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答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形成的集合。

例:大明湖里所有的鱼不是一个种群;大明湖里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填“是”或“不是”)。

2.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最基本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

3.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特点

①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中会(会/不会)发生变化,如蝗虫在夏天和秋天密度不同。

②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相同/不同),如一片草地上的仓鼠和野驴。

4.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但是,在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

(1)样方法

①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植物,也适用于昆虫卵及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如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

②步骤: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求所有样方

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③【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a.调查对象:宜选用双子叶草本植物,因单子叶植物多为丛生或蔓生,难以计数。

b.样方选取:草本植物样方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若该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增大。

c.取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确保选取的样方具有代表性,

使结果(估算值)更接近真实值。常用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对于分

布在方形地段的调查对象常用五点取样法,而分布在狭长地段的调查对象常用等距

取样方法取样。

d.计数方法: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应统计样方内的个体和 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边界线上的遵循“计上不计下,

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如图(实心圈表示统计的个体)。

④统计时,若没有计数衰老个体,则会使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小。

(2)标志重捕法

①适用范围:适用于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如哺乳类、鸟类、鱼类等。

②步骤: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来的环境→一段时间后重捕→根据重捕到的

个体中标记

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

③公式:初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种群密度=重捕中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种群密度=初次捕获标记个体数 × 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④若标志脱落,标记个体死亡、迁出、很难再次抓到等,将会使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大。

(3)灯光诱捕法: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他们的种群密度。

(4)微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抽样检测法

4.与种群数量有关的其他因素

①出生率、死亡率:

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思考: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 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20%,死亡率为10% 。

b.意义: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注:增长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差值最大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②迁入率和迁出率:

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种群密度)起直接决定作用。

③年龄组成;

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增长型(A )、稳定型(B)、衰退型(C);

c.意义:是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的变化趋势。

d.由分析可知,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数量)。

e.变式图辨析:

曲线图中:A 图表示 增长型 B 图表示 衰退型

柱形图中:A 图表示 衰退型 B 图表示 增长型 C 图表示 稳定型

④性别比例:

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意义: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c.应用: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使出生率降低,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5.

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6.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过程中:若标志物有脱落,估算出的种群数量较实际值偏大,若动物被被捕捉过一次后,不容易再被捕捉,估算出的种群数量较实际值偏大。若第一次标记后,在较短时间内进行重捕,则会导致测得X 值偏小。

1.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等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迁入率 迁出率 出生率 死亡率

2.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是通过计数所有样方内的个体数除以面积(或体积)得到的。(x)

3.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用标记重捕法。(x)

4.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x)

5.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6.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示着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7.在稳定型年龄结构的种群中,种群出生率约等于零。(x)

8.使用样方法调查密度时,对于落入样方边线的样本,一般来说取上边,左边,左上顶点的样本,而不统计下边,右边,和其它三个顶角的样本。(√)

9.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x)

10.种群出生率增加,种群密度一定增大。(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