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内能导学案
12.1“认识内能”导学案

(1)什么叫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相同,为什么?
(2)同一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为什么说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4)这里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说说类比法的含义。
内能的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部所有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知识网络】
【课堂作业】P25自我评价与作业
【自修课作业】小练P12~13
12.1“认识内能”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
(2)能简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温故知新】
【故事导入】介绍热机发展简史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1、什么是内能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分子具有能。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3.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则()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其他物体对它做了功;
C.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其他物体对它做了功;
D.它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4.下列事例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改变物体的内能。 这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内能
2、 观察图12-4和图12-5,并交流讨论以下,哪些是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哪些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13.2内能(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2

第2节内能(导学案)【学习目标】1. 会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 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4.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实例。
【学习重点】1. 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
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学习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内能的概念:分子由于不停地做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2. 内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此外,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等因素都有关。
3.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4.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合作探究】探究一、内能1. 分子具有动能与势能(1)分子动能【想一想】运动的物体(如篮球、车辆等)具有动能;物体内的分子在做热运动,是否也具有能量?【结论】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叫作分子动能。
(2)分子势能【想一想】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各部分互相排斥,被拉伸的弹簧各部分互相吸引,具有弹性势能。
分子间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是否也具有能量?【结论】分子间也具有势能,叫作分子势能。
2. 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单位是焦(J)。
(3)飞在空中的足球,具有重力势能;足球在空中飞行,还具有动能。
空中运动的足球除了整体具有机械能外,同时还具有内能。
第2节 内能 精品导学案

第2节内能学习目标:①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②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
③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
④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学习重点: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习难点:对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理解。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内能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的分子具有___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___,它们的动能越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能。
3、物质内部____分子热运动的____能与分子____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____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
4、铁水具有____,冰块也具有____,一切物体,不论____都具有内能。
5、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_____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和分子间的____有关,内能与机械能是不同一种形式的能。
自学指导二:内能的改变1、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使____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____物体温度升高,____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作热传递。
物体间存在____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热传递一直进行到物体的温度____为止。
3、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____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即是____的转移。
4、空气被压缩时,内能____,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____,因此,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____。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可使棉花____,这是因为________,使______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_______,使棉花燃烧。
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3.2内能》导学案

《13.2内能》详细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3)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课件、铁丝、钳子、布、火柴、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图钉、砂纸导学过程:课前预习:1、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会热,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
2、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3、校门口新搬来了一个烤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4、南极洲的冰川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5、许多同学喜欢吃烤肉串,用炭火烤肉串的过程是利用的方式增加肉的内能的,但科学表明,经常吃烧烤食品有害健康。
新课导入:思考: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我们怎么称呼这种能量?导学一、内能(阅读课本P7前两段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比较1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
比较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能。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
一、基础知识回顾
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能量是什么?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
二、新知探究
1. 内能的概念
•定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什么?
2. 内能与物质状态
•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内能的大小是否相同?
•解释为什么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内能的大小不同?
3. 温度的概念
•温度的定义是什么?
•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什么是绝对零度?
4. 内能变化的计算
•系统从A状态变为B状态,内能的变化就是什么?
•内能变化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内能变化的计算公式中,质量的单位是什么?
三、学以致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相关概念和计算。
请你从我们学到的知识中回答以下问题。
1.当你进入一个装有热水的房间时,房间内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
2.冰块在接触到空气之后会慢慢融化,这是因为什么?
3.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0g,温度升高100°C,求内能变化量。
四、拓展思考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量的转化是无处不在的。
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1.提出一个现实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解释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为什么在冬季我们会觉得穿多一点衣服就会更暖和?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温度的定义和单位。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思考拓展问题,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能量转化的过程和原理。
请同学们在课后复习时,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内能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内能(第1课时 初步认识内能)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内能第1课时初步认识内能课外拓展: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年12月24—1889年10月11日),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沙弗特,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物理学家.由于他在热学、热力学和电学方面的贡献,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以及“功”的物理量.焦耳在研究热的本质时,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化关系,并由此得到了能量守恒定律,最终发展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中,能量的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小组问题探讨:1.内能与机械能有关吗?2.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具有内能?内能的概念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内能的绝对量不能测量,内能的改变量可以测量.一般只研究内能的改变量.知识拓展:内能的影响因素备课笔记特别提醒:1.由于物体内能与诸多因素有关,有些因素用宏观手段是无法测量的,所以要计算出某一个物体所具有的内能是不可能的,不同物质构成的质量相同的物体之间的内能大小也往往无法比较.事实上,对我们生活、生产实践有意义的只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内能的改变量.2.内能也叫做热能,这是一种通俗说法.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课外拓展:绝对零度(absolute zero)是热力学的最低温度,绝对零度是零下273.15℃.物体的温度实际上就是原子在物体内部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热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的原子在快速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冷的时候,则意味着其内部的原子运动速度较慢.绝对零度表示那样一种温度,在此温度下,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和原子均停止运动.物体分子没有动能,但势能不为0,故此时物体内能不为0.在绝对零度下,原子和分子拥有量子理论允许的最小能量.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备课笔记备课笔记。
12。1认识内能导学案

12.1认识内能导学案1、自主学习:(一)学习下列问题:①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是物体的内能还是分子的内能?③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④一壶水放在火上加热,其温度(“升高”或“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变得(“剧烈”或“缓慢”)内能(“增大”或“减小”)内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完成下列问题:①给你一根铁丝,想增大它的内能,采用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火上烤,放入开水中呆一会,强烈的阳光下晒,这种改变内能的方法是叫另一类是:在石头上磨,来回弯折,用锤子砸等。
这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叫。
内能改变的方式有和。
②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③判断教材图12-5中的a、b、c三幅图,改变内能的方式分别是什么?④热传递的方式有、和三种,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热传递的实质。
⑤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内能,低温物体内能。
⑥A、举出两个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B、再举出两个做功改变内能的例子。
⑦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的。
不同的是做功是能量发生了,热传递是能量发生了。
(一)内能的概念例题:有甲、乙、丙三杯水,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如下所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2kg 20℃ 0.5kg 20℃ 0.5kg 50℃A 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B 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C 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D 乙、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二)物体内能的改变例题:做功和热做功和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三)热量的概念例题: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个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温度低时含有热量少B 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C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D 搓手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热量增加[启示]: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因此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内能》导学案

13.2 内能【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重点难点】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2.改变内能的方法并能解释相关的现象。
学习内容一:内能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7-P8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物质的分子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分子具有的动能也越大。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分子势能。
3.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4.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请学生演示实验:(展示图片)注意:实验有一定危险性,不要将瓶口对准人。
(1)在一个矿泉水瓶中装一些水,拧上瓶盖,不要拧太紧,用手挤压转动瓶子,轻推瓶盖,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试解释。
答:瓶盖会弹出去,是因为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了功。
(2)瓶内的空气能对瓶盖做功,说明瓶内的空气具有能量,这种能量是一种什么能量,它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答:这种能量叫做内能。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弄清什么是内能。
答: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弹性形变具有势能,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3.看书本图13.2-1与图13.2-2,想一想:运动的足球具有的动能,与足球内部分子运动具有的动能是一回事吗?答:足球具有动能是由于足球做机械运动才具有的,是宏观上的;而分子的动能是分子热运动形成的,是微观上的,它们是不同形式的能。
4.回顾一下影响机械能的因素。
想一想:内能受什么因素影响?答:内能包括分子热运动具有的动能与分子间由于作用力而具有的势能两部分。
12.1认识内能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12.1认识内能教案[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7896d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d.png)
12.1认识内能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12.1认识内能教案12.1认识内能一、教学目的: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2.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三、教具准备: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二)、内能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能,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教材图14-3所示两幅图片展示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观察图片、阅读图下文字,知道改变物体内能可以采取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准备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布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
学生可能会想出许多办法,如用热水烫、用酒精灯烧、来回弯折铁丝的某一部位、用锤子敲打铁丝的某一部位、把铁丝在砂布上来回摩擦等。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展示时,对各种不同方法,要引导学生梳理归类,使学生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答案:选项B、C(五)、小结内能与温度有关(六)、作业第二篇:内能教案内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14.1认识内能导学案

14.1认识内能一、学习目标:1、内能的定义2、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二、课前预习: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什么?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动能,物体势能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新课导学:观察三组画面,找共同点:1、运动着的篮球具有________,运动着的分子具有_________。
共同点:________ ____。
2、自由下落的石块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_________,互相吸引的分子具有_________,共同点:_________ 。
3、被压缩的弹簧因各部分互相排斥具有_________,互相排斥的分子具有_________,共同点:_________ 。
思考:物体动能和势能统称_________,那么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统称什么呢?知识点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_________的分子_________和分子_________的_________叫做物体的内能。
注意: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
讨论交流: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吗?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_________ 。
内能的单位:_________知识点2:内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现象一:等量热水和冷水的内能,内能是否相同?哪种情况下内能比较大?为什么?交流结果:1、同一物体的温度_________,内能_________。
反之,同一物体的温度_________,内能_________。
原因: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的内能》 导学案

《物体的内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质量等因素的关系。
2、了解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是内能改变的量度。
二、知识梳理(一)内能的概念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2)质量: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内能越大;质量越小,内能越小。
(3)材料:不同物质,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同一物质,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例如,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例如,压缩空气时,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例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2、热传递(1)定义: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2)条件:存在温度差。
(3)方向: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
(4)结果: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直到两物体温度相同,达到热平衡。
(三)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2、单位:焦耳(J)3、热量与内能的关系(1)热量是内能改变的量度。
(2)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三、重难点解析(一)内能概念的理解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能是一种能量形式,不同于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2、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有关。
3、内能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不能简单地认为温度高内能就一定大,还要考虑质量、材料和状态等因素。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的区别与联系1、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2、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3、做功改变内能的效果往往比较明显,热传递则相对缓慢。
第十三章第一节内能导学案

知识点一: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是分子动能。
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分子间由于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是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与物质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当物质状态变化时体积变化较明显,一般气态〉液态〉固态。
内能=(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平均势能)X分子数•••内能与物质的质量、温度、体积等因素有关。
2•内能与温度的关系:(1)•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因为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
温度升高时,分子动能增大(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势能有两种可能:①如果物质的状态不变,由于热胀冷缩,物体的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大;②如果物质的状态改变,那也只能是这三种情况:由固态变为液态、由液态变为气态、由固态变为气态,这几种情况下,物体的体积都是增大的,所以分子势能都是增大的。
因为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总和,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平均势能都增大,所以内能增大。
反之,温度降低时,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减小,所以内能减小。
(2).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内能不一定大。
温度高只能说明分子平均动能大,但内能不仅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所以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内能不一定大。
(3).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
温度高只能说明分子平均动能大,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内能大的物体不一定是平均动能大,也有可能是分子势能大,还有可能是分子个数多。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1) •机械能:②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0,但一切物体都有内能;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典型例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B •内能大的物体比内能小的物体温度高C•温度为0C的物体没有内能 D •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典型例题2】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一个物体有机械能,可能没有内能B •一个物体可能只有内能,没有机械能C .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有关D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针对训练1】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密度、内能、温度不变B •吸热、温度为0 C,内能为0C・内能增加、密度不变 D •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针对训练2】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4 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 .t2、t3 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 时刻物体内能比t3 时小D.t1 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 时大知识点二:物体内能的改变1.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从而高温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直到二者温度相等为止,所以热传递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转移的那部分内能叫做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A、举出两个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B、再举出两个做功改变内能的例子。
⑦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的。
不同的是做功是能量发生了,热传递是能量发生了。
2、合作探究(对学或群学)
3、展示板演
四、巩固训练:
1.物体的内能是指()
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
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
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
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D.水结成冰后,就不再有内能
3.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
A.甲的内能比乙大
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
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
4、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下列实例中属于通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因摩擦而发热 B 用火烧水时水温升高
C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D 古人钻木取火
5、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
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五、拓展延伸
1、在热汤中的铁勺,勺把儿并没有在汤中,过一会儿也很烫手,这是为什么?
2、老爷爷站在雪地里手冻的很冷,请你给老爷爷想一想办法,怎样做可以使手暖和些?说出两种办法来,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典型剖析】
(一)内能的概念
例题:仔细观察16-2-1中甲、乙、丙三杯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2kg 20℃0.5kg 20℃0.5kg 50℃
A 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B 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C 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D 乙、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启示]:物体内能的大小跟、、等有关。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例题:做功和热
[启示]:做功和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三)热量的概念
例题: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个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温度低时含有热量少
B 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
C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D 搓手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热量增加
[启示]: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因此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边练边清、巩固提升】:
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与_______的总和.
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_______;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_______能增加.
3.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能.
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5.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
10.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
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
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