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书画家——蒋洪亮

合集下载

天一阁导游词

天一阁导游词

天一阁导游词天一阁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

嘉庆十三年(公元18),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

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

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

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燮《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

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

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天一阁导游词2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占地面积2。

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墨腾书画院举办中秋联谊笔会

北京墨腾书画院举办中秋联谊笔会

北京墨腾书画院举办中秋联谊笔会中秋笔会书画家正是莺歌燕舞日,恰逢花好月圆时,9月14日,中秋佳节前夕,北京墨腾书画院举办了中秋书画联谊会。

前来参加联谊笔会的嘉宾有:毛泽东特型演员、书法家杨春龙,蒋介石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庞爱臣,著名女画家庄乔莎,著名画家刘青、王贵山、刘利剑、张德辉、孙利华、王鸿岭、林百梅、李玉凤、林雷、张曦、苏彦生、陶淑芬、张雅芳、王诗皓,著名书法家刘玉阁、马东京、刘宝中、杨琳、孙宝平、樊锋玉、梁子学、王丛林、齐土跃、杨迁、王福祥、王法明、王炳仙、王炳霜、赵善正、刘德宝、褚福丹,及诸位收藏爱好者和新闻媒体界的朋友。

年年岁岁中秋节,岁岁年年笔墨艳,三十多位书画家挥毫泼墨,交流创作,气氛热烈,现场创作了近100余幅精美的书画作品。

毛泽东特型演员杨春龙书写为人民服务墨腾书画院面积达600平方米,环境优雅,功能齐全,管理规范。

成立伊始,便强调以学术培育影响力、以诚信铸就公信力、以服务造就亲和力。

其宗旨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促进书画艺术市场的繁荣和规范,推荐中青年艺术家,培育收藏群体,竭诚服务社会。

服务理念是诚实守信,创造经典。

画院常年举办书画名家展览、组织名家笔会、藏品展卖、巡展交流以及书画保真专场拍卖会,向广大书画爱好者推荐高品位、高收益的书画佳作,并提供投资咨询和书画领域最新的信息。

开业一年来,书画院院士超过百与人,累计举办笔会、画展活动数十次。

笔会现场画家刘青画院追求不断创新与发展,将积极致力于我国近现代优秀书画作品的收藏保护和展示交易,以及我国当代优秀书画艺术家的宣传和推广;积极探索艺术品投资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参与艺术品的研发推广,努力成为书画院行业创新经营的先行者,更好的服务于书画创作者和广大群众。

多人共同创作共同创作作品《富贵吉祥春常在》将墨腾书画院打造成一个艺术交流和学术探讨的好平台是每一位到场艺术家的共同心愿,并祝愿墨腾书画院红红火火,虎跃龙腾。

《富贵吉祥春常在》笔会现场笔会现场马东京。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通法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通法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通法作者:***来源:《现代艺术》2020年第06期周广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大学中国画与书法专业博士,师从于侯开嘉、吕金光等先生。

自2010年开始学习山水画,先后师从白云乡、李兵等先生。

书法、绘画作品20余次入展且多次获奖。

学书、学画,人人路数不尽相同。

有的学书不画,有的学画不书,有的能书能画、书画双栖。

而余以为,能书能画、书画双栖,才是书画人永远的追求。

以书人画、以画人书,以书法之用笔经营绘画,以绘画之审美态度来研究书法,是我多年来的态度。

我之前对绘画很陌生,染习绘画不过十年,但近三十年的书法学习,锤炼了我的笔墨功夫,学绘画后,我还算用功,进步尚可。

2018年2月,由川大师兄王书峰推荐人当代水墨雪山画派代表人物李兵先生门下学习,先生鼓励我们书画结合,给我这个志于勤事绘画之人注人了活力。

先生平易近人,耐心待人,在其鼓励和指导下,少走了许多弯路,甚是幸运,对以书人画、以画入书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赵孟頻在《秀石疏林图卷》画作上题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每当读到此语,必会引出我们对书画同源的一些思考。

中国书画是同宗同源的,二者自产生伊始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历朝历代的书法家、画家多是书画双修,书画双栖的。

如古代的赵孟頻、王维、米芾、赵佶,近代的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均是一边画画一边练习书法,书画功底均是极其深厚。

反观当代画坛,连款都落不好的所谓“画家”大有人在,一些年轻画家不太注重对于书法文化的学习,甚至对书法不屑一顾,这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影响了其画作的品格,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我认为,对于书法的学习与研究,是中国画母性的根本问题,理解并把握了书法,对中国画而言是一个飞跃。

因为我们的历史文化、哲学都是一致的,所以中国书法和绘画也就有了很多的一致:总的审美观念意趣是一致的;所用的工具材料是一致的;最基本的手段都是“線”即基本的笔法是一致的;墨法要求是一致的;款识的要求是一致的;作品总的章法要求也是一致的。

青年书法家——李洪亮 简介

青年书法家——李洪亮 简介

允尔桀骜是书生------谈文化推动者之李洪亮"。

我来身是客,何异蝼蚁生,在世不得意,只惭未是僧,心非菩提树,身是照明灯,茫茫云水里,痴痴半世情”,我是由这首诗开始真正认识李洪亮的。

他写的很不俗,清韵丰富,禅意盎然。

当然,洪亮可不是只有这一首好作品的,观其已然则知其未然,甚至,知其未未然。

在邯郸广平,洪亮和他的“小角楼书社”知名度很高很响亮。

书社的事暂且不说,就说李洪亮曾经义务宣传书法辅导书法的行为真的很了不起,数年之中几乎未中断,无论寒暑无论风雨。

一开始几个人随附,逐渐的增多,数月以后,跟他学习的群众都快挤满那个大广场了。

那其中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不专业的,也有专业的。

这个过程无意中让洪亮也得到了些收获,比如志同道合的朋友,知音等等。

据说,因此让他那个清瘠的书社换了气场,开始活转了,这不是另一种天道酬善更酬勤吗!之所以提及旧事,因为我想表达个人观点:“大地之上,每个具备真善美的人都很可爱。

普天之下,每个推广真善美的人都很可敬!”他,是个实践者,是个良好的榜样。

洪亮是个有主见,有原则的人。

孝道,他贯行的很深。

朋友之道,他坚持的很真。

比如,高中毕业后,他顾及父母的辛辛苦苦,坚决放弃上读的机会,出校谋生,为己其实是为家,为了早一步帮持清贫的家,替父母分些生活的担子,因为当时下边还有个读书的弟弟。

值得一叙的是,李洪亮从来没放弃自主学习用功。

尤其是练字读帖,以及研究书论,书法史甚至画论画史等美学范畴资料。

他十几岁就已经训练有素,得到师辈们的赞许,朋辈们的羡慕。

可贵的是,他至今没有固步自封,他追求多师而多益,师古化古。

他几乎不迷信任何所谓的“高山”所谓的“古松”,更不盲目崇拜哪个“泰山”哪位“北斗”。

大概他很懂得,盲目迷信和崇拜会因主观而让自己的“视线”变得模糊甚至狭窄,那样不但不能避人之所短,也不能尽取人之所长。

当然,他的思想历程,主观审美,也是留下了无数真实的脚印的,例如他也膜拜过“兰亭”的神圣,惊叹过“欧笔”的险峻,他置身过“颠张酔素”的高不可测,放怀过“苏黄米蔡”的各种情境。

气韵、格调、境界、诗意、清新

气韵、格调、境界、诗意、清新

气韵、格调、境界、诗意、清新作者:蒋跃来源:《书画世界》2019年第12期蒋跃Jiang Yue1958年生,浙江人。

198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美术报》原副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美术评论专家库成员,中国美术学院水彩画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浙江美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

其主修水彩画和中国画研究,曾赴法国、俄罗斯等国举办个人画展。

其作品曾参加全国第7、8、9、10届和国际重大美术作品展,荣获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水彩画艺术展金奖、第7届中国水彩画金奖和其他国家级以上奖项10余次。

曾独立主持并完成两个部级课题,出版《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绘画形式语言研究》《绘画构图与创作》等50种著作,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中央电视台、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及《人民画报》《人民日报》《美术》等媒体曾进行专题报道和介绍。

13岁那年,我第一次在生宣紙上画画,立即被神奇的笔墨趣味吸引,立志当一个主攻人物方向的国画家。

无奈命运多舛,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首届美术教育专业,系主任看好我的西画基础,让我当了水彩画教员。

我曾获过两次中国水彩画大展的金奖,至此,我以水彩画而成名,但在水彩画创作之余我并未放弃中国画,只不过兴趣点从人物画转到了花鸟画,没有了形的束缚,感到很轻松。

开始只是当作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但当我尝到了甜头,却一发不可收了。

中国写意花乌画特有的艺术魅力,驱使我笔耕不辍,创作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我的水彩画。

宣纸的渗化、笔墨的潇西、构图的多变、造型的自由……让我迷恋,并从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品尝到作画时的快乐——是陶冶,是放松,是享受。

写意花鸟画创作非常方便,创作时完全处于放松的心理状态,可以作为水彩创作之后的一种调剂,也可以锻炼构图、笔墨等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趣、好玩。

我的写意花鸟画创作有着自己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追求:从形而上言,包括了格调、意境、诗意、气韵等;从形而下而言,包括了笔墨、构图、色彩、造型等。

中国新水墨实力派 巴秋

中国新水墨实力派  巴秋

中国新水墨实力派巴秋
巴秋
【期刊名称】《中国书画》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本名洪东兵,1947年生于江苏泰州。

作家、书法家、画家。

原泰州市文联主席。

出版中篇小说集《水荡是面镜子》(中国文联出版社),在地、省以上刊物发表散文一百多篇。

现任教于北京荣宝斋画院老圃工作室,北弹写真院常务副院长,《艺术市场》画院画家。

【总页数】1页(P92-92)
【作者】巴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22
【相关文献】
1.汪为新中国新水墨实力派 [J],
2.中国新水墨实力派——汪为新 [J], ;
3.中国新水墨实力派巴秋 [J], 巴秋;;;
4.汪为新中国新水墨实力派 [J], 李林;
5.中国新水墨实力派汪为新 [J], 王赫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翰墨千秋事 金石不随波——访青年书法家李洪亮

翰墨千秋事 金石不随波——访青年书法家李洪亮

人 19 7 8@ 出生于 河 北 广平 县 一 个普通 农 民家 ,
庭。 他 的 书法 特 点 : 结字奇古 、 飘 洒 横溢 、
书卷 气 与 山林 气并存 , 与 时代 不 求甚合 。
攀谈 中, 洪 亮告诉 我们 , 他 每 日 以 交 友与读书为乐 , 以临池为荣 , “ 宁可 食 无 肉 , 不 可居 无 书” , “ 略翻 书数则 , 便 无 隗三 餐” 。 他 虽 刚刚三 十 出头 , 经 历却 十
分丰 富。 当过 小工 、 农 民, 坐 过 办公 室 ,
开过 书店 , 还 组 织过 书法 大 展 , 成立 过 书
协 会 法


当 问起 其 师 承 哪 家 大 师 时 , 他 很 自然
地伸 出两 个手 指说 :

传 统 ‘


创 ‘
新 ’ ! 古 为今用 , 推 陈出新 。 ” 因为喜 欢
和热爱 , 使 他 产 生 了激 情 , 激 情焕 发 出 了
当 问起他平 生 最 大 的遗憾 是什 么 时, 他 若 有 所 思 的说 : “ 没 有 跟 王 羲之 、 颜 真卿 这 些 大 师们 生活 在 一 个 时代 , 实 为憾 事 ! ”
李 洪 亮在 接 受采 访 中提 到 , 一 次 一 位 刚 从 学校 走 出来带着 女朋 友 的男 子 问 他 , 学 习 书法 的方法 是什 么? 他 说 : “ 你 能把对你女 朋 友 十 分 之 一 的 爱腾 出来 爱 书法 , 那 么 你 定 能成为一 代 书法 大 师 ! ”
李洪 亮用他 的经 历证 明 , 喜欢和热爱就 是 通 向艺术殿 堂 的最好 的老 师。
摒弃都市的繁华 用 生 命和 真 爱去 交织 成 岁月 的壮 歌

张洪亮水彩艺术思想内涵探析

张洪亮水彩艺术思想内涵探析

张洪亮水彩艺术思想内涵探析张洪亮是我国著名的水彩画家,他以他的独创的绘画理念和独特的绘画技巧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认可。

张洪亮的水彩画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和时代精神的集成体。

本文将从艺术思想和内涵两个方面来探析张洪亮的水彩艺术。

张洪亮的画作代表了新时代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和创作思想,他的画作所蕴含的思想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底蕴。

1、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张洪亮的画作中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他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同时也具有新时代的气息。

比如他的作品《水调歌头》中,他将唐代杜甫的诗歌内容和描写具体生活和鲜明情感的技法相结合,表现了唐代的繁荣状况和文化盛世,同时表现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

2、把握时代精神张洪亮的画作中充满了现代人的生活情感和精神内涵,他善于利用自己的眼光和思想去观察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用自己的创作来感受这种时代精神的变化。

比如他的作品《内心的喜悦与痛苦》展示了现代人的生活情感,表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矛盾和不安,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于自我认知的反思,变得非常现代化。

3、注重自身内心反思张洪亮的画作中非常注重自己的内心反思,通过自我反思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技法。

他在创作水彩画的时候,喜欢利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和灵性层面来观察生活,表现人们的情感和精神层面,使得画作充满深刻的内涵和温暖的情感。

张洪亮的画作所蕴含的艺术内涵丰富多彩,从而使得其画作在艺术界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1、色彩丰富多彩张洪亮的作品色彩丰富多彩,从而使得其画作更加生动逼真。

在色彩运用上,他善于用明暗对比和强烈的关键色彩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效果和表现主题,同时也运用温暖的色彩来表现画面的心理氛围,使得画作更加充满情感。

2、构图和造型张洪亮的画作构图和造型精致细腻,同时也强调细节和情感的表现。

在画面的构图上,他善于用角度和比例来表现画面的准确性和空间效果,同时用各种绘画技巧来表现画面的质感和画面的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般 的 风 景 再 现 ,给 人 以 美 感 的 享 受 。 据悉 , 蒋 洪 亮 先 生 毕 业 于赣 南 师 范 学 院 , 结 业 于清 华 美 院 花 鸟 画 高研 班 , 现 为赣 州 市
政 协委 员,赣 州 民盟 书画院院长 ,中国李苦
禅 花 乌 艺 术研 究院 副 院 长 , 江 西省 美 术 家 协
会会 员,江西省 书法 家协会会 员,赣 南诗词
楹 联 学 会 副秘 书 长 , 赣 州 市 美术 家 协会 理 事 , 非 物 质 文 化遗 产 客 家 瓷 画 传 承 人 。
其 书画作品及评论 文章 散 见于 《 中 国书 画报》 《 美术报》 《 羲之书 画报》 《 中国教
育报》 《 江 西 日报 》 《 当代 书 画》 《 江西 画报 》
新 时 代 的 书画 家
蒋洪亮
口 本刊记者 李振存
在 当代 星 光灿 烂 的 书 画 家群 里 , 蒋 洪 亮
先生的作品 ,总 能让人 耳 目一新 ,其 老道的
画 法 , 细 致 入 微 的观 察 ,挥 毫 泼 墨 的 运 笔 , 朴 实 的 画 风 ,浓 妆 淡抹 总 相 宜 ,总 能 让 田 园
赛 “ 优 异奖” ;中国、 大连 首届 中国画作 品
展 入展 ; 第三 、 四 届 江 西省 中 国 画人 物 花 乌
画展 “ 优 秀奘” ;第九 届江西省 青年 美术作
品展 “ 优 秀 奖” 等 。
等刊物 。作品参加 第十二、三届 江西省 美术 作 品展 入展 ;第三 届江西省 体育 美术作 品展
优 秀奖;纪念辛亥革命 1 O 0 周 年 书 画精 品 展
八 展 ; 第七 届 江 西 省 山 水 画 展 铜 奖 ”; “ 中 国 画虎 百 家” 全 国 中 国画 作 品 展 “ 入 选 奖”; 首 届 及 第二 届 石 景 宜 博 士 杯 华 夏 书 画 创作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