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基

合集下载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基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弱的结构强度,常导致地基的湿陷变形。

湿陷是指由于土壤中的吸水胀缩、土壤结构破坏等因素导致地基沉降和变形的现象。

本文将从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土壤吸水胀缩:湿陷性黄土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土壤颗粒与水分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当土壤吸湿时,水分分子与颗粒表面发生吸附作用,土壤颗粒间的吸引力增加,土壤体积增加,土壤胀缩而引起沉降。

2.土壤结构破坏:湿陷性黄土由于水分作用,土壤颗粒之间的黏结力减弱,土壤结构易于破坏,引起土壤的流动性增加,从而引起地基的沉降和面积扩大。

3.内禀液化: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存在多孔水分,当地震或振动作用于土壤时,土壤内的水分受到振动影响增加了孔隙水压力,从而引发黏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减小,土体流动性增加,导致土壤液化,加剧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1.地基改良:通过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地基改良,提高其工程性质,减少地基湿陷。

常用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加固、加密、加固加密等。

例如可以采用灌浆、土石槽加厚等方式,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减少土壤的湿陷性。

2.排水处理:湿陷性黄土具有较高的含水量,通过适当的排水处理,可以减少地基的湿陷。

可以采用井点排水、地下水泵抽水、横向排水等方式,将地下水位降低,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3.增加地基承载力:湿陷性黄土的强度较弱,通过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陷。

可以采用加密填筑等方式,将土壤的结构改造为坚实的基岩,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陷。

4.选择合适的建筑设计方案: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建筑设计时,应遵循合适的建筑设计方案,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地基的湿陷。

例如可以采用浅基础、增加地基宽度等方式,减少地基的沉陷。

总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主要是由于土壤吸水胀缩、土壤结构破坏等因素引起的。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可以采取地基改良、排水处理、增加地基承载力和选择合适的建筑设计方案等方法,有效减少地基湿陷的程度,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具有湿陷性质的特殊土壤类型,其在遇到水分的作用下会发生体积变化,导致建筑物的沉降和破坏。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原理是由于土壤中的黏性颗粒之间的吸附力和吸水力导致土壤颗粒聚结和体积收缩。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排水处理、改良处理和断层处理等。

1. 吸水性:湿陷性黄土由于土壤的颗粒间隙较大,含有大量的毛细孔,能够很好地吸收和储存水分。

当土壤吸水后,土壤中的黏性颗粒之间的吸水力增强,导致土壤体积发生变化。

2. 颗粒聚结:湿陷性黄土中含有一定量的黏土颗粒,这些颗粒具有黏性和胶结性质。

当水分分子进入黏土颗粒间隙时,颗粒表面的电荷变化,引起吸引力增强,颗粒之间结合力增大,产生颗粒聚结现象。

3. 含水率变化:湿陷性黄土在不同含水率下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

当土壤的含水率增加时,土壤体积会相应增大;而当含水率减小时,土壤体积会相应减小。

湿陷性黄土在遇到水分作用下会发生体积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引起地基的沉降和破坏。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 排水处理:通过提高地下水位附近的排泄能力,将地下水排出,以降低土壤的含水率,从而减小土壤体积的变化。

这可以通过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进行实现。

2. 改良处理:通过添加改良材料,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以改善土壤的稳定性和抗湿陷性能。

常见的改良材料包括石灰、水泥、石粉等,它们的添加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黏粒的性质,减小土壤的吸水能力和颗粒聚结现象。

3. 断层处理:对于已经严重受损的地基,可以通过开挖和重新填充的方式来重新构筑地基。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湿陷性黄土及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及地基处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湿陷性黄土及地基处理前言:一、湿陷性黄土及地基处理课程的重要性及意义1.湿陷性黄土的概念:由于黄土颗粒表面含有可溶盐,同时其结构具有肉眼可见的近乎铅直的小管孔、在雨水及地表水的浸湿下可溶盐溶解,从而使小土颗粒向大孔隙中滑移,导致地面沉陷,具有这种性质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2.湿陷性黄土对工程的影响:建筑物开裂、突然下陷、突然失稳等;1)建筑工程的安全和使用要求;强度(C、 )、变形(下沉过大);2)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增加强度、减少变形。

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湿陷性黄土的设计与施工基本知识及地基处理的方法、技巧等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面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2.参读关于湿陷性黄土及地基处理、软弱土地基处理等方面的资料;第一章:黄土的分布、成因、分类第一节:黄土的分布一、分布范围世界各大洲均有黄土分布,各大洲黄土覆盖面积占其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欧洲7%、北美5%、南美10%、亚洲3%。

中国黄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比较集中的是黄河中游,如山西西部,陕西及甘肃大部分地区内黄土最为发育,地层齐全,厚度大,分布广而连续,除这一区域外,在河北、山东、内蒙、辽宁、吉林、青海、新疆、宁夏南部也有黄土分布,但发育程度均显次之。

二、中国黄土分布的特点1、黄土基本分布在我国北方各省及自治区,南部大致以昆仑山、祁连山、秦岭为界,向东延至泰山和鲁山以北地区。

2、黄土分布地区气侯干燥,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与世界上其它黄土地区的气侯条件相似。

黄土分布地区年降水量多为250~500mm,年降水量小于250mm的地区,则黄土较少,而代之的是沙漠和戈壁;年降水量大于750mm的地区基本上没有黄土分布。

3、黄土的分布地区的北面与沙漠和戈壁相连,自北而南,戈壁-沙漠-黄土三者逐渐过渡,东西向呈条带状排列。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分布面积约占我国黄土总面积的60%,大部分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土层厚度从几米到十几米,最后达30多米。

本文主要阐述了黄土湿陷性的判定、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评定以及常用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针对不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标签:湿陷性黄土;判定;湿陷等级;地基处理措施1、黄土地基湿陷性原因及分类1.1原因分析黄土在我国一般分布于中部、西部和西北部,属于干旱、半干旱氣候条件下长期作用产生的特殊性质的土。

黄土中粉粒分布概率达到六成以上,富含大量的硫酸盐、碳酸盐等物质,具有孔隙率高的特点,可保持直立的边坡状态。

黄土形成期间,受降雨条件的影响,导致松散的颗粒大量集聚在一起,长期干旱气候导致颗粒内部水分大量蒸发,最终结果是少量水分连接内部盐分,形成了粗颗粒接触连接的形式,即为沉淀类别的胶结物。

随着时间延长,含水量进一步降低,土体颗粒之间的距离变小,内部引力、结合力、毛细作用下的连接力增大,引起土颗粒之间的抵抗作用增加,降低了土粒之间的密实度,形成多孔隙形式的粗粉土颗粒。

大量的工程实践与研究表明,黄土结构、物质特性是湿陷的主要原因,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浸润效果是产生湿陷的次要原因,也是外部的主要影响因素。

黄土在受水浸润状况下,土体之间的可溶性盐发生软化、水解状况,导致聚集物支撑骨架的强度下降,土体受自身重力、外界压力的影响致使结构破坏,进而发生土颗粒滑移现象,导致大量的附加作用产生沉陷结果,称为湿陷性黄土。

1.2黄土地基湿陷性的分类理论上,对湿陷系数<0.015的黄土定义为非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0.015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可分为自重湿陷和非自重湿陷两大类。

黄土受外部水浸湿的影响产生沉陷的为自重湿陷,受自身重力与外界压力共同影响产生湿陷的为非自重湿陷。

针对上述两种类型的黄土,需要进行室内浸水(饱和)压缩试验,以保证对其理论湿陷系数的精确定量化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具有特殊工程地质性质的土壤,其湿陷性是指在水分条件改变下,土壤发生体积变化,由于土壤颗粒的再排列和骨架的重组导致地基沉降和变形。

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特性与其黏土矿物组成、含水量、结构特征以及土壤重度有关。

1. 颗粒排列重组:湿陷性黄土的颗粒间存在一定的胶结力,当土壤与水分接触时,胶结力被破坏,原本紧密排列的颗粒开始发生重组与再排列。

这导致土壤体积增大,发生沉降和变形。

2. 含水量变化:湿陷性黄土的含水量对其湿陷性有很大影响。

当含水量增加时,黄土中的颗粒间润滑层厚度增大,土体内的空隙剧增,体积扩大,引起地基沉降和变形。

3. 结构透水性:湿陷性黄土具有较好的透水性,但因其颗粒间胶结作用强,使土壤内部存在密实层。

当水分进入土壤后,密实层难以透水,导致上层的土壤水分无法顺利排出,使得地基部分区域沉降。

1. 湿陷区域的预处理: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察,确定湿陷区域的边界和分布,以及湿陷深度、厚度和变形特征等。

在地基工程施工前,对湿陷区域进行预处理,如加固、排水等,减少地基变形。

2. 预压加固法:通过施加预先施加的压力来改善地基的稳定性,减少沉降和变形。

预压可以采用静载试验、土体填充、钢板水平约束等方法进行。

3. 排水处理:通过提高地基的排水能力,及时将土壤中的过多水分排出,减少土壤饱和和润滑导致的体积扩大和变形。

常用的排水方法包括建设排水沟、埋设排水管道等。

4. 土体改良方法:可以通过土体改良来改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性质。

如采用土壤加固剂、土壤固化剂等提高土体的结实度和稳定性,减小地基的变形。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原理主要涉及颗粒排列重组、含水量变化和结构透水性等因素。

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需要综合考虑预处理、预压加固、排水处理和土体改良等方法,以减小地基的沉降和变形,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有浸水处理、土垫层法、强夯法、压浆法、素土桩挤密法和复层地基法等,具体措施应根据地基条件和建筑要求选择,以改善地基的性质和结构。

1、换填土:挖出一定深度的湿陷性黄土,用合格的土或灰土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2、强夯法:用数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夯实,强力夯实基础,使浅层和深层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固。

强夯法振动大,对附近建筑物有影响。

因此,要注意施工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强夯法用于湿陷性黄土区路基处理,土壤含水量应比塑限含水量低1%~3%。

3、预浸法:钻孔注水,使其预先湿陷。

可用于湿陷性土层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性不小于50cm的地段。

4、挤密法:用冲击、振动或爆炸形成孔洞,然后用石灰或石灰土填充,分层捣实。

5、化学加固法:将硅酸钠溶液通过多孔注入管压入土壤中,与土壤中的水溶性盐类相互作用,生成硅胶,使土壤胶结。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用打入桩、冲钻或爆扩等方法在土中成孔,然后用石灰土或将石灰与粉煤灰混合分层夯填桩孔(少数也有用 素土),用挤密的方法破坏黄土地基的松散、大孔结构,达到消除或减轻地基的湿陷性。此方法适用于消除 5~10m深度内地基土的湿陷性。挤密桩的效果取决于土被挤密的程度,所采用的桩径、桩距应在现场用试验确定, 要求地基土在挤密范围边缘上干密度应达到16.0kN/m3以上。采用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应在地基表层 采取防水措施(如表层夯实等)。
重锤夯实法能消除浅层的湿陷性,如用15~40kN的重锤,落高2.5~4.5m,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可消除在 1.0~1.5m深度内土层的湿陷性。强夯法根据国内使用记录,在锤重100~200kN,自由下落高度10~20m,锤击两遍, 可消除4~6m范围内土层的湿陷性。
两种方法均应事先在现场进行夯击试验,以确定为达到预期处理效果(一定深度内湿陷性的消除情况)所必 需的夯点、锤击数、夯沉量等,以指导施工,保证质量。
hi———基底以下第i层土的厚度(cm);
β———考虑地基土侧向挤出条件、浸水几率等因素的修正系数,基底下5m(或压缩层)深度内取1.5;5m (或压缩层)以下,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取β=0,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可按β0取值。
基底以下地基的湿陷量Δs应自基础底面算起,对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累计至基底以下5m深度为止。对于 自重湿陷性黄土处的大桥和特大桥,累计至非湿陷性土层顶面为止;对于其他桥涵,当基底以下自重湿陷性黄土 厚度大于10m时,陇西、陇东、陕北、晋南、豫西地区的累计深度应不小于15m,其他地区应不小于10m,其中湿 陷系数δs小于0.015的土层可不累计。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应根据自重湿陷量Δzs和基底以下地基湿陷 量Δs的大小按下表判定。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即地基土受水浸湿发生湿陷的程度,可以用地基内各土层湿陷下沉稳定后所发 生湿陷量的总和(总湿陷量)来衡量,总湿陷量越大,对桥涵等结构物的危害性越大,其设计、施工和处理措施 要求也应越高。基底以下地基的湿陷量Δs(cm)按下式计算:

湿陷性黄土处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处理措施

一、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根本原则是:破坏土的大孔结构,改善土的工程性质,消除或减少地基的湿陷变形,防止水浸入建筑物地基,提高建筑结构刚度。

1.1强夯法又叫动力固结法。

是利用起重设备将80~400kg的重锤起吊到10~40m高处,然后使重锤自由落下,对黄土地基进行强力夯击,以消除其湿陷性,降低压缩变形,提高地基强度,但强夯法适用对地下水位以上饱和度Sr≤60%的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局部或整片处理,可处理的深度在3~12m。

土的天然含水率对强夯法处理至关重要,天然含水量低于10%的土,颗粒间摩擦力大,细土颗粒很难被填充,且表层坚硬,夯击时表层土容易松动,夯击能量消耗在表层土上,深部土层不易夯实,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有效深度小,夯填质量达不到设计效果。

当上部荷载通过表层土传递到深部土层时,便会由于深部土层压缩而产生固结沉降,对上部建筑物造成破坏。

1.2垫层法土(或灰土)垫层是一种浅层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传统方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广泛,具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施工简便等特点。

实践证明,经过回填压实处理的黄土地基湿陷性速率和湿陷量大大减少,一般表土垫层的湿陷量减少为1~3cm,灰土垫层的湿陷量往往小于1cm,垫层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局部或整片处理,可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在1~3m,垫层法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土垫层和灰土垫层,当同时要求提高垫层土的承载力及增强水稳定时,宜采用整片灰土垫层处理。

1.2.1素土垫层法素土垫层法是将基坑挖出的原土经洒水湿润后,采用夯实机械分层回填至设计高度的一种方法,它与压实机械做的功、土的含水率、铺土厚度、及压实遍数存在密切关系。

压实机械做的功与填土的密实度并不成正比,当土质含水量一定时,起初土的密实度随压实机械所做的功的增大而增加,当土的密实度达到极限时,反而随着功的增加而破坏土的整体稳定性,形成剪切破坏。

在大面积的素土夯填施工中时常遇到,运输土料的重型机械容易对已夯筑完毕的坝体表面形成过度碾压,造成剪切破坏,同时对含水率过高的地区形成“橡皮泥”现象,从而出现渗漏。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基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地基类型,其湿陷性主要是由于黄土中含有较多的黏土颗粒和有机物质,在受水分影响下容易发生变形和沉降。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主要包括黄土颗粒结构变化、水分含量变化等因素。

处理这种地基的方法包括改良黄土地基、加固地基等。

一、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原理分析1. 黄土颗粒结构变化:黄土中含有大量黏土颗粒和粉末状颗粒,当受到水分渗入后,黏土颗粒会吸水膨胀,导致土体结构松散,从而引起地基的变形和沉降。

2. 水分含量变化:黄土地基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当地基处于高含水状态时,土体内部黏土颗粒会膨胀并使土体变软,地基沉降;在干燥状态下,土体内部含水降低,导致土体收缩,也会引起地基的变形和沉降。

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基自身的特性,其在施工中容易发生变形和沉降的问题,给工程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至关重要。

1. 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指通过对地基进行物理或化学的调整,改变其结构和性质,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改良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加入填料或者碎石等填充材料,使土体致密化;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如利用固化材料对土体进行固化处理,提高土体的抗湿陷性。

2. 加固地基: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加固可以采用钢板桩、搅拌桩等方法,通过在地基中插入钢板桩或者搅拌桩,加固土体结构,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地基预处理:在施工前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预处理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降低地基含水率或者对土体进行固结处理,减少地基变形和沉降的风险。

以上处理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地基特性进行选用,以达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主要包括土体结构变化和水分含量变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地基改良、加固地基和地基预处理等。

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是指当土壤受到湿润作用时,土壤体积会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地基沉陷的现象。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原理主要有:
1. 钙离子交换作用:湿陷性黄土中含有丰富的膨润土矿物,这些矿物质中的钙离子可以与土壤中的其他阳离子(如钠离子)交换,形成膨胀颗粒,使土壤体积增大;而当土壤受到水分浸润时,膨胀颗粒会释放出吸附的水分,导致土壤体积减小,从而造成地基沉陷。

2. 结构破坏作用:湿陷性黄土在受到水分浸润后,水分会渗透到黄土中的微孔和粒间隙中,使其被湿润,从而导致土壤颗粒结构的破坏和疏松,使土壤体积减小,从而造成地基沉陷。

1. 增加地基承载力:通过加固地基,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陷。

常用的方法有灌浆加固、纤维增强土等。

2. 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改变黄土中的颗粒结构,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减少土壤体积的变化。

常用的方法有土壤改良、掺入适量的砂质土等。

3. 控制地下水位:黄土地基的沉陷与地下水位有很大的关系,适当控制地下水位可以减少地基沉陷的发生。

常用的方法有降低灌水量、加设排水系统等。

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陷的原理主要包括钙离子交换作用和土壤结构破坏作用。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主要包括增加地基承载力、改善土壤结构、控制地下水位和加固地基基础等。

湿陷性黄土地基

湿陷性黄土地基

二、黄土湿陷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黄土湿陷的原因常由于管道漏水,地面积水,生产和 生活用水等渗入地下,或由于降水量较大,灌溉渠和水库 的泄露或回水使地下水位上升等原因而引起。但收水浸湿 只是湿陷发生所必须的外界条件,而黄土的结构特征及物 质成分湿产生湿陷性的内在原因。 影响因素: 1、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是黄土形成的必要条件。 2、黄土受水浸湿后,结合水膜增厚进入颗粒之间。 3、黄土中胶结物的多寡和成分,以及颗粒的组成和分 布,对黄土的结构特点和湿陷性的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 4、黄土的湿陷性还和孔隙比,含水率以及所受压力的 大小有关!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判定
• 定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即地基土受水浸 湿,发生湿陷的程度,可以用地基内各土层湿陷下沉 稳定后所发生湿陷量的总和(总湿陷量)来衡量。 •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对地基总湿陷量∆s (cm)用下式计算:
n

s
=

βδ
si
hi
(7-3)
i =1
式中:δsi——第i层土的湿陷系数; hi——第i层土的厚度(cm); β——考虑地基土浸水机率、侧向挤出条 件等因素的修正系数,基底下5m(或压缩层)深 度内取1.5;5m(或压缩层)以下,非自重湿陷性 黄土地基β=0,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可按式(7-2) β0取值。
[ f a ] = [ f ak ] + η b γ ( b − 3) + η d γ m ( d − 1 . 50 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 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 6m按6m取值;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 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 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 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 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 算起。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也称为软黏土地基,是指含水量高、结构松散、抗剪强度低的黄土地基。

在雨季或地下水位上升时,土体会因为水分分子的润滑作用,导致土体的抗剪强度下降,土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导致地基沉降和变形,这就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原理。

本文将从原理和处理方法两个角度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分析。

一、原理
二、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沉降监测和评估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首先需要进行沉降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地基沉降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可以确定地基是否存在沉降问题,评估沉降的程度,为下一步处理提供参考。

2. 地基加固
如果沉降程度较小,可以采用地基加固的方法,通过加固地基和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地基加固的方法包括灌浆加固、桩基加固等。

如果沉降程度较大,需要进行地基加密。

地基加密是指在地基表面加铺一定厚度的填土,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提高地面高度。

填土的选择应根据土质、孔隙水压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取。

4. 地基改良
如果地基条件较为复杂,无法采用简单的地基加固和加密方法进行处理,可以考虑采用地基改良的方法。

地基改良是针对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改良,使其达到规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包括土工格栅加固、细土浆灌注和身管加固等。

总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采用地基加固、地基加密和地基改良等综合措施,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降低地基沉降和变形风险。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地基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地区。

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是含有较高的风化粘土和高含水量,当水分进入土体时,黄土会迅速膨胀,导致地基沉陷和变形问题。

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深挖加填地基:通过深挖土体,将松散的黄土去除,然后使用干燥的材料填充,如碎石、砂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2.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通过施加外部荷载或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来改善地基的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加设地基梁、振动加固、土体固化等。

3.地基注浆:地基注浆是通过注入浆液到土体中,使土体颗粒间形成胶结结构,提高土体的粘聚力和抗剪强度,从而改善地基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

4.排水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主要是由于水分进入土体导致的。

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减少水分对地基的影响,从而缓解地基的湿陷问题。

常用的排水处理方法包括地基排水沟、水平水对等。

5.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通过改变地基土体的物理性质和结构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碾压加固、灰浆改性、石灰石固化等。

6.地基加压实:地基加压实是通过施加重载或机械震动的方式,使黄土颗粒间产生密实或固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

7.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在黄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时,应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和设计方案,以降低地基沉陷和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总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土体的物理性质、排水性能和承载性能等因素。

通过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基的沉陷和变形,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土,这种土壤的黏性非常强,含水量较高,是土壤中最具有危害性的类型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若不注意对其进行处理,将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可靠性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至关重要。

一、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点湿陷性黄土具有土壤黏性大、塑性大、含水量较高的特点。

黄土层中还会经常出现开裂、滑移等情况,使其在工程建设中表现出较强的难处理性。

土壤开裂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滑移则容易导致地基沉降、工程结构变形等问题。

二、处理方法1.加固处理由于湿陷性黄土土体存在一定的强度,可通过加固处理来提高其抗压性能,防止土体沉降。

加固处理的方法包括土钉加固、加筋混凝土、搅拌桩加固等。

土钉加固是通过将钢筋固定在土壤中,利用钢筋的拉力达到加固效果。

因此,需要考虑到钢筋数量、穿越深度、预埋深度和拉力的大小等因素。

加筋混凝土则需要在黄土表面压制一层钢筋网,并在上面浇筑混凝土。

这样可以提高黄土在拉力状态时的强度和稳定性。

搅拌桩加固需要将钢筋网穿透黄土,然后向地下注入从混凝土搅拌机中生产的预先预制的混凝土,达到加固效果。

2.改良处理改良地基是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微观结构性质,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通常包括土壤加固技术、加硬剂加固技术以及夯实加固技术等。

土壤加固技术是向土壤中注入填充材料,防止土壤塌陷、开裂和滑移。

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水泥或灰浆注浆法、颗粒增强法和粉末加固法等。

加硬剂加固技术是将聚合物或钙基加固剂引入土壤中,通过化学反应促进土壤的固化和加固。

加硬剂加固技术可以提高湿陷性黄土的抗压能力。

夯实加固技术是利用夯实机为黄土地基施加静载的一种方法。

夯实技术除了可以增加黄土的密实程度,还可以提高黄土地基的抗压承载能力。

三、注意事项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固材料的选择根据土壤加固技术的不同而不同。

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可以提高加固效果和工程质量。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设用地的紧缺,开发利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性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地基湿陷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建设者的难题。

深入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原理和处理方法对于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一、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易于发生湿陷现象的黄土。

其湿陷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结构变化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土壤颗粒较为松散,孔隙度较大。

当土壤受到水分渗透后,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会被水填满,造成土壤颗粒之间的黏结力减小,土壤整体强度下降。

毛细管效应也会导致土壤颗粒之间的吸力增大,进一步削弱土壤的稳定性。

2.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还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密切相关。

由于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被水填满,土壤的孔隙度增大,导致土壤整体重量减小,从而引起地基上的地表下沉。

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含有较多的粘土和有机质,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对土壤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在水分的作用下,粘土会膨胀,土壤的稳定性得到破坏。

土壤中的有机质通过吸附水分,使得土壤间隙度增大,进而引起地基的沉降。

4.外部水分作用外部水分的水负荷是导致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降雨、地下水位上升等情况下,外部水分的渗透会导致土壤颗粒间的黏结力减小,从而引起地基湿陷。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原理主要包括土壤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以及外部水分作用。

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法,以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建设者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处理方法,包括土基改良、排水处理和加固措施等。

1. 土基改良土基改良是指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性质,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一系列措施。

常见的土基改良方法包括添加胶结材料、压实填筑、冻结处理等。

9.2 湿陷性黄土地基

9.2 湿陷性黄土地基
中国黄土分布图
1.陆上黄土 2.陆上埋藏黄土 3.海下埋藏黄土 4.沙漠 5.戈壁 6.滨海-陆架沙漠 15
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
我国湿陷性黄土分 布面积约占我国黄 土分布总面积的
60%,27万km2 ,
大部分在黄河中游 地区,北起长城附
近,南达秦岭,西
自乌鞘岭,东至太 行山,N34~41°,
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
世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公元1050年前后)均有记载。
欧洲直至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地质学方随着资本主义工业 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而发展起来。西方早期关于黄土的研究通常 认为是从莱伊尔(1797-1875)开始,相关研究见于其所著的名著 《地质学原理》一书(1830-1833),该书以黄土水成说为基础进 行了论述,但相关文献资料为后来黄土的风成说提供了重要依据。 (刘东生等,1985)(孙建中等,2005)
特殊土地基
湿陷性黄土地基
兰州大学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概 述
概念: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类叫做特殊土。 成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成因、历史过程、物质 成分、次生变化
分类:湿陷性黄土、红粘土、盐渍土、冻土和膨胀土等。
分布:地理分布存在一定规律,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有
区域性特殊土之称。
生产和生活用水等渗入地下,或由于降水量较大,灌溉渠和水
库的渗漏或回水使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的,或由于上覆建筑物 产生的附加压力)。
20
黄土的结构
粗粉粒为主体骨架的多孔隙的黄土 结构,其中零星散布着较大的砂粒。 附于砂粒和粗粉粒表面的细粉粒、 粘粒、腐殖质胶体以及大量集合于大 颗粒接触点处的各种可溶盐和水分子 形成了胶结性联结,从而构成了矿物 颗粒集合体。周边有几个颗粒包围着 的孔隙就是肉眼可见的大孔隙。它可 能是植物的根须造成的管状孔隙。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是指含有一定比例的黄土,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膨胀性,土体在受到水分影响后容易引起地面沉降或塌陷的地基类型。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主要原理是由于黄土中重晶石颗粒的吸水膨胀和释放引起土体体积的变化,进而导致地基变形和沉陷。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改良和加固两种方式。

改良方法是通过改变土体结构和性质,降低其吸水性和膨胀性,减少地基沉陷的发生。

加固方法则是在土体上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以防止地基沉陷和变形。

改良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减水混凝土:将减水剂加入混凝土中,降低黄土吸水性和膨胀性,提高土体稳定性。

2. 粉煤灰:将粉煤灰掺入黄土中,通过胶结作用降低黄土的膨胀性和可塑性。

3. 排水处理:对黄土地基进行排水处理,降低土体含水量和孔隙水压力,减少地基沉陷的可能性。

4. 预压处理:在施工前对地基进行预压处理,通过提前加载和压实土体,减少地基沉陷。

加固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土石方加固:在黄土地基上堆石或填土,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桩基加固:在黄土地基上打入桩基,通过桩与土体之间的作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灌浆加固:将硬化的材料灌入黄土地基中,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4. 地基换土:将湿陷性黄土地基挖掉,换上质量较好的土壤,使地基不再受到黄土的影响。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具体选用何种方法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地基进行综合评价和监测,以确保处理效果和工程质量。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危害及处理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危害及处理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危害及处理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称为湿陷性土,属于特殊土。

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

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

1.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1.1湿陷性黄土:凡天然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湿陷变形,强度也随之降低的,称为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两种。

1.2自重湿陷性黄土:黄土受水浸湿后,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发生湿陷的称自重湿陷性黄土。

1.3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若在自重应力作用下不发生湿陷,而需在自重和外荷共同作用下才发生湿陷的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2.黄土湿陷的原因:2.1水的浸湿:由于管道(或水池)漏水、地面积水、生产和生活用水等渗入地下,或由于降水量较大,灌溉渠和水库的渗漏或回水使地下水位上升等原因而引起。

2.2黄土的结构特征:季节性的短期雨水把松散干燥的粉粒粘聚起来,而长期的干旱使土中水分不断蒸发,于是,少量的水分连同溶于其中的盐类都集中在粗粉粒的接触点处。

可溶盐逐渐浓缩沉淀而成为胶结物。

随着含水量的减少土粒彼此靠近,颗粒间的分子引力以及结合水和毛细水的联结力也逐渐加大。

这些因素都增强了土粒之间抵抗滑移的能力,阻止了土体的自重压密,于是形成了以粗粉粒为主体骨架的多孔隙结构。

黄土受水浸湿时,结合水膜增厚楔入颗粒之间。

于是,结合水联结消失,盐类溶于水中,骨架强度随着降低,土体在上覆土层的自重应力或在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综合作用下,其结构迅速破坏,土粒滑向大孔,粒间孔隙减少。

这就是黄土湿陷现象的内在过程。

2.3物质成分:黄土中胶结物的多寡和成分,以及颗粒的组成和分布,对于黄土的结构特点和湿陷性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

胶结物含量大,可把骨架颗粒包围起来,则结构致密。

粘粒含量多,并且均匀分布在骨架之间也起了胶结物的作用。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容易受潮湿影响而发生变形和破坏。

在工程施工中,湿陷性黄土的存在会给地基工程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一、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1.1 湿陷性黄土的成因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典型的风成黄土,主要由黏土、砂砾和少量的泥质沙组成,其物理特性主要表现为颗粒细小、结构松散、含水量较高。

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潮湿条件下会发生明显的变形,这是由于土壤中黏土矿物的吸水膨胀导致的。

而这种吸水膨胀是由于土壤中黏土矿物中的粘粒结构在吸水后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黏土颗粒吸水膨胀而引起的。

在潮湿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会被黏土颗粒吸附,并引起黏土颗粒间的排斥力增大,导致土体的体积扩大。

当水分含量增加时,黏土颗粒之间的排斥力明显增大,使得土体的整体抗剪强度降低,从而导致地基发生变形和沉降。

除了土壤本身的特性外,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工程施工中,地基加压、排水不畅、自然降雨等都会引起地基的湿陷。

地下水位的上升、地基周围环境水分含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程度。

2.1 提前预防在工程设计阶段,应根据地基土壤的特性和地下水位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以采取排水措施、改善地基土质等方法来减少地基的湿陷,提前避免不利影响。

2.2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

可以采取加固处理、改良处理等措施来提高地基的抗湿陷能力。

在地基处理中可以采用灌浆加固、土体固化等方法来改善地基的物理性质,以减少地基的湿陷。

2.3 施工控制在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地基的荷载、排水等情况,尽量避免对地基的进一步影响。

应合理设计和施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 监测和维护在工程使用阶段,应对地基的变化情况进行定期监测,一旦发现地基出现湿陷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定
实验温室湿陷系数的垂直压力,自基础底面 (如基底高程不确定是,自地面下1.5米)算起:
基底下10米以内的土层压力用200Kpa;10米以下至 非湿陷性土层顶面,应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 (当大于300Kpa时,仍用300KPa)。 当基底压力大于300Kpa时,宜按实际压力测定的湿 陷系数来判定黄土的湿陷性。 对压缩性较高的新近堆积黄土,基底下5m以内的土 层宜用100---150kPa压力,5—10m和10m以下至非 湿陷性黄土层顶面 ,应分别用200kPa和上覆土的 饱和自重压力
第一节 湿陷性黄土地基
特殊土
我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复杂,分布土类繁多,工 程性质各异。有些土类,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 地质成因、物质成分及次生变化等原因而各具有与 一般土类显著不同的特殊工程性质,当其作为建筑 场地、地基及建筑环境时,如果不注意这些特点, 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就会造成工程事故。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一)灰土或素土垫层 将基底以下湿陷性土层全部挖除或挖到预计的深度, 然后用灰土(石灰与土的体积比为3:7)或素土分层 夯实回填,垫层厚度及尺寸计算方法同砂砾垫层, 压力扩散角θ对灰土采用30度,对素土采用22度。 垫层厚度一般为1.0~3.0m。它消除了垫层范围内 土的湿陷性,减轻或避免了地基附加应力产生的湿 陷,如果将地基持力层内的湿陷性黄土部分挖除采 用垫层,可以使地基的非自重湿陷消除。 它施工简易,效果显著,是一种常用的地基浅层湿 陷性处理或部分处理的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类型的划分
湿陷类型按自重湿陷量或计算自重湿陷量来 判定

zs
=
0 zsi hi
i 1
n
式中: zsi 第i层土在上覆土的饱合自重压 力下的自重湿陷系数 /
zsi
hz hz h0
其中:hz 保持天然湿度和结构的第i个土 样,加压至土的饱合自重压力时,下沉稳定 后的高度。 / hz --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在浸水 作用下,下沉稳定后的高度。(二)重锤夯实法及强夯法
重锤夯实法能消除浅层的湿陷性。如用14~40 kN 的重锤,落高2.5~4.5 m,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可 消除在1.0~1.5 m深度内土层的湿陷性。根据国内 使用记录,强夯法也能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并可提 高承载力。当锤重100~200 kN,自由下落高度为 10~20 m,锤击两遍,可消除4~6m深度范围内黄 土的湿陷性。 重锤夯实法起吊设备简单,易于解决,施工速度快, 造价低。20世纪60年代曾在我国湿陷性黄土地区广 泛采用,但近年来则基本上已被强夯法所替代,很 少采用了。
结构措施是指结构形式尽可能采用简支梁等 对不均匀沉降不敏感的结构;加大基础刚度 使受力较均匀;对长度较大和体形复杂的结 构物,采用沉降缝将其分为若干独立单元等。 全部消除湿陷性的办法即自基底处理至非湿 陷性土层的顶面。 部分消除湿陷性的办法即只处理基础底面以 下适当深度的土层,因这部分土层的湿陷量 一般占总湿陷量的大部分。一般对非自重湿 陷性黄土为1~3m,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为 2~5m
要分布在秦岭以北的黄河中游地区。
湿陷性:天然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被水浸湿 后土的结构受到破坏而发生突然下沉的现象。
非湿陷性黄土
黄土 湿陷性黄土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自重湿陷性黄土
公路工程中 特别注意!
湿陷性黄土的特征 黄土的结构由骨架颗粒、黏胶粒及碳酸盐 组合而成,结构强度明显 孔隙比变化在0.85—1.24之间,孔隙愈大, 湿陷性愈强 天然含水量低是,结构强度较高,湿陷性 强烈,随着含水量增大,结构强度降低, 湿陷性减弱 压缩细说一般介于0.1—1.0MPa-1之间,新 近堆积黄土一般具有高压缩性

s si hi
i 1
n
式中: si

第i层土的湿陷系数;
第i层土的厚度;
hi
考虑地基土的受水浸湿可能性和侧 向挤出的浸水机会等因素的修正系数(见规 范)。

总湿陷量愈大,湿陷等级愈高,地基浸水后建筑物 和地面的变形愈严重,对建筑物的危害也愈大。因 此,对不同的湿陷等级,应采取相应不同的设计措 施。而要确定湿陷等级,则首先要解决可能被水浸 湿和产生湿陷的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以及湿陷等级 界限值的合理确定。 应该指出:总湿陷量是假定建筑物地基在规定的压 力作用下充分浸水时的湿陷变形,它没有考虑地基 与建筑物的共同作用。而且建筑物地基可能发生的 湿陷变形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浸水机率、浸水方式、 浸水时间、浸入地基的水量、基础面积、基础形式 和基底压力大小等,所以总湿陷量只是近似地反映 了地基土的湿陷程度,而并非是建筑物地基的实际 可能湿陷量。
特殊土分布的区域性:
各种天然或人为形成的特殊土的分布,都有其一 定的规律,表现一定的区域性
特殊土的分布
沿海及内陆地区各种成因的软土: 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等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 黄土; 主要分布于南方和中南地区的膨胀土;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多年冻土。
湿陷性黄土
在我国,黄土分布的面积约有64万平方公里,主
h0 --第i个土样的原始高度。 第i层土的厚度(cm); h0 --因地区而异的土质修正系数。查规 范。 自重湿陷量小于7cm时,应定为非自重湿陷 性黄土场地; 自重湿陷量大于7cm时,应定为自重湿陷湿 黄土场地。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判定
由若干个具有不同湿陷系数的黄土层所组成 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它的湿陷程度是由这些 土层被水浸湿后可能发生湿陷量的总和来衡 量 黄土地基总湿陷量 s
2.黄土中粘土粒的含量愈多,并均 匀分布在骨架颗粒之间,则具有较 大的胶结作用,土的湿陷性愈弱。 3.黄土中的盐类,如以较难溶解的 碳酸钙为主而具有胶结作用时,湿 陷性减弱,而石膏及易溶盐含量愈 大,土的湿陷性愈强。
4.影响黄土湿陷性的主要物理性质 指标为天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黄土的天然孔 隙比愈大,则湿陷性愈强。实际资 料表明;西安地区的黄土,如e<0.9, 则一般不具湿陷性或湿陷性很小; 兰州地区的黄土,如e<0.86,则湿 陷性一般不明显。 黄土的湿陷性随其天然含水量的增 加而减弱。
桥梁工程中,对较高的墩、台和超静定结构, 应采用刚性扩大基础、桩基础或沉井等形式, 并将底面设置到非湿陷性土层中。对一般结 构的大中桥梁、重要道路人工构造物,如属 Ⅱ级非自重湿陷性地基或各级自重湿陷性黄 土地基,也应将基础置于非湿陷性黄土层或 对全部湿陷性黄土层进行处理并加强结构措 施。小桥涵及其附属工程和一般道路人工构 造物视地基湿陷程度,可对全部湿陷性土层 进行处理,也可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性或仅 采取结构措施。
5.在一定的天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 量情况下,黄土的湿陷变形量将随 浸湿程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 当压力增加到某一个定值以后,湿 陷量却又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少。 6.黄土的湿陷性从根本上与其堆积 年代和成因有密切关系。充分反映 了我国黄土的地层年代划分及其湿 陷性特征。
黄土湿陷性的判定
黄土的湿陷性判定多用室内侧限压缩试验 所得的湿陷系数来判定,试验方法基本同一 般土,所不同的是在规定压力作用下并压缩 稳定后开始浸水,计算土样在浸水前后并压 缩稳定后的高度或孔隙比,求出湿陷系数, 用来判定黄土是否具有湿陷性,黄土的湿陷 系数按下式计算:
(三)石灰土挤密桩法、二灰(石灰 与粉煤灰)挤密桩法
用打入桩、冲钻或爆扩等方法在土中成孔, 然后用素土、石灰土或将石灰与粉煤灰混合 分层夯填桩孔而成桩,用挤密的方法破坏黄 土地基的松散、大孔结构,以消除或减轻地 基的湿陷性。此方法适用于消除5~10m深度 内地基土的湿陷性。
(四)预浸水处理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利用其自重湿陷性的特性,可在建(构) 筑物修筑前,先将地基充分浸水,使其在自重作用下发生湿 陷,然后再修筑建(构)筑物。 预浸水适用于处理厚度大于10 m而自重湿陷量大于50 cm的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水坑的边长不小于湿陷性土层的厚 度,坑内水位不应小于30 cm,浸水时间以湿陷变形稳定为 准。工程实践表明,这样一般可以消除地表下5 m以内黄土 的自重湿陷性和它下部土层的湿陷性,效果较好。但预浸水 后,地面下5 m内的土层还不能消除因外荷所引起的湿陷变 形,还需按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配合采用土垫层、重锤夯 实法或强夯法等措施进行处理。由于此方法耗水量大,处理 时间长(约3~6月),所以在推广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也应考虑预浸水对邻近建(构)筑物和场地边坡稳定 性的影响,附近地表可能产生开裂、下沉等。
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
黄土湿陷性强弱与其微结构特征、颗粒组成、 化学成分等因素有关,在同一地区,土的湿 陷性又与其天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有关, 并取决于浸水程度和压力大小。
1.根据对黄土的微结构的研究,黄土中 骨架颗粒的大小、含量和胶结物的聚集形 式,对于黄土湿陷性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影 响。 骨架颗粒愈多,彼此接触,则粒间孔隙大, 胶结物含量较少,成薄膜状包围颗粒,粒 间连结脆弱,因而湿陷性愈强; 相反,骨架颗粒较细,胶结物丰富,颗粒 被完全胶结,则粒间连结牢固,结构致密, 湿陷性弱或无湿陷性。
s
hp h hp
/ p

s
ep e 1 ep
/ p
其中: 、 hp --分别是保持天然含水量和结 ep 构的土样,在侧限条件下加压到规定压力P(KPa) 时,压缩稳定后的高度(cm)和孔隙比; / / 分别是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在浸水 hp , e p 作用下压缩稳定后的高度(cm)和孔隙比; 分别是土样的原始高度(cm)和原始孔隙 ho , e 比; o
黄土发生湿陷的原因与主要影响因素
发生的原因 内在因素:黄土的结构特征及其物质组成。 黄土的结构是在形成黄土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造成 的,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是黄土形成的必要条件。 黄土在干燥时具有较高的强度,而遇水后表现出 明显的湿陷性,这是由黄土本身特殊的成分和结 构所决定的。 外部条件:水的浸润和压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