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doc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代码:030503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1.硕士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科学的理论研究方向;熟悉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胜任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
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学业。
2.博士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科学的理论研究方向;熟悉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胜任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北京地区的定向、委托培养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可以为4年。
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为5年。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硕士生2.博士生3.港澳台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本.doc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学院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代码:081403 )(一级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1.硕士生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服务于灾害管理、资源环境、农林、城市、交通、水利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高新企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毕业生,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1)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3S”集成技术等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空间信息分析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等的能力和素质。
(2)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和撰写科研论文,并具备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毕业生,应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了解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具有独立从事测绘与遥感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团队精神。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毕业生工作(或继续深造)去向主要在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民政、应急等专业管理部门,地理信息与遥感信息处理及其应用行业,以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
2.硕士生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5-3年,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硕士生可以在2.5年内完成学业。
二、专业研究方向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下设三个研究方向(表1)。
表 1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研究方向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总学分要求:36分。
各培养环节与学分要求见表2。
表 2 培养环节与学分设置1: 一外为小语种的学生必修英语二外;鼓励学生多修专业课或跨院系、跨校选课获得学分。
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一)

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一)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1. 选址和背景•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的设计旨在培养具备优秀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心理学人才。
•该方案在北师大心理学院的背景下,充分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和成果。
2.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的心理学专业人才。
•培养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心理学研究人才。
•培养具备良好科研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心理学领导人才。
3. 培养内容•心理学理论基础课程:统计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
•专业选修课程:心理评估、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学科前沿课程:前沿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等。
4. 培养方式•理论学习: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全面掌握心理学知识。
•实践实习:学生参与实验室实践、实地调研等,提升实践能力。
•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等,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
•实习与实训:提供实习机会,促进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的实际运用。
5. 培养评价•学术表现评估:针对课程学习、科研项目等学术表现进行评估。
•科研能力评估:评估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的科研能力。
•实习实训评估:评估学生在实习实训环节中的表现和能力。
•学术荣誉评估:评估学生获得的学术荣誉和奖项。
6. 毕业要求•完成规定学分:学生须完成规定学分的课程和实践要求。
•撰写学位论文:学生须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参与学术活动:学生应主动参与学术交流、研究项目等活动。
•获得学术荣誉:学生被授予学术荣誉和奖项,体现综合素质。
以上是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的相关内容,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学术实践和评估机制,旨在培养出具备卓越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心理学人才,为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北师大物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北师大物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导师选择
申请北师大物理硕士研究生之前,学生可以自行申请并选择导师。
在
导师选择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各位导师的研究方向、成果和实验室设备
等信息,并与导师进行面谈、讨论深入了解。
选择适合自己研究兴趣和发
展方向的导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培养学习方案
1.学术课程:学生需完成一定的学术课程,包括物理基础、量子力学、统计物理、电磁学、光学等核心课程。
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其
他选修课程,如宇宙学、凝聚态物理等。
2.研究计划:在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学生需根据导师的指导完成一
份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主要包括选题、研究目标、实验方法和预期成果等
内容。
学生需要根据研究计划的要求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并定期向导师
进行进展汇报。
3.学术活动:学生需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等活动,提高自己对物理学前沿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学术交流和研讨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培养实施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培育方案————教育硕士培育方案心理健康教育一、培育目标与基本规格(一)培育目标培育拥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科学心理理论、拥有实践与创新能力、高水平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二)基本要求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能正确理解并履行党和国家的目标、政策,勇于创新,有崇高的道德质量和文化修养。
(2)拥有比较广泛、扎实的现代教育与心理理论,掌握咨询与指导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包含拟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展开平时学校咨询与指导工作;动员、协调与领导学校和社会有关力量支持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组织有关科研的能力等。
(4)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向。
(5)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取学士学位,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教课或管理工作经验,表现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或管理人员。
未获取学士学位者,需拥有相当于中学一级教师的任职资格。
报考者一定经过所在学校赞同。
(二)入学考试1、考试方式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任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一致联考。
2、考试科目外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政治理论。
三、学习年限与教课方式学习年限为三至四年。
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二阶段主假如撰写学位论文(含检查研究与实验)。
此中,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推行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导师组)集体培育相联合,同时重申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踊跃性。
四、课程设置按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安排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前两类为必修课程。
总学分许多于34学分。
1、学位公共课(18学分)课程名称(中文)学学讲课学期时分二一英语1523√√马克思主义理论603√教育学原理543√教育心理学54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543√教育技术学543√2、专业必修课(起码 12学分)课程名称(中文)学学讲课学期咨询原理与技术2学校咨询概论6考试备注方式闭卷闭卷闭卷闭卷闭卷闭卷考试备注方式开卷闭卷心理健康课程362√开卷集体指导362√开卷学生行为管理362√闭卷心理丈量与评估362√闭卷3、选修课(起码4学分)课程名称(中文)学学讲课学期考试备注时分一二三方式计算机基础543√闭卷INTERNET及其应用543√闭卷职业发展指导362√开卷学业发展指导362√开卷个性与社会性发展辅362√开卷导家庭教育与亲职指导362√开卷青春期发展指导362√开卷游戏治疗362√开卷教育管理学3开6卷教育法学362√开卷教育社会学362√开卷专业英语362?√闭卷五、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与学生修满学分并经过挑选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设计方案策划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1201 )(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1.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并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规范。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和数理分析基础,掌握系统深入的管理知识,并能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社会经济系统中与管理有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了解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与专业方向的进展和动向。
能够独立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继续学习提高的基础和能力,具备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硕士学位获得者可在科研院所、高校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学或科研工作,亦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2.学习年限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
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学业。
二、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及研究生导师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注明: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培养处组织开设,除一外为小语种的研究生必修二外英语以外,其他研究生可以不修公共选修课,如选修,每人累计不超过3门。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1.培养方式采取系统地学习理论、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硕士研究生必须修完规定的公共学位课程与专业学位课程并取得规定的总学分。
参加讨论班,并进行学科基础的报告与自己工作的报告。
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
要求每个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关研究方向的研讨班,对有关问题可发表自己见解,讲述指定的相关文献内容;鼓励研究生从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并在相关领域期刊上发表论文。
2.考核方式硕士生课程学习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撰写论文阶段。
中期考核合格者在导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经答辩合格者授予硕士学位。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

八、主要参考书和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名称
作者或出版社
主要适用方向
1
现代西方会计理论
葛家澍林志军
会计学各专业
2
实证会计理论
罗斯.L.瓦茨、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著,陈少华、黄世忠、陈光、陈箭深译
会计学各专业
3
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
谢德仁
会计学各专业
4
国际会计准则2002
Harrison. Horngren
会计学各专业
37
中级会计学—财务会计
夏冬林、刘永泽
会计学各专业
38
接管、重组与公司治理
J.弗雷德.威斯通等
会计学各专业
39
市场有效性伦理与实证
刘志新贾福清
会计学各专业
40
资产定价理论
王永海
会计学各专业
41
公司理财学基础
陈小悦乌山红
会计学各专业
42
期权、期货和衍生证券
会计学各专业
55
南开管理评论
期刊
会计学各专业
56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期刊
会计学各专业
57
中国注册会计师
期刊
会计学各专业
58
会计研究
期刊
会计学各专业
59
财务与会计
期刊
会计学各专业
60
审计研究
期刊
会计学各专业
61
哈佛商业评论
期刊
会计学各专业
62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期刊
于凤坤
会计学各专业
14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自级开始执行)
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心理健康专业专业(代码:)
(学生类型:全日制双证教育硕士)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任教师和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为: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二年。
三、专业研究内容及部分导师列表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各类课程模块学分设置
(二)课程列表
为了提高教育硕士的素养,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化为基础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管理素养、研究素养、信息素养六大课程模块。
其中,公共必修课须修读学分,公共选修课须修读学分;专业必修课须修满学分,专业选修课须修满学分;实习实践环节为学分。
总学分为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科学心理理论、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高水平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二)基本要求
()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能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勇于创新,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具有比较宽泛、扎实的现代教育与心理理论,掌握咨询与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开展日常学校咨询与辅导工作;动员、协调与领导学校和社会相关力量支持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组织相关科研的能力等。
()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把握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态。
()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一)招生对象
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教案或管理工作经验,表现良好的中小学教师或管理人员。
未获取学士学位者,需具有相当于中学一级教师的任职资格。
报考者必须经过所在学校批准。
(二)入学考试
、考试方式
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考。
、考试科目
外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政治理论。
三、学习年限与教案方式
学习年限为三至四年。
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二阶段主要是撰写学位论文(含调查研究与实验)。
其中,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实行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同时强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四、课程设置
按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安排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前两类为必修课程。
总学分不少于学分。
、学位公共课(学分)
、专业必修课(至少学分)
、选修课(至少学分)
五、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学分并通过筛选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我国基础教育及学生的实际,研究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采用专题研究、实证调查研究或中小学咨询的诊断报告等。
论文要求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学校咨询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必须在研究生院规定的日期以前全部完成,并打印成册,按研究生院规定的程序申请答辩。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在基础教育一线工作、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本专业方向的专家。
论文答辩会应当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论文答辩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者,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