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反思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与民间传说的课文。
文章通过讲述古代人们对于风雨等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呼风唤雨的故事,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描述的自然现象和传说故事,并能够运用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词汇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如“呼风唤雨”、“雷霆万钧”等。
2. 文化背景:介绍古代中国对于自然现象的传说和信仰,以及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人们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敬畏和无助,以及现代科技带来的改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 学具:词汇卡片,用于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课文中的生词。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雨雷电的自然现象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力量的思考。
2. 新课导入:朗读课文,讲解生词和成语,分析课文结构。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代人们如何解释和应对自然现象。
4. 情境模拟:模拟古代人们呼风唤雨的场景,让学生体验古代人的敬畏和无助。
5. 现代科技介绍:展示现代科技如何预测和应对自然现象,讨论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课文重点。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2. 生词和成语:列出并简要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
3. 课文结构:用图表或流程图展示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4. 重点讨论: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主要观点和发现。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写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 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 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通过讲述呼风唤雨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古代文化,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难点1. 理解呼风唤雨的神话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2.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教材2. 生字词卡片3. 图片或插图4.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呼风唤雨的世纪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并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合作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呼风唤雨的神话故事,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4. 讲解生字词:教师通过卡片或多媒体设备,展示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并进行讲解和练习。
5. 深入讨论: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呼风唤雨的神话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古代文化。
6.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呼风唤雨的神话故事的重要性和价值。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板书设计1. 呼风唤雨的世纪2. 重点生字词:呼风唤雨、神话、智慧、创造力、自然科学等。
3. 神话故事插图或图片。
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并背诵其中的重要段落。
2. 抄写生字词并能够正确地朗读和书写。
3. 回答思考题,表达自己对呼风唤雨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呼风唤雨的神话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的内容。
2.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3.掌握课文中生僻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主要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2.生僻词语的学习和记忆。
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暗示和含义。
2.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思维拓展。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和课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第二步:课文学习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语法结构。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人物性格。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背后的含义和主题。
第三步:拓展延伸1.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拓展课文内容。
2.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步: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知识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用一句话总结本课的主题。
2.背诵课文中生僻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3.按要求完成阅读或写作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情况等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老师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课堂教学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课堂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词义和用法。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辨能力。
4.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词语的词义、用法。
2.难点:通过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教学准备1.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2.词语表:包括本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语。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4.学生课前预习作业。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2.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课文内容。
第二节:学习课文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段讲解课文,解释生词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3.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总结每一段的主要意思。
第三节:课文理解1.提问学生,帮助他们理解作者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2.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动机。
第四节:语言运用1.练习课文中的句子和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仿写类似的句子。
2.学生互相交流并订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节:课文评析1.学生就课文进行评析,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
2.老师引导学生提出对课文的疑问和深入思考。
五、巩固与拓展1.布置课后复习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自主拓展相关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六、教学反思1.总结教学过程中优点和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2.细化下节课改进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内容和意义,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一篇描写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文章。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讲述了古代英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的故事。
通过这一故事,展现了后羿的英勇无畏和为民除害的精神,同时传递了正义、勇敢和自我牺牲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思考,培养理解、分析、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后羿的英勇和为民除害的精神,培养正义感和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
教学难点1. 文章理解:理解文章中的古代神话元素和深层次的寓意。
2. 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正义、勇敢和自我牺牲的价值观。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 学具:课文材料,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关于后羿射日的故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生字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后羿的形象和故事背后的寓意。
4.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解释文章中的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5. 价值观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后羿的行为所体现的正义、勇敢和自我牺牲的价值观。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包括文章标题、后羿的形象、故事情节、生字词和关键词汇。
同时,将板书设计与学生的参与相结合,鼓励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学生完成关于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题目,巩固对文章的理解。
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后羿射日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课,本课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讲述了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能呼风唤雨的奇人——诸葛亮。
文章通过描绘诸葛亮在战场上的智慧与胆识,展现了他的超人智慧和神乎其技的能力。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智慧和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对诸葛亮呼风唤雨能力的描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说与历史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表达方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理解词句。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段阅读,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诸葛亮的形象。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诸葛亮呼风唤雨能力的理解。
5. 情境体验:学生模拟诸葛亮呼风唤雨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说与历史的关系。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1. 《呼风唤雨的世纪》2. 重点词语:诸葛亮、呼风唤雨、智慧、胆识。
3. 课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复习课文内容,熟读成诵。
2. 拓展作业:查阅关于诸葛亮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诸葛亮的形象有了深入的理解。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和人们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改造世界的伟大成就。
课文从人们的生活变化入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威力,表达了人类正通过科学技术,不断创造美好的未来。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科学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新奇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同时,他们对一些科技概念的理解还比较表面,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和人们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改造世界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2.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事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技术的作用。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科学技术的变迁。
2.教学资源:搜集相关的科技资料和事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哪吒,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呼风唤雨,战胜邪恶的故事。
本文旨在通过哪吒的形象,引导学生学习正义、勇敢、智慧的品质,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哪吒的形象,引导学生学习正义、勇敢、智慧的品质,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呼风唤雨”、“乾坤圈”等。
2.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哪吒的形象。
3. 引导学生从哪吒的形象中学习到正义、勇敢、智慧的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
2. 生字词卡片。
3. 哪吒形象的图片或动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哪吒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生字词:通过卡片,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4. 讨论课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5. 观看哪吒形象:通过图片或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哪吒的形象。
6. 总结:引导学生从哪吒的形象中学习到正义、勇敢、智慧的品质。
板书设计1. 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2. 生字词:呼风唤雨、乾坤圈等。
3. 课文主要内容:哪吒呼风唤雨,战胜邪恶。
4. 哪吒形象:正义、勇敢、智慧。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回答问题:哪吒是如何呼风唤雨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3. 写一篇关于哪吒的短文,描述他的形象,并谈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哪吒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奇幻的故事,展示了主人公呼风唤雨的神奇能力。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认识生字、生词,积累好词好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引导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如“呼风唤雨”、“世纪”等。
2. 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呼风唤雨的神奇能力。
3. 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哲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呼风唤雨的人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呼风唤雨的故事。
2. 出示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圈出生字、生词。
2. 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生词的意思。
3. 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三、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 各组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各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四、探究学习1. 学生针对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展开探究。
2. 教师引导学生从科学知识、生活哲理等方面进行思考。
3. 学生分享探究成果,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故事情节。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教师总结全文,强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三、合作学习四、探究学习五、总结全文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生词,并理解其意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描写了怎样一个人物以及他的事迹和性格特点。
2.能够理解并复述主要情节,体会故事情感。
3.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表达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4.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
2.能够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3.能表达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学鉴赏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入主题。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关注。
第二步:学习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体会语音语调。
2.逐段讲解,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语境。
第三步:阅读课文1.学生课本上读一遍,老师逐段点评。
2.学生齐读,感受整体语感。
第四步:深入探究1.分组讨论,探讨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2.学生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文片段。
第五步:复述和总结1.学生自由复述课文,强化记忆。
2.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1.默写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或段落。
2.配合图片或音频,完成语文听力练习。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
2.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七、反思与评价1.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7《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课文。
文章通过介绍呼风唤雨的神话传说,引出我国古代科学家对气象的研究,以及现代气象科学的发展。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气象科学知识,感受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呼风唤雨的神话传说,认识气象科学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呼风唤雨的神话传说与现代气象科学的关系。
2. 感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展示呼风唤雨的神话传说,激发学生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呼风唤雨的神话传说吗?它和气象有什么关系?2. 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词义。
- 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讲解生字词。
3.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内容,了解呼风唤雨的神话传说与现代气象科学的关系。
-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呼风唤雨的神话传说与现代气象科学的关系。
- 引导学生感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气象科学的重要性。
- 强调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
六、板书设计1. 《呼风唤雨的世纪》2. 课文结构:引子——呼风唤雨的神话传说;正文——气象科学的发展;结尾——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用它们造句。
2. 摘录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仿写。
3. 以“我心中的科学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呼风唤雨的神话传说,让学生了解了气象科学的发展,感受到了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呼风唤雨”传说,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复述文中故事情节。
2.感受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3.学习使用形容词和修饰语描写人物和事件。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教学板书:重点词语、课文标题、故事情节梳理。
3.多媒体设备:幻灯片、音响等。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则古代神话故事,讲述了一个能呼风唤雨的神秘的世纪出现在一个小山村,村里的人们为了不被淹没,决定向神祈求帮助。
文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神的力量和人的信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呼风唤雨”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神秘的氛围。
2. 学习课文(15分钟)1.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老师解释一些生僻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讨论“呼风唤雨”在故事中的作用,以及人们对神的信仰。
4. 归纳总结(10分钟)让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老师适时做总结,引导学生自觉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教训。
5. 情感体验(10分钟)让学生展开想象,体验神秘的“呼风唤雨”力量,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 课堂练习(5分钟)布置一些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填空、简答题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代神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七、拓展阅读1.《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
2.其他关于民间传说的作品。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教案】一、课文内容概述《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工业化时期的神奇故事。
故事中主人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解决了面临的难题,展现了中华民族勇敢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工业化时期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情况;2.理解主人公在故事中所展现的聪明才智和勇气;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4.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2.理解主人公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对读者的启示。
四、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一些抽象概念和象征意义;2.讨论主题中可能存在的多义性和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3.阅读分析和写作批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的内容,然后提出“呼风唤雨”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整体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
第三步: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主人公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四步:整合思考引导学生整合讨论成果,思考这个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可以展开写作或口头表达。
七、课后拓展1.鼓励学生阅读相关背景知识,了解中国工业化的历史;2.可以组织学生创作类似题材的小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八、评估与总结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表现,以及作业的批改来评估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学习情况。
在课堂结束时,可以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深入的梳理和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认识到中国工业化时期的一些历史背景,更可以从主人公的故事中体会到勇气、智慧和执着的重要性。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7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巨大变化,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一篇常识性的阅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认识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科学技术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巨大变化,可能还缺乏具体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认识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认识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具体的科学技术成果,如计算机、互联网等,学生可能还缺乏具体的了解,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自主获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深入探究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2.资料:搜集一些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资料,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计算机、互联网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019新版7呼风唤雨的世纪创新教案
【创新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整堂课首尾呼应。
先抓住中心句中“呼风唤雨”一词,导出主问题: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通过主问题聚焦到三四两个自然段的过度句: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抓住句中“幻想”与“现实”两个词,分别学习三四两个自然段描述的“过去”与“现在”,重点品读“现在”。
然后,水到渠成,总结说明方法,提升人文主题。
最后,回归中心句,设疑导入下一课:20世纪还是一个怎样的世纪?20世纪呼风唤雨的,那么“将来”呢?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期待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
(出示课件,并介绍路甬祥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2.老师摘录了书中的一些瞬间。
(课件出示:教师用书中的20世纪主要成就简介)3.设疑:那么多的成就,如果让你写一篇文章介绍,你会怎么表达呢?二、揭示课题,质疑问难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路甬祥爷爷是怎样写的?2.学生读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三、初读课文,初知大意1.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当然,别忘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一基本要求。
2.学生读课文。
3.字词学习。
(1)出示字词,学生自由朗读。
记下自己不会读的。
(2)同桌互读,互相帮忙纠正读音。
(3)个别检查。
(4)释义: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或引导用工具书;或引导在文中语境中理解;或联系生活理解)(5)读完词语,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出示难读的句子。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读完课文后,谁知道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或:读完课文后,谁知道课文中心句是哪一句?(也可教师直接问: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然后板书中心句)(1)读句子(2)“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a自由说。
b教师出示词典中的几种解释,让学生联系课文选择。
(3)刚才,有个同学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到文中找一找,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原文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现在,这句话依然适用。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分类,再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理解课题,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课文以“呼风唤雨”这个形象的比喻,展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科技成果,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科技成果,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提到的科技成果。
2.视频:准备相关的科技发展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呼风唤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然后引出本课的主题,即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呼风唤雨,改变世界的伟大成就。
课文语言优美,层次清晰,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技进步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对于一些科技成果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通过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但同时,学生对于科技的理解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感受科技的力量,培养热爱科学的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技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技进步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科技术语的理解,以及课文中所提到的科技成果的背景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科技世界的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2.讨论法: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课前作业: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对于一些科技术语进行查找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20世纪的科技发展成果,让学生初步感受科技的力量。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一些科技术语进行解释。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对于课文中的科技成果进行探究,解决问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
文章以宏伟的笔触,描绘了20世纪人类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驾驭能力。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20世纪科技发展的历程,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20世纪科技发展的历程,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用关键词和中心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树立为人类造福的远大理想。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和复杂句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0世纪人类取得了哪些辉煌的科技成就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20世纪科技发展的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2.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 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学习,画出关键词和中心句。
2.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和中心句进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品读课文,感悟情感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美句,品味语言之美。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20世纪科技发展的历程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是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写的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语文学习真实有趣,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我们的学生该怎么办呢?我们既不能过高地估量网络的功能,认为网络上的信息足能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时,先提出学习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到网上查找,而自己却很少了解网络上的信息,也不能怕学生在网上迷失方向,直接提供给学生几个相关的网站,让他们在其中学习。
教师省却了让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而学生的视野被禁锢了。
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方便快捷地学习,课前我先让同学们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同时,基于网站内容来源于书本,而要高于书本;专题网站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专题网站应具有扩展性等特点。
我查阅大量资料制作了网络课件。
这样的网页中有学生自己搜集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增。
课前我还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较充分地对网页中的内容进行阅读了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还可以帮助认知速度慢的同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目的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构建学习内容。
让学生在网络化教材的学习中,去决定他的学习方向。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也由学习内容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知道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向,筛选信息,判断信息,这些实际都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甚至可能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丰富课程本身的内容。
这也给了他们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
上课时,我就从三个方面入手,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质疑。
(1)齐读课题,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在你的脑海里闪现过哪些疑问
(2)在你初读课文之后,你又有哪些疑问?
(3)有没有让你感兴趣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学生的思维如有源之水,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呼风唤雨”?“一世纪”是多长时间?“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为什么说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呼风唤雨的英雄”是谁?它是靠什么来呼风唤雨的?怎样理解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学生的回答使我明白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已完整地构建了自己的学习内容。
我认为按照这种方式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将使语文教育发生根本的变革。
2.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是主体,教师做引导。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由单一化到多元化,学生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
的两极分化。
所以,信息化教学在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同时,也对我们教师驾御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在课件设计的问题,导向性一定要强。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我的纵向栏目主要帮助读懂课文。
我的横向栏目重在激趣,升华主题,开阔视野。
其次,注重思维策略的训练。
(1)用“发散思考思维活”策略训练小学生如何质疑。
启发: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在你的脑海里闪现过哪些疑问?在你初读课文之后,你又有哪些疑问?当你浏览网页时,有没有让你感兴趣的?强调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想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2)用“理解深刻有见解”策略训练学生如何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提问:科学永无止境,本文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查阅阅读平台,了解科技历史,关注科技发展,形成了深刻的见解,自然也会对科技的未来充满信心。
注重对学生的帮助引导。
教学决不能放任自流,学生如果目标不明确的,就等于在大海捞针,花时间多,收获却不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世纪”“呼风唤雨”的意思,知道“20世纪”到底是多长时间,我让学生直接进入第一部分进行学习,使同学们一目了然;20世纪都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互探讨,然后有理有据地讲明自己的理解——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学生通过对比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的不同,对这句古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想说明什么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发言,但敢说的前提是会听,我要求学生要特别注意“听”,他们会听老师提出的重点和要点,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认真地听,并做到了回答问题时不说重复话、不说半句话,敢讲自己的发现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