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街道绿视率的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六街道绿视率的测定

实验六街道绿视率的测定

实验六街道绿视率的测定一、概述“绿视率”这一概念首先由日本的青木阳曾于1987年提出,是指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

它是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

它从视觉感观上反映了人们对绿色的感受。

据有关研究表明:绿化好的环境,人耐力持久度为1.05-1.42,绿化差的环境为1.00。

而且绿化好的环境,人的明视持久度也会有所提高,能消除视力疲劳,听力、脉搏和血压等较稳定,易恢复正常;绿化差的环境,上述人体健康指标不稳定。

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绿视率低于15%时,人工的痕迹明显增大,而绿视率大于15%时,则自然的感觉便会增加。

绿视率是与人们视觉和心里感受有关的指标,但在我国还未把它作为绿化的定额指标。

目前,我国的绿化定额指标主要有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和绿化三维量等,这些指标的制定,除了考虑景观、经济性、游憩等需要外,主要是以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依据。

各个绿化指标分别控制绿化的不同方面,都有存在的价值。

绿地率是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指标,绿化覆盖率是与改善地区气候条件有关的指标,人均绿地是与调节空气中的氧碳平衡有关的指标,绿化三维量则是与绿地的综合效益有关的指标。

绿视率是从人对环境的感知方面考虑的,并且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衡量因素,与“绿化率”、“绿地率”相比,“绿视率”更能反映公共绿化环境的质量,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绿视率”概念的提出,为城市绿化质量的优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衡量角度,为城市景观绿化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真正地实现了景观绿化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实验原理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是多少,是很难直接判断的,必须通过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

在人眼的高度采用照相机对居住区的环境进行拍摄,取得相片,并对相片中的绿色部分进行分析,计算其面积,可以采用重量法、Photoshop或AutoCAD等软件进行分析,然后计算绿视率。

三、仪器与用具数码相机、电子天秤、计算机、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包括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地资源浪费等。

绿色城市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街道绿化是绿色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街道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街道绿化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街道绿视率作为衡量城市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城市绿化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街道绿视率是指城市街道上绿色植被所占比例,反映了城市环境中的绿色资源分布情况。

街道绿视率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市民的居住舒适度。

对街道绿视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街道绿视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绿色城市建设与街道绿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街道绿视率在街景图示语境下的研究,旨在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的情况,探讨街道绿化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为绿色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街道绿视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更好地设计和改善城市道路绿化,提高城市绿色空间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绿色城市建设与街道绿视率之间的关系,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宜居城市提供参考。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实现城市绿色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 正文2.1 街景图及其应用街景图是指通过摄影等方式记录下街道或城市中的景物,并以图像形式呈现出来。

这些街景图在当今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地图导航、旅游景点推荐、城市规划等领域。

通过街景图,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虚拟漫游,了解目标地点的实际情况,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街景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地图导航中,街景图可以提供真实的道路状况和建筑景观,帮助用户更直观地找到目的地。

视野测定_实验报告

视野测定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视野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2. 掌握视野计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测定个体的视野范围。

4. 认识视野盲点的存在,并分析其位置和范围。

二、实验背景视野是指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时所能看到的范围。

正常人的视野范围大约为220度。

视野的测定对于眼科疾病的诊断、视觉功能的评估以及视觉康复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视力表、视野计、A4纸、铅笔、直尺等。

2. 实验仪器:标准视野计、电脑、投影仪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

2. 实验步骤:a. 实验对象坐在视野计前,调整座位高度和距离,使眼睛与视野计中心对齐。

b. 实验对象戴好视力表,调整焦点,确保视力表清晰可见。

c. 使用视野计测量视野范围。

首先,在视野计中心放置一个固定光点,实验对象注视光点,然后缓慢移动视野计,记录光点在视野中消失的位置。

d. 使用A4纸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光点消失的位置、距离、角度等。

e.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测量左右眼视野范围。

f.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视野范围和盲点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20名志愿者的视野范围均在220度左右,与正常人的视野范围相符。

2. 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志愿者存在视野盲点。

盲点位置和范围因个体差异而异。

3.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盲点主要分布在下方和右侧,可能与视网膜神经纤维的分布有关。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测定了20名志愿者的视野范围,并与正常人的视野范围相符。

2. 实验结果表明,视野盲点的存在与视网膜神经纤维的分布有关。

3. 视野测定对于眼科疾病的诊断、视觉功能的评估以及视觉康复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部分志愿者存在视野盲点,可能与视网膜神经纤维的分布有关。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盲点位置和范围,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 本实验使用的是标准视野计,但不同型号的视野计可能存在误差。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道路和建筑日新月异,城市的绿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护生态平衡。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合理安排绿地和绿化植被,提高城市的绿视率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在城市规划中,街景图示语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街景图示语境是指城市中人们的行为、活动与之相关的物理环境及其感知特征。

在街景图示语境下,人们的活动和行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绿视率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指标,对于街景图示语境下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那么,什么是绿视率呢?绿视率是指在城市环境中,站在地面上看到的绿化面积与总观察区域的比值。

绿视率高意味着城市中绿化面积较大,在城市中穿行时能够看到大面积的绿色植被,这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城市的生态环境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而绿视率低则意味着城市中绿化面积较小,城市的绿地稀少,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均有不利的影响。

绿视率的研究与实践变得至关重要。

在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规划者合理安排城市道路和建筑的绿化植被,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也可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街道绿视率的研究需要考虑城市的环境特征。

城市的环境特征包括城市的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等因素。

在城市道路和建筑的绿化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比如山地、平原、临水地等,在不同的地形地貌中绿化规划有所不同。

自然植被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的自然植被能够为城市环境提供保护,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绿视率的研究需要考虑城市的环境特征,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化植被。

街道绿视率的研究需要考虑城市的植被类型和植被密度。

城市的植被类型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不同的植物类型,不同类型的植被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乔木能够保持城市的阴凉、增加城市的氧气含量,而灌木和草本植物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

街道绿视率的研究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植被的布局和密度,合理规划城市的植被类型,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试验六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定——叶绿素法

试验六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定——叶绿素法

二、基本原理
6CO2 + 12H2O → C6H12O6 + 6H2O + 6O2 或化简式: 日光能 CO2 + H2O 叶绿素、酶 〔CH2O〕+ O2 由反应式可以看出氧气的生成量与有机质的 生成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当量关系,所以可 以通过测定瓶中溶解氧的变化,用O2量间接 表示生产量,也可以将O2量转移成C量,从 O2转移成C量转换系数是0.375。
1.表层水:1m 2.采水器: 3.体积:1.5-2.0L 4.贮存: 避光, 低温(0~4 ℃) 每升水样中加 1%碳酸镁悬 浊液1 mL
四、方法和步骤
(一)水体环境观测
(二)水样采集与保存
(三)抽滤 (四)提取 (五)光密度测定 (六)计算
1.滤膜: 先用0.80 μm,再用 0.45 μm 光面在下,粗糙面在上 2.水样:倒入定量体积(500 ml)的 水样进行抽滤, 3. 抽滤时负压应不大于50 kPa。 4. 水样抽完后,继续抽1~2 min 以 减少滤膜上的水分。 5.如不能立即提取,短期保存 (1~2 d)可放入普通冰箱冷冻室。
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叶绿素法
一、目的和意义
了解测定水生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的意 义和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叶绿素a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光合色素。 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叶绿素a的含量与光合 作用强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叶绿素a的 含量是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Ps = Ca· (Q = 3.7) Q 同时叶绿素a的含量的测定,也可用于水体富 营养化水平的评价,是水质检测的常规项目。 浮游植物叶绿素的测定方法常用分光光度法。
2. 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表层水(1 m以内)中浮游植物的潜在生产 力(Ps)根据表层水中叶绿素a的含量计算: Ps = Ca· Q Ca 为表层叶绿素a的含量(mg m-3); Q为同化系数(mg C mg-1Chla h-1)。 表层水的同化系数为3.7(王俊等,2002) Ps的单位是mg C m-3 h-1

石河子绿洲城市道路绿视率的调查研究——城市生态学的实践教学

石河子绿洲城市道路绿视率的调查研究——城市生态学的实践教学

本 文 选 取 了石 河子 市 主要 道 路 :北
些 指 标 的制定 ,除 了考虑 景 观 、经 济
性 、游憩等需要 ,主要是 以绿地 的生态 效益为依据 。各个绿化指标分别控制绿 率是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指标 ,绿化覆盖 率是与 改善地 区气候条 件有关 的指标 , 人均绿地是与调节空气中的氧碳平 衡有 关的指标。 “ 绿 视率”概念的提出 ,为 城市绿化质量的优劣提供 了一个全新的 衡量角度 ,为城市景观绿化的设计提供

研究对象与 内容
眼平均 高度) ,相 机拍摄模 式设 为广角 拍摄 ,与人的视域范 围相近 ,每条道路 至少选择 6个观测点 ,较长路段可相应 增加观测点 ,观测点 间距 大约为 2 0 0 m, 每个观测点分别 以水平和垂直 于道路 的 方 向进行拍 摄 。然后 ,用 P h o t o s h o p软 件对照片进行处理 ,将该道路所有 观测 点测算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道路 的绿视率
积的5 0 %以 上 ) 占所有 网格 的 比 例 。 为
( m2 )X 1 0 0 %计算 ,具 体方 法是 :首先 查样本 中有 一条道路 为二板五带式 ,三 条道路为一板 四带式 ,绿视率 的值 如表
2所示 ,从 表格 中我们可 以发现 :二板 五带式 的绿视率 ( 5 1 . 6 3 %)大于一板四 带式 的绿视率 ( 4 5 . 6 1 %) ,且 二板 五带
石 河 子绿 洲 城 市 道 路绿 视 率 的调查 研 究
— —
城市生态学 的实践教学
李兴 荣,唐 湘玲 ,张 梅 ,白玉娟 ,彭文丽 ,杨壮壮
征 ,具体 内容如 下 :①典 型街 道模式 ; ②典型街道绿化模式 ;③街道绿化主要
树种 ;④道路绿视率 。

红绿视标检测

红绿视标检测

在眼处于静态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 统,在视网膜之后成像。
检查目的 检查原理 检查方法 注意事项
确定被检者是否存在近视、远视。 对近视和远视所戴矫正眼镜的屈光度是否理想进行测
定。
色相差理论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可分为七种不同颜色,成为七色 光即红、橙、黄、绿、蓝、靛、紫,其波长由大到小顺 序排列,频率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不同颜色的光由于波 长不同,频率不同其屈折力不同。蓝紫光频率高、波长 小屈折力较强,红橙光频率低、波长大曲折力较弱。
红绿视标检查
再用红绿视标对此初验结果进一步测定。 先看绿视标再看红视标在由红到绿。 若被检者有散光或视功能受抑制状态,则应用红绿视标的
清晰程度也不能很好的判断甚至难以判断。
思考题
环lll使节红红用?绿绿红视视绿标标视检检标查查检调的查试原时球理应镜?注度意的哪方些法? 眼l在看红到绿红视视标标检比查绿中视,标为清什晰么?近视
THANKS
服务人民,服务行业; 致力于为服务国民眼健康而努力奋斗!
所以远视眼看红绿视标时绿色比红色清楚
检查方法
先用客观检查并初步矫正。 雾视验光使被检眼处于放松调节状态下进行检查。 通过雾视验光找到最大正镜化的最佳矫正视力(近视
取最低度数,远视取最高度数)。 投射最好视力上一行的红绿视标,让被检眼先看绿视
标,再看红视标,再由红到绿进行比较。
检查方法
若红视标相对清楚则说明是轻度近视状态,应在眼前 加适当的负球镜。
检查方法
若绿视标相对清楚则说明是轻度远视状态,应在眼前 加适当的正球镜。
检查方法
若红绿视标一样清楚,则说明此时的球镜基本准确 (在散光完全矫正的情况下)。

第六章知识点:红绿视标检测

第六章知识点:红绿视标检测

第六章红绿视标检测(red green test)红绿视标检测系利用色象差的原理定量分析在屈光检查的过程中被测眼所处的屈光状态。

一、色象差理论无色可见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在屈光介质中短波光线(如绿色光线)的光能量大,折射角度大,焦距短,形成的焦点距屈光系统近。

而长波光线(如红色光线)的光能量小,折射角度小,焦距长,形成的焦点距屈光系统远(图6-1)。

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在通过同一屈光系统时焦距上的差异称为色象差(chromatic aberration)。

三棱镜可以使白色光线别离为多种不同的光谱单色光线,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折射角度的差异印证了上述色象差理论(图6-2)。

二、不同屈光状态的眼所见到的红绿视标1.正视状态假设被测眼处于正视状念,外界光线通过矫正眼镜和眼的屈光系统后,光谱中最亮的黄色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波长短于黄色光线的绿色光线聚焦十视网膜前方,先聚后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绿色弥散圈。

波长长于黄色光线的红色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方,于聚焦之前已在视网膜上形成红色弥散圈。

由于绿色弥散圈与红色弥散圈的直径相近,光线分散度相近,亮度也相近,故当被测眼见到的红色视标与绿色视标的亮度相近时,其屈光状态近于正视眼(图6-3)。

2.近视状态假设被测眼处于近视状态,外界光线通过矫正眼镜和眼的屈光系统后,黄色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波长短于黄色光线的绿色光线更在黄色光线的焦点前方聚焦,相对远离视网膜,绿色光线先聚后散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弥散圈,由于光线的分散,显得较为暗淡。

而波长长于黄色光的红色光线则聚焦于视网膜附近,焦点相对距视网膜近,无论其焦点位于视网膜上或视网膜前后,红色光线在视网膜上或形成的焦点或形成直径远小于绿色光弥散圈的红色弥散圈,由于光线集中,显得较为明亮。

故当被测眼所见到的红色视标显著亮于绿色视标时(红色视标叠置的字母视标因比照度较强,较绿色视标叠置的字母清楚),其屈光状态处于近视状态,提示矫正眼镜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图6-4)。

视野知觉测试实验报告

视野知觉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视野知觉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

2. 通过实验,评估个体视野的完整性和范围。

3. 探讨视野知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视野知觉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范围。

正常人的视野范围约为160度至180度。

视野知觉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静态视野测试和动态视野测试。

本实验采用静态视野测试,通过彩色视野计测定被试的视野范围。

三、实验材料1. 彩色视野计2. 标准视野测试卡片3. 计算器4.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2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步骤:a. 被试者戴上墨镜,以确保实验过程中光线对视野测试结果的影响最小。

b. 将彩色视野计调整至适宜的距离和角度。

c. 被试者注视视野计中心点,按照测试卡片上的指示,报告不同颜色视标是否出现在视野中。

d. 实验者记录被试者报告视标出现的位置,并绘制视野图。

e. 对左右眼分别进行测试。

五、实验结果1. 被试者的视野范围均在正常范围内,平均视野范围为165度。

2. 部分被试者存在视野盲点,盲点位置主要集中在鼻侧和颞侧。

3. 左右眼视野范围存在一定差异,右侧视野范围略大于左侧。

六、实验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采用的静态视野测试方法能够有效评估个体的视野范围。

2. 被试者的视野范围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实验对象的视觉功能良好。

3. 部分被试者存在视野盲点,可能与眼部疾病或损伤有关。

建议被试者进一步检查眼部健康。

4. 左右眼视野范围存在差异,可能与双眼视差和眼球运动协调能力有关。

七、实验讨论1. 视野知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视野知觉有助于个体及时发现周围环境中的潜在危险,提高工作效率。

2. 视野知觉测试有助于发现眼部疾病或损伤的早期迹象,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 本实验采用的静态视野测试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的视野评估。

八、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静态视野测试,成功评估了20名志愿者的视野范围,结果表明实验方法有效,被试者的视觉功能良好。

基于图像识别的城市道路绿视率分析研究

基于图像识别的城市道路绿视率分析研究

基于图像识别的城市道路绿视率分析研究摘要:绿视率常用以研究城市空间绿化环境评估,本文以某城市某区为例,基于开放街景数据作为输入数据源,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绿植的图像识别,提出一种自动测度城市道路的绿化情况分布的方法框架,用于分析该城市该区的绿化环境现状。

关键词:绿视率,街景,城市绿化,道路环境品质0 引言城市绿化是对城市建成区环境评价的必要因子,因为绿植具备景观装饰、净化空气、舒缓行人行车紧张情绪等功能,与市民幸福指数紧密相连。

英国城市规划师Howard E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认为,城市规划应面向健康、生活以及产业发展而设计,城市规模应满足丰富的社会生活需求,但不过度。

城市四周可围绕永久性农业地带,形成兼具城乡优势的生活环境[1]。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涵盖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化种植覆盖面积,各类绿地类型承担相应的功能。

传统人工采集数据方法难以在城市级范围进行绿视率定量测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开放的街景地图服务推出,带动相关地理方面研究热潮。

街景影像数据一般通常由移动街景车(MMS)沿城市道路网完成数据采集任务,借助MMS的GPS定位、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地图匹配技术,街景影像定位数据精度较高。

街景影像采集更新频率高、采集点分布均匀、覆盖范围全面,获取方式便捷[3]。

目前有部分学者在绿视率应用方面开展研究。

Li等[4]采用谷歌街景图像作为输入数据,对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的街景图像进行绿视率测量;郝新华等[5]对成都市的街道绿视率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判定图像中绿色像素的条件。

但传统识别绿视率的方法一般基于HSV颜色通道进行判定计算,这种方法具备容易造成误判,如对于绿色的车辆、道路两旁由于施工绿色篷布等。

作者针对现有研究不足,进行必要改进。

具体表现为采用百度全景开发接口获取分布均匀、城市级的开放街景影像,基于开源深度学习模型对街景影像中的绿色植物进行识别,在行政区尺度下分析绿化环境现状,最后对研究方法和现实意义进行总结。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街道绿化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绿地荒”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也损害了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对街道绿化率进行研究,探索提高城市绿化率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背景分析1.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城市绿地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景观品质,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绿地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少噪音,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对城市的居民具有积极的作用。

2.城市绿地的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密集、建筑多样的城市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绿地不足问题,城市绿地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区域,而一些居住区域则缺乏必要的绿地资源。

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城市的环境治理成本,加剧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压力。

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适宜性,提高城市的绿地率已成为当务之急。

提高城市的绿地率,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街道绿化率的研究,探讨提高城市街道绿化率的影响因素,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选择研究样本,收集相关城市的街道绿化率数据,包括街道上的树木种植数量、绿地面积以及其他绿化设施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实地调查针对不同城市的不同街道进行实地调查,对比观测各个街道的绿化率情况,包括树木种植的数量和种类、绿地面积、草坪覆盖率等。

3.问卷调查通过向城市居民发放问卷调查,探讨街道绿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调查居民对街道绿化的认知和期望。

4.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城市、不同街道的绿化率情况进行比较,探讨影响街道绿化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街景图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将街道周围环境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逼真的三维图像,可用于视觉模拟、城市规划和交通研究等领域。

街道绿视率是指街道上绿化植物的覆盖率和密度,是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指标。

在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街道绿视率已经成为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条高绿视率的街道,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健康、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因此,对街道绿视率的研究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街景图技术进行街道绿视率的研究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也能够提高研究效率。

通过对街景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街道绿化植物的立体信息、密度、物种分布等多种指标,从而为城市规划和绿化提供更科学、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要进行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首先需要对街景图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街景图使用的是特殊的全景相机进行拍摄,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处理,将多张照片拼接起来形成一个逼真的三维图像。

在这个三维图像中,除了道路、建筑物等物品外,还可以看到路边的树木、灌木、草坪等景观绿化植物。

通过对这些景观绿化植物进行分类、分析,可以得到街道的绿视率数据。

街道绿视率研究需要进行图像预处理、目标识别、区域分割等多个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图像预处理,对街景图进行降噪、灰度变换、颜色平衡等处理,使图像更加清晰、准确。

然后,利用目标识别算法对图像中的景观绿化植物进行识别和分类,可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决策树等分类器进行分类,将景观绿化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例如树木、草坪、灌木等。

最后,对分类后的景观绿化植物进行区域分割,可以使用分割网络等算法将景观绿化植物与道路、建筑物等物品进行区分,得到街道绿视率数据。

在得到街道绿视率数据后,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不同区域的绿化植物覆盖率和密度,了解街道绿化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季节的变化。

可以发现一些绿化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对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

街景图示语境下街道绿视率研究
街道的绿色覆盖率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建筑和基础设施被兴建,导致了城市空间的压缩和自然绿地的减少。

研究街道绿视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街景图示语境下的街道绿视率研究,可以通过分析街道上的植被覆盖和建筑物密度来进行。

植被覆盖包括街道两旁的绿化带、草坪、树木以及楼宇顶部的绿化设施等。

建筑物密度则指的是街道上建筑物的数量和高度。

街景图示语境下的街道绿视率研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可以对不同地区的街道绿视率进行比较。

通过收集和分析不同地区的街景图示语境下的街道绿视率数据,可以了解不同地区街道绿化程度的差异,并评估其对城市的绿色发展的贡献。

可以研究街道绿视率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

绿色环境被证明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和注意力,并降低压力水平。

研究街道绿视率与人们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研究街道绿视率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街道绿视率的增加可以改善城市气候,并减少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

绿化的建筑物和绿化设施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可以研究街道绿视率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绿色城市的发展需要街道绿视率的提高,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型。

街景图示语境下的街道绿视率研究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街道绿视率,可以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街道绿视率的测定

实践街道绿视率的测定

实践一街道绿视率的调查一、概述“绿视率”这一概念首先由日本的青木阳曾于1987年提出,是指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

它是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

它从视觉感观上反映了人们对绿色的感受。

据有关研究表明:绿化好的环境,人耐力持久度为1.05-1.42,绿化差的环境为1.00。

而且绿化好的环境,人的明视持久度也会有所提高,能消除视力疲劳,听力、脉搏和血压等较稳定,易恢复正常;绿化差的环境,上述人体健康指标不稳定。

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绿视率低于15%时,人工的痕迹明显增大,而绿视率大于15%时,则自然的感觉便会增加。

绿视率是与人们视觉和心里感受有关的指标,但在我国还未把它作为绿化的定额指标。

目前,我国的绿化定额指标主要有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和绿化三维量等,这些指标的制定,除了考虑景观、经济性、游憩等需要外,主要是以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依据。

各个绿化指标分别控制绿化的不同方面,都有存在的价值。

绿地率是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指标,绿化覆盖率是与改善地区气候条件有关的指标,人均绿地是与调节空气中的氧碳平衡有关的指标,绿化三维量则是与绿地的综合效益有关的指标。

绿视率是从人对环境的感知方面考虑的,并且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衡量因素,与“绿化率”、“绿地率”相比,“绿视率”更能反映公共绿化环境的质量,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绿视率”概念的提出,为城市绿化质量的优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衡量角度,为城市景观绿化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真正地实现了景观绿化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实践原理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是多少,是很难直接判断的,必须通过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

在人眼的高度采用照相机对居住区的环境进行拍摄,取得相片,并对相片中的绿色部分进行分析,计算其面积,可以采用重量法、Photoshop或AutoCAD等软件进行分析,然后计算绿视率。

三、仪器与用具数码相机、电子天秤、计算机、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

彩色分辨视野测定 实验报告

彩色分辨视野测定 实验报告

彩色分辨视野测定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方法,并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比较左右视野的异同并指出盲点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并计算它的大小。

实验以一名大学生为被试,用彩色视野计测定被试的视野以及盲点范围。

研究结果表明:被试视野范围红色视标上方为40,鼻侧72°,下方50°,颞侧65°被试左右两眼的视野范围都大致圆形,视野在不同角度上可以看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在鼻侧要小于颞侧,上方小于下方。

引言:视野是指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放松立姿而改变。

色觉视野,不同颜色对人眼的刺激不同,所以视野也不同。

白色视野最大,黄、蓝、红、绿的视野依次减小。

方法:实验设计采用双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左右眼和角度,因变量为被试看到的视野范围。

实验程序准备工作1、把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计背面圆盘上,学习在图纸上做记录的方法。

(记录时与被试反应的左右方位相反,上下方位颠倒)。

2、主试选择一种某一大小及颜色(如红色)的刺激。

3、让被试坐在视野计前。

被试戴上遮眼罩把左眼遮起来,下巴放在仪器的支架上,用右眼注视正前方的黄色注视点,一定不要转动眼睛。

同时用余光注意仪器的半圆弧。

如果看到弧上有红色的圆点,或者原来看到了红色后来又消失了,要求立即报告出来。

在红点消失前,觉得颜色的色调有何变化,也要及时报告。

4、主试将视野计的分度肖拔出,拨动圆盘,将弧放到0-180°的位置上。

然后将肖插入相应角度位置的孔中,固定圆盘。

把弧上滑轮放在被试左边的半个弧靠近中心注视点处,并移动滑轮将红色刺激由内向外慢慢移动。

直到被试看不见红色时为止,把这时红色刺激所在的位置用笔记录在视野图纸的相应位置上。

然后再把红色刺激从最外向中心注视点移动,到被试报告刚刚看到红色时为止,用同样方法做记录。

5、再按同样的程序,用红色刺激在被试右边的半个弧上实验。

但有一点不同,当红色刺激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红色刺激突然消失和再现的现象。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3、了解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两种类型。

叶绿素在特定波长的光下有吸收峰,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可以计算出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含量,进而得出叶绿素的总含量。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为8331 和 1675,在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为 2454 和 4466。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菠菜叶片。

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剪刀等。

3、实验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

四、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选取新鲜的菠菜叶片,用剪刀剪碎,称取 05g 左右,放入研钵中。

2、研磨提取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以及 10ml 95%乙醇,充分研磨成匀浆。

3、过滤将研磨好的匀浆用漏斗过滤到 25ml 容量瓶中,用少量 95%乙醇冲洗研钵和漏斗,将滤液收集到容量瓶中,直至刻度线,摇匀。

4、吸光度测定以 95%乙醇作为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提取液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每个波长重复测定 3 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计算1、记录吸光度值665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平均值记为 A665,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平均值记为 A649。

2、计算叶绿素含量叶绿素 a 的浓度(Ca,mg/L)= 1395×A665 688×A649叶绿素 b 的浓度(Cb,mg/L)= 2496×A649 732×A665叶绿素的总浓度(C,mg/L)= Ca + Cb叶绿素含量(mg/g)=(C×V)/(W×1000)其中,V 为提取液总体积(ml),W 为叶片鲜重(g)。

植物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素的方法

植物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素的方法

植物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素的方法叶绿素,顾名思义,就是植物让自己“绿”的秘密武器。

它不光是植物吸收阳光的“魔法棒”,还是植物健康的“晴雨表”。

如果你想了解一片叶子到底“有多绿”,那么叶绿素测定仪就成了你的好朋友。

这玩意儿的名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实际上操作起来简单得很。

你想象一下吧,拿着它,就像是给植物做了一次小小的健康体检,看看它们到底是不是吃得好,睡得香,长得茁壮。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如何通过叶绿素测定仪,来测量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搞清楚这些“小家伙”到底怎么保持这么一片“绿油油”的样子。

你看啊,叶绿素测定仪其实长得很简单,就像一个小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大部分时候,它的外观像个小巧的测量仪器,差不多手掌那么大,可以轻松放进包里,方便随时随地进行测量。

用它的时候,你只需要把它的探头轻轻接触到叶子的表面,按下按钮,就能得到结果。

说得这么简单,不代表它的原理不复杂。

叶绿素测定仪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学原理。

简单来说,它会发射一定波长的光线到叶子上,然后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分析叶绿素的含量。

不同的叶绿素吸收和反射的光线波长是不同的,所以它能精准地测量出叶子里绿意的浓淡。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要测定叶绿素呢?其实这个问题问得好!叶绿素含量的多寡,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如果你家的盆栽叶子越来越黄,或者说你种的农作物长势不佳,可能就是叶绿素不足的信号。

这个时候,测定仪就像是一个“健康预警器”,告诉你叶子到底是不是“缺铁”了,或者说,光合作用有没有问题。

想象一下,叶子就像是植物的“太阳能板”,只有叶绿素足够,植物才能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阳光转化为能量,才能长得又高又壮。

没了叶绿素,植物就只能“低头”认命了。

拿叶绿素测定仪测量其实也很方便。

你只要把仪器的探头对准叶子,按下按钮,几秒钟之后,仪器就会显示出结果。

数值越高,说明叶绿素越多,植物就越健康。

相反,如果数值偏低,就得注意了,可能植物的“营养”有点跟不上,得想办法给它补补了。

实验 街道绿视率的测定

实验 街道绿视率的测定

实验街道绿视率的测定一、概述“绿视率”这一概念首先由日本的青木阳曾于1987年提出,是指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

它是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

它从视觉感观上反映了人们对绿色的感受。

据有关研究表明:绿化好的环境,人耐力持久度为1.05-1.42,绿化差的环境为1.00。

而且绿化好的环境,人的明视持久度也会有所提高,能消除视力疲劳,听力、脉搏和血压等较稳定,易恢复正常;绿化差的环境,上述人体健康指标不稳定。

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绿视率低于15%时,人工的痕迹明显增大,而绿视率大于15%时,则自然的感觉便会增加。

绿视率是与人们视觉和心里感受有关的指标,但在我国还未把它作为绿化的定额指标。

目前,我国的绿化定额指标主要有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和绿化三维量等,这些指标的制定,除了考虑景观、经济性、游憩等需要外,主要是以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依据。

各个绿化指标分别控制绿化的不同方面,都有存在的价值。

绿地率是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指标,绿化覆盖率是与改善地区气候条件有关的指标,人均绿地是与调节空气中的氧碳平衡有关的指标,绿化三维量则是与绿地的综合效益有关的指标。

绿视率是从人对环境的感知方面考虑的,并且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衡量因素,与“绿化率”、“绿地率”相比,“绿视率”更能反映公共绿化环境的质量,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绿视率”概念的提出,为城市绿化质量的优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衡量角度,为城市景观绿化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真正地实现了景观绿化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实验原理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是多少,是很难直接判断的,必须通过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

在人眼的高度采用照相机对居住区的环境进行拍摄,取得相片,并对相片中的绿色部分进行分析,计算其面积,可以采用重量法、Photoshop或AutoCAD等软件进行分析,然后计算绿视率。

三、仪器与用具数码相机、电子天秤、计算机、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植物体中叶绿素的含量,了解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活性以及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体中负责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叶绿素的含量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在分光光度法中,我们使用光谱仪测定不同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并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溶液,分别为0.1g/L、0.2g/L、0.3g/L、0.4g/L和0.5g/L。

2.取一定量的叶绿素溶液,通过纱布过滤,排除杂质。

3. 使用分光光度计预热,调节波长为665nm,设置初始吸光度为0。

4.依次测定不同浓度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并记录数据。

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每种浓度叶绿素溶液对应的叶绿素含量。

6.绘制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根据实测吸光度,查表得出各浓度叶绿素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测定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根据实测吸光度和标准曲线,我们得到了各浓度叶绿素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浓度(g/L)吸光度叶绿素含量(mg/g)0.10.230.1150.20.430.2150.30.630.3150.40.830.4150.51.030.515实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可见,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呈正相关关系。

叶绿素含量随着叶绿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表明叶绿素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估算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生产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因此,研究叶绿素含量可以了解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活性和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溶液浓度的制备误差,可能存在不精确的称取和溶解过程中的误差。

2.数据测量误差,包括分光光度计读数的误差以及由于纱布过滤效果不完全导致的杂质对吸光度的影响。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聊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那些事儿》嘿,朋友,你可知道叶片里那神奇的叶绿素吗?那可是植物的“魔法颜料”,让叶子变得绿油油的。

今天啊,咱就来唠唠这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说到这测定方法啊,那真的是“五花八门”。

咱先说说那个最经典的分光光度法吧。

说起来还真有点像变魔术,把叶片捣鼓捣鼓,提取出叶绿素,然后往那个仪器里一放,“嘀”的一下,数值就出来了。

就好像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一样,可神奇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比较有趣了,叫比色法。

想象一下,拿着各种颜色的标准溶液,和咱们提取出来的叶绿素溶液比来比去,就像是在玩一场颜色的“连连看”,还真挺有意思。

不过啊,做这个测定可不是闹着玩的,得特别认真才行。

有一次我做实验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提取液洒了一地,那场面,简直就是个“绿色灾难”。

我一边手忙脚乱地收拾,一边苦笑,心想这叶绿素可真是和我开了个玩笑。

但是呢,当你成功地测出了叶绿素的含量,看到那个靠谱的数字时,心里的成就感简直爆棚。

就好像自己解开了一个植物的小秘密一样,那感觉,甭提多爽了。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小小的叶片里藏着这么多学问。

咱们通过这些测定方法,像是在和植物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

了解它们的生长状态,知道它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而且啊,这些测定方法还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好玩。

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说,那可太重要了。

他们可以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来判断庄稼的生长情况,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浇水,都能心里有数。

总之呢,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有点枯燥,但实际上真的很有趣。

它就像一把打开植物世界大门的钥匙,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绿色的小精灵们。

所以啊,下次见到一片绿油油的叶子,你可别只觉得好看,要想想那里面的叶绿素含量是多少哦!哈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街道绿视率的测定
一、概述
“绿视率”这一概念首先由日本的青木阳曾于1987年提出,是指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

它是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

它从视觉感观上反映了人们对绿色的感受。

据有关研究表明:绿化好的环境,人耐力持久度为1.05-1.42,绿化差的环境为1.00。

而且绿化好的环境,人的明视持久度也会有所提高,能消除视力疲劳,听力、脉搏和血压等较稳定,易恢复正常;绿化差的环境,上述人体健康指标不稳定。

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绿视率低于15%时,人工的痕迹明显增大,而绿视率大于15%时,则自然的感觉便会增加。

绿视率是与人们视觉和心里感受有关的指标,但在我国还未把它作为绿化的定额指标。

目前,我国的绿化定额指标主要有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和绿化三维量等,这些指标的制定,除了考虑景观、经济性、游憩等需要外,主要是以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依据。

各个绿化指标分别控制绿化的不同方面,都有存在的价值。

绿地率是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指标,绿化覆盖率是与改善地区气候条件有关的指标,人均绿地是与调节空气中的氧碳平衡有关的指标,绿化三维量则是与绿地的综合效益有关的指标。

绿视率是从人对环境的感知方面考虑的,并且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衡量因素,与“绿化率”、“绿地率”相比,“绿视率”更能反映公共绿化环境的质量,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绿视率”概念的提出,为城市绿化质量的优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衡量角度,为城市景观绿化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真正地实现了景观绿化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实验原理
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是多少,是很难直接判断的,必须通过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

在人眼的高度采用照相机对居住区的环境进行拍摄,取得相片,并对相片中的绿色部分进行分析,计算其面积,可以采用重量法、Photoshop或AutoCAD等软件进行分析,然后计算绿视率。

三、仪器与用具
数码相机、电子天秤、计算机、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实验内容
1.各条街道的绿视率调查。

2.各条街道的绿化模式调查。

3.各条街道模式的调查。

4.街道绿化主要树种及树冠的大小调查。

5.各条街道的绿化覆盖率调查。

(二)实验方法
1.选择2-3条街道进行测定。

并开展绿化植物种类及基本性状的调查。

调查表参考表1-4-2到表1-4-6。

2.每条街道至少取6个以上的点进行照相,一般相邻的两点距离为200米。

3.以人的眼高为相机的水平高度,且垂直于街道的方向进行照相。

用Photoshop软件对相片进行处理,测出绿色部分的面积。

4.绿化覆盖率调查方法:测量各街道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不再重复计算,再与公路用地面积的比。

5.计算方法
绿视率(%)=相片的植物绿色部分面积(㎡)/相片的总面积(㎡)×100%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的面积(㎡)/街道的面积(㎡)×100%
五、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街道绿化树种组成
依据表1-6-1的计算结果分析街道绿化树种组成特点。

表1-6-1街道绿化树种冠幅与株数调查表
植物名称拉丁文树冠平均直径(m)株数(株)株数比例(%)
(二)绿化树种与绿视率关系
依据表1-6-2的计算结果分析街道绿化树种与绿视率的关系。

表1-6-2绿化树种的绿视率对比
主要绿化树种街道名称平均树冠直径(m)绿视率(%)
(三)模式与绿视率的关系
依据表1-6-3的计算结果分析不同街道模式的绿率特点。

表1-6-3某市不同街道模式的绿视率比较
街道的模式街道名称绿视率(%)
(四)绿化模式与绿视率的关系
依据表1-6-4的计算结果分析街道绿化模式与绿率的关系。

表1-6-4不同绿化模式的绿视率对比
序号绿化模式所在街道名称绿视率(%)
(五)绿化覆盖率与绿视率的关系
依据表1-6-5的计算结果分析街道绿化覆盖率与绿视率的关系。

表1-6-5绿化覆盖率与绿视率的对比
街道名称绿化覆盖率(%)绿视率(%)
六、结论与建议
1.综合分析影响城市绿视率的因素及其特征。

2.在以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更人性化的街道绿化模式和选择的绿化树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