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4_4 硝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新旧教材比对:人教选择性必修1与选修4

高中化学新旧教材比对:人教选择性必修1与选修4

高中化学新旧教材比对:人教选择性必修1与选修4简介本文将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新旧教材进行比对,重点关注人教版的选择性必修1和选修4两本教材。

通过对比两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内容比对选择性必修1- 新旧版本的选择性必修1在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主要关注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概念。

- 新版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内容编排更加紧凑,结构更加清晰。

- 新版教材增加了一些实例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选修4- 新旧版本的选修4在内容上有一些差异,主要关注化学在生活、环境和工业中的应用。

- 新版教材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实验操作,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问题。

- 新版教材增加了一些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以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

学习影响选择性必修1- 新版教材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更强,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 新版教材的实例和案例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和应用场景,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选修4- 新版教材更贴近生活和实际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 新版教材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化学的前沿领域和应用前景。

结论通过对比人教版的选择性必修1和选修4两本教材,我们可以看到新版本教材更注重系统性、逻辑性和实际应用。

这些改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因此,建议学校和教师使用新版教材,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他们的化学素养。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2. 掌握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能够在实验中制备一氧化氮。

教学重点:
1. 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2. 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 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2. 实验操作的技巧。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容器、分液漏斗、试管、试管夹等;
2. 实验药品:铜、硝酸、稀盐酸等;
3. 教学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一氧化氮的应用领域,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理论讲解(10分钟)
1. 介绍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2. 探讨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1. 实验目的:通过铜和硝酸的反应制备一氧化氮;
2. 实验步骤:将铜放入容器中,加入硝酸,通入气体收集一氧化氮;
3. 实验结果:观察气体的性状以及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1.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一氧化氮的性质;
2. 思考为什么要使用铜和硝酸来制备一氧化氮。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一氧化氮制备与性质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解决相关习题,复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一氧化氮的制备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性质和应用。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4章 第4节《硝酸、氨、硫酸》-铜和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 教学设计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4章 第4节《硝酸、氨、硫酸》-铜和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 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年级上《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硝酸的性质—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是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 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中“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的第三部分内容。

在这一专题里教材安排了较多的实验,《新课程化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对本专题的学习应该采取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①理解教材实验设计的原理;②学会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去认识物质的性质;③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学情分析】“硝酸的性质—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是苏教版化学1最后一专题的最后一块内容。

到本专题止,教材已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他们在心理上有很强的动手欲望,渴望自己设计实验,渴望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诸实施。

因此,本节课通过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开放与和谐的氛围中开拓思维,体验实践与创新的乐趣。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操作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和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设计与实验评价。

【设计思路】本节课安排的内容是: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重点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的改进,将学生分为多组,设计出多种改进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再通过实验的最终验证来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提出疑问——设计实验方案——分析、点评各方案——实验演示——随堂练习【课前准备】1.教师的准备本节课是有关教材实验的改进与新设计,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课前备课时已花了大量时间“备学生”。

2.学生的准备为了让学生有个好的心理准备,以及课堂时间的限制,在前一节课就要求学生做好本节课的预习工作,并提出一个思考问题: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有何优点和不足之处。

3.教学用具的准备考虑到本节课实验仪器与实验药品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授课。

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B.铜和稀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在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只体现氧化性,没有体现酸性D.可用铝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2.下列各组气体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SO2、O2、HI B.NH3、O2、N2C.NH3、CO2、HCl D.H2、Cl2、O23.浓硫酸和2 mol·L-1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

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下图,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A.a升华、b冷凝B.a挥发、b吸水C.a蒸发、b潮解D.a冷凝、b吸水4.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或浓硫酸的是()。

A.Cu B.ZnC.Fe D.Al5.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可用铝制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增大6.在铜跟稀硝酸的反应中,如果有1 mol HNO3被还原,则被氧化的Cu的物质的量为()。

A.3/8 mol B.8/3 molC.3 mol D.3/2 mol二、双项选择题7.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能表现强氧化性,又能表现酸性的是()。

A.浓硝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B.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C.氢氧化铜与浓硝酸反应D.碳与浓硝酸反应8.在下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苹果块会干瘪B .胆矾晶体表面无变化C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 .试纸变红三、非选择题9.根据下列化学反应和事实,说明反应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将表示性质的选项的字母填在各小题的横线上。

A .不挥发性B .酸性C .吸水性D .脱水性E .强氧化性(1)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__________。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硝酸教案新人教必修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硝酸教案新人教必修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掌握浓硝酸和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硝酸的性质——不稳定性和氧化性;难点: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硝酸的性质一;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低沸点(83℃),易挥发。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69%,98%以上的浓硝酸叫“发烟硝酸”。

二、硝酸化学性质1. 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 = O2↑ +2H2O + 4NO2↑2.硝酸的强氧化性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王水:浓HNO3和浓HCl(体积比1:3)混合物3. 浓硝酸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C + 4HNO3(浓2↑ + 4NO2↑+2H2O4..钝化: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

三硝酸的用途四、硝酸的工业制法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A.B.C.D.2.下列关于有机物1-氧杂-2,4-环戊二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互为同系物B.二氯代物有3种C.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D.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5molO23.下列各组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一组是()A.NaOH、H2SO4、NH4Cl B.MgO、Na2SO4、NH4HCO3C.Na2O2、KOH、Na2SO4D.AlCl3、Al2O3、MgCl2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三种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添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是()A.先加Mg(NO3)2,再加Ba(NO3)2,最后加AgNO3B.先加Ba(NO3)2,再加AgNO3,最后加Mg(NO3)2C.先加AgNO3,再加Ba(NO3)2,最后加Mg(NO3)2D.先加Ba(NO3)2,再加Mg(NO3)2最后加AgNO35.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B.工业生产时加入适宜的催化剂,除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之外,还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从而减少能耗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目的6.如图是在明矾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A段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B .AB段的离子方程式只有:Al(OH)3+OH-===AlO+2H2OC.A点的沉淀为Al(OH)3和BaSO4的混合物D.B点溶液为KAlO2溶液7.关于“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在烧杯中称量B.在研钵中研磨C.在蒸发皿中加热D.在石棉网上冷却8.人体血液存在H2CO3/HCO3-、HPO42-/H2PO4-等缓冲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高一化学组:冷晓科【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理解氨的化学性质、铵盐的性质及氨气的实验室制法;2、了解浓硫酸的特性及其强氧化性3、了解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培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并尝试创造的喜悦。

【教学重点】氨、铵盐的化学性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氧化性【教学难点】氨气的制备实验原理,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强氧化性【教学方法】学习归纳法、实物展示法、创设情景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及相应实验仪器【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氨【本课时在本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的核心和考试的热点【展示标杆题】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自然中雷雨发庄稼的过程。

2.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并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氮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3.从氮的原子结构出发分析氮除,0,+2,+4,+5外是否还存在其它价态?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此价态的氮的化合物具有什么化学性质?【播放液氨泄露视频】从该视频中你得出氨气那些物理性质?为什么液氨泄露会有化肥的气味?【总结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易挥发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液氨易汽化可用作制冷剂【设问】氨气能与水反应?反应产物是什么?【播放喷泉实验视频】1.由该实验你又得出什么结论?2.为什么能形成喷泉?3.具有什么性质的气体能形成喷泉?4.喷泉形成的原理是什么?5. 氨气与水作用的溶液呈什么性?6.若把胶头滴管中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氨气换成二氧化碳,进行同样的操作能行喷泉吗?你还有那些气体和溶液组合形成喷泉的例子?7.写出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并分析氨水中有哪些成分?【总结】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设问】由上面的结论你还能得出氨气还能与那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播放氨气与浓盐酸反应实验视频】1.记录实验现象2.根据初中学的理论知识预测反应产物?【设问】氨气还能与硫酸、硝酸反应吗?若能反应产物是什么?【回顾第一个视频】为什么液氨泄露会有化肥的气味?【回答】化肥会分解释放出氨气。

对比分析:高中化学新版人教选择性必修1与旧版选修4

对比分析:高中化学新版人教选择性必修1与旧版选修4

对比分析:高中化学新版人教选择性必修
1与旧版选修4
本文对比分析了高中化学新版人教选择性必修1与旧版选修4两个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新版人教选择性必修1教材的特点:
1. 结构更加合理:新版教材按照知识点的逻辑顺序组织,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2. 内容更新全面:新版教材根据最新的教学要求和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更新,涵盖了更多的前沿知识和实际应用。

3. 实验设计更加科学:新版教材的实验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旧版选修4教材的特点:
1. 知识点较为独立:旧版教材的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较小,知识点较为独立,适合对某一特定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2. 着重理论知识:旧版教材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推理,适合对化学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和探讨。

3. 实践应用相对较少:旧版教材在实践应用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有一定的不足。

综上所述,新版人教选择性必修1教材更适合高中化学教学的需求。

它在结构、内容更新和实验设计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要求。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节氨硝酸和硫酸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节氨硝酸和硫酸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2007年9月17日10时40分许,在南岗区学府路287号附 近,一冷冻厂内的供液管出现漏点,致使部分氨气泄漏, 厂内工人及附近群众数百人被疏散,11时许,记者赶到事 故发生现场,进入厂区后,一股浓烈的气味扑鼻而来,让 人感到呼吸困难,记者的双眼被熏得泪流不止。 从这则新闻可知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一、氨
(4)氨跟氧气反应
催化剂
4NH3+5O2
==== △
4NO+6H2O
玻璃棒 空气
铂丝 浓氨水
把烧红了的铂丝插入盛浓氨水的锥形瓶中(不接 触溶液)观察到悬在液面上的铂丝更加红亮, 同时有 红棕色气体生成, 并有白色烟雾产生, 试解释原因。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反应放热, 铂丝维持红热
液氨
氨气降温加压液化
混合物
纯净物(非电解质)
H2O、NH3 、NH3·H2O
NH4+
OH- H+
NH3
氨能否与酸反应?
(2)氨跟酸的反应
NH3+HCl ===== NH4Cl (现象: 白烟) NH3+HNO3 ==== NH4NO3 (现象: 白烟) 2NH3+H2SO4 = (NH4)2SO4 NH3+H+=NH4+(与酸反应的本质) (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Al3 + +3NH3+3H2O ==== Al(OH)3↓+3NH4+
②不稳定性酸的铵盐 △
NH4HCO3 ————H2O +CO2 ↑ +NH3↑
(B)铵盐与碱的反应 (NH4)2SO4 + 2NaOH ——△—— Na2SO4 +2NH3↑+2H2O △ NH4Cl + NaOH ———— NaCl + NH3↑ + H2O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 浓硫酸的特性 教案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 浓硫酸的特性 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氨,硝酸,硫酸”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的内容。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内容。

教材把这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本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行程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中族的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为必修2的学习打下基础。

浓硫酸的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本节的重点和本章的核心,是上稀硫酸和氧化还原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通过该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相关知识体系共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由于本节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个别知识点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我大胆应用演示实验,教材中中也安排了一些插图,使知识形象、生动,以引起学生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

本节最后设置的“讨论”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首先,教材在第一章中就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得学生有了基本的实验技能,让这节课的探究活动成为可能。

其次,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难度不大,适合学生采用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经验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知识教学,更要注意让学生对如何探究式学习形成清晰思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最后,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存在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争取让每位学生能在课堂上获益。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浓硫酸的物理性质2.通过学习掌握浓硫酸的三大化学特性3.通过学习,了解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学习重点】实验安全常识、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预备知识】一、你记得这些仪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吗?1.酒精灯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另一盏酒精灯。

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酒精。

c.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熄,不能用嘴吹灭.d.万一洒出的酒精着火,不要惊慌,应该立即用铺盖。

e.使用前检查灯内是否有酒精,酒精占容积。

2.试管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不要垫石棉网,但要先进行预热,以免试管炸裂,若为液体时,则不超过1/3,试管倾斜,管口不;若为固体,应平铺底部,管口略向,以免水蒸气冷凝倒流炸裂试管.同时,加热时用试管夹夹试管的位置___________。

3.量筒在量液体时,要根据___________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___________。

同时,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

4.托盘天平要放置___________,使用前要___________,砝码和游码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称量时注意物体___________。

5.烧杯给烧杯加热时要___________,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

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以不超过烧杯容积的___________为宜,以防烧杯内沸腾时液体外溢。

烧杯加热时,烧杯外壁___________,烧杯加热腐蚀性药品时,可将一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以免烧杯内液体溅出。

二、你记得这些操作吗?1.在实验室,我们如何取用药品呢?2.在实验室,我们如何称量药品呢?3.在实验室,对仪器的洗涤有什么要求吗?4.如何检验下列装置的气密性?【基础知识】一、你了解实验室吗?1.你知道哪些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有特殊规定吗?2.在实验室如何防止火灾的发生?如果着火了怎么办?3.发生烫伤怎么办?4.你知道化学灼伤吗?要是不小心发生了化学灼伤怎么办?5.你知道哪些行为会引起爆炸或仪器爆裂吗?如何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6.你知道哪些行为会导致中毒吗?如果发生了中毒该怎么办呢?7.你知道实验室里的灭火器材、煤气开关、电闸等在哪儿吗?8.你会用灭火器吗?二、你认识这些仪器或装置吗?【过关训练】1.下列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予改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4.4《硫酸》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4.4《硫酸》说课稿

《硫酸》说课稿云南昆明市第三中学高芳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书中的位置:“硫酸”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的内容之一。

到本章为止,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也基本构建成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

纽带作用: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学习的意义: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三维目标1. 通过探究硫酸的性质并实验,掌握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书写分析硫酸与碳、铜的反应方程式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能较灵活的运用。

2. 对实验的设计、评价、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在实验研究设计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对学习的要求较高,还可以增加以下目标:4.定性、定量分析浓硫酸与铜反应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实验探究、评价思维的形成。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观察、讨论、猜想、归纳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高一学生学习心理:学生在看到《硫酸》这个课题时,很多学生会觉得对稀硫酸已经很熟悉,又在新闻中看到过浓硫酸伤人的负面报道,对之或多或少有点恐惧,所以,学生学习硫酸的兴趣不会很大,做浓硫酸的实验也不会太积极。

但是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对于问题喜欢去寻根究底,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完整版)

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完整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明确学习目标】1、复习掌握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学习重点)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相关知识点回顾】说说实验室下列做法的目的是什么?(1)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或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

(2)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4)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移去导气管,再移去酒精灯。

(5)禁止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化学实验安全2、了解安全措施。

(1)实验室中常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从安全的角度分析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酒精灯帽盖灭。

不可用嘴去吹。

④不慎碰倒起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⑤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五官以及皮肤的伤口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

为防止中毒,应注意几点:①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

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和有烟雾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外加尾气处理装置。

②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存放食品,餐具不准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后要用水把手洗干净。

③皮肤上有伤口时,不能接触有毒物质,否则会经伤口进入人体而造成中毒。

④不可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实验过程若不慎发生意外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学会如下紧急处理:①玻璃割伤等其他“机械类”创伤,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再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最后敷药包扎。

②烫伤应找医生处理。

③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布或沙子盖灭。

④大量浓酸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洗并涂上NaHCO3溶液,严重的须就医。

2023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2023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2023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套第一课时:化学与生活- 研究目标: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 教学重点: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内容:-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探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加工、家居清洁等。

- 分析和讨论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 研究方法: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小组合作。

-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化学与生活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通过实例和图表,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分析:讨论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4. 总结:复所学内容,概括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第二课时:元素与化合物- 研究目标:了解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掌握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和特点。

- 教学重点: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和特点。

- 教学内容:- 研究元素与化合物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掌握元素与化合物的特点和区别。

- 实例分析元素和化合物的应用。

- 研究方法:讲解、实例分析、小组合作。

-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元素与化合物的主题。

2. 讲解:介绍元素与化合物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3. 分析:分析元素与化合物的特点和区别。

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展示元素和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5. 总结:复所学内容,总结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和特点。

(依次类推,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导学案全套。

注意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步骤的规划。

)。

高中化学硝酸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硝酸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硝酸反应教案
1. 了解硝酸的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2. 理解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 掌握硝酸与金属、碱和醇类的反应。

4. 学会推断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 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2. 硝酸与金属、碱和醇类的反应。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等。

2. 实验药品:浓硝酸、银粉、铁粉、铜粉、碳粉、氢氧化钠溶液、乙醇等。

3. 实验环境:实验室安全规范和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1. 硝酸的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介绍。

2. 硝酸的制备方法演示和实验操作。

3. 硝酸与金属反应实验操作和观察。

4. 硝酸与碱的反应实验操作和观察。

5. 硝酸与醇类的反应实验操作和观察。

6. 总结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规律。

五、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利用实验演示和实验操作来展示硝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

2. 问题导向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硝酸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六、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评价: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知识掌握评价:考察学生对硝酸性质和反应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自主设计硝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实验,加深对硝酸化学性质的理解。

2. 引导学生了解硝酸在生产、医疗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硝酸反应教案范本,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4年高一化学硝酸教案

2024年高一化学硝酸教案

2024年高一化学硝酸教案2024年高一化学硝酸教案1(约2239字)物理性质:1. 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 开盖时有烟雾, 挥发性酸.2. m.p. -42℃, b.p. 83℃. 密度: 1.5 g/cm3, 与水任意比互溶.3. 常见硝酸a%=63%-69.2% c=14-16mol/l. 呈棕色(分析原因) 发烟硝酸.化学性质:1. 强腐蚀性: 能严重损伤金属、橡胶和肌肤, 因此不得用胶塞试剂瓶盛放硝酸.2. 不稳定性: 光或热4hno3 =====4no2 + o2 + 2h2o所以, 硝酸要避光保存.3. 强酸性: 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具有酸的通性.4. 强氧化性: 浓度越大, 氧化性越强.与金属反应:[实验] 在两支试管里分别盛有铜片, 向两支试管理再分别加入浓硝酸和稀硝酸.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 2h2o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 4h2oag + 2hno3(浓) ==agno3 + no2 ↑+h2o3ag + 4hno3(稀) ==3agno3 + no ↑+ 2h2o硝酸能与除金、铂、钛等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通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生成no2, 稀硝酸(钝化反应: 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铬(都可呈+3价金属化合物)表面形成具有保护性的氧化膜而钝化. 而稀硝酸则与它们反应.fe + 4hno3(稀) ==fe(no3)3 + no + 2h2o王水: 1体积浓硝酸与3体积浓盐酸的'混合溶液.可溶解金、铂.au + hno3 + 4hcl ==haucl4 + no + 2h2om + hno3(12∽14mol/l) ↗no2为主.m + hno3(6∽8mol/l) ↗no为主m + hno3(约2mol/l)↗n2o为主, m较活泼.m + hno3(m + hno3还可能有h2产生(m活泼)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 需要加热.c + 4hno3(浓) ==co2 ↑+ 4no2↑ + 2h2o (实验演示) h2s + 8hno3(浓) ==h2so4 + 8no2↑ + 4h2o3h2s + 2hno3(稀) ==3s + 2no + 4h2o (冷)so2 + 2hno3(浓) ==h2so4 + 2no23so2 + 2hno3(稀) + 2h2o ==3h2so4 + 2noh2s、so2以及s2-、so32-都不能与硝酸共存.与有机物反应: 生成硝基化合物和硝酸酯.1. 硝酸的制法: space prefix =o />[设问] 生成硝酸的措施有哪些? 对比优缺点.(三种) 1. 实验室制法: 微热nano3(s) + h2so4(浓) ==nahso4 + hno3[讨论] 1. 反应温度2. 反应装置:3. 收集装置:2. 氨氧化法制硝酸:4nh3 + 5o2 ====4no + 6h2o (氧化炉中)2no + o2 ==2no2 (冷却器中)3no2 + h2o =2hno3 + no (吸收塔)4no2 + o2 + 2h2o ==4hno3 (吸收塔)过程: (1)先将液氨蒸发, 再将氨气与过量空气混合后通入装有铂、铑合金网的氧化炉中, 在800℃左右氨很快被氧化为no. 该反应放热可使铂铑合金网(催化剂)保持赤热状态.2. (2)由氧化炉里导出的no和空气混合气在冷凝器中冷却, no与o2反应生成no2.(3) 再将no2与空气的混合气通入吸收塔. 由塔顶喷淋水, 水流在塔内填充物迂回流下. 塔底导入的no2和空气的混合气, 它们在填充物上迂回向上. 这样气流与液流相逆而行使接触面增大, 便于气体吸收.从塔底流出的硝酸含量仅达50%, 不能直接用于军工、染料等工业, 必须将其制成98%以上的浓硝酸. 浓缩的方法主要是将稀硝酸与浓硫酸或硝酸镁混合后, 在较低温度下蒸馏而得到浓硝酸, 浓硫酸或硝酸镁在处理后再用.2024年高一化学硝酸教案2(约1873字)【学海导航】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

2014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第4节 氨、氮的氧化物及硝酸(一)》教学练 新人教版必修1

2014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第4节 氨、氮的氧化物及硝酸(一)》教学练 新人教版必修1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练《第4章第4节氨、氮的氧化物及硝酸(一)》(人教版)自学导引【基础知识构建】一、氮的概述1、氮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的主要成分。

2、氮气的性质稳定,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3、氮的固定指,自然界的固氮人工固氮二、氨气的性质1、通常色味毒,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体积的氨气)。

)氨气液化,常用做剂。

2、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2)氨气与酸的反应:三、氨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的处理验满方法2、工业上合成氨的方法:德国化学家因为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反应方程式为四、氨气的主要用途:1、制铵盐、硝酸、氮肥;有机合成2、制纯碱(可循环使用):3、工业制冷剂五、铵盐的性质:1、铵盐的物理性质:2、铵盐的化学性质:3、铵根离子的检验:【自主检测】1、氨是一种重要的致冷剂,这是因为A.它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 B.氨极易溶于水C.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D.氨的化合价为-3价2、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3、氮的固定是指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B.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D.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4、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ρ = (17V + 22400) / (22.4 + 22.4V) B.ω = 17c / (1000ρ) C.ω = 17V / (17V + 22400) D.c = 1000Vρ /(17V + 22400)交流提升【知识体系完善】一、氨气与水的反应:1、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2、“喷泉”显红色的主要原因是。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重点难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分散系和胶体的概念。

胶体的性质知识梳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的规律。

对事物进行分类时,事先一般要设定分类的。

当分类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有可能做到。

这就是分类法作为科学方法的意义。

一、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1. 交叉分类法:对Na2CO3、Na2SO4 、 K2CO3 、K2SO4 四种盐分类(1)以其组成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盐和盐(2)以其组成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盐和盐(3)在交叉分类法中,Na2CO3 既属于盐,又属于盐;K2SO4 既属于盐,又属于盐。

练习:请利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五种物质分类,并画出图示。

五种物质分别为CaCl2、Ca(NO3)2、KNO3、K2SO4 和 KCl 。

2.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

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练习:1. 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

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相应的物质类别上。

O2、 Cu、 H2SO4 、 Ba(OH)2 、 KNO3 、 CO2 、空气、含镁60%的MgO2. 对下列5种酸进行分类: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和氢硫酸(H2S)。

(1)根据1个分子中含氢原子的个数,可以分为(2)根据酸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可以分为知识梳理:二散系及其分类1. 分散系的概念:把(或多种)物质在(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叫做。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

2.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进行分类,分散系可以分成类。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配合新课标编写)目录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物质的量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节金属材料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内容,是完成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的重要载体,其将初中所学的单一、孤立的物质及反应梳理扩展为高中阶段多样、系统的物质反应体系,渗透分类观、物质转化观等化学学科学习的基本思想方法,旨在用其发现物质及变化的规律,并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本课以图片导入,共有“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转化”两部分内容。

具体来说,先介绍了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来认识物质世界;继而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引入了胶体这一基本概念,补充了初中对混合物体系的认识,然后精选代表物质,探寻了从“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以及“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分别代表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并用其指导生产生活实际。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初中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基于分类观,按照元素组成,能对已知物质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简单分类,利用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等建立元素与物质的联系。

2、学会从微粒大小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理解分散系、胶体等基本概念,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

3、基于物质类别探究物质转化的规律,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联系及转化特征。

化学1必修4.4《氨 硝酸 硫酸》教案

化学1必修4.4《氨 硝酸 硫酸》教案

三、氨硝酸(xiāo suān) 硫酸——氨教学(jiāo xué)目的1. 掌握(zhǎngwò)氨的物理(wùlǐ)、化学性质(huàxué xìngzhì),理解氨水显弱碱性。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3.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用品PPT浓氨水、浓盐酸、酚酞、碳酸氢铵、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红色石蕊试纸。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知道氮元素有多种可变价态,今天新课导入我们学习其最低价态的化合物——氨气的性质。

思考交流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1.氨气的色、味、态,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推导氨气的密度(与空气比较)。

2.设计怎样的实验可以证明氨气是否溶于水?观察实验,阅读教材P97。

总结氨的物理性质。

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

归纳整理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

探究实验演示实验4.8。

回答上述思考与交流问题2。

问题提纲学习交流1.请描述实验现象。

2.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3. 喷泉是如何形成的?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4.若要产生喷泉,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5.通过氨的喷泉实验你对氨的性质有什么认识?烧杯内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内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a.氨极易溶于水。

b.氨水显碱性。

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压入到烧瓶,形成喷泉。

a.干燥的烧瓶;b.瓶内压强减小应用提高上述实验,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如何引发喷泉实验?你可否设计一个可以产生喷泉的其他装置?广开言论交流,同学之间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老师给予肯定。

自学释疑阅读课本P97~99页有关内容,读完后,请向大家介绍你对氨气(NH3)这种物质的认识?阐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阅读,讨论,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3课时硝酸)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2、使学生掌握硝酸的重要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3、学会用氧化还原理论分析研究化学变化。

【重点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
【课前预学案】
三、硝酸
1、回顾前面学习过稀硝酸的性质,尝试归纳出硝酸的物理性质。

2、根据酸的通性,归纳出稀硝酸的酸的通性,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3、结合课本第100页思考与交流学习硝酸的性质,对比浓硝酸、浓硫酸、浓盐酸性质
4、类比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学习硝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比较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1〗
常用浓硝酸为何呈黄色?打开盛有浓硝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的白雾是什么物质?实验室应怎样贮放浓硝酸?
〖合作探究2〗
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都不产生
.........H.2.。

分别写出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尝试分析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判断氧化剂和还原产物,指出反应中HNO3起了什么作用?浓硝酸和稀硝酸哪个氧化性强?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合作探究3〗
(1)在一盛有3mL 浓硝酸的试管中放入过量铜片,HNO3能反应完吗?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此情况下,当反应完全停止之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H2SO4,又有气体产生,这又是什么气体?为什么?
(2)用Cu制Cu(NO3)2有那些途径?那些途径好?那些途径不好?为什么?
〖课堂小结〗1. 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和用途;2. 硝酸的化学性质。

〖课内练习案〗
1、Cu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少,而溶液变蓝,
同时有气体生成,此盐可能是()
A.Na2SO4 B.NaCl C.NaNO3 D.Na3PO4
2、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浓硝酸
3、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4、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剧烈程度:两者相同
B.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