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肝炎案例分析共37页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例分析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例分析病例摘要:患者,男,48岁,工人。
上腹饱胀不适、纳差乏力1个月余入院。
患者2年前发现有乙肝病史,近1个月前感到上腹饱胀不适,食欲减退,有时恶心,服“胃药”多次未见好转,乏力明显,体重较前明显减轻,近1周来牙龈时有出血。
2年前发现乙肝“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 阳性),肝功能异常,白球比(A/G)下降。
入院体检:腹水征阳性,肝肋下7cm,质硬,表面结节状,边缘不规则,脾肋下3cm,质中,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8×1012/L,红细胞计数3.08×1012/L,血小板:35×109/L。
肝肾功能:总蛋白56.9g/L,白蛋白24.0g/L,球蛋白32.9g/L,A/G 0.7,总胆红素93.9μmol/L,直接胆红素46.70μmol/L。
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
甲胎蛋白AFP>1000μg/L(正常20μg/L)。
腹水病理:(腹水)离心沉淀涂片未找见癌细胞。
B超:肝右叶内见10cmX12cm强回声光团。
治疗过程中因高热、感染、呕血、黑便,少尿、昏迷而死亡。
分析题:1、根据症状体征、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列出诊断依据。
2、分析该患者所患疾病临床和病理联系。
3、分析患者可能的死因。
4、原发性肝癌的肉眼及组织学类型。
本例患者按肉眼分型可能属何型?5、患者有病毒性肝炎病史,叙述病理性肝炎基本病理变化,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征。
参考答案:1、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依据:乙肝病史;上腹饱胀不适、纳差乏力;实验室检查(AFP、蛋白、胆红素、乙肝标志物测定等);腹水征阳性,肝大,质硬,表面结节状,边缘不规则,脾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B超所见。
2、脾大脾功能亢进、胃肠道消化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水肿腹水等。
3、肝功能衰竭、肝癌恶病质。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4例临床分析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2 9( 5 3 . 7 0 %) c a s e s we r e a c u t e h e p a t i t i s B( A i m) , 1 8 ( 3 3 . 3 3 %) c a s e s wi t h a c u t e h e p a t i t i s E( AH E ) , 6( 1 1 . 1 1 %) c a s e s w i t h u n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t y p e h e p a t i t i s a n d 1 ( 1 . 8 5 %) c a s e s wi t h A HE c o m p l i c a t e d
中 国肝 脏 病 杂 志 ( 电子 版 ) 》2 0 1 3 年 第5 卷 第2 期
・
论 著
・ 3 5
急性病 毒性肝 炎 患者5 4 例 临床分析
程丹颖 ,邢卉春 ,王笑梅 ,欧蔚妮 ,段 英,赵 莹莹 ( 首都医科大 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肝病 中心,的 观 察和分 析急 性病毒 性肝 炎 ( A VH)患者 的临床特 征 。方 法 回顾性 分析2 0 1 2 年1 月至 2 0 1 3 年3 月本科室 收治 的5 4 例A V H患者 的临床 资料及 生物 化学指标 。结果 5 4 例 患者中, 男性3 1 6 J f , 女性2 3 例 ,男女 比例为 1 . 3 5: 1 ,平均 年龄 ( 4 3 . 8 5± 1 5 . 9 5 )岁 。根 据病原分布 ,分 为急性 乙型肝炎 ( AH B)组 ( 2 9 6 0 ,5 3 . 7 0 %)、急性戊型肝炎 ( A HE )组 ( 1 8 例 ,3 3 . 3 3 %)、未分 型肝 炎组 ( 6 6 0 , 1 1 . 1 1 %)、 乙型肝 炎肝硬化基础上重叠戊 型肝炎病毒感染组 ( 1 例 ,1 . 8 5 %)。AHB 组患者 中有3 例为 妊娠 期女性。AH B组[( 3 7 . 7 6± 1 3 . 6 7 )岁] 发病 年龄低于A HE 组[( 5 4 . 1 1± 1 3 . 9 7 )岁] ,差异有显著
病毒性肝炎案例分析
15区治疗方案
一级护理,普食,吸氧prn,测指脉氧Q4H,测血压Q4H(2-24改测血 压QD)陪客一人
静脉 用药:头孢唑肟、左氧、亮菌甲素、丹参酮、肌肝葡萄糖、甘 利欣、氨茶碱、速尿等抗感染、活血化瘀、保肝降酶、平喘、利尿等 治疗。
口服用药:奥司他韦-抗流感,马来酸氯苯那敏-辅助睡眠,奥克-护胃, 水飞国宾-降酶
2-25:雾化吸入NS10ml+地米2mg+糜蛋白酶4000u—减轻气道反 应
护理问题
一.舒适度的改变:与气喘、咳嗽、睡眠欠佳有关 二.焦虑:与担心疾病发展及预后有关 三.知识缺乏:缺乏肝炎疾病相关知识 四.有受伤的危险 五.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呼吸衰竭,肝衰竭,肝肾
综合征
P1舒适度 的改变
压:64mmHg,
咽拭子均阴性 2-26: 2-22ALB:35.4g/l,ALT:75U/L,血气分析:K:3.1mmol/L,
压:46mmHg,氧分压:77mmHg
氧浓度94%,二氧化碳分
ICU治疗方案
静脉用药:头孢唑肟、左氧、亮菌甲素、丹参酮、 肌肝葡萄糖、甘利欣等抗感染、活血化瘀、保肝 降酶等治疗。
3指导患者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含钾高的饮食,如紫菜、蘑菇,香 蕉等忌油腻、腥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
一.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 ○ 效果评价:患者气喘、咳嗽好转,感觉舒适
P2:焦虑
一.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焦虑 的原因,程度,是否影响睡眠及日常活动 2. 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疾病的病因、发展及预后 3. 安慰鼓励患者,鼓励其家属 多来探视,给予病人精神上的支持。 4. 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 松,听音乐等。 5.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帮助患者睡眠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问题
(1)本病的可能诊断是什么?请提出诊断依据。
(2)需与哪些疾病作鉴别?
答案
(1)本病可能的诊断是肺孢子虫肺炎、艾滋病。 诊断依据是①患者来自美国,有同性恋史(1); ②短期发热,呼吸急促伴唇发绀,低氧血症(PaO2 24mmHg);③肺部X线征为间质性肺炎;
④临床缺氧情况与肺部的病变很不相符; ⑤白细胞与嗜中性粒细胞无增高,不支持一般细菌性肺炎。
病例分析
病例1:
患者女性,16岁,因发热4天后皮肤巩膜黄染7天, 于1989年3月15日扶行入院。
患者于3月4日受凉后发热,体温39℃左右,伴有头痛咽痛,
身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 曾诊断为“上感”及胃病,给以银翘片及胃舒平治疗,
精神食欲稍好转,但旁人发现皮肤黄染,
病后大便稀,无黏液,无明显里急后重,2天前大便呈黄白色, 现已呈黄色,病后尿呈黄色,渐变为浓茶样,量中等,
男性,32岁,美籍华人,由美国来华旅游。因发热、咳嗽、吐白痰5天, 气短2天住院。否认吸毒史,出生于中国,16年前到美国定居,5年前离婚, 无子女,有同性恋史。 入院体检:体温38.5℃,脉搏128/分,呼吸44/分,血压110/70mmHg, 神志清楚,发育营养正常,呼吸急促,唇发绀,淋巴结不肿大, 双肺基部轻度湿啰音,腹部肝脾未触及。
②有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病程仅11天; ③有流行病学资料,同学中有类似患者,支持病毒性肝
炎的诊断;
④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阳性。 (2)卧床休息;继续隔离治疗2周;给予易消化、高 蛋白质,维生素饮食;使用适当护肝药和对症处理; 不进行抗病毒治疗。
病例2:
张某,女性,31岁,因畏寒发热,头痛,身痛3天, 于2000年12月22日急症抬送入院。 患者于12月19日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5~39.5℃, 伴有全身疼痛,腰痛,当地医院按上感治疗,服用APC、
肝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肝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病例:患者A,男性,年龄45岁,经常感到疲劳、食欲不振,并出现黄疸等症状。
编者注: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位肝炎患者的病例分析,探讨肝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需遵循医生建议。
一、个案分析患者A曾长期饮酒,工作压力较大。
他在入院时主诉疲劳、食欲不振,并且皮肤、眼白出现黄疸。
患者过去没有接受过乙肝疫苗接种,然而此次住院前数月他未感到任何不适。
二、体格检查患者体重稍有下降,体温正常。
皮肤黄疸明显,腹部无明显压痛,肝脾未触及。
医生收集了患者的血样进行化验,以进一步确定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ALT和AST水平高于正常范围。
乙肝血清学指标检查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反应。
病毒性肝炎谱系检测表明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
此外,抗体检测显示患者体内缺乏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四、诊断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A被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
五、治疗患者A被立即转入传染病科进行治疗。
治疗措施主要包括:1. 休息与营养支持:患者需要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维持酸碱平衡。
2. 药物治疗:患者被给予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如抗乙肝病毒药物和免疫模拟剂,以提高患者免疫力。
3. 监测和随访: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肝功能指标和病毒复制情况。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
六、预后大多数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后能够康复。
患者A经过积极治疗和休息,症状逐渐好转,并且体温恢复正常。
经过数周的治疗,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患者被告知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病情的稳定。
七、结论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症状和临床表现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通过本文对患者A的病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患者A患有乙型肝炎,包括疲劳、食欲不振和黄疸等症状。
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肝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了解患者是否有肝炎接触史、肝病史、家族史等,对于诊断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
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检测、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等对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 值。
临床治疗
抗病毒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采用 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如干扰素 、核苷类药物等。
保肝治疗
采用药物、针剂、输液等方式,保 护肝脏,降低转氨酶,缓解肝区疼 痛等症状。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病毒性肝炎概述 • 病例介绍 • 临床诊断与治疗 • 病例分析 • 结论与讨论
01
病毒性肝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 病。
分类
根据病原体,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 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血清ALT、AS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
0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可作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的诊断。
病例三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发病经过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多表现为慢性病程,传播途径以血液 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为主。感染后可引起慢性肝炎 。
实验室检查
血清ALT、AS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 。
症状与体征
急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起病较急,常 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厌油腻、肝区疼痛等症状。
慢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起病较慢,症状 较轻,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 减退、腹胀、尿黄如茶色等。
重型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起病急,进展迅速 ,常伴有极度乏力、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肝 性脑病、脑水肿等。
病毒性肝炎的病例分析
病毒性肝炎的病例分析病例一:患者,男性,45岁。
因“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就诊。
患者诉发热已持续一周,体温最高达38.5℃,伴乏力、食欲不振,无反酸、呕吐、腹泻等症状。
查体:体温38.2℃,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5/80mmHg。
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0%,淋巴细胞比例20%,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300×109/L。
肝功能:ALT 220U/L,AST 150U/L,ALB 35g/L,TBIL 20μmol/L,DBIL5μmol/L,IBIL 15μmol/L。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5.1×106IU/ml。
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给予抗病毒治疗,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
同时给予保肝、退热、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患者体温逐渐下降,乏力、食欲不振症状明显改善。
治疗2周后,肝功能:ALT 80U/L,AST 50U/L,TBIL 10μmol/L,DBIL 3μmol/L,IBIL 7μmol/L。
乙型肝炎病毒DNA 定量检测:1.2×105IU/ml。
患者症状缓解,肝功能好转,病毒载量下降。
病例二:患者,女性,32岁。
因“皮肤、巩膜黄染,乏力”就诊。
患者诉皮肤、巩膜黄染已持续1个月,伴乏力,无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70mmHg。
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4.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50%,淋巴细胞比例50%,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400×109/L。
肝功能:ALT 350U/L,AST 200U/L,ALB 38g/L,TBIL 80μmol/L,DBIL20μm ol/L,IBIL 60μmol/L。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 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查等。同时, 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如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 等。
02
病例选择与资料收集
病例选择标准
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的病例
选择经临床诊断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的病例。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病毒性肝炎概述 • 病例选择与资料收集 • 病例分析方法与结果呈现 • 病毒性肝炎治疗策略探讨 • 病毒性肝炎预防措施建议
01
病毒性肝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 起的肝炎,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 疾病。
分类
根据感染的病毒类型,病毒性肝 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 型和戊型肝炎。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易感人群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 性感染者。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青壮年男性为主 。
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 、腹胀、便清、明显消瘦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 肝肿大和压痛。
选择的病例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 特征和临床特点。
排除其他疾病干扰
应排除其他疾病对病毒性肝炎诊断的干扰,确保病例选择的准确性 。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pptcontents •病例介绍•病例实验室检查•病例病理分析•治疗及效果•病例随访•病例讨论与总结目录01病例介绍03具有地域流行性病例发病时间、地点与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相符。
01临床上表现为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和体征具有病毒性肝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如乏力、纳差、尿黄等。
02实验室检查阳性血清中检测到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阳性标志物。
年龄患者年龄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年龄范围内,如甲型肝炎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乙型肝炎患者多为儿童和成人,丙型肝炎患者多为成人等。
性别患者性别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比例相符,如甲型肝炎男女均可发病,乙型肝炎男性多于女性,丙型肝炎男女均可发病等。
职业患者的职业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有关,如甲型肝炎多见于学生和食品加工工人,乙型肝炎多见于医务人员、工人、农民等,丙型肝炎多见于医务人员、服务业人员等。
病例症状与体征症状01患者出现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如乏力、纳差、恶心、厌油腻、尿黄等。
体征02患者出现病毒性肝炎的典型体征,如肝大、肝区压痛、黄疸等。
并发症03患者伴有其他疾病或症状,如乙型肝炎患者可伴有肝掌、蜘蛛痣等肝病特征性体征,丙型肝炎患者可伴有丙型肝炎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02病例实验室检查1肝功能检查23ALT是反映肝脏损伤的灵敏指标,当ALT水平升高时,可能提示肝脏存在炎症反应。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AST也是反映肝脏损伤的指标之一,当AST水平升高时,可能提示肝细胞受损严重。
血清谷草转氨酶(AST)TBIL是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指标,当TBIL水平升高时,可能提示肝脏排泄功能受损。
总胆红素(TBIL)03血糖异常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血糖异常,如高血糖、低血糖等。
生化检查01低白蛋白血症由于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造成低白蛋白血症。
02肾功能异常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如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升高。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4例临床分析1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4例临床分析1程丹颖;邢卉春;王笑梅;欧蔚妮;段英;赵莹莹【期刊名称】《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3(5)2【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viral hepatitis. Methods Data of 54 cases with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2 to March 2013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method. Results Among 54 cases with acute viral hepatitis, 31 cases were male and 23 cases were female, with the ratio of male/female as 1.35︰1, and the mean age was (43.85 ± 15.95) years o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9 (53.70%) cases were acute hepatitis B (AHB), 18 (33.33%) cases with acute hepatitis E (AHE), 6 (11.11%) cases with undifferentiated type hepatitis and 1 (1.85%) cases with AHE complicated with cirrhosis based on hepatitis B. There were 3 pregnant women in AHB group. The average age of onset of AHB [(37.76 ± 13.67) years old]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HE [(54.11 ± 13.97) years ol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The level of albumin (ALB) of AHB [(37.24 ± 3.68) g/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HE [(33.73 ± 4.61) g/L]. The difference of ALB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x ratio and peak value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 (AST), total bilirubin (TBil), γ-glutamyltransferase (γ-GT), alkaline phosphatase (AKP), total bileacid (TBA) and cholinesterase (CHE) between AHB and AHE group (all P > 0.05). The difference of course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s AHB and AHE were the common types of AVH. The prognosis of AVH is favorable.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egnancy women who were complicated with AHB. AHB was more common in youngers and middle-aged, while AHE more common in the elders. And serum levels of ALB was higher for patientswith AHB than AHE.%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病毒性肝炎(AVH)患者的临床特征。
肝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肝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肝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本文对一些肝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病例一患者_____,男性,35 岁,因“乏力、纳差、尿黄 1 周”入院。
患者1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伴有恶心、呕吐,同时发现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样。
既往无特殊病史,否认饮酒史,有乙肝家族史,其母亲为乙肝患者。
入院查体:体温 368℃,脉搏 8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120/8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ALT)1200 U/L,谷草转氨酶(AST)850 U/L,总胆红素(TBIL)8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0 μmol/L。
乙肝五项检查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 e 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 HBc)阳性,即“大三阳”。
乙肝病毒DNA 定量为 10×10⁷ copies/ml。
腹部 B 超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发作)治疗:给予患者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同时,使用保肝降酶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等。
抗病毒治疗选用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每日 1 次口服。
经过 2 周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病例二患者_____,女性,48 岁,因“腹胀、双下肢水肿 1 个月”入院。
患者 1 个月前开始出现腹胀,伴有腹部膨隆,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
既往有慢性丙型肝炎病史 10 年,未规范治疗。
入院查体:体温 370℃,脉搏 90 次/分,呼吸 22 次/分,血压110/70mmHg。
神志清楚,慢性病容,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