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的诞生时间

合集下载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观察到一些光学现象,比如阳光通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影子等。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开始研究这些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光学的理论。

然而,真正的电影技术是在19世纪末若干发明和发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878年,美国发明家艾德华·穆伯里(Eadweard Muybridge)通过一系列的照片拍摄实验,展示了人和动物在运动中的姿势。

这次实验被认为是电影摄影技术的开端。

1895年,法国兄弟奥古斯特和路易·卢米埃尔(Auguste and Louis Lumière)发明了一种称为“电影放映机”的设备,这个设备可以对拍摄好的胶片进行放映,使得观众可以在荧幕上看到动态的图像。

他们的发明被视为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

20世纪初,电影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开始迅速发展。

电影院成为人们娱乐的场所,并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同时,电影制作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比如,电影摄影机的发展使得摄影师可以更加灵活和自由地拍摄影像;声音的引入使得电影可以呈现更加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从最初的黑白无声片逐渐发展为彩色有声片,并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影类型,如爱情片、喜剧片、动作片等。

电影产业也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各种电影公司相继涌现,电影明星也开始崭露头角。

到了今天,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

每年都有大量的电影问世,各种电影节和奖项也吸引了无数观众和电影人的关注。

同时,电影也在不断地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形成了多元化的电影艺术体系。

总之,电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和热爱的艺术形式。

电影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文化传媒工具,它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传递各种情感和价值观念。

电影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创新和突破的历史长河,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见证。

默片时代晚期世界电影发展

默片时代晚期世界电影发展

二、影视的发展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 默片时代 2. 有声时代,现代影视
1. 默片时代
无声片(又称“默片”) 20世纪初—1927年 1927年以前的电影都是无声片,又称默片。 影片的主题靠演员的表演﹑动作和字幕来表达。
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发展了电影构图和 剪辑技术—蒙太奇。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
默片时代
再比如说格里菲斯的传世之作《一个国家的诞生》,格里菲斯首 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的艺术手段,并创造了创造了平行蒙太奇,在 他后来拍摄的《党同伐异》中,蒙太奇的手法得到了更完善的运 用。他打破了戏剧和文学的传统手法,发挥了电影的特长,使全 景、近景、特写交替出现,创造了时空交错的多元结构。还比如 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影片以古典悲剧式的精巧结构和 史诗般的格调,以寓意深刻的细节和画面构图,以及节奏鲜明的 电影语言,以对称、重复、隐喻和象征等富有诗情画意的蒙太奇 技巧,表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和重大鲜明的战斗性主题,此片标 志着世界电影艺术的长足进步和蒙太奇理论的进—步完善。
默片时代
《大独裁者》拍摄于1940年,查理·卓别林自导自演的此片拍摄 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之时,片中对希特勒大加讽刺的情节显 示了其道德勇气可嘉的一面。本片获1941年奥斯卡最佳电影、 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5项提名,获 1940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男演员奖项。
默片时代
诡异的镜头,噩梦般的光影,以及如死般的静寂构成了这“无 声的恐怖” 曾经有这样一个为黑暗笼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无论你叫得多
默片时代
《摩登时代》剧照 《摩登时代》拍摄于1936年,是卓别林主演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有感 于大机器生产时代人成为机器的奴隶和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 痛苦,卓别林决定用电影的形象语言来呐喊。1935年,电影已进入“有 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要远胜于对白, 于是他只在片中加入配乐和少许音响就上映了。

电影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

电影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

电影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知识点: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里程碑电影是一种视听媒体形式,通过录制、剪辑、放映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将连续的画面和声音呈现给观众。

自从1895年电影诞生以来,它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期间涌现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1.电影的诞生: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影公映,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2.默片时期:在电影发展的早期,电影是没有声音的。

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依靠画面和字幕来讲述故事。

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对电影叙事手法和 editing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有声电影的诞生:1927年,美国拍摄的电影《爵士歌手》首次采用了声音录制技术,使电影进入了有声时代。

4.彩色电影的发展:最初的电影都是黑白的。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好莱坞开始探索彩色电影技术。

1939年的电影《飘》是第一部获得广泛认可的彩色电影。

5.数码电影技术:20世纪90年代,数码技术开始应用于电影制作。

这种技术摆脱了传统胶片电影的限制,使电影拍摄、制作、放映更加便捷和高效。

6.3D电影的出现:从20世纪初开始,电影人就开始探索3D技术。

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将3D电影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7.电影类型的多样化: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类型日益多样化,包括剧情片、动画片、科幻片、恐怖片、爱情片等。

各种类型的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8.电影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现代电影不仅是一种视听娱乐形式,也是一门融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综合艺术。

例如,特效技术的发展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9.国际电影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电影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电影节、电影市场等活动为世界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

10.中国电影的发展:自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电影以来,中国电影经历了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胶片到数码技术的发展过程。

世界电影简史

世界电影简史

世界电影史(流派专题)电影起源时期(1815---1895年)1、电影的理论基础;①光学理论:感光胶片②视觉暂留: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眼睛耐光程度实验)电影的祖父③木乃伊情结:安德烈·巴赞原始的冲动2、电影的技术推动;1.摄影术19世纪20年代法国科学家雅克·达盖尔、物理学家捏普斯开始摄影术的发明曝光时间:14小时---20分钟---2分钟---几秒1872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连续拍摄奔马的实验1882年马莱根据左轮手枪间歇的原理改进连续摄影的方法1S拍摄12张照片“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1882年法国朱尔·马雷发明一种新式摄影机可以拍摄飞鸟的连贯动作1887年美国发明家汉尼鲍尔·葛德温实验成功了将感光乳剂涂在一种透明柔软的赛璐珞上制成了原始的胶片1891爱迪生活动摄影机2.放映术1877年活动视镜---1888影戏机---1892年爱米尔·雷诺灯光哑剧机---1894爱迪电影视镜---卢米埃尔兄弟电影的成长期(1895---1927)早期电影的代表人物一、卢米埃尔兄弟1、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首次公映了《火车到站》《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12部影片,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不久便传遍世界。

这一天便被认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卢米埃尔采用的每秒16格画面的速度,后来也称为整个无声片时期的标准放映速度。

电影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化史出现了新的篇章2、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50多部短片,它们大致有几种题材?(1)反映工厂生活的题材。

如《工厂的大门》。

(2)表现家庭生活的影片。

如《婴儿的午餐》。

(3)拍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影片。

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3、卢米埃尔对电影的贡献和遗憾(1)、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电影的先驱,他们拍摄并且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批标志着初期高水平的影片。

世界电影史概述(全)

世界电影史概述(全)

世界电影自1895年诞生起,迄今已有110多年。

百余年来,世界电影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国电影创新运动(创作技巧、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的推动,其中最重要者依次为:1915年前后,美国的格里菲斯在“视觉语言”上的集中突破。

192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联等国)。

1927年,电影开始有了声音,美国《爵士歌王》。

19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就。

1930~1940年代,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确立,及其大制片厂制度的建构与完备;1935年,电影开始有了“色彩”,美国《浮华世家》。

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初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贡献。

1950年代~197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二次创新浪潮。

包括:以瑞典、法、意、日等国为主的“新浪潮”运动,以及1960~1970年代的新好莱坞和新德国电影的成就。

19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和技术对电影创作的深刻影响等等……当然,世界电影能有今天的魅力,还要感谢那些灿若群星的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卓别林、弗拉哈迪、格里尔逊、瑞芬斯塔尔;让·雷诺阿、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柴伐梯尼;黑泽明、伯格曼、特吕弗、戈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法斯宾德、科波拉、斯皮尔伯格;李安等等……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1、法国:卢氏兄弟、梅里爱、百代公司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他们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0余部短片,内容均为对工作、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的“片断式客观实录”。

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从1896到1910年前后,法国人梅里爱陆续导演了《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等多部具有科幻或神话色彩的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成为了“剧情片”的奠基人和电影特技的先驱。

从1895年起,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和输出国,其中“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的产销量最高。

世界电影发展史1

世界电影发展史1

2024年9月7日星期六
9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二、发展期
▪ 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电影(1924-1930)
• 1、库里肖夫 《死光》、《西伯利亚人》
• 2、维尔托夫 ▪ 《十月革命周年纪念》 电影眼睛派倡导者
• 3、普多夫金 ▪ 《母亲》
• 爱森斯坦 ▪ 《战舰波将金号》、《墨西哥万岁》 ▪ 理性电影倡导者
2024年9月7日星期六
6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二、发展期
▪ 经典好莱坞电影(无声1908-1926)
• 1、影城好莱坞的建立
• 2、制片厂制度 ▪ 制片人和明星制
• 3、代表人物 ▪ 喜剧大师卓别林
• 《淘金记》、《城市之光》、
《摩登时代》、《大独裁者》 、 《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 《一个国王在纽约》
(一)电影发展简史 (二)电影发展的“第一” (三)电影诞生的科技和物理学原理 (四)世界著名电影公司
2024年9月7日星期六
2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一)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 形成期(1895-1907)
• 早期电影
▪ 发展期:(1908-1926)
• 经典好莱坞电影(无声)(1908-1926) • 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6) • 法国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1918-1930) • 前苏联蒙太奇学派(1924-1930)
2024年9月7日星期六
25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米高梅 Metro-Goldwyn-Mayer (MGM)

世界电影自1895年诞生起

世界电影自1895年诞生起

中国电影博物馆观后浅谈学生姓名:仲腾飞学号:120305109院(系):经管系年级:2012专业:财务管理班级:1班指导教师:赵玥完成时间:204年12月12日一:世界电影的发展历史:世界电影自1895年诞生起,迄今已有110多年。

百余年来,世界电影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国电影创新运动(创作技巧、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的推动,其中最重要者依次为1915年前后,美国的格里菲斯在“视觉语言”上的集中突破192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联等国)1927年,电影开始有了声音,美国《爵士歌王》19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就。

1930~1940年代,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确立,及其大制片厂制度的建构与完备1935年,电影开始有了“色彩”,美国《浮华世家》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初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贡献。

1950年代~197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二次创新浪潮。

包括:以瑞典、法、意、日等国为主的“新浪潮”运动,以及1960~1970年代的新好莱坞和新德国电影的成就。

19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和技术对电影创作的深刻影响等等……当然,世界电影能有今天的魅力,还要感谢那些灿若群星的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卓别林、弗拉哈迪、格里尔逊、瑞芬斯塔尔;让·雷诺阿、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柴伐梯尼;黑泽明、伯格曼、特吕弗、戈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法斯宾德、科波拉、斯皮尔伯格;李安等等……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1、法国:卢氏兄弟、梅里爱、百代公司2、美国:爱迪生、鲍特、格里菲斯、好莱坞。

二、1919~1930年: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电影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荷、美等国,为期十年左右,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立2、这是苏联电影界创立于这是苏联电影界创立于19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学派,它强调“1+1>2,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强烈而直观地表达出某些新的意义,2 “意识银幕化”的初步实现20世纪初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多种思想、艺术流派在欧美兴起,例如:尼采的哲学思想(“上帝死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学说,虽然这些思想流派五花八门,但它们普遍认为:人们在现实中所直接看到、听到的都只是生活的“表象”,只有通过人的精神感受、主观印象和想象,以及无意识、潜意识、下意识和幻觉、梦境,乃至精神错乱、疯狂状态等等“内心世界”的折射,才能反映出生活或人的本质。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上)一、【电影的孕育和发明时期】(1832~1895)早在19世纪初,人们就开始了对电影发明的探索与研究,直到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正是将拍摄的胶片公开放映,电影才算是正是诞生。

19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胶片、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电影就越来越来接近诞生。

许多人开始进行电影放映的试验,有英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有的在实验室,有的未作公开放映。

但都不能和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活动电影机”的成就所比拟。

所以,目前国际电影界根据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这天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用“活动电影机”将自己拍摄的胶片(《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墙》等几部短片)放映至银幕上这一史实,一致公认将1895年12月28日作为世界电影的发明日。

也就是说:活动影像的摄取和放映在技术上最终成为可能。

电影算是正式诞生了。

二、[电影艺术发展的初期阶段](1896~1912)(一)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都是世界电影的先驱和开拓者。

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影片以真实纪录生活为主,人们称为纪录性现实主义的创始人,而梅里爱则是运用了电影技术,把电影作为艺术品,从而创造了真正的戏剧电影。

(二)百代时期当英国的影片生产还处于手工阶段时,法国的查尔·百代已把影片生产纳入工业化的轨道。

出身平平的查尔·百代在万森建起了电影企业。

在1903—1909年期间,在世界电影史上创作了一个“百代时期”。

领导百代公司影片制作和生产的是齐卡,他在模仿和继承梅里爱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技巧和艺术。

他第一部成功的影片是《一个犯罪的故事》(1901年)。

随着“镍币影院”的颇大赢利,美国电影已逐渐显示出压倒性优势。

鲍特从1896年起当摄影师,开始并不出名。

由于《火车大劫案》使他闻名于世,并成为美国早期电影的杰出代表。

(三)好莱坞初具规模好莱坞本是洛杉矶郊外的一个荒凉的小村庄,但风景优美,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是拍摄电影的最理想的地方。

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派拉蒙影业公司
米高梅电影公司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环球影业公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华特迪士尼公司
联美电影公司
(三)1908-1927,无声故事片发展时期
1、大卫〃格里菲斯 大卫〃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代表作为《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 伐异》。这两部被誉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起始,是美国电影 史上的里程碑,是当时电影水平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两部经典之作。 格里菲斯对于电影的最大贡献是他把电影从戏剧中解放出来,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 的艺术。其标志是把组成电影的基本元素由场景变成镜头,由此便产生了镜头的剪接, 也就是蒙太奇。 2、卓别林与喜剧电影的兴盛 卓别林从1919年开始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 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 《舞台生涯》等。他的影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1)深刻的批判现实主 义精神;(2)悲喜剧结合的风格;(3)大胆的夸张手法。 3、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战舰波将金号》 是他运用其蒙太奇理论拍摄的一部经典之作。
喜剧片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代表作举例:《一夜风 流》
导演:弗兰克〃卡普拉 Frank Capra 主演:克拉克〃盖博 Clark Gable 克劳黛〃考尔白 Claudette Colbert 发行公司: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上映日期:1934年2月22日 美国 外文片名:It Happened One Night 类型:爱情/喜剧 成就:《一夜风流》是卡普拉生涯 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美国电 影史上相当重要的一部电影。并获 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男女主演、 改编剧本五项大奖。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

“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

“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

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

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

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

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

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

电影的发展历程

电影的发展历程

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发展历程见证了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进程,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今天的3D特效,电影不仅成为人们娱乐与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逐渐成为了一门艺术。

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法国。

1895年,两位法国兄弟路易斯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发明了一种叫做“电影摄影机”的设备,成功地将连续的图像记录在胶片上。

次年,他们在巴黎举办了首场公开放映会,呈现了一系列短片,这被认为是最早的商业电影放映。

从此以后,电影开始成为一种新颖的表演艺术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1900年代初期,电影工业开始崭露头角。

美国好莱坞地区成为了世界电影产业的中心,那里拥有良好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可供日夜拍摄。

大量的电影制片厂如Metro-Goldwyn-Mayer (MGM),Paramount Pictures和Universal Pictures相继成立,诞生了一大批电影制片人和导演。

在这个时期,《大白痴》、《荒岛余生》等电影赢得了巨大的成功,掀起了世界电影的热潮。

到了上世纪30年代,音频技术的进步使电影更加完善。

有声电影的诞生让影片更加生动有趣,观众可以通过演员的声音和对话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电影也从单纯的娱乐品味转变为能够传递社会信息和探讨人性的媒介。

例如,《乱世佳人》和《偷自轻生》等影片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强烈的社会批判形成了一代人的共鸣。

20世纪50年代,电影进入了色彩时代。

彩色电影的出现使得影片更具艺术性和视觉感受,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这个时期的电影制作技术也日趋成熟,特技效果的应用使得电影的叙事更加精彩。

许多经典的电影如《音乐之声》、《罗马假日》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电影制作的方式。

数字特效的应用让电影创作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巨型特技片如《星战系列》和《侏罗纪公园》推动了电影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个人电视机和录像带的普及让电影进入了家庭和个体消费市场。

大一中国电影史知识要点

大一中国电影史知识要点

第一章世界电影的诞生时间:1895。

12.28 地点: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部电影:丰泰照相馆任庆泰《定军山》第一部短故事片:张石川、郑正秋《难夫难妻》短故事片趋于成熟的标志:张石川《劳工之爱情》第一部长故事片兼凶杀片:任鹏年《阎瑞生》民族电影确立的标志:张石川《孤儿救祖记》第一位女演员:黎民海《庄子试妻》中的严珊珊第一部电影剧本:洪深《申屠氏》第一部爱情片:但杜宇《海誓》第一部侦探片:管海峰《红粉骷髅》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歌曲配音片:联华孙瑜《野草闲花》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蜡盘配唱[出自野草闲花]第一部完整的歌曲配音片:明星张石川《歌女红牡丹》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袁牧之《都市风光》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蔡楚生《渔光曲》无声电影达到顶峰之作:吴永刚《神女》阮玲玉主演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铁扇公主》第一位女导演:王苹第一部富于史诗特点的战争片:《南征北战》海誓的相关信息:但杜宇的第一部电影。

创作上,为拍电影专门写的剧作—本事;人物上,多为时尚新女性,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上追求女权,自由与民主的思想;艺术上,不同的景别、角度与剧情的关系,服饰、背景西化;表现手法上,用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人物的关系,心态及影片的感情基调。

第二章电影公司的创作特色:【明星】改良社会,娱乐大众【长城】以问题为中心,探讨人生意义【神州】看重电影的艺术品位,重视电影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民新】宗旨务求其纯正,出品务求其优美【大中华百合】欧化【天一】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力避欧化,尚古【上海影戏】唯美影戏观的内容:注重教化性;讲求戏剧性;强调情节性;突出场面性第三章古装片的代表作:天一的《梁祝痛史》和《义妖白蛇传》武侠片的代表作:《火烧红莲寺》联华公司概说:罗明佑创立,打出“复兴国片,改造国片”旗帜,宗旨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是一个具有垄断性特征的现代企业。

初期拍摄的影片被称为“新派”孙瑜的导演特点:富于清新浪漫气息的导演风格赋予“银幕诗人”称号第四章左翼电影文化运动【定义】:指在中共的领导下,以往电影界输送左翼进步人士,制作进步电影的手段,唤起民众抗日和反抗阶级斗争的政治意识的一场电影文化运动。

电影的发展历程

电影的发展历程

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诞生一百多年,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形成期(1895年—1927年),从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在美国和法国发明电影之日起,经历了从短片到长片,从单镜头到多镜头的剪接,形成视觉语言的二十多年的历史。

发展期(1927年—1945年),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电影获得了声音和色彩,具备了电影艺术的一切必要的表现元素,人们从反对无声电影的经验中开始了总结,并在运用音响和色彩,在探索电影形象表现潜力方面都展开了认真的研究和实验。

成熟时期(1945年至今),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在技术上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此后的技术发展不再对艺术表现有重大的影响。

电影从此进入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阶段,已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品,而是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的艺术门类了。

[史林漫谈]荷马其人其书关于荷马的资料很少,所以对其生平缺乏详细考证。

关于他的生活年代,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荷马大约生活于公元前850年左右。

关于荷马的出生地,广为接受的说法是他来自伊奥尼亚,因为他的诗中有很多伊奥尼亚的方言。

他的杰作《荷马史诗》,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伦理观。

《荷马史诗》,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

《伊利亚特》长15,693行,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猛将阿基里斯的争吵为中心,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

《奥德赛》共12,105行,叙述伊塔卡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描写的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

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也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唯一文字史料,反映了迈锡尼文明,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维克多•雨果在《莎士比亚》一文中写道:“世界诞生,荷马高歌。

他是迎来这曙光的鸟。

”[心灵驿站]人生偶得一位班主任发给家长的一则短信:“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世界电影史复习整理

世界电影史复习整理

世界电影史复习整理一.电影的诞生1.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

在潮湿和昏暗中,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几部影像短片:《工厂的大门》、《拆墙》、《婴儿喝汤》、《火车到站》。

特点: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

题材:1.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2.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3.政治,文化,经济实录4.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代表作:《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拆墙》《玩纸牌》《出港的船》主要成就:发明了活动电影机开创了多个片种发明了几种电影手法用电影展示了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2.乔治·梅里爱创造了快动作、慢动作、停机再拍、叠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摄影。

他把电影技艺变成了电影艺术,他引进了戏剧因素,创造了戏剧电影。

他所摄制的几百部电影,都是以戏剧结构的电影表现形式,影片大都是自编、自导、自摄、自剪。

被誉为“戏剧影之父。

”题材:1.魔术片2.排演的新闻片3.神话故事片4.科幻探险片代表作:《圣女贞德》,《地狱的土风舞》,《音乐狂》,《仙女国》《月球旅行记》主要成就:开创了“真实搬演”艺术的先河创造了“停机再拍”等摄影特技创立了“明星电影公司”与卢米埃尔兄弟电影的关系:在电影的初创期,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便截然不同地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

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梅里爱表现“银幕戏剧”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

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

卢米埃尔可称之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则可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3.布莱顿学派成立于1900年英国的电影先驱团体,首创特技摄影和简单的蒙太奇,并实验各种彩色技术。

该学派不仅重视对现实生活的体现,尤其对重大社会问题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和表现。

在表现形式和拍摄节奏方面,布莱顿学派给电影带来了早期蒙太奇,从而通过电影画面的有机组合,使得电影开始具备了属于自己所独有的叙事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电影的诞生时间:1895。

12.28 地点: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部电影:丰泰照相馆任庆泰《定军山》第一部短故事片:张石川、郑正秋《难夫难妻》短故事片趋于成熟的标志:张石川《劳工之爱情》第一部长故事片兼凶杀片:任鹏年《阎瑞生》民族电影确立的标志:张石川《孤儿救祖记》第一位女演员:黎民海《庄子试妻》中的严珊珊第一部电影剧本:洪深《申屠氏》第一部爱情片:但杜宇《海誓》第一部侦探片:管海峰《红粉骷髅》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歌曲配音片:联华孙瑜《野草闲花》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蜡盘配唱[出自野草闲花]第一部完整的歌曲配音片:明星张石川《歌女红牡丹》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袁牧之《都市风光》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蔡楚生《渔光曲》无声电影达到顶峰之作:吴永刚《神女》阮玲玉主演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铁扇公主》第一位女导演:王苹第一部富于史诗特点的战争片:《南征北战》海誓的相关信息:但杜宇的第一部电影。

创作上,为拍电影专门写的剧作—本事;人物上,多为时尚新女性,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上追求女权,自由与民主的思想;艺术上,不同的景别、角度与剧情的关系,服饰、背景西化;表现手法上,用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人物的关系,心态及影片的感情基调。

第二章电影公司的创作特色:【明星】改良社会,娱乐大众【长城】以问题为中心,探讨人生意义【神州】看重电影的艺术品位,重视电影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民新】宗旨务求其纯正,出品务求其优美【大中华百合】欧化【天一】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力避欧化,尚古【上海影戏】唯美影戏观的内容:注重教化性;讲求戏剧性;强调情节性;突出场面性第三章古装片的代表作:天一的《梁祝痛史》和《义妖白蛇传》武侠片的代表作:《火烧红莲寺》联华公司概说:罗明佑创立,打出“复兴国片,改造国片”旗帜,宗旨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是一个具有垄断性特征的现代企业。

初期拍摄的影片被称为“新派”孙瑜的导演特点:富于清新浪漫气息的导演风格赋予“银幕诗人”称号第四章左翼电影文化运动【定义】:指在中共的领导下,以往电影界输送左翼进步人士,制作进步电影的手段,唤起民众抗日和反抗阶级斗争的政治意识的一场电影文化运动。

【成就】:改变了电影创作的倾向,使电影探索与时代、政治相结合;显示了进步电影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大大提高了电影创作的质量,创作了一批中国电影史上艺术性、思想性很高的优秀电影作品,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音乐。

夏衍电影:《狂流》《春蚕》【特点】:理性而细腻的现实主义风格;最早将新文学改编成电影的编剧;将电影剧本写成可供导演使用的分镜头剧本,而非文学剧本,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多样的叙事风格;蒙太奇手段的大胆尝试马路天使的艺术成就:1.现实主义的深刻内涵[粉饰太平,半个汉口国难当头,白云出口暗示白银侵略,下之角]2.悲喜剧风格的处理特色,用喜剧手法展现时代特征,双线结构[小红一条欢快热闹为有声电影,一条阴暗悲苦的无声电影],一悲一喜3.视听语言的成功运用,优秀的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四季歌,天涯歌,声话对位}4.表演的自然质朴[生命力,感染力,张力]国歌出自《风云儿女》田汉第五章抗日时期的电影分区:【国统区】故事片,新闻式纪录片特点明显,表现我方英勇事迹,鼓舞斗志,暴露敌人的凶残,全民合作抗日的士气,人物不饱满,带有说教色彩,大量长镜头的使用,客观性。

【沦陷区】国策电影,肆意捏造情节,极力美化伪满洲国和日军,极力丑化污蔑八路军和抗日力量。

【租界区】孤岛电影,具有爱国意义的古装、思想进步内容严肃的现实题材的时装、反讽时代黑暗的喜剧片【延安地区】纪录片,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没有充足的创作队伍,开始只能拍摄纪录片。

孤岛电影的定义:从1937年11月上海的失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上海租界形如孤岛。

是日军侵华背景下,特殊时期、特殊地区出品的电影。

【作品】古装:卜万苍《木兰从军》,以古喻今的爱国主义作品,将历史与现实糅合在一起;费穆《孔夫子》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修养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传记片。

时装片:于伶《花溅泪》、柯灵《乱世风光》等,都在暴露现实的同时,反映出抗日救亡的时代心声。

喜剧“王先生”系列片,反讽社会黑暗。

国统区电影特点:《塞上风云》第一个反映民族团结抗日的剧本《保卫我们的土地》第一部正面表现抗战的故事片《东亚之光》人道主义教育等。

第六章政府制片系统的代表影片:陈鲤庭《遥远的爱》、汤晓丹《天堂春梦》、赵丹《衣锦荣归》沈浮《追》、张俊祥《还乡日记》《乘龙快婿》陈鲤庭、陈白尘《幸福狂想曲》、金山《松花江上》昆仑公司的代表作:【社会批判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关不住的春光》《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三毛流浪记》《新闺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认识价值:A.历史认知价值——史诗悲剧艺术,个人命运与整个历史事件和时代风云有机的结合B.东方传统的延续——人伦情感的魅力。

(1)成功运用中国电影传统的形式——以家庭人伦悲欢离合的故事来透视社会人生(2)传统的情感悲剧——反传统的家庭悲观、尖锐的社会批判C.传统表现的丰富化——戏剧结构的严谨缜密(1)顺时性的结构方式:层层铺垫的戏剧高潮(出场时张忠良给人的印象,随后又变了性格。

客厅中素芬与张忠良的相遇之前有很多伏笔)(2)大量运用对比,细节刻画人物文华公司的代表作:【社会责任感】《夜店》《表》【桑弧-张爱玲式】《假凤虚凰》《不了情》《太太万岁》《哀乐中年》风俗喜剧,关注都市人情小城之春的艺术成就:民族传统形态的风格追求,诗意的影像;创造中国传统美学是情景美的电影化范例,借物喻人,以景抒情;电影化的节奏表达;摸索了以心理剖析与情感波澜为中心的结构模式,同一空间运用人物视线传达情感,达到以动作写心理,以心理推动情节的叙事模式。

第七章1949-1966十七年时期的主要创作集体及其代表影片:【长影】:《白毛女》《神秘的旅伴》《平原游击队《董存瑞《上甘岭》《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五朵金花》【北影】水华《林家铺子》严谨细腻,淡雅深邃。

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具有中国民族电影风格的蒙太奇段落。

成荫《南征北战》人物形象真实丰满,重视场面构图和全景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

《上海姑娘》崔嵬《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对长镜头的运用被电影史学界称道凌子风《红旗谱》总体影像浓墨重彩,画面构图和色彩十分饱满,很适合表现大革命年代的历史气氛和时代特点。

谢铁骊《早春二月》谢添《洪湖赤卫队》《探亲记》《锦上添花》【上影】汤晓丹《渡江侦察记》《红日》郑君里《宋景诗》《林则徐》史东山《新儿女英雄传》沈浮《李时珍》《老兵新传》张俊祥《翠岗红旗》《白求恩大夫》桑弧《祝福》刘琼《阿诗玛》谢晋《红色娘子军》《大李、小李和老李》《舞台姐妹》鲁韧《李双双》【八一】王苹《柳堡的故事》歌颂军民鱼水情,细腻的镜头语言《永不消失的电波》李俊《农奴》严寄洲《五更寒》《英雄虎胆》《野火春风斗古城》【其他厂】珠影一《珠江泪》《火凤凰》三起三落的简单了解:第八章三突出原则定义: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对样板戏电影的评价:较高的演出水平;僵化的电影语言和“禁欲原则”;样板戏和样板戏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第九章第三代导演及其代表影片(人道主义追求):【谢晋】《啊,摇篮》《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女足5号》《最后的贵族》《老人与狗》《女儿谷》等【李俊】《归心似箭》【谢铁骊】《今夜星光灿烂》第四代导演及其代表影片(诗化意识):吴贻弓《城南旧事》谢飞《黑骏马》吴天明《人生》丁荫楠《孙中山》滕文骥《黄河谣》黄蜀芹《人。

鬼。

情》黄健中《良家妇女》郑洞天《刘天华》胡炳榴《乡音》第四代导演的艺术风格:1.主题模式:疏离政治,着眼于对人性深度和人文内涵的开掘和表现《巴山夜雨》《良家妇女》2.时空复线的叙事策略电影时空——编导者的心理时空——不断重复隐现相同的主题的声画关系及其透露出来的相应的思想和情绪。

电影打破戏剧式结构3.温柔敦厚的影像表达在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将中景为中心的空间观念、手卷式的镜头推移以及气韵与动韵相结合的“镜韵”追求等整合在一起的影像表达《人生》《孙中山》4.身心投入的情感结构,让历史呈现诗意的特征,表现在具体的镜头和画面组织方面,就是执着的跟进,深情的凝视《人。

鬼。

情》谢晋电影的认识和把握:【模式】儒家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革命传统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与应对现实苦难的浪漫情怀,中国传统的通俗传奇经验与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技巧都在他的电影中得到充分的组合,形成了一种表述自我,表述中国,表述人和人生的基本立场。

视角、结构和审美形态,即“政治——伦理情节剧”模式【创作阶段】第一阶段50、60年代,《红色娘子军》《女篮5号》英雄救美人的叙事模式尽心建构主流意识形态。

第二阶段文革后,《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牧马人》美人救英雄,人民救革命。

第三阶段90年代,《最后的贵族》,《老人与狗》悲剧的归宿,对人生、历史的无奈和宿命{失去模式痕迹}。

【电影特点】多取材与人们关注的重大社会内容,主题挖掘深刻,善于刻画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女性形象。

善于表现人情人性,以情动人。

【伦理情节剧模式】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同步;顺势方式;人物伦理化;戏剧性结构;多用中近景;声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

第五代导演及其代表影片:陈凯歌《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温柔的杀我》《和你在一起》《无极》张艺谋《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山楂树》《金陵十三钗》张军钊《一个和八个》《加油,中国对队》《孤独的谋杀者》田壮壮《猎场扎撒》《盗马贼》《小城之春》黄建新《黑炮事件》《红灯停,绿灯行》《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求求你,表扬我》吴子牛《晚钟》《喋血黑谷》《汗血宝马》第十章主旋律电影的代表影片简单了解:《大决战》通过真实的历史,揭示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孔繁森》深入开掘人物内心世界以情动人,低调的意识形态,避免政治直接出场。

《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的内在质量以及影业公司的商业运作较好的结合在一起的主旋律电影世界[规范化的市场运作]《生死抉择》直面现实冲突,揭露党内腐败《惊心动魄》最大限度的给观众造成紧张的心理体验,制作一部充满惊险、温情的好看的电影,为市场化的主旋律电影找到了另外一条出路。

新中国电影的艺术走向:1.艺术主题的核心:温暖的人性关怀《孔雀》《美丽的大脚》《天下无贼》现实主义的回归,镜头中的凡俗人生,努力贴近现实人生,将镜头对准世俗人间的普通人3.质朴的影像表达4.可贵的民间立场,“编导们叙事的平民化立场使他们的电影能够真正的立足于民间,取代了权威的精英化叙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