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灵兰秘典论篇 译文
灵兰秘典论篇原文及译文
灵兰秘典论篇原文及译文灵兰秘典论篇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调节五脏六腑以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本文将提供灵兰秘典论篇的原文和译文,以供读者参考。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 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译文:黄帝问道:我想知道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岐伯回答说:你问得非常详细,我很乐意为你解答。
心脏是人体的君主之官,大脑的主宰,思维和情感都来源于心脏。
肺部是宰相之官,负责调节呼吸,治理体内的气血流通。
肝脏是人体的将军之官,负责调节血量,疏泄气机,决断大事。
胆脏是人体的中正之官,负责决断大事,调节胆汁的分泌。
膻中穴是人体的臣使之官,负责调节心理情绪,喜乐由此产生。
脾胃是人体的仓廪之官,负责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为身体的正常运行提供能量。
大肠是人体的传导之官,负责排泄废物,保持肠道的清洁。
小肠是人体的受盛之官,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分配给身体各个部位。
肾脏是人体的作强之官,负责调节体液平衡,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三焦是人体的决渎之官,负责调节气的流通,排泄废物。
膀胱是人体的州都之官,负责储存和排泄尿液。
以上这十二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共同维护人体的健康。
《内经》灵兰秘典论篇
《内经》灵兰秘典论篇
《内经》灵兰秘典论篇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
“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
“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
这些都是在“天人合一”整体观指导下四季不同的作息规律,只有这样顺应天地四时阴阳变化进行起居作息,才能使机体阴阳气血与天地阴阳变化保持一致,做到“顺四时而适寒暑”,从而保持机体的勃勃生机。
长久保持这些合理的作息规律,自然会有益机体健康,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3、不妄作劳
“不妄作劳”即不要违背常规去劳作,使“形劳而不倦”,也就是说劳作要保持一定的限度,既不过劳,也不过逸,做到劳而不倦,即有劳有逸,劳逸结合,劳逸适度之意。
~。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灵台方寸山)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灵台方寸山)灵兰秘典论灵兰,即灵台兰室之简称,相传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
室之所以名兰,清·高士宗《素问直解》云:“谓神灵相接,其气如兰。
”秘典,珍重之辞,即秘藏之典籍。
本文篇末有“藏灵兰之室,以传宝焉”之语,以强调所论内容的重要性,故篇名“灵兰秘典”。
正如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末有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宝焉,故名篇。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
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
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译文黄帝问道: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责任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你问的真详细呀!请让我谈谈这个问题。
【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
【肺】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
【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
【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布出来。
【脾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无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灵兰秘典论
今天讲课内容是黄帝内经的灵兰秘典论其实怎么说,为什么我喜欢讲这篇?因为,这篇灵兰秘典论可以让大家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认识十二脏腑的功效和心的主导作用。
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
请遂言之!黄帝问:愿听到十二脏的相互为用的关系,他们之间有没有重要和次要的关系?我在这里解释下:黄帝内经里面,主要是以黄帝问他的臣子,天师岐伯和大臣雷公的对话,来阐述思想的。
采用对话的形式,更容易引出问题。
岐伯说,问得真详细啊,让我尽量告诉您。
心,在人体的重要性就好比是君主,人们的聪明才智都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其实怎么说,心主要有两个功能。
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主神智。
胃像一个磨盘一样,把食物碾磨碎,脾把胃中的水谷精微上升至心中,在心中赤化后,变成血,通过心脏的疏布作用,把血液和营养送到全身各地。
我们可以看到,水谷精微变成血液,其中有一个关键的时刻,就是在心中赤化。
而心藏神,主心智呢。
有一句话叫什么心神不宁。
在临床上,可以知道,有的人,心烦。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心火旺,导致心烦不已,坐立不安。
而对于日常生活的我们,怎么样来理解这个东西呢?我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往往是你的内心想要的,而不是你的大脑想要的。
有的人就笑了,我从来想做的事情,都是脑子的问题,跟心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这么想。
你失恋了,你是脑子疼还是心疼?你的父母看到你受伤了,是心疼吧?而你的脑子疼一般是什么情况呢?一般是想什么事情,想又想不通,就脑子疼。
肺,好像宰相一样,主管全身的气血,人体内外上下的活动,都需要肺来调节。
我们刚才讲了,心主要向人体永不停止地疏步血液。
而肺呢?就不断分配血液和气给各个器官。
一般有肺病的人,要么就是抽烟、空气污染、要么就是太操心、操劳。
像一个国家的宰相一样。
肝呢?就像智勇兼备的将军,谋虑就是从肝那里的来的。
如果用一个人来形容肝。
大家可以想到谁?为了缩小范围,我提示下,这个将军是三国时代的。
曲黎敏第二部《灵兰秘典论》
中医的定义方技者,皆生生之具。
(使生命延长的工具)长生久视。
(眼不花,耳不聋,基本生命质量)养:1.养性情;(情志不遂;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定的方法;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2.养睡眠;(睡眠跟长寿的关系最为密切;睡子午觉;丑时觉,养肝;寅时觉,气血全身输布)3.养居处;(暴饮暴食,缺乏运动;室大多阴,台高多阳;客厅是可以大的,卧室是不可以大的;阳光照进来能照到一半,阴阳互半;多阴则厥(手脚冰凉,心气大虚的象,心气不足,血泵不到末梢,性情温顺;)多阳则痿(四肢无力);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4.养房事;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医者,意也;(把脉当中,全是在那一瞬间,全方位对人生命的感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切而知之谓之巧)粗守关,上守机(小孩子出生,切断脐带的瞬间叫机)。
春脉浮有鱼之游在波;候气,等待气血的到来。
五脏与中医意象思维五行:不是指五种物质,而是指五种状态和运动方式。
水曰润下:润泽,向下行。
火曰炎上:热性,向上行。
木曰曲直:木性条达,往上生长,不能无限制生长,有收涩之性。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就是收涩之性。
金曰从革:从,顺从;革,改变(革命,就是改变命运)。
金的这两个特性:革,伐,砍伐,杀人。
金属可以杀人,也可以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就是从的特性。
总结:任何事物都要从几个方面去考虑它。
土爰稼穑:农夫从稼穑之术。
稼,种植;穑,收获;脾的特性:输布四方。
思伤脾,人就会很瘦。
种下什么种子,收获什么。
五气:五行在天为五气。
风(木,肝),热(火,心),湿(土,脾),燥(金,肺,收敛),寒(水,肾,凝聚)。
风:坐北朝南:四合院,中央的房子,坐在北方,肾精足了,才能向南方输布。
门开东南,八卦中的巽宫,象就是风,门实际上是开在风门上。
风:带着种子到处去传播,风生万物。
木克土:男人,肝气上冲,发怒克中央脾土而吃不下饭,易得肝、胃病。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之肺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之肺肺是我们人体所有臓腑中甚至身国内非常重要的中转站肺主宣发。
上面我们说了一些大家要注意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当代人十分严重。
当我们越吃越辛辣,越吃越注重口味重时,代表五脏精气越来越弱,六腑明显开始了漏,明显开始堵。
五脏应该像五个气球,如《黄帝内经》上说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也。
现在的五脏的“藏”字写成了脏,天天都在藏垢纳污,装我们的小心眼,情绪结节,草螺等。
所以我们现在得病不要怪任何人,就是我们若干年若干世天天密切配合出来的,学法之后我们就更明白。
只不过这一世终于证得了人的肉身,给了我们可以彻底解决的机会,可很多人都不认为这是个机会,甚至不屑一顾。
肺主宣发。
《黄帝内经》中有: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也。
无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还是三焦,或者是口腔、咽喉、食道,一直到肛门,它们每天要保持着通畅,就像高铁飞机的传送带、扶梯,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因为我们的心情而压抑了肺的宣发,轻则岔气、憋闷、腹胀,重则便秘、头晕、头痛、心慌,更严重那就出现各种增生、囊肿、息肉、结石、纤维瘤、肿瘤等具体状况,故在这其中,肺的宣发非常重要。
肺主宣发。
当我们通过每天的修身、修心、修性、化业四件事情,由练功持咒到诵读抄写经典,最关键是要有善知识解经,然后依教奉行,依法修行,肺的宣发能力会达到最好的状态。
最好的状态不是宣发过度,像上面说的那样,而是与它的肃降形成非常完美的阴阳配合,到一定时候脱离了阴阳二元对立,完全达到了形神若一的境界,真正的回归了止于一的状态中。
肺朝百脉。
肺是我们人体所有臓腑中甚至身国内非常重要的中转站(交通大枢纽)。
它远远超过京广铁路的重要性,因为肺作用不在某一个方向,而是四通八达,就像一个蜂房。
所有的气血经过脾(谏议之官,知州出焉)的收积,再经过胃(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的输布,关键通过肺朝百脉的能力,达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这样我们的身心才能真正精力充沛,精神矍铄,记忆力好,专注度强,转化传统文化的能力到位。
【中医课堂《黄帝内经》选讲】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中医课堂《黄帝内经》选讲】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一、檀中者臣使之官黄帝问曰。
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
悉乎哉问也。
请遂言之。
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
肺者。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胆者。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
膻中者。
臣使之官。
喜乐出焉。
脾胃者。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大肠者。
传道官。
变化出焉。
小肠者。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肾者。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三焦者。
决渎之官。
水道出焉。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
不得相失也。
【抒见】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按膻中一名,有物体与穴俞之别,言穴俞者,在两乳之间,所谓气海,以宗气所会得名焉。
言物体者,即心包络,构成筋膜薄网之状,与心肺相连,上通脑顶,外布周身者也。
此节岐伯所对,乃心包之膻中,注家于此,皆谓气海,既言指气,喜乐何与焉不得不圆之日,气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生,不落实际,语自宽泛矣。
心与包络相连故曰一君一使,心在志为喜,使能传达,喜乐由之而出,何其明捷。
又他处言诸藏,皆指心包,何于此处,而独异乎。
况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手之三阴,即心与包,忽改此处指是气海,理事皆违。
《黄帝内经》008 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第八篇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
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素问·灵兰秘典》原文译文
《素问·灵兰秘典》原文|译文本文篇末有“藏灵兰之室,以传宝焉”之语,以强调所论内容的重要性,故篇名《素问·灵兰秘典》。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素问·灵兰秘典》原文作者:佚名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戒之戒之!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
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译文黄帝问道: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责任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你问的真详细呀!请让我谈谈这个问题。
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
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
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
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佈出来。
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无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除体外。
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
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伎巧。
黄帝内经第八篇灵兰秘典论
黄帝内经第八篇灵兰秘典论黄帝内经第八篇灵兰秘典论指出心主神明和在十二脏中的主宰地位,强调“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黄帝内经第八篇灵兰秘典论,更多佛学经文阅读请关注。
【本章要点】一、以当时政府官职作比喻,论述了人体六脏六腑的功能特点,说明人体内脏机能既分工又合作的相互关系。
二、指出心主神明和在十二脏中的主宰地位,强调“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重要作用。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
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①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②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窘乎哉,消者瞿瞿③,孰知其要。
闵闵之当④,孰者为良。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注释】①仓廪:储藏未去壳的谷物的地方成为仓,储藏已去壳的谷物的地方成为廪。
②州都:州指水中的陆地;都,指水所汇集之处;州都,即水陆汇集之处。
③消者瞿瞿:消者,消通“肖”,指有智慧的人;瞿瞿,勤奋的样子。
④闵闵之当:闵闵,深远的`意思;当,事理妥当、合适的意思;闵闵之当,就是指道理深奥的意思。
【译文】黄帝问道: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职责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你问得真详细呀!请让我谈谈这个问题。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目录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藏生成篇第十------------------------------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欬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常致大论篇第七十------------------------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示从容论第七十六---------------------------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灵兰秘典论原文及译文
灵兰秘典论原文及译文引言灵兰秘典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代著作,该文献对于了解中医药学的起源、发展以及中医药的理论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灵兰秘典的原文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相应的译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灵兰秘典原文灵兰秘典原文是一部由古代医学家所创作的文献,以其深邃的理论和精湛的用药方法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灵兰秘典原文的一部分内容:灵兰秘典原文内容示例:第一章:灵兰草的特性与功效灵兰草,又名菖蒲草,其性味辛香,归经归肺、胃经。
具有宣肺散寒、化痰止咳、止泻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肺虚寒咳、痰饮等疾病。
灵兰草的主要药用部位是其根茎和叶片。
根茎入药后,可煎汤或炒制,作为药材使用。
叶片则可提取其精油,用于制作香料和药膏。
灵兰草药性温和,患者在使用灵兰草时要注意剂量控制,避免过量引起不适。
...以上是灵兰秘典原文的一部分内容,原文中还有更多章节和内容,涉及到中医药学的方方面面。
下面将提供这些内容的译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灵兰秘典译文下面是灵兰秘典原文的一些章节的译文,旨在通过对其译文的详细解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医药学的知识。
第一章:灵兰草的特性与功效灵兰草,又名菖蒲草,其性味辛香,归经归肺、胃经。
具有宣肺散寒、化痰止咳、止泻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肺虚寒咳、痰饮等疾病。
灵兰草的主要药用部位是其根茎和叶片。
根茎入药后,可煎汤或炒制,作为药材使用。
叶片则可提取其精油,用于制作香料和药膏。
灵兰草药性温和,患者在使用灵兰草时要注意剂量控制,避免过量引起不适。
第二章:中医流派与治疗方法灵兰秘典中详细介绍了中医的流派和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拔罐、推拿、草药疗法等。
这些治疗方法各有特色,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流派主要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原则,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草药疗法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灵兰秘典中对草药的选配、煎汤方法、用药禁忌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帮助医生和患者正确使用草药治疗疾病。
《黄帝内经素论》第八篇:灵兰秘典论(三)
《黄帝内经素论》第八篇:灵兰秘典论(三)《黄帝内经素论》第八篇:灵兰秘典论(三)SW08——《灵兰秘典论篇第八》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D0000灵兰秘典:《素问集注》注:“吴氏曰:‘灵台兰室,黄帝藏书之所。
秘典,秘密典籍也。
’”D0101十二脏之相使:1、《素问集注》:“六脏藏神,六腑藏物,六脏六腑皆谓之脏,故云十二脏也。
相使者,六脏六腑相为传使也。
”2、《素问悬解》卷二《十二脏相使论》注:“旧名《灵兰秘典》,以篇末误重于《气交变论》,结文有藏之灵兰之室一语,王冰因改此名。
《新校正》引全元起本原名《十二脏相使》,义取篇首愿闻‘十二脏之相使’名篇。
《奇病论》‘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即谓此篇,今故改从原名’。
”3、十二脏之相使,即十二脏之相关功能。
“十二脏之相使”,虽出现于《刺法论》篇末SW72—D1001→Q1014“十二脏之相使”,然其与本文《灵兰秘典论》SW08—D0101→Q0114“十二脏之相使”,并非简单重复,彼是论述“神失位”之预刺法,故《刺法论》“十二脏之相使”之文,不可或缺。
Q0101神明:1、《内经注评》注:“精神,包括智慧和思维活动,张景岳说:‘聪明智慧,莫不由之’。
”2、《内经校释》注:“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3、据《邪气脏腑病形》LS04—Q1201“岐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
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
故知其一则为工,知其二则为神,知其三则神且明。
”可知:神明,即智慧。
Q0102相傅:1、古有傅说拜相的故事:商王武丁(约公元前1250年-前119年)之丞相,为三公之一,使“殷国大治”、“殷道复兴”。
《史记.殷本纪》:“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
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
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
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
08灵兰秘典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08灵兰秘典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08灵兰秘典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翻译】黄帝问道: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责任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原文】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戒之戒之!【翻译】岐伯回答说:你问的真详细呀!请让我谈谈这个问题。
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
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
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
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佈出来。
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无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除体外。
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
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伎巧。
三焦,是决渎之官,它能够通行水道。
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通过气化作用,方能排除尿液。
以上这十二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
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生不会发生危殆,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
君主如果不明智顺达,那麽,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的途径闭塞不通,形体就要受到严重伤害。
(1)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篇第八
(1)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篇第八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想失也。
故主明则不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灵兰”“秘典”的含义“灵兰”就是灵台兰室。
灵台是儒家对心的比喻。
兰室就是君子居住的地方。
所以如台兰室实际上就是本性真实不虚的意思。
那“秘典”又是什么呢?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传”就是不找到合适的人选就不要把《黄帝内经》教给他,否则你就是漫泄天宝,就是随便地把中国很精粹的东西拿出来送人了。
因为学医跟学别的不一样,如果学医的人心术不正,他学了医以后有可能去害人,所以秘典是不能轻易给人看的。
所以黄帝听完了《灵兰秘典论》以后说了一句话:“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并不是简简单单洗澡吃素就叫斋戒,而是要让自己清心寡欲,除去自己的欲望,不要有任何的私心杂念。
就是说《灵兰秘典论》是真正最伟大的真理,要学这篇文章,就一定要在读它的时候,除去任何杂念,这样才能领悟它的真正含义。
否则的话,就一定要藏起来,人欲横流的人是看这篇文章的。
“象”思维首先看原文第一句,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何如”就是“像什么”。
你要想进入中医,就一定要懂这个“象”字,不懂得“象”,你就不懂中医是如何将世间万物关联起来的;你要是老想着实物,你就永远懂不了中医。
中医总是在说这个东西“像”什么,而不会具体地描述它到底长什么样,有几斤几两,这就涉及到中医的一种特殊的“象”思维。
灵兰秘典论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 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 帝闻岐伯之言,知神明之重,君主之贵,至道之 微,至道之大,君臣契合,一德一心,故赞之日: 善哉。余今闻得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 道。谓心主神明,犹之精光之道也;主明下安, 犹之大圣之业也:以心主神明,主明下安之意, 而论至道之微,至道之大,犹之以精光之道,大 圣之业,而宣明大道也。故非斋戒择吉日,不敢 受也。(高士宗)
•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故 三焦者,犹之决渎之官,合中上而归 于下,水道由之出焉。(高士宗)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焉。
• 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 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 津液之入者为水,水之入化者由气,有化而入而 後有出,是谓气化则能出矣,营卫生会篇曰,水 谷俱下而成下焦,济泌别汁,下焦而渗入膀胱, 正此谓也,然气化之原,居丹田之间,是名下气 海,天一元气,化生於此,元气足则运化有常, 水道自利,所以气为水母,知气化能出之旨,则 治水之道思过半矣,气化大义,又见三焦胞络命 门辨,及膀胱图注中。
• 肝属风木,性动而急,故为将军之官, 木主发生,故为谋虑所出。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胆禀刚果之气,故为中正之官,而决 断所出,胆附於肝,相为表里,肝气 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 成,故奇病论曰,肝者中之将也,取 决於胆。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 膻中者。心主之宫城。心主包络。位 居膻中。而代君行令。故为臣使之官。 心志喜。心主代君宣布。故喜乐出焉。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 失则气不相使,而灾害至矣。(张景岳) • 十二官者,经脉相通,刚柔相应,失则灾 害至矣。 (张志聪) • 承上文而总结之。凡此十二官者,贵贱相 使,不得相失也。 (高士宗)
黄帝内经第八篇灵兰秘典论
黄帝内经第灵兰秘典论指出心主神明和在十二脏中的主宰地位,强调“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黄帝内经第八篇灵兰秘典论,更多佛学经文阅读请关注。
【本章要点】一、以当时政府官职作比喻,论述了人体六脏六腑的功能特点,说明人体内脏机能既分工又合作的相互关系。
二、指出心主神明和在十二脏中的主宰地位,强调“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重要作用。
【原文】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
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①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②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窘乎哉,消者瞿瞿③,孰知其要。
闵闵之当④,孰者为良。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注释】①仓廪:储藏未去壳的谷物的地方成为仓,储藏已去壳的谷物的地方成为廪。
②州都:州指水中的陆地;都,指水所汇集之处;州都,即水陆汇集之处。
③消者瞿瞿:消者,消通“肖”,指有智慧的人;瞿瞿,勤奋的样子。
④闵闵之当:闵闵,深远的意思;当,事理妥当、合适的意思;闵闵之当,就是指道理深奥的意思。
【译文】黄帝问道: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职责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你问得真详细呀!请让我谈谈这个问题。
《内经》灵兰秘典论篇
《内经》灵兰秘典论篇(3)《内经》灵兰秘典论篇过度劳倦,便会引起疾病,因此《内经》将“劳倦内伤”作为一个重要的病因,但是不仅过劳可以伤人致病,过逸也同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过于安逸,身体就不活动,会导致经络气血瘀滞不畅,久而久之生命力随之逐渐减弱,如《素问·宣明五气》所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久坐久卧,懒于活动,筋骨肌肉自然会萎弱不振,所以“不妄作劳”并非什么都不做,古人也提倡“常欲小劳”。
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提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
“小劳”就是适度劳动。
孙思邈年轻时常常荷锄挎篓,长途跋涉,步入深山老林采药,直到晚年,他仍然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孙思邈在居住地附近开辟了一个药圃,栽培各种药用植物。
尽管他“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体质孱弱,但最终仍享102岁的高寿,且建树颇丰。
4、精神内守《内经》非常重视人的情志活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出七情为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
“精神内守”主要是调和情绪,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排除杂念,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干扰气机的正常运动,维护体内气化活动的良好环境。
《素问·上古天真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等,就是古人推崇的做法。
具体实施宜“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主要是精神上排除各种不良情绪,如狂喜、暴怒、悲忧、恐惧等。
精神内守与“独立守神”是古代进行精神修炼的专门功夫,其要领是入静、意守、神不外驰,通过颐养意志,影响生理功能,充实元气,防病缓老。
精神活动是由五脏所产生的,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生理活动,所以情致调和一般是不会导致疾病的,只有七情太过,表现过于激烈时,才会对身体产生损害。
如《黄帝内经》所说的,过喜伤心,过悲伤肺,大怒伤肝,过恐伤肾,过思伤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
请遂言之!
译:黄帝问道: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责任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你问的真详细呀!请让我谈谈这个问题。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食廪lǐn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译: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
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
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
胆,是文官的指挥部,因为决断出自于此。
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佈出来。
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无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除体外。
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
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伎巧。
三焦,是决渎之官,它能够通行水道。
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通过气化作用,方能排除尿液。
以上这十二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译: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生不会发生危殆,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
君主如果不明智顺达,那麽,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的途径闭塞不通,形体就要受到严重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谈养生续命是不可能的,只会招致灾殃,缩短寿命。
同样,以君主之昏聩不明来治理天下,那政权就危险难保了,千万要警惕再警惕呀!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窘乎哉,消者瞿qú瞿qú,孰知其要。
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译:至深的道理是微渺难测的,其变化也没有穷尽,谁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本源!
实在是困难得很呀!有学问的人勤勤恳恳地探讨研究,可是谁能知道它的要妙之处!那些道理暗昧难明,就象被遮蔽着,怎能了解到它的精华是什麽!
那似有若无的数量,是产生于毫蹻也是起于更小的度量,只不过把它们千万倍地积累扩大,推衍增益,才演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世界。
黄帝说:好啊!我听到了精纯明彻的道理,这真是大圣人建立事业的基础,对于这宣畅明白的宏大理论,如果不专心修省而选择吉祥的日子,把这些著作珍藏在灵台兰室,很快地保存起来,以便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