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对策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对策

二、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二、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1、肝炎病毒类型多样:中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其中甲型肝炎、乙型肝 炎和丙型肝炎最常见。这些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在 人群中传播。
二、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2、地区分布广泛: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但流行程度和疫情严重 程度存在地区差异。一些经济较发达、人口密集地区的疫情相对较重。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 对策
目录
01 一、引言
03
三、病毒性肝炎防治 对策
02
二、我国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04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病毒性肝炎是中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它对人民的健康和公共卫生系统都 构成了严重威胁。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对于控制 疾病传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 将探讨我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对策。
三、病毒性肝炎防治对策
5、开展科学研究:加大对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 进行创新研究。通过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治 对策提供依据。
三、病毒性肝炎防治对策
6、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信息, 借鉴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病毒性肝炎 挑战。
三、戊肝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三、戊肝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戊肝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水源污染、食物污染、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 以及遗传因素等。在一些地区,如亚洲和非洲部分地区,水源污染是戊肝传播的 主要因素。而在另一些地区,如中东和地中海地区,食品污染可能是主要传播途 径。
三、戊肝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感染。

它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口。

本文将重点讨论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全球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有超过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35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如性传播、母婴传播以及共用注射器等途径。

高感染率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

二、乙型肝炎的地区差异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

亚洲国家是乙型肝炎的高风险地区,其中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感染率最高。

非洲也是乙型肝炎的高负担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

相比之下,欧洲和北美洲的感染率相对较低。

三、乙型肝炎的年龄和性别分布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也存在差异。

儿童和青少年是乙型肝炎的高风险人群,他们易受到母婴传播和儿童间的传播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逐渐下降。

在性别方面,男性感染乙型肝炎的风险通常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更容易接触到感染源有关。

四、乙型肝炎的趋势分析近年来,全球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这一趋势主要得益于疫苗的推广和普及,以及改善卫生条件和医疗设施的发展。

然而,乙型肝炎仍然是一个公共卫生挑战,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

此外,慢性乙型肝炎的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仍然较高,需要引起重视。

五、未来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未来,乙型肝炎的控制和预防仍然是一个全球性挑战。

应对策略包括推广疫苗接种、加强乙型肝炎的筛查和诊断、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加强卫生教育和改善卫生条件等。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资源投入,特别是在乙型肝炎高负担地区,是控制和消除乙型肝炎的关键。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年龄性别分布特征。

乙型肝炎的病例调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乙型肝炎的病例调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乙型肝炎的病例调查及流行病学分析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对乙型肝炎的病例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一、乙型肝炎的病例调查乙型肝炎的病例调查是了解疾病的发病情况、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病例的调查,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 病例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乙型肝炎的易感人群和高风险职业群体。

2. 病例的病史和临床表现:了解病例的感染途径、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3. 病例的病毒学检测结果:通过对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可以确定病例是否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从而判断病例的传染性。

二、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分析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分析是通过对病例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以下是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分析的重点内容:1. 发病率和感染率: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病例调查和抽样调查,可以计算出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感染率。

这有助于评估疾病的流行程度和传播风险。

2. 传播途径:通过对病例的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可以确定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如输血、母婴传播、性传播等。

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3. 高风险人群:通过对病例的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可以确定乙型肝炎的高风险人群。

乙型肝炎的高风险人群包括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吸毒者等。

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是乙型肝炎防控的重要策略。

4. 疫苗接种情况:通过对病例的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可以了解疫苗接种情况。

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了解疫苗接种情况有助于评估疫苗的覆盖率和效果。

通过乙型肝炎的病例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病情况、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天,某地区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天,某地区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某地区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某地区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和发生规律,为制定防治高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近年来该地区所有异性肝炎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单位的分布等,对其整理分析进行相关研究,来进一步了解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

结果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人群乙肝发病人数,在1999年至2000年占年度肝炎总发病数的40%~52%,自2001年至2002年占总发病人数的39%~48%,而从2003年至2004年肝炎发病人数仅占总人数的30%~40%,可见近年来预防乙型肝炎在的措施正在逐步的完善;在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总人数的83.4%,女性患者占16.6%,且全年皆有发病无明显季节变化;同时该地区农村患者占总人数的56.4%~43.5%,城市地区患者占总人数的43.6%~38.6%。

结论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中分析,表明乙行肝炎患者的数量在逐年的下降,但在农村乙型肝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人口的患病率,表明农村地区的医疗防疫水平有待提高。

【关键词】乙型肝炎患病率城市地区农村地区表面抗原流行病学卫生部于2006年,将乙型肝炎列入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由于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群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与乙肝病毒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目前已被确认的肝炎病毒有5重,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1]。

其中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乙肝,对人类的危害最为严重,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成世界性的分布,平均每年约有5%的世界人口为慢性感染,新近感染近5千万人,死亡100万人,有45%的世界人口在乙型肝炎病毒流行的地区。

我国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流行区,有必要了解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已制定有效地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因此本文对某地区1999年至2004年内的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疫情资料均由某地区疾病监测中心疫情室提供,人口资料由当地政府提供。

徐州市铜山区2007—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徐州市铜山区2007—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5 . 4 , 免 疫 史 及 免 疫 史 不 详 的 3 9 人 ,占 2 7 无 7
2 3 时间分 布 每 月 均 有 发 病 , 报 告 发 病 数 差 异 . 且
不 明显பைடு நூலகம், 明显 的季节 性 。 无

表 1 20-21 0 7 0 0乙肝 报 告 发 病 率

0 一
O一 9 l O一 1 9
2 0— 2 9
3 0— 3 9 4 — 9 0 —4
5 一 5 O 9 6 — 6 0 9
7 — 0 —
合 计

讨 论
建议 : ①加 强 基 层 工 } 人 员 的素 质 培 养 , 高 新 作 孔 2 0一 提 生儿 的 乙肝 疫苗 的及 时接 种率 。② 加 强 入学 、 托 儿 入
参 考 文献
[ ] 吴莹 , 1 刘文东 , 梁祁 , 江苏 省乙型肝炎 流行 趋势的时 问序列分 等. 析及预测[J ].江苏预防医学,2 l , 16 :7 9 O O 2 () 1 —1 . [ ] 秦安文 , 2 仇家军. 中市病 毒性肝炎 流行趋势分析 [J 扬 ].江苏 预
防 医学 ,2 l , 2 5 {1 3 . O1 z()3— 2
加强新生儿免疫 接
为 了解 徐 州 市 铜 山 区 乙型 肝 炎 ( 称 乙肝 ) 行 简 流 病 学 特 征 , 价 防治 工 作 效 果 , 定 下 一 步 防治 策 略 评 制
口资 料来 源 于铜 山 区统计 局 。采 用 流行 病 学 方 法 , 用
E cl 0 3建立 数 据 库 并 对 乙肝 发 病 情 况 进 行 统 计 xe 20
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1 . 8 1 , 4 7 / 0万 呈逐年 下降的趋势 , 发病年龄 以青壮年为 主 , 男性多于女性 。结论

2009—2018年昆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2009—2018年昆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2009—2018年昆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摘要】2009年至2018年间,昆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该时期内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病毒学特征、临床表现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该疾病在昆明市的流行规律。

分析结果表明,该疾病在昆明市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性明显。

结合临床表现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本文也提出了一些预防控制策略建议,为进一步控制和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提供参考。

未来,应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和疫苗接种工作,并探讨更多的防控策略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昆明市、流行特征、流行病学、病毒学、临床表现、影响因素、预防措施、预防控制策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2009年至2018年间,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昆明市持续流行,给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炎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而感染。

根据公共卫生统计数据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全世界范围内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传染病,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感染该病毒,导致大量死亡和健康问题。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口流动性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尤为复杂。

近年来,昆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青壮年人群感染率高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疾病在昆明市的流行特征,有必要对该市近十年来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以便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2009年至2018年昆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病学、病毒学、临床表现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昆明市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疾病的特征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旨在为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为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减少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做出贡献。

某市2006至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某市2006至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e ie c o t tg n a u ed v l me t f p t i B p e e t n a d c nr 1M e h d p d mi a f p t i B i il g f m 0 62 1 vd n e frs ae y a dme s r e eo r p n ais rv ni n o t . t o s E e e cd t o ai s T ei o 2 0 —0 0 o He t o o a He t n n r we ea ay e y d s r t ee i e oo ia me o s Re u t A tl f8 5 p t i B c s swee rp re o 2 0 - 0 0 t ea n a cd n e r lz d b e c p i pd mi lg c l t d . s ls t a 6 7 He ai s ae r e o td f m 0 6 2 1 , h u l n ie c n i v h o o t r n i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7 - 14 (0 2 5 0 2- 2 6 1 89 2 1 )0- 0 9 0
Anayssoft l i heEpi m i o c lCha a t rs cso e ttsB n Ciy udng 2 06 。 01 de ol gi a r c e it fH pa i i A t D i i 0 ’2 0 WAN G — u Wu h an
(ilgC nef r i ae rvni n o t lT lg12 0, h a T i e t o Ds s P eet nadC n o,i i 1 00 C i ) en r e o r en n
【 btat O jc v o n es n e p e il i l hrc r t s f e a t i ig i , i n g r i edr g 0 62 1 dt po i A s c bet eT d r adt i m oo c a t i c o p ti B i Te n t La i o n i 0 -0 0a vd r l i u t hed g ac a e s H i i s n l cy o n p v c u n 2 n or e

莒县446例乙型肝炎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莒县446例乙型肝炎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基本符合推荐的供给量 , 中优 质蛋 白质 的比倒也 超过摄人 蛋 其
白质 总 量 的 4 %以 上 , 式 快 餐 中脂 肪 提 供 的 能 量 占到 6 % , 0 西 0 明显 超过 中 国营 养 学 会 建 议 的 2 % 一2 % 。平 均 每 份 中 、 式 0 5 西
将中 、 西式快餐的合格率作 显著性 检 验 u =2 0 8>19 ,P < .6 00 . .5 表明西式 快餐 的合格 率 和中式快餐 的合格 率差 异有显 著 性。西式快餐的加工过程 以高温油炸为主 , 卫生设施 比较齐全 , 教生物检验 的合格率高 ; 同样 是中式快餐 , 快餐店 和快餐摊采 从 样的快餐微 生物检验 合格 率 , 店里 的高 于摊 头 上的 9件不 合 格快餐 . 全都 是大肠菌群 超标 , 明在中式快餐 的加 工 、 售过 说 销
程 中人 为 的 二次 樗染 较严 重 。 33 从 分 析 快 餐 的 营养 状况 看 , 均 每 份 西式 快 餐 供 给 的 能量 . 平
பைடு நூலகம்
快餐 中钙和视黄醇供给量低于推荐的供 给量。不 同价格 的中式
快 餐 , 5 和 5元 以 上 每 份 中脂 肪 提 供 的 能 量 占 到 加 % 以 4— 元
文章 编号 :04—15 O2叭 一06 —0 10 27 20 】 c 02 2
表 2 。
乙型病毒 性肝 炎( 以下 简称乙肝) 是危害人类健 康较 为严重
的 传染 病 , 了 解 我 县 乙 肝 发病 特 征 , 便 制 定 更 好 地 防 治 措 为 以 施 , 将 19 —19 现 92 99年 全 县 发 生 的 46例 乙 肝 病 人 的 流 行 病 学 4 特 征 分 析如 下 。 1 瓷 料 来源 疫 情 资 料 来 自县卫 生 防疫 站 疫 情 室 , 1资 料 由 县 统计 局 人 : 3 提供。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解析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的解析对于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至关重要。

1.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本特征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

它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物质中,如乳汁、精液和唾液等。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

2. 垂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垂直传播从母亲传给新生儿。

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或者在分娩过程中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给新生儿。

因此,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

3. 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这包括输血、注射毒品、共用针具、医疗器械不洁等。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微小的血液接触途径进入人体,如伤口、黏膜或皮肤破损处。

因此,保证输血安全、禁止注射毒品和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和无菌操作等措施对于预防血液传播至关重要。

4. 性传播性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另一种常见传播途径。

性接触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或其他体液而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性传播的风险因素包括多个性伴侣、性行为不安全、性伴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等。

因此,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多个性伴侣、定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的筛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性传播。

5. 其他传播途径除了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外,乙型肝炎病毒还可通过其他途径传播。

例如,共用个人卫生用品、美容美发器具不洁、接触感染者的开放性伤口等。

因此,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不共用个人物品和加强伤口处理等措施也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

总结起来,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

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识,推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加强卫生监管,提高医疗设施的消毒和无菌操作水平,以及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摘要:乙型肝炎流行病是一种传播性很强,且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之一。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伤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乙肝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

乙肝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

近几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显著增高趋势,主要与流行状况、卫生习惯、居住条件、人群免疫水平及防治方法等有关。

近年来,通过病学专家的不懈努力,我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取得了新的成果。

本文就乙型肝炎流行病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传播病、发病率1、资料与方法1.1资料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学资料来源于巴州统计局。

1.2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描述性分析2012—2015年巴州乙型肝炎报告病例,不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1.3质量控制病毒性肝炎诊断由临床医生参照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确诊,确诊病例录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最终由巴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并删除重复报告病例。

2、结果2.1发病情况2012—2015年巴州共报告乙型肝炎57230例,其中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36.27/10万和0.15/100万;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比例由2012年的93.05%降低到2015年的37.57%;2012—2015年乙型肝炎发病率和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构成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2.2流行病学特征2.2.1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其中1—3月病例较多(分别占10.64%、10.53%和10.25%),而9—11月病例较少(分别占6.12%、5.75%和6.51%)。

2.2.2地区分布各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且末564.23/10万、若羌县374.48/10万、尉犁县311.68/10万和轮胎县182.78/10万。

启东市2006-200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启东市2006-200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启东市2006-200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为准确掌握疫情分布动态及流行特征,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促进人类健康,现对近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1 流行特征1.1 流行强度2006年全市共网络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334例,发病率为29.49/10万,2007年全市共网络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153例,发病率为13.57/10万;2008年全市共网络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发病率为4.44/10万。

1.2 年龄及职业分布2006年报告的33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男女性别之比为3.28:1;人群分布以20-50岁为高发年龄段,共发生230例,占总发病数的68.86%;20周岁以下各年龄组共发生21例,占总发病数的6.29%;各职业以农民发病为主,占53.29%。

2007年报告的153例乙型病毒炎肝炎病例男女性别之比为2.64:1;人群分布以20~50岁为高发年龄段,共发生100例,占总发病数的65.36%;20周岁以下各年龄组报告7例,占总发病数的4.57%;各职业以农民发病为主,占54.25%。

2008年报告的5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男女性别之比为2.33:1;人群分布以20-50岁为高发年龄段,共发生34例,占总发病数的68.00%;20周岁以下各年龄组发病2例,占总发病数的4.00%;各职业以农民发病为主,占54.00%。

1.3 地区分布全市24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3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乡镇是启隆,发病率为69.21/10万,发病率最低的是海复,发病率为4.62/10万。

全市3年平均发病率为16.00/10万。

1.4 时间分布各月均有病例发生,无明显发病高峰,全市疫情波动相对平稳。

2 分析与探讨启东是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肝癌发病率是我国最高地区之一。

2006年以前乙肝年发病率一直在29.49/10万之上,本文数据分析呈现近3年我市乙肝年总发病率显著下降,与林玉娣等报告结果不一致。

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及我市流行现况分析

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及我市流行现况分析
— —
7 . / O万 。 25 l
3 遵义 市乙肝发病及免疫情况 3 1 发病 情况 : 义市 总人 口为 6 9万 , . 遵 8 乙
肝表 面抗 原阳性 率约为 6 9 9, 面抗 原 阳 .9 6 表 性人数约 为 4 . 8 2万人 。据 我 市传 染病 报告 统计 ,0 0 我市 乙肝 发病 人数 为 2 5 20 年 4 9人 , 发病 率 为 3 . 3 1 6 4 / 0万, 0 1年 全 市 乙肝 发 20 病 32 0 6人 , 病 率 为 4 . 0 1 发 3 7 / 0万 , 0 1年 20
造成 巨大经济 负担 的重大 传染 病 , 乙肝病 毒 携带者 在入 托、 入学 、 就业 、 婚姻 等方 面 受到 很大 影响, 多慢性 乙肝 患者丧 失 劳动 和生 许
活能力。引起一 系列社 会 问题, 为我 国最 成 重 要 的 公 共 卫 生 问题 之 一 。 1 乙肝 的传 播途径 及特性 1 1 乙肝的主要 传染源是各型 乙肝病人 , . 无
症状 的乙肝病毒携 带者 。 12 人群对 乙肝病毒普遍 易感 , . 由于从母体 不能带来 乙肝抗体 , 国的 乙肝 易感 人群 主 我 要 是 新 生 儿, 它 年 龄 的 乙肝 易 感 者 占 其
4 0% 。
万人将 死于与 乙型肝 炎有 关的 肝脏疾 患, 我 国每年报告 乙肝新发病例 5 0万, 占全国传染 病总 数 的 14 乙肝 发 病 率 为 2 . / 0万 /。 2 51
1 3 乙肝 的主要传播途径 : . 血液 、 液传播, 体 主要方式有 :
1 3 1 母 婴传播 : .. 在我 国这种传播方式最 为 重要 , 3 %的 乙肝 携带 者 为 此途 径 传 播。 有 0 乙肝表面抗原 阳性母亲的婴儿 出生后 一年 内 将有 4 %以上表 面抗 原 阳性 ; 面抗 原及 e 0 表

宁波市江东区1990~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宁波市江东区1990~2005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白 廷 军
中 图 分 类 号 g 5 26 R 1. 2
文献 标 识 码 g B
文 章 编 号 :10 .9 1 (07 5o2.2 070 3 20 )0.0 0O
乙型病毒性 肝炎 ( 乙肝 )是 对人 类建康 危 害严重 传染
病 之 一 。宁 波 市 江 东 区于 18 99年 开 始 在 新 生 儿 中 推 广 接 种
高 峰 集 中在 2 4 0— 9岁 , 占发 病 总 数 的 8 .% 。根 据 乙 肝 疫 04 苗 接 种 情 况 ,将 观 察 时 间 分 为 二 个 阶 段 :免 疫 初 期 (90 19

19 ) 92年 、免 疫 后 期 (93—2 0 19 0 3年 ) ,各 年 龄 组 乙 肝 发
6 8 7 8 3 3

合 计
£ ¨ " j
7 6 3 l 8


1 7 . 4 7
l47 5 .
l 9. o 7 8 6 4. 6 2 7. 6 . 39 4 . 96
5 1 4. 8 . 54 7 . 98 5 . 23 4 1 2.
历年新生 儿乙肝疫苗 全程接 种率均 达 9 % 以上 ,19 5 92年 又
对 18 18 年 出生 的 儿 童 进 行 了 乙 肝 疫 苗 接 种 ,接 种 率 95 98
1 l 1 l 1 l
为 9 .%。乙肝疫苗免 疫成 功率监 测结 果 ,抗. B 平均 阳 39 Hs
转率 为 9 .% ,见 表 1 09 。


姒拼拼
表 1 乙肝 疫 苗免疫 成 功 监测 结果 ( . B ) 抗 H s
弱 ∞ 坞

8 ¨

普陀区2000~2006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普陀区2000~2006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从 2O OO~2O 年普 陀区报告 的 2 8 乙型肝炎 发病情 O6 15例 况 与病例构成分析显 示了我区乙肝发病的主要特征是 :( ) 1 年发病率 2O O O年 最高 ,达 196/0万 ,20 年 开始 有所 3 .7 1 01
维普资讯
2 地区分布 乙肝在 全 区 1 乡镇 ( 道 )均 有发病 报 4个 街 告 ,在报告的 2 8 15例乙肝中 ,渔农村 报告 16 ,城区报 14例 告 12 例 ,渔农村病例数高于城区。 01 3 时间分布 20 ~20 年 每年各月 均有发病 ,年 均各月 00 0 6 发病 构成 在 4 4 ~1 .%之 间 波 动。其 中 3月最 低 ,为 .% 1O 44 .%,8 月构成较高为 1. 10%,其他月份 报告发病 数差异 不 明显 。 4 年 龄 、性 别 分 布 在 28 15例 乙 肝 中 ,男 性 12 63例 ,女

材 料与方 法
1 资料来 源 疫 情资 料 来 自 20 00~2 0 舟 山市普 陀 区 06年 甲 、乙类传染病 订正年报表 ;人 口资料 来 自普陀 区统计 局 ; 20 06年普 陀区不 同人群 乙型肝 炎感染率 资料来 自普 陀区疾 控 中心 、普陀区妇保所及虾峙 、蚂蚁 、展茅社区服务中心 。 2 方 法 运 用描述 性 流行病 学 方法 。有 关数 据 录人计 算 机 ,用 Eel OO进行 统计分析 。 x O e2

1 8・
浙江预防医学 20 年第 2 卷第 2 08 0 期
时率各 年均 为 10 0 %。’ 在本区居住 3 个月 以上的流动儿 童全 程接种率在 7 .% ~8 .%之 间波动 ,年 均全 程接 种 率为 64 73
8 3 。 3. %

乙肝流行现状研究报告

乙肝流行现状研究报告

乙肝流行现状研究报告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目前
全球范围内乙肝感染的人数仍然很高。

本研究旨在研究乙肝的流行现状,包括感染率、风险因素和防控策略。

首先,研究结果显示,乙肝感染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较高的流行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
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其中约有3500万人处于慢性感染状态。

乙肝主要存在于亚洲、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这些地区的感染率较高。

其次,风险因素是乙肝感染的重要原因。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一些行为习惯,例如共用注射器、性行为不安全和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等,都会增加感染乙肝的风险。

此外,没有接种乙肝疫苗、早年受感染、长期接触HBV患者以及存在其他基础性疾病的个体也容易感染乙肝。

最后,防控乙肝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乙肝疫苗的接种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全球范围内推广乙肝疫苗接种,特别是针对新生儿和儿童的全面接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乙肝健康意识,采取避免共用注射器、正确使用安全套等措施也是防控乙肝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乙肝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存在较高的感染率。

风险因素如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都是导致乙肝感染的重要原因。

采取乙肝疫苗接种、加强公众教育以及避免某些高风险行
为等防控策略,能够有效降低乙肝的传播和感染风险,进一步控制乙肝的流行。

350例乙肝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50例乙肝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50例乙肝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哈巴河县乙肝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乙肝流行提供可靠依据,以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进行抽样,全县共抽取7个流调点,其中1个乡,6个镇进行调查。

结果本次应检人员4010人,实际检测3681人,共检出乙肝感染病例350例,乙肝感染率为9.53%,各年龄感染情况:0-10岁男7例,女3例,共10例,占2.86%,11-20岁,男25例,女11例,共36例,占10.29%,21-40岁男80例,女32例,共112例,占32.0%,41-60岁男70例,女29例,共99例,占28.29%,60岁以上男66例,女27例,共93例,占26.57%,女性共102例,占29.14%,男248例,占70.86%。

结论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感染年龄多集中在21-60岁。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特征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2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03-02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我国极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由于该病是一种经血液传染的疾病,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寿命。

新疆哈巴河县位于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下辖1个镇、6个乡,人口7.8万余人,18个民族,风俗习惯差异较大,卫生健康习惯也不尽相同,为了解本地区乙肝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乙肝流行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本文对350例乙肝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进行抽样,全县共抽取7个流调点,其中1个乡,6个镇进行调查。

1.2 方法1.2.1 调查方法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统一的调查表,由调查者逐一询问调查对象。

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肝炎患病史、乙肝相关因素调查、免疫接种史等。

岱山县2005—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特征分析

岱山县2005—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特征分析
叶凌 王达特
文 献 标 识码 :B 文 章 编号 :10 0 7—0 3 ( 0 1 2— 0 4— 2 9 1 2 1 )0 0 3 0
中 圈 分 类号 :R 1. 2 526
近年来 随着 临港造 船工业 的兴起 ,外来 人 口急
20 -20 05 09年 5 0岁 以上 年 龄 组 的发 病 率 分 别 为
[ ] 胡荚 存 . 医务 人 员 卫 生 洗 手 …l k 分 析 及 对 策 [ j 中 华 2 W}l -l l…  ̄ J.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2 0 0 5,】 (2 5 1 ):10 4 5—10 . 4 6 [ _ 郑 3】 丛 层 医 院 消 毒 灭 菌 效 果 监测 } 川 浙 江 预 防 医 学 .
参 考 文 献
[ ] 韩 黎 ,张 高 魁 ,朱 士 俊 ,等 . 医 务 人 员 接 触 患 者 前 手 : 执 1 卫生 行 情 况 及 其 相 _ 响 因 素 分 析 [ ] 中华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 火影 J.
20 0 6,1 ( 0 :1 3 6 1 ) 1 5—1 3 . 1 7
浙江预防医学 21 年第 2 01 3卷第 2 期
Z e agPeet eMe in ,Fb 0 1 o 2 ,N . hj n rvni dc e e.2 1 ,V l 3 o2 i v i
・ 7・ 4
作 的人员 培 训 到 位 ,具 备 良好 的 从 业 素 质 ; ( ) 3 综合 医 院功 能 布局 到位 ,预 防 了交 叉 感 染 的发 生 。 建议 :医疗机 构要 完 善消 毒工 作制 度 ,加 大常 规监 督工 作力 度 ,卫 生行 政部 门每 年进 行 一次综 合 整治 并通 报 结 果 ,并 向社 会 公 示 。要 加 大 相 应 处 罚 力 度 ,从 而促进 医疗 机构 建 立健 全 院 内感 染组 织 和消 毒 管理 制 度 对 医院 内部从 事 消毒 管理 或消 毒工 作 人员 要 进 行 系 统 的 专 业 论 _J 作 技 能 培 训 , 不操 1

2004~2019年泉州市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04~2019年泉州市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预防医学论坛2021年4月第27卷第4期Prev Med T rib,V ol. 27,No. 4, Apr. 2021• 241 ••论著.2004〜2019年泉州市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分析x陈文同,陈雅红,曾珊珊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了解泉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泉州市2004〜2019年乙肝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泉州市2004〜2019年累计报告158 743例乙肝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22. 73/10万,死亡32例,年均死亡率为0. 025/10万,15岁以下乙肝报告年均发病率逐渐下降。

年均发病率前3位的地区为泉港区、丰泽区、惠安县,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10. 30/10万、141. 47/10万、137. 52/10万,沿海发病高于山区(P <0.0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 <0.01),男女发病之比为2.54 : 1;病例主要集中在20〜44岁(62. 41%),以农民、工人、家政和待业人员为主(65. 80%)。

结论泉州市2004〜2019年乙肝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中图分类号:R512. 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153(2021)04 —0241—03Analysis o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hepatitis B,Quanzhou city,2004-2019CHEN Wen-tong* ,CHEN Ya-hong,ZENG Shan-shanQuanzhou City Center fo 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Q uanzhouF ujian <,362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B in Quanzhou city,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hepatitis 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Methods A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 nalysis was made on 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hepatitis b in quanzhou during 2004-2019. Results A total of 158 743 casevS with hepatitis B were reported during 2004-2019 in Quanzhou city. The average annual morbidity was 122. 73/105 , there were 32 deaths, with the average annual mortality of 0. 025/10:,. 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of hepatitis B of those under 15 years old was gradually decreasing. The top 3 regions with annual average incidence were Quangang district, Fengze district,and Huian county,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was 210. 30/103,141. 47/10° ,and 137. 52/105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in coastal area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mountainous areas ( P <10. 01).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in 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 P <C0. 01) »and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2. 54 : 1. Cases were mainly aged 20-44 years old (62. 41%),and concentrated in farmers,workers,housekeepers and unemployed people(65. 80%). Conclusion The overall trend of hepatitis B incidence in Quanzhou city is declining.Key words:Hepatitis B;Epidemiology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 起的传染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有些患者经久不愈,可 慢性化、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 生活质量。

1992—2008年金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1992—2008年金华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病 毒性肝 炎生 物 型别 构 成 中 ,乙肝 病 例从 19 92年
的 3.8 2 0 %上升至 20 年的 7.8 08 64 %,已替代 甲肝 跃居 病毒性 肝炎发 病数 的首位 。在 735例 乙肝 报 08 告病例 中 ,1 5岁 以下 病 例 为 39 4 2例 , 占 49 % , .6 5岁 46/0万 ,其 中 省 19 开始将 乙肝预 防接种 纳人儿 童免疫 规划 , 92年 1 以 下 人 群 年 均 发 病 率 为 2.3 1 19 92年 l 以下人群 乙肝 报告 发病 率为 8.9 1 5岁 04/0 20 02年 1 O月份 开始对 新生 儿 实施 免 费 乙肝疫 苗 接 种 。本 文对 19 92—20 08年金 华 市 乙 肝疫 情 报告 数 万,此后年 报 告 发病 率 整 体 呈下 降 趋势 ,到 了 据进行分析。 20 03年后 ,乙肝报告发病率均在 2.0 1 以内 00/0万 波 动 ,20 降至 86 /0万 最低点 。 07年 .6 1 资料与方法 2 性 别 分 布 735例 乙 肝 报 告 病 例 中 ,男 性 08 38 70 : 。各 1 资料 来源 乙肝疫情 数据来 自 19 2 0 9 2— 0 8年 金 5 12例 ,女性 123例 ,男 女 性 别 比为 3 1 年度男 、女 年报 告 乙 肝发 病 率 ,男 性 均 高 于女性 , 华市法 定 传染 病 疫 情 统 计 年报 表 ,人 口资 料 来 自 自 19 9 8年 后 男 、女 报 告 发 病 率 差 距 逐 渐 拉 大 , 19 20 2— 0 8年金 华市统计 局统 计年鉴 。 9 20 20 02— 05年 两 性 问 发病 率 差距 保持 平 稳 ,20 06 2 诊 断标 准 依据 G 59 B190—19 9 5乙肝 的诊断标 准,乙肝诊断要结合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体征 、 年后两 者 间差距 又开 始缩小 。 08 实验 室检查 和 ( ) 肝 组 织 检 查 等 手 段 ,进 行 综 3 地 区分布 735例 乙肝 病 例 分布 在全 市 9个 或 县 ( 、区 ) 市 ,义 乌 、永康 和东 阳是 发病 数 最 多 的 合分 析 ,动态观察 ,予 以诊断 。 乙肝确 诊病 例要具 71 35 备肝 炎 的临床症状 体征 、肝功 能检测异 常 和乙肝 的 三个 地 区 ,分 别 累计 发 病 152例 、 129例 和 195 例 , 占 全 市 总 数 的 2.8 、 1.4 和 11 48 % 88 % 病原学标志符合 3 项特征。乙肝确诊病例且为初诊 1.3 ,这 三 个 地 区 发 病 数 之 和 占 总 数 的 6 9% 病例要 进行法 定传染 病报告 。 06 % 3 分析方 法 运 用 E cl 00建 立 数据 库 ,使 用 6 .5 。发 病 率 较 高 的地 区 有 永 康 市 、义 乌 市 、 xe 20 婺 城 区 , 年 均 发 病 率 分 别 为 157/0 万 、 4 .5 1 SS 30软件 包对 数 据 进行 描 述 性 分 析 、 分 析 PS1. X 17 9 / 0万 和 9 . 5 1 0. 3 1 4 8 / 0万 。 和时 间序 列分 析 。 4 患者 年龄构成 在 7 3 5例 乙肝 报告病 例 中,0 08 结 果 7岁 占 2 2 % ( 5 7例 ) .0 14 ,8—2 4岁 占 2 . 3 42 % 104例 ) 5~4 ,2 9岁 占 6 .7 ( 25 O 8% 4 80例 ) , 1 报 告 发病 率 1 9 9 2—2 0 0 8年共 报 告 乙 肝 病 例 (75 5 以上 占 1.0 ( 94例 ) 0岁 2 7 % 83 。各年 度报 告 乙肝 735 ,年均发病率为 8.0 1 , 中 9 08 例 65/0万 其 0年 代初 ,乙肝 报告发病率略呈下降趋 势,发病率 由 病 例 年 龄 构 成 比 显 示 ,0—7岁 组 报 告 病 例 数 由 92年 1.5 63 %逐 年 下 降 至 20 00年 0 8% ,其 构 .9 19 92年的 6 .7 1 67/ 0万下降到 19 9 5年的 4.4 1 19 99/0 成基本 趋 于 稳 定 ;8~2 4岁 组 报 告 病 例 构 成 比在 万。19 96—20 报告 发病 率呈 逐 年上 升 的趋 势 , 03年 0 5—4 9 20 03年 达 到 最 高 峰 ,发 病 率 为 182/0 万 , 2 %上 下波动 ,整体 呈现 略降态势 ;相反 ,2 2.9 1 92年 的 20 20 04— 0 8年 又呈 连 续 下 降 趋 势 。19 20 92— 0 8年 岁组报 告 病 例 构 成 比居 高 不 下 ,且 从 19 4.5 0 0 %上 升到 2 0 0 8年 6 . 1 ;5 27 % 0岁 以上年 龄 组 报告发病率均居当年法定传染报告病种前 3 ,在 位 报告 病例 数 的构 成 比从 19 9 2年 6 4 %上 升 到 2 0 .9 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福田区1989-2009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钟剑明林怿昊司徒潮满石向辉范苏云段利娜(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深圳 518040)[摘要]: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1989-2009年乙肝流行特征。

方法对福田区1989-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深圳市福田区1989-2009年乙肝发病率为32.17/10万,发病率从1989年的46.94/10万上升至1991年最高的114.79/10万,然后逐年下降,2009年下降至最低4.11/10万;常住人口的乙肝的发病率基本高于暂住人口的发病率;乙肝发病月份相差不大;发病人群以20-29岁为主,男女比例为2.55:1;发病人群的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两者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61.66%。

结论深圳市福田区1989-2009年乙肝的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效果,下一步应继续加强防控力度,控制乙肝在辖区传播流行。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流行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from 1989 to 2009 in Futian District ofShenzhenZHONG Jian-ming,LIN Yi-hao,SITU Chao-man,SHI Xiang-hui,FAN Shu-yun,DUANLi-na(Futian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enzhen 51804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escrib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B from 1989 to 2009 in Fu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 Methods Descrip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hepatitis B incidence from 1989 to 2009 in Futian district, using the data collected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Results The estimated annual incidence of hepatitis B in Fu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 during 1989-2009 was 32.17 per 105 persons. The incidence increased continuously from 46.94 per 105 persons in 1989 to 114.79 per 105 persons in 1991 (peak), and then decreased steadily to 4.11 per 105 persons in 2009 (lowest). Overall, the incidence of hepatitis B was higher among residents than among transient population.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infected by hepatitis B was 20-29 year old and little different by month. The male-female ratio of incidence was 2.55:1. The most popular occupations of infected patients were clerks and workers, which together accounted for 61.66% of all infections. Conclusion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hepatitis B in Fu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 from 1989-2009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success, we should take more measures to prevent hepatitis B.【Key words】Hepatitis B; Incidence; Epidemiology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8040)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多年来,乙肝在世界上各地广泛流行,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对社会、经济影响较大。

为探讨乙肝发病动态及流行趋势,进一步做好乙肝防治工作,本文对辖区1989-2009年乙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乙肝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1 方法1.1 来源疫情资料来自辖区1989-2009年传染病订正年报,人口资料来自福田区统计局。

1.2方法乙型肝炎诊断按照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WS 299-2008《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血清检测方法采用ELISA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试验操作,试剂为北京万泰产品,在有效期进行使用。

1.3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乙肝在人群中的变化趋势。

同时比较发病率在不同月份和不同人群(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和户籍)的差异及变化趋势。

发病率的比较采用卡方(X2)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α=0.05。

所有统计分析在SPSS13.0中完成。

2 结果2.1乙肝发病情况1989-2009年共监测乙肝发病人数3114例,平均发病率为32.17/10万。

1989-1991年辖区居民乙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89最低,为46.94/10万,1991年最高,达到114.79/10万。

从1991年开始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到2009年达到最低,为4.11/10万。

将各年乙肝年发病率进行比较,得总体2χ=841.3,P<0.01。

见图1。

2.2乙肝发病数按常、暂住分布不同户籍居民乙肝发病率及其比较结果分析得出2χ=32.23,P=0.0409,可见不同户籍地居民乙肝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1996年和2000-2002年、2004年常住人口乙肝发病率低于暂住人口乙肝发病率外,其余年份常住人口乙肝发病率均高于暂住人口乙肝发病率。

常住人口乙肝发病率在1991年达到最高为163.73人/10万,而暂住人口的乙肝发病率在1991年达到最高为114.79人/10万。

图1 1989-2009年深圳市福田区乙肝发病率变化趋势Fig.1 hepatitis B incidence from 1989-2009 in Fu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 by year204060801001201401989199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发病率(/10万)年 份图 2 1989-2009年深圳市福田区乙肝发病人数按月份分布Fig.2 Number of patients infected by hepatitis B from 1989-2009 in Futian District ofShenzhen, by month50100150200250300350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发病(人)月份2.3乙肝按月分布图2显示1989-2009年乙肝的发病率月份变化趋势。

结果显示乙肝在每年3月和10月发病人数明显较其他月份多,1月至2月发病人数最少。

2.4乙肝按性别和年龄分布不同年龄段居民乙肝的发病率及其比较结果为男性发病2237例,女性发病877例,男女之比为2.55:1。

发病年龄以20-29岁年龄组发病为主,其次30-39岁和10-19岁年龄组。

2.5 乙肝按职业分布不同职业居民乙肝的发病率及其比较结果显示各种职业乙肝发病构成比基本稳定,无明显增长或下降趋势, 发病人群以工人、职员为主, 这两种职业乙肝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1.66 %, 学生、家务和商业人员占一定比例, 这3种职业乙肝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19.94 %, 教师每年报告极少。

3 讨论深圳市福田区1989-2009年共监测乙肝发病人数3114例,平均发病率为32.17/10万。

1989-1991年乙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有:监测网络逐步完善,乙肝检出能力不断提高;另外也可能与深圳经济特区开发高潮有关。

从1991年开始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到2009年达到最低,为4.11/10万。

原因可能是:自从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发布乙肝诊断标准后,各单位对于乙肝的处置得到规范,放缓乙肝的传播。

另外,自20世纪90年代初,福田区对易感人群推广接种乙肝疫苗,加强健康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强血液制品管理和医院消毒隔离监管等工作。

通过一系列针预防措施,减少乙肝流行传播。

福田区常住人口乙肝的年发病率大部份年份高于该区的暂住人口乙肝的年发病率。

分析原因可能是:暂住人口卫生资料的收集较为困难,同时一部分暂住人口感染乙肝后会返回自己的家乡以寻求更为经济的治疗服务,造成部分发病人员缺失。

文献显示,乙肝发病没有特别的季节性。

本研究显示每年3、10月间发病人数明显较其他月份多,1月到2月发病人数最少,但月份间相差不大。

全国其他地区的研究显示乙肝的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浙江省1990-2006年乙肝发病[1]和秦皇岛市2005-2009乙肝发病[2]均无明显的季节性,昆明市乙肝发病时间分布为7月份报告病例最多,2月份最少[3],但月份发病人数相差不大,和本研究一致。

1989-2009年间辖区乙肝男性发病2237例,女性发病877例,男女之比为2.55:1;男性乙肝的发病数高于女性乙肝的发病数。

国内很多文献[4] [5]均报告男性乙肝发病率普遍高于女性,这可能是男性在社会接触广泛,同时卫生习惯相比女性较差。

本研究调查显示在整个年龄组中,以20-2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其次30-39岁和10-19岁两个年龄组。

与国内研究一致[6] [7]。

大批的青壮年进入深圳务工,经济条件差、不良卫生习惯、人际交往频繁等原因增加感染机会, 均可导致青壮年乙肝发病率的上升,另外青壮年对乙肝的认识不足, 未普遍接种乙肝疫苗, 使之成为发病的主要人群。

令人欣慰的是,从2000年以后,由于对15 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开展大规模普种乙肝疫苗,辖区15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乙肝发病人数逐步较少,在未来的乙肝防治中,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对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另外加大对市民乙肝防治知识宣传,群策群力,共同防治乙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