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116例重型肝炎并发医院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116例重型肝炎并发医院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重型肝炎并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重型肝炎并发医院内真菌感染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研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重型肝炎并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部位有胃肠道、下呼吸道、泌尿道、腹腔等部位。
其中以胃肠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几率最大。
结论重型肝炎并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预后差,病人抵抗力低下,顾应在综合性治疗的同时,采取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
【关键词】重型肝炎;医院内真菌感染;肝疾病;临床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约有1%-3%的病人将发展为重型肝炎[1]。
重型肝炎,由于肝功能严重障碍,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加上某些医源性因素使得许多条件致病菌得以生长,导致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2]。
由于重型肝炎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低,容易患各种部位的医院感染。
本研究通过收集本院116例重型肝炎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本院116名重型肝炎并发医院内真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7名,女性患者29名,平均年龄47.26岁。
本次所选116名患者均符合2000年9月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3]。
1.2统计学方法对于计量资料,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
对于计数资料,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如果p<0.05,则表示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资料通过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并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116重型肝炎并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部位分析。
其中胃肠道发生真菌感染的例数为41例(35.34%),下腹部发生真菌感染的例数为29例(25%),下呼吸道发生真菌感染的例数为37例(31.90%),泌尿道发生真菌感染的例数为9例(7.76%),具体结果见表1。
肝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肝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肝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病因多样化,包括病毒感染、药物中毒、自身免疫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肝炎患者的临床病例,来展示肝炎的典型表现及诊断治疗过程。
案例描述:患者,男性,45岁,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来就诊。
患者无明显既往病史,家族无相关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体温正常,皮肤苍白,肝脏轻度扩大,腹部无压痛。
实验室检查结果:1. 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2. 肝功能检查:谷草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3. 乙肝病毒系列检测:HBsAg:阳性HBeAg:阴性Anti-HBe:阳性HBV-DNA:阳性4. 其他检查:腹部B超:肝脏轻度肿大,门脉增粗分析与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疑诊为乙型肝炎。
血液常规检查显示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提示肝炎病毒可能引起的骨髓抑制。
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进一步支持了乙型肝炎的诊断。
乙肝病毒系列检测中,HBsAg阳性表明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DNA阳性进一步确认了病毒感染。
HBeAg阴性与Anti-HBe阳性提示患者处于乙肝病毒的非复制期,即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
腹部B超结果显示肝脏轻度肿大及门脉增粗,可见肝脏受累。
治疗方案:根据诊断,患者需接受乙型肝炎的治疗。
主要治疗目标包括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预防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
1. 抗病毒治疗:患者可接受乙型肝炎病毒抑制剂,如核苷酸类药物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等,用药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情况。
2. 营养支持:患者应适量补充高蛋白、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3. 定期随访: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期随访非常重要。
随访过程中应重点监测肝功能、病毒复制及肝脏CT或B超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生活方式管理:患者需要戒酒、戒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与总结

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与总结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其中扩增,导致机体发生症状和病理变化的过程。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治疗或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在一定时间后发生的与治疗无关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传播速度快、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的病例,总结医院感染的相关问题以及预防措施。
1. 案例一:切口感染一个患有肝癌的病人在手术后出现了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原因可能是手术患者免疫力低下、手术器械或操作不符合规范等。
这种感染可以导致伤口愈合缓慢、发热、疼痛、脓液渗出等症状。
为了预防切口感染,医务人员在手术前应遵守严格的洗手和消毒操作,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器具。
患者术后应做好切口伤口的清洁和包扎,注意防止伤口感染的交叉感染。
2. 案例二:尿路感染一个老年患者被诊断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医院里常见的感染类型,尤其在长期插管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尿路感染主要由细菌侵入尿路引起,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腰痛等症状。
为了预防尿路感染,医务人员需要注意正确插入导尿管的方法,及时更换导尿管并保持导尿管的清洁卫生。
对于长期插管的患者,还应加强观察尿液情况,并及时进行尿液培养和抗菌治疗。
3. 案例三:呼吸道感染一个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了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在医院是较为常见的感染类型,尤其是住院时间长的重症患者更容易感染。
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为了预防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应注意巧妙地使用呼吸治疗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过滤器和管路,并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传播。
4. 案例四:血液感染一个患有白血病的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发生了血液感染。
血液感染在医院是最为严重的感染类型之一,往往导致患者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血液感染主要由细菌侵入血液引起,可能是通过静脉通道、导管等途径进入体内。
为了预防血液感染,医务人员应注意正确操作静脉置管、输血和输液等操作,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并严格控制医疗器械的无菌操作。
泰能治疗重症肝炎引起二重感染诊治体会

泰能治疗重症肝炎引起二重感染诊治体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超广谱、高效能抗生素。
在重症肝病救治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此药在临床上应用增多,我们发现在泰能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二重感染,2012年12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肝炎患者,使用泰能治疗后出现肺部假丝酵母菌及肠道真菌感染。
现将此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已婚,个体。
平素嗜酒,日约500 mL白酒,长达10余年。
以”身目尿黄染5d余”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2012年12月12日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发黄,右胁隐痛不适,纳食减少,随后身目渐发黄,并逐渐加重,于2012年12月18日入院,入院时身目尿明显黄染,色鲜明,纳差,食后胃脘痞满,返酸,肢软乏力,大便溏,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明显黄染,肝掌(-),蜘蛛痣(+),巩膜重度黄染,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阳性,莫菲氏症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不肿。
入院查肝功能:TB/DB 471/294.2 umol/L ALT/AST 620/1810 u/L ALB 29.7 g/L GGT/ALP 723/240 u/L血脂血糖:GLU 5.65 mmol/L CHOL 2.83 mmol/L凝血功能:PT 23.9 s PTA 37%。
甲、丙肝抗体:阴性。
戊肝抗体:阳性。
EB病毒IgA:阴性。
乙肝三系:HBsAb(+)。
彩超:①肝光点密集,②胆囊壁呈炎性声像图改变,③脾大。
结合临床症状及理化检查,主要诊断:①酒精性肝硬化,②亚急性重症肝炎、戊型。
常规予复方甘草酸苷针、多烯磷脂酰胆碱针、促肝细胞生长素针、维生素K1针、甘露醇针以护肝、退黄、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凝血功能、减轻肝细胞水肿等对症治疗。
并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针(韩国中外制药株式会社)0.5 g静滴、bid以抗感染治疗。
另外输用新鲜血浆及人工肝支持治疗。
患者治疗1w后出现低热,咳嗽咯痰,腹痛腹泻粘液样便,行咽拭子检查示假丝酵母菌阳性,粪霉菌阳性,胸片示左肺门感染。
重型肝炎继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传染 病和 肝 病 会 议 修 订 的诊 断标 准 , 院感 染 诊 断符 合 卫 生 医 部 20 年发 布 的《 院感 染 诊 断 标 准 ( 行 ) 。 01 医 试 》 13 临 床 表 现 继 发 医 院感 染 时 间 , 组 为 人 院 后 7~10 . 本 2 d其 中畏 寒 发 热 8 , 3例 (6 , 痛 、 胀 、 部 压 痛 、 水 7 8 %) 腹 腹 腹 腹 8
7 % 、 道 感 染 时 为 4 % 、 血 症 时 为 1 0 尿 路 感 染 时 为 7 %; 发 2个 部位 感 染 时病 死 率 为 8 % , 发 3个部 位 3 肠 3 败 0 %、 8 继 0 继 感 染 时病 死 率 为 1 0 0 %。 结论 重 型 肝 炎容 易 继发 医 院 感 染 , 染 后 的 预 后 差 , 早 期 积 极 实施 抗 感 染 干 预 措 施 , 感 应 减
少 感 染的 发 生 , 生 感 染后 如 能及 时发 现 与 治 疗 , 利 于控 制病 情 , 能延 长 患 者 生存 时 间 , 发 有 可 降低 治 疗 难度 及 病 死率 。
[ 键 词 ] 重 型肝 炎 ; 院感 染 ; 后 关 医 预 [ 图分 类 号 ] R 7 . 中 551 [ 献标识码] B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0 8—8 4 (0 80 —0 7 8 9 20 )5 6 6—0 2
重 型 肝 炎 继 发 医 院 感 染 临床 分 析
王 占 军 , 忠 生 柳
( 内蒙古通辽 市传 染病 医院 , 内蒙古 通 辽 0 8 0 ) 2 0 0
[ 摘要 ] 目的 分 析 重 型 肝 炎 继发 医 院感 染情 况 。 方 法 统 计 分析 我 院近 6a收 治 的 重 型 肝 炎 继 发 医 院 感 染 的 病例 资料 。结 果 9 6例 重 型 肝 炎 患 者 中继 发 自发 性 腹 膜 炎 时 病 死 率 为 7 % 、 管 感 染 时 为 3 % 、 部 感 星 0 2g2次 / , 分严 重 感 染 患 者 使 用 泰 . d部 能 0 5g3次 / 治 疗 2周 , 染 白色 念珠 菌 患者 予 氟 康 唑 0 2 . d 感 .
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能、 凝血酶原时间、 肝病原学 、 腹部超声检查 , 均符合 20 00年制定 的《 病毒 性肝炎 防治方案》 断标 准。 诊 医 院感 染 的诊 断标 准 : 人 院 时 经 体 检 、 象 及 B 凡 血 超等检 查无感 染 存 在 、 人 院 4 h之后 发 生感 染 者 在 8 为医 院感 染 … 。
组 的 医院感 染率 1. % , 转 或痊 愈组 的医 院感 染 85 好 率 1. % 。 以 上 两 组 统 计 学 有 明 显 差 异 ( < 24 P 0 0 )提 示病 情 恶化 或 死 亡 与 医 院感 染关 系密 切 。 .5 ,
12 方法 . 采用 回顾 性调 查 的 方法 对 上 述 患 者 医
注: 两组病例 医院感染率 明显差异 ( 。 44 5 P= .3 ) x = .3 , 005
表 2 各年 龄组 医院感染比较
院感染发 生情 况及 其危 险 因素进 行 统计 分析 。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S 1 . 版统计软件进行 . P S0 0 统计学 分析 , 计数 资料 采用 x 检 验 , 间 比较 采 用 t 组
原菌 , 见表 4 。
表 1 恶化或死亡组 和好转或 痊愈组 医院感染 率比较
1 资料与方
1 1 病例 选择 . 选 择 20 07年度 我 院收 治 的慢 性 重
医 院感染 病 例 中从血 液 、 腹水 、 大便、 、 尿、 痰 深静脉 留置管等培养 出 2 4株病
症肝 炎及 肝硬 化 患 者 ‘2 83例 , 6 2例 , 1 1例 , 男 6 女 6 年龄 1 8 7~ 9岁 , 均 4 . 平 8 2岁 。其 中慢 性 重 症 肝 炎 28例 , 硬 化 5 5例 。所 有 病 例 均 经 临 床 、 功 3 肝 8 肝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治疗方法及预后分析

著 ・
M a r c h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7
重型病毒性肝炎 的临床分型治疗方法及预后分析
张连 涛 梁 贤栋 周 文 亮 任 志 强
( 河南省 商丘市第一人 民医院分 院 ( 商丘市传染病 医院),河南 商丘 4 7 6 1 0 0 )
h e a y v v i r a l 。 l f a r e s ’ a g e ma i n l y f o c u s o n 3 0 t o i f f t y y e a r s o l d , a n d a g e a n d mo r t a l i t y r a t e i s p r o p o r t i o n a l t o t h e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 mo t r a l i y t r a t e s a s h i g h a s 7 0 %;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e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h e a v y v i r a l h e p a t i t i s c l i n i c a l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m e t h o d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 Me t h o d s T h e Ma y 2 0 0 9 t o Ma y 2 0 1 1 w e r e f r o m 1 4 0 c a s e s o f s e v e r e v i r a l h e p a t i t i s p a t i e n t s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t h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he t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1 4 0 p a t i e n t s . R e s u l t s ①T h e
8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

发性 反应 多 、病 死率较 高 的一种 ,现 对我 院20 年3 一20 年3 08 月 09
10ml 0 左右。保持患者体 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时纠正低钾 、
低钠 及碱 中毒症 状 。
1. . 2胰高糖 素一 胰 岛素 ( —) 法 :胰 高糖 素 1 及普 通胰 岛 4 GI 疗 mg
素 1 Ou,加 于 葡萄 糖 液 内静 脉滴 注 , 1 2 : ,阻止 肝 细胞 坏 ~ 0/ d
吉林 医学2 1年4 00 月第3卷 第 1期 l 2
8  ̄ 重型病 毒性肝炎 临床分 析 6J
杨春林 ( 云南省昆明市宜 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昆明 62 0 5 10)
【 要】目的 :探讨重 型病 毒性肝 炎 的临床特 点 、治疗方 法 以及 预后 分析 。方法 :对 20 年3 ~ 0 9 月 确诊 的8例 重型病 毒性 摘 0 8 月 20 年3 6 肝炎 的 临床特 点 、治疗 方法 及 预后 进行 回顾 性分 析 。结 果 :8例 重 型病 毒性 肝炎 患 者 中 ,急 性重 型 病毒 性肝 炎发 生率 81%,治愈 l 6 .4 0 例 ,好 转2 例 , 自动 出院3 ,病 死5例 。结 论 :及时诊 断 、治疗并 采取 积极 措施 防止并 发性 反应 的发 生 ,能有效 提高 患者生 活质 量 , 1 例 2
月确诊 并治疗 的8 例临床 病例 的 回顾 性分 析结果 报告 如下 。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06例重型肝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
结果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1.89%,其中慢重与亚急性重型发生率明显高于急重组(p<0.05);住院时间长则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且感染部位以腹腔为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实施侵入性操作是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其病情与预后关系密切,长时间住院、侵入性操作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增加患者感染率。
【关键词】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重型病毒性肝炎是慢性病毒性肝炎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患者肝脏破坏严重,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减退,病情发展较快,且并发症多,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目前临床无特异性治疗方法[1]。
本研究对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06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06例,其中男57例和女49例,年龄均在16~72岁,平均(38.76±3.66)岁,患者临床诊断均依据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中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的诊断标准[2],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严重食
欲不振、嗳气、乏力及肝脏进行性减小等,包括急性重型肝炎18例、亚急性重型肝炎54例和慢性重型肝炎34例,患者住院时间均在3~220 d。
1.2 调查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列表登记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值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所选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共55例,其发生率为51.89%,其中亚急性重型为31.48%(17/54),慢性重型52.94%(18/34),均明显高于急性重型11.11%(2/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医院感染与患者住院时间临床资料显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均在住院后4~50 d,其中住院时间﹤15 d组感染发生率为34.48%(20/58),而住院时间≥15 d组感染发生率为72.92%(3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分析临床资料可知,医院感染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主,其中腹腔感染最多,为32.73%(18例),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29.09%(16例)和胃肠道感染18.18%(10例)。
2.4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所有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患者发生感染率为4
3.06%(31/72),实施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静脉穿
刺等)患者发生感染率为25.30%(21/83)。
2.5 医院感染与预后关系所有病例中死亡57例,死亡率为
53.77%,其中存活组感染率为40.81%(20/49),死亡组感染率为61.40%(35/57),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多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发肝细胞的广泛坏死,患者并发症较多,且感染后会加重患者肝脏负担,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其多种器官功能的衰竭,使病情更加复杂化,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预后[3]。
目前,医院感染是临床治疗的主要难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恢复和身心健康,因此早期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4]。
为有效控制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感染及其病情发展和减少其
死亡率,本院对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0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重型肝炎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且以腹腔感染、下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为主,患者长时间住院、实施侵袭性操作或不合理的抗生素是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且患者预后与其病情相关,因此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侵入性操作及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措施,对重症肝炎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段宏宪,张宝平,李喜梅,等. 老年重型病毒性肝炎46例
临床分析.当代医学,2010,16(18):209.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杂志编委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48.
[3] 沈彩红,欧淼.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97.
[4] 张萌,于慧琴,张松仁.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