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第三完小一年级 数学学科“新课堂”学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能够认识和读写数字0-100;2. 能够正确理解和表示数目0-100;3. 能够正确对数目0-100进行排序;4. 能够通过加法和减法口算计算出0-100之间的数目;5. 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计算出0-100之间的数目。
教学重点:1. 数字0-100的认识和读写;2. 数目0-100的理解和表达;3. 数目0-100的排序;4. 加法和减法口算;5. 实际问题的数学计算。
教学时长:5节课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数字卡片0-100和排序卡片;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和计算器;3. 教师准备与加法和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认识和读写数字0-201. 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0-20,帮助学生认识和读写这些数字,学生跟读。
2. 操练: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分组轮流向全班展示卡片,其他学生齐声读出数字。
3. 拓展: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根据数字卡片展示对应的点数,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和点数的对应关系。
4. 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认识和读写数字0-20的方法和规律。
第二节课:数目0-20的理解和表达1. 导入:教师出示排序卡片,学生根据排序卡片将相应的数字卡片排序,并讨论排序的规律。
2. 操练: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根据数字卡片展示相应的点数,并帮助学生理解数目和点数的对应关系。
3. 拓展: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根据物品数量写下对应的数字,并进行对比和讨论。
4. 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数目0-20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法。
第三节课:数目0-100的排序1. 导入:教师出示混合的数字卡片0-100,学生根据排序卡片将相应的数字卡片排序,并讨论排序的规律。
2. 操练: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学生根据数字大小排序,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3. 拓展:教师出示排序卡片,学生跟读数字卡片并对数字进行排序,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数目的大小比较。
4. 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数目0-100的排序方法和规律。
魏县第三完小一年级 数学学科“新课堂”学案设计
3、比一比谁搭得最像?
(二)自由活动
1、前后两人一组,后面的同学搭好后,说给前面同学听,比一比谁搭得好.
2、说和摆的同学交换.
二、活动二:练一练.
(一)出示图片:练一练
1、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二)出示图片:机器人
1、数一数,机器人身上有哪些物体组成的?2、每种物体有几个?
预学目标:
了解十加几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预学内容:
课本77页内容。
自我检测
计算:
1、16-6=2、9+1=
3、4+10=4、20-10=
5、17-10=6、10+6=
7、15-5=8、13-3=
9、16-10=10、14-2=
课中导学案
复备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观察交流,探究新知
1、观察物体。
(出示图片:各种形状的物体)
2、:通过学生回答,分一分。。(出示图片)
师:按形状分类:指名回答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球?
让学生自由讨论:长方体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圆柱有几个?球有几个?
3、还可以将8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
课后拓学案
复备
一、填空
1、一共有(5)个图形.
2、正方体左数排第(5).
3、长方体右数排第(4).
4、圆柱右数排第(2).
5、球左数排第(1),右数排第(5).
二、选择正确答案.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
一年级下册数学新学年首堂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新学年首堂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学年的数学课程内容和目标。
2. 引导学生明确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课堂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投影仪。
2. 学生教具:课本、练册、铅笔、橡皮擦。
3. 教案材料:学年课程大纲、课程目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向学生问候并介绍自己。
2. 回顾上学期的数学内容,激发学生回忆和思考。
新学年数学课程介绍(10分钟)1. 展示学年课程大纲,并简要介绍下学期将的数学知识点和技能。
2.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与学年课程内容联系起来。
数学的重要性(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时间管理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对于解决问题和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目标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对本学期数学的期望和目标。
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他们的目标,并进行全班讨论。
激发兴趣(10分钟)1. 展示有趣的数学题目或谜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解答,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性。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讨论要点。
2. 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影响。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预下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新学年的数学课程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达了对本学期数学的期望。
下节课将根据学生的目标进行详细讲解,并进行相关练。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数学课堂设计,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
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1.认识三角形(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
对了,这就是三角形。
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①先在小组里交流。
②学生回答。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探究新知:1.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宁静优美的小湖景象,并用文字描绘情境:湖面上,___只优雅的鹤正在欢快地歌唱。
不久,___只鹤振翅高飞,离开了湖面(教师展示___只纸鹤,随后逐步移走___只)。
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分享感受。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示,取出自己折好的___只纸鹤,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___只鹤飞走___只,即从___只中减去___只,这一过程需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减少,剩余的数量用数字几表示,即得数为几。
教师同步解释并板书等式:3-1=2。
(学生在此过程中理解减法的含义,也可通过摆放图片进行操作,并表达其意义。
)3. 学生尝试朗读算式。
教师启发学生列举其他可以用3-1=2表达的情境。
学生也提供其他可使用减法表示的例子。
[通过投影和教师的生动描述,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情境,实物纸鹤的演示使学生感到更为直观和亲切。
学生参与演示,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对减法概念的理解。
]例题:1. 课件动态展示,构建问题情境:草地上雨后长出了___只蘑菇,小白兔采摘了___只。
学生描述场景,并尝试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草地上还剩多少只蘑菇?”的问题。
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
然后询问:应如何列式?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5-2=?。
2. 教师提问:5减2等于多少?你是如何计算的?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回指导。
接着请使用不同方法的学生分享他们的计算过程。
无论是点数法还是利用数的组合计算,教师均给予肯定。
然后问:不看图,不数手指,你会算吗?引导学生利用数的组合来计算:5可以分为2和3,所以5-2=3。
[例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学生喜爱的小白兔采蘑菇的场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索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对多种计算方法均给予鼓励,保护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利用数的组合计算减法更为简便。
]巩固练习:1. 展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本有___只青蛙,有___只跳入水中。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实用方案范文(四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实用方案范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创设情境:1、复习旧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前面我们学习了找规律的哪些知识?(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2、情境创设:看来大家对我们学习的找规律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那么,你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她遇到的难题呢?(课件呈现例5的手链图。
)(二)引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规律—穿珠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同时设置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一)阅读理解:完整呈现例5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与同伴先说一说。
2、你认为在这个题目中,哪个词语最关键?3、师:对,关键词就是“按规律”,那她是按什么规律来穿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出:(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规律是从左往右观察得到的。
第二种规律是从右往左观察得到的。
4、题目让我们帮小红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手链断了,掉了两颗珠子,问掉的是哪2颗珠子。
(二)分析解答1、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是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找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
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
(课件演示,圈一组)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范例(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范例一、教育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 通过数学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技巧,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提高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掌握灵活运用数学进行运算,理解数学原理。
二、教育内容1. 了解自然数的概念,学习用文字表示自然数。
2. 认识基本的算术运算方法。
3. 实施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4. 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
5. 理解数字间的大小比较,并能进行比较。
三、教学重点1. 了解自然数和基本的算术运算方法。
2. 实施数的四则运算。
3. 理解数字间的大小比较。
四、教学难点1. 进行数的四则运算。
2. 理解数字间的大小比较。
五、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2. 问题导向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游戏化教学法:利用游戏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讨论互动法: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促进交流与合作,提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用具1. 基本的书写工具,如纸张、铅笔和橡皮。
2. 数字卡片、计算器和几何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
七、教学流程1. 认识自然数通过生活情境,教师介绍自然数,引导学生从日常环境中识别并理解自然数。
2. 了解基本算法利用生活实例,教师介绍加减法,通过学生互动,使学生掌握算法的步骤。
3. 实施数的四则运算通过实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4. 认识几何图形通过观察和感知,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指导学生绘制这些图形。
5. 理解数字大小关系通过数轴的引入,让学生在数轴上排列和比较数字,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八、巩固训练教师布置相关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及时提供辅导和指导。
九、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待改进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范本(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范本教材内容:新课程第二册教科书P9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水果图片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提供原始数据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你们想不想看?电脑出示配乐动画:(画外音)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住着一直叫聪聪的猴子。
明天就是它的生日,有许多的好朋友来为它祝贺生日,你们想认识它们吗?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1、提问: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2、(没看清)电脑再放动画片3、提问A、五种动物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
4、报告整理数据的方法。
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A、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B、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5、电脑再放动画片。
6、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你能把自己记录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听吗?B、大家同意吗?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7、小结。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
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出示课题)8、比较。
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更简便?为什么?三、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1、出示统计表。
2、提问。
A、这个同学统计出的每种动物各几只?学生说教师在表中填出数:6、3、7、2、3B、聪聪的朋友各有几只?这个同学统计得对吗?你能来说一说吗?3、这样一张用来统计各种数据的表格我们就叫统计表。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教案(3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或圆片。
投_主题图抽拉片),人物贴图,开放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袋)。
教学设计创新情境,导入新课(投影出示主题图抽拉片: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生1:有___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___只,一共有___只小鸟吃小米……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___只小鸟,又飞来___只,合在一起就是___只,列式就是:4+1=5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
贾老师把静态的教材制成动态的投_使情境活动化,让学生在眼看、脑想、口说的过程中,理解图意,激发学习积极性。
]合作交流,探究发现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4加___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
(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
(数数法。
)(根据回答贴图板书)生2:我先数___只,接着再数___只,就是___只。
(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___只小鸟,又飞来___只小鸟,4和1就组成5,所以4+1=5(师给予高度评价。
)4.师生评价。
a.师: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算法,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生评略。
)b.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说明理由。
[此环节明显地体现出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不再是纯粹的知识灌输者,而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数学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教案范本
教学设计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范本,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认识数码0-9,并能够准确地写出这些数码;2.了解数码的大小关系,能够比较两个数码的大小关系;3.能够数出数码0-9在某一范围内的个数;4.通过求助工具,如计算器、数轴等,能够完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内容1.数码的认识和大小比较2.数码在某一范围内的数数3.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三、教学流程1.引入老师向学生张开手,问:“你们看看我的手掌上有几个手指?” 学生:五个。
老师:说出来看看,数一下。
学生:一,二,三,四,五。
老师:不错,我这里还有几个葡萄,你们数一数,看看有几个?学生:一,二,三,四,五,六,七。
老师:非常好,你们已经会数数了。
那你们知道,数字和数码是什么吗?学生:不知道。
老师:数字就是表示数量的符号,数码就是用来表示数量的符号。
哪些数码你们知道呢?学生:0-9。
老师:非常好,那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这些数码吧。
2.数码的认识和大小比较老师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数字,请学生说出这个数字所代表的数码。
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列出数码0-9,并逐一给学生展示不同的数码卡片,学生们要快速地说出每个数码的名称。
老师:你们知道吗?每一个数字都有一个独特的位置,就像大家在教室里坐的位置一样。
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些数码的大小关系吧。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数轴,上面标出数码0-9的位置,让学生们分组比较不同的数码的大小关系,并用不同颜色的圆圈标出来。
3.数码在某一范围内的数数老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数某些东西的个数,你们知道怎样统计这些东西的数量吗?学生:把每一个东西都数一遍。
老师:没错,我们叫做数数。
现在,我把这些玩具放在橱柜上,你们可以来一个一个数一下,看看有几个不同的数码?学生:一,二,三……老师:好了,那这个数轴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呢?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需要统计从0到5之间的数码,怎样做呢?学生:数一数,一,二,三,四,五。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案最新范文2023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案最新范文2023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案最新范文2023一年级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案范文一:七巧板预习要求: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一看教材第4页的内容,并根据课本内容拼一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拼指定图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同生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播放动画片《打乒乓球》)(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①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②想知道这段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课件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打乒乓球”的图形)(3)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图中共有几种物体仔细观察每种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都由七块拼成,用一套七巧板拼成)(板书:七巧板)二、认识七巧板七巧板制作过程:谈话: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
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见附页1(1)从大小上比较。
①哪些图形②两块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③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请学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2)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 (形状)哪种图形最多有几个(学生口述,教师板书:△)5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三角形团团包围着,(指出)它叫什么呀(正方形)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0-100,掌握0-20的数码及其读法,积累20-100之间十的数码及其读法。
2.能区分出大小、高矮、轻重、左右等简单的方位概念。
3.认识和使用数学符号+、−、=,初步学习加法、减法口算,并初步掌握一些加减法的简单计算技能。
4.初步体验数学的思维和探究乐趣,逐步养成好奇、探究、动手实践和交流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数字的认识、数码及其读法。
2.掌握加减法的口算技能并能实际应用计算。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1.数学符号+、−、=的认识和使用。
2.加减法运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如智力游戏)。
2.课堂开放式教学法:允许学生大量自由探究,强调自主性和主动性。
3.合作学习法:倡导合作、协作、互助的学习方式。
4.情景教学法:利用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数学教学。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周:认识数字0-1001.本周重点掌握数字0-20的数码及其读法,积累20-100之间十的数码及其读法,初步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
2.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快乐认识数字。
如0-9的数字小蛙过河游戏,通过跳河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字0-9的记忆和理解。
3.本周教具:数字卡片、数字棒、小蛙过河游戏。
第二周:方向与位置1.本周主要教授简单方位概念,如高矮、大小、轻重、左右等方位词汇,并能够进行简单方向描述。
2.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方向和位置的重要性,如校内游戏场景引导学生围绕某个目标点进行方向描述和定位。
3.本周教具:高低盒子、秤、书包、定位卡。
第三周:认识和使用加法符号+1.本周重点掌握数学符号+的含义和用法,并通过生活中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概念。
2.通过有趣的加法游戏,学生能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运算,理解加法的本质。
3.本周教具:计算器、水果模型、物品相加卡片。
第四周:认识和使用减法符号−1.本周重点掌握数学符号−的含义和用法,并通过生活中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概念。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范例(三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范例教学目标:1. 通过计数单位的递增,理解百的构成,初步理解十进制的计数原理。
2. 利用百数图,熟练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运算。
3. 引导学生运用个人经验与策略掌握百的分解,培养其积极探究和主动学习的学术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百的构成,掌握百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百数图模型。
教学流程:一、导入1. 展示多媒体演示的面包装填过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装填的顺序。
2. 展示一定数量的面包袋,询问学生总数,并讨论计数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___个十等于___个百。
4. 提问:谁能确定___包含了多少个十?5. 探讨如何将100这个数字放入数位体系中。
二、展开1. 展示百数图,询问学生图中圆点的总数,鼓励他们观察并分享计数策略。
2. 学生观察百数图,进行讨论,并进行交流。
3. 完成右侧的练习,集体朗读答案。
三、深化1. 在百数图上进行加减法操作,利用教学软件逐步演示。
2. 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加减法问题?3. 小组内交流:50+10=? 50+20=? 50+30=? 50+40=?4. 展示:40-10=? 50-20=? 70-40=? 30-20=? 90-50=? 让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方法,然后全班分享。
5. 总结:这些数为整十数,我们通过独立思考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技巧,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6. 完成第4题,比较谁的正确率更高。
完成后,互相检查,分享计算思路。
7. 完成第5题前3栏,要求在保证正确性的前提下,比拼速度。
最快且全对的学生可以作为小组小老师,检查组内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
8. 对于第5题的后2栏,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变化,然后尝试继续完成。
四、总结回顾本节课,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学到的新知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方案范例(二)教学内容:一年级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单元,主题为“位置与顺序-左右”。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教案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3、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4、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情境图及一些实际数学问题的用品。
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图和环保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生活经验与情境相映合,并从中产生数学问题。
(积木型板图)1、树林中有20棵小树,分两排种植,可是过不了多久一些小树死了,第一排死了2棵,第二排死了4棵,你说怎么办?(一些为几棵树发问,一些为小树的死着急)。
2、给小树浇了水,施了肥,还给小树带来了一个朋友,小草、小树快乐地生长,又活了两棵,长哪儿好呢?3、小朋友去树林玩,去跳皮筋,p树,摇树,还把小草带回家给自己的小兔朋友吃,小树又生病了,有3棵小树生病了,怎么办呢?在众多连续情境的呈现下,学生情感与小树产生关系,达到环保教育这一目的,又引导学生去研究所产生问题。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8+6 8+8 5+8这些在情况设计下,产生了这些算式,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1、 8+6=14怎么来?(1)8+6=14 (2)8+6=14(3)9+6=15 (4)8+6=148+6=14 看见8就减2(5)8+6=142、自己研究其余算式。
3、比一比,谁算得快。
(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8+8 7+8 8+4 5+8 8+68+3 4+8 8+7 8+5 2+89+8 8+9 3+8 6+8 8+2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 p103 独立完成思考,解决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范例(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范例标题:___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操作技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____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一、总体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和数量的认识,提高数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辨别能力,提高对形状和空间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数字和数量(15课时)a) 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b) 1-10内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c) 1-10内的数目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d) 用具体物体和图形表示1-10内的数目。
2. 加法和减法(20课时)a) 加法口诀的学习和记忆。
b) 1-10内的简单加法运算,包括进位。
c) 减法口诀的学习和记忆。
d) 1-10内的简单减法运算,包括退位。
3. 形状和空间(15课时)a) 图形的辨认和分类。
b) 二维图形的命名和简单绘制。
c) 物体的形状特征和空间位置。
4. 数据的呈现和分析(10课时)a) 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b) 利用简单图表和图形,呈现数据。
5. 时间和日历(10课时)a) 掌握钟表上的小时和分钟。
b) 学习和使用简单的时间词语,如:早、晚、上午、下午、几点等。
c) 使用日历计算和记录日期。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和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游戏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 视觉教学法:运用图表、图片等视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
4.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帮助学生思维、讨论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示例1. 第1课时:认识数字0-5a) 游戏:由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按顺序拍板数,加强数字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范文(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范文一、教学理念:本教学方案秉承“学生主体、愉悦体验、适度引导”的教学理念。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数字认知与数的排序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和数的排序能力。
活动设计:(1)教师使用数学教玩具或卡片,让学生触摸和认识数字,并指导学生按照顺序排列数字。
(2)教师设计数字排序活动,让学生按照规定的顺序完成数字排序任务。
2.简单加减法运算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简单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活动设计:(1)教师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介绍加法的概念,如:小明有两个苹果,再加上一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和数学符号记录的方式解决问题。
(2)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组合数字,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3.几何图形与分类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和分类能力。
活动设计:(1)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并教授它们的特征和属性。
(2)教师设计几何图形分类活动,让学生按照形状和特征进行分类。
4.时间与日历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时间概念和日历的认知能力。
活动设计:(1)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早上七点起床、中午十二点吃午饭等,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和基本的时间单位。
(2)教师设计日历活动,让学生学习使用日历,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日期计算。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操作引导法:通过实物、图片、卡片等具体教具,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操作和体验数学的概念和运算。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日常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简单版(4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简单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游戏中领会左和右,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那咱们一起唱一曲吧!(放歌曲,师生共同唱,并做拍手动作)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拍的手?(手)1、认识左右(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师:伸出左手右手,看看自己这双灵巧的手,(学生看手)在生活中常用左、右手干什么?(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师:坐手、右手是对好朋友,配合力量可大了!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身体上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桌说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小结:在我们身体上有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请这些好朋友帮忙,来辨别左右。
(板书课题:左右)【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音乐、游戏情境,以谈话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师:现在我们来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2、各种方位感知左、右。
师:刚才通过游戏老师发现你们能很快辨别出左右,现在我们再来试试。
师说学生做在第一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学生找,点到名的同学请站起来)第一排最右边的是谁?第二排从右数第____个孩子是谁?从左往右数第____个孩子是谁?【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边动手操作边用语言表达,说与做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在成功中感到喜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样本(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样本一、学习目标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学生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三、学习过程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2、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3、组织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学具的不同形状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
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分享他的作品。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6、归类整理(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四、教师直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五、巩固应用1、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
跟爸妈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同学们,请爸爸妈妈把你们画好的作品拍照分享在班级群里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样本(2)教材分析:9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实用方案(五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实用方案[教学内容]准备课。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认数能力,为教学新知识做准备。
2.通过观察图,初步学习分类。
3.初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做一些学习数学的准备。
如怎样听讲、看书、写字等,初步知道上、下、左、右等方位。
[教学过程]1.教师谈话。
教师亲切地对学生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学好数学的必要性,使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建设祖国;鼓励大家要天天向上,要求大家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等,并提出比一比,看谁学习最努力?2.学习新知识。
(1)学习新学期开学的主题图。
教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指名让学生说的时候,教师有意引导按数目顺序叙述:一面国旗、一位教师;两个同学在向教师行礼,两个同学浇花,____个同学踢球……也可以按方位叙述:左边画的是两个同学在向教师行礼,右边下方画的是两个同学在浇花;上方画的是……(2)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
①结合图,教师提问:数量是1的有什么?数量是2的有什么?数量是3的有什么?……(学生默数,然后回答。
)②数教室中的实物。
有几扇窗户?每扇窗户有几块玻璃?第四行有几个同学?第一排有几名____?……(注意数量不要超过10。
)(3)学习分类。
①出示实物图。
(____支铅笔、两个大小不等的皮球的图画。
)教师问: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各是做什么用的?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大球、小球都是同学们玩的球,是同类的物品,我把它们圈起来(一边说,一边用粉笔画圈)。
铅笔是用来写字、画画的,和球不是同类的物品,不能和球圈在一起。
②学生试着分类。
教师出示实物图(公鸡、母鸡、小鸡、书包、气球)。
让学生先看一看图,再想一想,然后全班动手试着分类,教师巡视。
教师问:图上哪些东西是同类的?你们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4)认1~10各数。
打开书,翻到印有10以内各数的图和数的那一页。
全班看书,数一数每个图内有几个实物,再认一认右边的数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七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一、教育目标:1、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2、能够运用“左右”的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并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确定“左右”的准确位置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四、教学准备:包括计算机课件、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和小刀等教学用具。
五、教学流程:(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教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准备好了吗?请举起你们的手。
1、识别左手和右手2、体验个人的“左”与“右”3、进行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逐步加快速度)4、引入课题教师:大家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我们今天将深入探讨生活中的“左”和“右”(板书:左右)教师:请记住,“左”字下方是“工”字,“右”字下方是“口”字。
(二)通过学具操作,理解左边和右边。
1、排列学具教师:请同桌合作,按照电脑展示的顺序摆放好学具。
(电脑演示:按顺序排列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和小刀)教师:请大家确定,最左边和最右边分别是什么?2、数数练习教师:按照左右顺序数一数。
(指导学生数数,然后请他们回答,完成电脑上的填空题)例如:橡皮从右数是第__个,从左数是第__个。
教师:同样的物品,不同的方向数,顺序也会变化。
3、描述位置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1)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左边和右边各有什么学具。
2) 让学生指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包含哪两样学具。
(电脑演示以确认答案)4、自由摆放并互相交流(三)应用实践,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1、描述相邻关系询问:相邻是什么意思?面向黑板,说出相邻的同学是谁。
背对黑板,再次说出相邻的同学是谁。
侧身,再次确认相邻的同学是谁。
教师:每次转身,前后左右的人会变化,但相邻的同学始终是那几位。
2、观看电脑演示的上下楼梯场景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引导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模拟行走,体会左右的变化)总结:方向改变,左右也会变化,判断时应以行人为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县第三完小一年级数学学科“新课堂”学案设计
魏县第三完小一年级数学学科“新课堂”学案设计自主展示交流快乐习惯态度方法策略
、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出示图片:机器人
数一数,机器人身上有哪些物体组成的?2、每种物体有几个?出示图片:猜猜看
魏县第三完小一年级数学学科“新课堂”学案设计自主展示交流快乐习惯态度方法策略
魏县第三完小一年级数学学科“新课堂”学案设计自主展示交流快乐习惯态度方法策略
14 、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