来说,林窗内的空气湿度较低,而土壤表面的蒸发量较大,但到距地表 数 米的土壤下层后,林窗内土壤的湿度就较林下的高休窗的形成,影响了土 壤的理化性质一林窗内各种微环境土壤中渗出的营养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是 枯倒木腐烂释放的养分可以作为树木生长所需的营养库 例:研究表明,在紫金山次牛林林窗内晴灭时中心带、边缘带和林下的土壤 水份分别为9.8% ,12 0% ,12.4% , 阴雨天则为25.2% ,l9.4% , 17.8%i 。土壤C、N及C,N 比、K、Fe、AI等元素有显著的空问差异,但无 明显的分布规律,P、Ca、Mg、Cu、Zn、Mn等仅有微弱差异.而Ba、La等 无差异 ” 随着时间的延长,枯倒木剩余生物量的百分率减少,而N、P、K、 Ca、Mg、Na的含量则增多,N/P值则随着腐烂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林窗大 小、季节的不同也会造成林窗内土壤特征的变化与不同,引起林窗内的土壤 养分状况与资源有效性的改变。
林窗
林窗(gap,又译林隙或林冠空隙)主要是指 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如 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 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英国生 态学家A·S·Watt首先提出林窗的概念。
Runkle和Barden在对同一森林群落的研究中指出:“林窗就是 丛林中单株树的某一部分或多株树死亡所形成的林冠空 隙。”Runkle深入研究后,对林窗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并将林 窗的定义分为两类:
林窗更新
林窗更新(gap regeneration)是森林生态系更 林窗更新 新的主要机制。通过对辽东山区典型次生林 林窗更新演替动态及环境因子(水份、光照、 热量、养分)的监测,按随机过程方式模拟环 境条件的变化,建立林窗模型。揭示了辽东 山区次生林林窗演替过程中种间关系的变化 规律及林窗演替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阐明 了林窗干扰对次生林更新的影响机制。
森林的群落动态
主要内容: 1.群落动态 2.森林的群落动态特征 3.林窗更新 及其相关研究
群落பைடு நூலகம்态
群落动态 中文名称:群落动态 英文名称:community dynamics community 定义:群落形成、变化、演替及进化的过程。 应用学科: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群落生态 学(二级学科)
2.对森林树种的影响 林窗的形成导致微环境的变化,使林下植物种类及其数 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森林树种的组成。林窗中的光变 化对森林树种的影响较大,而且不同的树种对林窗特征 也有不同的反应。林窗大小也会引起森林树种组成的差 异,并且影响到非耐阴树种和耐阴树种的比例。 随着林窗年龄的增加,树种生态位分化,林窗不断被填 充,最后进入林冠屡的只有少数树种的少数个体 可见, 林窗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不同树种的更新与填充过程。 例: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中,林窗形成后阳性先锋树 种首先侵入,出现频度较高,占据较宽的生态位。随着 林窗年龄的增加,树种间的竞争逐渐增大,阳性树种的 生长逐渐受到限制,阴性树种逐渐增多。
①林冠空隙(canopy gap)指直接处于林冠层空隙下的土地 面积或空间,这也可以称为狭义的林窗。 ②扩展林窗(expanded gap)指由林冠空隙周围树木的树 干所围成的土地面积或空间。它包括了林冠空隙及其边缘到 周围树木树干基部所围成的面积或空间部分,这也可以称为 广义的林窗。 但Spies等指出,从森林景观角度上,林窗产生的大小 有广阔的范围,可由单个树枝或单株树的死亡到由灾难性的 野火所产生成百上千公顷的空地或空隙。
成熟森林
成熟森林(forest maturity )森林在生长发育 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时的态。这个时 期的年龄称为森林成熟龄。森林成熟是林上 和经济上树木或林分的最佳采伐利用时期, 确定轮期、主伐年龄的依据。它具有持续时 间长、特征不明和不易确定的特点。因经营 目的不同,可分下述种类: 数量成树木或林 分的材积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状态。这时期的 年龄称数量成熟龄。
以云南省徐家坝地区为中心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位于 2 4*3 2 ’ N , 1 0* 0 1’E , 海拔2 4 0 0 一2 6 0 0 m.年平均温度1 1.3℃ , 月平均 最高温1 5.6 ℃ (7 月), 月平均最低温5.4 ℃ (1月), >=10 ℃ 的活动积温在3 420 ℃ 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 9 3 1m m , 8 5 % 以上的降雨集中分布在雨季(5 一 10 月).年蒸发量小于降雨量, 仅为1 845.9 m m , 气候温凉而潮湿.森林分布区 的土壤主要为山地黄棕壤.以木果柯为标志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普遍分布于 徐家坝地区海拔2 40 一2 6 0 m 之间广阔的平缓坡地和山脊上, 面积约2 9.2 平 方km , 占全区总面积的7.49 % , 而且连接成大片, 是本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 的森林植物群落.本实验样地选定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哀牢山森 林生态系统定位站附近的三棵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9(4):355~364 Jourrl~d of Tn~ical m Subtropicfd Botnn)
林窗研究进展
梁晓东 叶万辉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广卅l 510650 摘要:林窗研究已成为当前森林生态学关注的热点 之一。它是森林循环更新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维 持森 林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环境。本文从林窗的基础 理论、概念、特征、林窗的影响作用、林窗模型以 及林窗与 森林经营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有关林窗 的研究状况、热点及展望。 关键词:林窗;干扰;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7【8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3395(200【)04一I)355一IO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窗更新研究
何永涛 李贵才 曹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信息科学开放实验室, 本研究选取云南省山地垂直带上分布的代表植被类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 重点探讨林窗对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树种幼苗更新的影响 研究地区概况
森林动态理论 森林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将干扰状况与树木生物学特 征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森林群落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森林群落 中,存在着由干扰所驱动的森林循环(forest cycle)或称森林生长 循环(forest growth cycle) 这一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林 窗阶段(gap phase),建立阶段(buildingphase)和成熟阶(mature phase) 。根据这种划分,森林群落被认为是空间上处于不同发 育阶段的斑块镶嵌体,这种斑块镶嵌体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 中。 因此,在整个森林景观中,就形成了一种此起彼伏的斑块动态过 程..森林植被诎看作是一个镶嵌体,其镶嵌单位存牵问} 构成 镶嵌群落、镶嵌生态系统等静态镶嵌(smtic mosaic),在时间上 则构成镶嵌季节相、镶嵌更新和镶嵌演替等动态演替(dynamic mosaic)。因此,森林成为一个空间上异质、时问上变动的“流 动镶嵌体“。这种森林循环的理论摆脱了以往把森林群落当做匀 质性实体的观点。森林中由自然的和人为的干扰所形成的林冠空 隙,构成了森林景观中的镶嵌体 尽管人们对这种林冠空隙的特 征、动态机制等还有争议,但都认为它往维持森林群落的组成结 构和牛物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