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必读小学生《论语》选择题(有答案)
论语小学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小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2.《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君子乎D. 不亦乐乎答案:A3.《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什么?A. 择其善者而从之B.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C.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案:B4.《论语》中“君子坦荡荡”的下一句是什么?A. 小人长戚戚B. 小人常戚戚C. 小人常戚戚D. 小人常戚戚答案:A5.《论语》中“温故而知新”的下一句是什么?A. 可以为师矣B. 可以为师矣C. 可以为师矣D. 可以为师矣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的内涵是_________。
答案:爱人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_。
答案:学与思的结合3.《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应该“_________”,以示其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答案:不器4.《论语》中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_________的重视。
答案:自然5.《论语》中孔子提出“_________”,强调了教育的普及性。
答案:有教无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语》中孔子对“君子”有哪些基本要求?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的基本要求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强调君子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如仁爱、正义、礼仪、智慧和诚信。
2.《论语》中孔子如何论述“中庸”之道?答案: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中庸”之道,认为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中庸之道强调在行为和思想上不偏不倚,保持适度,既不过分也不不足,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语》中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对“礼”的思想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有关小学论语试题及答案

有关小学论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论语》中提倡的“仁”的表现?A. 爱人B. 敬人C. 利人D. 害人答案:D4. “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哪一位弟子说的?A. 子路B. 子贡C. 颜回D. 曾子答案:D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言行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提出的______思想。
答案:仁爱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强调了学习态度的______。
答案:诚实9. 《论语》中提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里的“周”和“比”分别指的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包容、排他1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向______学习,同时反省自己的不足。
答案:贤者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茫;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12.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礼”是什么?答案:孔子提倡的“礼”是指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它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一定的礼节和规矩,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13. 请解释《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君子心胸开阔,行事坦荡,而小人则心胸狭窄,常常忧虑不安。
它强调了君子与小人在心态和行为上的差异。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4. 结合《论语》的内容,谈谈你对“君子”的理解。
有关小学论语试题及答案

有关小学论语试题及答案参考文本:论语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是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
在我国教育系统中,论语也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下面是一套小学论语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是B、否答案:A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A、孔子B、孟子C、荀子答案:A3. 巍巍乎,如磐石!如江河之清!A、公冶长B、子罕C、雍也答案:C4. 百川东到海,何不积善之道?A、子罕B、公冶长C、曾子答案:C5. 少见,如之何?如不见,如之何?A、公冶长B、子罕C、颜渊答案:A6.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A、子路B、曾子C、颜渊答案:C7.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A、卫灵公B、仲弓C、子路答案:A8.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A、卫灵公B、子罕C、曾子答案:B9. 巧言令色,鲜矣仁。
A、学而B、微子C、公冶长答案:A10.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A、公冶长B、颜渊C、子罕答案:B1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A、尧B、宰予C、季文子答案:A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子路B、仲弓C、孟懿子答案:C13. 巧言令色,鲜矣仁。
A、学而B、微子C、公冶长答案:A1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A、微子B、公冶长C、宰我答案:C15. 君子不器。
A、卫灵公B、颜渊C、宰我答案:B1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A、子路B、曾子C、颜渊答案:C17.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A、尧B、宰禹C、季文子答案:C1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A、子路B、曾子C、颜渊答案:C19. 君子谋道不谋食。
A、宰我B、子路C、子贡答案:B2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仲弓B、卫灵公C、公冶长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 孔子的学说主要有哪些内容?答案:孔子的学说主要包括仁、礼、义、智、信等方面的内容。
论语试题及答案

论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言论集?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答案:A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什么?A. 择其善者而从之B. 其不善者而改之C. 其不善者而避之D. 其善者而学之答案:B4. 《论语》中“仁”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个人修养B. 社会关系C. 政治理念D. 所有以上答案:D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君子的宽容B. 小人的狭隘C.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D. 君子的坦荡和小人的忧虑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_________,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答案:学而不厌7. “_________,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答案:不患人之不己知8. “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答案:君子喻于义9. “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雍也》)答案:己欲立而立人10. “_________,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答案:人无远虑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请简述《论语》中“礼”的重要性。
答案:在《论语》中,“礼”被视为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
孔子认为,礼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和谐。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仪式和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对他人的尊重。
通过礼,人们能够表达对长辈和上级的敬意,也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12. 解释《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诚实和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界限,知道什么是自己了解的,什么是自己不了解的。
论语测试题选择题及答案

论语测试题选择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忠诚B. 礼仪C. 仁爱D. 智慧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3. 孔子认为哪种学习方式最为可贵?A. 死记硬背B. 知行合一C. 只学不问D. 只问不学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哪一方面思想?A. 政治思想B. 伦理思想C. 教育思想D. 哲学思想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态度?A. 谦虚好学B. 骄傲自大C. 闭门造车D. 固步自封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A. 博学B. 审问C. 慎思D. 明辨E. 笃行7. 孔子认为哪些行为是“小人”的表现?A. 言行不一B. 急功近利C. 贪图享乐D. 好大喜功E. 知错不改8. 《论语》中提到的“中庸之道”包含哪些含义?A. 避免极端B. 适度行事C. 保持平衡D. 追求完美E. 顺应自然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孔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
()10. 《论语》中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孔子的“礼”与“乐”的关系。
12. 解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含义。
五、论述题(15分)13. 结合《论语》内容,论述孔子的“仁政”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一、1-5 C A B B A二、6 ABCDE 7 ABCE 8 ABCE三、9 √ 10 √四、11 孔子认为“礼”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乐”则是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社会和谐。
12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的事情要承认自己知道,不知道的事情要承认自己不知道,这种诚实的态度才是真正的知识。
五、13 孔子的“仁政”思想主张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强调君主应以德治国,关心百姓疾苦,提倡教化与法治相结合。
小学生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论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言论集?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3. “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哪一篇的内容?A. 学而B. 为政C. 述而D. 泰伯答案:A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哪一篇的教诲?A. 学而B. 里仁C. 颜渊D. 子路答案:B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A. 谦虚B. 诚实C. 勤奋D. 智慧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______篇。
答案:述而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______。
答案:人生哲学3.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中的“周”和“比”分别指______和______。
答案:全面考虑,偏私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自我反省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______的看法。
答案:人际关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论语》中“仁”的含义。
答案:在《论语》中,“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了爱人、宽容、尊重他人等多重含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内在的道德修养。
2. 解释《论语》中“礼”的重要性。
答案:《论语》中“礼”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它规定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行为准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际和谐。
3. 孔子在《论语》中如何论述“学”的重要性?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个人修养和智慧增长的途径,也是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A. 学而时习之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 温故而知新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答案:D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里仁篇D. 子路篇答案:C3.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A. 做事要极端B. 做事要恰到好处C. 做事要随波逐流D. 做事要与众不同答案:B二、填空题4. “己所不欲,______。
”是孔子在《论语》中强调的待人之道。
答案:勿施于人5. 《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这句话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
答案:思而不学则殆三、简答题6. 请简述孔子关于“仁”的理解。
答案:孔子认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包括爱人、尊重人、帮助人等内涵。
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要求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7. 孔子如何描述“君子”的特质?答案: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的特质包括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宽容大度、勤奋好学等。
君子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远大的志向。
四、论述题8. 论述《论语》中“礼”的重要性。
答案:《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礼”,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
礼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和谐。
孔子强调,个人在遵循礼的同时,也要内化于心,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9. 请结合《论语》的内容,谈谈你对“学无止境”的理解。
答案:《论语》中孔子提倡终身学习,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
他本人也以身作则,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学无止境体现了一种持续探索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鼓励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学习和成长。
五、翻译题10. 请将以下《论语》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答案: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以上为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小学生论语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论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仁乎D. 不亦知之乎答案:A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里仁D. 子路答案:C3.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思想?A. 重视实践B. 重视创新C. 重视学习D. 重视道德答案:C4.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表明了什么?A. 孔子谦虚好学B. 孔子喜欢旅行C. 孔子重视朋友D. 孔子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答案:A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要诚实B. 要勤奋C. 要谦虚D. 要勇敢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说:“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答案:学而时习之2. “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答案:温故而知新3.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指在行为上要_________。
答案:适中4. “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答案:君子喻于义5.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_________”,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答案:吾日三省吾身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孔子的“仁爱”思想。
答案: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倡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尊重生命,关心他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孔子如何理解“礼”?答案: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和礼仪,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个人尊严的重要手段。
孔子强调通过学习和实践“礼”,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理念?答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了孔子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对教育的热爱。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以身作则,同时耐心教导学生,不厌其烦。
论语考试题及答案五年级

论语考试题及答案五年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记录哪位古代思想家言行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2.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仁乎D. 不亦智乎答案:A3. 《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什么?A. 择其善者而从之B.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C. 择其善者而学之D. 择其不善者而教之答案:A4. 《论语》中“温故而知新”的下一句是什么?A. 可以为师矣B. 可以为友矣C. 可以为徒矣D. 可以为学矣答案:A5. 《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下一句是什么?A. 是知也B. 是不知也C. 是智也D. 是愚也答案:A6. 《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下一句是什么?A. 是仁也B. 是义也C. 是礼也D. 是智也答案:A7. 《论语》中“君子成人之美”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成人之恶B. 不成人之善C. 不成人之过D. 不成人之短答案:A8. 《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B. 举一隅不以二隅反C. 举一隅不以四隅反D. 举一隅不以五隅反答案:A9. 《论语》中“君子坦荡荡”的下一句是什么?A. 小人长戚戚B. 小人常戚戚C. 小人常惕惕D. 小人常忧忧答案:B10. 《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的下一句是什么?A. 思而不学则殆B. 学而不思则怠C. 思而不学则怠D. 学而不思则惘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______的言论和行为。
答案:孔子2. 《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下一句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答案:传不习乎3. 《论语》中“见贤思齐焉”的下一句是“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 《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下一句是“______,然后知君子之志也”。
小学生《论语》选择题(有答案)

小学生《论语》选择题(有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论语》中与“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表达道理相同的成语是(C)适可而止 B.恰如其分 C.过犹不及 D.不疾不徐2.通过成语学而乐之可以想到《论语》中的哪句话(D)A.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C.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D.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B)。
A.孔子提出,不符合于道的荣华富贵,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种东西,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一般。
B.这句话的解释是:吃粗粮,喝温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是天上的浮云。
C.于:介词,对,对于的意思D.饭:作动词用,吃的意思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A.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B.孔子的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
C.《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D.士不可不弘毅的弘意思是:广大。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出则弟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外出要尊敬师长。
弟同“梯”B.外出要尊敬兄长。
弟同“剃”C.外出要尊敬兄长。
弟同“悌”D.外出要尊敬师长。
弟同“梯”6.子曰:“有教无类”反映了孔子_______,_______的方式论,注重_____,_______教育的教育思想(A)。
7.A.因材施教,启发式,童蒙,启蒙8.B.全民教育,函数论,一视同仁,启蒙9.C.经邦济世,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10.D.因材施教,函数论,童蒙,启蒙1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试题及答案

论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认为“仁”的内涵是什么?A. 忠诚B. 孝顺C. 礼D. 爱答案:D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3.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A. 极端主义B. 折中主义C. 调和主义D. 适度主义答案:D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A. 创新B. 保守C. 传承D. 反思答案:C5. 《论语》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B.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C.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被人喜欢。
D.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世界。
答案:A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原则?A. 利己主义B. 利他主义C. 互惠原则D. 个人主义答案:C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8. 孔子主张的“礼”是指什么?A. 礼节B. 礼仪C. 礼制D. 礼法答案:C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观点?A.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B. 君子的品德C. 小人的品行D. 君子的修养答案:A10.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态度?A. 轻视财富B. 重视道德C. 追求名利D. 轻视名利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________的重视。
答案:道德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思想。
答案:谦虚3. “君子不器。
”这句话意味着君子不应局限于________。
答案:单一角色4. 孔子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________的欣赏。
30道《论语》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论语》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论语》是记录()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墨子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的意思是()。
A. 说话B. 高兴C. 劝说D. 解说答案:B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A. 仁B. 礼C. 乐D. 信答案:A4.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
A. 讷于言而敏于行B. 巧言令色C. 言必信,行必果D. 见义勇为答案:A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的是()。
A. 学习方法B. 学习态度C. 学习内容D. 学习环境答案:A7. 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
A. 拘泥于具体的技能B. 有远大的理想C. 注重道德修养D. 追求物质享受答案:A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A. 中庸B. 仁爱C. 礼义D. 诚信答案:A9. 孔子认为()是道德的根本。
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1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体现了孔子对()的追求。
A. 君子人格B. 圣贤境界C. 理想社会D. 大同世界答案:A1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表达了孔子对()的赞美。
A. 坚韧精神B. 高尚品德C. 远大理想D. 爱国情怀答案:A12.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他的()态度。
A. 谦虚B. 自信C. 乐观D. 积极答案:A1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的重要性。
A. 学习B. 思考C. 实践D. 创新答案:B14.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里的“学”主要是指()。
A. 文化知识B. 道德修养C. 技能技巧D. 社会实践答案:B1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体现了孔子对()的追求。
A. 精神生活B. 物质生活C. 家庭生活D. 社会生活答案:A1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方法。
论语考试题及答案五年级

论语考试题及答案五年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君子乎D. 不亦知之乎答案:A2.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B3.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下一句是什么?A.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 乐之者不如知之者C.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D. 行之者不如好之者答案:A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5.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在《论语》中是如何表述的?A. 过犹不及B. 君子不器C. 君子不重则不威D. 君子周而不比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则殆。
”答案:思而不学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答案:传不习乎3. “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
”答案:患不知人也4. “君子坦荡荡,_______。
”答案:小人长戚戚5. “知者乐水,_______。
”答案:仁者乐山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孔子的“仁”思想。
答案:孔子的“仁”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接物,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高尚。
2. 孔子如何看待学习?答案:孔子认为学习是个人修养和道德提升的重要途径,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要不断复习和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
3. 孔子如何理解“君子”?答案:孔子认为君子是道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他们有良好的品德、学识和行为规范,能够以身作则,影响和带动他人。
4. 孔子提倡的“礼”是什么?答案:孔子提倡的“礼”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礼节,以及对长幼尊卑的适当对待。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请结合《论语》中的内容,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孔子提出的“修己治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旨在强调的是:A. 个人修养和家庭和睦B. 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C. 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D. 个人利益和世界和平答案:B. 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解析:孔子强调个人修养是为了治理国家,只有个人修身齐家,才能治理国家,达到天下太平的目标。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意是:A. 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B. 不要让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C. 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D. 不要对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答案:C. 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解析:这句论语强调了对他人的待遇,我们不应该对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要具备尊重和关爱他人的品德。
3.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什么?A. 道德B. 财富C. 知识D. 自由答案:A. 道德解析:孔子主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追求道德的高境界,这才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二、填空题1. 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学而时习之”强调了____________。
答案:学习应该坚持不懈并经常复习解析:这句话强调说学习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行为,还需要时常复习和巩固。
2. 孔子认为“人而不学,犹兽”中的“犹兽”意味着____________。
答案:与兽无异解析:这句话表明如果一个人不学习,就跟兽无异,没有区别。
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一段论语,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弟子问孔子:“何谓‘温故而知新’?”孔子回答道:“温故即是通过复习过去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对它的理解和记忆。
而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获得更多的新知。
所以,通过温故知新,我们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1. 孔子认为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一个人可以成为什么?答案:成为别人的老师2. 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复习过去的知识做什么?答案:加深对过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解析:通过温故知新,可以巩固复习过去的知识,使其更深入地被理解和记忆。
论语考试题及答案

论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记录哪位古代思想家言行的著作?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A2.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复习的重要性C.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D. 学习的乐趣答案:D3.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是什么?A. 忠诚B. 礼仪C. 爱人D. 智慧答案:C4. 《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哪种思想?A. 利己主义B. 利他主义C. 个人主义D. 集体主义答案:B5. 《论语》中孔子认为哪种人最难教?A. 聪明的人B. 愚笨的人C. 有德行的人D. 无德行的人答案:D6.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中庸”是指什么?A. 极端主义B. 平衡和谐C. 个人主义D. 集体主义答案:B7. 《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A. 勇敢和智慧B. 仁慈和智慧C. 忠诚和礼仪D. 仁慈和礼仪答案:D8. 《论语》中孔子如何看待“礼”?A. 礼是束缚人的枷锁B. 礼是社会秩序的基础C. 礼是个人修养的体现D. 礼是无足轻重的答案:B9. 《论语》中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培养统治者B. 培养有道德的人C. 培养有知识的人D. 培养有技能的人答案:B10.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体现了什么?A. 谦虚的态度B. 求知的态度C. 诚实的态度D. 怀疑的态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论语》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学习12. 《论语》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描述了孔子的______。
答案:人生阶段13. 《论语》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对______的追求。
小学生论语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论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论语》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孙子答案:A2.下列哪句话是孔子的名言?A. 人不知而不愠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答案:D3.下列哪句话是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A. 敏而好学B. 三人行,必有我师C.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答案:A4.下列哪句话是孔子对待友谊的态度?A. 言必信,行必果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D.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答案:C5.下列哪句话是孔子对待政治的态度?A. 君子和而不同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D.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答案:A二、填空题1.孔子的弟子中,最有名的是__子。
答案:子路2.孔子的弟子中,最聪明的是__伯牛。
答案:子路3.孔子的弟子中,最孝顺的是__曾子。
答案:曾子4.孔子的弟子中,最善于管治的是__子贡。
答案:子贡5.孔子的弟子中,最善于辩论的是__子游。
答案:子游三、问答题1.请简要描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孔子提倡“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重视道德修养和学习。
他主张“学而时习之”,强调勤奋学习和不断实践。
此外,孔子还注重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和社交能力。
2.孔子弟子中最为著名的是哪几个人?他们对孔子的影响如何?答案:孔子的弟子中,最为著名的是孟子、子路、曾子、子贡、子游等。
他们承载了孔子的教诲,并将其传承下去。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继承者,他在后来的历史上也成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子路、曾子、子贡、子游等弟子也在不同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请列举一些著名的《论语》经典语录。
答案: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论语》经典语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君子和而不同。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2. 《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3.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是什么?A. 勇敢B. 智慧C. 忠诚D. 仁爱答案:D4. 下列哪一句不是《论语》中的内容?A. 温故而知新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D. 君子和而不同答案:C5. 《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什么?A. 择其善者而从之B. 其不善者而改之C. 则其善者而从之D. 则其不善者而改之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论语》是记录________言行的一本书。
答案:孔子2.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________,不亦君子乎?”。
答案:敏于事而慎于言3. 《论语》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________的重视。
答案:学习4.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礼”是指________。
答案:社会规范和礼节5. 《论语》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茫;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孔子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认为二者缺一不可。
2.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什么?答案: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倡的一种道德观念,主张在行为和思想上保持适度,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不足,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四、论述题(共40分)1. 请论述《论语》中孔子关于“孝”的理解和观点。
(20分)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孝”,他认为孝是为人之本,是道德的基础。
五年级必读小学生《论语》选择题(有答案)

五年级必读小学生《论语》选择题(有答案)1.《论语》1.《论语》中与“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表达道理相同的成语是(C)适可而止 B.恰如其分 C.过犹不及 D.不疾不徐2.通过成语学而乐之可以想到《论语》中的哪句话?(D)A.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C.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D.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B)。
A.孔子提出,不符合于道的荣华富贵,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种东西,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一般。
B.这句话的解释是:吃粗粮,喝温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是天上的浮云。
C.于:介词,对,对于的意思D.饭:作动词用,吃的意思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A.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B.孔子的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
C.《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D.士不可不弘毅的弘意思是:广大。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出则弟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外出要尊敬师长。
弟同“梯”B.外出要尊敬兄长。
弟同“剃”C.外出要尊敬兄长。
弟同“悌”D.外出要尊敬师长。
弟同“梯”6.子曰:“有教无类”反映了孔子_______,_______的方式论,注重_____,_______教育的教育思想(A)。
A.因材施教,启发式,童蒙,启蒙B.全民教育,函数论,一视同仁,启蒙C.经邦济世,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D.因材施教,函数论,童蒙,启蒙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小学生论语选择题有答案.docx

1.《论语》中与“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表达道理相同的成语是( C )适可而止 B. 恰如其分 C. 过犹不及 D. 不疾不徐2 .通过成语学而乐之可以想到《论语》中的哪句话?(D)A.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 子曰 :"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C. 子曰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D. 子曰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B )。
A.孔子提出,不符合于道的荣华富贵,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种东西,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一般。
B.这句话的解释是:吃粗粮,喝温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是天上的浮云。
C.于:介词,对,对于的意思D.饭:作动词用,吃的意思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 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B. 孔子的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
C.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D.士不可不弘毅的弘意思是:广大。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出则弟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外出要尊敬师长。
弟同“梯”B.外出要尊敬兄长。
弟同“剃”C.外出要尊敬兄长。
弟同“悌”D.外出要尊敬师长。
弟同“梯”6.子曰:“有教无类”反映了孔子_______, _______的方式论,注重 _____, _______教育的教育思想(A)。
A.因材施教,启发式,童蒙,启蒙B.全民教育,函数论,一视同仁,启蒙C.经邦济世,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D.因材施教,函数论,童蒙,启蒙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论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句出自《论语·学而篇》。
请问,其中的“学而”是指谁?A. 孔子B. 孟子C. 孔子的学生们D. 孔子和他的同事们答案:C. 孔子的学生们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此句出自《论语·学而篇》。
请问,从孔子的角度来看,什么层次的人是最低级的?A. 知道某个知识点的人B. 对某个知识点感兴趣的人C. 对某个知识点产生乐趣的人D. 对某个知识点产生行动的人答案:A. 知道某个知识点的人3.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请问,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A. 君子对其他人不具有攀比心态,而小人则相反。
B. 君子和小人都具有对其他人的攀比心态,但表现方式不同。
C. 君子和小人都不具有攀比心态。
D. 这句话没有明确的意思。
答案:A. 君子对其他人不具有攀比心态,而小人则相反。
二、填空题1. 孔子认为,在学习时应该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诚、恕、辩。
2.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中的“生而知之者”是指什么?答案:拥有与生俱来的知识和智慧的人。
3. “巧言令色,鲜矣仁。
”中的“巧言令色”指的是什么?答案:虚伪的言辞和表情。
三、简答题1. 简述《论语·学而篇》的主要内容。
答案:《论语·学而篇》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下来的言论和教育原则。
篇中主要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塑造自己的品德和人格。
孔子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以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他还讲述了一些关于孝道、仁爱、辩证思维等内容的故事和理念。
2. 孔子提到了三种人的层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请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语》1.《论语》中与“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表达道理相同的成语是(C)适可而止 B.恰如其分 C.过犹不及 D.不疾不徐2.通过成语学而乐之可以想到《论语》中的哪句话?(D)A.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C.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D.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B)。
A.孔子提出,不符合于道的荣华富贵,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种东西,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一般。
B.这句话的解释是:吃粗粮,喝温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是天上的浮云。
C.于:介词,对,对于的意思D.饭:作动词用,吃的意思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A.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B.孔子的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
C.《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D.士不可不弘毅的弘意思是:广大。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出则弟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外出要尊敬师长。
弟同“梯”B.外出要尊敬兄长。
弟同“剃”C.外出要尊敬兄长。
弟同“悌”D.外出要尊敬师长。
弟同“梯”6.子曰:“有教无类”反映了孔子_______,_______的方式论,注重_____,_______教育的教育思想(A)。
A.因材施教,启发式,童蒙,启蒙B.全民教育,函数论,一视同仁,启蒙C.经邦济世,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D.因材施教,函数论,童蒙,启蒙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的出处是(D)A.《论语雍也篇》B.《论语子罕篇》C.《论语为政篇》D.《论语季氏篇》8.下列关于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错误的一项(C)A.“日知其所亡"是知新B.“月无忘其所能”是温故C.“日之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结合起来正好是孔子的“可以为师矣”D.也是孔子的“学如不及,忧恐失之。
”的写照。
9.有教无类用一个最恰当的成语概括选择(A)。
A.因材施教B.一视同仁C.全民教育D.人人可教10.《诗经》一共有多少篇?(A)A.305篇B.306篇C.304篇D.303篇1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话中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意思是举一反三,而与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是(A)A.融会贯通B.博古通今C.豁然开朗D.恍然大悟1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是强调(B)的重要性。
A.说理教育法B.榜样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自我修养法13.下列关于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错误的一项(B)A.在这句话中"贤"的意思指贤德B.这句中“箪"的意思指一点点C.句子中"陋”的意思指破旧D.这句话中“忧”的意思指忧愁1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一个成语概括是(D)。
A.孤注一掷B.不义之财C.海誓山盟D.无米之炊1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句话是什么作用。
(C)A.让孔子时刻记住学习的方法。
B.让孔子时刻记住学习的态度。
C.让孔子严格要求自己谦虚。
D.让孔子时刻记住要努力学习。
16.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中的弃是什么意思?(C)A.弃养B.舍去C.抛弃 D,遗弃17.下列哪句是成语"成人之美"的由来(c)A.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曾子日:“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C.:“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D.子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8.下列选项中与“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的表达内容相符的是(D)A.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敏而好学。
B.这句话表达了他不耻下问的品质。
C.这句话表达了他孔子热爱学习而孜孜不倦的精神。
D.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学习的勤奋刻苦。
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句话是下列选项中哪个成语的由来。
(D)A.杀生害仁B.求生害仁C.志士仁人D.杀身成仁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中的好是什么意思?(A)A.爱好 B.美好 C.同意 D.优点多2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出自于(C)A.子有B.子舆C.仲尼D.子路2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D)章,(D)篇?A.第二章,里仁篇B.第六章,雍也篇C.第九章,子罕篇D.第七章,述而论23.《论语》中讲"欲速则不达"的由来中,片面追求速度而造成损失的现象比比皆是,出现这种状况的是由于(B)A.矛盾的存在造成的B.不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回避和掩盖了矛盾C.矛盾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2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的“斯”是什么意思选出下列正确正一项(B)A.斯文B.这C.好像D.如文人25.子曰:“质胜问责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的胜与史的意思是(B)。
A.胜利;虚浮铺陈B.超过;虚浮铺陈C.优异;虚浮铺陈D.古管名;虚浮2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殆的意思(B)可靠 B.危险 C.几乎 D.安全2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句话中三军是指(A)A.全部军队B.三位将军C.三位军人D.三只军队28.下列哪一项意思是不正确的(C)A.子曰:“盍各言尔志?”盍:何不。
B.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裘:皮衣。
C.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低调。
D.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安:使……信任。
29.“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是谁所说?(B)A.颜回B.子路C.孔子 D樊须30.“然则师愈与?”子曰:“过忧不及”。
中的过犹不及是什么意思?(B)A.做得好与不够是一样的B.做得过分了与不够是一样的C.做得可以与不够是一样的D.做得过了与好是一样的31.叶公问政。
子日:“近者说,远者来。
”中哪一个读音有错?(A)A.政(zhèn)B.日(yuē)C.说(yuè)D.公(gōng)32.子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中伯夷、叔齐是(A)朝未年,()国,国君的()A.商朝、孤竹国、儿子B.夏朝、孤竹国、侄子C.清朝、鲁国、侄子D.明朝、鲁国、儿子3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意思(A)A.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B.不用担心别人不亲近自己,而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C.不要担心别人不认识自己,不用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D.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自己行不行。
34.《论语》中有关实事求是的句子是(D)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三人行”中的三人指什么?( B)A.你,我,他B.其一我也,其一二另两者也,一善一恶C.孔子,颜回,子路D.孔子的师傅,颜回,孔子36.仲弓问仁。
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主要讲了什么?正确的一项是(C)A.怎么去做事 B.怎么做好一件事 C.怎么去实行仁德 D.怎么去做诚实的人37.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中的鲜的读音是(B)A.xiānB.xiǎnC.xiánD.xiàn38.是谁问孔子礼之本(D)A.子贡B.子夏C.曾子D.林放39.哪句论语写出了长辈对后辈的肯定?(c)A.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C.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D.子曰:“过犹不及。
”4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出自论语的第几篇(A)卫灵公篇第十五 B.微子篇第十八 C.子路篇第十三 D.子张篇第十九41.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信。
于予与改是。
”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子我白天睡大觉。
B.腐朽的木头不可以用来雕刻,粪土砌成的墙不可以粉刷。
C.因为都是宰予这个改变了我观察人生的方法。
D.开始时,我对于人,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
4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D)①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④要正确对待事物的联系,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B)A.读书指导法B.榜样示范法C.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4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从哲学上看,孔子的这句话(A)①要求我们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②强调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③认为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④主张事物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其内部矛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5.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C)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也)B.君子敬而无失.| 吾得而食诸?(而)C.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患得患失.(患)D.孔子对曰:|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对丿46.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中的亡是什么意思(D)A . 灭 B. 失去 C .死 D. 无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意思是(C)A.贬抑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B不贬抑自己的意志,辱没自己的身份C.不贬抑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D.不贬抑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已的身份47.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人,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