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优化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

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

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2017年9月修订目录1、范围 (1)2、总则 (2)3、厂址选择 (4)4、总体规划 (7)5、主厂房布置 (10)6、运煤系统 (12)7、锅炉设备及系统 (16)8、除灰渣系统 (18)9、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21)10、水处理设备及系统 (23)11、热工自动化 (27)12、电气设备及系统 (29)13、水工设施及系统 (35)14、辅助及附属设施 (41)15、建筑与结构 (42)16、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48)17、环境保护 (51)18、消防 (58)19、工程投资及经济评价 (60)1 范围1.1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含分支机构)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所属的火力发电工程。

1.2 本导则作为企业的指导性标准,如与国家的强制性标准相矛盾,应按国家标准执行。

1.3本导则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300MW~600MW级机组的凝汽式及供热火力发电厂设计。

其它机组可参照使用。

1.4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火电厂的设计,改建工程的设计也可参照使用。

1.5 本导则中未涉及的内容仍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执行。

2 总则2.1为了贯彻集团公司提出的“安全高效、经济适用、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电力建设基本方针和控制工程造价的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广先进、成熟、可靠的设计技术,注重节煤、节水、节电、节地和控制非生产性设施的规模和标准,统一和明确建设标准,以合理的投资,获得最佳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导则。

2.2 发电厂的设计,必须按国家最新规定的核准制程序进行。

设计文件应按规定的内容和深度完成批准手续。

对于扩建电厂,其建设规模在电厂的规划容量范围内且外部建厂条件变化不大的扩建工程,可直接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程序:初可----初可审查----可研阶段(含其它六个报告)----可研阶段报告审查----核准报告----核准批复----初步设计----施工图----竣工图。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15年6月北京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编制单位: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前言《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A版)》(以下简称“导则(A 版)”)自2005年7月颁布后已执行十余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火电项目产业政策的变化,新的《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陆续印发,电力行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发展,集团公司的火电工程建设目标也转变为建设“安全优质、高效环保、指标先进、竞争力强”的电厂,2015年又提出了更高的“三同领先”要求,为积极响应这些变化和要求,更好的指导火电项目开展初步设计及优化工作,在总结导则(A版)实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集团公司于2013年3月启动对导则(A版)进行修编。

2013年10月完成导则修编的征求意见稿,2013年11月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及二级机构进行了内部评审,2014年2月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进行了全面的评审,至2015年5月全面完成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以下简称“导则(B版)”)的修编工作。

本导则共分21章。

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机组选型,主厂房区域布置,运煤系统,锅炉设备及系统,除灰渣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烟气脱硝系统,汽轮机设备及系统,水处理系统,信息系统,仪表与控制,电气设备及系统,水工设施及系统,辅助及附属设施,建筑与结构,采暖通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

本导则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产业部归口管理,由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录1 总则............................................................................................................................... - 1 -2 厂址选择................................................................................................................................. -3 -2.1 基本规定........................................................................................................................ - 3 -2.2 厂址自然条件................................................................................................................ - 4 -2.3 建厂资源条件................................................................................................................ - 7 -2.4 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政策.......................................................................................... - 10 -2.5 发电厂选址其他要求.................................................................................................. - 11 -3 总体规划............................................................................................................................... - 12 -3.1 基本规定...................................................................................................................... - 12 -3.2 厂区外部规划.............................................................................................................. - 13 -3.3 厂区规划及总平面布置.............................................................................................. - 13 -4 机组选型............................................................................................................................. - 16 -4.1 机组参数...................................................................................................................... - 16 -4.2 机组选型...................................................................................................................... - 18 -4.3 主机容量匹配.............................................................................................................. - 20 -5 主厂房区域布置................................................................................................................... - 21 -5.1 基本规定...................................................................................................................... - 21 -5.2 汽机房及除氧间布置.................................................................................................. - 21 -5.3 煤仓间布置.................................................................................................................. - 22 -5.4 锅炉布置...................................................................................................................... - 23 -5.5 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布置.................................................................................. - 23 -5.6 烟气脱硫设施布置...................................................................................................... - 24 -5.7 烟气脱硝设施布置...................................................................................................... - 24 -5.8 维护检修...................................................................................................................... - 25 -6 运煤系统............................................................................................................................... - 26 -6.1 基本规定...................................................................................................................... - 26 -6.2 卸煤设施...................................................................................................................... - 26 -6.3 贮煤场及其设备.......................................................................................................... - 28 -6.4 带式输送机系统.......................................................................................................... - 30 -6.5 筛碎设备...................................................................................................................... - 31 -6.6 混煤设施...................................................................................................................... - 32 -6.7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煤系统.......................................................................................... - 32 -6.8 运煤系统辅助设施...................................................................................................... - 32 -6.9 入厂煤入炉煤计量及采制化设施.............................................................................. - 33 -7 锅炉设备及系统..................................................................................................................... - 38 -7.1 锅炉设备...................................................................................................................... - 38 -7.2 煤粉制备...................................................................................................................... - 39 -7.3 烟风系统...................................................................................................................... - 42 -7.4 点火、助燃油系统及锅炉辅助系统.......................................................................... - 43 -7.5 启动锅炉...................................................................................................................... - 44 -7.6 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 - 44 -7.7 进口配套产品和阀门.................................................................................................. - 44 -8 除灰渣系统............................................................................................................................. - 46 -8.1 基本规定...................................................................................................................... - 46 -8.2 除渣系统...................................................................................................................... - 46 -8.3 除灰系统...................................................................................................................... - 48 -8.4 干灰分选系统.............................................................................................................. - 49 -8.5 石子煤处理系统.......................................................................................................... - 50 -8.6 循环流化床锅炉除灰渣系统...................................................................................... - 50 -8.7 厂外干灰渣输送系统.................................................................................................. - 50 -8.8 除灰渣系统辅助检修设施和防护设施...................................................................... - 51 -8.9 除尘设备...................................................................................................................... - 51 -9 烟气脱硫系统....................................................................................................................... - 54 -9.1 基本规定...................................................................................................................... - 54 -9.2 吸收剂制备系统.......................................................................................................... - 55 -9.3 二氧化硫吸收系统...................................................................................................... - 57 -9.4烟气系统....................................................................................................................... - 58 -9.5 脱硫副产品处置系统.................................................................................................. - 59 -9.6 脱硫系统设备进口范围.............................................................................................. - 60 -10 烟气脱硝系统....................................................................................................................... - 61 -10.1 基本规定.................................................................................................................... - 61 -10.2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SCR)工艺 ................................................................ - 62 -10.3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SNCR)工艺.......................................................... - 66 -11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 67 -11.1 汽轮机设备................................................................................................................ - 67 -11.2 主蒸汽、再热及旁路系统........................................................................................ - 67 -11.3 给水及除氧系统........................................................................................................ - 68 -11.4 凝结水系统................................................................................................................ - 71 -11.5 辅机冷却水系统........................................................................................................ - 71 -11.6 供热式机组的辅助系统和设备 ................................................................................ - 72 -11.7 进口配套产品和阀门................................................................................................ - 72 -12 水处理系统........................................................................................................................... - 74 -12.1 基本规定.................................................................................................................... - 74 -12.2 锅炉补给水处理........................................................................................................ - 75 -12.3 汽轮机组凝结水精处理............................................................................................ - 81 -12.4 热力系统的化学加药................................................................................................ - 82 -12.5 热力系统的水汽取样及监测.................................................................................... - 83 -12.6 冷却水处理................................................................................................................ - 83 -12.7 热网补给水及生产回水处理.................................................................................... - 84 -12.8 制氢和供氢................................................................................................................ - 85 -12.9 废水处理及回用........................................................................................................ - 86 -13 信息系统............................................................................................................................... - 88 -13.1 基本规定.................................................................................................................... - 88 -13.2 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 88 -13.3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 89 -13.4 管理信息系统............................................................................................................ - 89 -13.5 视频监视系统............................................................................................................ - 91 -13.6 视频会议系统.......................................................................................................... - 91 -13.7 门禁管理系统............................................................................................................ - 92 -13.8 培训仿真机................................................................................................................ - 92 -13.9 信息安全.................................................................................................................... - 92 -14 仪表与控制........................................................................................................................... - 94 -14.1 基本规定.................................................................................................................... - 94 -14.2 自动化水平................................................................................................................ - 94 -14.3 控制方式.................................................................................................................... - 95 -14.4 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 - 95 -14.5 检测与仪表.............................................................................................................. - 96 -14.6 报警............................................................................................................................ - 97 -14.7 机组保护.................................................................................................................... - 97 -14.8 开关量控制................................................................................................................ - 98 -14.9 模拟量控制................................................................................................................ - 99 -14.10 机组控制系统.......................................................................................................... - 99 -14.11 辅助车间控制系统................................................................................................ - 102 -14.12 仪表与控制系统选型............................................................................................ - 103 -14.13 控制电源和气源.................................................................................................... - 103 -14.14 仪表与控制系统进口范围.................................................................................... - 104 -15 电气设备及系统................................................................................................................. - 105 -15.1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 - 105 -15.2 电气主接线.............................................................................................................. - 106 -15.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108 -15.4 厂用电系统.............................................................................................................. - 110 -15.5 电气设备布置.......................................................................................................... - 113 -15.6 直流系统及交流不间断电源.................................................................................. - 115 -15.7 励磁系统................................................................................................................ - 116 -15.8 电气监控及继电保护系统...................................................................................... - 116 -15.9 照明系统................................................................................................................ - 117 -16 水工设施及系统................................................................................................................. - 119 -16.1 水务管理.................................................................................................................. - 119 -16.2 供水系统.................................................................................................................. - 121 -16.3 取排水建筑物.......................................................................................................... - 122 -16.4 空冷系统.................................................................................................................. - 124 -16.5 湿式冷却塔.............................................................................................................. - 126 -16.6 给水和废水排放...................................................................................................... - 126 -16.7 贮灰场...................................................................................................................... - 127 -16.8水工专业试验........................................................................................................... - 128 -17 辅助及附属设施................................................................................................................. - 130 -17.1 基本规定.................................................................................................................. - 130 -17.2 辅助生产系统.......................................................................................................... - 130 -17.3 辅助建筑.................................................................................................................. - 131 -17.4 附属建筑.................................................................................................................. - 132 -17.5 辅助及附属建筑物建筑装修标准.......................................................................... - 134 -18 建筑与结构....................................................................................................................... - 136 -18.1 基本规定.................................................................................................................. - 136 -18.2 建筑设计.................................................................................................................. - 137 -18.3 主厂房结构.............................................................................................................. - 139 -18.4 地基与基础.............................................................................................................. - 140 -18.5 直接空冷构筑物...................................................................................................... - 141 -18.6 烟囱及烟道结构...................................................................................................... - 142 -18.7 运煤建(构)筑物.................................................................................................. - 142 -18.8 主厂房及集中控制室建筑装修标准...................................................................... - 143 -19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146 -19.1 基本规定.................................................................................................................. - 146 -19.2 主厂房采暖、通风.................................................................................................. - 146 -19.3 主厂房空气调节系统.............................................................................................. - 147 -19.4 制冷站...................................................................................................................... - 148 -19.5 采暖加热站.............................................................................................................. - 149 -19.6 厂区管道.................................................................................................................. - 149 -19.7 运煤系统采暖通风除尘.......................................................................................... - 149 -19.8 厂外取水和灰场建(构)筑物采暖通风空调 ...................................................... - 150 -19.9 脱硫、脱硝建筑通风空调除尘.............................................................................. - 150 -20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 152 -20.1 基本规定.................................................................................................................. - 152 -20.2 大气污染防治.......................................................................................................... - 152 -20.3废水利用及排放....................................................................................................... - 153 -20.4 厂区噪声污染防治.................................................................................................. - 154 -20.5 灰渣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 - 154 -20.6 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 - 154 -20.7 水土保持.................................................................................................................. - 155 -20.8 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 - 156 -21 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 157 -21.1 消防...................................................................................................................... - 157 -21.2 劳动安全.................................................................................................................. - 157 -21.3 职业卫生.................................................................................................................. - 158 -1 总则1.0.1 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系统(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投资新建或扩建的国内燃煤火力发电工程,由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采用中国设计标准的境外燃煤火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办法(定稿)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办法(定稿)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投资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降低和规避投资风险,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的主要手段。

为规范集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统一经济评价的内容、深度和要求,提高经济评价的质量和水平,按照效益优先、量力而行的原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企业会计准则》、《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和要求制订。

第三条本办法主要适用于项目投资管理过程中立项决策、投资决策、开工决策三个阶段的经济性评价,项目开工后中间过程经济性评价及后评价中的经济评价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项目经济评价的资料要求第四条项目决策各阶段所需的基础信息必须客观、真实。

申报主体需要投资项目主管领导、责任人员及具体操作人员签署背书(此项为上报投资项目开展经济评价的必备条件),并对上报决策的申请报告及评估机构所要求收集的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且要求责任到人。

第五条为了满足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要求,各类型投资项目需提供满足如下要求的资料(以投资决策阶段为例):(一)火电(煤电、热电、燃气、热网)项目项目前期工作已达到可研阶段工作深度要求,提供可研报告及支持性文件,并提供项目所在地近三年平均煤(气)价;提供项目生产用原料、交通运输、送出工程、供水、供地的情况;水价、石灰石、脱硝还原剂当地市场价格;项目所在地区同类型机组近三年利用小时数及电力电量平衡分析;项目所在地区近三年上网电价;当地物价部门的规定热价;热电项目还需提供供热区域热力规划及近三年热负荷发展情况;外送电项目提供受端电力市场情况。

(二)水电项目项目前期工作已达到预可研阶段工作深度要求(水利项目达到可研工作深度),提供预可研报告(水利项目提供可研报告)及支持性文件,并提供项目所在地区水资源费及库区基金取值标准;移民费用以及需业主落实的涉及费用支出的事项;项目所在地区调度方式及消纳情况;项目所在地区上网标杆电价,若无标杆电价,提供周边同类型、相近容量已投产电站实际上网电价;电站设计参证水文站近二十年以上水文资料。

国电集工[2006]41号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验收管理办法(2006年版)

国电集工[2006]41号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验收管理办法(2006年版)
3
试运指挥部的六个工作组是:分部试运组、整套试运组、验 收检查组、生产准备组、综合组、性能考核组。根据工作需要, 各组可下设若干专业组,专业组的成员,一般由总指挥和有关单 位协商任命。 2.2.2.1 分部试运组
一般由施工、调试、建设、生产、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的 代表组成,应邀请主要设备厂派员参加。设组长一名,副组长若 干名。组长由主体施工(安装)单位出任的副总指挥兼任。其主 要职责是:负责分部试运阶段的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和指挥、领 导工作;组织和办理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及资料的交接等。 2.2.2.2 整套试运组
1
工程管理模式,受委托管理单位行使建设单位职能,项目公司行 使生产单位职能;对于项目公司委托生产管理模式,受委托管理 单位行使生产单位职能,项目公司行使建设单位职能。
2 机组启动试运
2.1 通则 2.1.1 机组的启动试运是全面检验主机及其配套系统的设计、设 备制造、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机组安全、 可靠、经济、文明的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的 关键性程序。 2.1.2 机组的启动试运一般分“分部试运,整套启动试运、性能 考核”三个阶段。 2.1.3 机组的启动运行及各阶段的交接验收,应在试运指挥部的 领导下开展工作。整套启动试运阶段的工作,必须由启动验收委 员会(简称“启委会”,下同)进行审议决策。 2.1.4 机组启动试运阶段的调试工作,应按集团公司颁发的《中 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管理办法(2006 年版)》 进行。机组启动试运的验收评定应按集团公司颁发的《中国国电 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006 年版)》 (简称《验评标准》,下同)进行,合格后移交生产进行性能试验 考核。 2.2 组织分工 2.2.1 启委会 2.2.1.1 启委会一般由投资方、建设、质监、锅监、监理、施工、 调试、生产、设计、电网调度、制造厂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等单 位的代表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若干名。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大坝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初探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大坝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初探

tion//by DING Hui-lin, LI Ji and ZHOU Tao// Dam Safety Management Center,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oration
Abstract: The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oration (SPIC) is one of the five largest power generation
2 国家电投大坝管理中心
2.1 成立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筑坝大国之一,各类水库 大坝的数量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电投管辖内 各类水库大坝的数量达 130 座,数量大、分布广,大坝 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其中,小水电隐患 较为突出,由于收购的小水电站较多,小水电大坝 安全管理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国家电投大坝管理情况
国家电投现有水电站(水库)数量为 161 座,大 坝数量为 141 座(含海外 9 座、在建 10 座),负有管 理责任的大坝 130 座(含在建 10 座),其中小水电站 大坝 64 座,水库大坝 3 座,由 13 家二级单位负责运 行管理。大坝管理情况如表 1 所示。
117 座运行水电站(水库)大坝中,国家能源局 监管 47 座,水利部门已登记 24 座、正在申请登记 15 座。
groups in China, and the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of hydropower station is ranked third among them. SPIC
has 141 hydropower/reservoir dams, distributing in 12 domestic provinces and 3 overseas countries. In

火电厂主要指标

火电厂主要指标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管理导则附件一: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检索号:50-Y2007-169-A03)(审定稿)二00九年一月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管理导则附件一: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检索号:50-Y2007-169-A03)(审定稿)目录1、环保指标2、水耗指标3、能耗指标4、土地指标5、厂用电指标6、附属建筑物面积指标7、主厂房主要尺寸参考指标1 环保指标环保控制指标(1)热电项目、华东地区的火电项目(2)GB13223-2003中表1(3)GB13223-2003中表2(4)GB13223-2003中表32 水耗2.1 电厂耗水指标表(单位:m3/s.GW)(1)上述指标为最大控制值,对大容量机组、地处北方地区、缺水地区的电厂应尽量降低设计耗水指标值。

对淡水循环供水系统,利用反渗透等技术处理循环水排污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可有效降低循环供水系统设计耗水指标;对直流供水系统或海水直流供水系统,采用干式除渣和干法脱硫或海水脱硫,可进一步降低设计耗水指标;在严重缺水地区,采用干法活性焦脱硫技术和辅机冷却水空冷技术,可大幅度降低设计耗水指标。

(2)上述指标中已包含脱硫用水,但不包括给水处理系统的自用水量。

2.2 耗水指标的确定视水源条件、水资源状况及节水产业政策要求等而拟定合理的值。

2.3 指标的计算方法(1)在计算耗水指标时,采用预处理后的清水供应量计算,即不含给水处理系统自用水量,但应包括未预见水量。

未预见水量可参考同类机组或相似工程经调研确定。

(2)对于循环供水系统湿冷机组,以最近5a热季(以3个月计算)频率为10%的日平均气象条件、汽轮机铭牌工况(TRL)的有关参数计算循环水系统的损失水量以确定耗水指标最大控制值。

3 能耗指标发电标煤耗说明:(1)对于同一种煤质,湿冷机组汽机背压范围为4.9~6.4kPa,空冷机组汽机背压范围为13~16kPa,因此发电标煤耗有一个范围;(2)管道效率取99%。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挂牌成立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挂牌成立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15日在京正式挂牌成立,在五大发电集团中唯一拥有核电控股投资运行资质,也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资产的综合能源企业集团。

国家电投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简称国家核电)重组组建。

重组后,中电投集团享有的政策及相关资质、权限由国家电投承继;国家核电作为国家电投的控股子企业,是整合核电资产业务的平台,将继续按照《国务院关于组建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等文件要求,承担国家三代核电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任务。

记者从国家电投获悉,集团注册资本金450亿元,资产总额7223亿元。

拥有火、水、核、新能源并举的电力产业格局,清洁能源比例最高。

电力装机容量9668万千瓦,清洁能源比重占38.47%,煤炭产能7440万吨,电解铝产能272万吨。

集团境外资产分布在日本、土耳其、巴西、几内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电力项目投资、技术合作、工程承包建设等。

拥有7家上市公司,包括2家香港红筹股公司和5家国内A
股公司。

国家电投董事长王炳华表示,下一步,集团将顺应能源革命新趋势,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加速推进中国自主先进三代核电“走出去”,加快核电等先进能源技术创新和清洁能源开发建设。

和盛平台/ cdkxjdwxij098。

2火电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中电投规章〔2012〕年第46号

2火电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中电投规章〔2012〕年第46号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发布通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年月日第次集团公司专题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年月日起施行。

总经理:_______年____月___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安全管理,确保火电工程建设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一类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火电工程安全管理应贯彻“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违章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全员参与”原则,集团公司对火电工程建设安全实行分级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二级单位全资和控股的新建、扩建火电工程建设项目。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门负责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归口管理,全面负责监督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实和生产安全事故的查处与安全责任追究。

集团公司火电专业管理部门是火电工程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统筹组织火电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第五条二级单位承担所属火电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责任。

第六条业主单位是工程项目安全责任主体,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安全管理。

实行总承包的项目总承包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相关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职责。

第七条集团公司火电专业管理部门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执行国家、行业有关火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有关规定。

(二)组织制定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年度安全目标,并组织落实。

(三)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火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的实施;指导火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评级工作,协调工程现场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

(四)组织火电工程季节性安全检查、专项检查等年度例行检查,并监督整改落实。

(五)组织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6.06.28•【文号】国能综电力[2016]397号•【施行日期】2016.06.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的通知国能综电力[2016]397号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广西、甘肃省(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电投集团公司,神华集团、国投公司,铁法煤业,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为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挖掘燃煤机组调峰潜力,提升我国火电运行灵活性,全面提高系统调峰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在各地方和发电集团报来建议试点项目基础上,经电规总院比选,综合考虑项目业主、所在地区、机组类型、机组容量等因素,确定丹东电厂等16个项目为提升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详见附件)。

请项目业主和有关省区加强试点项目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改造效果。

电规总院要对项目单位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并具体负责验收总结工作。

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家能源局电力司报告。

联系人:薄煜 68555070(电话) 68555073(传真)杨旸 68555068(电话)附件:提升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清单国家能源局综合司2016年6月28日附件提升火电灵活性试点项目清单省份集团电厂名称装机容量(万千瓦)投产年份类型参数冷辽宁华能丹东电厂1、2号机组2×351998抽凝亚临界辽宁华电丹东金山热电厂1、2号机组2×302012抽凝亚临界辽宁国电大连庄河发电厂1、2号机组2×602007纯凝超临界辽宁国电投本溪发电公司1、2号机组新建工程2×352015开工2017投产抽凝超临界辽宁国电投东方发电公司1号机1×352005抽凝亚临界省份集团电厂名称装机容量(万千瓦)投产年份类型参数冷辽宁国电投燕山湖发电公司2号机组1×602011抽凝超临界辽宁铁法煤业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02009/2010抽凝亚临界吉林国电双辽发电厂1、2、3、4、5号机组2×33(1、2号)2×34(3、4号)1×66(5号)1994/1995/2000/2000/20151、4号抽凝,2、3、5号纯凝1、2、3、4号亚临界,5号超临界吉林国电投白城发电厂1、2号机组2×602010抽凝超临界黑龙江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1、2号机组2×302010抽凝亚临界省份集团电厂名称装机容量(万千瓦)投产年份类型参数冷甘肃国投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7、8号机组2×332006/2007纯凝亚临界内蒙古华能华能北方临河热电厂1、2号机组2×302006/2007抽凝亚临界内蒙古华电包头东华热电有限公司1、2号机组2×302005抽凝亚临界内蒙古神华国华内蒙古准格尔电厂4×332002/2007抽凝亚临界广西国投北海电厂1、2号机组2×322004/2005抽凝亚临界河北华电石家庄裕华热电厂1、2号机组2×302009抽凝亚临界。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一、集团介绍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国家电投”)成立于2015年6月,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组建。

国家电投以建设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方向,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新集团,努力做国企改革的先行者。

国家电投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

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公司。

电力总装机容量10740.15万千瓦,其中:火电6827.39万千瓦,水电2094.30万千瓦,核电335.6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84.99万千瓦,风电997.83万千瓦,在全部电力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重占40.06%,具有鲜明的清洁发展特色。

年发电量3807.87亿千瓦时,年供热量1.44亿吉焦。

拥有煤炭产能8040万吨,电解铝产能248.5万吨,铁路运营里程331公里。

国家电投是我国三大核电开发建设运营商之一。

拥有辽宁红沿河、山东海阳、山东荣成等多座在运或在建核电站,以及一批沿海和内陆厂址资源,是实施三代核电自主化的主体、载体和平台,以及大型先进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牵头实施单位,肩负着国家三代核电自主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光荣使命,具备核电研发设计、工程建设、相关设备材料制造和运营管理的完整产业链和强大技术实力。

国家电投是世界五百强企业。

连续四年荣登榜单,2015年居第403位。

公司注册资本金450亿元,资产总额7751亿元,员工总数12.7万人,年销售收入1898.65亿元。

拥有7家上市公司,包括2家香港红筹股公司和5家国内A股公司。

国家电投是一家致力于全球业务的国际化公司。

境外业务分布在日本、澳大利亚、马耳他、印度、土耳其、南非、巴基斯坦、巴西、缅甸等36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电力项目投资、技术合作、工程承包建设等。

投资运营项目可控装机容量111.12万千瓦,投资在建项目可控装机容量1002.05万千瓦。

面向未来,国家电投将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核能企业重组调整的战略部署,以核电等先进能源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导,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方向,积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创新型、国际化的综合能源集团和现代国有企业。

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新建火电机组小时试运质量验收管理规定

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新建火电机组小时试运质量验收管理规定

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新建火电机组小时试运质量验收管理规定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新建火电机组168小时试运质量验收管理办法1 目的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对新建火电机组整套试运(168小时试运)及移交生产的质量管理,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提高新建火电机组投产水平,保证机组投产后安全、环保、稳定、经济运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团公司系统全资控股新建火电机组。

3 职责3.1 集团公司总部3.1.1 负责制定新建火电机组168小时试运质量验收管理办法。

3.1.2 检查指导新建火电机组168小时试运质量验收执行情况。

3.2 二级单位3.2.1 负责新建火电机组(工程)启动验收委员会组成。

3.2.2 负责审批新建火电机组试运指挥部机构。

3.2.3 负责指导督促项目公司对新建火电机组168小时试运质量验收工作。

3.2.4 负责指导督促新建火电机组168小时试运中质量问题处理。

3.3 项目公司3.3.1 负责组建试运指挥部,组织新建机组整套试运工作。

3.3.2 负责新建火电机组168小时试运条件的自检。

3.3.3 负责组织新建火电机组168小时试运中质量问题处理。

3.3.4 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新建火电机组168小时试运条件的检查工作。

3.3.5 督促试运指挥部组织168小时试运验收签证。

4 分部试运、整套试运和168小时试运质量验收程序4.1 新建火电机组在移交生产前,应完成分部试运、整套试运和168小时试运工作,并办理质量验收签证手续;未办理签证手续,不得进入下一步试运程序。

4.2 由试运指挥部组织和协调机组移交生产前试运及各阶段的交接验收签证工作。

试运指挥部下设分部试运组、整套试运组、验收检查组、生产运行组和综合管理组。

4.2.1 在单机和分系统首次试运前,由分部试运组组织核查单机试运和系统试运应具备的条件,按试运条件检查确认表完成签证(见附表1和附表2)。

火电工程达标投产创优实施细则

火电工程达标投产创优实施细则

火电工程达标投产创优实施细则1目的为落实火电工程(以下简称扩建工程)达标投产创优的目标,树立精品意识,创建精品工程,明确达标投产创优管理要求,根据《扩建工程达标投产创优规划》,特制定本细则。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扩建工程达标投产创优管理。

3主要目标3.1工程安全目标3.1.1杜绝人身死亡事故,重伤率控制在0.3‰以内;3.1.2杜绝重大设备事故;3.1.3杜绝重大火灾事故;3.1.4杜绝重大施工机械及设施事故;3.1.5杜绝重大质量事故;3.1.6杜绝发生同责的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3.1.7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件;3.1.8杜绝发生重大水淹厂(泵)房事件和灰(渣)场垮坝事件;3.1.9杜绝重大垮(坍)塌事故;3.1.10杜绝群体卫生健康事故;3.1.11避免和严格控制一般安全事故。

3.2工程质量总目标:3.2.1工程建设确保机组达标投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设计值,创同类机组先进水平,确保省部级优质工程奖,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奖;3.2.2建筑、安装、调试合格率100%,土建部分单位工程优良率95%以上,电气装置安装单位工程优良率达98%以上,其他单项工程优良率100%;受检焊口无损探伤一次合格率98%以上。

机组调试的质量检验分项合格率100%;3.2.3实现七个一次成功:即厂用电受电、锅炉本体水压、汽机扣盖、锅炉点火、汽机冲转、并网发电和168h七个一次成功;3.2.4质量基本要求:必须达到现行的国家规程、规范、验收标准要求;实现质量事故零目标,无质量隐患;3.2.5工程主要技经指标、机组整套试运综合质量主要指标和施工工艺达到国内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

3.3工程进度目标工期目标:总工期23+7个月重要里程碑工期:2010年1月28日主厂房浇注第一方砼;(具体以集团公司批准的开工日期为准)2010年3月28日锅炉钢结构开始吊装;2010年8月28日锅炉大板梁安装结束;2011年1月28日汽机台板就位;2011年2月18日厂用电倒送电;2011年4月28日锅炉水压试验完成;2011年6月28日汽机扣缸完成;2011年8月28日锅炉酸洗结束;2011年9月28日冲管完成;2011年12月28日第一台机组投产;2012年7月28日第二台机组投产。

达标投产格式

达标投产格式

签发:审核:校核:编制:目录1、总则-----------------------------------12、职责-----------------------------------13、主要目标-------------------------------44、组织机构-------------------------------55、管理目标-------------------------------85.1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85.2 土建工程质量--------------------------105.3 安装工程质量--------------------------115.4 调整试验及技术指标--------------------175.5工程档案目标--------------------------195.6工程综合管理--------------------------206、保证措施-------------------------------217、考核评比办法---------------------------231、总则1.1目的为了贯彻和落实中电投集团公司“火电机组达标创优”的总体要求,实现中电投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四二二”目标,实现江西新昌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确保机组达标投产,争创鲁班奖”的总建设目标,根据国家电力公司《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6年版)》、《火电机组达标投产动态考核办法(2001年版)》、《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试行)》(中电投内规[2008])、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机组达标和创优管理规定》及有关工程建设合同,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规划。

1.2 编制依据a) 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有关要求b)《全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4 年版)》c)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6年版)》;d)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动态考核办法(2001年版)》e)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试行)》(中电投内规[2008] )f) 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机组达标和创优管理规定》(2006年版);g) 其它有关达标创优文件1.3 指导思想1.3.1认真贯彻落实中电投集团公司的工程建设“四二二”目标和管理要求。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优化指导意见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优化指导意见

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优化指导意见为在火电厂设计中引入核文化理念,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水平,全面提升火电厂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有效落实“安全可靠、成熟先进、造价合理、节能环保”的原则,集团公司结合当前国家火电产业政策及火电装备技术情况,对火电工程设计优化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优化选择机组参数,确保具有竞争优势(一)纯凝发电机组应选择66万千瓦和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

当采用W 火焰锅炉时,可选择超临界机组。

煤源稳定地区超超临界机组主机参数选择28MPa/600℃/620℃,其它地区选择28MPa/600℃/610℃,新疆等低煤价地区当采用66万千瓦机组,可选择25MPa/600℃/600℃。

煤源稳定的高煤价地区,经集团公司同意可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系统,主机参数选择31MPa/600℃/620℃/620℃。

(二)热电联产机组应选择背压机组或35万千瓦超临界抽凝机组。

选择背压热电联产机组,应结合单机容量优先采用高温高压及以上参数。

常住人口50万以下城市,采暖型供热机组宜选择背压机组;常住人口50万以上城市,优先选择背压机组,也可选择2×35万千瓦抽凝机组。

当选择2×35万千瓦抽凝机组,采暖期热电比应不低于80%。

二、准确提供煤质资料基础数据(三)火电厂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的煤质资料须经二级单位确认后,才能作为主、辅机招标和工程设计的依据。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的煤质数据及常规化验分析项目应符合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控制标准》中的规定。

(四)设计煤种应为机组投运后主要燃用煤种,校核煤种应起到对锅炉及其辅机设备具有校核的作用,与设计煤种应有一定差异,但偏差值不应超过附表1的规定。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采用多煤种时,煤样来源不宜超过3个矿区。

进行混合煤样常规分析时,应对单煤样和混合煤样分别进行化验分析,然后按规定的各单煤样收到基混合比加权计算工业分析、发热量、元素分析各项成分及参数以核对混合煤样的准确性。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三同领先”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三同领先”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附件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三同领先”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新建火电工程质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火电工程中的作用,有效开展精益化对标管理,努力建设在“同时期、同地域、同类型”机组中处于领先水平(即“三同领先”)的火电项目,特制订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三同”的定义:“同时期”指当前处于设计、开工准备、在建或近三年内投产的;“同地域”指处于同一地理区域内且电网调度方式(目标电力市场)相同;“同类型”指机组型式、容量等级和参数等级相同或相近。

“领先”是指在“同时期、同地域、同类型”机组中抗外部环境影响能力强,生产经营、环境功能、社会影响的可续性强,机组盈利能力保持相对较高的竞争力水平。

第三条“三同领先”工作开展采用“过程管控、分步实施”的方式,结合集团公司有关项目立项和工程建设的管理制度,按项目决策、初步设计、设备选型及监造、安装及调试、项目评估五个环节,分阶段明确“三同领先”工作评价体系、目标、措施,确保项目最终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三同领先”。

第四条“三同领先”工作采用以评价结果为手段的闭环管理模式,从项目立项阶段开始分步对“三同领先”工作措施的实施和效益开展科学、客观的评价,为项目厂址的选择、设计优化、设备选型及采购、施工调试等方面的技术挖潜及优化、管理提升提供依据,同时为后续项目的选址和建设提供参考。

第五条本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系统及其合资、控股公司投资新建或扩建的燃煤火力发电工程,天燃气发电工程可参考执行。

第二章各单位职责第六条集团公司“三同领先”工作遵循集团公司总部、二级机构、项目公司三级管控模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华电电科院”)在“三同领先”工作开展的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撑。

第七条集团公司对“三同领先”工作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提出“三同领先”总体控制要求;对二级机构、项目公司及华电电科院“三同领先”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和考核。

电力项目创建精品工程指导意见

电力项目创建精品工程指导意见

电力项目创建精品工程指导意见电力项目创建精品工程指导意见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建设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进电力工程建设,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高我国电力行业的竞争力,制定了这份《电力项目创建精品工程指导意见》。

二、背景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部分项目存在质量问题、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水平不够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引导各方面积极开展精品工程创建活动。

三、目标本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引导各方面积极开展精品工程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我国电力行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

四、原则1.质量第一: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

2.科学规划:合理规划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资源与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优化。

3.技术先进:选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项目建设的技术水平先进。

4.人才优先: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电力工程建设队伍。

5.安全第一: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

五、具体措施1.加强规划和设计规划和设计是电力工程建设的基础。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加强规划和设计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明确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2)采用现代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

(3)注重环境保护,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4)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工程质量。

2.实施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是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品质的有效手段。

具体措施如下:(1)实行全过程管理,从前期准备到投产运营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

(2)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如BIM技术、ERP系统等。

(3)注重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4)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电力工程建设的关键。

火电工程设计方案

火电工程设计方案

火电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火电工程是利用燃煤、燃气、燃油等可燃化石质能源作为热源,通过燃烧将其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工程。

本设计方案旨在对一座火电厂的设计进行全面规划,包括选址、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设计。

火电工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燃烧、能源转化、排放处理等环节,以确保工程安全、高效、环保。

二、选址规划1.选址原则火电工程选址应满足以下原则:地处煤炭等燃料资源丰富的地区,具备充足的供热水、冷却水和用水条件;易于用电、用水、用燃料,交通便利,环境条件相对宽松;周边环境与火电厂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排放物有适宜处理能力。

2.选址分析本项目选址在煤炭丰富、用水充足的地区,地处交通便利的区域,同时拥有适宜处理工厂废气等排放物的环境条件。

三、工程技术1.燃料选择根据本地燃料资源丰富的情况,选用燃煤为火电厂主要燃料。

在煤炭的选用上,应选择燃烧性能稳定、灰渣熔点适当、热值高的优质煤种。

2.锅炉系统本工程设计采用燃煤锅炉作为主要能源转化装置。

锅炉的选型应综合考虑燃煤的性质、机组的产能、热效率、可靠性等因素,以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工作。

3.发电系统考虑到火电工程的规模和市场需求,本工程设计采用了大型机组进行发电。

发电机组应具备高效、可靠、稳定的发电性能,同时在低排放要求下尽可能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4.环保措施为了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废气处理、废水处理以及固体废物处理等环保措施。

采用先进的脱硝、脱硫、除尘技术,确保废气排放达标。

同时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另外,还采用了高效的固废处理设备,实现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5.安全措施火电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工厂的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在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四、经济分析1.投资分析火电工程的投资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土地规划、建筑施工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优化指导意见为在火电厂设计中引入核文化理念,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水平,全面提升火电厂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有效落实“安全可靠、成熟先进、造价合理、节能环保”的原则,集团公司结合当前国家火电产业政策及火电装备技术情况,对火电工程设计优化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优化选择机组参数,确保具有竞争优势(一)纯凝发电机组应选择66万千瓦和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

当采用W火焰锅炉时,可选择超临界机组。

煤源稳定地区超超临界机组主机参数选择28MPa/600℃/620℃,其它地区选择28MPa/600℃/610℃,新疆等低煤价地区当采用66万千瓦机组,可选择25MPa/600℃/600℃。

煤源稳定的高煤价地区,经集团公司同意可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系统,主机参数选择31MPa/600℃/620℃/620℃。

(二)热电联产机组应选择背压机组或35万千瓦超临界抽凝机组。

选择背压热电联产机组,应结合单机容量优先采用高温高压及以上参数。

常住人口50万以下城市,采暖型供热机组宜选择背压机组;常住人口50万以上城市,优先选择背压机组,也可选择2×35万千瓦抽凝机组。

当选择2×35万千瓦抽凝机组,采暖期热电比应不低于80%。

二、准确提供煤质资料基础数据(三)火电厂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的煤质资料须经二级单位确认后,才能作为主、辅机招标和工程设计的依据。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的煤质数据及常规化验分析项目应符合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控制标准》中的规定。

(四)设计煤种应为机组投运后主要燃用煤种,校核煤种应起到对锅炉及其辅机设备具有校核的作用,与设计煤种应有一定差异,但偏差值不应超过附表1的规定。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采用多煤种时,煤样来源不宜超过3个矿区。

进行混合煤样常规分析时,应对单煤样和混合煤样分别进行化验分析,然后按规定的各单煤样收到基混合比加权计算工业分析、发热量、元素分析各项成分及参数以核对混合煤样的准确性。

三、合理选择高效低耗、成熟先进设备(五)应根据厂址所在地区水资源状况合理选择湿冷机组或空冷机组。

空冷机组优先选择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机组,严寒地区防冻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选择直接空冷机组。

深入开展宽负荷和深度调峰机组研究,供热电厂应进行设置储热设施作为调峰手段的研究。

(六)锅炉BMCR(锅炉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蒸发量应与汽轮机VWO(阀门全开)工况的主蒸汽流量一致。

对66万千瓦和100万千瓦机组,汽轮机VWO工况的主蒸汽流量宜为TMCR(汽轮机最大连续出力)工况的1.03倍。

(七)燃用烟煤锅炉效率不低于94%,燃用贫煤锅炉效率不低于93%,燃用褐煤锅炉效率不低于92%,燃用无烟煤锅炉效率不低于91%,CFB锅炉效率不低于90%。

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当燃用烟煤和褐煤时,锅炉省煤器出口NOx(含氧量6%标况下)排放浓度宜控制在180~260 mg/Nm3;当燃用低挥发份贫煤时,宜控制在400mg/Nm3内;W火焰炉宜控制在700mg/Nm3内。

空预器和锅炉四管泄漏监测装置应纳入锅炉招标范围。

空预器密封应采用先进的漏风控制技术,空预器漏风率投产一年内应低于5%。

四管泄漏监测装置测点数应能准确监测炉管泄漏。

(八)湿冷机组汽轮机设计背压应根据水温条件、气象条件、冷却方式等因素合理确定。

间接空冷机组汽轮机额定背压不宜高于10.5kPa(a),直接空冷机组汽轮机额定背压不宜高于11kPa(a)。

汽轮机设备的热耗率应低于附表2的规定。

应采用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的新型汽封,严格控制汽轮机汽封间隙,并增加启动碰磨控制程序。

四、积极开展设备、系统优化和技术方案比较(九)煤种适宜时,制粉系统应优先采用中速磨煤机。

燃用低挥发份贫煤、无烟煤、磨损性很强(Ke>5)的煤种,宜选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燃用高水分(外在水分M f>19%)、磨损性不强的褐煤,宜选用风扇磨煤机。

中速磨煤机应设置备用。

在磨制设计煤种时,除备用外的磨煤机总计算出力应不小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燃煤消耗量的110%;在磨制校核煤种时,全部磨煤机的总计算出力应不小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的燃煤消耗量。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不设置备用。

在磨制设计煤种时,磨煤机总计算出力应不小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燃煤消耗量的115%;在磨制校核煤种时,应不小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的燃煤消耗量。

(十)三大风机均采用2×50%容量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风量、温度和风压裕量执行《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规定的下限。

脱硫增压风机和引风机合并设置。

引风机应采用横向布置(相对主厂房)。

当引风机采用小汽机驱动方案时,应进行专题研究。

35万千瓦供热机组一次风机、35万千瓦CFB机组一、二次风机也可采用离心式风机加变频技术。

(十一)采用烟气余热梯级利用。

当设置一级低温省煤器时,宜布置在电除尘器前,回收的热量加热凝结水;当设置二级低温省煤器时,应分别布置在除尘器前和引风机后、脱硫装置前,高品质余热加热凝结水,低品质余热加热空预器入口一、二次冷风。

积极探索采用烟水复合余热回收系统。

(十二)除尘设备应与脱硫设备统筹考虑。

当采用脱硫除尘协同处理系统时,干式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宜控制在20~30mg/m3。

干式除尘器应优先选择静电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电源应选择高频电源。

干式静电除尘器前设置有低温省煤器时,应根据入口烟气温度选择低温干式静电除尘器或低低温干式静电除尘器。

当采用布袋或电袋除尘设备时,低温省煤器应布置在除尘器后。

采用湿式电除尘技术应进行专题论证。

(十三)66万千瓦和100万千瓦机组采用一炉一个排烟内筒,35万千瓦机组采用二炉合用一个排烟内筒。

烟囱出口烟气流速宜为18~20m/s。

烟囱防腐可选择钢内筒内衬APC杂化聚合物、钢内筒内衬进口玻璃砖、钛钢复合板、玻璃钢四种类型通过共同竞标确定。

烟道宜采用圆形烟道。

(十四)锅炉点火装置推荐选择气化小油枪微油点火或等离子点火方式。

采用节油点火系统的新建电厂,100万千瓦机组油罐容量宜为2×300~500 m3;66万千瓦机组宜为2×200~300 m3;35万千瓦机组宜为2×100~200 m3。

扩建电厂原则上不再增建油罐。

供、卸油泵宜优先采用离心油泵。

供油泵宜采用2台。

燃油按汽车运输考虑,原则上设置1台卸油泵作为油罐车辆无法满足卸油要求时的备用。

(十五)启动锅炉优先采用燃油快装炉,鼓励采用移动式燃油快装炉。

严寒地区启动锅炉应与施工用汽锅炉结合考虑,采用燃煤炉。

35万千瓦供热机组非采暖区及过渡区宜选择1×20t/h,采暖区宜选择2×20t/h或1×35t/h。

66万千瓦机组非采暖区及过渡区宜选择1×35t/h,采暖区宜选择2×35t/h或1×50t/h。

100万千瓦机组非采暖区及过渡区宜选择1×50t/h,采暖区宜选择2×35t/h~2×50t/h(第一台机组冬季启动时采用上限)或1×65t/h。

当采暖区采用1台启动锅炉时需考虑启动锅炉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十六)66万千瓦和100万千瓦机组应选择8级或9级回热系统,并设置3号高加外置式蒸汽冷却器。

是否设置0号高加,应视具体工程确定。

宜采用邻炉加热给水技术。

(十七)35万千瓦供热机组应选择2×50%容量汽动给水泵;66万千瓦机组应优先选择1×100%容量汽动给水泵;100万千瓦机组给水泵选型应进行专题研究。

前置泵宜采用给水泵汽轮机同轴驱动。

扩建电厂不宜设电动启动给水泵。

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直接排入主机间冷塔。

66万千瓦和100万千瓦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可排入单独设置的空冷塔或机力塔,35万千瓦供热机组宜直接排入主机直冷装置。

(十八)主蒸汽、再热蒸汽(热段)管道宜采用弯管以降低管道阻力,弯管半径宜大于3倍的管道内径。

超临界机组P91管材可采用国产材料。

(十九)进行冷端优化计算时,应根据历年月平均水温或气象条件,结合汽轮机特性和系统布置进行优化计算,以确定最佳的汽轮机设计背压、凝汽器面积、冷却塔面积、冷却水量、循环水泵和进排水管沟的经济配置。

年总费用差距不大或投资回收年限在6~8年内时,应优先考虑低背压、冷却系统低功耗方案。

(二十)66万千瓦和100万千瓦机组可采用侧煤仓或前煤仓布置,35万千瓦供热机组宜采用前煤仓布置。

同容量扩建工程主厂房布置应采用与老厂主厂房相同的布置格局。

(二十一)220kV配电装置宜采用双母线接线;330kV、500kV配电装置宜采用3/2断路器接线;750kV、1000kV 配电装置的接线方式应专题论证。

配电装置的型式应优先选择敞开式中型布置,当场地条件或电厂所在环境条件受限时可采用GIS。

主变压器优先选用三相变压器。

当运输条件受限选择单相变压器时,经集团公司同意,4台及以上机组可设置一台备用相。

(二十二)厂内有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装置时,启动/备用电源直接从配电装置母线引接。

出线为500kV (330kV)一级电压且厂内没有更低一级电压时,启动/备用电源采用由500kV(330kV)配电装置经一级降压引接;出线为1000kV(750kV)一级电压且厂内没有更低一级电压时,启动/备用电源可采用由1000kV(750kV)配电装置经两级降压引接。

是否设置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应进行专题论证。

35万千瓦机组高压厂用电宜采用6kV一级电压。

66万千瓦和100万千瓦机组高压厂用电宜采用6kV或10kV一级电压。

(二十三)运煤系统应根据电厂规划容量和本期建设规模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除北方寒冷地区外,其它地区输煤栈桥推荐采用仅对输煤皮带进行封闭。

铁路来煤应优先采用翻车机卸煤,耗煤量300t/h~450t/h时宜采用一台单车翻车机;耗煤量450t/h~850t/h时宜采用两台单车翻车机,也可采用一台双车翻车机;耗煤量大于1000t/h时可采用两台双车翻车机。

矿、路、电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有条件时可采用边走边卸底开门车。

汽车运输来煤量达到60万吨/年及以上时,可设置汽车卸煤沟;不足60万吨/年可设置地下煤斗或直接卸入煤场。

水路运输码头卸船机宜采用桥式抓斗卸船机。

一个泊位宜设置2台卸船机,卸船机出力根据船型、运量等情况确定。

坑口电厂采用皮带运煤进厂,电厂不设煤场,厂外皮带应采用双路布置;电厂设有煤场或其它备用措施,厂外皮带应采用单路布置。

五、切实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实现减人增效(二十四)应采用炉、机、电、网集中控制方式,满足炉、机、电全能值班运行的要求。

辅助车间(系统)宜采用集中控制方式,与机组合用集中控制室,就地水、灰区域仅设置用于启动调试和事故处理用的本地上位机,正常运行时在集中控制室实现辅助车间系统全能值班运行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