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醉翁亭记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环滁 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琅琊也。
注释: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环,环绕。 诸:各个,众。 尤:格外。 蔚然:茂盛的样子。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
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树木繁茂幽深秀 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原文: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原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注释:
意:情趣。 乎:相当于“于”。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领会。 寓:寄托。
译文: 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
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原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原文: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 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注释:
酣:尽兴地喝酒。
丝、竹:泛指音乐。
中(zhòng):射中。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
苍颜:脸色苍老。
弈:下棋。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
注释:
已而:不久。 从:跟随。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去:离开。 乐:欢乐。
译文: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
家,宾客跟在后面。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 叫,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
原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
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名: 名之者谁 命名,动词 有仙则名 出名,动词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动词
6.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动词 云归而岩穴暝 指散开的云又回聚到山上来,动词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动词
7.乐:山水之乐 乐趣,名词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欢乐、高兴,形容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第一个乐:以……为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第二个乐:乐趣,名词
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注释: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应:应答。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 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语。
译文: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树下休息,
前面的人呼唤, 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 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玩。
山间之朝暮也。
注释:
而:就,连词,表顺承。 云归:云聚拢。 暝:昏暗。 晦:阴暗。
译文: 又如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就散了;云气聚拢
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之时,就是 山间的早晨和傍晚。
原文: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注释:
欧阳修因支持韩琦、范仲淹等人的革新运动,遭到保守 派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后,欧阳修被贬到滁州。《醉翁亭 记》就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 政治,大力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而 且滁州又有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些都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 但是当时的北宋王朝政治昏暗,奸邪当道,有志改革图强的 人纷纷受到打击,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 长,这又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记的分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 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
的散文体裁。
“六一居士”名号的来历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 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 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 一乎?”
原文: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注释:
临:在……旁。 渔:钓鱼。 洌:清澈貌。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前陈:在面前摆着。前,在面前,名词作状语。
译文: 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
水香,酒清而醇,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 摆着,这是太守在举行宴会。
2. 了解写景顺序,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难点)
3.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 翁,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 忠公,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人。北宋 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 领导者。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 撰《新五代史》。代表作有《朋党论》《 醉翁亭记》《秋声赋》《卖油翁》《采桑 子》《踏莎行》《蝶恋花》等。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
开放。
秀:草木茂盛。
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水落而石出: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
往:上山。 穷:穷尽。
译文:
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 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 头显露,这是山中春夏秋冬四季。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 季的景物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11 醉翁亭记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不仅有许 多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无数蕴含着深厚文化 的人文景观。安徽滁州的琅琊山上就有这样一座亭子, 因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而声名远播。让我们循着先生的 记述,作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 听先生的心音。
1.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重点品析第三段 4. 这幅“太守与民同乐图”可以分为几个画面?它
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太守醉”是核心,其余是陪衬。
8.而:而年又最高 连词,表递进 日出而林霏开 连词,表顺承 朝而往,暮而归 连词,表修饰 溪深而鱼肥 连词,表并列 而不知人之乐 连词,表转折
(三)词类活用 1.名之者谁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 4.杂然而前陈者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面前 5.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六)名句积累 1.环滁皆山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 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景之醉
导思1.从第①段中找出奠定 全文的感情基调的句子,说 一说醉翁亭所在地琅琊山有 着怎样醉人的山景。
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注释:
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回,回环,曲折环绕。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坐落在高处。
译文: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
两座山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
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
人之醉
导思2.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 些与 人有关的画面?想一想 写这些图 景的作用是什么。
关键词: 与民同乐
情之乐
导思3.请思考文中 所写的几种乐之间 是什么关系,太守 究竟以何为乐。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 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醉翁亭记》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原文: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
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 号曰醉翁也。
注释: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辄:就。 号:取别号。
译文: 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
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 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年纪 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 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两句在文中起到了什 么作用? 【答案】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 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 全篇各部分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
3. 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了什么方式? 【答案】都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 朝暮之景”分写的是从早到晚的景色,“日出而林 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的是“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四时之景”分写的是由春到冬 的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 洁,水落而石出”;总收的是“山间之四时也”。
一 读一读字音
chú
环滁
láng yá
琅琊
míng
岩穴暝
chán
潺潺
liè
酒洌
zhé

zhòng
射者中
二 写一写字形
yǔ lǚ( 伛 偻 ) 阴yì( 翳 ) 林hè( 壑 ) 野sù( 蔌 )yì( 弈 )者胜 gōng( 觥 )筹交错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香花;今义:芳香 2. 至于负者歌于途 古义:背着东西的人; 今义:失利的一方 3.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4.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五)成语积累 1.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 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2.峰回路转:山峰、道路迂回曲折。现在常比喻事 情经历挫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显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4.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5.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 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 ……也:表判断。
山之僧智仙也
……也:表判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者……也:表判断。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者……也:表判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 饮少辄醉 省略主语“太守”,即“太守饮少辄醉”。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两个“之”字的后面都省略了介词“于”, 即“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译文: 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而在于射的射中
了目标,下棋的人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 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在尽情地欢乐。脸色 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 喝醉了。
原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
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注释:
乐:乐趣。 乐:以……为乐,意动用法。 述:记述。 谓:为,是。
译文: 但是鸟雀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 的乐趣。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够用 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 欧阳修。
1. 开头对醉翁亭周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引出本文描写的对象;②点明醉翁 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③层层烘托,突出 醉翁亭的美,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一词多义 1.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形容词 佳木秀而繁阴 草木茂盛,形容词 2.环:环滁皆山也 环绕,动词 如鸣佩环 玉环,名词 环而攻之而不胜 包围,动词 3.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坐落在高处,动词 临溪而渔 在……旁 把酒临风 对着,动词
4.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名词 与君离别意 情意,名词 目似瞑,意暇甚 神情,名词
3.倒装句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于两峰之间”为后置状语,应在“泻出”的前面, 即“于两峰之间泻出者”。
负者歌于途 “于途”为后置状语,应在“歌”的前面,即“负者 于途歌”。 行者休于树 “于树”为后置状语,应在“休”的前面,即“行者 于树休”。 醒能述以文者 “以文”为后置状语,应在“述”的前面,即“醒能 以文述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