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同一性危机中的观念混乱

合集下载

青少年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0503[转贴2006-01-01 15:39:27]字号:大中小一、填空题1.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

2.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智力成分亚理论 。

3.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卡特尔 。

4.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个人童话。

5.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是观察学习。

6.青少年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7.社会性只是社会化的内涵之一,并非社会化内涵的全部。

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不仅形成了发展了社会性,而且使个性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8.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

9.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10.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 个别差异性。

11.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采取决定和__执行决定____两大阶段。

12.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13.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道德信念。

14.青少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15.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16.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17.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__个人童话_。

18.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就是压力感。

19.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20.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 青少年期 。

21.情绪的产生以_需要__为基础。

二、名词解释1.同化:同化就是外界因素整全于一个正在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2.第二性征:第二特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应当注意,每个阶段都是以这个阶段产生的危机命名的。

这个阶段从出生持续到一周岁,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的口唇阶段十分一致。

2、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这一阶段发生在出生第一年后至第三年。

与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肛门阶段一致。

3、主动性对内疚这个阶段发生在第四年至第六年左右。

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阶段的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一致。

4、勤奋对自卑这个阶段从出生后第六年到第十一年间,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潜伏阶段相当。

大多数儿童整个发展阶段都是在学校度过。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个阶段发生在十二岁到二十岁左右,大致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生殖阶段。

埃里克森正是对这个心理社会阶段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因为这一阶段包含了他最著名的概念同一性危机6、亲密对孤立这个阶段称为成年早期,持续时间约二十岁到二十四岁左右。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不存在与它或以后的心理社会阶段相对应的阶段。

7、繁殖对停滞这个阶段发生在人生的二十五岁到六十五岁左右,亦称成年中期。

8、自我完整对失望这个阶段发生在六十五岁到死亡这段时间里,称为成年晚期。

埃里克森把自我完整定义为,只有这种以某种方式关心事物和人们的人,才能使自己顺应形影相随的胜利和失望,顺应其他事物的创造者,或者说顺应各种产品和思想的创造者——只有在这种人身上,这七个阶段的果实方能日臻成熟。

——我找不到比自我完整更好的词来表述它。

(1963,第268页)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只有回顾一生感到所度过的是丰足的,有创建的和幸福的人生的人才会不惧怕死亡。

这种人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

而那种回顾挫败人生的人则体验到失望。

看起来似乎令人奇怪,但是体验到失望并不象体验到满足感的人那样敢于面对死亡,因为前者在一生中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的目标。

里克森认为,发展变化贯穿我们的生命。

所有的人在生命中都面临着八种主要的心理社会危机或冲突。

无论某个特定阶段的冲突成功解决与否,个体都会在生物成熟和社会要求的推动下进入下一阶段。

论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心理危机干预

论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心理危机干预

论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心理危机干预作者:侯岩峰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年第04期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包围着广大中学生群体,中学生的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尚未定型。

面对多元价值选择时,他们无法准确判断事物;不能理解自己;对自我缺乏清晰的同一感;对外部的客观世界存在敌意;不愿意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使个人与外部环境发生矛盾;不能建立随时空或角色等变化的一致人格等,因而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极有可能出现逃避社会等反社会行为。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干预,中学生将日益丧失自身的价值主体性,构成难以克服的同一性危机。

埃里克森把人生全程发展中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八个必经阶段。

他以自我发展为线索,解释了这一发展过程,并在其中阐述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

每个阶段都不可逾越,但时间早晚因人而异。

而人格发展又是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或核心问题,当这个特殊的矛盾解决了,人格就发展了一步,所以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形成个人心理危机,也都可以视为一个关键的危机。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一般处于由第四个阶段向第五个阶段过渡的时期。

第四阶段是6岁到青春期阶段,“此一时期的发展危机在于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两极间心理冲突的能否化解。

”第五阶段即青春期阶段,是人生全程八段中的最重要的时期,为人格发展历程中多个关键中的关键,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的阶段。

因此,青春期所面临的危机情境也较其他时期严重。

自我同一性作为青春期的核心发展主题,是整合人格的各种成分、构成人格完善的标志,进而是心理成熟的体现。

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其核心问题,自我是人格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核心和基础。

自我同一性作为心理结构,是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

同一性结构是个体与世界互动的结构或框架。

此同一性结构在遇到新的经历和信息时不断地同化与顺应,从而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参照框架和关于自己的理论。

埃里克森所提出的同一性概念是根据弗洛伊德在叙述犹太人的自我意识和民族的连带感时使用“内在同一性”这个词而来的,又被译为自我统合、自我认同等,旨在强调自我同一性作为人格结构的属性和实体性存在。

浅析个人同一性理论

浅析个人同一性理论

浅析个人同一性理论个人同一性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瑞克·埃里克森提出的一种心理理论,主要探讨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身份认同问题。

个人同一性理论认为,个体在青少年期间经历着一系列的心理危机和挑战,对自我和身份的认知和建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就个人同一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和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进行浅析。

个人同一性理论认为,在人的一生中,特别是在青少年期,个体对自我认知和身份建构的探索和形成至关重要。

艾瑞克森将个体在青少年期面临的心理挑战称为同一性危机,这一危机主要是指个体对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的迷茫和困惑。

在同一性危机中,个体需要探索和理解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性别、职业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问题,以建构属于自己的身份认同。

个人同一性的建构不仅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同一性危机中,如果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建构出积极健康的身份认同。

相反,如果个体对自己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缺乏认知和探索,就容易出现自我认知的迷茫和焦虑,甚至可能出现自我否定的情况。

在个人同一性理论中,埃里克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青少年期发展阶段的划分。

他认为,青少年期是人的心理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人在这一阶段需要面对一系列的发展任务和心理危机。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分为幼年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四个发展阶段。

在幼年期和儿童期,个体主要需要面对的是信任与不信任、自主权与羞怯的心理危机。

而在青少年期,个体需要面对的则是工作与热情、身份与角色混乱、亲密关系与孤独等发展任务和心理挑战。

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身份认同,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和意义。

最终,个体需要在成年期建构出积极健康的身份认同,并开始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

个人同一性理论也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和确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

建立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对大学生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促进大学生确立自我同一性提供了建议。

标签: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应对策略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大学阶段正处于人毕生发展中的成年早期。

这个时期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定位的作用,决定着个体终身发展方向。

从受成人保护的青少年,到需要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青年人,大学期间个体发生着巨大的社会角色转变。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确立自我同一性,指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他人所知觉到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

青年人会在大学时期接触到不同的人,了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尝试着选择,再检验一下是否符合自己。

当自我意识发生矛盾时,经过自我调节在新的水平上达到一致,如此循环往复,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健全发展,对于自己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可以很好地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统和起来,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一、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1.主观方面1.1 自我意识中的矛盾步入大学前,学生学业繁重,无暇去充分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而大学期间学生有了更多时间进行自我探索。

个体意识的“自我”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客观而真实的自我常常处于一种不一致的状态。

如果大学生无法良好的调节,很可能会产生过度自满或自卑的情绪,使他们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

其二,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有些大学生从未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做过考虑,每天只是消极度日。

还有些大学生自视甚高,目标定的过高,最后却无法实现,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失败感。

对现實不满却又无法改变,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巨大差异使之产生自我冲突,从而出现自我否定、拒绝接纳自我、过分怀疑自我的倾向。

同一性危机

同一性危机

同一性危机
同一性危机也称同一性混乱。

是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

同一性危机出现在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的第五阶段(12到18岁)。

指青年在寻求自我同一性过程中出现的同
一性失败的现象。

对自我缺乏清晰的同一感,不清楚或回避考虑个人品质、努力目标、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价值观等课题,甚至无法“发现自己”。

艾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的两个极端情形,极端情形之一是“自我同一性过剩”,艾里克森称之为“狂热主义“,各种狂热现象”。

它是指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
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

这些人将一些人召集于自己的周围,将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而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这种“过于自我”状态,容易导致自我中心、个人崇拜、狂热主义等不良社会态度。

青少年的理想主义和他们的绝对倾向(非黑即白)是普遍存在的。

但如何防止这种绝对主义倾向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一种情形是同一性缺乏,艾里克森称之为“拒偿”。

指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

一些青少年将自己熔于某一群体中,尤其是那些可提供“同一性细节”的群体,如:崇拜宗教组织、黩武暴力组织、复仇组织、吸毒组织等,将自己从主流社会的规范中分离出来。

他们容易卷入和采取某种破坏
性的行为,如暴力、吸毒、攻击。

他们有自己热衷的事情,但这些事情是反社会主流文化的。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辅导案例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辅导案例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辅导案例一封绝情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辅导案例成长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

走过困顿与彷徨,才能显现丰盈的生命!——题记基本情况Lily(化名),初三女生。

1米六的个儿,瘦弱的身材显得高挑而单薄。

白皙的脸庞,习惯性地眉头紧锁,一双凝神的眼睛总是若有所思,但又时不时地透露出一丝丝的忧郁与彷徨。

初三,一个满灌升学压力的非常时期。

于是,某班的10个女生一同来到咨询室,彼此诉说着学习的艰辛、考试的焦虑。

当事人就在旁边,安静地听着同伴们的声声叹息。

也许是大家对成绩的过分在意,当事人突然开口:“老师,我常常问自己,我到底是为谁而学?我不知道自己活在这世上有什么意义?为了什么而活?”说完,她潸然泪下,轻声抽泣起来。

全场哑然,静静地听她诉说:“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很虚伪,不可信。

他们跟我在一起不过是因为我的成绩好,但我却不知道成绩好对我有什么用。

以前的我可以对学习不屑一顾,即使恶作剧我的朋友都会包容我,我过得十分开心。

可是现在,我不可以了,我不再相信任何人,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学习有什么好……”她越说越激动,双手紧紧攥在一起:“我曾经想过死,用刀片割自己的手,但又不甘心!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我常常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活……”二、问题分析(一)问题概述平息了当事人的情绪,我与她约定了第二次单独会面的时间。

她如约而至。

与她的深入沟通,她的心理困扰渐渐清晰起来,一个精力旺盛、活泼大胆的个性女孩也逐渐从这弱不禁风的躯壳里浮现出来……当事人生性活泼好动,自小生活在亲人的百般呵护之下,养成了她敢想敢做、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

到了学校,大胆活泼为她赢得了一些愿意追随她的朋友。

她们相处愉快,经常有一些“疯丫头的校园恶作剧”。

然而,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使她分不清何为善意的恶作剧,何为恶意的玩笑,不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正当她沉浸在“唯我独尊的良好心态”中时,最要好的朋友却写了一封“绝情信”,信中坦言:她早就难以忍受当事人的很多做法,如果当事人不能改变,那么,她将断绝这亲如姐妹的朋友关系。

2020广东肇庆教师招聘考试: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辨析

2020广东肇庆教师招聘考试: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辨析

2020广东肇庆教师招聘考试: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辨析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认知及感觉。

自我同一性所解决的是过去的我、现在的我、他人眼中的我,以及这些是不是同一个我的问题。

它的确立是青年期最重要的发展课题,若青年的自我同一性不能建立,则会导致其社会角色的混乱,甚至人格分裂。

马西亚认为青少年有四种同一性状态:(1)同一性获得。

青少年已经体验了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同一性问题,选择了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并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投入。

同一性获得者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最佳状态,这样的青少年通常表现出更高的自主和自尊水平,具有更高的自我发展潜力,对外部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2)同一性延缓。

这类人正在经历艾里克森预言的危机,正在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方向。

他们要做出一个承诺,但是现在仍然在各种选择之间犹像不决。

他们往往具有更高的焦虑水平,并通过拒绝、发泄和认同来控制焦虑,同时表现出较低的决断性。

(3)同一性早闭。

这类青少年并没有经历过危机或者探索,而过早地做出了投入,但这种投入是非自觉的,是以别人对他的期望为投入方向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目标做的决定。

这类人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好孩子”。

通常会表现出高水平的专制性,低水平的自主性和外控的行为方式。

(4)同一性扩散。

这类青少年没有仔细思考或解决同一性问题,也没有详细计划将来的生活方向。

他们既没有对各种选择进行探索,也没有做出投入。

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没有方向且缺乏心理活力,外向性较差,在人际交往上容易出现障碍。

对比辨析:例题展示:1.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类型属于()。

A.同一性达成B.同一性延缓C.同一性停滞D.同一性混乱1.【答案】C。

当代青少年的性别同一性与同一性危机研究

当代青少年的性别同一性与同一性危机研究

2012年第10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0,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298期)Total No .298收稿日期:2012—08—20作者简介:田野(1982—),男,辽宁黑山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性别同一性与同一性危机研究田野(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类,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离不开繁衍。

本文介绍了性别同一性与性别同一性危机的概念,分析了目前社会上性别同一性危机的表现主要有:性别中性化、双性化、异性化和同性恋现象,提出导致性别同一性危机的原因,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类人群以及使他们摆脱危机的办法。

关键词:当代;青少年;性别同一性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53—02生殖力量依赖于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两性的年轻人发现了他们个人的同一性,在亲密、爱恋和结婚中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各自的传统得到新的活力,共同创造和培育下一代。

可是目前有一些人对自身的性别认知出现了障碍或是混乱,出现了性别同一性危机,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性别同一性危机(一)性别同一性危机的概念生物学的性是从性器官上来区别,心理学的性是用脑来判定。

性别同一性危机是指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自己对身体属于哪一性别也一清二楚,但其性意识中却确信性别属于与己肉体之相反性别,因此,迫切希望以那种相反之性别角色来生活。

(二)当代青少年中性别同一性危机的表现1.性别表现趋于中性化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与新浪网,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2019人参与),26.3%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很多具有中性气质的人,其中3.8%的人表示身边这样的人“非常多”。

对埃里克森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的理解

对埃里克森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的理解

对埃里克森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的理解10应心100404028 胡雯君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对于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我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的稳定连续感。

自我同一性是在应对许多选择中形成的:什么样的职业是我想要的?我该信仰什么宗教、道德和政治价值?作为有性别的我该承担什么责任?茫茫人海中我的位置在哪里?同一性并不是在青少年时期才出现的,早在幼年时期,儿童已经形成了自我感知。

但是,青少年时期却是个体第一次有意识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埃里克森认为,虽然自我同一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很重要,但是青少年期是同一性最混乱的时期。

青少年普遍经历着一个心理社会的“延缓期”。

在这一时期他们可以对同一性的不同方面进行探寻而不需要最终一定去执行。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身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

例如,一个青少年可能暂时会有几种不同的职业目标,但成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个最终选择。

经过了这个危机阶段,青年将获得更稳定、更巩固的自我认同感。

自我同一性实现得好,能够促进个体人格的整合;实现得不好,容易造成个体内心的矛盾、困惑与迷茫,造成个体价值与意义的危机,极端的甚至容易导致自我分裂、精神疾患。

如果年轻人不达到同一性的确立,就有可能引起统一性扩散或消极统一性发展。

个体在同一性确立的过程中,如果难以忍受这一过程的孤独状态,或者让别人去吧我自己的决定,或服从别人的意见,或回避矛盾,拖延时间,就会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这类个体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们没有形成清晰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

消极同一性是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形成了社会不予承认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

自我同一性还包括一种连带感和归属感,即个体感到自己从属于某一个社会或集团,他接受自己所属社会或集团的价值观念,可以容忍社会的一些不足。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叙事——同一性危机与混乱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叙事——同一性危机与混乱

后 均未 成功 :固执使用 网络 而不顾 其 明显 的危害性
后果 , 即使知道 网络使 用 的危 害仍 难 以停 止 ; 因使用

青 少年网络成 瘾情况介绍
2o 0 8年北京 军 区医院发 布 了 《 网络成 瘾临床 诊 网络 而 减少或放 弃 了其 他 的兴趣 、 乐或 社交 活动 ; 娱
试 不 同 的叙 事 建 构 呈 现 其 群 体 特 征 的 现实 。正 如 等 来缓解 ; ) ( 下述 5条 内至少符合 1 : 达到满 足 3 条 为 Eisn 讲的青少 年时期 的 自我 同一性和 角色混乱 感而不 断增加 使用 网络的 时间和 投人 的程度 ;使 用 r o所 k 的观点 ,可以为 学者 和普通 大众解 释 网络 成瘾 青少 网络 的开始 、 结束及 持续 时间难 以控制 , 多次努力 经 年群体 的特征 并重塑研 究 的视 角。
也称“ 病性 网络使用 ” 。目前 国 5 . ,其 中 网 瘾 青 少 年 约 占青 少 年 网 民 总数 的 随 的一 种生理性不适 。 1% 2 1. 3 %。2 1 2 0 0年 1 1 月 5日公 布的最新 数据资料显 示 内诊 断标 准较多 。其 中以北京 军 区总 医院标准 最为 我 国网民规模 达 到 38 人 , 民规模 较 2 0 . 4亿 网 0 7年 已 权威 : ) 网络 的使 用有 强烈 的渴求或 冲动感 ; ) (对 1 ( 减 2 烦 易激 惹 、 注 翻一番。对 于网络成瘾青 少年群体性 现实特征 , 社会 少或 停止 上 网时 会 出现周 身 不适 、 躁 、 建构主义 告诉我 们 。所 谓 的现实 是 由不 同 的叙事构 意力不 集 中 、 睡眠 障碍等戒 断反 应 ; 述戒 断反应 可 上 成。作为对 网络成 瘾青少年 群体 的研究 。 实质是尝 通过使 用其他 类似 的电子媒 介 , 电视 、 上游戏 机 其 如 掌

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

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埃里克森,1963年)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

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来看待青少年心理特点『摘要』:本文试图从价值体系的重建来看待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历程,并以此过程来解释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其中一种成因。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心理特点价值体系前言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为:敏感,情绪化,叛逆,渴望孤独又害怕孤独,渴望被理解而又不主动去理解他人,渴望独立、自由而又离不开父母的照顾,时常感到渺茫,想跟他人倾诉而又怕他人看穿自己。

心理充满着矛盾,有时觉得好像不了解自己,世界看起来很陌生,想封闭自己…正文这些心理特点为什么会出现青少年时期而不是其他时期?是生理原因造成的还是心理原因或是社会原因引发的?本文试图借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这个概念来解释这些现象,并且尝试从价值体系的重建入手来看待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

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中潜存的青少年问题

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中潜存的青少年问题


但是,

自 的角色定



量的、 影 响 力 的 群 ,
比 如 某 个 个 或 同 龄 人 的 “帮派
效”
,“同一性 ”就出
现了, 就 是 说 个
个 的 同 一 性 尤 为 容 “、
”, 对 他 人 提 出 的 “角色
定”

想;
寻其



上是通过其群
的价定自
即同龄群
在帮其 D我想为

中要
比如
影中
的D
为 的问题行为,是指 |
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顺利
环境 ,致使他们出现 困难,
在家庭、学 校 及 社 等 各 个 ,
发生生理上的或精神上的 困扰。[1]就 是 说 当 个 遭 难
以 忍 的 困 扰 与 挫 折 ,若无
对 措 施 ,极 引 焦 虑 与 安从导致行为上的困扰, i 问题行为便产生了。
(一
校园欺凌问题
近 ,校园欺凌问题已
容忽视 从 “同一性 ”角度
分 析 问 题 :以 ,个 在 寻 求 个
同一性的过程中,老一代 : 下一代树立一个他们认为 I
或 理 想 的 角 色 形 象 ,下一代则
通常试满足其父母对他们的

如 今 ,长辈们
再 D ”的 为 下 一 代 、 僵
”的角色
,即 使 提 供 ,下一

为认为对自的
即个对自我的角色认
,一

为:
个对自我认
、 无目
的、 自 人
为 、对 与 与 缩 ,最后索
性什么 想 ,沉 浸 自 己 的 世
界 中 ,试 与 外 界 隔 绝 甚 至 想 要

青少年权威接纳混乱的主要原因分析——由“三星崇拜”引发的同一性思考

青少年权威接纳混乱的主要原因分析——由“三星崇拜”引发的同一性思考
少年 的 娱 乐精 神
至少不是 “ 最优解 ” ) 。但绝大 多数青少年乐于崇拜 的必定是 后者 ,因为在青少年 眼中 ,前者显然死板 、无趣甚至带有几 分 “ 庸俗” ,不及后者光鲜亮丽又有几分 “ 文艺腔” 。把 明星 的 “ 一夜成名 ”当成 通往 名利的终 南捷径 ,最终促使青少 年 在潜意识 中选择 了崇拜 明星。 ( 三 )学校教育 的单一性 ,抑制 了青 少年的个性发展 学校教育的刻板 和单一绝非某个 国家的 “ 特色” , 而是一 个世界性的问题 。这个单 一性 又有 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 首先是评价系统 的单一性 。以分数论英雄 ,是学校 的评价准 则 ;其次是起点和终点 的单一性 。来 自同样 的地方 ( 上一所 学校 ) 、去往 同样 的地方 ( 继续深造 ) ,这是青少年对于 自身 所处的学校的基本观感 。而 由于学生们对学校及其所属物 的 普遍失望 ,教师往往难 以在他们最需要 的时候充 当最起码 的 引导者的角色,而那些或是清新可人的、或是外表俊美的、 或是孔武有力的明星再次成为青少年们心灵的监护人 ,进而 对明星的崇拜 也成 为他们最后的庇护所。 ( 四 )同辈群体 的影响是 明星追逐 成风成流 对青少年 们来 说 , 最重要 的同辈群体就是学校里 的同学 ,
由于大众传媒的科技化 、规模化、商业化运作 ,“ 利益” 成为它们进行舆论传播的重要依据。于是我们不难理解 ,为 何如今 的社会舆论习惯于把传统的政治 、思想 、文化 、道德 权威塑造为无趣的、单 调的、缺乏生命力 的,而更习惯于关 注有关各类明星的大至生死 ,中至婚嫁 ,小至病痛的各类事 件 ,明星与大众传媒 、社会舆论 实际上 已经联合起来 ,形成 了一种循环再生产的模式 。 面对此类信息 的狂轰滥炸、“ 头脑 风暴” , 思维拣择能力不强的青少年 自然无力抵抗 ,或者在潜 意识就 已缴械投降 ,不知不觉地成为 “ 追 星”大合唱中的一 员。 ( 六) 传统文化 的失 落和 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 ,催生 了青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矫治例析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矫治例析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矫治例析◎周旻摘要自我同一性混乱是高中生在人生试探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征多为同一,性过剩及扩散。

高中生确立健康的自我同一性,可以通过认知,祛除择善固执、因果错位、标准单一问题,提升认知复杂度;借助实践,让团体力量传递信息、提升技能、激发希望。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编码文章编号自我同一性;认知;生涯规划G41A2095-1183(2019)12-0066-03/1轩,高一时成绩优秀;高二因不满现行/J、高考制度及备考策略,拒绝配合任课老师,选择自学;髙三成绩严重下滑,纪律松懈,高考失利选择复读。

此案例反映了高中生在人生试探期(15-17岁)普遍存在的心理共性及问题。

为此,笔者试以此为例,以生涯理论为抓手,梳理试探期高中生的心理共性,剖析自我同一性混乱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同一性意识确立是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Super的《生涯发展阶段与发展任务汇整表》指出:“15-17岁是个体生涯发展阶段的试探期。

处于该年龄阶段的个体此时会考虑需要、兴趣、能力与机会,会有暂时性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工作中细加思量。

”⑴这可以解释小轩尝试自学的心理动机:作为成绩优异的学生,认为有能力在高二时对自我发展进行一系列规划。

而对学习经验的自我试探,意味小轩走向新的转型期:在高一建立的稳定学习模式并维持一段时间后,他需要经受新的角色与环境探索,从而获得成长。

这是高中生心理发展成熟的必经阶段,体现了自我同一性意识的确立:对自我有充分的了解,对自我确认和发展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和选择。

二同一性混乱情形的案例分析(一)同一性过剩作为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组成,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为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自身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121,其确立过程常伴随各种危机和失败。

Erikson 指出,同一性混乱的极端情形之一是,个人过分坚信自己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这种“同一性过剩”状态很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狂热主义等不良社会态度。

青春期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危机及社会根源

青春期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危机及社会根源

青春期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危机及社会根源作者:张晓卉来源:《教育界·下旬》2013年第08期【摘要】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人格发展阶段面对的任务。

自我同一性危机成为当前多数青春期学生发展问题的心理根源。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危机表现根源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基于生物本能视角理论不同,而是一种社会化视角下人格发展理论体系。

强调个体人格发展重点在个体的社会经验上,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

在本能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成长过程中与社会进行互动,完成社会化过程,实现人格发展。

社会化过程对不同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表现为不同阶段的不同“危机”。

“危机”只是每个阶段的特征性标准,并不表示只有负面意义;因为个体受到危机感的压力,他必须学习如何调适自我,从而符合社会对他的要求;调适自我之后,使危机得以化解,就等于个体的自我获得了进一步的成长,也表示个体的人格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青春期是埃里克森人格阶段划分的人生第五个发展阶段,从12岁开始,至20岁左右。

这个阶段是儿童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危机的矛盾,为进入成人期打下基础。

此一阶段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危机”。

什么是自我同一性呢?通过前4个阶段的发展,儿童懂得了他是谁,具有什么特点和能力,了解了自己在不同的场合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例如在家里是父母的孩子,在外面是同伴的朋友,在学校里是学生。

此时,儿童要把这些特征和以往的经验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一贯如此,将来也如此”的“我”的形象,这就是自我同一性。

它既包括了受到正向鼓励自己接受的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的自我,也包括接受过惩罚或批评的、失败的和无能的自我。

自我同一性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1)对个人未来的方向和个人独特性的意识;(2)对个人以往各种身份,各种自我形象的综合感;(3)一种对异性伴侣和爱的对象能做出明智选择的意识;(4)一种对未来理想职业的向往和作为社会负责任成员的意识。

青少年自我意识危机

青少年自我意识危机

青少年自我意识危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往往会面临着自我意识的危机。

自我意识危机是指青少年在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和认识他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困扰和挣扎。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往往会对自己的身份、角色、目标和未来感到困惑和迷茫,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自我意识危机的原因、表现以及如何有效应对。

原因分析青少年自我意识危机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身心发育不平衡是导致青少年自我意识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青春期,青少年的身体发生巨大变化,荷尔蒙水平波动大,情绪容易波动,这种身体上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不适和困扰,使他们对自己产生了疑虑和不安。

其次,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青少年自我意识危机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家庭结构、教育制度、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选择和挑战,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此外,家庭教育方式、同伴关系、学校环境等也会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产生影响。

表现特征青少年自我意识危机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绪波动明显。

青少年在面对自我认知不清、社会期望过高等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冲动等特点。

第二,自尊心脆弱。

由于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对自己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自尊心往往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挫折感的打击。

第三,行为反常。

一些青少年在面对自我意识危机时可能会表现出行为反常、逃避现实、沉溺于虚拟世界等问题。

应对策略针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危机,家长、老师和社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引导。

首先,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在孩子面临困难时给予适当帮助和鼓励。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社会应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

综上所述,青少年自我意识危机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这个特殊阶段,我们应该给予青少年更多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困难时期。

马西亚提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的教育启示

马西亚提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的教育启示

马西亚提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的教育启示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认知及感觉。

自我同一性所解决的是过去的我、现在的我、他人眼中的我,以及这些是不是同一个我的问题。

它的确立是青年期最重要的发展课题,若青年的自我同一性不能建立,则会导致其社会角色的混乱,甚至人格分裂。

马西亚认为青少年有四种同一性状态:(1)同一性获得。

青少年已经体验了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同一性问题,选择了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并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投入。

同一性获得者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最佳状态,这样的青少年通常表现出更高的自主和自尊水平,具有更高的自我发展潜力,对外部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2)同一性延缓。

这类人正在经历艾里克森预言的危机,正在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方向。

他们要做出一个承诺,但是现在仍然在各种选择之间犹像不决。

他们往往具有更高的焦虑水平,并通过拒绝、发泄和认同来控制焦虑,同时表现出较低的决断性。

(3)同一性早闭。

这类青少年并没有经历过危机或者探索,而过早地做出了投入,但这种投入是非自觉的,是以别人对他的期望为投入方向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目标做的决定。

这类人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好孩子”。

通常会表现出高水平的专制性,低水平的自主性和外控的行为方式。

(4)同一性扩散。

这类青少年没有仔细思考或解决同一性问题,也没有详细计划将来的生活方向。

他们既没有对各种选择进行探索,也没有做出投入。

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没有方向且缺乏心理活力,外向性较差,在人际交往上容易出现障碍。

对比辨析:例题展示:1.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类型属于( )。

A.同一性达成B.同一性延缓C.同一性停滞D.同一性混乱1.【答案】C。

解析:青少年达到同一性发展的正常水平,即同一性达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1,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277期)Total No .277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十六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09YJC710006)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1—09—25作者简介:丁炳正(1985—),男,河南禹州人。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浅析青少年同一性危机中的观念混乱丁炳正(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观念混乱是青少年同一性危机中的重要表现;青少年观念混乱主要表现在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理想信念、生活观念等方面;青少年出现观念混乱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帮助青少年克服观念混乱,实现青少年观念同一性,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同一性危机;观念混乱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026—03一、同一性危机与观念混乱的相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针对西方青少年身心发展错位的现象,提出了“同一性危机”的理论。

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需要充分了解和认识自我,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整合起来,对未来自己的发展做出合理的选择。

这既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的需要,也是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社会之间关系的需要。

但当青少年在认识与自己密切联系的各方面出现不能平衡自我、无所适从、内心迷茫和盲目时,就会产生同一性危机。

同一性危机也称同一性混乱,指青少年面对自身生理成熟、自我心理成长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冲突时企图重新认识自我而产生的自我意识上的混乱,实质是指自我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不一致、不连续。

埃里克森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列举了同一性危机的七种表现:权威混乱、时间混乱、两性的混乱、自我确认的混乱、工作的混乱、角色扮演的混乱、观念的混乱。

青少年的观念混乱是指青少年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受自身心理、多种社会因素影响,对拥有的各种各样的观念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中产生的认知矛盾。

出现观念混乱的青少年在认知上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所拥有的形形色色的观念思想,也不能理智地确定自己应该认可、坚守的观念和应该抵制、放弃的观念,这不仅使青少年在对关乎自己的重大问题上产生极端的认识或理解,更会导致青少年在行为上的偏执,对自身、家庭以及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认识青少年出现观念混乱的表现,寻求对策引导其形成观念的同一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青少年观念混乱的主要表现价值观念混乱,即在对价值的一般观点和根本看法上出现了混乱。

主要表现为:受个人主义影响,个人价值观念占可观比例;侧重用个人需要和利益得失来认识和评价价值目标,呈现出功利化的色彩,缺乏崇高的价值理想;价值观念复杂多变,缺乏稳定性和一致性。

道德观念混乱,即对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道德观念认识上的错误。

主要表现为: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相对模糊;诚信缺失,言行不一;违背公共道德,缺乏社会公德责任感和集体观念;家庭观念淡薄,伦理道德素质低下;网络道德缺乏,无视法律规范;空谈道德、怒斥社会缺德现象,但很少能做到知行合一。

人生观念混乱,即在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和态度的看法上出现了混乱。

主要表现为:人生目标的选择上偏重个人因素,忽视社会需要;人生态度积极乐观,肯定和信任他人的同时人际顾虑和不信任成分在增长;人生幸福观的确立上优先考虑单个62家庭,欠缺社会责任;人生价值的评价上重视个人利益因素,偏离社会价值取向等。

理想信念混乱,即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迟疑和模糊。

主要表现为:认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心不足;政治信仰存在多元化、模糊化倾向;承认社会理想对实现个人理想的作用,但更注重个人理想的务实化,社会责任感不强;认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但科学理论水平不高,不能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低下,面对竞争、社会问题时,易出现消极心理,难以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生活观念混乱,即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看法上出现了偏差。

主要表现为:在生活态度上,拜金主义思想倾向出现,审美观的功利性和开放性倾向突出;在生活方式上追求多样性,但情感倾向、是非标准、善恶界限在此过程中受不良因素影响比较模糊,盲目从众模仿、追新求异;在生活内容上,重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不高,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看作是过时观念;在生活能力上缺乏自理自立能力,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和经验。

三、青少年观念混乱的原因(一)全球化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对青少年观念形成的影响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西方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断地涌入我国,与我国的政治文明与价值观念不断交织、冲突。

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最有可能受各种价值观影响的时期。

面对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侵蚀,部分青少年学生由于认识水平有限、思想活跃、辨别能力不强而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甚至有人认为只有西方的价值观念才能解决中国现实存在的问题。

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同一性危机的观念混乱。

(二)经济社会转型期不同思想观念的交织对青少年观念形成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持续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进入到社会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分化加速,社会流动性加大,经济成分多种多样,利益多元化明显,各种各样的观念应运而生。

一些青少年无法在不同的思想观念的交织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思想观念体系,从而出现观念混乱。

此外,诸如贪污腐败、教育资源失衡、社会不公、高房价高医疗、社会保障不健全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所造成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观念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动摇了其已经确立的正确观念,使其无法保持自我观念的稳定和持续。

(三)网络信息时代信息获得方式对青少年观念形成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不断普及,网络时代已经到来,这改变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青少年通过网络可以迅速快捷地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这种通过搜索很容易找到所需信息的便利与快捷使得青少年过度依赖于网络,缺少了自己的思考与分析。

面对网上出现的大量信息,他们若缺少分辨信息的能力就会盲目相信、接受错误信息,造成观念上的混乱。

(四)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的冲突对青少年观念形成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然而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重视规范,忽视引导,教育方式枯燥单一。

青少年是被动地学习了关于思想道德观念的知识,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重视学生的智力的发展而忽视其思想道德观念的发展,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思想言行不仅不去加以纠正,而且家长一贯自认为正确的错误观念和行为还在误导学生去效仿学习。

在社会教育中,青少年又面临着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和各种错误观念的诱导,致使青少年难以选择、确立正确的观念,从而导致其出现同一性危机中的观念混乱,甚至会引发青少年犯罪等严重社会问题。

(五)青少年心理发展水平对其观念形成的影响在青春期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他们的生理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生理的成熟没有带来心理的同步成熟,而是处于半成熟状态。

心理上发生的急剧变化导致青少年自我意识突出,要求独立自尊,关注自我发展,情绪波动比较大,心理稳定性不高,渴望交流却又自我封闭,同时又缺乏良好的辨析能力和认识能力,使得对自己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思想时更是难以辨别,面对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差距时,青少年更容易陷入困惑、苦闷,动摇其对生活、对自己的信心。

四、克服观念混乱,实现青少年观念同一性的教育对策(一)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社会信仰我们应该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使科学的理论成为青少年强72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武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青少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改变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注重引导教育;结合形势,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结合青少年的实际发展需要和正当利益诉求来进行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加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增强科学理论的说服力,从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

(二)加强心理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心理变化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所以,我们要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心理变化。

应当完善心理咨询途径,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咨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青少年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节技能;关注青少年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交流,有效化解心理矛盾等等,引导青少年全面认识自己,控制自己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性对待人生中出现的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生活观念,促进青少年观念同一性的形成。

(三)培养青少年批判性思维,合理看待国际国内的变化面对全球化时代各种文明的交织冲突和社会转型时期不同价值观念的涌现,我们有必要帮助青少年合理看待各种思想的出现和本质,选择科学的价值观念,消除观念混乱状态,形成稳定的观念体系。

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宣传国家政策,采取设置问题情境、提问、辩论、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来激发青少年思辨能力,使其积极思考遇到的各种疑问,在参与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思辨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使得青少年逐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摒弃盲目接受、无所适从的状态。

在合理对待国际国内的变化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观念,实现观念的同一性。

(四)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教育资源,为青少年创造良好成长环境针对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不一致的状况,我们应该做到这三种教育目标和方向明确、一致,发挥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中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变教育方式,注重引导内化。

家庭教育上家长要积极配合,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的发展,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与示范。

社会教育中一方面寻找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契合点,为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整治社会不良现象,弘扬优秀文化,净化社会风气,为青少年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五)重视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应当精心设计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教学内容,通过讲座、阅读、讨论、文艺活动等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向青少年传播传统文化和道德,使他们熟悉传统文化与优良美德,培养其内在修养和人文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