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3、4测试
《论语》阅读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15.用“∕”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
(2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2)年与时驰驰:___________(3)不逾矩矩:___________(4)静以修身以:___________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8.【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字,对比鲜明。
(2分)19.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4分)答案:15.(2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各1分,多划不给分)16.(1)坚定(2)疾行,指迅速逝去(3)法度(4)用来,表行为的目的(各1分)17.(1)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成就。
(每句2分)18. 静躁(每空1分)19.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
八年级传统文化第三课 《论语_卫灵公》(四则之3、4则)
讲述《令狐荐贤》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唐宣宗教界时,令狐绹任宰相,他想向唐宣宗推荐李远,因为唐宣宗听了别人的话,死活也不答应。令狐绹认定李远有真才实学,对宣宗说:“我们不能因为谁言辞动听而提拔他,也不能因为一句话埋没了人才啊!”唐宣宗连连点头,李远去了杭州后,果然把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什么事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听了花言巧语就上当,更不能因为一句话埋没了人才。
二、合作探究
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三、展示交流
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3、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有价值的言论。”
4、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
学习重点
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培养学生“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守信”等各方面的美德。
学习难点
2.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培养学生“仁爱孝悌”、“走进生活
1、什么是君子呢?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五、板书设计
导学思路:
教(学)反思:
实验中学“361”高效课堂地方综合教学案
课题
(二)《论语•卫灵公》(四则之3、4则)
主备人
审核人
徐勤江
使用人
____年级____班
学生
时间
评价
论语3、4测试
《论语》第3-4章测试题一、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4-1②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4-25 译:①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②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处。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要慎重选择。
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C(材料中的“知”是通假现象,通“智”,“焉得知”的意思是“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2、“择友”和“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
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
(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4-5)译: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
贫和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假如不是按正道来摆脱贫贱,那宁可不摆脱它。
”1、下列各项中,对《论语》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这一章中,论述了孔子追求仁德的自我修养及其重要性,说明仁是取舍一切的标准,是人须臾不可离的道德。
B.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对贫贱也是不喜欢的,可是要用正当的方法致富,取得功名与地位,慢慢摆脱贫贱,而不能走歪门邪道。
100个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知识点测试题
100个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知识点测试题1.“一”型测试题“一”型测试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 )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答案:1.诗经2.屈原3.司马迁史记4.刘勰文心雕龙5.王羲之兰亭序6.山海关2.“二”型测试题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 )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 )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 )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答案:7.司马相如8.陆机9.王献之10.李白杜甫11.程颐12.孔雀东南飞13.凌濛初14.三国3.“三”型测试题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 )、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
智慧树知到《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2020章节测试答案
1、伏羲氏对周易的主要功绩是A、河图B、洛书C、先天八卦D、后天八卦答案:D2、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A、先天八卦B、后天八卦C、撰写卦爻辞D、发明六十四卦答案:A3、孔子对周易的主要功绩是A、撰写卦辞B、撰写爻辞C、撰写易传D、发明六十四卦答案:D4、《易传》中,哪一个传主要讲形象思维A、文言传B、象传D、说卦传答案:B5、乾卦中,九五爻的位置是A、只有正B、只有中C、中而不正D、既中又正答案:C6、易经中最好的卦是A、乾卦B、坤卦C、泰卦D、离卦答案:D7、乾卦九四爻辞说,“或跃在渊,无咎”,其中,或代表了一种什么思想:A、边防巡逻B、有些人C、可有可无D、相时而动答案:C8、坤卦六二爻辞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与下面哪句话思想更加接近:A、女子无才便是德B、为学日益,为道日损C、知识便是美德D、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答案:B9、周朝崇尚的颜色是A、黑色B、红色C、白色D、蓝色答案:B10、在八卦中,兑卦象征的女性是A、母亲B、长女C、中女D、少女答案:C第二章测试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司马B、礼官C、祭司D、史官答案:C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A、和静清寂B、恭宽敏惠C、清虚卑弱D、仁义礼智答案:D3、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C、祸福相依D、道法自然答案:C4、下列不属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观点是A、水柔弱而不争强B、水善于处下而不争上C、水可以洗净自己的污浊D、水不与其他事物争地答案:D5、“大国者下流”一文中,“下流”的含义是A、指地位微贱的人B、卑鄙龌龊之意C、处在水的下游D、比喻众恶所归的地方答案:D6、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A、弱者,道之用B、道可道,非常道C、忠恕之道D、天之道,利而不害答案:D7、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A、为而不争B、上善若水C、哀兵必胜D、柔弱胜刚强答案:C8、下列选项中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A9、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A、怀疑论B、祭神如神在C、未知生,焉知死D、无神论答案:C10、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A、有所不为B、不妄为C、不作为D、不多为答案:D第三章测试1、他“是诗人的哲学家,是哲学的诗人,是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他”指的是谁?A、闻一多B、鲁迅C、孔子D、庄子答案:C2、庄子曾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A、彭泽令B、太史C、漆园吏D、寺人答案:D3、根据课堂内容所讲,庄子的生平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A、穷、困、衰B、富、骄、博C、困、傲、博D、穷、傲、博答案:C4、“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A、齐生死B、齐万物C、齐是非D、逍遥游答案:A5、与“枯鱼之肆”含义相似的成语是A、涸辙之鲋B、相濡以沫C、枯木逢春D、缘木求鱼答案:A6、“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哪一篇文章?A、《逍遥游》B、《大宗师》C、《秋水篇》D、《齐物论》答案:D7、“庖丁解牛”出自于庄子的哪一篇文章?A、《逍遥游》B、《养生主》C、《齐物论》D、《秋水篇》答案:B8、庄子的整个核心思想是A、道法自然B、厚德载物C、自强不息D、亲和自然答案:A9、“庄周梦蝶”出自于A、《齐物论》B、《德充符》C、《人世间》D、《应帝王》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面死亡的哲学家是A、惠子B、孔子C、庄子D、老子答案:D第四章测试1、《论语》记载的是()的对话录?A、孔子言语B、孔门师徒言语行事C、孔门师徒言语D、孔子行事答案:B2、轴心时代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A、黑格尔B、雅斯贝尔斯C、温克尔曼D、赫尔德答案:B3、下面哪位是轴心时代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大哲学家?A、董仲舒C、孔子D、王阳明答案:D4、《论语》作为对话录,对话涉及到了A、孔子B、孔子及其弟子C、孔子及其再传弟子D、孔子与弟子、弟子与再传弟子答案:C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著作,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中的______篇。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______思想。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______篇。
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关于______的观点。
答案:1. 孔子2. 学而3. 求知4. 述而5. 教育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出自以下哪一篇?A. 为政B. 学而C. 八佾D. 里仁答案:B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思想体现了孔子的什么原则?A. 仁爱B. 忠诚C. 礼仪D. 智慧答案:A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利益B. 道德C. 权力D. 财富答案:B4.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省”字意思是?A. 反省B. 检查C. 省察D. 节约答案:A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卫灵公B. 雍也C. 述而D. 子罕答案: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含义。
2. 解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含义。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教育理念?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哪些看法?答案:1. 这句话意味着君子之间可以保持和谐的关系,但不必在所有观点上都一致;而小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和谐。
2.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认为人们不应该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认为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向优秀的人学习,并在看到不优秀的人时反思自己,以促进自我提升。
4.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而小人则常常忧虑和烦恼。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1、(5分)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雍也(yōnɡ)不愠(yùn)曾子(zēng)三省吾身(xǐng)B. 好之者(hǎo)逾矩(jǔ)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C. 论语(lùn)曲肱(gōng)笃志(dǔ)传不习乎(chuán)D. 一箪食(dān)不舍昼夜(shě)乐之者(yuè)逝者如斯夫(fú)2、(5分)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C.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5分)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B. 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D. 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4、(5分)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不亦说乎。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5、(5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温故.而知新(4)可以.为师矣(5)择其善者而从.之(6)切.问而近思6、(5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论语》《孟子》《大学》《礼记》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 孔子、孟子都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创始人。
C. “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D.《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三十而立、逝者如斯等。
7、(5分)默写(1)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复习旧知的重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国学预言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国学预言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国学大师”?A. 鲁迅B. 胡适C. 钱钟书D. 王国维答案:D解析: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他在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贡献,被誉为“国学大师”。
2.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哪四部著作?A.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 《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D. 《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答案:B解析:“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中的核心著作,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解析:“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不属于“四大名著”。
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哪部著作?A. 《道德经》B. 《庄子》C. 《列子》D. 《黄帝内经》答案:A解析: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解析:这句话出自《周易》中的《象传》,后来被引用在《大学》中,成为儒家教育的重要理念。
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C解析: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劝学》,强调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是谁说的?A. 孔子B. 孟子D. 老子答案:A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的名言,强调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儒家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答案:A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
论语3---4章默写学生版
2.夫仁者,,己欲达而达人。
3.克己复礼为仁。,。
4.,非礼勿听,,。
5.志士仁人,,。
6.,仁民而爱物。
7.,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
8.君子义以为质,,,。君子哉!
9.君子义以为上,,。
10.人而无信,。
11.,小人喻于利。
12.主忠信,,。
13.言必信,,!
14.不得中行而与之,,狂者进取,。
27.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28.诐辞知其所蔽,,,
。
29.夭寿不贰,,。
30.万物皆备于我矣。,。强恕而行,
。
31.有诸己之谓信,,,大而化之之谓圣,。
15.,小人同而不和。
16.君子病无能焉,。
17.益者三友,。,,友多闻,益矣。,,,损矣。
120.,无耻之耻,。
21.吾日三省吾身:??
?
22.,回也不改其乐。
23.君子坦荡荡,。
24.岁寒,。
25.居天下之广居,,。
26.,所以动心忍性,。
论语选读3-4章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遇事不想着'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
"3、【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4、【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
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5、【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6、【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è7、【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8、【原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
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
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10、【原文】子贡问政。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哪位儒家学者所著?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张子答案:A. 孔子2. 以下哪一句不属于《三字经》的开头第一句?A. 人之初,性本善B. 性相近,习相远C. 苟不教,性乃迁D. 从小学,必须根答案:B. 性相近,习相远3. 下面哪一句是《三字经》中关于孝敬父母的内容?A. 夫子何为者?树立子孙正B. 有子自长忧,无子患莫生C. 教父母,诲儿郎D. 黄发儿童,白首方知时答案:B. 有子自长忧,无子患莫生4. 《三字经》总共有多少首?A. 120B. 150C. 300D. 360答案:D. 3605. 以下哪句是《三字经》中关于友爱的内容?A. 众善奉行,自有公道B. 内外圣明,顺天应人C. 真心互济,幸福共享D.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答案:C. 真心互济,幸福共享二、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________。
”答案:善2. “教父母,_________。
”答案:诲儿郎3. “黄发儿童,_________。
”答案:白首方知时4. “不识字,________。
”答案:不算人5. “养不教,_________。
”答案:父之过三、问答题1. 简要介绍一下《三字经》的作者孔子。
答: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
孔子对于儒家经典的著述很多,其中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重要著作。
《三字经》是孔子晚年时期的作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授儿童基本的道德、礼仪和知识,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教育和文化传承中。
2. 《三字经》中强调的主要价值观是什么?答:《三字经》强调了人的本性善良,主张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其中包括孝敬父母、友爱互助、持之以恒、知行合一等价值观。
通过反复诵读《三字经》,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提升道德修养。
高考语文历年(2009-2019)文言文阅读《论语》考题及答案汇集
2019年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期末试题《文言文类阅读及答案》汇集2019东城高三期末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3题。
(一)哀公命席,问于孔子,曰:“敢问儒行。
”孔子对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
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居处齐难【1】,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2】;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其备豫有如此者。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3】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
其特立有如此者。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4】;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
”(取材于《礼记》)注释:【1】齐难(zhāi nǎn):庄重恭敬的意思。
【2】和:舒适。
【3】沮:恐吓。
【4】干橹:盾牌。
(二)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
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
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
”遂使徒兵距孔子。
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
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
颜回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1】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
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
”子贡以所饭告孔子。
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
”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
回即食之,不可祭也。
”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
”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取材于《孔子家语》)注释:【1】埃墨:灰尘、尘土。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爱其死以有待也爱:吝惜B.儒有委之以货财委:推托C.子贡以所赍货赍:携带D.穷改节乎节:操守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怀忠信以待举B. 其自立有如此者夫夷以近其孰能讥之乎C. 子贡以所饭告孔子D. 吾之信回也向之所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夙夜强学以待问早晚努力学习来等待别人询问B. 淹之以乐好用声色嗜好使他沉溺C. 告籴于野人告诉村民哪里可以买到米D. 岂或启佑我哉难道是祖先(在)启发保佑我们吗11. 材料(一)中谈到儒者“言必先信”,下列语句与之不符的一项是(3分)A.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论语•公冶长》D.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12.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论语》十二章复习试题三(含答案)30.将下列句子按其内容归类,并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学而时习之②人不知而不愠③吾日三省吾身④温故而知新⑤学而不思则罔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⑨匹夫不可夺志也⑩博学而笃志⑴谈学习方法的有:⑵谈学习态度的有“⑶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有:【答案】⑴①④⑤⑵⑥⑧⑶②③⑦⑨⑩【解析】【详解】《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的精神;“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博学而笃志”是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31.论语中有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为固定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请根据下列句子写出相应的成语。
⑴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⑵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______)⑶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______)⑷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_____)【答案】⑴见贤思齐⑵道听途说⑶巧言令色⑷诲人不倦【解析】【详解】考查对成语的了解。
《论语》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为固定成语,如“巧言令色”“默而识之”“诲人不倦”。
由“见贤思齐焉”得出成语“见贤思齐”,“道听而途说”得出成语“道听途说”。
3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吾身(三省:)⑵吾日三省..⑶思而不学则殆.(殆:)⑷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⑸于.我如浮云(于:)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舍:)⑺博学而笃志(笃:)【答案】⑴生气,发怒⑵多次进行自我检查⑶有害⑷以……为乐趣⑸对,对于⑹舍弃⑺忠实,坚守【解析】【详解】考查文言实词。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1、《论语》里如何称赏良驹?答案: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2、《房兵曹胡马》一诗中表现马的品格的诗句是答案: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3、韦庄《思帝乡》中“杏花吹满头”的“吹”字呈现出答案:花瓣被风吹落、花瓣飞舞的缤纷盛美、活泼撩动、外在景物对人之内心的强烈引动4、韦庄《思帝乡》中有力表现感情深挚地自我奉献的词句是答案: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5、下列词句出自李煜的是答案: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6、读诗最重要的是应体会诗词作品中感发作用的大小、厚薄、深浅,它显现了作家个人的()。
答案:学问、胸襟、修养、品格7、下列诗句与马有关的是()答案: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干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伤、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8、下列诗句,描写西方是太阳的沉没、东方是大河的奔流的诗句有()答案: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西沉浮世日,东注逝川波、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9、《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其五开篇“长鑱白木柄,劚破一庭寒”中的“劚”字读音是()答案:zhǔ10、下列诗句中与“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表达的情意最为相近的是()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2章单元测试1、《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诗的主题句是答案: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2、“一从读会灵均赋,不爱欢娱只爱愁”的作者是答案:顾随3、《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中重复出现的字有答案:高、歌、上、音4、《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慷慨有余哀”中的“慷慨”之义是答案:壮士不得志于心也5、《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与《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两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品格与修养毫无高下之别答案:错6、英国作家王尔德指出“美好的肉体是为了享乐,美好的灵魂是为了痛苦”,与此意相近的诗句为()答案:一从读会灵均赋,不爱欢娱只爱愁7、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云“一切少男少女皆将如扫烟囱者同归于灰烬”与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中的“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诗意相近。
北京市2020届高考三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论语》阅读专题
北京市2020年高考三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论语阅读专题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2.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无友不如已者”,即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歧视和偏见。
请结合以下材料简要概括《论语》中的交友观念,并说明你是否认同“歧视和偏见”的说法。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答案】在孔子看来,分清朋友的类型,他最希望和“中道之士”,即具有仁德的人在一起并成为朋友。
认同。
如果将其理解为“不和地位、权力、财富等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为友”,有等级观念和门户观念,那么就是一种功利的交友观,是应该批判的。
不认同,如果将其理解为“不要和人品、价值理念、才学等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其目的是从朋友身上学到甚至得到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提升自我,那么是可以的。
【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具体考查材料内容理解与分析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理由。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后世对孔子“无友不如己者”的解释来谈自己的看法。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
和有学识、有道德的人交朋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
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强调要与仁人交朋友。
古人情商测试题目及答案(3篇)
第1篇测试说明: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指一个人感知、理解、管理自己情绪以及识别和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在古代,虽然没有现代的情商测试,但我们可以根据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设计一套模拟的古人情商测试题目。
以下题目将考察你对古代人际交往、情感处理和道德修养的理解。
测试题目:一、人际交往篇1. 情景题:你是一位府中的管家,府中主人对你非常信任,但有一天,主人突然发现你偷偷与府中一个小厮关系密切。
以下是你可能会采取的行动,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 A. 直接与主人解释,说明小厮只是你的朋友,并无不妥。
- B. 主动与主人沟通,请求主人理解,并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情况。
- C. 采取回避策略,尽量减少与小厮的接触,但不对主人说明。
- D. 愤怒地与小厮断绝关系,并警告他不要再来府中。
- 答案:B。
在古代,忠诚和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主动沟通和解释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2. 情景题:你是一位书生,与一位富家女相恋。
但女方父母认为你们门不当户不对,坚决反对。
以下是你可能会采取的行动,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 A. 离开女子,尊重父母的意见,寻找门当户对的婚姻。
- B. 与女子私奔,不顾一切地追求爱情。
- C. 说服父母改变主意,让他们认识到你们之间的真挚感情。
- D. 与女子保持秘密关系,不告诉任何人。
- 答案:C。
在古代,尊重家族和父母的意见是重要的,但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爱情。
二、情感处理篇3. 情景题:你是一位武士,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了手臂。
以下是你可能会采取的行动,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 A. 悲观失望,认为自己再也无法为国家效力。
- B. 悲伤,但坚定地表示要继续为国家效力,即使失去一只手臂。
- C. 愤怒,认为这是对手的阴谋,决定向对手复仇。
- D. 忽视伤痛,继续沉迷于酒色之中,逃避现实。
- 答案:B。
在古代,勇敢和坚强是武士的重要品质,面对困难和伤痛,应保持乐观和坚定。
4. 情景题:你是一位官员,因公务繁忙而疏忽了家人的生日。
论语试题附答案
论语试题附答案论语试题附答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2)是知也_________(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C.择其善者而从之D.人不知而不愠参考答案:1.(1)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通智,聪明(3)生气发怒(4)教导2.(1)选择他的优点学习,把他的缺点拿来对照自己,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它。
(2)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3.关于学习方法,感受略。
4.D5.D(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第3-4章测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4-1
②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4-25 译:①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②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处。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要慎重选择。
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C(材料中的“知”是通假现象,
通“智”,“焉得知”的意思是“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2、“择友”和“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
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
(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
)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4-5)
译: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
贫和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假如不是按正道来摆脱贫贱,那宁可不摆脱它。
”
1、下列各项中,对《论语》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这一章中,论述了孔子追求仁德的自我修养及其重要性,说明仁是取舍一切的标准,是人须臾不可离的道德。
B.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对贫贱也是不喜欢的,可是要用正当的方法致富,取得功名与地位,慢慢摆脱贫贱,而不能走歪门邪道。
C.仁是人的主宰,是人们的主导思想,离开了仁,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也达不到仁的最高境界。
D.人们必须正确把握仁,以仁作为操守。
吃饭的时候要遵循仁的准则,时间紧迫的时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颓废、沮丧。
2、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
【答案】1、D(“吃饭的时候要遵循仁的准则,时间紧迫的时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颓废、沮丧”错。
孔子是说,君子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泰然处之;在失意时,也不颓丧、怨叹。
顺利时要依靠仁而成功,失意时要依靠仁而安定,而不为环境所左右。
)2、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这样才符合仁德;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 《八佾第三》3-22
译: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收取了大量的市租,他手下的官员却从不兼职,如何能说是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懂得礼节
吗?”孔子说:”国君宫殿之前,立了一个塞门,管仲府上也立了个塞门;国君招待外国君主,在堂上有放置酒杯的土墩,管氏也有。
假如说他懂得礼节,那谁不懂得礼节呢?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认为管仲是既不节俭,又不知礼,对管仲持批评的态度。
B.孔子认为管仲虽不节俭,但还是知礼的,对管仲持宽容态度。
C.孔子认为管仲既不节俭,又不知礼,违反了儒家倡导的“节俭”和“礼制”精神,因此,管仲还不是一个真君子。
D.从语段可以看出,孔子是很重视礼的,对人物的评价也是实事求是的。
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请简述孔子对不合“礼”行为的态度及主张。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第三》)
【答案】1、B(本题考查的其实是对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理解。
B项“对管仲持宽容态度”有误,孔子向来很重视“礼”。
对管仲居功自傲,不遵礼制的做法是批评的。
”当然,在其他篇章里,孔子
对管仲也有肯定的评价 ) 2、孔子学说是以叫“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仲规定,对大夫僭用国君之礼这种违制失礼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愤慨。
四、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⑴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第二》
⑵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论语·学而》)
⑶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第四》
⑷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学而》)
译:⑴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⑵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
⑶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
⑷孔子说:“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做不到为可耻啊。
”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B、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去做。
C、孔子认为,花言巧语,表现上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其实内心很少“仁”。
D、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怕做不到。
2、在以上材料中,你是如何理解孔子关于言与行的主张。
【答案】1、B(“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 2、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
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