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0平板载荷试验仪校验()
K30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11

K30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它是检测地基基础压实密度的一种检测方法,它解决了其他密度检测方法不能检测的不足,它不仅适用于细粒土压实层的检测,而且适用于粗粒土和岩块填料压实层的质量检测。
二、主要仪器设备1、K30载荷仪一套(含百分表、压力表、千斤项、载荷板等)2、三角木3、工程车等三、试验准备1、百分表、压力表应经检定合格并确保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2、千斤顶内注满液压油。
四、试验方法1、将工程车行驶到试验点位置后,汽车前轮加上三角木垫稳,将试点位置整平(面积约为50×50cm),必要时铺上一层细砂垫平,但砂土厚度不能超过2m,以反荷载点的升降丝杆标志对准试验点。
2、将千斤顶放置在荷载板上,并与荷载装置组装在一起,使其能够获取所需的反力,此时荷载的支点必须设置在距离荷载板外侧边缘1米以外。
3、将下沉量测定设置的支脚设在离荷载板及荷载装置支点1米以外,然后安装观测荷载板下沉量的百分表。
4、为使荷载板与土比较好的接触,先预加0.35Mpa的荷载,预压15秒,随后卸载到零,读取并记录对称百分表读数,得到荷载板下沉量的起始读数。
5、以0.035Mpa增量分级加载,每增加一级荷载,要等该级荷载下沉稳定后,并记下该级荷载时下沉量读数。
6、以每分钟的下沉量不大于该级荷载下产生总下沉量的1%时,即可认为下沉稳定,然后加下一级荷载。
7、当总下沉量达到15mm,或者荷载强度超过估计的现场实际最大接触压力或者达到地基的屈服点时,整个试验即可终止。
8、K30检测,以每100m布2个点作为布点数量的标准,且按S 形布置检测点,即在压实路堤的中线和距两侧边坡顶2m处交错布点(检测时,应尽量避开粒径大于30cm的岩石,以免检测结果离散性太大)。
9、根据试验记录表内的结果值,绘制荷载强度下沉量曲线,计算出K30值。
五、引用标准1、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993、K30承载板试验仪说明书。
K30型平板载荷测试装置检定规程

K30型平板载荷测试装置检定规程依据(T943-95)编制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平板载荷测试装置的检定。
㈠概述平板载荷测试装置是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方法中的试验装置,由刚性承载板、手动油泵、千斤顶等组成,应符合技术要求。
㈡技术要求1、刚性承载板刚性承载板应有足够的刚度,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残损、无锈蚀。
承载板尺寸要求:直径:Φ300mm厚度:20mm。
2、加载千斤顶及手动油泵加载千斤顶及手动油泵应表面无缺陷,接头密封严密,无液压油渗漏。
千斤顶最大推力50kN,行程120mm,升降丝杆起升高度100mm,手动油泵额定压力30MPa。
㈢检验用器具1、钢板尺:量程500mm,分度值1mm。
2、游标卡尺:量程200mm,分度值0.02mm。
3、应力环:量程100kN,㈣检验项目和检定方法1、外观目测检查刚性承载板和加载千斤顶及手动油泵外观应符合技术要求。
2、承载板尺寸检定用钢板尺和游标卡尺检定。
量取垂直两个方向直径的长度,取其平均值。
在量取直径的圆周处,量取厚度,取4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3、千斤顶最大行程、升降丝杆起升高度的检定用钢板尺检定。
4、千斤顶的标定,用应力环在路面材料试验机上标定。
①、将应力环安装在路面材料试验机上,再将千斤顶置于路面材料试验机的平台上,手动上升路面材料试验机的平台,在千斤顶上部距应力环下部约5mm时停止。
②、用千斤顶手动油泵加载,至于应力环接触,油泵和应力环读数均为零,将千斤顶压力表量程等分为若干级,分级应不少于10个。
③、按划分的级进行均匀加载,千斤顶压力表刻度到达第一级刻度时,立即同时读出应力环的读数,并作好记录,以后千斤顶压力表刻度每到达一级,立即同时读出应力环的读数,并作好记录,直至完成最后一级,再卸除荷载。
④、重复进行加载试验,以3次试验的平均值作为检定结果。
㈤检定结果处理1.平板载荷测试装置应全部符合技术要求方为合格。
2.检定周期为一年。
K30平板载荷试验

和高 度(目前试筒的直径有的已采用D=0.3m)等等。但是,在许多工程 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受施工进度等的限制,很难以改进的方法进行检测, 从而使得所求取的标准干容重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此外,路堤填方压实目的是在于提高路基土的强度,以增加其稳定性 和抵抗变形的能力,而能直接与稳定相联系的主要是土的强度指标c(内
图示 :
100 % Compaction 98 % Compaction
鉴于目前对其关系尚未量化,因此,在条文中规定对于粗细粒均质 土,宜在填料层压实后两小时内进行试验,主要是为了防止填层碾压完 成后,表层含水率的变化,而影响测试结果。对于级配砾石(碎石)填
料,特别是砾石级配料,施工现场为了易于压实,而将其含水率调高, 而且在碾压过程中,由于表层始终是松散状态,因此规定需待凉干后进 行测试。这种做法是符合要求的。但至于需要凉干到什么程度才能测出 该层的真实值,则需要通过测定其含水率加以确定,还有待研究。根据 国外资料介绍,土体的含水率对其强度测定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测定 时土体的含水率变化范围应是其在使用期间所能保持的范围。
2、编制依据
本规程的编制主要是参照日本JISA1215-1995年修订版《公 路的平板荷载试验方法》和德国DIN18134《平板荷载试验》1993年修订板,并吸收近几年的科技发展成果和施工实践经验, 同时针对在实际应用上存在问题予以修正,以便其能适合今后施 工的需要。
3、编制的内容要点
3.1基本用语 K30-平板荷载试验是使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通过试验求出地基
(3)、对于被测土体含水率的影响,虽然日本JIS A 1215-1995和德 国DIN18134(1993)标准中均强调了这一点,但却未有明确的规定。例 如日本标准说明中只强调应避免在路基、基床过湿或乾燥的情况下进行 试验。(参见JIS A 1215条文说明)为了探索K30 值与含水率之间关系, 铁十七局秦沈客运专线检测中心曾在室内进行模拟试验,证明 K30 值与含 水率之间存在着类似于密实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 K30 最大值时的含水 率要低于密实度的最佳含水率,而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加 K30 值将急剧下 降(参见“路基填筑压实度、地基系数与含水率关系探索”一文)。
k30、evd检测方案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K30、E vd检测方案1、地基系数K30检测1.1 名词解释地基系数K30地基系数K30是表示土体在荷载作用下,下沉量基准值所对应的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基准值的比值。
它是用直径为300mm的刚性承载板进行静压平板载荷试验,取第一次加载测得的应力—位移(σ—s)曲线上s为1.25mm所对应的荷载σs,按K30=σs/1.25计算得出,单位:MPa/m。
见《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2010。
1.2 K30平板载荷试验的适用条件和要求对平板载荷试验测试值大小的影响因素很多。
包括填料的性质、级配、压实系数、含水率、碾压工艺、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试验操作方法及测试面平整度等。
为了规范试验过程,提出了平板载荷试验的适用条件和要求。
1.2.1K30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载荷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
由于K30的荷载板直径只有300mm.因此对所填路基土的颗粒粒径和级配有一定的限值,否则颗粒粒径过大,级配不均匀,K30的测试结果就会带来较大的误差,难以真实反映路基的压实情况。
根据秦沈客运专线的经验,K30适用于均匀地基土(如粗、细粒土)地基系数K30的检测,对于拌和较均匀的级配碎石也是符合测试要求的,而对于颗粒不均匀的碎石土,其K30检测就难以得出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1.2.2K30平板载荷试验的测试有效深度范围为400~500mm。
由于K30平板载荷试验成果所反映的是压板下大约1.5倍压板直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性状,因此要想真实全面地反映更深土层的情况,尚需结合其他的检测手段进行综合评定。
1.2.3对于水分挥发快的均粒砂,表面结硬壳、软化、或因其他原因表层扰动的土,平板载荷试验应置于扰动带以下进行。
影响K30测试结果的因素很多,但含水量变化是造成K30测试结果偶然误差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K30测试结果具有时效性。
一般来说,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施工,路基压实系数较高,路基质量好,基床表面刚度较大,K30测试结果较高。
K30平板载荷试验仪的校验。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K30 平板载荷试验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1.1 千斤顶:100kN ,要求不漏油。
1.2压力表:量程0〜60Mpa,要定期送检。
1.3百分表:量程0〜30mm,分度值0.01mm ,要定期送检。
1.4承压板:直径300mm,钢板制成,与千斤顶底座相连接,在受力范围内不变形。
二、K30 平板载荷试验仪(平板载荷测定仪,平板载荷仪)校验项目及条件压力机:100kN,分度值50N。
三、校验方法3.1将压力表的应力测试范围按标定读数分10〜12级,5 Mpa为一级。
3.2 用带快速接头的高压胶管将顶镐(千斤顶)、带三通体的压力表和卧式液压泵串联成整体,并将顶镐置于100kN 压力机的下承压板上。
3.3将顶镐活塞打起1 〜2cm ,然后启动压力机,使压力机的上承压板与顶镐活塞顶面的垫板接触。
3.4 压力机作反力,用手摇液压泵加压,根据标定荷载等级的划分逐级进行标定。
加压时用力要均匀,以免引起液压冲击而造成压力表指针跳动。
3.5固定压力表的标定等级读数,记录压力表刻度盘指针对应的顶力读数。
3.6重复标定2〜3次,至少取两次标定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四、K30 平板载荷试验仪(平板载荷测定仪,平板载荷仪)校验结果处理建立顶力与压力机读数回归方程,填写校验记录。
K30 型平板载荷测试仪(平板载荷测定仪,平板载荷仪)适用于粗、细粒土和土填压实后的路基、基层等的地基系数的测试,也可用于计算均匀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测试地基土的应力与变形特性,确定铁路、公路路基、基层等的地基系数。
技术参数1 、荷载板直径:300mm2、千斤顶加载能力范围:0〜30T3、千斤项行程:120mm4、测桥跨度:3000mm5、手动油泵额定压力:70Mpa6、压力测试范围:0〜40Mpa7、位移测试范围:0〜10mm。
工程试验部分试卷6-3

一、 单选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40题,每题1分,共30分)1、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配制强度比设计要求的强度要高一些,强度提高幅度的多少取决于( )。
A.水灰比的大小; B.对坍落度的要求;C.强度保证率和施工水平的高低;D.混凝土耐久性的高低; 2、级配碎石填筑与上部道床碎石及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 )的要求,目的是控制上下两层粒径匹配。
A.D15<3d85B.D15<d85C.D15<23d85D.D15<4d853、一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分别为:24.0MPa 27.2MPa 20.0MPa ,则此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为 ( ) MPa 。
A 、24.0B 、27.2C 、20D 、23.7E 、以上都不对4、近似数 1.6, 2.424, 4.2551相加的结果是( )。
A.8.28 B.8.3 C.8.2791 D.8.05、下列试验项目中,()不属于砂子的常规试验项目。
A.筛分析; B.含泥量; C.压碎指标; D.云母含量6、下列减水剂的性能中,( )不是品质优异的减水剂应具备的性能。
A.引气量大B.坍落度损失小C.减水率高D.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7、铁路混凝土工程的各类质量检测报告、检查验收记录和其他工程技术管理资料,必须按规定及时填写,并且严格履行( )签字确认制度。
施工质量验收资料的归档整理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A.试验员B.责任人C.监理工程师8、见证取样检测是指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 )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A.建设B.监理C.施工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在预定作用和预期的维护与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部件能在预定的期限内维持其所需的( )性能要求的能力。
A.最低 B.最高 C.平均10、胶凝材料是指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水泥、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总称。
水胶比则是混凝土配制时的( )总量之比。
k30标定

K30平板载荷仪校验记录载荷仪生产厂家记录编号载荷仪规格型号载荷仪编号压力表生产厂家压力表规格型号压力表编号校验日期加载级次测力仪示值(kN)实际加载值F(kN)压力表读数值P压(MPa)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1 0 0 0 0 0 0.000 0.000 0.000 0.0002 3.48 3.23 3.34 3.35 0.05 222 23 6.36 6.05 6.21 6.21 0.09 444 44 9.86 9.22 9.65 9.58 0.14 666 65 12.89 12.55 12.73 12.72 0.18 88886 16.32 15.9 16.08 16.10 0.23 101010107 19.6 19.22 19.46 19.43 0.27 121212128 23.09 22.58 22.85 22.84 0.32 141414149 26.53 26.42 26.47 26.47 0.37 1616161610 30.22 29.7 30.06 29.99 0.42 1818181811 33.69 33.42 33.58 33.56 0.48 20 20 20 2012回归方程:F=BP压+A=42.159X+0.2216附注:校验员计算核验员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027号K30平板载荷仪校验记录载荷仪生产厂家记录编号载荷仪规格型号载荷仪编号压力表生产厂家压力表规格型号压力表编号校验日期加载级次测力仪示值(kN)实际加载值F(kN)压力表读数值P压(MPa)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1 0 0 0 0 0 0 0 0 02 3.62 3.38 3.55 3.52 0.05 222 23 6.51 6.33 6.61 6.48 0.09 444 44 9.96 9.37 9.95 9.76 0.14 666 65 12.94 12.81 12.99 12.91 0.18 88886 16.45 16.12 16.42 16.33 0.23 101010107 19.71 19.47 19.83 19.67 0.28 121212128 23.42 23.09 23.56 23.36 0.33 141414149 26.58 26.61 26.37 26.52 0.38 1616161610 30.08 30.17 30.01 30.09 0.43 1818181811 33.52 33.4 33.37 33.43 0.47 20 20 20 2012回归方程:F=BP压+A=42.281X+0.0947附注:校验员计算核验员标准代号:Q/CR 9205-2015。
K30 试验操作规程

K30 试验操作规程一、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并使用毛刷扫去松土。
当处于斜坡上时,应将荷载板支撑面做成水平面。
二、安置平板荷载仪1、将荷载板放置于测试地面上,应使荷载板与地面良好接触,必要时可铺设一薄层干燥砂(2-3mm)或石膏腻子。
当用石膏腻子做垫层时,应在荷载板底面上抹一层油膜,然后将荷载板安放在石膏层上,左右转动荷载板并轻轻击打顶面,使其与地面完全接触,与此同时可借助荷载板上水准泡或水准仪调整水平。
2、将反力装置承载部分安置于荷载板上方,并加以制动。
反力装置的支撑点必须距荷载板外侧边缘1m 以外。
3、将千斤顶放置于反力装置下面的荷载板上,可利用加长杆和通过调节丝杆,使千斤顶顶端球铰座紧贴着反力装置承载部位上,组装时应保持千斤顶垂直不出现倾斜。
4、安置测桥,测桥支撑座应设置在距离荷载板外侧边缘及反力装置支撑点1m 以18外,测表的安放必须相互对称,并且应与荷载板中心保持等距离。
三、加载试验1、为稳固荷载板,,预先加0.01MPa 荷载约30s,待稳定后卸除荷载,将百分表读数调至零或读取百分表读数作为下沉量的起始读数。
2、以0.04MPa 的增量,逐级加载。
每增加一级荷载,当1min 的沉降量不大于该级荷载产生的沉降量的1%时,读取荷载强度和下沉量读数,然后增加下一级荷载。
3、当总下沉量超过规定的基准值(1. 25mm),或荷载强度超过估计得现场实际最大接触压力,或者达到地基的屈服点,试验即可终止。
4、当试验过程出现异常时(如荷载板严重倾斜,荷载板过度下沉),应将试验点下挖相对于荷载板直径的深度,重新进行试验,对出现的异常应在试验记录表中注明。
完整word版,K30校验方法

K30校验方法K30平板荷载试验仪器校验方法-铁路内部标准K30平板荷载仪在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校验,以消除由于仪器自身系统液压阻力变化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通过校验测定出实际加载值或司机荷载板正应力值与系统压力表读数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其回归方程,并经整理绘制成图表,以作为K30平板荷载试验的计算基础。
K30平板荷载试验仪校验的技术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仪配置的压力表、百分表(或电子数显表)应定期送检进行计量标定。
2、试验仪液压系统应不渗漏油。
3、用于校验的压力支架或压力机的承载能力应大于50kN。
4、用于校验的压力机的计量误差应小于10N,压力传感器计量误差应小于5N。
K30平板荷载试验仪的校验应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测定实际加载值F与压力表读数值P压,1)、校验时,如图所示,将K30试验仪安放于压力支架或压力机上,其上端安置业已送检过的测力仪。
通过手动油泵对试验仪进行逐级加压直至加到预计的最大测量荷载为止,按照表记录每次增量加压后的测力仪和压力表的读数,反复进行三次,以求出增量平均值。
2)、整理校验数据后得出其回归方程为F=BP压+A (1)式中F—实际加载值(kN);P压—压力表读数(MPa);B—斜率;A—截距。
表:校验方法1记录表加载级数测力仪示值(kN)实际加载值F(kN)压力表读数值P压(MPa)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1 0 0 0 0 0 0.000 0.000 0.000 0.0002345678校验员:核验员:校验日期年月日3)、在进行测试时,可根据式(1)由P压得出相对应的F值,并按式(2)计算出荷载板正应力σ值。
σ=(F+W)/A (2)式中σ—荷载板正应力(MPa);W—试验仪的基本重量;A—¢30cm荷载板面积,为706.86cm2。
注:试验仪的基本重量W包括千斤顶、荷载板及组装的仪表支架等重量,至于测试过程中在千斤顶上端增加的接杆重量,由于已被相应的系统阻力所抵消,故不予以考虑。
平板荷载K30试验报告(全自动)

0.00
0.00 0.25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0.28
0.32
0.36
0.40
下沉量S(mm)
0.50 0.75 1.00
1.25 1.50 1.75
0.199
沉降1.25mm对应的荷载σ S 附 注
0.199
MPa
地基系数K30
ZX-014
表号:铁建试录179
记录编号 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 检测日期 示值范围 0-25MPa 采用标准
78.52
QRCJVI-ZTSQJ3-K30-20120930-2 ZTSQJ3-K30-20120930-2 2012-9-30 2012-9-30 分辨力 0.2MPa 温度(℃) 25 TB10751-2010
159
MPa/m
试验
计算
复核Leabharlann 油压表读数 P(MPa) 3.43 0 3.43 6.85 10.26 13.68 17.09 20.51 23.92
下沉量(百分表读数)S(0.01mm) 表1 22 0 15 28 48 88 114 165 表2 18 0 12 36 62 85 137 176 表3 平均值 20 0 14 32 55 86 126 170 0 / / /
青荣城际铁路工程QRSG6标
K30平板载荷试验记录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
施工里程 施工部位 设计地基系数 填料名称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DK304+869.7 框架箱涵 过渡段 过渡段 第1层 ≥130 MPa A、B组填料 仪器设备名称 平板荷载测定仪 型号 K-30型 管理编号
K30试验检测技术

K30试验检测技术(图)K30试验方法是铁路和公路部门在现场确定路基填筑层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也可用其确定建筑物基础的地基系数。
K30仪器装有精密的压力表和百分表,可在现场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并且操作简便。
K30试验原理是在地基土上用直径30cm的刚性荷载板垂直分级加荷,测得下沉量S与荷载强度P的关系曲线,取1.25mm下沉量S1.25对应的荷载强度P1.25,计算K30值,即地基系数。
K30平板荷载是采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测定下沉量为1.25mm时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
■ K30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荷载板:荷载板为园形钢板, 其直径为30cm、板厚为25mm。
荷载板上应带有水准泡。
加载装置:液压千斤顶与手动油泵, 通过高压油软管连接。
液压油软管长度至少为2m,两端应装有自动开闭阀门的快速接头,以防止液压油漏出。
手动液压泵上应装有一个可调节减压阀,可准确地分级对荷载板实施加、卸载。
测压表量程应达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25倍, 精度不低于0.6级。
当使用测力计直接测量加荷荷载时,测力计精度应达到1%。
■ K30试验检测操作步骤场地测试面应进行平整,并使用毛刷扫去松土。
当处于斜坡上时,应将荷载板支撑面做成水平面。
安置平板载荷仪:将荷载板放置于测试地面上,应使荷载板与地面良好接触,必要时可铺设一薄层干燥砂(2~3mm)或石膏腻子。
将反力装置承载部分安置于荷载板上方,并加以制动。
反力装置的支撑点必须距荷载板外侧边缘1m以外。
将千斤顶放置于反力装置下面的荷载板上,可利用加长杆和通过调节丝杆,使千斤顶顶端球铰座紧贴在反力装置承载部位上,组装时应保持千斤顶垂直不出现倾斜。
安置测桥,测桥支撑座应设置在距离荷载板外侧边缘及反力装置支承点1m以外。
测表的安放必须相互对称,并且应与荷载板中心保持等距离。
加载试验:为稳固荷载板, 预先加0.01MPa荷载,约30秒钟,待稳定后卸除荷载,将百分表读数调至零或读取百分表读数作为下沉量的起始读数。
K-30平板荷载测试仪详述

K-30型平板载荷测试仪平板载荷仪适用于粗、细粒土和土填压实后的路基,基层等地基系数的测试,也可用于计算均匀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一、只要技术参数:1、载荷板直径:300mm2、千斤顶加载能量范围:0—6t3、千斤顶行程:120mm4、测桥跨度:3000mm5、手动油泵额定压力:30Mpa6、压力测试范围:0--20 Mpa7、移位测试范围:0—10mm8、使用10号机械油,适用环境温度为0℃--45℃二、基本构造:平板载荷仪由加载系统,测桥等组成1、加载系统:由载荷板、千斤顶、手动油泵、高压油管等组成。
载荷直径为300mm,厚度为25mm上刻有放置千斤顶的定位线,千斤顶的最大推力为5t,行程120mm,升降杆起升高度100mm,手动油泵的额定压力为30Mpa。
2、测桥:由支坐,横梁和百分表支架等组成,横梁可沿支座立柱升降,以调整高度。
三、安装:1、将横梁用支座立柱固定好,以距地面250mm为宜,两个支座要放平,立柱要在同一直线上,横梁在两个支座上的高度要相同。
2、接好油泵,压力表高压油管,千斤顶。
3、再将两根外横梁分别插入内横梁,到位后拧紧旋钮。
4、把整个测桥横梁高度在支座立柱上,以距地面300mm为宜。
5、接好压力表和高压油管(二)准备工作:1、将载荷板放置在已平整的(最好再铺一层薄薄的细纱)试验点上。
2、将配合试验的载重车开至试验点一定距离的地方,此距离应小于1米,并使载重车后部大梁位于载荷板正上方。
3、将千斤顶放置在载荷板上。
4、安装测桥,使之处于大致以试验点对称的位置。
5、转动千斤顶的升降丝杠,使之与载重车后部大梁接触,高度不够时,试验加长杆。
6、将百分表安装在百分表支架上,并使百分表测杆垂直落至载荷测点上。
四、参考试验方法:1、为稳定载荷板,先加一定的载荷(0.035Mpa)然后卸载,读取百分表的读数作为下沉量的起始读数,2、为预估极限载荷的1/8---1/10作为载荷下沉量终止后,读出并记录载荷强度和下沉量的读数。
K30型平板载荷测试仪——试验过程

K-30型平板载荷测试仪——试验过程
1. 将荷载板放置在已整平的试验点上。
2. 将配合试验的载重车开至离试验点一定距离的地方,此距离不应小于1m,并使载重车后部大梁位于载荷板正上方。
3. 将千斤顶放置在荷载板上。
4. 安装测桥,使之处于大致与试验点对称的位置。
5. 转动千斤顶的降升丝杆,使之与载重车后部大梁接触。
高度不够时,使用加长杆。
6. 将百分表安装在百分表支架上,并使百分表侧杆垂直落至荷载板测点上。
7. 为了稳定荷载板先加一定的载荷(0.01Mpa)然后卸除,读取百分表的读数作为下沉量的起始读数。
8. 然后以0.04 Mpa 作为荷载增量,分级加载。
等该荷载下沉量终止后,读出并记录荷载强度和下沉量。
9. 当荷载强度超过估计的现场实际最大的接触力,或达到地基屈服点时试验即停止。
K30平板载荷仪试验详细说明

K30平板载荷仪试验详细说明1、地基系数K30检测路基压实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对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沉降变形进行控制,保持线路稳定与平顺,保证列车能安全、舒适、高速运行,而控制和检测压实质量的标准、方法和设备,则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平板载荷试验被广泛地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其他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地基检测中。
作为一种强度及变形指标,地基系数能够直观地表征路基刚度和承载能力。
中国自大秦重载铁路修建开始,引入地基系数K值作为路基填料压实质量的检测控制指标,在铁路路基施工方面得到推广应用。
K30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检测路基压实质量有效的施工现场试验方法。
目前,地基系数K已成为现行新建铁路控制基床和路堤填料压实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K30的概念与发展、试验的适用条件和要求、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计算和试验仪器校验方法。
1.1概念与发展1.1.1 地基系数K30的概念地基系数K 是表示土体表面在平面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可压缩性的大小。
它是用直径为300mm的刚性承载板进行静压平板载荷试验,取第一次加载测得的应力位移(q--s)曲线上s为1.25mm时所对应的荷载Qs,按K30=Qs/1.25计算得出,单位是MPa/m。
试验采用的承载板面积不尽相同,通常采用直径750mm或762mi'il的圆形载荷板。
使用的载荷板直径不同,测得的地基系数也不同,一般以载荷板直径加注说明。
例如,载荷板直径分别为30111HI,600mm,750mm的地基系数分别以K30,K60,K75表示。
因此,Ka30是地基系数的一种。
日本为了试验的省力和操作亡的方便,使用300mm直径荷载板,并取K30作为标准值,使用其他直径载荷板测定的地基系数,可按相关公式换算为标准K30值。
1.1.2 K30平板载荷试验的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提出压实度指标,即压实系数K、相对密度D,或孔隙率n,至今仍然作为世界各国路基设计及施工控制的土的压实质量标准。
铁路路基现场K30平板荷载试验研究

铁路路基现场K30平板荷载试验研究摘要:路基工程在铁路项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铁路项目的建设质量,所以加强路基质量的检测就显得尤为必要,K30平板载荷试验,作为一种检测路基压实质量有效的现场试验方法,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铁路路基现场施工。
本文对铁路路基施工现场的K30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铁路建设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施工现场;路基; K301 路基现场K30试验简介基础系数K30试验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现场路基压实质量的常用试验方法,它已成为高铁以及客货共线铁路控制基床及其表层以下的过渡段中对砾石充填进行分级以及在基床下进行路堤压实质量的主要方式之一。
基础系数K30用于通过直径为300mm,厚度为25mm的载荷板测量下沉量1.25mm的地基系数。
地基系数是对应于下沉量参考值(125mm)的载荷强度和下沉量参考值的比率(单位为MPa/m)。
2 K30平板荷载适用条件及要求2.1 K30平板荷载适用条件K30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载荷板直径1/4的各类土和土石混合填料。
由于K30的荷载板直径只有300mm.因此对所填路基土的颗粒粒径和级配有一定的限值,否则颗粒粒径过大,级配不均匀,K30的测试结果就会带来较大的误差,难以真实反映路基的压实情况。
K30平板载荷试验的测试有效深度范围为400~500mm。
由于K30平板载荷试验成果所反映的是压板下大约1.5倍压板直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性状,因此要想真实全面地反映更深土层的情况,尚需结合其他的检测手段进行综合评定。
2.2 K30平板荷载试验装置要求2.2.1荷载板荷载板为圆形钢板, 其直径为30cm、板厚为25mm。
荷载板上带有水准泡。
2.2.2加载装置液压千斤顶与手动油泵, 通过高压油软管连接。
千斤顶顶端应设置球铰,并配有可调节丝杆和加长杆件,以便与各种不同高度的反力装置相适应。
选用荷载应大于或等于50kN。
路基K30地基系数检测要点

路基地基系数K30检测监理要点一、地基系数K30值的概念地基系数是表示土体表面在平面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可压缩性的大小,是直观地表征路基刚度和路基承载能力的指标。
地基系数K30是用直径为300mm的刚性承载板进行静压平板载荷试验,取第一次加载测得的应力(q)——位移(s)曲线上当累计下沉量S为1.25mm时所对应的荷载强度σs(Mpa),按K30=σs/0.00125计算得出的比值,单位是MPa/m。
有的文件有用Mpa/cm的,其换算如150Mpa/m=150Mpa/100cm=1.5Mpa/cm。
二、检测试验准备工作(一)仪器设备准备1、荷载板荷载板为圆形钢板,其直径Ф为30 cm,板厚为25 mm。
荷载板上应带有水准泡。
2、加载装置(1)液压千斤顶与手动油泵,通过高压油软管连接。
千斤顶顶端应设置球铰,并配有可调节丝杆和加长杆件,以便与各种不同高度的反力装置相适应。
选用荷载应大于或等于50 kN。
(2)液压油软管长度至少为2 m,两端应装有自动开闭阀门的快速接头,以防止液压油漏出。
(3)手动液压泵上应装有一个可调节减压阀,可准确地分级对荷载板实施加、卸载。
(4)测压表量程应达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25倍,精度不低于0.6级。
(5)当使用测力计直接测量所加荷载时,测力计精度应达到l%。
3.反力装置反力装置的承载能力应大于最大试验荷载l0 kN,实际操作时是一般使用压路机或载重汽车提供荷载。
4.下沉量测量装置下沉量测量装置由测桥和测表组成。
测桥是用于安装测表固定支架或作为测表量测基准面,由长度大于3m的支撑梁和支撑座组成,当跨度为4 m时其截面系数应大于或等于8cm3。
测表宜配置3~4个精度为0.01 mm的百分表或电子数显百分表,量程应不小于10 mm,每个测表应配有可调式固定支架。
5.其他铁锹、钢板尺(长400mm)、毛刷、圬工泥刀、刮铲、水准仪、铅垂、干燥中砂、石膏、油、遮阳挡风设施等。
(二)仪器设备检定(1)测压表或测力计和百分标或电子数显百分表首次使用前必须检定合格,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复检。
路基K30试验检测

路基K30试验检测K30试验检测是目前路基压实质量较为成熟的试验办法,应用较为广泛。
文中结合某一专线,针对现场路基K30试验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标签:铁路施工;铁路路基;K30试验检测K30 平板载荷试验存在一些不足,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路基施工要求强化现场管理,重视细节的控制,保障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确保路基质量的提升。
一、K30 平板载荷试验(一)测试面准备准备测试面,整理测试路基面,将其表面的浮土之类的扫除。
若试验位置位于斜坡,必须将承载板支承面调整至水平状态。
(二)放置平板载荷仪1.在测试面防止一个特定的刚性荷载板,该荷载板厚2.5cm,直径为3cm,与测试面之间的接触良好,有必要的话,可以在设置干燥砂。
之后利用水准仪对荷载板进行调整,确保其保持水平状态。
2.在下方的荷载板之上放置反力设备的承载部分,同时对其进行制动操作。
要求反力设备的支撑点和荷载板之间的距离保持大于1m的距离。
3.在下方的荷载板安装千斤顶放,通过加长杆对其进行调节,确保千斤顶的球铰座和反力设备承载部位紧紧贴合,在组装过程中,确保千斤顶处于垂直状态。
4.放置测桥,其支撑点必须远离反力设备支承点大于1m的地方。
必须保持测表对称,同时和荷载板的中心位置的距离相等。
(三)加载试验1.为了确保荷载板稳定,提前增加荷载0.01MPa,保持30s左右,待其稳固后,将荷载卸下,把百分表调节归零,并将其作为起始读数。
2.按照0.04MPa的量逐渐加载,每增加一级荷载,当1min 的沉降量不大于该级荷载产生的沉降量的1% 时,读取荷载强度和下沉量读数。
3.如果总下沉量超标(1.25mm),或者荷载超过现场实际最大接触压力,或达到地基的屈服点,试验必须立刻停止。
一般试验中遭遇异常,如荷载板发生倾斜或者下沉情況严重,要求把进一步下挖试验点,使之保持和荷载板直径相当的深度,重新开始组织试验。
注明试验异常。
二、加强施工现场K30 检测与试验的方法(一)检测仪器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在开展铁路路基施工作业过程中,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对确保铁路路基实体工程项目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30平板载荷试验仪校验方案
一、K30平板载荷试验仪校验的技术条件:
1.试验仪配置的压力表、百分表应定期送检进行计量标定;
2.试验仪液压系统不渗漏且能正常工作;
3.用于校验的压力机精度为±1%,计量误差应小于10N,承载能力应大于50kN,压力传感器计量误差应小于5N。
二、校验周期
1.新仪器使用的前三个月内,应每月校验标定一次,并做出相应的误差修正,当三次标定的误差小于±5%,即认为仪器进入稳定期;
2.仪器每次投入新工点使用前或每年必须校验一次。
三、校验记录格式及图表如下:
P(MPa)
20 F=2.22P-1.39
18
16
14
12
10
8
6
4
2
P(MPa)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K30平板载荷试验仪校验记录仪器编号:校验周期:校验时间:
加载级数压力表读数(MPa)
压力机压力表读数(KN)
1 2 3 平均
0 0 0 0 0 0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
校验结论:
载荷板正应
力值(MPa)
0 0.01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压力表压力
值(MPa)
校验员:核验员: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