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

合集下载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

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分析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象征之一,其设计方案要点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态和空间效应,同时又受制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等多方面的考虑。

本文就超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 建筑高度:超高层建筑其建筑高度超出常规建筑高度,一般要求超过300米。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受到地形、气候、建筑技术、可持续性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高层建筑的高度越高,对建筑的技术要求和风险管理的难度就越大。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统筹考虑各项因素,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2. 结构系统:超高层建筑的结构系统是其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保证。

结构系统应该尽量简单规范,采用更好的材料和更恰当完善的技术细节。

同时,应对各种承载失效状况做好防范和预警措施,并根据地震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方式。

3. 空间组织: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空间的体量和组织尤为重要。

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需要、环境、气候等因素,灵活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资源以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同时,设计应该更加人性化,考虑到婴儿、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需求。

4. 外立面设计:超高层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的照明、视野等方面。

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的姿态、要素、对周边环境的反应等。

同时,科技进步也给外立面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如智能化、动态化等,增强了建筑性能。

5. 环保和可持续性:高层建筑设计必须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问题,它所造成的影响更加深刻和长久。

在结构、材料、电力、空调、垃圾处理等方面,都必须考虑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1. 科技智能化:高层建筑的发展逐渐转向科技智能化领域。

先进的工艺、新型材料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得超高层建筑在环境、能源、安全等方面的性能不断提高。

2. 生态环保:高层建筑设计开发趋势将会注重生态环保。

建筑师将着眼于建筑节能、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建筑垃圾等方面,使用绿化、阳台种植、空气净化、智能自动化等方面实现一个良好的建筑环境并保护整个社区的生态环境。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如同璀璨的明珠,展现着人类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的不断进步。

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还对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在国外,早在 19 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开始崭露头角。

美国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大楼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它采用了钢结构框架,开创了高层建筑的新纪元。

20 世纪初,纽约的帝国大厦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这座建筑不仅高度惊人,其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展现了当时美国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

此后,世界各地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纷纷建造了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

在国内,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

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上海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以及广州的中信广场等都是国内高层建筑的代表作品。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建筑技术。

钢结构、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为高层建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高强度的钢材使得建筑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和风力,而高性能的混凝土则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如塔吊技术的提升、预制构件的应用等,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

在设计方面,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注重人性化和环保理念。

不再仅仅追求高度和外观的独特性,而是更加关注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等,不仅降低了建筑的能耗,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也对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些建筑往往集中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对交通、消防、公共服务设施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关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发展与研究

关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发展与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建 筑实例
形能 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筑都开始 向世界进程迈 目前随 着时间 的推移 ,以前 的高层建 筑和超高层 建筑 随着地震 的影 内部结构都 开始 出现 不同程度 的变形 。 从 地 进 ,自 2 0 世界 8 0年代我 国的超 高层建 筑 和高层建 筑就 开始进 行发 展 , 响或者其他 外力 因素的影 响 , 目前我国的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已有 3 O 年 的历史了。随着强震记录的收 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上可知, 为了减小建筑物上的地震力 , 需要延长建筑 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 , 动力设计方法的不断完善以及建筑用钢 物的固有周期, 使其获得大的衰减。 隔震结构是指, 在建筑物基础上 , 安装 材的发展, 日 本正迎接钢结构超高层建筑时代的到来。 夹层橡胶等水平方向柔软的减震支承 , 使水平变形集中在减震层上 , 把整 体结构的固有周期延长 2 ~ 3 S 的同时 , 再利用某种衰减装置( 阻尼器) , 使 2 1超高层建筑的现状 高度超过 l O O m的建筑物, 需受到我国建筑高层评委的评审, 并通过 作用在建筑物上部的反应加速度、 位移得到大幅度衰减的结构体系。 超高 城市建筑规划有关部门的认定后, 方可允许建造。 从我国的建筑杂志上刊 层建筑的固有周期都 比较长 , 所以它自身也包含了减震效应。 但是如果把 载的这些建筑物的有关数据资料 , 可以看出, 除塔状构筑物及烟囱等以 衰减装置安装其上 , 则对于抗震更是—个有效的方法。用于超高层建筑 外, 高度超过 6 0 m的建筑物, 我国现在的超高层建筑都有 1 0 0 0 栋以上 , ( 高层建筑) 上的衰减装置 , 有对应于建筑物上下层的水平位移差( 层间 而运 动 的钢制 弹塑 I 生 阻尼器 ; 高衰 减的油性 阻尼器 ; 粘l 生 抗 震墙 ; 粘 弹 其结 构 类型 : 纯 钢结 构 ( s 结构 ) 为6 a 6 %; 下 部 为 钢 一钢筋 混 凝 土结 构 移 ) ( S R C结构 ) 、 上部 为 S结构 ( s +S R C结构 ) 为3 . 8 %; S R C结构 为 2 1 3 %, 性阻尼器等。其中, 钢制弹塑陛阻尼器, 是利用钢材塑 陛{ 苛 载一变形关系 并把振动能用循环面积消耗掉的—种装置。 蜂窝 以R C ( 钢筋混凝土结构) 高层住宅为主的建筑数量不断增加 , 且 比率达 曲线描述大的循环过程, 1 3 . 9 %。 高度超过 1 5 0 m以上的建筑物, 已有 6 5 栋, 其中 S 结构占 8 4 6 %; 式 阻尼器就 是 —例 。它 是利用 2 0 0 N/ mm 级 的低 屈服 钢, 利用 它有限 的 生, 提 高吸收 地震能的能 力的装置 。 把这些衰 减装置 设置在超 下部为 S R C结构、 上部为 S 结构占 6 2 %; S R C结构占 7 - 7 %, 从而可以看 塑 胜变形特 I 出超 高层建 筑 以 S 结 构为 主的变化 状况 。 高层建筑 上, 多数 隋况下, 可使设计地震力减小约 3 0 %2 E  ̄。 层 评委 评审 的全部 建 筑物 ( 6 5栋 ) 的结构类 型把 我 国的超 高层建 筑 3结论 目 前 ,在 我 国超 高层建 筑和高层 建筑 的设计 还处 于—个 发展 阶段 , 按高度顺序由大到小进行 2 0 位的排列( 排列表略 ) , 第2 0位的建筑最高 多不足 的地方 , 因此我 们需要 向美 国 、 英 国这 高度为 2 0 0 m 。如果看一下这些建筑物的_ e N-  ̄ 特胜, 其主要的结构材料, 在技术指 导方 面还 存在 午 全部是 S 结构。 并在 S 结构中, 配置了支撑系统及钢板抗震墙、 带缝墙等, 些发达国家学习, 从而发展我们的建筑行业。由此可见 , 我国的建筑道路 以减 小强震或 强风时 的侧移变 形。g t  ̄ ' i - 还增设 了抗 震装置 。 还有—条很长的路要走, 应不断的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 来使我国的高层 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2 . 2新材料 的利用 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 是超高层建筑工程的重 中之重 , 它不但是超 高层建筑工程的基础 , 还是超高层建筑的核 骨架。 我们只有保障了材料 的质量 , 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因此 , 在选择材料时, 我们就要选取那些耐 久陆好、 抗震 、 抗压力强的而且还要有着超强的强度 , 这样的材料才能更 好 的保障工程的质量 , 否则很容易使得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变形 , 受到外力 的影 响就会 发生安全事 故 。 但是 , 目前我们 在工程施 工 中使用 的材料 还不 能完全的保障工程的质量 , 因此 , 我们在选择方面还要进行不断的研究 ,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趋势1.构件立体化高层建筑在水平载荷作用下,主要依靠竖向构件提供抗推刚度和强度来维持稳定,在各类竖向构件中,竖向线形的抗推刚度很小;竖向平面结构虽然在其平面内具有很大的抗推强度,然而其平面外的刚度依然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由4片墙围成的墙筒或由4片密柱深梁柜架围成的框筒,尽管其基本元件依旧是线形构件或平面构件,但它已经转变成具有不同力学特性的立体构件,在任何方向水平力的作用下,均有宽大的翼缘参与抗压和抗拉,其抗力偶的力臂,即横截面受压区中心的距离很大,能够抗御很大的倾覆力矩,从而使用于层数很多的高层建筑。

2.结构提振化框筒是用于高层建筑的一种高效抗侧立构件,然而,它固有的剪力滞后效应,削弱了它的抗剪强度和水平承载力,特别是当高层建筑平面尺寸较大,或者因建筑功能需要而加大柱距时,剪力滞后效应就更加严重,致使翼缘框架抵抗倾覆力矩的作用大大降低,为了使筒状结构能充分发挥潜能并有效用于更高层建筑,在框筒中增设支撑或斜向布置的抗剪力墙板,已成为一种框筒的有力措施。

若把在抵抗沉没力矩中分担压力或拉力的构件,由原来的沿高层建筑周边集中布置,改成向房屋四角分散,在转角处构成一个非常大柱,并利用交叉斜杆连成一个立体支撑体系,就是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又一发展趋势。

由于非常大脚柱在抵抗任何方向沉没力矩时具备最小的力臂,从而框筒更能够充分发挥结构。

3.形体多样化为了彰显个性,崇尚多样,并使高层建筑的平面、立面体型均极具特性,结构的复杂度和圆形德博瓦桑县国内外前所未有的,为结构设计增添很大挑战。

4.材料高强度化随着建筑高度的减少,结构面积占到建筑采用面积的比例越来越小,为了提升这一不合理状况,使用高强度钢和高强度混凝势在必行,如c80和c100强度的混凝土已经在超高层建筑中获得广为采用。

可以增加结构构件的尺寸,增加结构的蔡国用,必将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5.建筑轻量化建筑物越高,蔡国用越大,引发的水平地震促进作用就越大,对横向构件和地基形成导致的压力也越大,从而增添一系列的有利影响。

超高层建筑起源及发展

超高层建筑起源及发展

2、第二阶段:1950-197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逐步繁荣,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以简洁实用、不受传统 建筑形式束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主义超高层建筑成为发 展主流。 希尔斯大厦(Sears Tower) 楼高442.3m,地上108层, 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 418000m2,底部平面 68.7×68.7m,由9个22.9m 见方的正方形组成。保持 了世界上最高建筑物的纪 录25年。
广州新电视塔(海心 塔)于2009年九月 建成,包括发射天线 在内,高达600m。 海心塔别名小蛮 腰,以“广州新气象 ”为主题;塔身有“ 纤纤细腰”,呈由下 至上逐渐变小的形状 ,形态优美。
广州新电视塔
国外建筑实例----迪拜塔
六、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 1976年,广州白云宾馆建成,标志着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 高层建筑高度开始突破100m,进入超高层建筑发展阶段。 • 20世纪80年代我国超高层建筑发展进入兴盛时期。 • 1985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50层、160m)。20世纪80年 代最高的建筑。 • 1990年,北京京广中心(57层、208m)。我国大陆首栋突
3、第三阶段:1980-至今 • 超高层建筑迅猛发展,亚洲成为高层建筑的生力军, 目前世界上最高建筑的前10名大多集中在亚洲。 • 世界高层建筑数量在持续增加,世界最高建筑记录被 迅速竞相突破 • 超高层建筑凭借其高度高、外形美观而成为地区的标 志性建筑。 • 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
实例高度比较
我国超高层实例
超高层建筑产生及发展趋势
一、超高层产生及发展源动力
• 经济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土地供应紧张,价 格上扬,促使人们向高空发展,拓展生存 空间,在极为有限的土地上建造更大面积 的建筑。

超高层建筑的功用与发展趋势

超高层建筑的功用与发展趋势

超高层建筑的功用与发展趋势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300米的建筑物,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那么,超高层建筑的功用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呢?超高层建筑的功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超高层建筑能够解决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稀缺,超高层建筑的垂直发展成为了解决城市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

其次,超高层建筑能够提供更多的居住和办公空间。

高度的增加使得建筑的楼层数也相应增加,从而能够提供更多的居住和办公空间,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此外,超高层建筑还能够提供更好的视野和景观。

从超高层建筑的高处,人们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享受到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将会越来越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革新,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将不断刷新纪录。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超高层建筑是迪拜的哈利法塔,高度达到了828米,而未来可能会有更高的建筑出现。

其次,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和可持续性。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超高层建筑的功能将更加多元化。

未来的超高层建筑不仅仅是居住和办公的场所,还将融合商业、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综合性的城市空间。

然而,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和运营成本较高。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复杂性,其建造和维护所需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次,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较大。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复杂性给消防、安全等方面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有效管理。

超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功用和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样化和可持续化。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高层建造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一、引言高层建造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在城市景观中起到突出的作用,还能有效利用地上空间,满足人们的居住、办公和商业需求。

本文将对高层建造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前沿发展方向。

二、高层建造结构发展现状1. 高层建造结构的发展历程高层建造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框架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再到现代的钢结构和复合结构的演进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材料工艺的创新,高层建造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2. 高层建造结构的特点高层建造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度:高层建造通常超过一定的高度限制,需要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来承担垂直荷载。

- 抗震性:高层建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震活动频率不同,需要根据地震区域的分类采用不同的抗震设计措施。

- 空间利用率:高层建造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上空间,因此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灵便性和可拆卸性。

- 节能环保:高层建造的能源消耗较大,需要采用节能设计和环保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高层建造结构的发展趋势高层建造结构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超高层建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超高层建造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超高层建造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更高的高度、更大的荷载和更强的抗震能力。

- 智能化设计: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高层建造结构将越来越智能化。

智能化设计可以实现结构的自动监测和预警,提高建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绿色建造:在环保意识的推动下,高层建造结构将越来越注重节能和环保。

绿色建造的设计将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三、前沿发展方向1. 结构优化设计在高层建造结构设计中,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实现结构的轻量化和节能化。

通过使用优化算法和仿真软件,可以找到最佳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以提高结构的性能和经济性。

2. 新材料应用高层建造结构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应用。

未来,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如碳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等,将为高层建造的结构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

建筑创新高层建筑的技术创新

建筑创新高层建筑的技术创新

建筑创新高层建筑的技术创新建筑创新:高层建筑的技术创新引言: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高层建筑的建造一直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建筑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人们对高层建筑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一些高层建筑创新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一、结构设计创新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和稳定,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高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了新的结构设计方法。

1. 钢结构设计:钢结构的使用在高层建筑中越来越常见。

相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更轻便、更适合用于建造超高层建筑。

同时,钢结构还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抗震性能,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2. 预制模块化结构:预制模块化结构是一种新的建筑技术,通过在工厂里将建筑构件进行加工和组装,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和人工成本。

同时,预制模块化结构还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节能环保创新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行业也开始注重节能环保。

高层建筑作为能耗较高的建筑形式,需要通过一些创新技术来降低能耗。

1. 外墙隔热技术:外墙隔热技术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节能技术。

通过在建筑外墙添加保温材料,可以有效隔离室内外的温度差异,减少能量的流失。

2. 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可以通过在建筑外墙或屋顶安装光伏板来发电,从而减少电力消耗。

这种技术既可以为建筑自身提供电力,也可以回馈给城市电网。

三、智能化创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智能化技术为高层建筑的运营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 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安装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高层建筑的实时监控和安全管理。

该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对建筑内外的安全状况进行监测,并及时报警。

高层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讨论

高层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讨论

高层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讨论高层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讨论一、引言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标志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情况。

二、高层建筑的定义和分类高层建筑一般指建筑物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常见的分类包括摩天大楼、超高层建筑和超级高层建筑。

其中,摩天大楼一般高度达到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300米以上,而超级高层建筑的高度则超过600米。

三、高层建筑的现状1. 全球高层建筑的分布情况当前,世界上高层建筑的分布相对集中,以美国、中国、阿联酋等国家为主,这些国家在高层建筑数量和高度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2. 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扮演多重角色,例如:标志城市形象、提供办公和居住空间、改善地区交通流量等。

然而,高层建筑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资源浪费和土地压力等。

四、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1. 环境友好型高层建筑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未来高层建筑将更注重能源效率、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概念的引入将成为发展趋势,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节能材料等方式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智能化高层建筑未来,高层建筑将更加智能化,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提高建筑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管理。

3. 建筑安全与抗震能力高层建筑的地震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因此未来高层建筑将更注重抗震能力的设计与构建。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程措施,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法律法规适用情况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其中包括建筑设计规范、消防安全标准、地震安全要求等。

本文附录中将涉及到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

六、结论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标志和推动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高层建筑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智能化以及建筑安全与抗震能力的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高层建筑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外近年高层建筑的发展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3篇

国内外近年高层建筑的发展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3篇

国内外近年高层建筑的发展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3篇国内外近年高层建筑的发展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1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国内外矗立。

这些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的象征,也是工程技术、结构设计等各种领域的大型试验场。

本文将探讨国内外近年高层建筑的发展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内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高层建筑纵横捭阖,大量的摩天大楼从地面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的标志和城市经济的支柱之一。

其中明显的代表有上海的上海中心、广州的广州塔和北京的国贸三期等。

这些高层建筑不仅创造了外观和设计上的突破,也在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其中,结构设计最为核心。

由于高层建筑需要承受不断变化的风荷载和自重的影响,对于结构的稳定性需求极高。

同时,建筑的安全也是最基本的原则。

当前,仍然较为常用的框架结构能够满足建筑的需求,并且在逐渐完善。

例如,中国石化大厦采用了双心筒的结构形式,而东方明珠则采用了球形三角架的结构布置。

这些采用不同结构的高层建筑,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也让中国高层建筑取得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更多的功能需求。

其次,施工技术也是高层建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中,钢筋混凝土、切割、机械化施工等各种先进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高层建筑的尺寸较大、造型复杂、施工技术极为考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施工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细节。

例如,上海中心的进口的钢制自升式工作平台就自带液压推进器和马达、机械停车锁等,使得整个施工过程更加安全。

除了国内,国外的高层建筑同样也从不同的角度推动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

近年来,国外的经济和人口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到了建筑界,导致了建筑高度的持续上升。

在这其中,美洲地区是最为明显的代表。

目前,美洲地区的高层建筑以纽约为中心,其中包括正在建设的吉米·卡特商务中心、JPMorgan Chase总部、纽约时代华纳大厦等。

这些高层建筑的标志性建筑,以其高度、形态和建筑技术体现了建筑界的不断创新和探索,对于世界建筑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一、引言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居住、办公等需求,还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前沿发展方向。

二、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1. 高层建筑结构类型目前,高层建筑主要采用的结构类型包括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混合结构。

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度和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适用于中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综合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适用于各类高层建筑。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安全性:结构设计应满足建筑的抗震、抗风等安全要求,确保建筑在自然灾害和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2) 经济性: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材料和施工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3) 可行性: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可行性,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 可持续性:结构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高层建筑结构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层建筑结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一些新兴技术如下:(1) 预制装配技术:通过工厂化生产,将建筑构件在工地上进行组装,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通过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

(3) 高性能材料应用:如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材等,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4) 智能化技术应用:如传感器、监测系统等,实时监测建筑结构的变化,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高层建筑结构前沿发展方向1.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超高层建筑。

未来,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材料的创新:开发更高强度、更轻质的材料,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承载能力。

(2) 结构体系的优化:通过优化结构体系,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量,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1 、 建筑 防火 设 计先 天不 足
1 9 9 5 年 国家 出台 了《 高 层 民用 建筑设 计 防火 规范 》 ( G B 5 0 0 4 5 一 - 9 5 ) , 为 高 层 建筑 的消防安全 提供 了政策保 证。 但 一些老 式的高层 建筑在消 防设施 设计上 存 在先 天设 计缺 陷 , 不符 合 国家 现行规 范要 求 。 2 、 消 防设施 缺 乏有效 管 理 , 忧患 意识 淡薄
1 . 高 层和Hale Waihona Puke 超高 层建 筑 国内外 发展 概况
1 . 1定义
( 5 ) 建 筑 功能复 杂 , 子 系统 多 , 安 装工程 工程 量 大 , 要求精 度 高 。
3 . 高层和 超 高层 建筑 存在 的问 题 随着 市场经济 的深入 发展 , 作为现代 化城市标 志之一 的超高层建 筑在我 国 大量投入 使用 , 给城 市的经 济发展 、 商业 繁荣带来 了生机和 活力 , 但超 高层建筑 自身存在 的安全 隐患 、 消防 隐患和火 险危机给 楼宇的安 全管理工 作带 来了困扰 和危机 。
技术 上 已成 为可 能 。 目前 世 界上最 高 的建 筑物是 迪拜 大 厦 ( 1 6 1 层, 8 2 8 m) 。
现代 高层建筑 尤其是公 共高层建 筑 内各种 消防设 施种类繁 多 , 一般 都设有
火 灾 自动 报警 、 自动灭 火 、 自动 防排烟系统 等 。 然而 , 由于管 理人员 重视不够 , 没
时至今 日, 高层 和超 高层建 筑不 仅仅是 为 了满足人 类 的居住 和工作 , 逐渐 发展 成 为代 表一 个城 市 或者 一个 地 区的标 志 , 体 现 了该地 区 的经 济和 综合 实
力。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引言概述: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化,高层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沿发展方向。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现状1.1 现有高层建筑结构类型现有的高层建筑结构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低层和中层高层建筑,钢结构主要用于超高层建筑,而混合结构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结合,用于特殊高层建筑。

1.2 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越来越趋向于轻量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结构材料的应用、结构系统的创新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1.3 结构安全性与抗震性的提升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现代结构设计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技术,如基础抗震设计、结构减震设计和振动控制技术等,以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结构安全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的前沿发展方向2.1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稀缺,超高层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造更高、更稳定、更经济、更环保的超高层建筑。

新型结构材料的应用、结构系统的创新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将推动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2.2 绿色建筑的应用绿色建筑是未来高层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材料和环保技术,高层建筑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绿色建筑还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提供更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2.3 新型结构材料的应用新型结构材料的应用将推动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

例如,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材和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新型材料的轻量化特性还可以减轻建筑自重,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三、结论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现状是多样化的,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等。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一、引言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不仅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对城市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前沿发展方向。

二、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1. 钢结构钢结构是目前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周期短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建筑形式。

例如,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钢结构,成为中国最高建筑之一。

2.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其具有抗震性能好、耐久性强等特点。

例如,迪拜塔采用了混凝土结构,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高建筑。

3.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其结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例如,中国的国家大剧院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4. 新型结构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结构材料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多。

例如,碳纤维加固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陶瓷材料可以增强建筑的耐火性能。

这些新型结构材料的应用将会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高层建筑结构前沿发展方向1. 超高层建筑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已成为未来的趋势。

超高层建筑不仅需要具备更高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还需要考虑到风压、温度变化等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2. 轻质结构轻质结构是未来高层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轻质结构具有重量轻、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可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并且有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 智能化结构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结构将成为高层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智能化结构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结构的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4.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未来高层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10年来世界超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共3篇

10年来世界超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共3篇

10年来世界超高层建筑进步趋势共3篇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0年来世界超高层建筑进步趋势共3篇10年来世界超高层建筑进步趋势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息提高,全球各地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地标和时代光辉。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在人类建筑的历史长河中,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崛起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们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更代表着人类在工程技术和建筑设计领域的巨大成就。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

在古代,世界各地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高层特征的建筑,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宝塔等。

然而,这些建筑更多地是出于宗教、纪念等目的,与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

直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开始在欧美国家崭露头角。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出现,为高层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路易斯·沙利文为代表的建筑师们,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主张建筑的外观应该反映其内部的功能和结构。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芝加哥诞生了一批早期的高层建筑,如家庭保险大楼。

20 世纪中期,钢铁和混凝土技术的进步,以及电梯技术的不断完善,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和克莱斯勒大厦成为了当时高层建筑的代表作品。

这些建筑不仅在高度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建筑风格和设计手法上也各具特色。

在欧洲,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由于历史文化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原因,欧洲城市对于高层建筑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欧洲城市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高层建筑,如英国伦敦的“碎片大厦”。

在亚洲,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高层建筑也随之蓬勃发展。

东京的新宿、涩谷等地出现了众多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群。

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涌现。

上海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以及广州的中信广场等,都是中国高层建筑发展的杰出代表。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它们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高层建筑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和功能,减少城市的扩张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高层建筑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发展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更多的城市建造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和健康安全,交通便捷等成为韧性城市的重要结点,新的挑战不仅仅是结构的高度,还有居住健康和环境可持续。

可以预测的发展趋势将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高强混凝土、高延性混凝土和纤维增强混凝土将在高层和超高层混凝土结构上广泛应用,通过混凝土柱截面、梁截面和板厚的明显减小,有效减轻结构自重,从而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强重比;透光混凝土、彩色混凝土的应用,将拓展混凝土构件的建筑表现力和功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和装配混凝土技术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缩短施工时间,而且可以设计成为地震后可恢复结构体系,或者进一步加强连接的精密性和安全性;自测应力的光纤或智能骨料,可预埋或拌合在混凝土中,成为与结构共存的长期健康监测的智能传感器。

高强度高延性钢材、高焊接性能钢材也将进一步刷新建筑物的最大高度,并使高层建筑的空间更加灵动和多变、抗侧力体系更加简洁而高效。

可再生、可持续的绿色环保材料,如层板胶合木、正交胶合木等现代工程木产品的发展,将促使木结构向高层建筑发展,一批高层木结构、高层木-混凝土混合结构、木-钢混合结构将为人们带来更健康的生活空间。

2. 新结构体系的开发和应用随着城市密度的增加,城市在灾害下的应急能力和灾后的韧性恢复成为社会关心的重要问题。

采用增加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去抵抗未知的偶然灾害是不经济的做法,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将有助于设计高效安全的结构。

实践证明,地震作用下的耗能装置和隔震装置可有效吸收地震时的能量,减轻结构的振动反应,包括结构受脉动风的影响也将造成结构的振动。

近年来,基于地震中可摇摆震后可恢复的结构体系成为研究热点。

可以预期,结构减隔震技术、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将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

同时,防止恐怖袭击或偶然状态下的爆炸荷载导致结构的连续倒塌问题,也将促使新设备或装置的诞生。

3. 减震和隔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恢复功能的新型结构随着城市密度的增加,城市在灾害下的应急能力和灾后的韧性恢复成为社会关心的重要问题。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发展与研究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发展与研究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发展与研究摘要:我国建筑行业更是步入了健康化发展的轨道,而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但在我国建筑行业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也在不断创新,这就需要广大建筑企业必须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有更加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要积极探索符合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有效技术,推动我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步入更加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钢结构;高层建筑的出现极大的减少了住宅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程度,缓解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状态。

高层建筑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对市区环境的影响、对城市安全的影响等等。

高层建筑需要继续发展但安全隐患同样需要避免,需要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时充分的做好建筑安全性能的考虑。

一、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特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与普遍建筑具有极大的不同,因而,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来说,其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从当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特点:1.具有设计基础性的特点。

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来说,在设计方面,不仅具有非同质化的特点,而且具有结构复杂的特点,因而对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来说,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因而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技术就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特别是由于不同的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在不同的环节都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这就使得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必须高度重视设计技术,否则就会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质量造成重要的影响。

2.具有动态创新性的特点。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规模化、大型化、复杂化等诸多特点,决定了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技术必须具有动态性和创新性的特点,特别是从当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各方面的建筑技术都已经日益成熟,但需要进行不断的融合,因而,必须进行技术的技术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7-11-20T10:48:27.5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作者:蔡丁一吴宏玉张敏[导读] 从国内外的发展来看,今后在人口密度大的亚洲地区,超高层建筑将会往1 000 m甚至更高的高度发展。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和技术发展情况。

结合高层与超高层建筑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阐述了其在该领域的技术研究方向,包括钢结构制作安装混凝土超高泵送、模架施工技术为主的现代施工技术等。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钢结构;混凝土目前世界上超过300m高度的高层建筑己达几十幢,国际上正在筹划的巨型建筑其高度均己超过5OOm。

2010年竣工的迪拜塔高828 m,为目前世界第一高楼;最近,韩国、日本、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均有建造高度超过1 000 m摩天大楼的计划。

从国内外的发展来看,今后在人口密度大的亚洲地区,超高层建筑将会往1 000 m甚至更高的高度发展。

1世界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与技术发展情况
1. 1古代高层建筑历史
纵观中外历史,应该看到高层建筑起源于宗教领域。

例如,国外的教堂即是人们为了不断“接近”上帝而竞相修建的。

法国12世纪建了高107 m的沙特尔教堂塔楼,建于1337年的德国乌尔姆教堂高161 m,成为当时世界第一高塔。

而我国古代的高层建筑则起源于古塔,中国现存最高佛塔为北宋开元寺塔(建于公元1011年),塔刹尖部高85.6m0
1.2近代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代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可概括为3个阶段:第1阶段(1894-1935年):高层建筑进入超高层建筑发展阶段,其代表为1894年美国纽约高106m的曼哈顿人寿保险大厦。

此后,有12栋超高层建筑成为当时世界第一高峰,超高层建筑的高度纪录不断被刷新。

1931年帝国大厦建成,以102层、381m的高度,超过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而成为世界第一高楼。

第2阶段(1950-1975年):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理论日趋成熟,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1950年建成的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39层,高166m)是现代主义超高层建筑的早期代表作。

第3阶段(1980年至今):超高层建筑发展呈现新特点,简单的几何形式使建筑设计走向了极端。

后现代主义从历史的式样中寻找灵感,设计了新哥特式、新Are Deco等带有传统意味的超高层建筑,企图完全否定现代主义。

不少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超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地兴建,如上海金茂大厦、台北101大厦、吉隆坡石油大厦等。

1.3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
建筑业的历史发展以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

建筑业对技术的大胆尝试和利用大都表现在材料技术、结构技术、设备技术等方而。

1)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超高层建筑材料的发展超高层建筑对建筑钢材和混凝土的要求更高。

对钢材性能的要求:高强度,低屈强比,窄屈服幅等的耐震性能;加工工艺上的可焊性,形状尺寸加工精度;耐久性,如高张力钢、低屈服点钢、热处理钢等。

2)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传统建筑主要采用砖石作为承重材料,但因其强度较低难以形成整体性,限制建筑进一步向高空发展。

3)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超高层建筑设备设施的发展1871年芝加哥发生火灾,使人们认识到城市建筑防火的重要性。

由于当时消防设施还比较落后,消防的合理高度在5层楼以下,因此消防设施的进步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

发展高层建筑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难题是垂直运输。

2中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和技术发展情况
2. 1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主要分为3个阶段。

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

这个阶段的建筑主要是在20层楼以下,建筑的结构主要是框架形式。

兴盛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1974年北京建成了20层、高87. 4m的北京饭店,1976年建成的广州白云宾馆33层,是国内首栋百米高层建筑。

80年代,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进入兴盛时期,1980-1983年3年的时间就建成了自1949年以来30多年中所有高层建筑的总和。

飞跃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高层建筑进入飞跃发展的阶段。

1990-1994年初期,每年建成的超过10层的建筑而积在1 000万mzm以上,占到了高层建筑的40 %。

目前,中国己成为世界上建筑业最活跃与最繁荣的地区。

在2011年之前封顶的全球十大高楼中,中国己经占据7席。

摩天大楼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展现。

目前中国正在建设的摩天大楼总数量己经超过200座,相当于美国现有同类摩天大楼的总和,中国己成为建造摩天大楼的“头号主力”。

2. 2中国高层建筑的技术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对超高层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和技术研究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全世界排名前10位超高层建筑中有7个在中国,这些超高层建筑在给城市增添亮点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超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升。

2. 2. 1结构设计日益规范
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由经验定值系数确定安全度的设计方法,发展到用概率理论确定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历时30多年。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己由平而分析发展到空间分析,由静力计算发展到动力计算,由人工手算发展至计算机计算。

目前用计算机计算分析高层建筑结构己经普及,全国己普遍采用三维空间程序分析结构内力,超过100 m的超高层建筑和特殊重要的建筑还要用动力分析方法计算内力。

2. 2. 2机械设备国产化
垂直运输设施为在建筑施工中担负垂直运(输)送材料设备和人员上下的机械设备和设施,它是施工技术措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对垂直运输设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垂直运输技术己成为建筑施工中重要的技术领域之一。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生产出QTP60,QT80 A,QTF80等新机型,与此同时,在原建设部组织下,北京、四川、沈阳等地分别引进了法国波坦公司的塔式起重机技术,其主要零件己实现国产化。

此后,生产技术迅速发展,己能生产各种适应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需要的自升式塔式起重机。

中国塔式起重机行业从引进国外一条生产线,到不断地创新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的功能用途、性能质量、安全性、技术水平等方而,都在不断进步和提高,除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外,还大量出口到非洲、中东,甚至欧美国家。

除极少量的大、特型塔式起重机之外,到2000年以后基本挡住了国外塔式起重机的进口。

2. 2. 3材料性能不断提升
随着时代发展,国内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突破,建筑物造型越来越新颖,朝“n,},“大,、“新”、“奇”的趋势发展,这一趋势在给设计带来巨大难度的同时,对钢材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逐渐开发出了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板,有助于提高建筑结构件的施工效率和提高建筑结构物的安全性。

2. 2. 4施工技术不断进步
伴随着超高层建筑向高度更高、结构形式更复杂、施工进度要求更快等方向的发展,超高层施工技术逐渐发展为以钢结构制作安装、混凝土超高泵送、模架施工技术为主的现代施工技术。

1985年以前,国内高层建筑几乎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如今,随着建筑层数和高度的不断增加,国内己完全具备了高层钢结构建筑物的设计、制造及安装施工能力。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生产制作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在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依赖于大型塔式起重机,其起重能力越大,钢结构安装效率就越高。

采用钢结构的超高层建筑,对钢结构的吊装、测控、焊接及吊装机械安装和拆除等技术均要求甚高。

3中国建筑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领域的发展情况
目前国内在建和待建排名前10位的超高层建筑中,中国建筑承接了排名前5位中的4座,其中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建筑高度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中国建筑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领域技术发展正在经历从国内领先到与国际接轨的发展阶段。

主要表现在超高层钢结构成套制作安装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超高层模架系统整体解决技术、钢—混凝土组合施工技术以及其他涉及质量、进度、安全等的总承包管理技术。

4结语
目前发展超高层建筑的条件较以往更加充分,人类追求高大雄伟的超高层建筑的愿望依然强烈,社会需求更加迫切,经济技术与工程技术基础日益牢固。

因此,世界上尤其是亚洲的高层建筑的发展势头还将持续下去,成为高层建筑的新视窗。

参考文献
[1]超高层建筑的起源、发展与未来(二)[J]. 胡玉银. 建筑施工. 2006(12)
[2]超高层建筑的起源、发展与未来(一)[J]. 胡玉银. 建筑施工. 2006(11)
[3]超高层建筑的人性化尺度研究[D]. 龚强.中南大学 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