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棕坪学校七级语文下册《口技》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精

合集下载

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棕坪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 20《口技》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棕坪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 20《口技》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20、口技课题20、口技课型新授导学目标1、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程序教学调控一、导入新课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音。

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样发出悦耳的音符。

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

口技表演就是这样一种艺术。

不信? 让我们一起来看《口技》这篇课文——二、导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①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字,质疑;②教师解答疑问,并强调掌握重要字词的读音、释义。

3.齐读课文。

①高声朗读,熟悉课文情节;②体会课文语言特点。

4.复述课文。

①尽量扣准课文内容讲故事;②适当进行点评。

三、诵读练习自由朗读第2、3、4段,争取能背诵下来。

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2.选出与“众宾团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项( )A.口技人坐屏障中B.满坐宾客无不伸颈C.满坐寂然D.稍稍正坐3.选出下列加点的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①众妙毕备( )A. 毕业典礼B. 毕业精力C.丑态毕露②宾客意少舒( )A.心情舒畅B.动作舒缓C. 舒筋活血③不能名其一处( )A.莫可名状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

《口技》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口技》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口技》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2、正确朗读,翻译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中心。

【预习自测】一、知识链接林嗣环,号铁崖,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

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中进士,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

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

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

《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

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

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

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

且其中还有腹语术。

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

二、知识积累(一)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二)给划线的字注音:屏障()呓语()齁声()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三)解释划线的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施八尺屏障()众妙毕备()会宾客大宴()众宾团坐()夫叱大儿声()宾客意少舒()虽人有百手()妇抚儿乳()奋袖出臂()但闻屏障()其夫呓语()(四)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

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口技》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口技》导学案新人教版
《口技》
主备人
审 核
审批
授课人
授 课
时 间
班 级

课 时
二、问题探究
1.解释下列古今字
(1).虽人有百手 古:_______今:_____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古:_____今:______
(3).两股战战 古:________今:_______
(4).几乎先走 古:________今:_______
(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 ) 闻:( )
(4)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 ) 哗:( )
(5)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欠伸:( )
(6)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乳:( ) 乳:( )
(7) 妇拍而呜之 呜:( )
(8)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一时:( ) 毕:( )
(9)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 ) 稍稍:( )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 ) 间:( )
(11)曳屋许许声 曳:( ) 许许:( )
(12)虽人有百手 虽:( )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
(14)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色:( ) 奋:( )
(1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 ) 走:( )
(16)群响毕绝 绝:(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夫齁声起( ) 意少舒( )中间( ) 曳( )屋许许( )声
几欲先走( ) 屏障( ) 絮絮 ( )
(2)文学常识积累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编选的笔记小说 。
2.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实词
( 1) 会宾客大宴 会:( ) 宴:( )
(2) 施八尺屏障 施:( )
★关于口技

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棕坪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口技》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棕坪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口技》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4.第4段中写起火、救火场面,连用五个“百千”,表达效果怎样?
——“百千”指多、杂,突出了火情急、火势猛的特点,也渲染出人们 的紧张和慌乱。
(五)归结文章的主旨
课文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三、布置作 业
1.熟练地背诵、默写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题。
教学程序
教学调控
一、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
1.齐读第2、3、4段。
2.思考:这三段描写了几个场面?
——三个场面:①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②一家人由醒而梦;③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
3.在书上画出这三段所描写的声音种类并口头作答: 三个场面声音的变化有何特点?
2.比较第 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
——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第3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即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第4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 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本文在词语运用上最大的特点是( )
A.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B.具体、形象地选取拟声词;
C.大量、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D.首尾呼应,结构井然有序。
4.简答:《口技》一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式,试一一指出并加以说明。
4.探讨:课文第3段的描写可否省略?这一段有何作用?
——不能省略。这段写—家四口人渐渐由醒而睡,又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有情节上的突兀变化。由起先的喧闹陡然落为平静,也为下一个情节积势蓄力,暗示必将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现。这样处理,使课文情节显得起伏跌宕,生动曲折。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 20 口技导学案 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 20 口技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 口技【导学目标】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重点难点】1.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2.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媒体使用】【教学过程】一、预习领先一步1.走近作者___林嗣环____,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

《口技》一文选自《_·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2.背景助读口技起源甚早。

可以一直追溯至上古时代,人们为了狩猎,经常必须要模仿鸟兽的叫声来欺骗并引诱它们,或以恐吓的吼叫声驱赶围猎野兽,以利捕之。

到了清代,口技从单纯模拟某一种声音,发展到能同时用各种声音,串组成一个故事,被列为“百戏”之一,即“口戏”,俗称“隔壁戏”。

它表演“军旅狩猎”、“群猪争食”,无不惟妙惟肖。

3.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少顷(shǎo )犬吠(fèi )呓语(yì)夫叱大儿声(chì)夫齁声起(hōu)意少舒(shāo)中间(jiàn)曳(yè)屋许许(hǔ)声几欲先走(jī)4.填空:《口技》的作者是清朝的林嗣环,这篇文章节选自《虞初新志》。

二、课堂小试身手问题一.整体感知(1)全文按什么顺序来进行记叙的?也就是按 _____、 ______ 、 _______ 来叙事的。

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叙的。

也就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来叙事的。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口技表演的时间、地点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气氛。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口技》(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口技》(第3课时)导学案

龙南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稿
编写人:李秋蓉审稿人:罗丹、蔡金晶编写时间:2019年5月12日
使用时间:2019年 5月日班级:小组:姓名:
一、学习目标: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二、学习重点: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三、学习难点: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预学部分【复习导入】
1、重点词语解释:
(1)絮絮:(2)中间:
(3)少舒:(4)稍稍:
(5)倾侧:(6)齁:
2、本文描写了口技表演中的三个场面:、、。

3、解释一词多义的词,并举例。

(1)乳:
(2)绝:
(3)妙:
(4)指:
(5)作:
(6)间:
(7)是:
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2
六、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按要求,用原文内容填空。

(1)描述救火场景时,描写宾客神色、动作、心理的句子是:
(2)总写失火救火声音复杂逼真的句子是:
(3)口技者刚表演时,通过听众的神态描写反映出口技者高超技艺的句子是:(4)直接写出作者对口技者以假乱真的高超技艺评论的句子是:
七、课后反思。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7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口技》(林嗣环)导学案.doc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7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口技》(林嗣环)导学案.doc

《口技》导学案[教学目的]1、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知识链接】:1、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模拟)各种声音的技艺。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早在春秋时期,就曾经演绎过"鸡鸣狗盗"的故事,所谓的“鸡鸣”其实就是口技的一种表现。

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2、《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

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3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人。

字铁崖,清代福建晋江人,生卒年月不详,清朝顺治年间进士。

因事谪戍,后遇赦,客死于武林。

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等书。

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测:1、《口技》的作者是( ),字(),()代顺治年间进士。

本文选自《》,是清代()编选的笔记小说。

2、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解决字音少顷()犬吠()呓语()夫叱大儿声()齁声起()意少舒()曳()许许()声几欲先走()二、自主学习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2、结合课下注释,放声读文三遍①读文第一遍,做到发音准确,停顿合理。

②读文第二遍,找出文中的中心句③读文第三遍,提2-3个有价值的问题三、合作探究1、细读课文,交流体会,注意字音、语气、停顿。

2、分组朗读课文,力求读好乃至背诵。

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俄而:3、读一读、记一记(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少倾,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答:②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答:③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答:④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答:⑤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答:4、读一读,问一问学习质疑:二、合作探究,不议不讲(合作学习最有效)1、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摹的?描摹了哪些声音?3、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请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预习或二次备课区域】三、课后测评,不练不讲搜集侧面描写的文段,体会其作用。

第二课时一、预习导学,不看不讲(自主学习最快乐)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

①表示突然发生:②表示同时发生:③表示相继发生:④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⑥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2、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二、合作探究,不议不讲(合作学习最有效)1、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2、作者在选文第二段中怎样表现口技表演的精湛?3、课文中前后两次交代“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其作用是:4、本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_____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描写。

宾客们“几欲选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

三、积累字词1、掌握活用的词“妇抚儿乳”中的“乳”是(),作()讲。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原为名词),作()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原为名词),作()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原为名词),作()讲。

2、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口技》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口技》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口技》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2.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让会吹口哨的学生吹一段口哨,导入新课。

二、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课文诵读情况。

3.检查学生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三、疏通文字,理清结构
1.熟读课文,结合注释,自我完成对课文翻译。

不会的小组内解决。

2.文章结构是怎样的?
四、讨论探究
1.第一段中统领或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是哪一个?
2. 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口技者善口技呢?
3.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4. 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5. 试归纳文章中心。

6.试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五、作业
看一些口技表演,并试描写下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20《口技》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20《口技》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 口技精彩开篇词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艺术宝库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口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

2.积累“会、少、间、名、奋、几”等文言词语。

3.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

4.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5.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很早就在我国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

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我们经常在电视节目中相声、小品中感受过口技这种表演技艺。

口技的魅力是无穷的。

大家可以回想并解说一下哪位演员非常擅长这一方面的表演。

(学生讨论后发言)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林嗣环笔下的口技艺人其技艺如何高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少.(shǎo)顷呓.(yì)语叱.(chì) 中间.(jiàn) 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犬吠.(fèi) 齁.(hōu)声意少.(shāo)舒2.作者链接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这本书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

《口技》的作者是清代的林嗣环,字铁崖,代表作品《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后世尊他为小说家之祖。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2)遥闻\深巷中犬吠(3)既而\儿醒(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5)俄而\百千人大呼(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虽\人有百手(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2.解释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

(1)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2)会.宾客大宴:(适逢。

)(3)而已..:(罢了。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导学案(1)(新版)新人
教版
学习本文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并能在作文中运用。

术的热情。

一些问题,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下面我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下六分钟完成本节课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并工整、规范的书写在指定位置。

.提示学生记录自己的问题探究成果,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讨论
小组的智慧是无穷的,经过刚才大家的交流,相信你们的答案会很精彩也很有说服力,每个小组都是积极热烈的讨论,相信都有了自己的收获,下面就让我们呈现自己的成果。

答案
听众的反应
.巡视课堂,保证学科长顺利完成训练。

打点收获2
1.学过《狼》这篇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收获?。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4)(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4)(新版)新人教版

口技
1.
在听口技表演时,本文居然写道“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就记叙了古代一位不知其名的口技表演艺术家的一场精彩的表演。

同学们读后一定会有如治其
文章的理解及对问题的思路和见解。

.提示学生记录自己的问题探究成果,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方式,让学生以读促读,以读悟情,在读中比较,在读中品味,并领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组、三
小组的智慧是无穷的,经过刚才大家的交流,相信你们的答案会很精彩也很有说服力,那么就把你们组内的精彩展示给全班吧。

表演者摹仿四口
.巡视课堂,保证学科长顺利完成训练。

打点收获 2 技这一传统民间的艺术魅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4.板书要能串起本课内容,安排好空间。
5.写作技巧方面只归纳本课重点方法,为下课做铺垫。
可能不够,要指导落在对民间传统技艺的热爱上。
3.检测内容要有梯度,对回答错误之处要让学生及时纠正。
展 示
明确任务
个人探究
组内互助
组间展现
二、品读赏析:
1.口技表演者的“善”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口技艺人为我们表演的几个精彩场面。
⑵口技艺人先后模仿了哪些种类的声音?(提示:注意时间词语)
2.作者也是一位“善”文者,表现在:(提示:可以从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结构的安排等方面入手分析)
第20课《口技》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品读精彩段落,体会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重 点
体会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
难 点
学习作者巧妙的写作技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步骤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环节
步骤
复 习
独立复习
组内互助
组间交流
由课文朗读音频导入
一、回顾旧知:
1.检测课文重点词语释义。
2.抽查课文重点语句的翻译。
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2.出示学习目标。
问题情况。
1.听读课文。
2.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3.看幻灯片完成检测内容。
4.认真倾听做好补充。
1.个别词句的翻译不够准确,教师要明确答案。
2.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
1.用笔在文中勾画相关内容。
2.找出时间词语,由此引出全文脉络。
3.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存疑之处。
4.组间交流、探究,展现合作成果。
5.倾听并做好补充和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导学案

20 口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语,利用各种媒介疏通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2理清结构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借助文本,展开想象,进入情境,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学习重点】: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并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自主学习。

1.走进作者:(),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秋声诗》等。

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关于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一种流传技艺,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面,俗称“隔壁戏”。

3.给划线的字注音。

少顷()犬吠()呓语()齁声起()意少舒()中间()曳屋()许许声()惊觉()几欲先走()无敢哗者()林嗣环()4解释词语。

宴:觉:欠伸:呓语:侧目:稍稍: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群响毕绝:曳:指:名:虽:团坐:奋袖:厅事:善:5词类活用。

“妇抚儿乳”中的“乳”原为()词,文中是()词,作()讲。

“善口记者”中“善”原为()词,文中活用为()词,作()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是()活用为()词,意思是()。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活用为(),意思是()。

二、整体感知小说通过记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小说首尾呼应,叙述口技表演者从表演开始到终了的情态和所用道具主体部分则是铺叙具体口技表演的情景——以四口之家晚上睡觉时偷遇大火的几个生活场景,叙述波澜起伏,曲折多姿,惟妙惟肖。

作者在表现时注重对口技表演者的正面描写和听众听时反应的侧面描写相结合、有力渲染了表演者技艺的精妙绝伦。

另外,语言虽简练但又极为形象,很有表现力。

结构图示:表演前道具简单技艺高超表演者()宾客()口技由睡而醒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演中醒而复睡意少舒稍稍正坐失火救火变色离席几欲先走表演后道具简单技艺高超三、展示交流1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比较它们的不同含义。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课 型
文言文精读课
课 时
3课时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
及对策
备习
1、制作“口技”卡片,形式不限。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且其中还有腹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
二、疏通问意,(扣住翻译五字法,结合文下注释,注重直接过程中,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感知全文;重点疏通文意,掌握实词)
出示读出节奏的要求:①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②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③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④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2、作者简介:
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出生于某某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中进士,官至某某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某某左参政道。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莫可名状B.至理名言C .有名无实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选出与“众宾团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项( )
A.口技人坐屏障中
B.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C.满坐寂然
D.稍稍正坐
3.选出下列加点的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①众妙毕备( )
A.毕业典礼B.毕业精力C.丑态毕露
②宾客意少舒( )
A.心情舒畅B.动作舒缓C.舒筋活血
③不能名其一处( )
20 、口技
课题
20、口技
课型
新授
导学目标
1、领悟口技艺术的魅 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理 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 托手法的作用。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 ,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程序
教学 调控
一、导入新课
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音。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样发出悦耳的音符。声 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口技表演就是这样一种艺术。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看《口技》这篇课文——
二、导读 课文
1.教 师 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①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字,质疑;
②教师解答疑问, 并强调掌握重要字词的读音、释义。
3.齐读课文。
①高声 朗读,熟悉课文情节;
②体会课文语言特点。
4.复述课文。
①尽量扣准课文内容讲故事;
②适当进行点评。
三、诵读练习
自由朗读第2、3、4段,争取能背诵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