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高考高三语文文言文——基本认知专题复习导学案教师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梳理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梳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理解并识记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
3. 通过对文言文实例的分析,掌握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
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
2. 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举例分析。
3. 文言文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的阐述。
4. 文言文翻译的训练和指导。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掌握。
2. 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理解。
3. 文言文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4. 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
2. 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分析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阐述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
3. 练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4.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学课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安排,建议每章内容安排2-3课时。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文言文的重要性和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题目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阅读文言文,如断句、推测词义、理解句式等。
3. 分析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举例讲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 阐述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作品,阐述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
5. 翻译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或短文,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表达文言文的意思。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梳理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梳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文言文梳理,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例句,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解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
2. 教学难点:文言文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的词义辨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文言文梳理。
2. 课堂讲解:(1)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结合典型例句进行说明。
(2)分析文言文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并进行练习。
(3)讲解一词多义的词义辨析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词义。
3.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 拓展延伸:分享一些文言文阅读技巧和心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题答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后阅读心得,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3.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文言文梳理能力。
六、教学内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基本用法,能够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辨别和使用文言文实词虚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特点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2. 课堂讲解:(1)讲解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基本用法,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辨别和使用文言文实词虚词。
(3)讲解文言文虚词的特殊用法,如介词、连词、助词等。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复习教案
"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教案 "第一部分前言一、高考考查文言文的意义现代社会的交际,听说读写都不用文言,(除台湾写应用文还有些地方用到文言)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文言是"听不到,说不出,读不懂,写不了",那么高考为什么还要考文言文呢?其实高考考纲的制定是由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的。
大纲对中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方面有明确规定,认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熊江平语)其依据在于:1、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2、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
⑴、从汉字的发展方面看,辨析现代汉语的语素要有古汉语的修养。
⑵、从篇章方面看,多读优秀的文言作品,它那严谨的布局、简洁的行文对提高现代文写作水平有帮助。
⑶、从文学鉴赏方面看,要了解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心态,非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不可。
建国以来,大陆的整体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趋势,传媒和文化人的语言表达失去典雅和古风,变得浅白化和粗俗化。
这实际上就是整个社会轻视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的恶果。
事实上,以现行的香港中国语文教材来看,中一 30%,中二 35%,中三50%,中四中五50%~80%。
文言文到了高中阶段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001年新一期《中学语文教学》杂志"问题之鉴"栏目中韩军论述了"百年中国语文教育的八大关系"中就曾指出了"偏了白话,应重视文言"这一语言教育的百年弊症。
单从1993年至2000年高考情况看,高考文言文权重偏低,甚至有下降趋势,分值从93-98年的占15%下降到99-00年的12%(20-18分),题目设置也由最初的八题减到98年的七题到99年、2000年的六题,是不是屈从于现实的挤压呢?……庆幸的是,由于受近一年来人们对中国语文旧有教育进行的深刻反思的影响,人们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转变,新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也增加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晴雨表的高考将作何调整,值得大家的思考。
高考语文文言文整体阅读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整体阅读复习教案专题讲评教案一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归纳文言文整体阅读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分析错因,反馈矫正。
2.突破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进一步规范题目答案,归纳解题的技巧方法,学会拓展运用。
教学方法1.学生自我纠错,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集中重点突破。
3.基本步骤:对答案、改差错——提问题、找疑难——析问题、找规律——善积累、巧迁移。
第一步:发放答案,对照自查。
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原因。
第二步:引导学生研讨题目,提出文本中词句理解上的障碍以及答题中所存在的困惑。
第三步:结合文本与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疑难,归纳规律方法。
第四步:进行当堂巩固训练。
积累相关知识点,在运用中巩固,提高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检查完成情况,针对性评析(一)检查文言实词题。
试卷文段选项与答案实词语句误解正解(一)一C克尚必可克.不克服攻下,战胜,打败二B雅雅.敬雍,恒相从游文雅,有礼仪非常、很三C负两生素负.多才艺享有仗恃,自负四C解讽旨令自解.解释停止(二)一C忧以母忧.不拜担心父母去世服丧二A除乾隆庚寅除.孝丰知县废除,罢免授予官职,任命官职三C当不当.冀州之卒充当比得上,相抵,相当四C夺而无以夺.焉夺取改变[试题情况分析]1.涉及的内容不止一词多义,同时还有古今异义、文化常识义等。
2.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出现过。
[出现问题分析]1.实词积累得不够。
如对“雅”“负”“夺”理解错误。
2.古文化常识缺乏。
如对“忧”“除”理解错误。
3.不善于利用已知部分推知未知部分。
[针对性指导]1.运用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去直接判断。
(1)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如“不当冀州之卒”的“当”。
(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如“雅敬雍”的“雅”。
2.联系学过的课文中相关的文言实词知识加以辨析。
高考文言文选材虽然在课外,但大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依据。
如“乾隆庚寅除.孝丰知县”,《陈情表》中有“除.臣洗马”。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例句,学会推断文言文词义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运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理解。
2. 教学难点:文言文词义的推断,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文言文例句,辅助学生理解。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复习状态。
2. 讲解与示范:分析典型文言文例句,讲解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用法,示范翻译过程。
3. 练习与讨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分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问。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文言文现象,提高运用能力。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篇章分析:选取一篇高考真题文言文,进行篇章分析,讲解文章结构、主旨大意。
2. 题目解析:分析文言文题目,指导学生如何抓住题目的关键信息,提高答题效率。
七、教学过程1. 篇章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主旨大意。
2. 题目解析:讲解文言文题目的类型及解题策略,学生进行练习。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文言文真题,辅助学生理解。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师)
北镇市高级中学20XX级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文言文——翻译【考纲要求】考生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其能力层级为B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
【教学重点】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翻译文言文语句的意思。
【教具媒体】多媒体【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一、考点阐释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驾御这一题型。
二、知识链接(一)链接高考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译: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关键字:赐、复、民业、力争各 1 分,句意 1 分)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译: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关键字:偕、伏阙、入、不食各 1 分,句意 1 分)(二)文言文翻译原则:三字要领:“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是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达到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实例分析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翻译:希望您详细说明我不敢违背恩德。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教案名称: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教案类型:复习教案适用对象:高三学生主要目标:帮助学生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复习。
教学难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内容: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复习1.复习文言文的基本字词、基本句式和基本句法结构。
2.复习文言文的常用病句和错误词用法。
3.复习文言文的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借代等。
4.复习文言文的名句名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欣赏能力。
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1.通过阅读文言文短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
2.通过解答文言文题目,提高解题能力。
3.通过讲解文言文题目的解题技巧,引导学生正确解题。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要素。
2.阅读法:通过阅读文言文短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讨论法:通过讨论文言文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解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1.复习文言文的基本字词、基本句式和基本句法结构。
2.复习文言文的常用病句和错误词用法。
3.复习文言文的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借代等。
4.复习文言文的名句名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欣赏能力。
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1.通过阅读文言文短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
2.通过解答文言文题目,提高解题能力。
3.通过讲解文言文题目的解题技巧,引导学生正确解题。
四、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
• • • • • •
(二)形近通假 例1:操吴戈兮被犀甲。 例2:五万兵难卒合。 例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例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例5:欲信大义于天下
• • • • • •
(二)形近通假 例1:操吴戈兮被犀甲。 例2:五万兵难卒合。 例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例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例5:欲信大义于天下
(6)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褒义词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
天下云集响应
古义: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
翻译
• 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 异。 • 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 加/宠/异。 • 褚彦回/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 上/已经/很弘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 /恩宠。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指告戒、告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于是写作。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 • • • • • • •
禽:飞禽走兽。 现仅指鸟类。 丈夫:男子。 现指妻子的配偶。 子:子女。 现儿子。 迁:官员的升贬调流放等。 现在指迁移、变换。
丈人、劝、金、狱、购、臭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扬言。
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指给人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6)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义:武士、勇士
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提出意见、议论、批评
行为偏僻性乖张
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 第1讲 考点分析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3.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那么有几个义项,多那么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
4.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
5.词类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典型例题]乌有先生历险记〔文言总复习趣味训练〕
1. 乌有先生者,某某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某某访焉。
高考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1学会整体阅读导学案(教师版)
2021高考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1.学会整体阅读导学案(教师版)训练目标:一、了解高考的考查要求;二、明确文言文阅读步骤,即读文之“要诀”;三、通过阅读训练,初步学会读懂文言文。
学习过程:【导入学习】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所列“理解”的5个考点和“分析综合”的3个考点,主要针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规定如下: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自主学习】1.题型稳中有变。
分析综合题、翻译题,自2009年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变化。
2014年起全国新课标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试题有了微调,删去2013年及以前的信息筛选题,增设了断句题,而且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
2014年及以前均设有一道考查文言实词的单选题,至2015年后替换为一道文化知识题,仍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
近三年各题题型及其针对的考点保持一致。
2018年与2019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均出现了实词考查单选题,说明这个考点依然要重点复习。
2.“内”“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
选文是课本外的,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
断句题、翻译题,甚至分析综合题,皆体现出这一特点。
3.始终坚持“浅易”原则。
“浅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选文基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2007年至2018年,全国卷中《宋史》选文9篇、《明史》选文6篇、《旧唐书》选文2篇、《新唐书》选文1篇、《北史》选文2篇、《宋书》选文3篇、《后汉书》选文3篇、《新五代史》选文1篇、《晋书》选文1篇。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教案为题,用中文写一篇3000字文章。
在高三语文备考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好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取得好成绩十分关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文言文,以下是一份文言文复习教案。
教案名称:文言文复习教案适用年级:高三主要内容:1.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2. 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训练3. 文言文写作技巧训练一、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1. 字词的理解与运用:复习常用文言词汇、古文常用语法词汇、文言虚词等。
2. 句子的结构与翻译:复习文言句子结构,包括主谓宾结构、并列结构、状语结构等,并能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3.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复习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拟人等,并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修辞手法进行解释。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训练1. 理解古文篇章结构:通过多篇古文的阅读,培养对古文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包括开篇、承接、递进、高潮、结尾等部分。
2. 掌握古文重点句子分析:通过对古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分析,包括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状语等,帮助理解整篇古文的意境。
3. 整体思维理解古文:通过阅读古文,培养对整体思维的运用能力,包括整体把握、推理分析等。
同时,注意借助上下文的提示,理解古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
三、文言文写作技巧训练1. 古文翻译训练:通过训练,掌握古文的翻译技巧,包括句子的翻译、句型的转换等。
2. 古文仿写训练:学习古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古文仿写,模仿古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古文赏析和演讲:阅读分析古文,并能够进行赏析和演讲,深入理解古文背后的思想和文化。
四、综合练习和模拟考试1. 综合练习: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文言文练习,包括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2. 模拟考试:进行文言文的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提前适应考试的要求,并及时总结分析自己在文言文方面的不足,作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
高三语文《文言文》导学案 苏教版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导学案苏教版一、考纲导读"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
要有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理解与辨别的能力,不要抽象记忆到底有哪些种特殊句式,以及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翻译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
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③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④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帮助理解。
二、问题导思1文言文翻译基本原则是什么?一般要遵循怎样的步骤?2阅读史传类文字,应抓住哪些个方面的内容?三、例题导练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严延年字次卿,东海下邳人也。
其父为丞相掾,延年少学法律丞相府,归为郡吏,举侍御史.是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尊立宣帝。
宣帝初即位,延年劾奏光“擅废立,无人臣礼,不道”。
奏虽寝,然朝廷肃焉敬惮。
宣帝识之,拜为平陵令,坐杀不辜,去官。
后为丞相掾,复擢好歭令.时,涿郡比得不能太守。
大姓西高氏,东高氏,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牾.宾客放为盗贼,发,辄入高氏,吏不敢追;延年至,遣掾蠢吾①赵绣按高氏得其死罪。
绣见延年新将②,心内惧,即为两劾,欲先白其轻者观延年意,怒,乃出其重劾。
延年已知其如此矣.赵掾至,果白其轻者,延年索怀中,得重劾,即收送狱。
夜入,晨将至市论杀之,先所按者死,吏皆股弁。
更遣吏分考两高,穷竟其奸,诛杀各数十人。
郡中震恐,道不拾遗。
三岁,迁河南太守,赐黄金二十斤。
豪强胁息,野无行盗,威震旁郡。
其治务在摧折豪强,扶助贫弱。
贫弱虽陷法,曲文以出之;其豪杰侵小民者,以文内之。
众人所谓当死者,一朝出之;所谓当生者,诡杀之。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一、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
2.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成语等。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如主谓宾结构、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2.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成语等的用法和意义。
3.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如何准确翻译实词、虚词、成语等。
4. 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的学习,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实词、虚词、成语等的用法和意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 翻译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题目,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实词、虚词、成语的用法和意义,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结构,如倒装句、被动句等,以及一些难理解的成语和词语。
七、教学安排:1. 每个章节安排2-3个课时,共计10个课时。
2. 每个课时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讨论和练习环节。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高考文言文复习的教材,如《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等。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练习题:准备相关的文言文练习题,供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九、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课时:介绍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
2. 第二课时:讲解实词、虚词、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全程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全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认识,理解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3. 通过对文言文经典篇目的学习和分析,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4.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5.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文言文的历史背景,解释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文言文阅读技巧:教授如何抓住文言文的主题和大意,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和语境理解能力。
3. 文言文分析方法:学习如何分析文言文的结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4. 经典文言文篇目学习:选取高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篇目,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
5. 文言文翻译技巧:教授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言文的概念、特点、阅读技巧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经典文言文篇目的学习,分析文言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练习法: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5. 翻译练习法: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思考情况。
2. 阅读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文言文阅读练习的情况,评估其阅读能力。
3. 翻译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来综合评估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学内容,每课时进行相应的讲解和练习。
3. 作业安排:布置相应的文言文阅读练习和翻译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人教版高三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以虚词,实词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3.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设想】1.依据福建省考纲对文言文的要求着重落实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意思,4种文言句式的运用,常见的通假字的运用。
2.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3.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4.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时数】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高考对文言文的要求及主要题型教学重点: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高考文言文的几种题型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一、导入:这节课我们进入高考文言文阅读古文翻译专题的复习。
文言文是对学生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分值基本保持不变,共计15分,设两至三题选择题,每题3分;设一道翻译题,每题两到三句,此题为9分。
那么针对于这些题型,怎么做好复习呢?二、考纲阐释: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层次均为B级。
分别要求做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高考文言文语法讲解(高级教案
高考文言文语法讲解(高级教案)第一章:文言文基础知识概述1.1 文言文的定义与特点1.2 文言文的发展历程1.3 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关系1.4 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第二章:文言文实词解析2.1 实词的分类2.2 常见实词的用法与例句2.3 实词的活用现象2.4 实词的特殊用法第三章:文言文虚词解析3.1 虚词的分类3.2 常见虚词的用法与例句3.3 虚词的搭配与意义3.4 虚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第四章:文言文句式解析4.1 句式的分类4.2 常见句式的结构与特点4.3 句式的活用现象4.4 句式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第五章:文言文阅读与鉴赏技巧5.1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与步骤5.2 理解文言文的核心要素5.3 鉴赏文言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5.4 分析文言文的主题与结构第六章:文言文词类活用6.1 词类活用的概念与分类6.2 常见词类活用的用法与例句6.3 词类活用的辨别方法6.4 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实例第七章:文言文特殊句式7.1 特殊句式的分类与特点7.2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的用法与例句7.3 省略句、疑问句、否定句的特殊用法7.4 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的应用实例第八章:文言文修辞手法8.1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特点8.2 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手法的用法与例句8.3 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8.4 修辞手法在文言文中的表达效果第九章:文言文文风与风格9.1 文言文文风的概念与特点9.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言文风格特点9.3 作家个人风格的分析与例证9.4 文言文风格对阅读理解的影响第十章:高考文言文题型解析与实战演练10.1 高考文言文题型的分类与特点10.2 实词填空、虚词填空、翻译题的解题策略10.3 阅读理解、文本概括、鉴赏评价题的解题技巧10.4 历年高考文言文真题解析与实战演练重点解析重点解析:1. 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文言文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关系,以及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高三文言文复习翻译导学案(老师版)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教学目标:加强采点得分意识,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考试说明】: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3、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三、知识链接1、标准: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
“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对于高考来说只要达到前两个标准即可。
注意句子的语气,注意句子中包含的文言特殊语法现象。
2、翻译的要求: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3、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字字落实。
“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
4、翻译的方法——“留”“删”“换”“补”“调”“贯”。
四、翻译下列句子1、留――保留。
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②庐陵文天祥③汝今得与李、杜齐名。
《范滂传》2、删――删略。
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
如:[例1]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
(夫,句首发语词)[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
(之,句末语气助词)[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夫赵强而燕弱(发语词)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语气助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结构助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停顿助词)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副词)3、换――替换。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文言文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复习和掌握高三文言文的关键知识点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重点:1. 复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常见的古文词汇、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等。
2. 分析文言文的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提供实用的阅读和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文言文题目。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三文言文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复习资料:文言文相关的习题和解析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复习的兴趣。
Step 2: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15分钟)- 复习古文词汇:列举一些常见的古文词汇,解释其意思,并让学生造句巩固记忆。
- 复习句式结构:讲解一些常见的句式结构,如倒装句、比拟句等,并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
- 复习修辞手法: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并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
Step 3:分析文言文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20分钟)选择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分析其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Step 4:实用阅读和解题技巧(15分钟)- 讲解文言文阅读的一般步骤:先通读全文,理解大意;再分析词句,理解细节;最后把握作者意图。
- 提供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如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分析句子结构等。
Step 5:练习与巩固(20分钟)提供一些文言文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文言文的复习和提高。
教学延伸:1. 布置文言文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分析文言文的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2. 鼓励学生多做文言文的习题,加强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高三学习指导】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文言文阅读
【高三学习指导】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文言文阅读编者按: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文言文阅读,不断积累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相信同学们只有更加耐心、细心的了解教材,大量训练,勤于思考总结,才能更快的提高成绩,并为今后的几轮复习打好基础。
文言文阅读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
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
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
先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
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文言实词题】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
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镇市高级中学2016级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轮复习导学案文言文——基本认知【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能力目标: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情感目标: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掌握词语的古汉语现象【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教具媒体】多媒体【高考真题体验】2015全国课标卷12015全国课标卷【实词考点解读】考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主要有三个特点:通假性,单音性,多义性把握古代汉语实词主要通过: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一、【通假字】通假字是属于假借现象的一种。
假借字一般有两种现象:一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借旧字表达新义;二是本有其字而不用,却去借用其他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我们这里讲的通假字主要属于第二种,也兼及古今字。
怎样辨析通假字?结合文本分析,在句子当中去记忆,同时掌握一定的分析技巧。
(一)音同音近通假依据字音,求得本字。
阅读文言文时,遇到某个字如果用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便可从字音相同或相近方面去寻求本字。
例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倍——背例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蚤——早zăo例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要yào——邀yāo(二)形近通假凭借字形,辨析通假。
由于多数通假字字形相似,其中大多是用笔画少的字代替笔画多的本字,所以还可凭借字形去辨析通假字。
例1: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被——披例2:五万兵难卒合。
——《赤壁之战》卒——猝例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材——才cái例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共gòn g——供gōng常用通假字,要尽量多记:《语文基础手册》383----387页【练习】一、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2)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3)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4)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荆轲》)(5)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7)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8)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核舟记》)A(2)(4)(5)(7) B(2)(4)(6)(8)C(3)(5)(7)(8) D(3)(4)(6)(7)答案:B(2)“吾今且报府”的“报”是“赴”的通假字。
(4)的“还”是“环”的通假字,“还柱而走”是“环柱而走”。
(6)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汝之不惠”是“汝之不慧”,(8)的“衡”是“横”的通假字。
二、(2004湖北)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A.张易之奴暴乱..都市暴乱:发动叛乱。
B.朕欲别除.一官除:革除。
C.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闲:空闲。
D.昌宗从旁迫趣.说趣:催促。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文言实词在上下文语境中应选取的义项的判断能力。
A 中的“暴乱”是“残暴,胡作非为”的意思;B中的“除”是“授予官职”;C中的“闲”通“娴”,是“娴熟、熟习” 的意思。
D的解释是正确的。
三、(2013重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群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乡乎?说:高兴B.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服:服从C.公曰:“以属狱。
”属:交付D.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笑耳特:只是B(服政:指服役纳税)二、【古今异义词】(语文基础手册392-394页)“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一)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
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1、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中国:中原地区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父母兄弟等亲属.(二)、词义的缩小“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山东:崤山以东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因此写作3、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三、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外交使者2、颜色不少变颜色:容颜,脸色3、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年岁、年龄四、词义弱化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盟约五、词义强化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六、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
“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
"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1、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2、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3、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常用古今异义词,要尽量多记:《语文基础手册》396页附录一、二【练习】1、翻译句子: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答:褚彦回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
2、(2014安徽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逸:散失B.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故事:先例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遇:得志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殷勤:周到2.D项“殷勤”应解释为“情意深厚”、“恳切叮嘱”。
该词意在《长恨歌》“临别殷勤重寄词”中得到体现。
三、【偏义复词】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 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常用偏义复词,要尽量多记:《语文基础手册》391—392页四、【一词多义】1、有的实词以本义为点,由此向不同方面派生出新的意思。
如“引”的本义是“拉弓”,由此引申出“拉”“扯”“牵”(“左右欲引相如去”)等;拉弓时弦与弓的距离变长,有“延长”“延伸”“伸长”的意思(“引颈而望”“引吭高歌”);拉弓是向后用力,有“后退”“倒退”的意思(“引退”“相如于是引车避匿”);拉弓有方向性,有“引导”“带领”“率领”的意思(“引航”“引军南下”)等。
这就像以车轴为中心向不同方向伸出辐条,成为“辐射式”。
2、有的实词在一个意思上生出新的意思,又在新的意思上生出另外的意思。
如“信”指“送信的人”“信使”“使者”,因为这样的人代人传言,其言真实,便有“真实、确实”的意思;“真实、确实”就能使人放心、信任,就有“相信”“信任”的意思。
这样推衍,成为“链条式”。
3、有的实词的词义原本指某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扩大范围。
如“售”表示经营中将东西卖出,扩大为“成功”“实现”等意思,如“(成名)操童子业,久不售”。
4、还有的实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两个意义,叫反训词。
反训词从词性上看大多是动词,包含了古人的辩证思维方式,认识到一个动作总是和施受双方有关的。
理解这类词要结合语境确认动作的施动者和受动者以及双方之间的关系。
例如“奉”字,在“奉命于危难之间”中义为“接受”,在“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中义为“进献、给予”。
5、把握一词多义,除了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外,还需要注意词的比喻义和假借义。
如“畔”,其本意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假借义。
又如“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是用其本义;“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这里是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
常用实词:《语文基础手册》402页附录三【常见文言词语积累】下车:刚上任、刚到任。
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