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行业分析

宏观经济行业分析

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宏观经济行业分析是研究宏观经济环境对各行业发展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在经济学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结合特定行业的实际情况,对某一特定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宏观经济环境是指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金融市场、人口结构等。

了解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是进行行业分析的基础。

以下是对宏观经济环境进行的分析。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增长快的国家,各个行业的市场规模也会相对较大,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也会相对较高。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通货膨胀率高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3.利率:利率是宏观经济环境中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利率会增加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低利率则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汇率:汇率是宏观经济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对有着外贸依存度高的行业影响更大。

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进出口成本,从而影响行业的发展。

5.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如减税、减费、优惠贷款等政策,都会对某些行业产生积极影响;相反,政府出台的限制性政策则会对某些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二、特定行业的发展以互联网行业为例,我们将结合以上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剖析。

互联网行业是近年来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行业之一。

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创业和发展互联网的政策,也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然而,互联网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第15章稳定化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inside and outside lags)答:内在时滞是经济冲击与对这种冲击作出反应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

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决策者需要时间,首先认识到冲击已经发生,然后实施适当的政策。

外在时滞是政策行动与其对经济产生影响之间的时间。

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支出、收入和就业。

内在时滞是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核心问题,这种情况在美国特别明显。

在美国,支出或税收变动需要总统和参众两院的批准。

缓慢而烦琐的立法过程往往引起延误,这使财政政策成为稳定经济的一种不准确的工具。

在像英国这样的议会制国家,内在时滞较短,因为在那里执政党往往可以更迅速地实施政策改变。

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得多,因为中央银行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决定并实施政策变动,但货币政策有相当长的外在时滞。

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供给,从而改变利率,利率又影响投资来发生作用。

但是,许多企业提前很长时间作出投资计划。

因此,人们认为在货币政策作出变动6个月之后才会影响经济活动,即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很长。

2.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答:自动稳定器是指在对税收和财政支出作出一定的制度安排的前提下,财政对社会经济具有内在的自动稳定的功能。

财政的自动稳定功能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1)自动调整的税收。

在现代税制中,所得税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所得税一般是实行累进税率的。

2015 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5 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5年,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
经济增速 %
全球 发达经济体 美国 欧元区 日本
2014F
3.3 1.8 2.2 0.8 0.9
2015F
3.8 2.3 3.1 1.3 0.8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中国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南非 东盟5国
4.4 7.4 0.3 0.2 5.6 1.4 4.7
5.0 7.1 1.4 0.5 6.4 2.3 5.4
• 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新增就业人数 增加,薪水增幅也在扩大,油价暴跌至5年 多新低,都增强了人们的消费信心。
• 消费支出作为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方,占 • 美国经济总量约70%,2014前三季度增速分 别为 1.2%、2.5% 和 3.2% ,消费支出的持续 增长表明支撑美国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不 断增强。
欧元区:面临通货紧缩威胁,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 2014年,欧元区的增长低迷态势已经从外围 • OECD表示,欧元区或许已滑入持久 国家蔓延至核心国家,德国投资率长期不振、 性的停滞陷阱,若经济增长停滞或 法国结构改革屡屡延迟、意大利主权债务高 企,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脆弱,低通胀率 令通货紧缩风险阴影不散。 • 低通胀伴随着高失业率,欧元区年平均失业 通胀预期进一步降温,则将面临通
一、国际经济形势 总体判断
2015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复苏态势,但各经济体复苏进度分化 明显。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逐步回归稳定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 持续低迷、通缩压力凸显;日本经济大幅波动、自主增长动力不足。 新兴经济体受外部环境不利、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双重影响,经济增速 在调整中走低。地缘政治危机和突发事件对一些国家经济增长造成严 重干扰,也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商品价格形成冲击,埃博拉疫情阻碍部 分西非国家经济复苏。IMF将全球正在继续的复苏定义为不均衡的复 苏,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8%,全球复苏的步伐令人失望,全 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分析

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分析

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分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是影响经济的两大关键因素,不仅对经济市场有直接的影响,也对个人的生产和消费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至关重要。

首先要谈到的是宏观经济环境,指的是经济体系的宏观环境和前景,通常是指GDP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率、货币政策、国际贸易、社会保障、税收政策等因素。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例如,一国的 GDP 增长率决定了该国的经济活动能有多少投资和支出,处于高增长区的国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资,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强制力。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决策者和监管机构控制经济环境的重要手段,与经济环境息息相关。

宏观经济政策通常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央行得设定利率和货币政策目标,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银行业务和目标利率等措施,以确保通货稳定。

财政政策指的是政府制定的预算、税收和投资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产业政策就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规划、发展和优化产业布局等,以鼓励产业发展、提高竞争力、增加就业和促进创新。

最近几年,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得更加复杂。

例如,全球化、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和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对产业布局和市场变化产生深远影响。

政府和企业也需要考虑如何应对这些新趋势,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除此之外,每个人的消费选择和职业决策也是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重要因素。

例如,人们的支出选择和借款方式可能会受到物价变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影响。

在职业层面上,技能短缺和市场需求也可能会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薪资发展。

总之,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主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政府、企业、个人都需要积极了解、分析和应对这些影响。

对于个人而言,需要时刻关注经济环境信息,合理规划和调整自己的消费和职业决策;对于企业而言,要有一个清晰的产业政策,先进的技术和科研机制,以及迅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对于政府而言,要注重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监管和推动创新,以更好地服务民众和发展经济。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doc 15)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doc 15)

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doc 15)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新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大的结构调整,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局限性。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变迁及宏观政策进行评价,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三次重大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第一次是"一五"计划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的调整时期,第三次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三次调整都有各自所针对的背景。

对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变迁及宏观政策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一、建国初期至"一五"时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建国初期,对旧中国沿续下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经济结构,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进行了较为彻底地改革与调整。

在所有制方面,经过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发展国营经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并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产业结构方面,虽然尚未完全解决旧中国极不合理的结构性矛盾,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并从方针政策上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营方向,使一、二、三次产业均有很大恢复与发展。

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事权的需求大大高于财权的供给,对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来说,主要不是协调不协调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恢复和发展的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事关国家安危的战略性产业,中国又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农业大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支配地位的农业所有制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2年,农业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326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483.9亿元,提高48.5%,斗目标。

在工业化方面构成基本任务的建设项目有: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建设单位为中心的和由限额以上的694项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项目,这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打初步基础的内容。

《宏观经济学》课件1

《宏观经济学》课件1
7
1、LM曲线位置不变、IS曲线斜率变化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IS陡峭,IS移动时收入变化大,利率变化大,财政政策效果大 ❖IS平坦,IS移动时收入变化小,利率变化小,财政政策效果小
r
IS' LM
IS
r1 r0
E
E' E"
(陡峭

y0 y2 y3
y
(a)政策效果大
r
LM IS'
IS
r1 r0
E'
r
IS IS′
LM
r0 O y0 y1
y
17
IS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LM水平,货币需求 r
的利率弹性h→∞ ,由
m=L=ky-hr可知,货币 供给量增加不会降低r
r0
和促进i,对于收入没 有作用。货币政策无效
r1
O
IS E0 LM LM′
E1
y y0
18
三.挤出效应 Crowding out effect
IS2
y2-y1<y3-y1
y1y2 y3
y
货币政策效果因IS的斜率而有差异
26
❖证明:
❖IS曲线越平缓,可知d值越大,由 r a e 1 y
❖和i=e-dr可知:
d
d
❖利率r变动一定幅度将引起投资i较大幅度的反向变动 (称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当货币供给量 m的增加导致利率r下降时,投资i将增加许多,国民收 入y水平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大。
❖货币供给增加
❖LM平坦,货币政策效 果越小。
❖LM陡峭,货币政策效 果越大。
r% IS1
IS
LM1 LM2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五章 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五章  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Δm·1/ 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陡峭,IS也陡峭;B.LM和IS一样平缓;C.LM陡峭而IS平缓;D.LM平缓而IS陡峭。

解答:C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陡峭而IS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C.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

解答:C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 g·ΔG(k 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平缓而IS陡峭;B.LM垂直而IS陡峭;C.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

解答:A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解答:B5.“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解答:C6. 假设LM方程为y=500亿美元+25r(货币需求L=0.20y-5r,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

(1)计算:1)当IS为y=950亿美元-50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40亿美元-10r,税收t =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和2)当IS为y=800亿美元-25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10亿美元-5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情况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0
950 1010 y
图16-3(a)
0
950 993
y
图16-3(b)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由L=M 的条件易得LM′的方程:y=850+20r 与〔a〕、〔b〕 中的IS方程联立,可求得各自新均衡点的均衡收入和 利率〔如上图〕:
〔a〕r = 8,y = 1010; 〔b〕r = 7.1,y =992.9
〔2〕货币供给增加至220亿美元后,由L=m,得 0.20y=220,即y=1100
此即新的LM曲线,即LM曲线向右移动100单位
容易求出新均衡点E,对应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y=1100,r=4
又易得,c=100+0.8yd=980亿美元,i=140-5r=120 亿美 元。
r LM LM′
8E
4E′
〔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解:〔1〕L=0.20y,m=200,根据L=m的均衡条件,易得LM 方程:Y=1000
c=100+0.8y,i=140-5r,根据y=c+i的均衡条件,易得IS方 程:y=1200-25r
如以下图所示,LM曲线垂直于轴,易知均衡收入和均衡 利率分别为1000亿美元和8%。
〔1〕试求图〔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即从150亿美元增加 到17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LM'曲线 ,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这条LM'相交所得 均衡收入和利率;
〔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利率下 降更多些,为什么?
解: 〔1〕解方程组 〔a〕 y= 750 + 20r
11、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0 y,货币 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 0.8yd,投 资i=140美元 - 5r。

2011—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文献综述

2011—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文献综述

2011—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文献综述小组作业摘要本文以中国宏观经济为研究对象,对2011年-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以时间顺序厘清近五年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对以上所指5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回顾,对各学者的观点按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宏观经济政策、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分析、创新驱动战略几个方向进行整理综合。

综述过程中,笔者给出了适当的述评,并在文章末尾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一、引言2011年以来,在实体经济放缓,金融资源的错配与金融价格的扭曲快速恶化,资金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大幅度弱化,虚拟经济大量侵蚀实体经济的利润,上游垄断性基础产业大量侵蚀下游生产性产业利润,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环境和财务绩效等方面发生分化。

中国经济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如期的结构调整,刺激计划带来的后遗症在开始大规模显现,需求结构、供给结构、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并没有出现改善的迹象,中国宏观经济所固有的结构刚性有所强化。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动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当前中国经济处在企稳回升过程中,但基础尚不牢固.回顾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30余年的“结构性增速”逐步转向“结构性减速”轨道。

在过去五年中,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从重经济增长速度,切实转变到全面提升质量、微观经济效率、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上;我国经济运行的指导方针从“平稳较快”转变到“稳速增效”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从侧重需求管理,转变到全面供给管理上。

二、正文(一)经济增速放缓从2011年至今,我国宏观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宏观经济进入了失衡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既有通胀的潜在压力,又有经济下行的严峻威胁,是双重风险并存。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1)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1)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1)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减少政府支出B.增加财政支出C。

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税收2.在()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

A.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也有敏感性B. 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也对利率缺乏敏感性C。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缺乏敏感性D. 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具有敏感性3.如果中央银行在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 )。

A。

利率必然上升 B.利率必然下降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 D。

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4.若随着政府支出增加,实际收入增长而利率下降,则()。

A.IS曲线必然垂直B. LM曲线必然垂直C. 中央银行必然同时增加了货币供给D。

中央银行必然同时减少了货币供给5.在下述()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B。

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6.下列( )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7.经济过热时期,政府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则LM曲线左移,如果要使得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要()。

A.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陡峭B.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8.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当( )曲线水平,则( )政策完全无效。

A。

LM,财政 B.LM,货币C。

IS,财政 D。

IS,货币9.货币需求( )时,对于给定的货币供给增加量,利率将下降得( )。

A。

越富有弹性,越多 B.越平坦,越多C.越陡峭,越少D.越缺乏弹性,越多10.人们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五章 笔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五章 笔记
3、货币政策作用存在外部时滞
美国的货币政策滞后性为6—18个月,而我国的货币政策时间的滞后性为7—24个月。
4、资金的国际性流动影响政策效果
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总价值/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MV=PT-->费雪方程式
M: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V: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P:一般价格水平
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4、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挤出效应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IS曲线的中国特色:
我国的IS曲线与IS-LM模型的描述没有明显的不同,只是更加陡峭一些而已,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比较小,储蓄水平相对较高(意味着MPC的下降)。
一:
从IS-LM曲线上可以看出的效果:IS曲线平缓,则挤出效应大;IS曲线陡峭,则挤出效应小
政府投资增加,导致利率增加,使IS曲线越平缓,使d越大,导致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所以利率稍一提高,那么投资的减少就会很大,由此而得出如果挤出效应越大,那么政策效果就越小。
二:
LM曲线越平缓,则挤出效应小;LM曲线陡峭,则挤出效应大。
三:两个极端:1.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最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2.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最有效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通货膨胀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扩张的货币政策往往不明显
紧缩性货币政策较适用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而不适用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2、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货币幻觉: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府对策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府对策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府对策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偏冷,有的认为过热,有的认为发展态势良好。

这种对经济形势看法的不同体现到宏观经济政策上,就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

为了使人们了解相关各方的观点和理由,现将近期人们的有关讨论综述如下。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情况1.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丛明认为,近几年来,特别是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保持既快又稳的好势头,经济增长呈现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

当前经济形势是这三年来最好的,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

2006年的经济形势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

从经济上行的趋向看,投资需求膨胀的危险依然存在,投资表现为投资规模大、投资增幅高、新开工项目多、能源资源供应偏紧。

从经济下行的趋向来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逐渐显露,并由工业消费品向基础产品扩张,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铁合金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两种趋向同时并存,近期过热反弹的影响要大一些,经济下滑的影响稍远一些,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果对经济过热趋向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大起之后必然是大落,经济发展就会付出较大的代价;但如果措施过急过快,容易导致“硬着陆”,造成经济下滑。

2.我国宏观经济出现过热。

一些人士认为,我国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猛、外贸收支不平衡加剧三大问题,表明我国经济需要继续紧缩。

2006年1-5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幅30.3%。

这是自2004年实施宏观调控后,固定资产投资再次迈过30%的关口。

同时,人民币贷款余额的5月份数据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6%,创下23个月以来的新高。

为了防止贷款继续高增,中央银行宣布自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贷款利率从5.58%提高27个基点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提高。

随后,央行要求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者是变相担保。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2015证券投资分析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知识点: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定义: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

财政政策是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经济、与货币政策并重的一项手段。

● 详细描述: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

这些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协调使用例题:1.()是财政政策手段。

A.公开市场业务B.利率调整C.转移支付D.放松银根正确答案:C解析: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

2.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

A.再贴现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转移支付制度正确答案:D解析:其他三项为货币政策手段。

3.税收对宏观经济具有调节()的功能。

A.国际收支B.社会总供求结构C.货币供应量D.收入分配正确答案:A,B,D解析:考察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中的税收。

4.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

A.国家预算B.财政补贴C.转移支付D.增加外汇储备正确答案:A,B,C解析: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

5.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可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赤字,增加公开市场上出售国债的数量,减少财政补贴等方法加以解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紧缩的财政政策将使得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证券市场也将走弱,这预示着未来经济将减速增长或走向衰退;而扩张的财政政策将刺激经济发展,证券市场将走强,这预示着未来经济将加速增长或进入繁荣阶段。

6.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将某一行业的资金转移到另一行业,以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财政将集中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按一定的标准拨付给地方财政的一项制度。

宏观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现状及可采取的宏观政策

宏观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现状及可采取的宏观政策

本来我是要继续谈关于“共卖品”的问题,我感觉这种物品很有意思,是要深入展开一下的,但一个将要考研的学生传过来一个宏观经济学试题要我找人解答,本来我向来讨厌接这种题目,但这次却改变主意要替同学解题,原因有二,一是自己就是教这门课的,不好意思叫别人做,二来一看题目还合乎自己的胃口,并非那种解解联立方程组求什么什么均衡点之类的无聊题目,于是就决定放“共卖品”到明天再谈,先为同学解题。

同学传过来的题目是:试用你所学过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分析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国家可以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并分析这些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简要解答如下:一、当前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可以用“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这几个字表达,各种表示经济增长的指标都快速下滑。

一些背景性的特征有:(1)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外需严重萎缩,导致我国沿海地区很多接单工业陷入困境甚至停产、破产,进而影响到国内其他产业的需求;(2)接单工业困境导致大量农民工工资收入减少甚至失去工作,收入的减少进一步导致消费需求减少;(3)物价指数涨幅快速回落到了较低水平。

(4)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已经由2007年10月份最高点大幅下降了大约70%;(5)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调低了2009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出“保八争九”,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措施是国务院的“四万亿”刺激经济两年计划。

(6)央行2008年8、9月份以来已经连续多次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这与央行在2007末至20 08年上半年连续提高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形成鲜明的反差,这说明央行已经意识到了经济形势的严峻性。

二、国家可以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一)扩大总需求的政策扩大总需求的政策亦即使得AS-AD模型中的总需求曲线向由移动的政策。

通常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货币政策。

按照IS-LM模型,政府要刺激经济增长,在物价水平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即短期内,可以通过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使得LM曲线右移,从而使得均衡产量扩大。

宏观经济学习题解析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习题解析ppt课件

(4)无论i 100或50,BS不变 ty g tr 300 200 62.5 37.5
(5)若i 50, g 250, y 1200,则BS ty g tr 12.5
8
(6)从表面上看来,预算盈余 BS 的变化似乎可以成为对经济中财政政策方向 的检验指针,即预算盈余增加意味着紧缩的财政政策,预算盈余减少意味着扩 张的财政政策。然而,如果简单地利用 BS 去检验财政政策就不正确了。这是 因为,自发支出改变时,收入也会改变,从而使 BS也发生变化。在本题中,当 投资从 50 增加到 100 时,尽管税率 t 和政府购买 g 都没有变化,但预算盈余 BS 从赤字(-12.5)变为了盈余(18.75),如果单凭预算盈余的这种变化就认 为财政政策从扩张转向了紧缩,岂不是错误了吗?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BS*衡 量的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上的预算盈余,充分就业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稳定的量, 在此收入水平上,预算盈余增加了,则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反之,则是扩张的 政策。在本题(4)中,充分就业收入 y*=1200,当 i=50 时,充分就业预算盈 余 BS*为 37.5,当 i=100时,由于财政收入和支出没有变化,故用 y*衡量的 BS*也没有变化,仍等于 37.5。但在本题(5)中,由于 tr*未变,但 g从 200 增 至 250,故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减少了,从 37.5 变为-12.5,因此,显示出财政扩 张。所以我们要用 BS*而不用 BS 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
6
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政府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3)消费支出
(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 致?2)政府税收增加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1)缓和了经济萧条但 增加了政府债务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我国经济增速正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10.6%下降至2014年的7.4%。

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同比增速均为7.0%,环比增速分别为1.4%和1.7%,同比和环比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速中枢进一步下移。

另外,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设定为7%。

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内外部需求均不旺盛的情况下,各界已对我国经济增长中枢继续下移的预期达成一致。

目前,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的矛盾依然严重,而且制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强,消费和进出口难以保持2012年之前的增速水平,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调已成事实。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直在枯荣线附近徘徊,且一直未出现明显反弹趋势,反映出生产环节需求持续疲弱,且无明显改善迹象。

其中,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在去年年底跌至枯荣线以下之后,始终没有反转至枯荣线以上,而且持续下跌至4月的48.1,5月该指数较之前虽有所增加,但6月出现反复,下跌至48.2。

新订单指数虽然位于枯荣线之上,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新订单指数亦持续走低。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内部需求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在外需增长没有显著改善的背景下,内需增长已持续下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均低于市场预期,而且剪刀差继续呈现扩大趋势。

进入2015年PPI 同比增速屡创五年新低。

自2012年3月以来PPI连续40个月呈负增长趋势,虽然在2014年中跌幅有所收窄,但是2014年三季度跌幅再次扩大且持续至今。

即便今年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升,但我国PPI价格依然呈现负增长,且跌幅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由此可见,我国国内市场需求仍旧不足,部分产业产能过剩,而去库存步伐仍较缓慢。

与此同时,CPI同比增速亦持续下降,从2013年10月的3.2%下降到2015年6月的1.4%。

财务管理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

财务管理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

4
需求管理方法------“相机决策”方法
“相机决策”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
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 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措施。 需求管理通过“相机决策”的宏观财政政 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得以实施。
2024/7/17
5
第二节、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一 财政政策与财政政策工具
LM1
IS曲
线的斜率
IS
LM2 越小,即
E1 2024/7/17
投资对利
r1 r2
率的反应
E2
越敏感,
货币政策
的效果就
越大。
0
Y1
Y2
Y 27
LM形状不变
• IS越陡峭,LM的移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 越小.即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 IS越平坦,LM的移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 越大.即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
E2
政府支出增加→ 国 r2 民收入增加→实际货 r1
E1
币需求增加→利率上
升→私人投资和消费
减少。
2024/7/17
0
Y1
Y2 Y3 Y
挤出效应: Y3-Y2
13
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 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 挤出效应的大小。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三个因素: 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d。 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k。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h。 所以,挤出效应的大小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相关。(即(1-b)/d 与 k/h相关)
2024/7/17
32
r
IS2 IS2
r
IS1 IS2
2024/7/17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5章  稳定化政策)

第5篇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第15章稳定化政策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如果消费者能对收入变化及时地调整他们的消费水平,那么对经济就起到内在稳定的作用。

()【答案】F【解析】自动稳定器是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在必要时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政策。

消费者能对收入变化及时地调整消费水平,说明他们具有理性预期,对经济并无内在稳定作用,而是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失效。

2.累进税收体系下的税收收入在经济扩张时期会自动增加,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会自动减少。

()【答案】T【解析】自动稳定器是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在必要时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政策。

3.卢卡斯批评的实质是,传统计量模型不包括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其结果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答案】T【解析】卢卡斯认为预期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当政策制定者估计任何一种政策变动的效应时,他们需要知道人们的预期会如何对政策变动作出反应,而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对预期的影响。

在传统的标准宏观计量经济模型中所采用的是适应性预期,未考虑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因此其结果的可靠性就应该受到质疑。

4.中央银行宣布将采取有力措施降低通货膨胀率,当公众相信了这一宣布并付诸于他们的行动时,不再实施宣布的政策可能对公众更有利。

()【答案】T【解析】当公众相信了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他们都会预期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此时政府不再采取降低通胀率的政策措施,而是谋求失业率的降低,对公众而言是有利的。

5.如果中央银行适当地利用政策手段,它能够使经济始终有效地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 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 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两者实质:均通过影响R、C和I,进而影响 AD,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广义宏观政策还包括 产业政策 收入分配政策 人口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手段 经济手段(间接) 经济手段(间接) 法律手段(强制) 法律手段(强制) 行政手段(直接) 行政手段(直接)
y0 y1 r r1 r0 r2 E1 E0 E2 LM1 LM2 IS2 IS1 y2 y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2.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2.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 Ⅰ 产出 利率
扩张性财政 紧缩性货币 不确定 Ⅲ:不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扩 , 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 Ⅰ:不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 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 张性货币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而衰退。 张性货币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而衰退。 Ⅱ 紧缩性财政 紧缩性货币 不确定 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经济严重萧条,膨胀性财政增加总需求, IV:严重通货膨胀,紧缩货币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 严重通货膨胀,紧缩货币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 Ⅱ 经济严重萧条,膨胀性财政增加总需求,扩张性 Ⅲ 紧缩性财政 扩张性货币 不确定 货币降低利率。 货币降低利率。 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高。 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高。 Ⅳ 扩张性财政 扩张性货币 不确定
∆y1 ∆y2 ∆y3 ∆y4
r IS3 IS2 IS1
LM1
LM2
y
货币政策效果图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2.IS对 2.IS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IS
LM不变,IS形状变化 LM不变,IS形状变化 不变 IS越 IS越陡,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IS越平, IS越平,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越平
IS2 r LM2 LM1
r E2 E0 IS1 y0 y1 y IS2 E0 IS1 y0 y1 凯恩斯陷阱 y r E2 IS2 LM
小结: 小结:财政政策效果
IS越陡, LM越平, IS越陡,或LM越平,财政政策 越陡 越平 效果越大;反之亦然。 效果越大;反之亦然。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3.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 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 ):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R IS r1 r0 LM
O
Y
1.加息:2007年历次加息对股市影响 1.加息:2007年历次加息对股市影响 加息
时间 存贷利率 下个交易日或当天 沪市表现 3.18 0.27 涨83.96。至5.19从2900点涨至 点涨至4000点! 。 R 从 点涨至 点
5.19 7.20 8.21 9.15 12.20
小结: 小结:货币政策效果
LM越陡, IS越平, LM越陡,或IS越平,货币政策 越陡 越平 效果越大;反之亦然。 效果越大;反之亦然。
IS1
∆y1 ∆y1
y
货币政策效果
小结: 小结:货币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 IS
IS越陡, LM越平, IS越陡,或LM越平,财政 越陡 越平 政策效果越大。 政策效果越大。
中国 经济 的 关键 问题
♣ C+I+G+(X-M)=C+S+T C+I+G+(X♣ I + G + (X-M) = S + T (X♣ S + (T-G) - I = X – M (T♣储蓄余额>0 储蓄余额>0 ♣储蓄余额越大 ♣内部失衡(S≠I)
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越多 外部失衡(M≠X)
过剩的国内生产能力必然寻求 外需以保持平衡!!! 外需以保持平衡!!! 外需以保持平衡
货币战争之人民币能否称霸世界
/v_show/id_XODM2MTM1NTY=.html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策
金融危机的演进 金融危机的原因 金融危机的对策 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金融危机的演进
1.次贷风波和金融衍生品 1.次贷风波和金融衍生品 次贷 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定时炸弹 2.五大投行引发金融海啸 2.五大投行引发金融海啸 五大投行的命运 各国救市
五大投行全军覆灭
2008.6.1,摩根大通以2.37亿美元收购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 ,摩根大通以 亿美元收购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 总资产$ 亿 最高股价170美元收购价$2 ) 美元收购价$ (总资产$395亿,最高股价 美元收购价 9.9布什政府刚刚宣布接管“二房”,9.14,美国银行以$440 布什政府刚刚宣布接管“二房” 布什政府刚刚宣布接管 ,美国银行以$ 亿收购美林证券公司(第三)。 亿收购美林证券公司(第三)。 9.15,雷曼兄弟公司( 9.15,雷曼兄弟公司(158年,第四)申请破产保护和重组。 年 第四)申请破产保护和重组。 9.16,AIG(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向美联储寻求贷款支 ,AIG( ),向美联储寻求贷款支 联储提供$850亿贷款,政府持有其近 %的股份。 亿贷款, 持,联储提供 亿贷款 政府持有其近80%的股份。 其后,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告急, 其后,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告急,最终由美联储批准改为传统 摩根斯坦利告急 的商业银行控股公司,被纳入政府监管。 的商业银行控股公司,被纳入政府监管。 到此,美国金融系统最引以为豪、 到此,美国金融系统最引以为豪、原本意义上的五大投行已 全军覆没了。 全军覆没了。
r
y0
y1 LM
y
IS2 IS1 Y0 y1 y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2.LM对 2.LM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LM
IS不变,LM形状变化 IS不变,LM形状变化 不变 LM越陡, LM越陡,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越陡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财政政策无效 LM越平, LM越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越平 凯恩斯陷阱: 凯恩斯陷阱:财政政策最有效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经济严重萧条时,如何进行政策操作? 1.经济严重萧条时,如何进行政策操作?
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C+I) IS右移 右移, G(C+I) , IS右移, Y ,失业减少, 失业减少, 导致挤出效应。 但R ,导致挤出效应。 如何抑制利率上升, 如何抑制利率上升,避免挤 出效应呢? 出效应呢? 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LM右移 右移, LM右移,R Y
2.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正面)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正面)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政策种类
减少所得税 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 投资津贴 扩大货币供给
利率
消费
投资
GDP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r LM E2 E0 IS1 IS2
1.IS对 1.IS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IS
LM不变,IS形状变化 LM不变,IS形状变化 不变 IS越陡, IS越陡,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越陡 IS越平, IS越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越平
△r
r1
△y1 △y2
y1
△y3
y2
y3
y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1.LM对 1.LM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LM IS不变,LM形状变化 IS不变,LM形状变化 不变 LM越陡, LM越陡,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越陡 LM越平, LM越平,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越平 凯恩斯陷阱: 凯恩斯陷阱:货币政策无效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货币政策最有效
货币政策效果 LM
LM越陡, IS越平, LM越陡,或IS越平,货币 越陡 越平 政策效果越大。 政策效果越大。
谁越陡或对方越平,谁越有效;反之亦然。 谁越陡或对方越平,谁越有效;反之亦然。
小结: 小结:货币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 IS
IS越陡, LM越平, IS越陡,或LM越平,财政 越陡 越平 政策效果越大。 政策效果越大。
Y
2.存款准备金率 2.存款准备金率:
2003.9 07年底,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次 2003 9-07年底,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5次,由6% 14.5% 年底 股市: 年底1300点一路上涨到 年底的 点一路上涨到07年底的 股市:2003年底 年底 点一路上涨到 年底的6100多点 多点
1.理论分析框架- 1.理论分析框架-四部门模型 理论分析框架
经济形势, 经济形势,用所学过的经济学原理评价 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对外经贸: 对外经贸:中国经济融入世界
/gate/big5//video/200812/05/content_10459534.htm
低价 竞销
依赖 出口
降低出 口依赖
内需 增加
四部门模型和IS-LM模型 模型 四部门模型和
四部门分析是基本分析 IS-LM是一种技术分析 IS-LM是一种技术分析
IS-LM模型总结 模型总结
财政(货币)政策:通过变动税收或支出( 财政(货币)政策:通过变动税收或支出(货币供应
量)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效果 LM
LM越陡, IS越平, LM越陡,或IS越平,货币 越陡 越平 政策效果越大。 政策效果越大。
谁越陡或对方越平,谁越有效;反之亦然。 谁越陡或对方越平,谁越有效;反之亦然。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3.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通胀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显著。但衰退时, 通胀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显著。但衰退时, 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2)增减货币供给会影响利率,须以货币流通速度 增减货币供给会影响利率, 不变为前提。但通胀和衰退时,速度并不同。 不变为前提。但通胀和衰退时,速度并不同。 (3)外部时滞。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扩大生产均 外部时滞。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需要时间。 需要时间。 (4)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 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