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两数和乘以两书差公式教学设计

两数和乘以两书差公式教学设计

13.3.1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即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已有的整式乘法的知识中摸索、探究,提炼出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这一乘法公式。

2.使学生会正确运用公式进行整式乘法运算,感受公式的便捷。

3、通过剪纸拼图的活动,体会图形与数学恒等式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

4、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的公式的的结构特征及应用。

难点:正确运用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的公式。

学具准备剪刀、纸片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1.从前有一个狡猾的地主,他将一块长为x米的正方形一边增加2米,另一边减少2米,结果他说这块土地的面积不变,你觉得呢?现在这块土地的面积怎么表示?我们已经学过了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是什么?你会计算(x+2)(x-2)的结果吗?2.计算:(1)(x+1)(x-1)(2)(x+3)(x-3)(3)(2x+1)(2x-1)(4)(x+a)(x-a)计算后大家讨论并交流,所乘的两个式子具有怎样的特点,计算的结果有几项,具有怎样的特征?让学生动脑、动笔进行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两个二项式相乘,乘式具备什么特征时,积才会是二项式?为什么具备这些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会是两项呢?而它们的积又有什么特征?从而引出课题——乘法公式:两个数的和乘以这两个数的差(即平方差公式) (教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师评价学生的发现,从特殊中总结出一般性,得出两数和乘以它们的差这一乘法公式。

2、合作拼图,用图形的面积再一次说明公式,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

二、知识应用例1 计算(1+2x)(1-2x).解:(1+2x)(1-2x)=12-(2x)2=1- 4x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条件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特征,并让学生说出本题中a,b分别表示什么。

例2 计算(2a+3b)(3b-2a)解:(2a+3b)(3b-2a)=(3b)2- (2a)2=9b2- 4a2本例题由学生交流完成。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优秀教案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优秀教案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案)(第一课时)巴中二中冯文[教学内容]: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理解..公式,在此基础上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并掌握2、过程与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概括——探索验证——应用实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公式的概括、验证、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密性,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式的验证及应用。

2、教学难点:找出具体问题中哪一部分相当于公式中的a,哪一部分相当于公式中的b。

[教学策略]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法......启发式探究性教学法......: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 学 准 备]1.学具准备:每位同学课前观察教材P29的图13.3.1,然后制作一张卡片,准备一把剪刀。

(图1:教材P29的图13.3.1) (图2:学生制作的卡片)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学 课 时]:共2课时,授课内容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约2分钟) 用视频播放下面的生活场景:小林到商店去买饼干,售货员告诉她:共4.2千克,每千克3.8元。

正当售货员还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小林马上说出了共15.96元。

售货员很惊奇地问:你怎么比计算器算的还快呢?小林很得意地告诉她:这是一个秘密。

提问:同学们,你能帮售货员揭开小林快速口算出4.2×3.8的秘密吗?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场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二、观察概括(约6分钟)a1.师:经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揭开这一秘密了。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这三道题目,并抽一名学生回答出最终..的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3.1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3.1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3.1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一. 教材分析《12.3.1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在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发现这个公式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代数基础,比如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加法等。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个公式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灵活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公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发现这个公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公式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发现这个公式的规律。

2.实例讲解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公式。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道具,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理数乘法、加法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找出几个实例,验证这个规律。

“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公式说课稿

“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公式说课稿

《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说课稿侯马市第五中学吉星晨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华师版八年级上册“12.3乘法公式”(第一课时):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2、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的典型范例.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仅给出了特殊的多项式乘法的简便算法,而且为以后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学习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提供了方法。

因此,“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在教学中具有很重要地位.所以,我将教学重点定为:“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的推导和应用.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根本,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为:(一)知识目标掌握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一公式解决问题.(二)能力目标经历“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公式的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猜想、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和符号感,感受利用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三)情感目标通过探究“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公式,培养团结协助的意识,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二、说学生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幂的运算和整式乘法,但在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时常常会出现符号错误及漏项等问题;另外,数学公式中字母具有高度概括性、广泛应用性,鉴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上有困难.因此,我们把教学难点定为:理解“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公式.三、说教法、学法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因而我采取的的教学模式定为:三先两主动,即让学生先说话、先动手、先总结,让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索。

学习方法: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数学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为了体现这一思想,我设计了一个实际问题. 这里只提供情境,刺激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华师大数学《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说课稿

华师大数学《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说课稿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各位。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是学习“因式分解”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公式在整式的乘法和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它是“数形结合”的代表,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典型,教材为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同时在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及其代数运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的理解,掌握,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教学目标:(1)掌握两数和乘以这两数差的乘法公式,会推导两数和乘以这两数差的乘法公式.(2)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了解两数和乘以这两数差的公式的几何背景.2、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数和乘以这两数差的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理解公式的几何意义及公式中字母的含义四、教法和学法1、教法: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结合本节课内容我主要采用情景引入、启发、探究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优秀教案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优秀教案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案)(第一课时)巴中二中冯文[教学内容]: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理.解.并掌.握.公式,在此基础上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概括——探索验证——应用实践” 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公式的概括、验证、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密性,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式的验证及应用。

2、教学难点:找出具体问题中哪一部分相当于公式中的a,哪一部分相当于公式中的b。

[教学策略]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探.究.性.教.学.法. :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发现过 程,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 学 准 备 ]1.学具准备:每位同学课前观察教材 P29 的图 13.3.1,然后制作一张卡片, 准备一把剪刀。

(图 1:教材 P29 的图 13.3.1)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学 课 时]:共 2 课时,授课内容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约 2 分钟)用视频播放下面的生活场景:小林到商店去买饼干,售货员告诉她:共 4.2 千克,每千克 3.8 元。

正当 售货员还在用计算器计算时, 小林马上说出了共 15.96 元。

售货员很惊奇地问: 你怎么比计算器算的还快呢?小林很得意地告诉她:这是一个秘密。

提问:同学们,你能帮售货员揭开小林快速口算出 4.2×3.8 的秘密吗?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场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二、观察概括 (约 6 分钟)1.师:经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揭开这一秘密了。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3.1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一、学习目标与重难点1.认识平方差公式,并了解公式的意义(ABC );2.会用平方差公式简化、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ABC );3.核心素养: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的了解,体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AB ).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二、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注意事项:不漏乘;合并同类项(3)练习题: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点?提出猜想,引入课题2.自主学习,完成任务(3min )(1)仔细阅读教材3032页内容,并完成书上空格填写;(2)尝试完成书上课后练习3.预习检测,讲授新知(1)讲授新知①验证公式从数的角度:从几何的角度 黄色纸片的面积可表示为 ;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可表示为 . 即 (a+b) (ab)=a 2b 2②新知归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平方差公式:使用平方差公式时,关键在于找a 与b③新知运用游戏环节4.例题讲解基础过关例1):(1)(3a+b)(3ab) (2)例1(纲要23页(−2a 2+5b )(−2a 2−5b ) (规范过程,注意打括号)能力提升例2:简便计算:1 002 × 998变式练习(纲要25页例4):计算22018-20172019⨯例3(纲要24页例2):若的值为则b a b a b a +=-=-,21,4122( )A. 21B.21 变式练习:若a 2−2a −1=0,那么代数式(a +2)(a −2)−2a 的值为 思维拓展,讨论交流,学生展示5.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平方差公式?(2)在应用平方差公式时,关键点是什么?6.课堂练习(1)课本32页练习1、2题(2)单页题卡第一部分—基础巩固三、板书设计。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说课稿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说课稿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说课稿
公开课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三节乘法公式之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乘法公式是初中代数学习的几个重要的公式之一。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实质上就是平方差公式。

此公式源于整式的乘法,又可用于整式的乘法。

同时也与今后学习因式分解中平方差公式互逆。

故掌握好平方差公式有利于今后学习因式分解时的知识迁移,又可减少之后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产生负迁移。

 (二)、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1、重点: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并会运用。

 2、难点:公式的几何背景,会灵活运用公式。

 3、关键:抓住公式的结构特点,能根据公式的特点,判断哪些多项式的乘法可以套用公式。

 三、教学设计说明: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选择“迁移引导法”探索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归纳到应用。

由学到“思”,由“思”到知识方法的提升,体验探索数学的方法,及应用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服务。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学设计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学设计
五.教学资源
及环境准备
多媒体教室及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
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a+2)(a-2)=a2-4
【教师活动】
你观察式子左边有什么特征?右边的结果又有什么特征?这种发现具有一般性吗?请同学们再列举几个验证一下.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结论?请用字母表示.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三.内容小结,巩固知新
四.例2,例3
五.学习评价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在应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而应用公式的关键是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在学生合作探索平方差公式后,教师要求学生构造具有平方差公式的习题,并计算,具有开放性,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激情.在典例精析中第(2)小题学生思维受阻时,让学生由式子特征联想知识模型、构造平方差公式,再解决相应数学问题是数学创造性表现!
【教师活动】
在学生发言基础上归纳:(a+b)(a-b)=a2-b2.这就是说,两数之和与两数之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简称平方差公式.请同学们结合P31图形进行面积验证.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给出几个平方差的式子,并让同伴计算.
【学生活动】
(a+2)(a-2)=a2-4
1.(5x+2)(5x-2)=(7+m)(-7+m)=.
(2)3×(4+1)(42+1)+1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集体协作的能力,组织归纳的能力及积极探索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从已有的整式乘法的知识中提炼出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这一乘法公式,通过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两数和乘以两数差的过程,让学生明确这一公式来源于整式乘法,又可以用于整式乘法的辨证思想;通过平方差公式得出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数形结合的思想;正确理解两数和乘以它们的差的公式意义;掌握两数和乘以这两数差的公式结构特征,并能正确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自主、探究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体验知识的严密性,发展数感。

二、教学重点
对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公式的理解,掌握两数和乘以它们的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熟练运用两数和乘以它们的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数和乘以它们的差的公式意义,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五、课堂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2分钟):
王剑同学去商店买了单价是9.8元/千克的糖块10.2千克,售货员刚拿起计算器,王剑就说出应付99.96元,结果与售货员计算出的结果相吻合。

售货员惊讶地问:“这位同学,你怎么算得这么快?”王剑同学说:“我利用了在数学上刚学过的一个公式。

”你知道王剑同学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式吗?你现在能算出来吗?学了本节之后,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12.3.1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
(二)知识回顾(2分钟):
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
2、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写出(x+a)(x+b)的结果:
(x+a)(x+b)=
(三)新知探究:(12分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归纳总结。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表格中的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观察,探索规律
归纳小结: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______________,
即:()()b a b a -+=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公式叫做两数和与两数差的乘法公式,简称为 公式。

2
3 )必须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特征的代数式才能用平方差公式
4
(四)尝试练习:(10分钟)
1、计算:(1)(3)(a a + (3)1)(21(c -+
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9.8 ×10.2 (2)1998×2002
解:9.8 ×10.2 =(10- )×(10+ )
=
=
(a+b)(a -b)
-(a+b)(a -b)¼¸ºÎ½âÊÍ
3、街心花园有一块边长为a 米的正方形草坪,经统一规划后,南北向要加长2米,而东西向要缩短2米,问改造后的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4、计算:)6)(6()5()1(-+--a a a a ))()(()2(22y x
y x y x +-+ 5、公式的变形应用:
(1)位置变化:()()a b a b +-+=__________;
(2)符号变化:()()b a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系数变化:()b a b a 35.032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数变化:()()
2222b a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增项变化:()()c b a c b a +---= ;()()c b a c b a +--+= ;
(6)连用公式变化:()()()()
4422b a b a b a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结反思(2分钟):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
(六)当堂检测:(10分钟)
1、下列多项式乘法,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是( )
A. (x+y)(- x - y)
B. (2 x + 3 y)(2 x -3 z)
C. (-a -b)(a -b)
D. (m -n)(n -m)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x+3)(2x -3)=2x 2-9
B. (x+4)(x -4)=x 2-4
C. (5+x)(x -6)=x 2-30
D. (-1+4b)(-1-4b)=1-16b 2
3、下列多项式乘法,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a -b)(-b+a)
B. (xy+z)(xy -z)
C. (-2a -b)(2a+b)
D. (0.5x -y)(-y -0.5x)
4、计算:)1)(1)(1(2
4a a a a ++-+=
5、计算:
(1))23)(23()32)(32(n m n m n m n m +---+ (2)))((y x y x n n +- ;
(3))()())((2222a a b a b a -•---+ ; (4)2017201520162⨯- ;
能力提升:(小组合作,勇往直前)
计算: (1)1)12()12)(12)(12)(12(64842++++++
(2)观察下列各式:1)1)(1(2
-=+-x x x ;
1)1)(1(32-=++-x x x x ;
1)1)(1(423-=+++-x x x x x ; (五)作业布置: 教材P36 习题12.3 1、2、3
(六)教后反思:
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在前面内容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幂的运算和整式乘法运算,为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合情推理进行大胆推测,利用符号间的运算验证猜测或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给出平方差公式的一个几何解释。

本堂课采用“情境引入—新知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灵活的教学方法,借助课时课件ppt 展示,基本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效果较好。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注意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
1、以提高兴趣,培养能力为中心。

不求过分讲细,讲全,只求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始终关注中下等学生。

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提问、观察、练习、谈话等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随时调节教学。

3、六人为一学习小组,分组讨论交流,组长把关。

4、提供学生交流、讨论的空间,多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养成谈数学、想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5、时间让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交流讨论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活跃性,真正体现了人人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效果明显。

个别学生对变形的能否运用公式运算出现困难,要加强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