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 牵引计算解析
列车牵引计算
![列车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a5c618fb4daa58da1114a1a.png)
高速铁路动车组计算粘着系数
❖ 我国目前投入使用的CRH系列动车组是在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外 高速列车动车组的计算粘着系数的试验公式 为:
② 粘着牵引力限制
粘着牵引力为能力值,即轮周牵引力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因此,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粘着牵引力, 称为粘着牵引力限制。
一、牵引计算定义、内容及目的
1 什么叫牵引计算?
研究列车在外力作用下一系列与行车 有关的问题。
2 牵引计算的内容
1) 计算牵引质量(牵引吨数) 包括列车质量、牵引辆数、牵引净载和列车长度
2) 计算列车运行时分 列车在站间的运行的时间。
3) 计算列车运行速度 4) 研究列车制动问题 5) 计算能源、燃料的消耗,牵引机械功、阻力等;
内燃机车功率修正
内燃机车的柴油机有效功率与进入汽缸的空气量有关。 在大气压力较低的高原或高温地区及长隧道内,机车 功率会有所降低。此时,应对机车牵引力进行修正, 修正系数由试验确定。
➢周围空气温度修正 ➢海拔修正 ➢隧道影响的牵引力修正
③蒸汽机车的牵引特性曲线
1988 年 已 经 停 止 生产,现在技术 政策是:用好现 有的蒸汽机车。 属于淘汰系列, 作为了解内容。
3 牵引计算的目的
—— 确定牵引定数
1 何谓列车牵引定数? 答:列车牵引定数是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某一区段固 定机车类型及列车种类的机车牵引质量。
2 列车牵引定数如何确定? 答: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 条件确定列车牵引定数。
二、作用在列车上的力
1 种类
作用在列车上的力可分为三种:
1) 机车牵引力:
发动机产生的
(司机可控) F;
2) 列车运行阻力:
【学习】第3章-轨道车辆牵引计算
![【学习】第3章-轨道车辆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5e94c1e7c1cfad6195fa7ef.png)
ε——轮对的角加速度
若ε=0则有
F M R
F nF
06.07.2021
整理课件
7
二、牵引力的限制
M F
F<F粘m axm aQx
如果
F>F粘m ax
则:
驱动轮空转;
轮轨的摩擦力由静摩擦力变为动摩擦力;
动轴加速空转;
使传动装置和走行部件损坏;
轮轨接触面严重擦伤。
06.07.2021
整理课件
8
第三章 城轨车辆牵引计算
06.07.2021
整理课件
1
§3-1 概述
轨道车辆牵引计算 用途:研究轨道车辆在外力作用下沿轨道运行状态及其有关 问题。 依据:力学、科学实验。 研究内容:确定轨道车辆运行所需的动力。
06.07.2021
整理课件
2
影响轨道车辆运行的力: 牵引力F:由动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引起的、由钢轨通过 粘着作用在动轮的轮周切线方向且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 的外力。 阻力W: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自然发生的与列 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外力。 制动力B:由制动装置引起的、由钢轨通过粘着作用在 制动轮的轮周切线方向且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外力。
整理课件
10
μmax的确定
影响μmax的因数太多,很难准确计算,故用计算粘着 系数μj来作为计算依据。
电力机车
μj=0.24+12/(100+8V) 欧州铁路
μj=0.161+7.5/(44+V) 当R<600m
μr=μj(0.67+0.00055R)
06.07.2021
整理课件
11
§3-3 列车阻力 一、概述
06.07.2021
列车牵引计算
![列车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d84cbfd856a561252d36fb2.png)
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相对转动,上下 心盘之间产生的摩擦
由上述原因增加的阻力与曲线半径、列车运 行速度、外轨超高、轨距加宽量、机车车辆的固 定轴距和轴荷载等许多因素有关。难于用理论公 式计算,通常采用试验方法,得出以曲线半径 R 为函数的试验公式。
②计算公式 LL≤Ly时:
Ll
Ly
600 r g (N/t) R 10.5 r g (N/t)
发动机产生的
2) 列车运行阻力:
(司机可控) F;
线路条件和外部环境造成的 (司机不可控) W;
3) 列车制动力: 制动设备产生的 (司机可控) B;
2 机车牵引力
1)牵引力的三种形式 最大
指示牵引力
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
居中
轮周牵引力
机车动轮轮轴
最小
车钩牵引力
拖挂货物的车钩
2)机车牵引力的形成
机车牵引力是由机车动 力装置传给机车动轮以 旋转力矩,通过动轮与 钢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力的作用方向与列车的 运动方向相同,力的大 小由司机根据需要控制。
i j i ir is
③ 单位加算阻力
j i r s
(8)起动阻力 (1)来源 润滑油薄膜变薄 温度低粘度大增加摩擦 钢轨变形大,滚动阻力大
静态惯性
(2)计算公式
根据我国试验结果,列车的起动阻力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已包括起动时的基本阻力及起动附加阻力。
③制动力超限的后果
闸瓦把车轮抱死,车轮沿轨道滑行,粘着系数更小,制 动力更小;
滑行造成钢轨损伤。
(3)电阻制动
①电阻制动原理 电阻制动是利用列车在坡道上的下滑力带动牵引电 动机电枢旋转,使牵引电机变为发电机运行。如图为电 阻制动的电路示意图。。
公铁两用车牵引计算
![公铁两用车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6f63c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d.png)
公铁两用车牵引计算一、牵引力计算1.静止摩擦力F=μ*N其中,F为静止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为车辆受力。
2.牵引力当车辆开始行驶时,需要克服不仅是静止摩擦力,还需要克服动摩擦力、重力、空气阻力等力的作用。
牵引力的计算公式为:F=μ*N+G+R其中,F为牵引力,μ为摩擦系数,N为车辆受力,G为重力,R为其他阻力。
3.牵引力的影响因素牵引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车辆重量、轮胎类型、摩擦系数、道路状况等。
在进行牵引力计算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确保车辆可以安全、高效地行驶。
二、牵引效率计算牵引效率是指车辆在牵引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效率。
通常使用功率作为衡量牵引效率的指标,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F*V其中,P为功率,F为牵引力,V为车辆速度。
牵引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车辆发动机功率、传动系统效率、轮胎滚动阻力等。
在进行牵引效率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车辆具有高效的牵引性能。
三、牵引距离计算牵引距离是指车辆在进行牵引操作时行驶的距离。
牵引距离的计算公式为:D=V*t其中,D为牵引距离,V为车辆速度,t为牵引时间。
在进行牵引距离计算时,需要考虑牵引力、牵引效率、车辆速度等因素。
通过合理计算牵引距离,可以有效规划行驶路线,确保车辆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四、实例分析以一辆重型货车在铁路上牵引大型机器设备为例,进行牵引计算。
假设货车总重量为50吨,机器设备重量为30吨,摩擦系数为0.5,车辆速度为30km/h,牵引时间为1小时。
1.牵引力计算:F=μ*N+G+R=0.5*(50+30)*9.8+50*9.8=7350N2.牵引效率计算:3.牵引距离计算:D = V * t = 30 * 1 = 30km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出该重型货车在铁路上牵引大型机器设备的牵引力、牵引效率和牵引距离。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牵引计算,并做好安全措施,确保车辆牵引过程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公铁两用车的牵引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
6.第三章 电力牵引与电气计算、牵引变电所容量
![6.第三章 电力牵引与电气计算、牵引变电所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34707227eff9aef8941e066d.png)
机械制动—通过司机操纵,启动车辆制动阀来 实现; 电能制动—将电动机转换为他励发电机,从而 将制动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阻制动—将制动产生的电能消耗在电阻 器上,变成热能散发; 再生反馈制动—将电能反送到牵引网,供 其他处于牵引状态的机车使用或返回电力系统。
列车电流曲线和列车能耗 p27
a.列车运行速度v与列车走行距离l的关系,v=f(l) 可由原始资料中获得; b.列车走行时间t与列车走行距离l的关系,t=f(l) 在v=f(l)曲线基础上得到; c.列车取用电流i与列车走行距离l的关系,i=f(l) 结合机车网上电流特性i=f(v) 曲线得到; d.列车取用电流i与列车走行时间t的关系,i=f(t) 由t=f(l)、 i=f(l)曲线作出。
定 义: Pgh Pgh t gh T t gh T 为 上 行 第 h列 车 通 过 全 区带电概率; 为 下 行 第 h列 车 通 过 全 区带电概率;
当N对列车运行情况相同时(同型号机车,同重,同 速…) 即 I gh I g I gh Ah t Ah 时: gh t gh t gh Pgh Pg Pgh
必须合理确定牵引变压器的容量
以YN,d11牵引变电所为例,从次边看:
I2 U2
ST 3U l I l 3U p I p
U p 27.5kV
I3 I2
I1
I 1
U1
, I 2 , I3 I p maxI1
, I 2 , I3 为变压器的绕组电流的有效值 I1
第三章 电力牵引与电气计算 牵引变电所容量计算与选择
本章主要内容
电力机车的牵引特性(p20-26自学)
第3章 轨道车辆牵引计算
![第3章 轨道车辆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fce367ef5335a8102d220fc.png)
2017/3/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10
μmax的确定 影响μmax的因数太多,很难准确计算,故用计算粘 着系数μj来作为计算依据。 电力机车 μj=0.24+12/(100+8V) 欧州铁路 μj=0.161+7.5/(44+V) 当R<600m μr=μj(0.67+0.00055R)
2017/3/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11
2017/3/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19
2、列车平均起动牵引力F 牵引力F=加速力+阻力 F=9.81G[102(1+γ)a+ω0+ωq+i+ωr] 3、列车牵引运行所需功率P P=FVA 4、每台牵引电动机所需功率Pm Pm=P/n/η
2017/3/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20
三、按加速到Vmax时的平均加速过程估算
单位基本阻力的计算公 式
0 a bv cv2
地铁车辆
0 2.27 0.00156 v2
广州地铁车辆
0 2.75 0.000428 v2
上海明珠(轻轨) F 3100 M ges (0.000637 0.000329 v) 11.187v 2 天津快速轨道 F M m (1.65 0.0247v) M t (0.79 0.0028 v) 9.8 [0.028 0.0078 (n 1)]v 2
2017/3/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F
即为驱动力。
5
所有驱动轮总驱动力
2017/3/12
F 即为牵引力。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6
以一个动轴为隔离体进行受力分析则有:
M F R J
牵引计算-三制动力
![牵引计算-三制动力](https://img.taocdn.com/s3/m/4f8fc807ba1aa8114431d963.png)
2、按盘安装的位置可分为轴盘式和轮盘式: 轴盘式制动盘装在轴上:采用锻钢盘毂作为车轴与铸铁盘之间 的过渡零 件,在铸铁盘的螺栓连接处要加装弹性套。 轮盘式制动盘装在轮上:在车底空间紧张的动车上采用。
动力制动
• 电阻制动。在制动时将牵引电动机改变为发电 机发电,并将电流通往专门设置的电阻器,采 用强迫通风,使电阻器发生的热量消于大气, 从而产生制动作用。 • 再生制动。也是将牵引电动机变为发电机,不 同的是,它将电能反馈回电网使用,经济合算, 技术复杂,而且它只能用于电网供电的电力机 车和电动车组。
4 列车制动力的计算
• 列车中各制动轴产生制动力的总和,称 为列车制动力B ,B=∑(K·φk) (kN) • 列车制动力常按单位制动力进行计算, 并以b表示 1000 ( K k ) B 10 3
b ( P G ) g ( P G ) g
• 计算列车制动力B或单位制动力b有三种 方法:实算法、换算法和二次换算法。
v0
0.247 0.177 0.150 0.136 0.128 0.122 0.118 0.115 0.112 0.110 0.108 0.254 0.184 0.157 0.143 0.135 0.129 0.125 0.122 0.119 0.117 0.261 0.191 0.164 0.150 0.142 0.136 0.132 0.129 0.126 0.268 0.198 0.171 0.157 0.149 0.143 0.139 0.136 0.275 0.205 0.178 0.164 0.156 0.150 0.146 0.282 0.212 0.185 0.171 0.163 0.157 0.289 0.219 0.192 0.178 0.170 0.296 0.226 0.199 0.185 0.303 0.233 0.206 0.310 0.240 -
最新列车牵引计算
![最新列车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5bb61a3d5bbfd0a795673db.png)
② 附加阻力
列车在非空旷平直的轨道上运行时所受到的额 外阻力,如:坡道附加阻力、曲线附加阻力、隧道 附加阻力。
③ 起动阻力:列车起动时的阻力。
(4)基本阻力 ① 基本阻力的构成
a.轴颈与轴承之间的摩擦阻力
➢滑动轴承:与润滑油的性质有关,随着速度的升高和 温度的上升,阻力变小。
需功率可根据牵引质量和速度目标值的大小,通过配置相应 的动车组合来。
❖ 图为我国CRH1型动车组的牵引特性曲线
低速范围内,受起动电流 的限制;速度增大后, 受牵引电机功率的限制。
CRH高速动车组牵引性能参数表
3 列车运行阻力
(1)有关的几个名词 ①机车:俗称火车头。 ② 车辆:车厢、车皮。分为客车与货车两种。 ③ 车列:若干车辆联挂成一串。 ④ 列车:机车+车列。
2) 计算列车运行时分 列车在站间的运行的时间。
3) 计算列车运行速度 4) 研究列车制动问题 5) 计算能源、燃料的消耗,牵引机械功、阻力等;
3 牵引计算的目的
—— 确定牵引定数
1 何谓列车牵引定数? 答:列车牵引定数是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某一区段固 定机车类型及列车种类的机车牵引质量。
2 列车牵引定数如何确定? 答: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 条件确定列车牵引定数。
原因:转速低功率低,但列车起动时需要的牵引力 大,存在矛盾。
粘着条件 限制
柴油机 功率与 转速有 关,四 种转速 对应条 曲线
干线内燃机车牵引性能参数表
内燃机车功率修正
内燃机车的柴油机有效功率与进入汽缸的空气量有关。 在大气压力较低的高原或高温地区及长隧道内,机车 功率会有所降低。此时,应对机车牵引力进行修正, 修正系数由试验确定。
第三章牵引计算与铁路能力
![第三章牵引计算与铁路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7a444c90b4c2e3f562763be.png)
Gc
Fc
(iJL w0) g
【例3-4】根据例3-1计算,牵引定数G=3730t, =w10.438N/t,货车 车钩为13#车钩,检算在双机坡度iJL=13‰的坡度上13#车钩允许拉力Fc=562500N,
Gc
562500 (13 1.438) 9.81
3970
135
170
21.3
6
(二)列车运行阻力
列 基本阻力 车 运 行 阻 力 附加阻力
机车单位基本阻力
车辆单位基本阻力 坡道附加阻力 曲线附加阻力
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1.基本阻力
起动阻力
• 机车牵引一定质量的列车在线路上运行,即使在平 直坡道上,由于轮轨之间,机车车辆各活动部分之间,
以及车体与四周空气之间的摩擦、冲击、振动必然会产
7
生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列车运行的基本阻力。
(1)基本阻力影响因素
基本阻力由轴颈与轴承间的摩擦阻力、车轮与钢轨的滚 动摩擦阻力、车轮在钢轨上的滑动摩擦阻力、轨道不平顺 与车轮踏面擦伤等引起的的冲击和振动阻力以及空气阻力 构成。
(2)基本阻力的表示方法 单位基本阻力即单位机车或车辆质量所受的阻力。
20
二、牵引质量
牵引质量就是机车所牵引的车列质量,也称牵引吨数 (牵引定数)。
在新线设计及运营线上,一般是按列车在限制坡道上 ,以机车的计算速度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牵引质量; 快速线上,有时按列车在平直道上的最高速度运行,并保 有一定的加速度余量为条件来确定牵引质量;在旧线改建 设计及某些运营线上,有时需要按动能闯坡方式来确定。
第三章 牵引计算与铁路能力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牵引计算 第二节 铁路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
第3章牵引计算
![第3章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7b80f514a7302768e9939ae.png)
阻力
附加阻力: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所受到的额外阻力, 包括坡道阻力wi、曲线阻力wr、隧道阻力ws。
起动阻力wq:列车起动时的阻力。
列车运行阻力
基本阻力 构成基本阻力的的因素
轴颈与轴承间的摩擦阻力; 车轮与钢轨的滚动摩擦阻力 车轮在钢轨上的滑动摩擦阻力 轨道不平顺与车轮踏面擦伤等引起的冲击和振动阻力 空气阻力源自引力电力机车牵引性能参数表
参数 机型
VJmin (km/h)
FJmax (kN)
Fq
P、P
Vg
LJ
(kN)
(t) (km/h) (m)
韶山1 43.0 301.2 487.3 138
95
20.4
韶山3 48.0 317.8 470
138
100 21.7
韶山4 51.5 431.6 649.8 292 100 32.8
牵引力
黏着牵引力限制
F≤Fmax=Fμ (N)
Fμ——机车(动车组)黏着牵引力 Fμ=1000×Pμ×g×μj
Pμ——机车(动车组)黏着质量(t); g ——重力加速度,(9.81m/s2或近似取10m/s2) V ——行车速度(km/h) μj——机车(动车组)计算黏着系数
牵引力
粘着牵引力限制
车钩牵引力(挽钩牵引力):
指机车(动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 减去机车(或动车)全部运行阻力。
《牵引计算规程》规定
牵引计算中的牵引力F均按动轮轮周牵引力计算。在货物列 车牵引质量计算中需要检查车钩牵引力。
牵引力
牵引力的形成
轮周牵引力 机车(动车)重力使动轮黏着于钢轨上而产生的作用于动轮轮 周上的外力之和,称为轮周牵引力,简称牵引力 我国《牵引计算规程》规定:牵引计算中的机车(动车)牵 引力F均按动轮轮周牵引力计算。在货物列车牵引质量计算 中需要检查车钩牵引力。 车钩牵引力(挽钩牵引力): 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 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3+第三章+牵引计算
![3+第三章+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0854a14227916888486d76f.png)
A.1
闸瓦制动 又称空气制动
利用机车上装臵的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为动力,通 过空气制动机将闸瓦压紧车轮轮箍,由摩擦产生制动。
A.2
盘形制动
利用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空气制动将闸片压紧装在车轴 上的制动盘,因闸片与制动盘产生摩擦而形成制动。 优点-----可避免车轮踏面磨耗及提高制动力。 缺点-----当黏着条件出现不良时,制动力下降。因此必须安 装上防滑器,及清扫闸瓦。
c P Q g dv C 0.00981 a c 0.009255c dt m 1 0.06 P Q 1000 1 0.06
c 单位合力 N / kN。 g 重力加速度,g = 9.81m / s2。
3.4 牵引质量与功率的计算
制动力的计算公式为:
K 闸瓦压力;k 闸瓦与车轮轮箍间的摩擦系数
Bz K k
制动力不允许超过轮轨间黏着力,即闸瓦压力不能过大, 否则,车轮将被闸瓦抱死,出现车轮沿钢轨滑行的情况,因 此,闸瓦制动力应遵循条件:
Bz K k pz g z
z K pz g k
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半的景象德国科技公司发明机器鸟可自主飞翔降落德国科技公司发明机器鸟可自主飞翔降落31概述32作用于列车上的力35运行速度及运行时间36能耗计算牵引力牵引种类和机车类型牵引力阻力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制动力摩擦制动动力制动磁轨制动线性涡流制动单位合力运行速度和时间的计算公式行车速度与行车时分的近似计算方法利用均衡速度法计算运行时分制动距离电力机车的耗电量计算内燃机燃油消耗量计算33列车运动方程式列车运动状态分析列车运动方程式34牵引质量与功率的计算牵引质量计算牵引净载牵引辆数及列车长度计算高速列车的功率计算31列车牵引主要研究作用于列车上的各种力及这些力与列车运动的关系
线路工程课件专题-牵引计算
![线路工程课件专题-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62ef685d15abe23492f4d0e.png)
电机发的电能消耗在机车特设的电阻中。
动轮在惯性力作用下——→带动传动齿轮——→电动机发 电——→产生反转力矩——→阻止车轮转动。
若电能反馈给电网加以利用,则称为再生制动。
液力制动
传动齿轮
定子
原理:惯性力————→带动转子——→工作油加速——
y Fj P(0 gix ) G(0 gix )
G
y
Fj
P(0 0 gix
gix
)
多机牵引或补机推送时 G jl (1
)y Fj P(0 gi jl ) 0 gi jl
⒉平直道上高速运行,并保有一定的加速度余量
F FG 1000(P GG )(1 )a
W POG GGOG F
600 Wr R g LL q(N )
Ll
wr
600 R
g(N
/ t)或wr
10.5 Ly
g(N
/ t)
Ly
b)LL>LY,
Wr
600 R
g LY
q(N)
wr
600 R
g
LY LL
(N
/ t)或wr
10.5
LL
g(N
/ t)
c)列车位于n个曲线上:
10.5
wr
Ll
g(N /t)
⑶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电阻制动力, 基本阻力
⑵注意点
①速度V:由0开始,每隔10km/h取值,应引入牵引性能曲
线上各转折点的速度。
V=0时,
F,0,0 按V=10km/h计算。
②牵引力F:从牵引性能曲线图上查出。
③空气制动力b:常用制动取0.5b,空气与电阻制动合用 时,取0.2b。
列车牵引计算..
![列车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f06d129eefdc8d376ee323a.png)
②从制动方式上分(外力制动)
a. 粘着制动 由轨道间粘着力产生制动。
b.非粘着制动 主要是高速列车。 如“磁轨制动”或者“涡流轨道制动”
(2)空气制动
①空气制动原理(下页图)
(a) 缓解状态
(b) 制动状态
制动机缓解
(动画片)
制动机制动
(动画片)
自动制动机工作原理
②制动力的形成及限制
a) 制动力的形成 空气制动是由机车车辆上装置的制动机实现的。 b) 制动力的限制 空气制动力是轮轨接触点处的反作用力,因而受轮轨 间粘着力的限制。制动力大于粘着力允许的最大值时,车轮 将被闸瓦抱死,车辆沿轨道滑行,引起轮轨剧烈磨耗和擦伤 。 故制动力不得大于轮轨间的粘着力。
Ly
曲线总偏角不同,但 列车所受总阻力不变, 平均单位曲线附加阻 力也不变
Ll
LL>Ly时:
Ly
曲线总偏角不同,列 车所受总阻力在变化, 平均单位曲线附加阻 力也在变化
Ly 600 r g (N/t) R LL
Ly 10.5 10.5 r g g Ly LL LL
(N/t)
h i 1000 1000 tan l
F2 q g i i i g ( N / t) q q
F2 q g i ( N )
(7)附加阻力换算坡度和加算坡度
① 附加阻力换算坡度
ir is
r
g
曲线附加阻力换算坡度
s
g
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
② 附加阻力的加算坡度
3)限制条件 ① 粘着牵引力
F 1000 P g j (N)
机车自重 其中,μj为粘着系数 机车牵引力是依靠钢轨对车轮的反作用力形成的,这个作 用力依靠轮轨之间的摩擦系数产生。 此处的摩擦系数称为粘着系数。 粘着牵引力体现为能力值,即轮周牵引力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第三章牵引计算与铁路能力
![第三章牵引计算与铁路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b6e5fe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f.png)
第三章牵引计算与铁路能力1.引言铁路系统是一种高效、可靠、安全的交通工具,在运输人员和货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为了确保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供良好的服务,必须进行牵引计算和铁路能力的评估。
本章将介绍牵引计算和铁路能力的基本概念,并详细讨论这些方面的相关问题。
2.牵引计算牵引计算是指确定火车(或列车)实际运行所需的力和功率的过程。
火车的牵引力是由机车和车辆的总重量、牵引效率等因素决定的。
牵引力通常由列车的推力和制动力来表示,其中推力是火车前进所需的力,制动力是用于减速或停止火车的力。
牵引力的计算主要依据火车的质量和制动力。
火车的质量包括列车的重量和附加负载(如乘客和货物),而制动力则由制动系统的性能和条件决定。
在牵引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列车的运行速度、起动和制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动能和摩擦),以及牵引装置和车辆的效率。
这些因素对牵引力和功率的要求有重要影响。
3.铁路能力铁路能力是指铁路系统在给定条件下能够承载的货物数量或乘客数量。
这取决于铁路线路的长度、坡度、曲线半径、信号系统、车辆和设备的性能等因素。
铁路能力评估的主要目标是确定铁路线路能够承载的列车数量(或列车密度)和运行速度。
这涉及到铁路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如轨道、道岔、信号、线路容量等。
铁路能力评估需要考虑列车运行的最大速度、列车之间的最小运行间隔、线路的最大加载量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模拟和仿真来评估,以确定最佳操作方案和优化铁路系统。
4.牵引计算与铁路能力的关系牵引计算和铁路能力评估是铁路系统设计和运营中的重要环节。
牵引计算提供了确定火车运行所需的力和功率的依据,而铁路能力评估则确定了铁路系统的实际运行能力。
牵引计算的结果可以用于确定列车运行的最大速度、列车运行间隔和最大牵引负荷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确保列车安全、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铁路能力评估可以帮助确定铁路系统的最佳运行模式、改进线路容量和优化系统性能。
通过合理地进行牵引计算和铁路能力评估,可以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
机车牵引计算
![机车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1b9b19bc77da26925c5b0a6.png)
第一节 机车牵引力一、机车牵引力的基本概念 1、机车牵引力的定义机车牵引力是由动力传动装置产生的、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驱动列车运行并可由司机根据需要调节的外力。
它是由机车动力装置发出的内力(不同类型机车的原动力装置不一样),经传动装置传递,通过轮轨间的粘着而产生的由钢轨反作用于机车动轮周上的切线力。
二、机车牵引力的分类按照不同条件可以把机车牵引力作如下分类: 1.按能量传递顺序的分类 (1)指示牵引力i F :假定原动机(内燃牵引时就是柴油机)所做的指示功毫无损失的传到动轮上所得到的机车牵引力。
指示牵引力是个假想的概念。
(2)轮周牵引力F :实际作用在轮周上的机车牵引力,F <i F 。
(3)车钩牵引力gF :除去机车阻力的消耗,实际作用在机车车钩上的牵引力。
在列车作等速运行时,车钩牵引力与轮周牵引力有如下关系W F F g '-= (1—1)式中 W '——机车阻力。
我国《牵规》规定,机车牵引力以轮周牵引力为计算标准,即以轮周牵引力来衡量和表示机车牵引力的大小。
由于动轮直径的变化会影响轮周牵引力的大小,《牵规》规定,机车牵引力按轮箍半磨耗状态计算。
不论是设计还是试验资料,所提供的轮周牵引力和机车速度数据,必须换算到轮箍半磨耗状态。
机车轮箍半磨耗状态的动轮直径叫做计算动轮直径。
我国常速电力机车的动轮直径原形是1250mm ,计算动轮直径是1200mm ;常速内燃机车的动轮直径原形是1050mm ,计算动轮直径是1013mm 。
动力分散式动车组的动轮直径与客车轮径相同,即915mm ,计算动轮直径是880mm 。
2.按能量转换过程的限制关系的分类任何机车都是把某种能量转化成牵引力所做外机械功的一种工具。
这种能量转换要经过若干互相制约的环节。
机车一般都有几个能量转换阶段,并相应地有几个变能部分。
电力机车的电能是由牵引变电所供给,可以认为它的容量是足够大的,电力机车牵引力的发挥不会受牵引变电所电能供给者的限制,进入机车的单相交流电经过变压整流后输入牵引电动机(交直传动电力机车),将电能转变为带动轮对转动的机械功,然后借助于轮轨间的粘着转变为动轮周上的牵引力所做的机械功。
第3章 牵引变电所容量计算与确定
![第3章 牵引变电所容量计算与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d55ef6c12cc58bd63186bd39.png)
60ΣA UΣt g
而U=25kV,T=1440min,代入式2-15可得:
I av =
2)馈线有效电流
60 NΣAi = 1.667 NΣAi ×10 −3 ( A) TU
(3-16)
I e = K e ⋅ I av
(3-17) (3-18)
1.1 − p K ε2 − p = 1+ Ke = 1 + np np
(3-20)
3-2-2 馈线电流
其上、下行馈线均方电流为:
2 2 2 1 3 3 1.14α 上 − 1 I e上 = m上 I 上 + m下 I 下 + m上 I 上 4 m上 4 4 2 1 + m I 1.14α 下 − 1 A2 4 下 下 m下 2 2 3 1 3 1.14α 下 − 1 2 I e下 = 4 m下 I 下 + 4 m上 I 上 + 4 m下 I 下 m下 2 1 1.14α 上 − 1 2 + m上 I 上 A m上 4
3-3 变压器的计算容量
3-3 变压器的计算容量
牵引变压器的计算容量是按正常运行时的列车对数N、带电运行时 间tgi等条件求出的主变压器供应牵引负荷所必须的最小容量。 变压器的计算公式为S=UI,式中U是变压器的额定电压,I是变压器 绕组的有效电流。对不同接线方式的变压器,其负荷计算除了按前述两 个计算条件外,都应该将负荷电流变换成变压器绕组的有效电流,然后 用绕组有效电流计算变压器的容量。
( )
(3-21)
( )
3-2-2 馈线电流
2)复线分开供电方式的上、下行供电臂电流如图3-5所示,其上、下 行平均电流为:
《牵引供电系统》-第三章-牵引负荷计算
![《牵引供电系统》-第三章-牵引负荷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8e7530e3968011ca2009117.png)
§3.3 牵引负荷计算
2、最大列车数Nmax 。一般按紧密运行状态计算(对/日)。 双线铁路上、下行均按8min追踪连发计算。
单线铁路按按每区间均有一列车计算
停车、会让时间, 一般取7min
一对车在第i个区间的 上行净走时间,min
一对车在第i个区间的 下行净走时间,min
§3.3 牵引负荷计算
分区33牵引负荷计算供电臂同时存在的平均列车数m列车用电概率第i区间的列车用电概率供电臂n个区间的列车用电平均概率在第i区间带电走行时间单日供电区段列车对数净走行时间全天时间折合1440min馈线平均电流馈线有效电流若列车同型各分区上行和下行方向各个供电分区用电概率相等即33牵引负荷计算2双线区段单边供电双线单边末端并联供电方式由于上下行馈线存在并联分流关系故其各自平均电流接上页上下行馈线有效电流为供电臂同时存
态的机车使用或返回电力系统。
§3.2 车辆电流和能耗
二、车辆电流曲线
1、机车电流曲线:车辆电流i 与机车行走里程l 的关系(i-l曲 线)或车辆电流i与车辆运行时间t的关系(i-t曲线)。
§3.2 车辆电流和能耗
2、车辆电流的变化说明 ➢ 车辆启动时电流逐渐增加到最大值,然后随着车辆加速而减小。 ➢ 车辆运行级位高时速度增高,电流加大;运行级位低时速度降低 ,电流减小; ➢ 车辆惰性运行和停站时,电力机车只有自用电电流。
矩特性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 其优点是方便定性分析车辆速度特性和牵引力特性。
续上页
§3.1 牵引供电负荷简介
3、牵引特性:辆牵引力F 与其运行速度v 的关系,即 Fk=f(v)
4、制动特性:车辆制动时轮周制动力Bk与机车运行速度v的 关系,即 Bk=f(v)
§3.1 牵引供电负荷简介
列车牵引计算
![列车牵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1fb24e13968011ca200919b.png)
2020/12/8
19
③蒸汽机车的牵引特性曲线
1988年已经停止生产,现在技 术政策是:用好现有的蒸汽机 车。 属于淘汰系列,作为了解内容。
2020/12/8
20
④高速动车组牵引特性曲线
❖ 动力分散型动车组及动力集中型动车组提高 。 ❖ 高速动车组的牵引力大小取决于动车组总功率,而动车组所需功率可根据牵引质量和速度目标值的大小,
制动机制动 (动画片)
自动制动机工作原理
2020/12/8
52
②制动力的形成及限制
a) 制动力的形成 空气制动是由机车车辆上装置的制动机实现的。
b) 制动力的限制 空气制动力是轮轨接触点处的反作用力,因而受轮轨间粘着力的限制。制动力大于粘着力允许的
最大值时,车轮将被闸瓦抱死,车辆沿轨道滑行,引起轮轨剧烈磨耗和擦伤。 故制动力不得大于轮轨间的粘着力。
ωq”=max(5g,(3+0.4iq)g)
2020/12/8
48
4 列车制动力
(1)列车制动方法分类 ①从动能转移方式上分
a. 定义 制动就是把列车动能转移到别处。因而可用转移动能的方法。
b. 动能转移为可用能 电力机车的再生制动属于此类;
c. 动能转移为非可用能 液力内燃机车的液力制动属此类。 电力机车的电阻制动即属此类。
常数a、b、c由试验确定,V为列车运行速度(km/h)。我国的基本阻力公式是在运行速度不 小于10km/h、外温不低于-10℃、风速不大于5m/s的条件下试验得出的。
2020/12/8
29
③ 常用机车的单位基本阻力
2020/12/8
30
④ 车辆的单位基本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牵 引 计 算
3.5 运行速度及运行时间
3.6 能耗计算
电力机车的耗电量计算 内燃机燃油消耗量计算
3.1 概述
列车牵引——主要研究作用于列车上的各种力及这 些力与列车运动的关系。
作用于列车上的外力(牵引力、阻力、制动力)
列车运动和力的关系 与列车运动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解算方法
运行速度与时间 牵引质量的计算 制动距离的计算 列车能耗的计算
电力机车
内燃机车
3.2.1、牵引力
2.1
牵引力的产生和黏着力
牵引力--由机车(动车)动力装置产生的扭矩,通过传动装 置在各动轮轮周上形成的切向力,依靠轮轨间黏着力,引起钢 轨作用于各动轮轮周上的反作用力,这是作用于机车(动车) 动轮周上的外力,即机车(动车)上轮周上的牵引力。
动轮不发生空转条件下,所能实 现的最大轮周牵引力通常称为黏着 牵引力 F 。
机车 动车 牵引特性曲线
机车牵引特性曲线 表示机车牵引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电力机车的轮周牵引力 受下列条件的限制:
1 2
受牵引电动机工作 性能限制; 受轮轨间黏着作用 限制。
内燃机车的轮周牵引力受下列 条件的限制:
1 2 3
受柴油机功率限制;
受传动装置工作性能限制; 受轮轨间黏着作用限制。
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效率、成本及安全,与轨道交通的许 多部门均有联系。 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 选线设计 行车设备及信号布置 机车的设计及选型 均与 牵引 计算 有关
列车牵引质量的确定 运行速度和运行时间 制动距离 能耗 列车监控 安全规章制度和事故分析
3.2 作用于列车上的力
列车由机车及车列(机车后面拖挂的车辆)构成。 动车--有动力的车辆为动车; 列车 拖车--没有动力的车辆为拖车。 列 车 种 类 及 优 缺 点 列车类型(电力机车、内燃机车、蒸汽机车)
优点:热效率高、功率大、速度高、起动快、基本 无污染,乘务员工作条件好,机车利用率高。 缺点:需供电设备(高压输电线、牵引变电所 及接触网),工程投资大,机车独立性稍差。 优点:热效率较高,相比电力机车,不需供电设备, 机车独立性好。 缺点:消耗贵重的液体燃料,且机车构造复杂,造 价较高,在高温、高海拔地区牵引功率低, 污染环境。
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半的景象
德国科技公司发明机器鸟 可自主飞翔降落
德国科技公司发明机器鸟 可自主飞翔降落
第三章 牵引计算
3.1 概述 牵引力(牵引种类和机车类型,牵引力) 阻力(基本阻力,附加阻力) 3.2 作用于列车上的力 制动力(摩擦制动,动力制动、 磁轨制动、线性涡流制动) 3.3 列车运动方程式(列车运动状态分析、列车运动方程式) 牵引质量计算 3.4 牵引质量与功率的计算 牵引净载、牵引辆数及列车长度计算 高速列车的功率计算 单位合力 运行速度和时间的计算公式 行车速度与行车时分的近似计算方法 利用均衡速度法计算运行时分 制动距离
2 机车动车 、车辆 拖车 起动单位基本阻力, N
阻力的产生主要有:
1 2 3
机车、车辆起动时,由于轴颈与轴承间的润滑油在停留 时被挤出,油膜减薄,导致轴颈与轴承间摩擦力增大。 车轮压在钢轨上产生的下凹变形比运行时大,增加了阻力。 起动时,要求列车具有较大的加速力,以克服列车的静态 惯性力,加快列车从低速提高到正常运行速度的进程。
《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对不同的机车类型的起动单位阻力 有规定。
附 加 阻 力
坡道阻力 曲线阻力 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F2 1000q g sin h i 1000 1000 tan 0 / 00 l i tan 1000
当坡度很小时,有 sin tan 坡道阻力为
列车阻力 列车运行时,作用在列车上阻止列车运行且不 受司机控制的外力。分为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 基本阻力 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道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 它在列车运行时总是存在的。
1 轴颈阻力 由轴颈与轴承间的摩擦而产生。 2 滚动阻力 由车轮踏面与钢轨顶面间的滚动摩擦产生。 3 轨道阻力 钢轨受到车轮压力后,在轮轨接触点前后造成 向上的反向弯曲,从而使车轮实际上是“上坡 滚动”,增加了列车运动的阻力。 4 轮缘阻力 轮对不规则的侧向运动使轮缘贴靠钢轨侧面产 生的力,以及轨道几何形位变异或轮载不均匀 分配引起的冲击振动所损失的动能转化成的力。 5 空气阻力 包括正面压力、列车表面与空气摩擦以及列车 两侧和尾部的涡流产生的力。
单位阻力 即机车、车辆或列车的单位质量所受的阻力。
1 机车动车 、车辆 拖车 运行单位基本阻力, N
列车运行单位基本阻力 0 的一般用下列形式表达
0 A B v C v2
A、B、C为由试验测定的常数;v为列车运行速度。
不同类型的电力机车、内燃机车、货车 重车或空车 和客车的 单位基本阻力的计算公式,可从《列车牵引计算规程》查得:
3.2.2 阻力
基 本 阻 力
各种阻力在不同的列车速度阶段占有不同的比例。
1 2
起动及低速时,几乎没有空气阻力,以轴颈和轴承的摩擦 阻力为主。 速度提高后,轮轨间的滚动摩擦阻力、轨道阻力和空气 阻力逐步提高。
3
高速运行时,则以空气阻力为主。
影响基本阻力的因素极为复杂,包括轴承类型、轴重、车轮与 钢轨材质、线路质量、车轮踏面的形状以及列车的外部形状和列 车运行速度等,难以用理论公式直接计算,通常都采用由试验得 出的试验公式计算。
F 1(t);
g 重力加速度(m/s2); j 机车 动车 计算黏着系数。
黏着系数 主要取决于动轮踏面和钢轨材质以及它们的 磨损情况、钢轨表面洁污程度、动轮轴重和运行速度等各种 因素有关。
轮轨接触的典型情况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