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有机化学的几个基本反应
有机四种基本反应

有机四种基本反应
有机化学中有四种基本的反应类型,它们是:
1. 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分子结合成为一个新分子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具有双键
或三键的有机分子(不饱和化合物)上,例如,氢气可以加成到乙烯的双键上,形成乙烷。
2. 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
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的两个原子或基团被移除,生成一个双键或三键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涉及到碱的催化,例如,醇可以通过消除反应转化为烯烃。
3.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
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基团替换的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是单
取代、双取代或多重取代,例如,氯甲烷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中,氯原子被羟基替换。
4. 重排反应(Rearrangement Reaction):
重排反应是指分子内部的原子或基团重新排列形成一个新的分子的反应。
这种反应
不涉及原子的增减,而是结构的改变,例如,霍夫曼重排和cross-elimination重排。
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涵盖了有机化学中大部分的转化过程,理解这些反应对于学习有机合成和理解有机分子的结构变化至关重要。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全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全总结一、取代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类型很多, 中学化学中主要有下面几类:1.卤代反应烷烃、芳香烃、苯酚等均能发生卤代反应如:2.硝化反应苯及其同系物、苯酚、烷烃等均能发生硝化反应如:3.磺化反应苯、苯的衍生物, 几乎均可磺化.如:邻、对位产物为主4. 酯化反应1羧酸和醇的反应.如:2无机含氧酸和醇的反应.如:5.水解反应:卤代烃、酯、多糖、二糖、蛋白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如:6.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醇、酚、羧酸等均能与活泼金属如钠反应生成氢气.如:7.醇与卤化氢HX的反应.如:8.羧酸或醇的分子间脱水.如:二、加成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 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叫加成反应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或叁键的化合物, 一般能与H2、X2X为Cl、Br、I、HX、H2O、HCN等小分子物质起加成反应.如烯烃、二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及其甘油脂、单糖等.说明: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2.醛、酮的羰基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共轭二烯有两种不同的加成形式;1.和氢气加成.2.和卤素加成3.和卤化氢加成4.和水加成三、消去反应定义: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 从一个分子相邻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消去反应, 又称消除反应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合物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是连有一OH或一X的碳原子有相邻的碳原子;2是该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H原子.1.醇的消去反应.如: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如:四、聚合反应定义:由许多单个分子互相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有两个基本类型: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1.加聚反应.由许多单个分子互相加成, 又不缩掉其它小分子的聚合反应称为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烯烃、二烯烃及含的物质均能发生加聚反应.如:2.缩聚反应单体间相互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同时, 还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聚合反应, 称为缩合聚合反应, 简称缩聚反应.酚和醛、氨基酸形成多肽、葡萄糖形成多糖、二元醇与二元酸、羟基羧酸等均能发生缩聚反应.如:五、有机氧化反应1.燃烧绝大多数有机物容易燃烧如:3.催化氧化或去氢(1)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催化剂PdCl2和CuCl2(2)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催化剂:Cu或Ag(3)乙醛催化氧化制乙酸催化剂:醋酸锰(4)丁烷氧化法制乙酸催化剂:羧酸的钴盐等4.与强氧化剂:KMnO4H+的反应:(1)烯烃、二烯烃、炔烃,含有的油脂都能使KMnO4H+的紫色褪色.如:2苯的同系物也能使KMnO4H+的紫色褪色.如:(2)醛、甲酸及其酯、甲酸盐、葡萄糖等含有醛基的物质也能使KMnO4H+的紫色褪色.如:5.醛基-CHO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CuOH2的氧化反应. -CHO均被氧化成-COOH,醛类、甲酸及其酯、甲酸盐、葡萄糖等均能发生上述反应.如:六、有机还原反应1.催化加氢或去氢的还原反应含有或的不饱和化合物及含有的醛、酮、单糖、羧酸等物质与H2的加成反应,都属于还原反应其它反应见前面加成反应1.如:3.硝基苯制苯胺七、分解反应1.热分解反应.如:2.裂化、裂解反应.如:八、酸碱反应九、显色反应1.苯酚溶液跟FeCl3溶液作用能显紫色.因苯酚和FeCl3在水溶液里反应,生成络离子而显紫色.2.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因直链淀粉的结构能容纳碘钻入并吸附成包含物质而显蓝色.4.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 跟浓硝酸作用呈黄色因氨基酸中的苯环发生硝化反应, 生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十、与Na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可以分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置换反应和重排反应等四类。
1.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之间发生亲电加成或反应性互变的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有氢化反应、卤代烃加成反应、烯烃加成反应、芳香族化合物加成反应等。
氢化反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中加入氢气,转化为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钯、镍等。
卤代烃加成反应是指在卤代烃中加入另一种化学物质,如水、醇、醛、胺等。
主要是通过亲电或自由基加成实现的。
烯烃加成反应是指在烯烃中加入另一种化学物质。
可以发生典型的亲电加成和吸电子基团的亲核加成等不同机理。
芳香族化合物加成反应是指在芳香族化合物中加入另一种化学物质。
常见的反应有氢气加成、硝基加成、烷基加成、甲基加成等。
2.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解、丧失分子中一部分官能基的反应。
常见的消除反应有脱水反应、脱卤反应、脱酸反应、脱氨反应等。
脱水反应是指分子中失去一个水分子的反应。
可以通过酸催化、碱催化、热催化等不同方式实现。
脱卤反应是指分子中丢失一个卤素原子的反应。
可以通过碘化反应、氫氧化反应、加热反应等不同方式实现。
脱酸反应是指分子中失去一个质子的反应。
可以通过强碱介导、氧化还原反应、碳酸酐反应等不同方式实现。
脱氨反应是指分子中失去一个氨基团的反应。
可以通过羧酸保护、缩合反应等不同方式实现。
3.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一种官能基失去或取代另一种官能基的反应。
常见的置换反应有烷基卤代反应、酰基取代反应、氨基取代反应等。
烷基卤代反应是指烷基中卤素原子被其他官能基所取代的反应。
可以通过强碱介导、亲核取代反应、溴代反应等不同方式实现。
酰基取代反应是指酸酐或酰卤被替换为其他官能基的反应。
可以通过醇催化、亲核取代反应等不同方式实现。
氨基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氨基被其他官能基所取代的反应。
可以通过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等不同方式实现。
4. 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化学键的重新排列的反应。
有机化合物反应的类型

有机化合物反应的类型概述有机化合物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并形成新的化合物。
了解有机化合物反应的类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机制,同时也对有机合成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反应类型,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
一、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基本的一类反应。
在取代反应中,一个原子或基团离去,而另一个原子或基团进入到化合物中。
常见的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羧酸衍生物的酯化反应和芳香族化合物的芳基取代反应。
1.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一个亲核试剂与一个电子不足的基团发生反应,亲核试剂的亲核性电子对进攻到电子不足的基团上,形成新的化学键。
常见的亲核取代反应包括取代烷基与卤代烃的取代反应、醇与卤代烃的疏水性亲核取代反应等。
2.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指酸与醇或醇与酸发生反应,生成酯的过程。
酯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合成香料、食品添加剂等。
酯化反应是通过酸催化下的亲核取代反应进行的。
3.芳基取代反应芳基取代反应是指芳香族化合物中一个芳香基团被另一个基团所取代的反应。
芳基取代反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合成药物、染料和农药等。
常见的芳基取代反应包括取代基取代、氨基取代和亲电取代等。
二、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化合物的碳-碳双键或三键被打开,然后新的原子或基团加入到化合物中形成新的化学键。
常见的加成反应包括加成氢反应、加成卤素反应和加成水反应等。
1.加成氢反应加成氢反应是指烯烃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烷烃的过程。
加成氢反应在工业化学中广泛应用,用于烯烃的加氢饱和和环烯烃的加氢裂化等。
加成氢反应是通过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的。
2.加成卤素反应加成卤素反应是指烯烃与卤素分子发生反应,生成卤代烃的过程。
加成卤素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功能基团的引入和合成复杂有机分子。
化学有机反应

化学有机反应
《化学有机反应》
一、前言
化学有机反应是一门涉及有机物质各种化学反应的研究。
它不仅研究相互间的分子反应,还关注有机物质的合成反应、光解反应、光催化和其他特殊反应。
化学有机反应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范围广泛,这使得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变得十分重要。
二、主要内容
1、化学原子反应
在化学有机反应中,化学原子反应是一种基本反应,主要涉及原子间的物理化学反应,包括离子反应、转移反应、质子反应、极化反应和共价键反应。
2、有机化学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是一类反应涉及有机物分子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主要包括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和环化反应等。
3、光解反应
光解反应是由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使物质产生反应的一种化学反应,它是一种无需催化的化学反应,它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质,还可以引发有机物的合成反应。
4、光催化反应
光催化反应是指光辐射作用下,反应物间发生化学反应,但是这种反应只有在包含有特定催化剂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
三、总结
化学有机反应是一门涉及有机物质各种化学反应的研究,它不仅涉及有机物的原子反应,还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反应、光解反应、光催化等。
学习和掌握化学有机反应对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都至关重要,是未来发展的利器。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总结1.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一类反应类型。
在这类反应中,一个亲电试剂攻击另一个有机化合物,取代其中一个官能团形成新的化学键。
经典的亲电取代反应包括醛和酮的取代、烯烃芳基取代和亲核取代反应等。
2.脱羧反应:脱羧反应是有机酸分子中羧基(COOH)被去除的反应。
这类反应可以通过酸催化、碱催化或酶催化来实现。
脱羧反应通常伴随着羧基碳骨架的重排或改变。
3.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中加入一个新的官能团的反应。
加成反应可以根据加成试剂的类型和形式来进行分类。
常见的加成反应包括醛酮加成、烯烃加成、亚硫酸盐加成等。
4.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一个或多个官能团被去除的反应。
消除反应的产物是由消失的官能团之间的化学键形成的。
常见的消除反应包括醇酯消除、烯烃消除和卤代烷消除等。
5. 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化学键的重新排列以形成新的分子结构的反应。
重排反应常常伴随着官能团的迁移和碳骨架的重构。
常见的有机重排反应包括烯烃重排、醇烷重排、Wagner-Meerwein重排等。
6.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转变。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会接受电子,并使有机化合物的氧化态增加,而还原剂会提供电子,并使有机化合物的还原态增加。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有机化学反应涵盖了各种形式的化学变化。
熟练掌握这些反应类型,并了解其机理和应用范围,对于有机化学研究和合成有机化合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机化学几个重要的反应总结

亲电加成反应不饱和烃都含有π键。
烯烃分子中π轨道处于双键的上方和下方,π电子是裸露的,易于受亲电试剂的攻击亲电试剂(electrophiles):缺电子的试剂亲电加成反应electrophilic addition:不饱和烃受亲电试剂进攻后,π键断裂,试剂的两部分分别加到重键两端的碳原子上。
有机化学中的概念,对进攻试剂而言,如果是获取电子倾向强烈的,如卤素、氯化氢(中的H+)等,与烯、炔加成反应时,先是由亲电的部分(H+、X+)进攻多电子的烯、炔键,称亲电加成。
亲电加成反应(EA),简称亲电加成,是亲电试剂(带正电的基团)进攻不饱和键引起的加成反应。
反应中,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打开,并与另一个底物形成两个新的σ键。
亲电加成中最常见的不饱和化合物是烯烃和炔烃.亲电加成有多种机理,包括:碳正离子机理、离子对机理、环鎓离子机理以及三中心过渡态机理.反应采取哪种机理进行与亲电试剂和不饱和化合物的性质、溶剂的极性和过渡态的稳定性等都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卤素加成反应中,溴与烯烃的加成反应主要按照环鎓离子中间体机理进行,而氯与烯烃的加成反应主要按照前两种机理进行。
这主要是因为两种卤素原子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不同,溴的孤电子对容易和碳正离子p轨道重叠,而氯则不然。
主要的亲电加成反应类型,对于烯烃,主要有:卤素加成反应、加卤化氢反应、水合反应、氢化反应、羟汞化反应、硼氢化-氧化反应、Prins反应,以及与硫酸、次卤酸、有机酸、醇和酚的加成反应;对于炔烃,主要有:卤素加成反应、加卤化氢反应和水合反应。
由于sp碳原子的电负性比sp2碳原子电负性强,与电子结合得更为紧密,故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一般比烯烃要慢。
亲电试剂进攻芳香环时,主要发生的不是亲电加成反应,而是亲电芳香取代反应。
其他的加成反应主要机理还有亲核加成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和环加成反应。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一种亲电试剂取代其它官能团的化学反应,这种被取代的基团通常是氢,但其他基团被取代的情形也是存在的。
高中化学竞赛最重要有机化学反应

NH2
N+ N Cl-
Br
Br NaNO2,HCl
Br
Br
0℃-5℃
Br
Br
Br
Br
Br
NH2HNO2 N2 O H2SO4
N2+HSO4N2 O
H2O △
OH N2 O
Ar2N +X- + C2H5OH
ArOC2H5+ HX + N2↑
COOH
+
N2
+ C3 H OH
谢谢观看
高中化学竞赛最重要有机化学 反应
(9) 重氮化反应
•伯芳胺在低温及强酸(主要是盐酸或硫酸)水溶液中, 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N H 2 + H O N O+ H C l <5℃
(NaNO2+HCl)
N C 2l + 2 H O 2
氯化重氮苯
重氮化合物的结构: [ArN+N]X- 或 ArN2+X-
1 2
B2H6
+ 3N aBH 4
4BF3
CC BH2 H
+ 2B2H6
3N aB4F
(1)甲硼烷(BH3)为强路易斯酸(缺电子化合物, 硼最外层只有6个价电子),为亲电试剂而和烯烃的 电子云络合。
RCH=CH2 + HBH2 RCH2CH2-BH2
•H的加成取向反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律,即加到含氢较
少的双键碳原子上,硼原子加在取代基较少(立体障 碍较小)的双键碳原子上。
硼氢化 – 氧化反应,是用末端烯烃来制取伯醇的好方 法,其操作简单,副反应少,产率高。在有机合成上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有机化学十种反应类型详细总结

有机化学十种反应类型详细总结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的学科。
有机化学的基础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而反应则是有机化合物进行的化学变化过程。
有机化学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反应,下面将详细总结十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原子或功能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功能团替代的反应。
例如,醇与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
2. 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键被打开,产生新的化学键。
例如,烯烃与卤代烃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
3. 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的两个官能团之间的键被断开,形成双键或三键。
例如,醇脱水生成烯烃为消除反应。
4. 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氧化还原反应是指一个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个物质被还原。
例如,醛被氧化为酸为氧化还原反应。
5. 缩合反应(Condensation Reaction):缩合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成一个分子,同时释放出一些小分子。
例如,醛与酒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醚。
6. 活化反应(Activation Reaction):活化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之前,需要对反应物进行其中一种处理,以使其更容易发生反应。
例如,酸催化剂对醇进行质子化,使其活化。
7. 环化反应(Cyclization Reaction):环化反应是指化合物中的一个链或环上的一个官能团与同一分子中的另一个官能团反应,形成环状化合物。
例如,醛与醇反应生成缩酮的环化反应。
8. 迁移反应(Rearrangement Reaction):迁移反应是指一个原子、功能团或离子在分子中重新排列位置的反应。
例如,酸催化下的烯醇重排为迁移反应。
9. 加氢反应(Hydrogenation Reaction):加氢反应是指当氢气参与反应时,物质中的双键或三键被加氢生成相应的饱和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几个基本反应

贝克曼重排反应可用于确定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工业上利用环己酮肟发生贝克曼重排,大 量生-己内酰胺 ,它是合成耐纶 6(见聚己内酰胺 )的单体 。
亲电取代反应
I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反应基础知识全面总结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反应基础知识全面总结在高考化学中,有机化学反应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好有机化学反应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全面总结一下高考化学中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
一、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有以下几种:1、卤代反应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卤素单质(如氯气、溴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卤化氢。
例如,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反应:CH₄+Cl₂ → CH₃Cl + HCl 。
2、硝化反应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
3、酯化反应羧酸与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
例如,乙酸与乙醇反应:CH₃COOH + C₂H₅OH ⇌ CH₃COOC₂H₅+ H₂O 。
4、水解反应酯、卤代烃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酯水解生成羧酸和醇,卤代烃水解生成醇和卤化氢。
二、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
1、与氢气的加成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等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使不饱和键变为饱和键。
例如,乙烯与氢气反应:CH₂=CH₂+ H₂→ CH₃CH₃。
2、与卤素单质的加成烯烃、炔烃等与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
3、与卤化氢的加成烯烃、炔烃等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三、消去反应消去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分子脱去小分子(如 H₂O 、HX 等)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例如,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 170℃发生消去反应:C₂H₅OH → CH₂=CH₂↑ +H₂O 。
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四、氧化反应1、燃烧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催化氧化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化为醛或酮。
例如,乙醇被氧化为乙醛:2CH₃CH₂OH + O₂ → 2CH₃CHO + 2H₂O 。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总结有机化学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之间或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有机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类型。
下面我们就对这些反应类型进行总结。
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基团所替代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有取代烷烃的卤代反应、醇的取代反应、芳香化合物的取代反应等。
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原有的化学键被破坏,新的化学键形成。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基团发生共价键的形成。
常见的加成反应有烯烃的加成反应、醛和酮的加成反应等。
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原有的化学键保留,新的化学键形成。
3.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两个原子或基团通过失去一个共价键,并且同时失去一个或多个小分子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消除反应有醇的脱水反应、酮和醛的缩合反应等。
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原有的化学键被破坏,新的化学键形成。
4. 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分子内的重新排列,形成新的连接方式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重排反应有醇的酸催化重排反应、烯烃的环状重排反应等。
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原有的化学键保留,但原子或基团的位置发生变化。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基团的氧化态或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有醇的氧化反应、烯烃的氢化反应等。
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原有的化学键保留,但原子或基团的氧化态或还原态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有机化学反应是有机化合物之间或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它们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通过对这些反应类型的研究,人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规律和机理,并且有助于有机化学合成的设计和优化。
5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较全)

5、水解反应
(1)H2NCH2CONHCH2COOH+H2O→ (2)C12H22O11(蔗糖)+H2O→ (3) C12H22O11(麦芽糖)+H2O → (4)(C6H10O5)n(淀粉)+H2O → (5)(C6H10O5)n(纤维素)+H2O →
(条件、现象、应用)
6、皂化反应
C 17 H35 C O O C H2 C 17 H35 C O O C H + C 17 H35 C O O C H2
不饱和有机物的加成反应
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原理:“有进无出”
包括:烯烃及含C=C的有机物、炔烃及含C≡C的有机物
与H2、X2、HX、H2O加成、苯环、醛基、不饱和油脂与H2 加成
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和H2加成的条件一般是催化剂(Ni)+加热 和水加成时,一般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
有机反应类型——加聚反应
类型(联系书上提到的高分子材料):
乙烯型加聚 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 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 1,3-丁二烯型加聚(破两头,移中间)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氯丁橡胶(聚一氯丁二烯) 含有双键的不同单体间的共聚
乙丙树脂(乙烯和丙烯共聚), 丁苯橡胶(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
有机反应类型——氧化反应
原理:有机物得氧或去氢 包括:
燃烧反应、被空气(氧气)氧化、(醇是去氢氧化) 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醛基的银镜反应和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 烯烃被臭氧氧化 (O3,Zn/HCl,双键断裂,原双键碳变为C=O)
有机反应类型——氧化反应
说明:
有机物一般都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此过程发生了 碳碳键或碳氧键的断裂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n-C6H13 HO C H
CH3
(S)-2-辛醇
[]D=+9.9o
构型翻转
n-C6H13 H C OH CH3
(R)-2-辛醇
[]D=+9.9o
构型保持
如果一个反应涉及到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一根键的变化,则将新
键在旧键断裂方向形成的情况称为构型保持,而将新键在旧键断裂的相 反方向形成的情况称为构型翻转。这种构型的翻转也称为Walden转换。 在SN2反应中,得到构型翻转的产物。
实例: 甲烷的氯化
卤代反应 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被卤原子或基团 取代的反应称为卤代反应。若卤原子为氯 原子,则该卤代反应称为氯代反应。
CH4 + Cl2
hv
CH3Cl + HCl
反应机理
链引发 链增长
链终止
hv Cl2
CH4 + Cl
2Cl
CH3 + HCl
H= 7. 5kJ/mol Ea=16.7 kJ/mol
H+
CH3COOH + C2H5OH
投料
1 :1 1 : 10
CH3COOC2H5 + H2O
产率
67% 97%
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的反应,为了使正反应有利, 通常采用的手段是:
①使原料之一过量; ②不断移走产物(例如除水;乙酸乙酯、乙酸、水 可形成三元恒沸物 bp 70.4℃)。
酯化反应的机理 *1 加成-消除机理
+ + BF4-
苯炔中间体机制
Cl + H2N-
H
NH3 - H-
NH2 NH3
-
Cl - Cl-
-
NH2
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ppt课件

C H3
+ Br 2
OH
+ Br2
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苯的硝化: + HNO3
C H3
+ 3HONO2
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苯的磺化:
+ H2SO4
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醇和羧酸酯化,醇和无机酸的酯化 CH3COOH+C2H5OH → HOOCCOOH+C2H5OH → HOOCCOOH+HOCH2CH2OH→ C2H5OH+HNO3→ (条件、现象、应用)
有不对称消去的情况,由信息定产物 消去反应的条件:醇类是浓硫酸+加热;
卤代烃是NaOH醇溶液+加热
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原理:有机物得氧或去氢 包括:
燃烧反应、被空气(氧气)氧化、(醇是去氢氧化) 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醛基的银镜反应和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 烯烃被臭氧氧化 (O3,Zn/HCl,双键断裂,原双键碳变为C=O)
④加成前后的有机物的结构将发生变化, 烯烃变烷烃,结构由平面形变立体形; 炔烃变烯烃,结构由直线形变平面形;
⑤加成反应是不饱和化合物的较特有反应, 另外,芳香族化合物也有可能发生加成 反应。
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 和H2加成的条件一般是催化剂(Ni)+加热 • 和水加成时,一般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
无机物/有机物
X2 HNO3 H2SO4
醇 HX 醇 酸溶液或碱溶液 碱溶液
H2O H2O
反应名称 卤代反应 硝化反应 磺化反应 脱水反应 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 水解反应 水解反应 水解反应 水解反应
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烷烃的卤代,苯系芳烃的卤代,苯酚的卤代。
有机化学反应及其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反应及其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
有机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制备、材料合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及其反应原理。
一、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指酸与醇在酸催化下发生的反应,生成酯和水。
酯化反应常用于酯的合成。
反应原理是酸催化下,酸与醇发生质子转移,生成酯。
酯化反应通常需要使用酸催化剂,如硫酸、磷酸等。
二、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有机化合物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键的形成,生成新的化合物。
加成反应常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
反应原理是通过共价键的形成,使反应物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化合物。
加成反应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烯烃的加成反应、醛酮的加成反应等。
三、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官能团被另一个官能团取代的反应。
取代反应常用于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反应原理是通过亲核试剂或电子试剂与反应物发生反应,将一个官能团取代为另一个官能团。
取代反应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烷基取代反应、卤代取代反应等。
四、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氧原子取代的反应。
氧化反应常用于氧化剂的应用以及有机物的功能化改造。
反应原理是氧化剂与反应物中的氢原子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产物。
氧化反应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醇的氧化反应、醛的氧化反应等。
五、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氧原子被氢原子取代的反应。
还原反应常用于还原剂的应用以及有机物的还原改造。
反应原理是还原剂与反应物中的氧原子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还原产物。
还原反应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酮的还原反应、羰基的还原反应等。
六、缩合反应缩合反应是指两个分子中的官能团发生反应,生成一个分子的反应。
缩合反应常用于合成大分子化合物或环状化合物。
反应原理是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学键,使反应物分子数减少。
缩合反应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醛酮的缩合反应、胺的缩合反应等。
总结起来,有机化学反应涵盖了酯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缩合反应等多种类型。
2024年高中化学竞赛大学有机化学课件6(附加条款版)

高中化学竞赛大学有机化学课件6(附加条款版)高中化学竞赛大学有机化学课件6一、引言化学竞赛作为高中阶段学生提高化学素养、培养化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参赛选手来说至关重要。
本课件旨在帮助高中化学竞赛选手更好地掌握大学有机化学知识,提高竞赛成绩。
二、有机化学基本概念1.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通常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2.有机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变化,包括合成、分解、取代、加成等。
3.有机化合物结构:碳原子之间的成键方式,包括单键、双键、三键以及环状结构等。
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根据分子结构、官能团、反应类型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三、有机化学基本反应1.烷烃的卤代反应:烷烃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卤代烷。
2.烯烃的加成反应:烯烃与卤素单质、水、卤化氢等发生加成反应,卤代烷、醇等化合物。
3.炔烃的加成反应:炔烃与卤素单质、水、卤化氢等发生加成反应,卤代烷、醛、羧酸等化合物。
4.醇的氧化反应:醇在酸性条件下与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铬酸等反应,醛、酮等化合物。
5.醛、酮的还原反应:醛、酮与还原剂如氢气、锂铝氢化剂等反应,醇。
6.羧酸的酯化反应:羧酸与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酯。
7.芳香烃的取代反应:芳香烃在一定条件下与取代基发生取代反应,取代芳香烃。
四、有机化学合成策略1.反应途径的选择:根据目标产物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反应途径。
2.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等条件,提高反应产率和选择性。
3.保护基的应用:在合成过程中,通过引入保护基,保护敏感官能团,提高反应可控性。
4.反应顺序的安排:合理安排反应顺序,避免不必要的副反应,提高合成效率。
五、有机化学竞赛实例分析1.合成题目分析:分析题目所给的反应物和产物,确定反应类型和合成路线。
2.反应机理探讨:根据反应类型,推导反应机理,理解反应过程。
3.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操作步骤,注意实验安全,提高实验技能。
2020高中化学竞赛有机化学第八章(羧酸)1

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有机化学
(基础版)
第八章 羧酸
2019.7
2020化学竞赛·有机化学(基础版)·第八章(羧酸)
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预赛、初赛(有机化学)基本要求(2020) 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烷、烯、炔、环烃、芳香烃、卤代烃、 醇、酚、醚、醛、酸、酯、胺、酰胺、硝基化合物、磺酸的系统命 名、基本性质及相互转化。异构现象。C=C加成。取代反应。芳环 香烃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则。芳香烃侧链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碳 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分子的手性及不对称碳原子的R、S构型 判断。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通式和典型物质、基本性质、 结构特征以及结构表达式。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化学的初步知 识(单体、主要合成反应、主要类型、基本性质、主要应用)。
命名:常见的酸由它的来源命名
例: HCOOH CH3COOH CH3(CH2)16COOH CH3(CH2)10COOH
蚁酸
醋酸
硬脂酸
月桂酸
系统命名: CH3CHCH 2CH2CH2CHCOOH
CH 3
CH 2CH 3
6-甲基-2-乙基庚酸
COOH
COOH
NO 2
3-硝基苯甲酸 (间硝基苯甲酸)
4-氯苯甲酸 (对氯苯甲酸)
2020化学竞赛·有机化学(基础版)·第八章(羧酸)
CCl3COOH Δ O
CH3CCH2COOH
CHCl3 + CO2
O
Δ
CH3CCH3 + CO2
COOH Δ O
O + CO2
2020化学竞赛·有机化学(基础版)·第八章(羧酸)
3)α -H的卤代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排酮肟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重排生成烃基酰胺的反应。
1886年由德国化学家.贝克曼首先发现。
常用的贝克曼重排试剂有硫酸、五氯化磷、贝克曼试剂(氯化氢在乙酸-乙酐中的溶液)、多聚磷酸和某些酰卤等。
反应时酮肟受酸性试剂作用,形成一个缺电子氮原子,同时促使其邻位碳原子上的一个烃基向它作分子内 1,2-迁移,其反应过程如下:贝克曼重排是立体专一性反应。
在酮肟分子中发生迁移的烃基与离去基团(羟基)互为反位。
在迁移过程中迁移碳原子的构型保持不变,例如:贝克曼重排反应可用于确定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工业上利用环己酮肟发生贝克曼重排,大量生-己内酰胺,它是合成耐纶6(见聚己内酰胺)的单体。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一种亲电试剂取代其它官能团的化学反应,这种被取代的基团通常是氢,但其他基团被取代的情形也是存在的。
亲电取代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性之一.芳香烃的亲电取代是一种向芳香环系,如苯环上引入官能团的重要方法。
其它另一种主要的亲电取代反应是脂肪族的亲电取代。
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是烯烃的加成反应,是派电子与实际作用的结果。
派键较弱,派电子受核的束缚较小,结合较松散,因此的作为电子的来源,给别的反应物提供电子。
反应时,把它作为反应底物,与它反应的试剂应是缺电子的化合物,俗称亲电试剂。
这些物质又酸中的质子,极化的带正电的卤素。
又叫马氏加成,由马可尼科夫规则而得名:“烯烃与氢卤酸的加成,氢加在氢多的碳上”。
广义的亲电加成亲反应是由任何亲电试剂与底物发生的加成反应。
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过程中,氢正离子首先进攻双键(这一步是定速步骤),生成一个碳正离子,然后卤素负离子再进攻碳正离子生成产物。
立体化学研究发现,后续的卤素负离子的进攻是从与氢离子相反的方向发生的,也就是反式加成。
如丙烯与的加成:→ 2第一步,电离生成H和离子,氢离子作为亲电试剂首先进攻双键,形成这样的结构:第二步,由于氢已经占据了一侧的位置,溴只能从另外一边进攻。
根据马氏规则,溴与2-碳成键,然后氢打向1-碳的一边,反应完成。
马氏规则的原因是,取代基越多的碳正离子越稳定也越容易形成。
这样占主导的取代基多的碳就优先被负离子进攻。
水、硫酸、次卤酸等都可以进行亲电加成。
霍夫曼降解反应概念及特点霍夫曼降解反应霍夫曼降解反应指的是酰胺与次氯酸钠或次溴酸钠的碱溶液作用时,脱去羰基生成少一个碳的伯胺反应:₂+ + 2——→₂2₃+ + H2O由于在反应及过程中由于发生了亲核重排,所以又称为霍夫曼重排反应,具有光学活性的基团在重排后构型不变。
[1]柯提斯重排反应柯提斯重排反应柯提斯重排反应是一类亲核重排反应,反应中,羧酸与叠氮化物作用生成酰基叠氮化物再重排为异氰酸酯,异氰酸酯水解得到少一碳的伯胺,该反应可用于几乎所有羧酸,是制备伯胺的方法之一。
施密特重排反应施密特重排反应施密特重排反应指的是叠氮酸和羧酸在路易斯酸或硫酸的催化下重排生成异氰酸酯并水解生成少一碳伯胺的反应。
在实际操作中,叠氮酸有毒且极易爆炸,因此往往使用叠氮化钠、硫酸和反应物在氯仿中进行反应,该反应的产率随碳链的增长而增大,简单的芳香族羧酸不太适用。
沃尔夫重排反应沃尔夫重排反应沃尔夫重排反应指的是重氮酮在氧化银或光照催化下重排生成烯酮的亲核重排反应,重排过程中生成酮碳烯。
沃尔夫重排反应生成的烯酮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与水、醇、氨等反应生成对应的羧酸或羧酸衍生物。
[1]沃尔夫重排是阿恩特-艾斯特尔特反应()的关键步骤。
脂肪族的亲电取代在脂肪族化合物的亲电反应中,亲电试剂进攻并取代反应物的一个官能团。
该反应与更为常见的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类似,只不过进攻基团是亲电试剂而非亲核试剂。
脂肪亲电取代反应也可分为两种机制,即1和2,这与脂肪亲核取代反应可分为1和2是类似的。
典型的脂肪族亲电取代反应包括:酮上α-氢的卤代反应卡宾对碳-氢键的插入反应亲电重排反应亲电重排反应亲电重排反应属重排反应()的一种,又称“正离子重排反应”指基团以缺电子的形式迁移到富电子中心的重排反应。
亲电重排多为1,2-重排反应。
[1]亲电重排反应发生时首先通过去质子化形成富电子中心,随后迁移基团发生重排。
常见的亲电重排类型包括·法沃斯基重排反应()·斯蒂文斯重排反应()·维蒂希重排反应()·弗瑞斯重排反应()亲核重排反应亲核重排反应又称“缺电子重排”属重排反应()的一种,指基团以富电子的形式迁移到缺电子中心的重排反应。
常见的亲核重排是1,2-重排。
[1][2]亲核重排反应发生时首先形成碳、氮、氧的缺电子活性中心,随后迁移基团发生重排。
常见的亲核重排类型包括缺电子碳链的重排·拜耳-维利格氧化重排反应()·瓦格纳-迈尔外因重排反应()·捷米扬诺夫重排反应()·氢过氧化物重排反应()·贝克曼重排反应()·频哪醇重排反应()·苯偶酰重排反应()·达金反应()碳烯与氮烯的重排·霍夫曼降解反应()·柯提斯重排反应()·施密特重排反应()·沃尔夫重排反应()·洛森重排反应()立体化学亲核重排过程中迁移基团的光学活性保持不变双分子消除反应双分子消除反应(又名E2反应,E代表,而2代表反应速率受到二个化合物浓度的影响),为消除反应的一项反应机构,由于反应为一步形成,与二种反应物浓度皆有关,在反应动力学上是属于二级反应,故又称为“双分子消除反应”。
上图乙醇作为碱攻击β-氢。
溴带着共用电子对在离去基作用下离去,而氢以质子的方式离去。
如同2反应,反应由一步完成,但不同的是由碱来拉走质子,而并不是当作亲核试剂,碱进攻β-氢,并与离去基同时离去,生成烯烃。
而由于反应为一步完成,与二种反应物浓度皆有关,在反应动力学上是属于二级反应。
而因为E2反应不需侵入重围,攻击之中的碳原子,只需从旁拉走一个质子,因此立体阻碍在此并不如2反应般发生影响,因此在一、二、三级受质皆可发生反应,而因为E2反应不会产生碳阳离子,故不会发生重排现象。
E2反应为一步反应,因此碱的强弱对其反应速率有很显著的影响,越强的碱能使反应进行越快,而对于离去基来说,E2反应需要好的离去基方能进行反应,但离去基E2反应与2反应的比较:E2反应2反应反应类型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反应级数二级反应二级反应立体障碍不受影响受影响亲核试剂随试剂碱度上升而反应增快随亲核基强度上升而反应增快离去基离去基越好反应越快离去基越好反应越快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是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硝基(2)的反应过程。
脂肪族化合物硝化时有氧化-断键副反应,工业上很少采用。
硝基甲烷、硝基乙烷、1-和2-硝基丙烷四种硝基烷烃气相法生产过程,是30年代美国商品溶剂公司开发的。
迄今该法仍是制取硝基烷烃的主要工业方法。
此外,硝化也泛指氮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
硝化反应是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硝基(2)的反应过程。
脂肪族化合物硝化时有硝化反应的反应式氧化-断键副反应,工业上很少采用。
硝基甲烷、硝基乙烷、1-和2-硝基丙烷四种硝基烷烃气相法生产过程,是30年代美国商品溶剂公司开发的。
迄今该法仍是制取硝基烷烃的主要工业方法。
此外,硝化也泛指氮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
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是芳烃的硝化,以硝基取代芳环()上的氢,可用以下通式表示:─3→─22O硝化方法(1)稀硝酸硝化一般用于含有强的第一类定位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反应在不锈钢或搪瓷设备中进行,硝酸约过量10~65%。
(2)浓硝酸硝化这种硝化往往要用过量很多倍的硝酸,过量的硝酸必需设法利用或回收,因而使它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3)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当被硝化物或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为固体时,常常将被硝化物溶解于大量浓硫酸中,然后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进行硝化。
这种方法只需要使用过量很少的硝酸,一般产率较高,缺点时硫酸用量大。
(4)非均相混酸硝化当被硝化物或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都是液体时,常常采用非均相混酸硝化的方法,通过强烈的搅拌,使有机相被分散到酸相中而完成硝化反应。
(5)有机溶剂中硝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用不同的溶剂,常常可以改变所得到的硝基异构产物的比例,避免使用大量硫酸作溶剂,以及使用接近理论量的硝酸。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酸、乙酸酐、二氯乙烷等。
硝基苯的生产将苯、混酸和循环废酸分别经过转子流量计连续地送入第一硝化反应器,反应物流经第二和第三硝化反应器后进入连续分离器。
分出的硝基苯经水洗、碱洗、水洗、蒸馏即得工业品硝基苯。
分出的废酸一部分作为循环废酸送回第一硝化反应器,以吸收硝化反应释放的部分热量并使混酸稀释,以减少多硝基物的生成。
大部分废酸要另外浓缩成浓硫酸,再用于配制混酸。
硝基烷烃的生产烷烃硝化采用气相反应,将预热后的丙烷与液体硝酸同时送入反应器,在370~450°C和0.8~1.2条件下反应,反应在绝热反应器中进行。
利用过量的丙烷和酸的汽化移走反应热。
硝化产物经冷凝,液相产物先经化学处理再精制得四种硝基烷烃成品,气相产物分别送丙烷和氧化氮回收系统。
过程特点硝化要求保持适当的反应温度,以避免生成多硝基物和氧化等副反应。
硝化是放热反应,而且反应速率快,控制不好会引起爆炸。
为了保持一定的硝化温度,通常要求硝化反应器具有良好的传热装置。
混酸硝化法还具有以下特点:①被硝化物或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是液态的,而且不溶于废硫酸中,因此,硝化后可用分层法回收废酸;②硝酸用量接近于理论量或过量不多,废硫酸经浓缩后可再用于配制混酸,即硫酸的消耗量很小;③混酸硝化是非均相过程,要求硝化反应器装有良好的搅拌装置,使酸相与有机相充分接触;④混酸组成是影响硝化能力的重要因素,混酸的硝化能力用硫酸脱水值()或硝化活性因数()表示。
是混酸中的硝酸完全硝化生成水后,废硫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比。
是混酸中硝酸完全硝化生成水后,废酸中硫酸的计算质量百分浓度。
高或高表示硝化能力强。
对于每个具体硝化过程,其混酸组成、或都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它们的适宜范围。
例如苯硝化制硝基苯时,混酸组成(%)为:H2446~49.5,344~47,其余是水,2.33~2.58,70~72。
硝化反应器硝化过程在液相中进行,通常采用釜式反应器。
根据硝化剂和介质的不同,可采用搪瓷釜、钢釜、铸铁釜或不锈钢釜。
用混酸硝化时为了尽快地移去反应热以保持适宜的反应温度,除利用夹套冷却外,还在釜内安装冷却蛇管。
产量小的硝化过程大多采用间歇操作。
产量大的硝化过程可连续操作,采用釜式连续硝化反应器或环型连续硝化反应器,实行多台串联完成硝化反应。
环型连续硝化反应器的优点是传热面积大,搅拌良好,生产能力大,副产的多硝基物和硝基酚少。
产品用途硝基烷烃为优良的溶剂,对纤维素化合物、聚氯乙烯、聚酰胺、环氧树脂等均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并可作为溶剂添加剂和燃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