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科学教学的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消极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少数未成年人生命的丧失,生命意识的淡漠、生命意义的迷失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据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 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
这警示我们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已经是学生成长过程最为需要的教育。
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深层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
ﻪ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教育”,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都得到主动、健康、全面发展。
三、生命教育的目标ﻪ我校的生命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关怀人类,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分层目标:一是通过对生命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命的过程,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二是强化对生命的感悟,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并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ﻪﻭ三是促进对生命的升华,使学生在认知和感悟生命的基础上,敬畏和欣赏生命,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
对初中科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对初中科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基础实验的支撑力量,而是仍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基本结论,就无法从根本上打造有效性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也就难以真正地学到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教师我们要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提高课程学习情趣为立足点和重要抓手,与时俱进、积极施为,勇于进取、善于创新,积极开展有效性教学实践创新活动,让学生从中真正感悟到课程学习的应有内涵和无穷魅力。
本文试对此进行抛砖引玉式的简要性阐述。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创新有效性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中学阶段,青少年正处于精力旺盛、求知若渴的发展过程,他们对于社会世界与大自然现象充满无限的好奇和积极的向往。
而科学知识就像一把神奇无比的魔力棒,指引着青少年学生沿着日益发展的时代大道不断前进,并且在思索中有所收获,在实践中有所体验,在探究中有所发现。
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活动中,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传承者和未来核心生产力的缔造者,我们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和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有效性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和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不断增强勇于实践的科学意识和善于创新的行为能力。
本文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希望为更多实践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是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必须科学有效。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目标是一种无形有实的强烈引擎力,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
在初中科学教学活动中,制定教学目标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力服务于“三维目标教学”的有效开展过程。
首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
其次,要以教学重难点内容为重要依据。
最后,要坚持以“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为出发点。
如关于《神奇的激素中》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摘要】生命教育是生命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生命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笔者主要从我国初中生命科学教学的现状出发,探寻生命教育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生命教育理念的灌输,使初中学子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励他们天天向上,促进热爱大自然和生命人文理念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命科学教学思考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我国的基础教育通常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路子,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品质的提升,学生脑中被各种考试成绩充斥着,根本就不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是极为不利的。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以应试教育为根基的教育体制有所改观。
同时,伴随着一系列青少年漠视生命的典型事件的出现,让教育者对当前的教育制度和方式做出了深刻反思,因而愈加重视学生的人文生命价值观念的培养。
生命科学教学作为初中学子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对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任。
将生命教育有效地融入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开展生命科学技能教学,是当前或今后生命科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出路。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初中学生知识技能提升的同时,生命价值观念亦能得到切实培养,从而促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方式更加科学、完善。
一、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1.进行生命教育是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年升高,学生自杀、暴力倾向较为严重,发生了一系列引发人们深思的事件。
例如,一名初中生因为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由于害怕受到老师的处罚而选择自残、自杀;此外还有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等。
这固然与老师不当的教育惩罚方式有关,究其深层次原因,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人文生命教育和品质培养的缺失。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考试分数、升学率往往是考察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片面以成绩衡量教育水准的现象突出,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学生在思想中对生命没有敬畏和尊重,只会漠视生命。
探讨初中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探讨初中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命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初中生作为青少年群体的重要代表,他们对于生命教育的接受非常重要。
因此,开发和实践初中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下面,本文将从初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的设计原则、学习策略与方法、教师角色与素养这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初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开发符合自己办学特色、体现自己办学风格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系。
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一种与学生需求相结合的自主化的课程设计。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而且还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三、校本课程的设计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校本课程必须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需求。
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2)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校本课程必须能够符合教育教学要求和科学性原则。
课程内容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验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注重多样性和整合性校本课程涉及到多种学科和知识领域,必须能够在内容整合上,体现学科交融和学习的整体性。
同时也要注重多样性,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四、学习策略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发现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方法。
在生命教育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成效。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具体实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生命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生命现象和事件的本质,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命问题。
(3)合作学习法五、教师角色与素养(1)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设计和实施符合学生需求和校本特色的生命教育课程。
(2)教师应具备策略教学能力,能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发展特点。
初中阶段生命教育内容与方法研究
初中阶段生命教育内容与方法研究1. 引言生命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它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并发展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当的生命教育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生命教育内容初中阶段的生命教育内容应该覆盖多个层面,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关系和性教育等方面。
2.1 身体健康•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饮食、运动和休息习惯。
•培养学生对健康危害因素(如吸烟、酗酒和药物滥用)的认识及抵制能力。
•增强学生对常见疾病和急救知识等基本保健知识的掌握。
2.2 心理健康•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和心理调节的方法。
•鼓励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情感表达能力。
•提供青春期心理变化、自我认知和自尊发展等相关知识。
2.3 社交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育学生如何处理友谊、家庭关系和人际冲突等问题。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媒体信息,提高对网络安全的意识。
2.4 性教育•提供基本的性知识,包括生理发育、避孕与疾病预防等方面。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性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决策性行为并建立健康的性别角色认同。
3. 生命教育方法为了有效地传达生命教育内容,以下是一些初中阶段适用的教学方法:3.1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知识点、演示实例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3.2 案例分析通过引入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
3.3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意见和经验。
3.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实际情境,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3.5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像、视频等展示相关知识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 结论初中阶段生命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对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合理设计、科学实施相关教育内容和方法,在初中阶段,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生命教育渗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路径及意义
生命教育渗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路径及意义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生命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教育,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尊重和珍惜生命,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以更好地面对生命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初中生物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章探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及路径,提出优化课程设计、创设情境教学、整合跨学科资源等实施策略,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生命教育理念概述(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深刻认知与积极态度,引导其在思想、情感和行为层面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生命教育内容涵盖广泛,包括生命尊严、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平衡、健康生活方式、社会责任等方面。
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素养,使其成为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公民,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关心他人和社会,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生命教育,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宝贵,提高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环保、节约能源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展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之,生命教育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为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从而构建更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其理论基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深刻认知、积极态度以及健康、和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命教育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生物学、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一是生物学理论。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进化、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为生命教育提供关于生命起源、多样性、进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依据。
从“学习科学探究”一课谈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渗透
出可以多测量几次、 计算全班的平均值等方法。师生 在共 同探 讨生命与 环境关 系的 氛围里 . 思维的 火花不 断地 闪现 , 师生对 生命 与环境 的复杂 性问题 都有 使得
了深 一步的理解 与认 同。 4 关注并捕捉 实验过程 中的夏动与倒新 . 荡生命碰 激
撞过程 中产 生的火花
子上 , 关注着金鱼的嘴和鳃 的每一次 变化 , 旁观者都能
带着这样 的疑问 。 让学 生来 读鹅颈 瓶 的故事 就变
得饶有趣 味。巴斯德观察到 肉汤变质 是由于细菌 的存 在, 于是他大胆地猜测细菌来 自于 空气。为此 . 他设计 了分别盛有 肉汤的鹅 颈瓶 的装 置 与普通 烧瓶 的对 比.
正态分布。请完成表 3 见上页底) ( 。
() 3 两种花生 的平 均长 度的差异 明显吗 ?是 由什
么因素引起 的? () 4 红皮花生最长可达 3 r 最 小 只有 1r 白 5 m, a 5 m, a 皮花生最长 可达 4 m 最 短只有 2 r 是 由什么 因素 0 m, 0 m, a
室温 2 ℃时作 此实验 , 0 和加 冰块 把水 温降 低 5 左右 ℃ 作 比较 , 各实验 小组根 据 自己的数据 得 出了 以下 三种 完全不 同的结论 : ①温度降低后金鱼的呼 吸频率降低 ;
在 讲述这个故事 的时候 , 当介绍 巴斯 德做这 个 适 实验的时代背景 知识 , 可以呈现科 学家 探索生 命 世界
很多学生有这样 的疑问 : 究是 否就是 实 验?是 否只 探 有在拥有了显微镜等实验器材时 , 能进 行科学探究 ? 才
如果拥有了实验器材 , 是否就 能像科 学 家一样进 行探
究?
划中的细节, 准备实验中所需的器材, 提示学生如何在 实验中尽量避免对 金 鱼产生较 大的 干扰 等, 就可 以让 他们 动手探索 。当前 期准备 工作 比较充 分 。 生真 正 学 开始实施时 , 就会 比较顺 利。只见 他们专 心地 趴在 桌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摘要:初中生物是一门能够让学生了解自然,感受生命的自然学科。
因此,生物教学离不开生命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结合实践与课外拓展,渗透生命教育。
本文将简要探讨生命教育渗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提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物学;信息技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进行生物学的学习,有利于对生命奥秘的探索,也是对生命意义的研究。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尊重个体和集体生命为教育基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式。
鉴于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正确指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魅力,师生共同探索生命的发展与起源,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充分发挥课堂作用,引导学生尊重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初中生物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其中体现了人、生物、环境三者之间的重要关系。
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过程时,需要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充分发挥课堂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产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观念,对生命保持敬畏感,保证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课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导入早年新闻“中华鲟之死”,探讨造成中华鲟濒危的影响因素,由于环境的污染、人类过度捕捞、长江流域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中华鲟的洄游路线和繁殖场所,使之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
其次,组织学生探讨:“有人说,大熊猫已经进化到了终点,它的灭亡是必然的,我们不需要去爱护它。
”分组辩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通过辩论“大熊猫是否需要保护”,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多样化,倡导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同时尊重每一个生命体。
新时期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研究
新时期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时期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的现代公民。
本文将从新时期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进行研究。
一、新时期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特点1. 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规律、生命的变异和生命的多样性,使学生获得一种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1) 教育的全面性。
生命教育要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
(2) 教育的实践性。
生命教育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能力。
(3) 教育的情感性。
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1. 引导学生进行生命探究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生物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生命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动植物的形态变化、生物的行为特点等方面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传授生命伦理和保护生命的意识生物教育中不仅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生命伦理和保护生命的意识。
通过案例教学、教育片、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神秘和伟大,同时引导他们形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4. 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生物教学中可以开展各种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如生物探险、生命体验、生态保护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和伟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新时期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索1. 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生物教学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促进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关注。
初中生生命教育说课稿模板
初中生生命教育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生生命教育”。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生命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人生观。
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多样性,掌握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学会尊重和珍惜生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生命”这一主题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奥秘和宇宙中生命的独特性。
2. 生命的特性:讲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等。
3. 生命的多样性:探讨不同生物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 人的生命:着重讲解人类生命的特点,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以及如何健康地生活。
5. 生命的尊严与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尊严,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现象,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案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生命起源的视频或讲述生命演化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初中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初中生命教育实施方案初中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有效地实施初中生命教育,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水平。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工作。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生命教育课程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在某个时间段进行一次简单的宣传教育,而是要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生命教育中来。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生命教育工作,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生命教育。
比如组织一些有关健康、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题演讲、讲座、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生命教育的魅力,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生命教育评价体系,对生命教育工作进行科学评估。
通过定期的学生调查、教师评估和专家评审,了解生命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生命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生命教育实施方案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做好初中生命教育工作,培养出健康、快乐、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希望各个学校都能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生命教育实施方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分析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分析一、引言二、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系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生物教学是通过教学过程,向学生传授有关生物知识和相关技能,生命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为根本目的,强调教育过程中对生命的理解和关怀。
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教育素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从中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美好,培养对生命的珍视和关怀。
三、实践案例分析1. 生命的起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起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生命的起源涉及到进化论、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奇迹。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化石、古生物标本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是一个漫长而奇妙的进程,从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非常重要的议题,也是生命教育中必须培养的素养之一。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3. 生物伦理道德生物伦理道德涉及到人与动物的关系、遗传技术、基因工程等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探讨生物伦理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人类是否应该干涉生物的遗传、生命的价值等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四、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1. 实验教学通过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实践,观察生物现象,体验生命的奇妙和神秘,从而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
2. 素质拓展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生物相关的素质拓展活动,如野外考察、植树造林、野生动物保护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态环境的美好,并培养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3. 课外阅读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生物领域的课外阅读,如科普读物、生物杂志等,让学生在课外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培养对生命的兴趣和关爱。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4月11日下午)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隶属单位: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攻关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之“初中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课题负责人及成员:王海霞课题研究时间: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热爱生命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走向。
人最根本的是“生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当遵循人的生命规律。
教育只有遵循人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克服缺失与异化,走向健全与高效。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因为课程的最大优势在于教育内容的预设性和可控性,可以使得学习的内容更加系统和集中,降低实施的难度。
对青少年直接开展系统的生命知识教育,让他们对生命的产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知识有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懂得尊重生命的原则,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己经开展的生理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更多的是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开展。
生命教育的实践台湾比大陆起步要早。
它于二十世纪末提出,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到由小学到大学16年的学校教育体制中。
近几年,大陆有些教育行为和措施体现了一定的生命意识,但真正正式的“生命教育”的课程与实践则较少。
最早进行探索和实践的是上海市,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2003年上海市提出“大中小学都将开设生命教育课”,虽然课程实际上仍以胜知识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但毕竟是迈进了一大步。
同年,上海市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导向,在各中小学和大学开设了“生命教育界”课程,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把青春期教育作为专题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学校生命科学课程、思想品德课程中凸显青春期生理、心理常识等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
2、在选修课、活动课、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与健康教育课等活动课程中,拓展了青春期性教育的渠道,提高了教学手段的丰富性,使学生感知生命成长过程的知识与行为实践。
(完整版)课题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尝试
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一些初中生物教师开始尝试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通 过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现象、探究生物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生 命的本质和意义。
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部分学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了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如生 命科学讲座、生命教育展览等,以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 命素养。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生命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 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幸 福感。
生命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生命教育是应对当前社会 问题和挑战的需要,如青 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校园 暴力、自杀等。
生命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 改革和发展,提升教育质 量和水平。
3
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提升
学生明白个人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愿意为保护 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
06
育的反思与展望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反思
生命教育理念的缺失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 生生命观念、生命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的脱节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
03
育的现状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生命教育内容的缺乏
当前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且往往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些生物学知识 ,缺乏对生命本质、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深入探讨。
生命教育意识的淡薄
部分初中生物教师缺乏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没有意识到生命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导致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
现象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0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在研究背景指出现代社会中对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研究意义突出了生命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研究方法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途径。
在首先介绍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和目标,然后分析了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实践,并探讨了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结论部分强调了生命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概念、目标、重要性、内容与实践、影响、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
尤其是在城市中,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学习任务、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愈发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对生命的尊重和价值逐渐淡漠,甚至出现了一些不负责任、不尊重生命的现象。
这也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在其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播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1.2 研究意义生命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
通过生命教育,学生能够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了解生命的可贵性,从而更加珍惜和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涉及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逐渐增加。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更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包括对生命的尊重、关爱和珍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生命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就此,本文将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的实施与效果展开研究,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深入研究,探讨生命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提高学生素质和道德修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一、分析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其实施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探讨生命教育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方法。
三、探讨生命教育方法的创新,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和现代教学需求的教育方式。
四、探讨生命教育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科学而有效的评估体系,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五、探讨生命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其对学生道德素养、人格发展和行为规范的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为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德育工作的开展。
1.3 研究意义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思想,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通过生命教育,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人的生命的宝贵,倡导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使其能够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境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生命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研究。
生命教育要贯穿于道德与法治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变化,了解生命的权利和价值,以及生命的尊严和平等。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平等和尊重,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生命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道德意识。
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从生命的角度思考问题,使他们能够理解和体验生命的珍贵和脆弱。
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动植物,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不可复制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生命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应通过活动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生命中,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种植植物或者养殖小动物的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生命的成长和变化,并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命教育要注重与家庭和社会的结合。
教师应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让学生了解生命教育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方式。
可以邀请家长和社区的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会对于生命的关爱和保护,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初中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初探
『】严 乃 超 .浅 谈 研 究性 学 习课 题 实施 中 2
爱 生 活 、与 别 人 和谐 相 处 的 品质 的 一 大
康 发展 ,迫切需要 系统科学地开 展生命
教 育 ” 认 为 生 命 教 育 的 意 义 在 于 引 导 学 ,
论水平 和教学水平 的综合 体现 ,决定教
师 教 学 风 格 。 师 的教 学 思 想 , 指 导 生 教 是
生认识 生命 , 构生命价值 观 ; 发学生 建 启
化特士于 1 6 9 8年首次 提出 , 之后 在世界
范 围 内引 起 了广 泛 关 注 。生 命 教 育 是 一
彩, 实现 生命 的辉煌 ” 。上海 的专 家组也
认 为 “ 助学 生认识 生命 、 惜生命 、 帮 珍 尊
重生命 、 热爱 生 命 , 进 中小 学 生 身 心 健 促
1教 学思 想 .
教 育 , 地 取材 、 就 因地 制 宜 , 学 校 和 教 就
学 习活 动 , 培 养 提 高 了学 生 发 现 问 题 、 也
( :8 2 . 5) 2 - 9
解决 问题 、 收集和 处理信息 的能力 , 生 学 动手 、 用脑 , 在实践过程 中培育 了创新精 神 和实践 能力 ,增强 了合 作意识 和团队
[]张 作 仁 . 究 性 学 习课 题 组 的 管理 和 3 研
指 导要 略 【 .教 学 与 管 理 ,0 5 3 : J J 20 ()
2 7-2 9.
师而论 , 开展 各项 活动 , 体生 动 、 具 方便 可行 ; 对学 生而言 , 因为是 身边 的事 , 耳 濡 目染 , 容易激发 学习兴趣 , 学生乐意 接 受, 参与意识 强。 实践证明 ,利用本 土资源通过生 物 研 究性 学习进行环境教 育 ,对于增 强学 生 的环境意识 、 成正确的环境 态度 、 形 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初中科学教学的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方案)富阳市永兴中学蒋旭华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要不断增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帮助中小学生认识、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现特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阐述如下:一、在科学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一)通过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在科学课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加深广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帮助学生走出成长、发展、学习、交往中的困惑,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有利于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泽载物的优良传统根植于中小学生心中,培养中小学生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和身处逆境坚韧不拔的意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自律意识以及在日益开放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应对能力。
开展生命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竞争力的基本要求,是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文明社会、全面奔小康的重要举措。
(三)当前,社会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学生伤害事故和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随着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一些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问题常常对学生造成困扰;在学校教育中,仍有一些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不彻底,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重视不够。
受这些不利方面影响,部分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上容易产生偏差,不能正确处理的各种矛盾,缺乏直面挫折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有些甚至走上危害自身、危害社会的极端。
在此情况下,大力加强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远离伤害,掌握应对困难和危险的方式方法,懂得生命的可贵,明了生命的价值与内涵,进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四)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审视、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教育演化为工具的教育,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
过分地强调智育,强调“快餐文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班级成为竞争的“战场”。
现行具体的教育不乏对学生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的教育,也有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但这些内容相互分割、无系统甚至倒挂,教育的内容空洞且教育途径单一,教育缺乏整体和实效。
本课题通过对科学课堂、专题教育和综合活动课的实践,从生命教育内容、有效途径及课堂模式等方面入手研究。
旨在真正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创建生命课堂,渗透生命教育。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台湾教育界人士认为,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与细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编制;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等等。
生命教育的推行是全方位的。
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有综合课、渗透式及社区教育的参与。
综合课。
台湾学者认为:生命教育课无疑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重要途径,但由于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环境教育、心理教育等的交叉关系,在内容上容易出现与其他学科课程的重叠。
另外,也不利于发挥学校生命教育资源的合力,容易使非生命教育课教师忽略其推行生命教育的责任。
综合课的开设正好可以整合学校生命教育资料,形成合力。
所谓综合课,是将生命教育作为综合课程里的一个单元进行教授,如“生存教育”、“生命美育”,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能与其它跨学科课题(如德育、环境教育等)联系起来实施。
渗透式。
所谓渗透式,是指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的其它活动中实施。
主要通过教学、课外活动来实施。
生命教育内容广泛,通过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各科目讲授生命教育知识,可调动学校教师参与和关注生命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生命教育资源,增强生命教育效果。
生命教育实践性极强,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意识。
此外,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社会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必须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公民教育的责任。
学校、家庭、社会机构、政府机构等部门,应组成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综合体。
学校要善于把渗透式与独立设科或综合课结合起来,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
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获得集中的生命教育知识,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生命教育资源,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教师确立“一切为了生命”的崭新育人理念,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建构生命教育—--当代基础教育理论体系而努力奋斗。
具体分解目标如下:1.在育人目标上,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原创的创新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责任感、竞争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新型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一代新人,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生命教育是教育元基点”的理念,重点构筑在初中科学课堂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探索有效教育途径等。
3.建构生命课堂,提升师生在课堂中的生命价值。
4.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通过“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的行动研究过程,努力探索“生命教育”实施途径,丰富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5.通过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从实践与理论上证明当代基础教育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一)科学课中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研究科学新课程标准将生命科学领域划分为五个主题: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命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与进化,人、健康与环境。
通过对该领域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事实、基本规律和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获得有关健康生活模式的概念。
理解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关注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个人生活和整个社会的作用。
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落实是构建科学生命课堂的关键所在。
此外,生命教育的内容规划,如果单纯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着手: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
教师层面主要是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教师应该在重建和反思自己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基础上,努力成为自觉创造教师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自我主体。
只有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才能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激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
学生层面主要要让每个学段的学生实现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实现一生的生命价值。
其内容可包括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发现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激扬生命、完善生命。
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五个方面。
各年级的具体内容需要结合学生认知、生活经验和当地的课程资源进行建构。
因此,我校开设的综合时间活动课也是对科学课中生命教育的内容的一个补充和延伸。
初中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具体如下:1、了解人体的构造与各器官的功能、分娩过程,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现象,认识性差异。
2、认识友情与爱情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健康的异性交往,控制性冲动,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性骚扰;学会拒绝别人的性要求,初步了解避孕的基本原理。
3、懂得克服不良嗜好,学会拒绝烟酒和毒品;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能够正确应对敲诈、恐吓等事件。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长、学习、发展中的困惑与问题,增强抵御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自我认同观、自我评价观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5、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理解与尊重父母、师长;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培养协作精神。
6、了解环境、爱护环境,维护社会公德,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识。
对生态危机有清醒的认识,理解生态伦理,自觉参与环境保护。
7、掌握防灾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在灾害发生时既能保护好自己,又能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人等。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研究生命教育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有机渗透到各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一方面可加强学科教学,以学科渗透为主,在课堂领域落实生命教育的内容。
另一方面可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
还要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更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重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1、学科教学2、专题教育3、社会实践活动五、课题研究的假设与理论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建构主义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的指导下,通过开设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等课程的实施模式、符合生命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创设等途径,以实践中学、体验中学为主要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就能使学生获得集中的生命教育知识,使其具有丰富的生命涵养,能够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和幸福之人。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一)“教育元基点—生命教育”理论(二)建构主义理论(三)多元智能理论(四)生活教育理论本课题想在生命教育课堂模式研究上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课堂是一切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教育也不例外。
如果课堂教学中不关注学生的生命存在、不尊重生命,那么课堂外做得最好也是低效的。
新课程、生命教育要让传统的知识课堂转变成生命课堂,使课堂成为生命生长的苗圃、生命享受的乐园、生命创造的天地。
需要探索合符生命教育价值理念的生命课堂模式:1、生活化的课堂模式2、主体性的课堂模式3、创新性的课堂模式4、“绿色”的课堂模式5、合作化的课堂模式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安排(一)研究对象:全校7-9年级学生。
(二)研究的具体方法:具体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实验法等,使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三)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06.2—2006.7):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中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尤其是对落实三维目标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课堂教学调查:帮助任课教师总结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所存在问题的诱因,制定整改措施,提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