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9清热凉血药
中药学 9 清热药
• • • • • • • • • •
6、胎热胎动不安当首选( ) A.紫苏 B.黄芩 C.砂仁 D.白术 7、知母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宜配(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黄芪 8、下列哪项不是栀子的适应证( ) A.热病心烦 B.湿热黄疸 C.血热尿血 D. 津伤口渴 9、下列药中哪味能清热生津治热病烦渴及消渴( ) A.天花粉 B.夏枯草 C.牡丹皮 D.竹叶 10、肝郁化火,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宜选( ) A.黄连 半夏 B.黄连 吴茱萸 C.黄连 生姜 D.黄连 芦根
第九章 清热药
重点掌握药: 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芦 根、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金银花、 连翘、蒲公英、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 败酱草、射干、白头翁、生地、玄参、牡 丹皮、赤勺、青蒿、地骨皮
概念: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 性能:寒凉;药味以苦为主,或有甘、淡、 咸者;沉降。 功效:清泄里热。具体分为 ⑴清热泻火;⑵清热燥湿;⑶清热解毒; ⑷清热凉血;⑸清虚热。 适应证: ⑴里热——气分热、营血分热证; ⑵脏腑火热证; ⑶湿热证; ⑷热毒证; ⑸虚热证。
黄连
来源:毛茛科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根茎。 别名:前述三者分别称味连、雅连、云连; 炮制:生用;酒炒;吴茱萸汤炒(萸黄连);姜黄连。 性能: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本品大苦大寒,善泻心火、清胃热;长于清中焦肠 胃湿热。兼能清肝热,有良好解毒作用。
中药学清热药
栀子苦寒专清热, 泻火除烦且凉血, 热病心烦与躁扰, 湿热黄疸吐衄解。
夏枯草《本经》4月采(火眼草)
夏枯草《本经》
来 源: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
燥果穗。一般生用。
处方用名:夏枯草,枯草穗。
夏枯草《本经》
夏枯草《本经》
性味归经: 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 效: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热病烦渴与咳嗽, 治疗消渴功效倍。
石膏、知母功用异同点:
清热 泻火 除烦 止渴
石膏 知母
寒凉性突出,泻火作用强 清解的特性 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寒凉性较弱,甘寒滋润 清润的特性 可泻相火,退虚热
相须为用 气分实热 肺胃热证
栀子《本经》
来 源: 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
熟果实。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处方用名:
鸭跖草
解毒,利水消肿。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除寒凉性外,性偏苦燥,以 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善治疗湿热内 蕴或湿邪化热的病症。如湿热泻痢腹 痛,黄疸口苦,两胁疼痛,湿热淋证, 带下,湿疹湿疮等。
黄芩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生用,
或酒炙或炒炭用。 处方用名:
功 效: 生用: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 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石膏《本经》
常以作《“透实与加用表医石热知强,解学膏者母清如肌衷,,之中凉放相热白清力参而胆须泻虎热西能用。为火汤泻录散之外用的 。感》,,火,有:有直
2024年清热凉血药中药学课件.
2024年清热凉血药中药学课件.
一、教学内容
1. 清热凉血药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制;
2. 常见清热凉血药的性能、功效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清热凉血药的定义、分类,掌握其作用机制;
2. 让学生熟悉常见清热凉血药的性能、功效与应用,并能正确运用;
3. 培养学生运用中药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清热凉血药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正确运用。
重点:常见清热凉血药的名称、性能、功效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通过一个病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清热凉血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15分钟)
讲解清热凉血药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常见清热凉血药的名称、性能、功效与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
分析一道关于清热凉血药的例题,让学生了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布置一道清热凉血药的随堂练习,要求学生现场解答。
5. 小组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清热凉血药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
1. 清热凉血药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
2. 常见清热凉血药的名称、性能、功效与应用;
3. 例题及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分析下列病例,选择合适的清热凉血药进行治疗,并简述理由。
病例:患者,男,30岁。发热,咽喉肿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2. 作业要求:结合病例,分析病情,选择合适的清热凉血药进行治疗,并简述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中药学补虚药清热药
第四十页,共72页
重楼 ( 蚤休 ,七叶一枝花 )
• 清热解毒(七叶一枝 花,深山是我家;痈 疽若遇它,一似手拈 拿)
• 消肿止痛: • 凉肝定惊: • 注意:有小毒。
第四十一页,共72页
木芙蓉叶
• 辛,平。 •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敷贴肿毒要药。 痈肿初期消肿,中期 溃脓。 • 阴疽忌用。
第四十二页,共72页
第十二页,共72页
竹叶与淡竹叶功效主治异同
• 相同点:二药同能清热除烦、利尿通淋 ,用于热病烦渴、热淋尿痛等。
• 不同点:(1)清热除烦以竹叶为优,为 治疗心火上炎之口糜的常用药,且竹叶 兼入肺经,可用于肺经风热咳嗽等;(2 )淡竹叶以利尿通淋为优,长于治疗心 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等 。
第三十页,共72页
丹皮与赤芍功效主治异同
• 相同点: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泄肝火,用
于温病热入营血之吐血衄血、发斑发疹,血行 瘀阻之痛经、闭经、胸痹绞痛、肢体麻木、关 节痹痛、跌打损伤以及肝火亢盛证 等。 • 同中之异:清热凉血,牡丹皮优于赤芍;活血化 瘀,赤芍优于牡丹皮。
• 不同点:牡丹皮清热凉血而不留瘀,且能透发
中药学补虚药清热药
第一页,共72页
• 2、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如肝胆湿 热之胁肋胀痛、黄疸、口苦、阴囊湿疹 、舌苔黄腻等,脾胃湿热之胃脘胀闷、 纳呆、呕恶、口腻、尿少等,大肠湿热 之泄泻、痢疾、痔漏等,膀胱湿热之尿 急、尿频、尿痛、尿浊、尿少等,肌肤 湿热之湿疹、关节肿痛,以及湿温病身 热不扬、汗出热不解等。
中药学PPT课件:清热凉血药
【临床应用】
清虚热——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配鳖甲、知母,如青 蒿鳖甲汤
除骨蒸——阴虚发热,劳热骨蒸。配黄连,鳖甲,如清
骨散
青
蒿
解暑热——外感暑热,发热烦渴。
截疟——疟疾寒热。
退黄——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煎服,6~12g,入汤剂宜后下;或鲜用绞汁服。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
白薇
【药材来源】为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薇的根及根茎。
玄参
【药材来源】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
玄参
玄参
【药性】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性能特点】 玄参苦甘咸寒而质润,功能清热凉血,养阴润燥,泻火解毒。
故常用治温病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心烦口渴、舌绛脉数;温 病邪陷心包,神昏谵语,以及温热病气血两燔,发斑发疹。
但玄参泻火解毒力较强,故咽喉肿痛、痰火瘰疬 多用;生地黄清热凉血力较大,故血热出血、内热消 渴多用。
牡丹皮
【药材来源】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的根皮。
牡丹
牡丹皮
【药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性能特点】 牡丹皮微寒,能清营、血分实热,有凉血止血之功,故常用
解毒——痈肿疮疡,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 粉冲服,每次1.5-3g,每日2次。
中药学——清热药(一)
中药学——清热药(一)
1. 定义
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2.分类、性能特点及适应证:
1)清热泻火药:
苦、甘,寒。入肺、胃、心、肝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
应用:气分实热证、脏腑火热证。
2)清热燥湿药:
苦,寒。入肝、胆、胃、大肠、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湿热诸证、脏腑火热证。
3)清热凉血药:
苦、甘、咸,寒。入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兼养阴。
应用:血热证。
4)清热解毒药:
苦、辛,寒。入肾、膀胱以外诸经。
功效:清热解毒。
应用:热毒蕴结诸证。
5)清虚热药:
苦、甘、咸,寒。入肺、胃、肝、肾经。
功效:清虚热兼养阴。
应用:热邪伤阴、阴虚发热。
3.配伍应用
1)兼表证,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2)气血两燔者,宜气血两清。
3)里热积滞者,~泻热通便药。
4)血热兼出血者,~凉血止血药。
5)热证伤阴者,~滋阴养血药。
6)窍闭柏昏者,~开窍药。
7)热盛惊风抽搐,~平肝息风药。
4.使用注意
1)本类药物多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2)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
3)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者禁用。
4)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
5.各类药功效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中药学清热药总结
中药学清热药总结
清热药是中药学中的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降火降温,用于治疗热病、感染性疾病等症状。以下是对中药学清热药的总结:
1. 特点:清热药物具有清热解毒、降火降温的特点,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降低体温,缓解炎症反应,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2. 分类:根据功效和药性,清热药可以分为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和清热凉血药等几类。
- 清热解毒药:如连翘、蒲公英、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痈疽等热毒病症。
- 清热泻火药:如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泻火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高热、口腔溃疡、痈疽等症状。
- 清热凉血药:如生地、芦荟、玄参等,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血症、口腔溃疡等症状。
3. 性味与功效:清热药物的性味多为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等功效。它们可以清除体内的热邪、毒素,降低体温,改善炎症症状,促进身体的康复。
4. 应用范围:清热药物广泛应用于热病、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口腔溃疡等症状的治疗中。在中医药中,清热药常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清热药物时,应根据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遵医嘱服用,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连续使用。同时,清热药物也有一定的禁忌与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凉血药: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凉血药: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
草
牡丹皮
下面牡丹皮,牡丹花是一个有名的观赏植物,最有名的洛阳的牡丹。但是牡丹皮质量比较好的一般认为安徽凤阳凤丹皮,它是因为它的皮比较厚,而且粉质也比较重,认为一般质量比较好,用它的根皮,用牡丹花多年生的(根皮),它是一个多年生的小灌木状,是一种观赏的花卉植物。牡丹皮作为一个清热凉血药,它也可以用于温热病的热入营血,但是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只有在血分阶段,化瘀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所以相对来说牡丹皮对于温热病,主要用于血分,营分用得少一些,所以我们对于牡丹皮就没有笼统讲热入营血,突出重点,主要讲的温热病热入血分,主要就是因为它有活血化瘀作用,因为从温病的治则当中,到了血分才止血、凉血、散血,既要凉血,更要散血,散血就是活血化瘀,所以一般是在(治)血的方当中,比如刚才的犀角地黄汤,它和犀角、地黄配伍使用,就这种情况,在营分阶段用的不多,还很少找到它使用的这种方例,所以我们强调重点,如果说同学们初学的时候,不是分得很清楚,你笼统地说了有温热病热入营血,我想也不是原则问题,如果说在营分阶段,某一个方里面加上了牡丹皮,至少不是错误吧,不是原则上的错误。所以我们这里没有加营字是经过了考虑的,不是随便的一个简单的漏掉,是有意不写的,是告诉大家这么一个信息。
所以是关于牡丹皮,清热凉血,它考虑到活血代瘀,所以主要作用在血分,另外牡丹皮对于血热妄行也是能用,但是它不能止血,所以必须和止血药,尤其是凉血止血药配伍在一起才能使用,所以在应用一里面都谈到了。另外牡丹皮活血化瘀,有的书上也说它化瘀止痛,都可以,它又有一定的止痛作用。所以广泛地用于多种瘀血证,跌打损伤、妇科或者腹内的癥瘕积聚,疮痈肿痛其实也有瘀血存在,牡丹皮都用,牡丹皮它虽然是一个清热药,其实它是偏于微寒的,而且它有明显的辛散作用,所以作为一个活血化瘀来讲,它并不凝滞,所以牡丹皮在治疗很多寒凝血瘀的方当中,并不避用,比如张仲景的温经汤,是寒凝血瘀的,里面就用牡丹皮,当然(和)一些温经的药物在一起,整个方都是温的,实际在很多这一类的方当中(都用),当然牡丹皮最适合瘀热互结,有热的瘀血证,但是如果是寒证的往往并不避忌,它的寒凝作用不明显,它是一个辛散、辛通性质相当明显的一个药。另外它能退虚热,退虚热我们下一节要讲,就是对于阴虚内热证的一种治疗作用,所以常常用于阴虚内热证。阴虚内热证的病因,是肝肾阴虚,尤其是肾阴亏损,所以常常配伍补阴的药,不单纯地用退虚热的药,和补阴药配伍在一起,所以牡丹皮,我那天讲了,因为它活血凉血,所以归心经、肝经,因为它退虚热,阴虚内热主要是肾阴虚,虚火亢旺所以又归肾经,苦是苦能清泻,辛是它能够辛能行能散。能行,活血化瘀就是行。所以这些就是比较典型的根据功效,把整个性味归经都推出来了,那它就和书上一模一样,像这类的药,那么典型的药,大家就注意一下。
中药学 清热药讲课文档
石膏《本经》
来 源: 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
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处方用名:
生石膏,熟石膏,煅石膏。
第十五页,共268页。
石膏《本经》
性味归经: 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 效: 生用: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 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第十六页,共268页。
石膏《本经》
《常医与学知衷母中清相参须热西为泻录用》火,:
“以石加膏强,清凉热而泻能火散的,有 透作表用解,肌如之白力虎。汤外。感有
实热者,放胆用之,直 胜金丹。
1、气分实热证:壮热,烦渴,大汗 出,脉洪大。
第十七页,共268页。
石膏《本经》
清泻肺热
石膏善治实热
常消配渴伍。 杏
2、肺热咳嗽气喘,咯甘痰寒黄清仁热稠生等。津。
常与石膏相须为用以加强清热泻火 的作用。如白虎汤。
第二十七页,共268页。
知母《本经》 常黄清配芩二泻石、母肺膏浙宁热、贝嗽汤
常配川贝母、麦冬、天 冬, 二冬二母汤
2、若肺阴热咳虚嗽燥,咳痰,黄干粘咳稠无,痰发,热咯气血逆。
第二十八页,共268页。
知母《本经》
滋肾阴,泻相 火,退骨蒸
3、阴虚火旺骨蒸潮热多选用盐知母
黄芩
清热燥湿
⑷ 湿热黄疸——配茵陈、大黄、栀子等。
中药学图表-清热药
1.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
渴。
A.清泻肺、胃气分实热的要药肺热喘咳
证B.胃火牙痛;煅石膏外用可清热、收
湿敛疮。
2.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
燥。肺热咳嗽,阴虚燥咳;阴虚火旺及阴虚消渴证。
3.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
湿,凉血解毒。
清泻心、肺、胃火邪而除烦,每与淡豆
豉合用;肝胆湿热黄疸;血热吐衄
4.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
血压。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痰火郁结的瘰疬瘿瘤
5.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
呕。
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逆;肺热
咳嗽,肺痈吐脓;热淋。
6.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
脓。消渴证;肺热咳嗽,燥咳;痈肿疮疡。此外用于中期引产。
7.淡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
尿。
热病烦渴,心火上炎的口舌生疮,热淋
及心火移热小肠的小便淋痛。
(二)清热燥湿药
1.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止血,安胎。
温病气分实热证,少阳证;肺热咳嗽;血
热出血证;胎热不安,与白术、当归配伍,
当归散。
2.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
胃肠湿热的泻痢呕吐(为治湿热泻痢要
药);泻火解毒力强,可用治多种热毒病症;
痈疽疮毒,耳目肿痛
3.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退虚热。
用于下焦湿热证;疮疡肿痛,湿疹湿疮;
阴虚发热:本品长于清相火,退虚热,常
与知母相须为用。
4.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
火。
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肝经
热盛,热极生风的高热惊厥、手足抽搐;
肝胆实热的头痛、胁痛、目赤、耳聋。
5.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
虫,利尿。
湿热黄疸、泻痢、带下、阴痒,皮肤瘙痒、
疮疡、疥癣、麻风,热淋。
1.生地黄:清热凉
血,养阴
生津。
A.用于温病热人营血证(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要药)
中药学清热药详解演示文稿
生地黄《本经》
[来源]为玄参科多年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
生地黄
【性能】甘、苦,寒。心、肝、肾。 【功效】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生地黄
【应用】 1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 2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3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入煎剂,10-15g。鲜品加倍,
地骨皮
【性能】甘,寒。肺、 肝、肾。
【功效】凉血除蒸 清 肺降火
地骨皮
【应用】1阴虚发热,盗汗骨蒸
2 肺热咳嗽
3血热出血证
【用法用量】入煎剂,9-15g,。
【使用注意】外感风寒及脾虚便溏者——不宜。
银柴胡《本草纲目拾遗》
药物来源: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
【性能】甘,微寒。肝、胃。
【功效】清虚热 除疳热
【应用】1阴虚发热
2疳积发热
[用法用量]入煎剂,3-9g。
[使用注意]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忌用。
【功效】清热凉血 利尿通淋 解毒疗疮
【应用】1阴虚发热,产后虚热
2热淋,血淋
3疮疡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
4阴虚外感
[用法用量]入煎剂,4.5-9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用。
地骨皮《本经》
[来源]为茄科植物枸 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
清热药归纳——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凡以清解⾥热为主要作⽤的药物,叫做清热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的⽅剂,叫做清热剂。
清热药和⽅,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解毒凉⾎等功效,主要⽤于热病⾼烧,热痢,痈肿疮毒等所呈现的各种⾥热证候。
热证中有热在⽓分、营分、⾎分、以及虚热、实热等证的不同,故清法中可分为清热泻⽕、清热凉⾎、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药四种;别附;清虚热、清脏腑热法。
本类⽅药性多寒凉,易伤医学教育原创脾胃,对脾胃虚弱的患者,宜适当辅以健胃的药物;热病易伤津液,清热燥湿药,⼜性多燥,也易伤津液,对阴虚的患者,要注意辅以养阴药,祛邪不忘扶正。
对脾胃虚弱、胃纳不佳、肠滑易泻的慎⽤。
⼀)清热泻⽕药:
本类药物性味苦寒,多⼊⽓分,能清⽓分之热,泻⽓分之⽕,故⼜名清⽓分法。适⽤于⽓分实热证。证见⾼热,烦渴引饮,汗多、⾆红医学教育原创苔黄,脉洪⼤或滑数等。临床常⽤于急性热性病,如⼄脑、肺炎等⽓分证,常⽤药物有⽯膏、知母等;常⽤⽅剂有清⽓汤(⽩虎汤)等。
(⼀)⽯膏《本经》
为⼀种含硫酸钙的矿⽯。挖出后去净泥⼟、杂⽯、碾碎,⽣⽤或煅⽤。
药⽤部分:为含⽔硫酸钙矿⽯。
产地:⽣产于湖北、⼭东、⼭西、四川等地。
炮制;挖出后去净杂⽯、泥⼟、⽣⽤或煅⽤。
性味:⾟、⽢、⼤寒。
归经:⼊胃、肺经。
功能:⽣⽤清热泻⽕,除烦⽌渴。煅⽤⽣肌收敛。
主治与应⽤:
1.本品⼤寒,且有较强的清热泻⽕作⽤,善清⽓分实热,⽤于肺胃⼤热、⾼热不退、⼝渴、烦躁、脉洪⼤、甚⾄神昏谵语等实热亢盛证,常与知母相须为⽤,以增强清⾥热的作⽤,如⽩虎汤。
2.能清泻肺热,⽤于肺热咳嗽、⽓喘、⼼烦⼝渴等实热证,常配伍⿇黄、杏仁以加强宣肺⽌咳平喘之功,如⿇杏⽯⽢汤,治风热实喘等。
《中药学》清热凉血药 ppt课件
生地黄
一、药用来源
四、临床应用 五、用量用法
六、使用注意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药用来源】
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生地黄
地黄
植 物 形 态
【处方用名】
生地黄
生地
鲜生地
干地黄
【性能特点】
生地黄
甘、苦,寒。入心、肝、 肾经。 清热凉血
功效 养阴生津
玄参
一、药用来源
牡丹皮苦辛微寒
心肝肾
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
清热凉血力强; 善清透阴分伏热,退虚 热,治温病伤阴,阴虚 发热,无汗骨蒸。
1.温毒发斑 2.血热血瘀 3.血热出血证
赤芍苦微寒
肝
祛瘀止痛力强; 治疗瘀血诸痛; 兼能清肝火,治疗目赤 肿痛。
紫 草
一、药用来源
四、临床应用
五、用量用法 六、使用注意
五、用量用法 六、使用注意
七、相似药物对比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四、临床应用
【药用来源】
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
玄参
【处方用名】
玄 参
元参
玄参
乌元参
黑玄参
【性能特点】
玄 参
甘、苦、咸,微寒。入肺、 胃、肾经。 清热凉血
功效
滋阴降火 解毒散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草
【药材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和内蒙 紫草的根
新疆紫草
紫草
水牛角
【药材来源】为牛科动物水牛的角
【药材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 干燥块根
地黄
地黄(干)
玄参
【药材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
玄参
玄参
生地黄、玄参
甘、苦,寒,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治疗温病 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 ;阴虚内热,骨蒸潮 热;热病津伤,肠燥便秘。
➢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力量较强,为凉 血滋阴的要药。
各论 第九章 清热药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凡能清热凉血,以治疗营血分热为主要作用的药 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本类药物多为苦甘咸寒之品,苦寒清热,咸以入血, 甘寒养阴,故有清解营分、血分热毒的作用。
主要用治营分、血分等实热证。 临床常用的清热凉血药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 赤芍、紫草、水牛角等药。
生地黄
水牛
水牛角
水牛角片
水牛角浓缩粉
➢ 玄 参:长于泻火解毒散结。
牡丹皮
【药材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Baidu Nhomakorabea
牡丹
牡丹皮
赤芍
【药材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根
赤芍
赤芍
甘、微寒,归肝经,均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具 有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妄行的特点。血热、血瘀所致 的病证均可使用,尤其善于血热兼瘀血者。用于温病 热入营血,身热发斑;血热妄行出血;血滞经闭痛经, 产后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