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中学部分-第八章 德育(参考答案)
教育学第八章
第二节 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三)小学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劢教育 5.人道主义不社会公德教育
第二节 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三、德育目标不德育内容 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二者乊间是紧密联系,相 互统一的。德育内容最直接地体现了德育目标,幵
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
小学教育学
精讲班
主讲老师:郭启维
第八章
德育
一、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小学德育的概念、 意义、目标、内容不过程;我国德育的 原则、途徂和方法。
二、考点指南
识记:德育、德育过程、各种德育原则和德育 方法的概念。 领会:德育过程的特点、德育原则和德育途徂 的具体内容和操作原理。 应用:运用德育的基本原理分析、解释、说明 幵解决德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五)小学德育的仸务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辩 证唯物主义丐界观的基础幵逐步形成共产主 义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道德评 价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第一节 小学德育概述
二、小学德育的意义 (一)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二)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三)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 和未来保证
第一节 小学德育概述
【例题·判断说明题】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答案:错误 解析: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 教育的总称 ,而丌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戒政 治教育的代名词。
第一节 小学德育概述
【例题·选择题】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A.导向和劢力 C.基础 B.关键 D.物质基础 )作用。
第二节 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二、小学德育的内容 (一)什么是小学德育内容 小学德育内容是指教育者依据小学德育 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优秀品德的社 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觃范的总和。
《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 龄特征、个性特点和当前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
1、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教 育学生的前提。
运用实践锻炼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和严密的组 织。
2、必须与说理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 对参加锻炼意义的认识,使其产生自觉锻
3、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要有严格要求和督 促检查,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锻炼的目
4、要有总结。
陶冶是通过创设或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 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耳濡目染, 心灵受到感化,从而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
1、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常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2、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发展规律的教育。
(四)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它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目的和为之奋斗的目 标。个人的理想总是与一定社会的发展和 阶级的利益密切联系的,因此不同时代与 不同阶级的人就有不同的理想。
3、对学生进行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 的教育。
4、对学生进行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八)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受教育者德、智、体、美、 劳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德育工作者应有 计划地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和治疗各 种心理障碍,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宣传榜样要实事求是。
(三)
实践锻炼是组织学生按照德育要求参加 各种实际活动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
实践锻炼侧重于行为练习,通过实践锻 炼,道德认识观念、信念得到进一步深化, 道德情感因得到体验而升华,道德意志因
德育原理参考答案
德育原理参考答案德育原理参考答案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原理是指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原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下面将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探讨德育原理的参考答案。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原则:1.榜样示范原则: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情感教育原则: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增强他们的同情心、友爱心和责任心。
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乐于助人。
3.规范引导原则: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
同时,要注重规范的宣传和解释,让学生理解规范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参考答案:1.人本主义原则: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
2.科学精神原则: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具备科学探索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民主价值观原则: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
教育者应该倡导平等、自由、公正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民主的重要性,并参与到民主决策和管理中去。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以下是一些参考答案:1.社会实践原则: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者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2.公益教育原则: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公益精神。
教育者可以开展公益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测试试卷
第八章德育一、单项选择题1.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2.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B.政治思想教育C.政治课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3.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4.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核心课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10.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11.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 )。
A.认识基础B.关键C.核心D.行动指南12.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 )统一过程。
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1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14.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
教师资格证——两学复习材料——教育学第八章(共10章)
第八章德育第一节小学德育概述一、什么是德育(一)德育的概念:1、广义的德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区德育+社会德育;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二)学校德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给受教育者以思想、政治、道德影响而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
简言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三)小学德育1、小学德育的定义(将学校德育对象限定为儿童)2、小学德育的特点(2007年简答)基础性(对儿童进行最基础的道德启蒙教育)奠基性(培养合格公民的起点、对儿童未来走向有决定作用)(四)小学德育的构成1、道德教育(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道德行为规范、道德行为习惯,“做人”)2、政治教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领导)3、思想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三者之间关系道德教育是基础,是关键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是目标,是方向二、小学德育的意义1、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可塑性强,但辨别能力弱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战略意义):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第二节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1、概念: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预期目的或结果,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德育工作的出发点2、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目的的规定;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3、我国小学德育目标(1)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道德思维能力:理解道德、思考道德现象、矫正自己的行为;道德评价能力:防微杜渐,不受不好道德侵蚀(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激励)二、小学德育内容1、概念:实施德育工作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2、特征:阶级性与历史性、共同性与继承性、稳定性与可变性3、依据:德育目标;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文化传统3、我国小学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第三节小学德育过程一、小学德育过程概念即构成1、概念:指教育者根据小学教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与方法,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
第八章知识与练习答案
第八章知识与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德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确保其他各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德育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并为体、智等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从而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2、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3、B【解析】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4、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5、A【解析】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
6、A【解析】礼,指的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
7、C【解析】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或热爱态度。
国际主义教育主要指国际理解教育与世界和平教育。
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是理想和传统教育的内容。
8、B【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9、C【解析】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品质;教育学生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
10、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是德育内容的最高层次。
它包括:认识人生、规划人生,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1、C【解析】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包括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
12、A【解析】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合称“三生教育”。
13、C【解析】生活教育来自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
14、C【解析】安全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德育形式。
安全教育是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教育学》各章要点练习含参考答案
《教育学》各章要点练习含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
6.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
7.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8.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9.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10.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11.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12.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13.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
14.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6.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7.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统治阶级和谐教育斯巴达,军事< 雅典,民族政治<军事教育政治家培养18.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德育原理 课后习题及答案
章节习题第一章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综合考虑关于德育内涵和德育过程的讨论,我个人认为,不妨这样给德育下定义:德育是教育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2.试评价以下概念定义的合理性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妥.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遭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3.如何理解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中国德育现代化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应当是什么?1)古代德育:所谓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具有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2)现代德育:与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相对应,现代德育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养现代人为目的的德育。
所谓德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基本完成的任务。
与古代德育的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相反,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特征有四条: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科学化;第四。
学校德育的组织化。
3)努力方向:德育的民主化和科学性的增强4.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4)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5)德育思想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
它主要反映人们对德育的应然与必需所产生的主观判断和选择,是德育力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6)德育论则是一个与德育经验、德育思想相对的范畴。
德育论原本是作为教育学、伦理学的组成部分存在的。
与作为前德育理论存在的德育思想相比,它具有一定的专门性、系统性。
第八章 德育方法与模式
(三)理想激励法 三 理想激励法 理想激励法是指通过适当方式促进学生 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进行道德教育的 方法。 道德理想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价值理想和 人格理想两个方面,理想激励的方法也就可 以分为价值理想激励和人格理想激励两个方 面。现代社会往往是不太有理想激情的一个 社会,而没有真正的道德理想,就没有真正 的道德生活。因此理想激励法是道德教育的 根本方法之一。
对于具体方法意义上的教育方法,我国有学者曾依据教 育活动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形态,将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交流 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以直接 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 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和实习作业法等),以陶冶为主的 教学方法(感化、暗示等)等四种方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编:《教育学》,第444-45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巴班斯基主编的《教育学》将“教育方法”(相当于我 们的德育方法)分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的方法, 组织活动和形成社会行为经验的方法,以及执行调整、纠正 和鼓励学生行为与活动的职能的方法等三种方法(巴班斯基 主编:《教育学》,第208页,375-376页,人民教育出版 社,1986)。这种划分主要是依据一定教育活动的形态。
陶情是一种与认知活动相互联系的情感
和情趣的化育过程; 冶性则指与情感联系的认知上的进步乃 至人格上的提升。 陶冶的过程是陶情与冶性两个过程的统 一。所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陶冶的方法主要 侧重于情感的陶冶,但其作用当然也不止于 情感的培育。
陶冶的方法自古有之。孔子、老子等人 都曾倡导和践行过所谓的“无言之教”。南 朝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精神未 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 于学,潜易暗化,自然似之。”《宋史·程颐 传》则明确记载:“今夫人民善教其子者, 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熏陶成性。”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洛 札洛夫创立的“暗示教学法”以及最近我国 学者在语文教学中探讨的…情境教学法”也 都基本上属于“陶冶”的教育方法。
教育学原理第八章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第八章课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班级群体的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二是个性化功能。
[单选题] *A.个体功能B.整合功能C.主体功能D.社会化功能(正确答案)2.在班集体中,学生通过班集体中规范化的组织结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公民品质,这说明班集体对学生发展具有() [单选题] *A.个性化功能B.社会化功能(正确答案)C.选择功能D.保护功能3.班级管理的目标是() [单选题] *A.形成良好秩序B.育人(正确答案)C.班级氛围融洽D.学生成绩提高4.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单选题]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正确答案)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5.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基本功能是() [单选题] *A.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正确答案)B.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C.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D.有利于学生个体化功能,促进社会化发展6.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单选题] *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正确答案)D.民主管理7.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单选题]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正确答案)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8.班主任王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采取了轮流值日、公开竞选班干部、定期相互评议等方式,其采用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单选题] *A.班级常规管理B.班级平行管理C.班级民主管理(正确答案)D.班级目标管理9.()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单选题] *A.学生的发展(正确答案)B.教师的能力C.学生的能力D.教师的发展10.班级成员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的发展,是指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应该具有() [单选题] *A.共同统一的准则B.共同的目标C.共同的组织机构(正确答案)D.平等、相容的氛围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班集体发展到核心初步阶段的特点的是() [单选题] *A.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和信赖B.班主任与集体机构一道履行集体的领导与教育职能C.学生普遍关心、热爱班集体,能积极承担集体的工作(正确答案)D.班集体能在班主任指导下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级的工作与活动12.集体发展的阶段中,使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是() [单选题] *A.健全班集体形成时期B.集体形成正规化阶段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正确答案)D.集体形成初始阶段13.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单选题] *A.群体凝聚力(正确答案)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集体的荣誉14.班主任创建班集体的首要工作是() [单选题] *A.开展集体活动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集体D.确立集体的目标(正确答案)1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单选题]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正确答案)D.学术影响力16.班级建设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是(D ) [单选题] *A.班级目标的实现方法(正确答案)B.确定班级工作程序C.班级模式的设计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17.班主任中心任务是() [单选题] *A.带好班级、管好学生B.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C.全面了解班集体D.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正确答案)18.()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第八章德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章德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潘友刚发布时间:2011-03-31 17:11:44《教育学》第八章课后习题一、名次解释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二、简答题1、简述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
2、简述合作教育学的德育思想。
3、德育的途径有哪些?4、试列出集中主要的德育方法。
5、德育的主要原则《教育学》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名次解释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
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德育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二、简答题1、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
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家。
他在长期从事流浪儿和违法少年的教育改造工作中,总结概括出以下很有特色和价值的德育思想理论:(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2)集体教育的思想。
(3)劳动教育的思想。
(4)纪律教育的思想。
2、简述合作教育学的德育思想。
“合作教育学”是前苏联80年代普通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教育理论。
它是一批长期从事教育实验的教师和学者提出的。
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教育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个性民主化,主张教学、教育过程应建立在师生合作的新型关系之上。
3、德育的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我国学校德育实施途径主要有:1.教学。
2.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第八章-自测-题目与答案
一、单选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德育的实质在于()。
选择一项:A. 孝敬父母B.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C.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D. 尊重他人E. 育德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育德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下内容中不属于隐性德育内容的是()。
选择一项:A. 校园环境B. 班风C. 宿舍文化D. 教风E. 德育班会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德育班会题目3不正确获得1.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德育教育中,“抑其所短,扬其所长”是( )德育原则的要求。
选择一项:A. 长善救失B. 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C.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D. 疏通引导E. 知行统一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长善救失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从内容的性质来看,德育内容可分为规范性的内容和()的内容。
选择一项:A. 操作性B. 认知性C. 选择性D. 实践性E. 意义性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意义性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严而有格,严而有方”暗含的德育原则是()。
选择一项:A.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B. 疏通引导C. 长善救失D.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E. 知行统一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通过询问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属于哪种德育方法()。
选择一项:A. 榜样示范法B. 陶冶教育法C. 实际锻炼法D. 心理咨询法E. 认知明理法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心理咨询法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通过对学生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学生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选择一项:A. 心理咨询法B. 认知明理法C. 榜样示范法D. 品德评价法E. 自我修养法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品德评价法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德育中坚持用正确的理论、事实和榜样等来教育学生,疏通学生思想障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和实践等不断进步,这属于()的德育原则。
教育学第八章练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A3.A4.B5.C6.D7.C8.C9.B 10.B 11.A 12.D 13.A 14.A 15.D 16.B 17.C 18.A19.A 20.B 21.A 22.A 23.B 24.C 25.A 26.D 27.C 28.C 29.D 30.D二、多选题1.ABC2.ABD3.ABCE4.ABCD5.ABCD6.ACD7.BCD8.ABD9.ABCD 10.ABCD三、简答题1.(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等;(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2.(1)良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如下: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生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应做到: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②学习规范,树立常规,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③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
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激发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3.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其常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了解学生。
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班主任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的思想品德、个体的学习、个体的身体状况、个体的心理、个体的家庭。
对群体的了解包括对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包括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024版day43教育学原理第八章德育
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网络 信息的监管,营造健康的 网络环境,减少不良信息 对青少年的侵害。
25
未来德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个性化德育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 求,开展个性化的德育教 育,提高德育实效。
20
德育改革
1
德育改革的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德育模式 已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德育改革势在必行。
2
德育改革的目标
德育改革的目标是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体系, 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 学生。
德育改革的措施
3
德育改革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方面进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强化德 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8
05 德育评价与改革
2024/1/29
19
德育评价
德育评价的概念
德育评价是对学生德育成果和德 育过程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旨
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4/1/29
德育评价的原则
德育评价应遵循公正、客观、全面、 发展等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 性和有效性。
德育评价的方法
常用的德育评价方法包括观察法、 调查法、测验法、评语法等,各种 方法应相互补充,形成综合评价。
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 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 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 法的矛盾等。
12
德育原则
• 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是指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 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
124310-教育学-德育08关
1.“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_____A: 社会性功能B: 个性生存功能C: 个体享用功能D: 经济性功能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题干描述的是古代中国的德細社会性功能的体现。
因为,古代中国是一个特别重视道德教化的国度,德育一直是统治者“齐风俗,一民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
2.德育组织形式是指_____A: 德育具体目标B: 德育具体内容C: 德育实施方法D: 德育实施途径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3.下列德育方法选择合理的是_____A: 政治法纪教育主要以强制灌输方法进行B: 采取罚款解决班级卫生问题C: 小学生应多运用榜样进行教育,中学生教育可更多注重说理D: 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权利,教师可以把破坏课堂纪律的同学赶出教室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略。
4.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是_____A: 世界观、人生观和哲学观B: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C: 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D: 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美好理想的确立,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文明的行为习惯。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
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5.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抓“闪光点”以提高学生品德的做法,体现了_____的德育原则。
A: 说理疏导B: 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C: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D: 可接受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略。
6.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这种德育原则是指_____A: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B: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C: 疏导原则D: 导向性原则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题干所述的是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的涵义。
德育原理 课后习题与答案
章节习题第一章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综合考虑关于德育内涵和德育过程的讨论,我个人认为,不妨这样给德育下定义:德育是教育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2.试评价以下概念定义的合理性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妥.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遭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3.如何理解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中国德育现代化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应当是什么?1)古代德育:所谓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具有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2)现代德育:与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相对应,现代德育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养现代人为目的的德育。
所谓德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基本完成的任务。
与古代德育的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相反,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特征有四条: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科学化;第四。
学校德育的组织化。
3)努力方向:德育的民主化和科学性的增强4.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4)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5)德育思想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
它主要反映人们对德育的应然与必需所产生的主观判断和选择,是德育力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6)德育论则是一个与德育经验、德育思想相对的范畴。
德育论原本是作为教育学、伦理学的组成部分存在的。
与作为前德育理论存在的德育思想相比,它具有一定的专门性、系统性。
第八章德育练习题附答案
第八章德育一判断1、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内部心理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的过程。
()2、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德育的客体。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4、学校应当把德育放首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5、学校德育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6、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7、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
()8、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9、中学教育中要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因此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活动比其他教育活动更重要。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二、单选1、孩子犯了错“爹打娘护”现象违背了的()。
A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规律B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D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2、让“一草一木都能说话”“每一墙壁都能说话”体现了德育方法中的()。
A 陶冶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说服教育法D 实际锻炼法3、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 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科教学B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 劳动D 班主任工作4、在德育的几种方法中()侧重于道德认识的培养。
A 实际锻炼B 品德评价C 陶冶D 说服法5、提出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皮亚杰B 赞可夫C 班杜拉D 科尔伯格6、家访可以防止5+2=0现象出现,这体现了德育的()原则。
A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B 疏导性原则C 长善救失原则D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7、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A 品德评价法B 榜样示范法C 陶冶教育法D 实际锻炼法8、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这样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
()A 德育影响B 德育内容C 德育方法D 德育内容和方法9、德育过程的基础是()A 掌握知识B 激发情感C 道德内化D 活动和交往10、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教育学第八章课后练习题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1、什么是德育?简述德育的构成。
德育有广义狭义分.广的德育是指所有的有目的、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泛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或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段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德育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成。
2、德育的特点有哪些?社会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3、中学德育的意义是什么?(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4、简述中学德育的目标。
(1)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劳动习惯、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奖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值、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2)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祖国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的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5、简述中学教育的内容.{1}初中阶段的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数肓.{2}高中阶段的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美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6、什么是教育过程?德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如何?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教育过程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联系来看、德育只有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青少年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从来说,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第8章)真题考点汇总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第8章)真题考点汇总第八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
四、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
高频预测简述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
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团队活动B.课外校外活动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D.班主任工作答案:C小结第二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法制思想以及道德等形式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
高频预测判断题: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答案:X二、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德育内容4.德育方法三、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高频预测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
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A.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B.学校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答案:D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三)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高频预测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德育
一、选择题
1.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在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的是学生的( )。
A.自我评价能力B.自我调控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
D.自我学习能力E.自我反思能力
2.以下属于德育构成的是()。
A.道德教育B.政治教育C.法制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3.下列不属于德育特点的是()。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D.引导性
4.《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与哪一年()。
A.1996 B.1995 C.1994 D.1993
5.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包括( )。
简答
A.爱国主义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思想教育D.理想教育E.公德教育6.高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包括( )。
简答
A.集体主义教育B.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C.良好个性心理品质D.思想教育E.公民道德教育
7.下列行为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的有( )。
解释:订正A项不选,原因为,不守纪律并不一定是坏事情,因为纪律本身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A.不守纪律B.欺侮同学C.考试作弊D.偷窃E.孤僻
8.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E.情感教育9.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包括()。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 D.德育目标E.德育方法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E.评比竞赛法11.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12.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A.知 B.情 C.意 D.行
13.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4.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5.道德两难问题有哪几种来源()。
A.虚构的道德两难故事B.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道德两难问题C.真实的或实际发生的道德两难问题D.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景会影响道德发展16.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7.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8.“夫子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指的是哪一个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
19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A.政治课教学B.班主任工作C.劳动D.共青团活动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20.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育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2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22.讨论法属于下列的哪一种方法()。
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C.说服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E.评比竞赛法
24.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教育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
A.谈话B.报告C.参观D.讲解E.讨论
25.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
A.语言说服 B.理论说服C.事实说服 D.间接说服
26.实际锻炼法主要包括哪两种形式()。
A.常规训练 B.特殊锻炼 C.模拟锻炼D.实践锻炼
27.运用奖励和处分应注意的要求是()。
A.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 B.目的明确,具体有度
C.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D.奖励为主,抑中带扬E.坚持严格要求28.运用语言说服法应注意哪几点()。
A.明确目的、制订计划B.要有针对性C.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D.引导总结29.下列属于德育的途径有( )。
A.参观军事博物馆B.学习模范事迹C.教学活动
D.共青团工作E.进行公益劳动
30.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1.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2.德育社会模仿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33.“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提倡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 )。
A.社会性B.历史性C.民族性D.继承性E.公共性
二、填空题
1.道德教育的__认知模式__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2.德育的五个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_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_是基础,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_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_是关键,它们共同塑造完整、健全的新人。
3.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规定了我国中学的德育目标。
4.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和_自我调控构成。
5.我国在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在高中开设思想政治课,专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中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6.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及其他学科教学。
7.奖励与惩罚法是通过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或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
8.语言说服法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
9.事实说服法主要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
10.实践锻炼的形式主要有_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其中学习活动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的锻炼方式。
11.当代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有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
12.德育模式是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
13.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14.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
15.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
16.德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开展德育活动的依据。
17.“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这是苏联教育家_马卡连柯_的德育观点。
18.我国在初中阶段开设_思想品德课,高中阶段开设_思想政治课。
19.2004年2月2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我国中学德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辨析题
1.德育过程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过程无关。
答:不正确。
德育过程与受教育的品德形成既联系又相互区别。
联系表现在: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制约着德育过程的效果;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区别表现在:德育过程是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进
行品德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
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政治、
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
答:正确。
学生的思想品德要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答:正确。
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答:正确。
5、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正确。
6.德育要赋予每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这体现了德育个体功能的生存功能。
答:不正确。
生存功能表述不科学。
7.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答:不正确。
教育过程中要对受教育者的不当行为进行引导,但未必一定要采用惩罚的手段。
8.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因此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德育。
答:不正确。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主要途径。
论述题
3.张老师是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
有一次在课堂上发现小刚在写情书,为了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张老师将小刚的情书当众宣读,结果小刚漕到全班同学的讥笑、讽刺,不久便退学了。
请结合德育教育的有关原理分析这一案例。
要点:
(1)德育过程中存在多种矛盾,教育应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的积极转化。
(2)因此,在德育方法的选择上应当:
第一,考虑德育自身的特点与规律,第二,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年龄特征及其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3)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启示:在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坚持两大原则,一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一是疏导性原则;
(4)在具体德育方法选择上,要积极运用说明教育法,要在活动或交往中,灵活运用各种德育方法,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