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56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皮炎湿疹应用派瑞松治疗的效果研究

皮炎湿疹应用派瑞松治疗的效果研究

皮炎湿疹应用派瑞松治疗的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6-02-17T10:25:14.3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作者:田建春[导读] 通河县中医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也是相当显著地。

田建春通河县中医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900摘要:目的:评价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为治疗皮炎湿疹提供新的有效依据,解决皮炎湿疹患者的痛苦。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皮炎及湿疹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

将使用派瑞松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治疗组,使用去炎松膏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

结果:使用派瑞松治疗的治疗组有效率达85%,较对照组优势显著,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派瑞松霜治疗慢性皮炎湿疹起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皮肤科外用药。

同时又有抗炎,止痒,抗过敏,疗效良好的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外用药,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皮炎湿疹;派瑞松治疗;效果研究前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也是相当显著地。

皮炎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以其病程慢性顽固,易反复发作及迁延性为主要特征。

研究发现皮炎湿疹类皮损中微生物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主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明皮炎湿疹与某些细菌、真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

因此,既有抗细菌、真菌成分又含有糖皮质激素的派瑞松乳膏是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理想药物之一。

派瑞松应用于临床治疗皮炎湿疹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总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其中,女性120例,男性60例,年龄在8岁至60岁之间,平均34岁,病程在2个月至1年之间,均为急性或亚急性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100例患者,其中,60例为急性湿疹,40例为亚急性湿疹,疗程为3天至30天,平均17天;对照组100例患者,其中,69例为急性湿疹,31例为亚急性湿疹,疗程为5天至45天,平均25天。

派瑞松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派瑞松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派瑞松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派瑞松霜,是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真菌三重作用的新型外用复合制剂。

我们于2006年8月~2007年6月使用该药物治疗脂溢性皮炎,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68例患者均符合脂溢性皮炎诊断标准,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个月~78岁,平均39.5岁,病期最短1周,最长18年,部位:头面颈部25例,躯干22例,四肢13例。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

对照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治疗组采用派瑞松霜,每日早晚各外用1次,薄薄涂于患处,轻揉片刻。

对照组采用皮炎平软膏(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法同治疗组。

分别于初诊和用药1、2、3周进行疗效观察。

治疗期间不使用任何其他内服及外用药物,忌食鱼虾、鸡蛋、牛羊肉及辛辣食物,忌饮酒。

1.3 观察方法及疗效标准:参照王美娜等制定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前、后1周、2周、3周,对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客观评分。

临床症状和体征按4级评分法进行,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

痊愈为积分值减少>95%,显效为积分值>60%,好转为积分值减少20%~60%,无效为积分值减少<20%。

积分值:(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总有效率为痊愈加显效计。

皮炎湿疹通过派瑞松治疗的效果观察

皮炎湿疹通过派瑞松治疗的效果观察

临床经验120皮炎湿疹通过派瑞松治疗的效果观察马晓红陕西省靖边县中医院皮肤科 陕西省靖边县 718500【摘 要】目的:探讨皮炎湿疹通过派瑞松治疗的效果。

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皮炎湿疹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去炎松膏治疗,观察组运用派瑞松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满意度情况。

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2.5%,p<0.05;在治疗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57.5%,p<0.05。

结论:皮炎湿疹通过派瑞松治疗可以提升治疗疗效,同时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皮炎湿疹;派瑞松;治疗效果皮炎湿疹属于表皮与真皮层的皮肤炎症,疾病表现为皮肤严重性瘙痒,同时有多形性的皮损,病灶处呈现对称发病,有渗出趋向,属于临床慢性疾病,如果控制不当会导致反复性发作。

该疾病病因复杂,可能与患者遗传基因、机体免疫力、环境污染、药物作用与生理反应有一定关系,严重情况下会遍布全身,但不具有传染性,主要表现为自体扩散,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临床治疗上,派瑞松属于对应治疗药物,其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皮炎湿疹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18至71岁,平均年龄为(38.3±5.2)岁;病程时长为10天至4年,平均时长为(1.4±0.2)年;疾病类型中,急性湿疹者16例,亚急性湿疹者4例,慢性湿疹为7例,神经性皮炎者6例,脂溢性皮炎5例,接触性皮炎者2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18至73岁,平均年龄为(36.1±4.6)岁;病程时长为5天至4年,平均时长为(1.7±0.4)年;疾病类型中,急性湿疹者18例,亚急性湿疹者6例,慢性湿疹为4例,神经性皮炎者3例,脂溢性皮炎6例,接触性皮炎者3例;两组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签署治疗研究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性别、病情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派瑞松霜治疗湿疹 50 例疗效观察

派瑞松霜治疗湿疹 50 例疗效观察

派瑞松霜治疗湿疹 50 例疗效观察
孔令荣
【期刊名称】《神经药理学报》
【年(卷),期】2008(025)002
【摘要】@@ 我科自2003.1~6月应用派瑞松治疗50例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rn 1 资料与方法
【总页数】1页(P59)
【作者】孔令荣
【作者单位】北京燕化凤凰医院皮肤科,北京,10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1.05
【相关文献】
1.派瑞松霜治疗湿疹51例疗效观察 [J], 王涛
2.派瑞松霜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湿疹64例疗效观察 [J], 张颖
3.派瑞松霜治疗肛周湿疹及尿布皮炎120例疗效观察 [J], 李洁;薛智安;杨河清
4.丹参酮ⅡA联合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30例疗效观察 [J], 瓦庆彪;陈永艳;晏文
5.派瑞松霜治疗婴儿肛周湿疹、尿布疹90例疗效观察 [J], 胡淑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患者的疗效研究

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患者的疗效研究

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患者的疗效研究发表时间:2017-04-11T16:46:33.6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徐力华[导读] 皮炎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后会出现瘙痒、皮肤苔藓或肥厚样改变等症状。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原传染病医院)性病科 157011【摘要】目的:本文就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收治的84例皮炎湿疹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

实验组患者采用派瑞松软膏治疗,参照组采用去炎松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应用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具有理想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派瑞松;皮炎湿疹;治疗总有效率;疗效研究皮炎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后会出现瘙痒、皮肤苔藓或肥厚样改变等症状,且具有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均有一定影响[1]。

本文为提高皮炎湿疹的治疗效果,对近一年的部分患者使用派瑞松进行治疗,已获得理想的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做如下汇报: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分析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4例。

其中男性35例,女性49例;最大年龄者58岁,最小年龄者9岁,中位年龄为(34.2±3.4)岁;病程在4--31d之间,平均(13.6±2.1)d;慢性湿疹7例,亚急性急诊40例,接触性皮炎26例,神经性皮炎7例,异位性皮炎4例。

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派瑞松软膏治疗,用温水清洁患处后,将药膏涂抹于患处,并适当按摩,2--3次/d。

参照组患者采用去炎松软膏治疗,将药膏涂抹于患处,并适当按摩,2--3次/d。

派瑞松霜治疗婴幼儿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派瑞松霜治疗婴幼儿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派瑞松霜治疗婴幼儿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陈萍
【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
【年(卷),期】2005(27)2
【摘要】派瑞松霜(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出品)在成人皮炎湿疹的治疗中已取得满意疗效。

我院自2803年5月~10月应用派瑞松霜治疗55例婴幼儿皮炎湿疹,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陈萍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皮肤科,22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1.05;R758.23
【相关文献】
1.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32例临床疗效观察 [J], 毛太生;邹锋
2.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疗效观察 [J], 孟克
3.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J], 曾建中
4.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J], 奚丹;曾三武;纪黎明
5.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J], 祝德超;张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派瑞松霜去炎松霜治疗亚急性慢性皮炎-湿疹疗效比较观察论文

派瑞松霜去炎松霜治疗亚急性慢性皮炎-湿疹疗效比较观察论文

派瑞松霜与去炎松霜治疗亚急性慢性皮炎\湿疹疗效比较观察【摘要】观察临床70例亚急性湿疹患者外用派瑞松(复方达克宁)与去炎松霜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发现两种药物治疗亚急性慢性皮炎湿疹均有明显疗效,但派瑞松霜对皮损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去火松霜。

【关键词】皮炎湿疹派瑞松霜去炎松霜中图分类号:r9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43-01派瑞松霜(复方达克宁霜)为l%硝酸益康唑和0.1%曲安奈德的复方制剂,去炎松霜为0.1%曲安紊德单方制剂,两种药物均含有皮质类固醇曲安奈德,临床广泛运用于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我们于2002年5月——2003年5月在门诊比较观察了两种药物治疗亚急性慢性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7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随机分为2组,一组外用派瑞松霜治疗,另一组外用去炎松霜治疗。

每日早晚各1次外搽,薄薄涂于患处,轻揉片刻,疗程3周。

派瑞松霜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12.5岁,治疗前皮损总积分值为8.25±2.47;去炎松霜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43±14.6岁。

治疗前皮损总积分值为8.25±2.94。

其中慢性期患者派瑞松霜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平均年龄35.4±16.7岁,治疗前皮损总积分值为9 26±2.49;去炎松霜组20例,男6例,女14侧。

平均年龄43 2±14.8岁,治疗前皮损总积分值为8.05±3.46。

亚急性期患者派瑞松霜组15例,男5侧,女10例,平均年龄6.40±1.24;去炎松霜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42.3±22.1岁,治疗前皮损总积分值为8.05±2.22。

经t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治疗前皮损严重程度上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效及抗菌作用观察概要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效及抗菌作用观察概要

王美娜高玉雪赵晔派瑞松霜为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一种抗炎抗菌复方制剂。

我科于1999年3月~6月,对派瑞松霜外用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抗菌作用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病例选择1.1入选标准:同意参加本观察的任何年龄的男女患者;患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包括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尿布皮炎)。

1.2不入选标准:对益康唑或曲安奈德过敏者;皮损广泛且合并严重内脏疾病者;1个月内接受过全身抗生素、抗真菌药或皮质类固醇治疗者;1周内使用过局部抗生素、抗真菌或皮质类固醇治疗者。

1.3剔除标准:不按规定用药或复诊者;自动终止治疗者及治疗期间合并使用其他药物者。

1.4验证病例的一般资料:共收集门诊皮炎湿疹类皮肤病57例,剔除15例,已完成病例42例。

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2.5~60岁,平均29.56岁。

病期3天~13年,≤1个月15例,≤6个月 12例,≤1年2例,>1年13例。

42例中,急性湿疹5例、亚急性湿疹11例、慢性湿疹3例、接触性皮炎8例、脂溢性皮炎6例、神经性皮炎6例、异位性皮炎3例。

2给药方法嘱患者将派瑞松霜薄薄地涂抹于患处,轻揉片刻,早、晚各1次。

疗程2~3周,最长不超过4周。

3疗效评价标准3.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后,对患者的自觉症状(瘙痒)和客观症状(包括红斑、丘疹、渗液、糜烂、浸润或苔藓化及鳞屑等)进行客观评分。

临床症状和体征按4级评分法进行,即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

用药后症状和体征积分下降指数为评定依据,具体计算方法:症状和体征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按4级标准:痊愈:积分值减少>95%;显效:积分值减少61%~95%;好转:积分值减少20%~60%;无效:积分值减少<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56例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及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

方法将派瑞松霜涂于患处,轻揉搓片刻,早晚各一次,1周为一疗程,共观察3周,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基本治愈率50%(28例),显效率39%(22例);好转率11%(6例),总有效率89%,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束时均为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说明派瑞松霜是一种良好的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药。

用药见效快,无刺激,无过敏反应;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应用。

【关键词】派瑞松霜皮炎湿疹
复方硝酸益康唑(商品名派瑞松霜)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研制合成的一种复方外用制剂(成分为1.0%硝酸益康唑和0.1%醋酸曲安奈德)。

我们临床上将派瑞松用于治疗皮炎湿疹及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5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龄6个月-76岁,疗程7天-8年。

其中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各8例,慢性湿疹16例,神经性皮炎8例,接触性皮炎2例尿布性皮炎10例,脂溢
性皮炎4例。

1.2不入选标准(1)对硝酸益康唑过敏者或皮损广泛且合并严重内脏疾病者均不入选。

(2)在1个月内接受过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治疗;(3)近1周内局部外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制剂者;(4)皮损广泛且合并严重内脏病患者;(5)不按规定用药或复诊者,自动终止治疗或治疗期间合并使用其他药物者。

1.3治疗方法将派瑞松霜涂于患处,轻揉搓片刻,早晚各一次,1周为一疗程,共观察3周,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1.4疗效判定标准对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反应和皮损变化等项指标分别于初诊当日、治疗第7、14、21天时进行认真记录,并按临床症状(瘙痒、疼痛)、体征(红斑、丘疹、渗出、糜烂、苔藓化、角化、脱屑、浸润)从0~3级进行评分即:0为无,1为轻度,2为中度,3为重度,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及起效时间。

积分值=(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治愈为积分值≥95%,显效为积分值≥60%,进步为积分值≥20%,无效为积分值20%。

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2结果
急性湿疹基本治愈7例、显效1例;亚急性湿疹分别为6例、2例;慢性湿疹为1例、13例;神经性皮炎2例、6例;接触性皮炎2例基本治愈。

尿布皮炎10例基本治愈。

基本治愈率50%(28例),显效率39%(22例);好转率11%(6例),总有效率89%,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束时均为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讨论
皮炎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以其病程慢性顽固、易反复发作及迁延性为主要特征。

发病原因非常复杂,简单的分为内因和外因,二者之间难分主次,通常是互相联系,协同作用。

外因如化学制剂、化妆品、动物毒素、鱼虾、花粉、尘埃、日晒、搔抓等。

如接触性皮炎,多由不当使用饰品、化妆品、接触宠物、油漆、建材等导致;内因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机体的免疫因素、代谢因素等。

随着对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微生物在皮炎湿疹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们参与、加重了疾病。

研究表明,在患者皮炎湿疹发病部位,真菌和细菌的数量远远高于正常人群同一部位的带菌数量,真菌和细菌在发病原因中存在着不可轻视的因素[1]。

派瑞松霜为0.1%曲安奈德和1.0%硝酸康唑的复合制剂,前者抗炎,止痒和抗过敏作用较强,后者除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也有抑制作用[2]。

两者合用可治疗各类对皮质固醇敏感的皮肤病,还可治疗对硝酸益康唑敏感的微生物继发性感染的皮肤病,两者起到很好的相互协同作用,本观察总有效率为89%,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同时,患者在皮肤日常护理、饮食起居,及心理方面也要注意[3-4]。

例如:要控制搔抓皮肤,因为搔抓会损伤表皮进一步破坏皮肤功能,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要尽量避免接触像尘土、油漆、花粉、宠物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还要尽量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避免过量吸烟、饮酒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派瑞松霜是一种良好的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药。

用药见效快,无刺激,无过敏反应;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玲.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效及抗菌作用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4):288.
[2]周群,吴跃申,徐琴言.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2):137.
[3]AlyR,MaibachHi,ShinefieldHR.Microbialfloraofatopicdermatitis.ArchDermatol,1977,113(6):780-782.
[4]张涓,吴之伍.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12(30):3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