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第七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 (3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 (36张PPT)

防震措施
4.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应该向日本学习 什么?
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加强防震教育,提升 民众的自救能力;提高建筑的抗震标准等。
课堂小结
河流:短小、水能丰富
课堂训练
( D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正确的是
A.A——东海 C.C——四国岛
B.B——大西洋 D.D——九州岛
( C )2.关于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
大阪关 西海上 机场
神 户 人 工 岛
日本的河流
2.受地形的影响,日本的河流有什么
特点?
|河流特征
多小Leabharlann 短急岛国 山地丘陵广
河流短小 水能资 水流湍 源丰富
日本的气候
读图,找出日本的 主要气候类型。
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秋季节多台风
日本的气候
北京、东京纬度相差不大,比较两城市的气候 差异
日本面积小,只有37.7万平方 千米,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
约3万千米
1.8万千米
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
日本的组成
3.思考:曲折的海岸线 对日本经济有什么作用?
曲折的海岸线能减缓海浪的 冲击
多优良港湾
(深水港、避风港)
对渔业、 造船业、海上运 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 有利
走近日本
日本圣岳—富士山
火山地震带来的影响
2.火山、地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巨 大,请举例说明。
火山
地震
海啸
利、弊
不利影响
弊:影响交通
2011年1月26日,日 本九州岛新燃岳火 山持续喷发。受大 量喷发的火山灰的 影响,当地航班大 量延误,部分道路 禁止车辆通行。
不利影响

人教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课本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课本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课本知识点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首都:东京,重要港口:横滨、神户,国花:樱花)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范围(1)领土组成: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最大的岛屿:本州岛。

(掌握图上位置) (2)位置:纬度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温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4)海岸线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2.自然环境:(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3)河流特征:河流短小湍急。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资源特点:两多一少,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2.工业发展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说明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3.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4.工业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5.主要工业区及其分布:九州岛——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濑户内工业区;九州岛——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p186.对外投资对象: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1.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与现代结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第一节《日本》。

教材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日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日本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增进对日本这个邻近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可能只知道一些表面的信息,如樱花、和服等,对于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日本。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邻近国家的了解,培养学生尊重、包容、合作的世界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日本,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相关信息。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

4.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分享学习心得和成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课件: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任务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

学习 目标 (xuéxí)
• 1.了解秦岭-淮河一线(yīxiàn)的位置 • 2.理解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 3.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和分布位置 • 4.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重点内容: 1.秦岭淮河一线(yīxiàn)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一、秦岭(qín lǐnɡ)―淮河线 1.秦岭淮河位置
晏子知道这是楚王要羞辱自己的花招,便 回答道:“我听说:橘子树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南,
果实就是橘子,但是生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
是枳。为什么呢?水土不同。老百姓生活在齐国 并不偷盗,到了楚国就盗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 百姓善于偷盗吗?楚王笑道: “圣人是不能同
他开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jièxiàn)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A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C 3.“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草原、荒漠
高寒气候 高寒植被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判断下列景观属于哪些(nǎxiē)地区?
温带(wēndài)草原
西北地区
温带(wēndài)荒漠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温带落叶林
北方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方(nánfāng)地 区
高原(gāoyuán)雪山
青藏地区(dìqū)
第七章 我国的区域(qūyù)差异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4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4中图版
2.拓展建议:
-结合地图册,让学生自主观察和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组织学生观看四大地理区域的纪录片或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了解。
-引导学生关注四大地理区域相关的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鼓励学生参加地理学科的社团活动,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和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
-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学生: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来划分地理区域,并了解了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
-西北地区:沙漠、草原、干旱少雨、畜牧业为主
-青藏地区:高山、高原、寒冷、藏族文化和宗教为主
4.地理区域划分的基本原则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比较、归纳、分类和综合的方法
5.实际问题解决
-南方地区多雨,北方地区相对干旱的原因
-自己所居住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影响因素
板书设计说明:
-本板书设计以清单形式列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地理区域划分的基本原则以及实际问题解决等内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理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地理课题研究,如选择一个地理区域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总结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研究能力。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共81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共81张ppt)
2.日本沿海地区都分布有工业区吗? 指点迷津 不是。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 狭长地带,有些沿海地区没有形成工业区。 3.日本是所有资源都贫乏吗? 指点迷津 不是。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但是多硫磺矿。日本森林资源、渔 业资源、水力资源都很丰富。
知识点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2018河北邢台临西五中期中)日本位于中国的 ( ) A.西南面 B.南面 C.东面 D.北面
知识点二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6.(2017山东临沭青云中心中学第一次学情诊断)日本把目光瞄准海外市场 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内消耗少 B.工业发达 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D.本国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2.领土组成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3.地形 日本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最高的山是富士山,最大的平原是关 东平原。
4.海岸线特点及优势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渔业、 制造业、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5.火山、地震频发 日本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为了减少地震造 成的人员伤亡,传统民居多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
2.(2019湖南邵阳武冈期中)日本的四大岛中,纬度最高、下雪天比较多的 是( ) A.四国岛 B.九州岛 C.本州岛 D.北海道岛
答案 D 在日本的四大岛屿中,纬度最高、下雪天比较多的是北海道岛。
3.(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第一次月考)近年来,日本在地震中伤亡的人 数都很少,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设立防灾日,进行防震演习 B.建筑材料质地较轻 C.发生地震时能冷静地应对 D.把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人口迁移
题型一 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例1 (2017湖南湘潭中考)日本的工业对外依赖性强,主要原因是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1、人种:黄种人 华人、华侨比重大 侨乡:广东、福建
2、旅游资源 仰光——大金塔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柬埔寨——吴哥窟 曼谷——水上市场 越南——下龙湾 新加坡——花园城市
课堂练习
1.小明跟爸爸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
之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真实的( C )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游富士山,泡温泉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 本
1.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2.知道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日本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原因。 3.了解日本的文化。
一、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1、位置
(1)半球位置: 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 西北部,东临太平洋,西 临日本海。 (3)纬度位置:
1号至4号均发生氢气爆炸。5、6号机组正在进行 定期维修。 • 火山喷发:新燃岳火山13日下午喷发。
震源
当地时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名取市,海啸掀起的大浪冲向大陆。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日立,汽车被海啸的海浪冲 走。
核辐射检测
4.气候
东京
以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具 有明显的海洋性特点
10.春节期间,王林和父母一起赴东南亚旅游, 有关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事实不符的是
(A )
A.在马来西亚,汽车一直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 原上 B.在新加坡能见到很多中国餐馆 C.泰国有大面积的橡胶种植园 D.印度尼西亚几乎每天午后都下雨
11、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B ) 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B.佛教和印度教 C.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D.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包国家,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接 包国家。
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 资源消耗小等特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件3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件3中图版

农业制度 1.耕地类型
北方以旱地为主
南方以水田为主
2.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北麦南稻
猜一猜:它们产自北方还是南方?
饮食习惯
南北方地区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土地利用类型
农耕 主要农作物 制度
作物熟制
旱田为主 小麦、大豆、甜菜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水田为主 水稻、油菜、甘蔗
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 汽车、马车
随堂练练
1、青藏高原、河套平原、新疆的农业,它们各自的特色依次是( C )
A、绿洲农业、灌溉农业、高寒农业
B、灌溉农业、绿洲农业、高寒农业
C、高寒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D、高寒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2、大兴安岭以东和以西分别属于( B ) A、森林草原、荒漠 B、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半干旱区、干旱区 D、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第七章 比较区域差异
第一节 中国 四大区域的划分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
地区, 紧跟上一节课的内容,介绍我国四大区域地形、气候等自然条 件的不同,说明各地的农业、人们的生活存在很大的差异,景观图 片可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类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认识,从而突出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念。
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区域人们 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这些影响主要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对生产影响的表现 农业方面
对生活影响的表现 语言、饮食、交通运输 工具、民居等
一、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 鞘岭以东、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点击地图可放大)
主要省区:
包括东北三 省、黄河中下游 各省的全部或大 部,以及甘肃省 东南部和江苏、 安徽的北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1)
学习过程: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读18页课文及图7.1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分布在的东面,
的西北。

主要由、、、等个大岛、
及其周围的海域组成。

是一个的国家,海岸线,多优
良。

2、在图7.2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是日本的首都,还
有、、、
、。

3、读图7.2日本的地形以为主,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山峰

平原,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日本跨越的经度比英国,日本跨纬度比英国,日本的地理环境比英国的。

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______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相比,冬季______,夏季_______,降水______。

二、阅读“日本地形图”1、(自然地理特征思考题),日本的位置
领土主要四个大岛北海道、、九州和,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

2、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再从图中火山的符号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多和的国家。

3、[探究题活动2]: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在板块和的交界处。

2、日本多火山。

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请举
例,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多次。

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

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
吗?。

为什
么?。

4、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学效检测
一、填空
1、东亚包括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国家,日本居民主要是______民族。

2、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四个大岛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它处于和交界处。

4、日本的地形以______和______为主,该国最大的平原是______平原,最高的山_ 在的交界处。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日本四大岛从大到小的排到顺序是:[]
A.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
B.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
C.四国、本州、北海道、九州
D.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
2.下列四国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中国B.蒙古C.朝鲜D.日本
3、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
B、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
C、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D、日本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北
第一节日本(2)
自学过程:
一、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阅读21页材料回答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位。

2、日本国情:地域,资源、是一个小国。

3、二战后,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和,如、,然后依
靠和资源,对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大量出口,形成以为主的经济。

4、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和地区。

5、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7.9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7.10,说出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
二、探究题:活动3: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1) (2) (3)
和不利条件是:
2、根据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它是国家。

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三、太平洋沿岸的工业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区有、、、、。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和沿岸的主要原因。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2)较高的科技水平(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阅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城市、横滨、、大阪、神户和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

四、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应该知道日本民族构成,占绝对优势。

日本文化就是典型。

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
一、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日本发展经济的条件
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2)较高的科技水平(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2、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
二、日本工业区的分布
1、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第一节日本学效检测(2)
一、选择题
1、日本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有[]
A.岛国海岸线曲折,但良港不多B.国土狭窄,自然资源贫乏
C.气候适宜,耕地很多D.科学技术水平高,人力资源充足
2.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降水丰富
B.多优良港口,便于原料输人、工业产品输出
C.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潜力大
D.劳力资源丰富,市场大
3、该国目前最重要的港口是()
A东京B横滨C名古屋D北九州
4、近几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日本最大的工业产品输出地是()
A中国B韩国C美国D新加坡
5、下列商品中属于日本从中国输入的是()
A服装B煤炭C汽车D钢材
8、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水平比较低
B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
C农业所占比重小,但现代化程度高
D 日本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
二、填空
1、近几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和东南亚地区。

2、日本主要的工业区有哪些。

3、、日本人主要属于人种,民族。

日本文化就是典型
4、二战后,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和,如、,然后依靠和资源,对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大量出口,形成以
为主的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