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合集下载

2023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2023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2023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通常侵犯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正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2023年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影像学诊断方法X射线X射线是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X射线拍摄胸部,可以观察到肺部的结构和形态变化。

肺结核的X射线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1. 散在的小圆形或卵圆形病灶,多为单发或多发结节阴影。

2. 肺门淋巴结肿大和增大。

3. 干酪样坏死灶或空洞形成。

4. 纵隔淋巴结增大。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肺部的病变和结构。

肺结核的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1. 病灶呈现为多发结节状,大小不一。

2. 干酪样坏死灶或空洞形成,可展示液平或空气液平。

3. 周围肺实质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表现为条索状影。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早期肺结核的检测具有一定的优势。

MRI的肺结核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1. 直接观察到病变的水分代谢状况。

2.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显示细小的结节和病灶。

3. 可以观察到肺间质和胸膜的病变。

影像学诊断应用病灶定位通过以上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准确地定位肺结核的病灶和病变范围,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

阶段监测肺结核的治疗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阶段性的监测。

影像学诊断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发现并及时处理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

评估疗效在治疗结束后,影像学诊断可以评估患者的疗效,判断是否已经达到治愈的标准,并根据影像学表现确定是否需要长期的随访。

影像学诊断在2023年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X射线、CT扫描和MRI等影像学方法,可以准确地定位病灶,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并评估治疗的疗效。

这些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将为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判断题

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判断题

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判断题【原创实用版】目录1.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2.原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3.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4.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5.肺结核影像学表现的多样性正文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概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并重点分析原发性、血行播散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

一、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常见的有斑片、结节、索条影等。

不同类型的肺结核在影像学上具有各自的特点。

二、原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原发性肺结核主要表现为肺内原发病灶及胸内淋巴结肿大,或单纯的胸内淋巴结肿大。

儿童原发性肺结核还可表现为空洞、干酪型肺炎,以及由支气管淋巴瘘导致的支气管结核。

三、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均匀分布的大小、密度一致的数粒阴影。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弥漫病灶多分布于两肺的上中部,大小不一、密度不等,可有融合。

四、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继发性肺结核的胸部影像表现多样,轻者主要表现为斑片、结节及索条影,或表现为结核瘤,或孤立空洞。

重者可表现为大叶性浸润、干酪型肺炎、多发空洞形成和支气管播散等。

反复迁延进展者可出现肺损毁,损毁的肺组织体积缩小,其内多发的纤维厚壁空洞、继发性气管扩张或伴有多发钙化的,邻近肺门和纵隔结构牵拉移位、胸廓塌陷、胸膜增厚和粘连,其他肺组织出现代偿的肺气肿和新旧不一的支气管播散病灶。

五、肺结核影像学表现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肺结核影像学特点不一样,病变多发生在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和后基底段,呈多态性改变。

浸润、增殖、干酪、纤维钙化病灶可同时存在,密度不均匀且边缘较清晰,病变的变化较缓慢,易形成空洞以及播散病灶。

综上所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样,不同类型的肺结核在影像学上具有各自的特点。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肺结核影像学诊断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通过对患者胸部X线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判读,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结核的诊断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及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供医生和医学学生参考。

影像学表现特点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是多样的,不同阶段的肺结核病变在影像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根据病变的形态和分布,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渗出性病变:肺结核病初期的典型表现,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

影像学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野散在分布的小片状模糊阴影,常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

2. 结节性病变:肺结核的中晚期表现之一,以结节样阴影为主。

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野内多发结节状阴影,大小均匀一致,常伴有钙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3. 纤维空洞性病变:肺结核的后期表现之一,病灶呈纤维化,空洞形成。

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野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洞,周围常有纤维密度影。

4. 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结核常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这是炎症反应的表现。

影像学上表现为纵隔阴影增宽,纵隔淋巴结呈片状分布或融合成块。

影像学诊断方法影像学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CT扫描和MRI等。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特点:1. 胸部X线片:是最常用的肺结核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胸部X线片的拍摄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肺结核的病变类型和范围。

但是,胸部X线片在肺结核早期和一些局限性病变的诊断上有一定限制。

2. CT扫描:CT扫描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中常用的高分辨率检查方法。

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对于肺结核病灶的定位、病变的形态和分布等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是,由于CT扫描的辐射剂量相对较高,不适宜作为常规筛查方法。

3. MRI:MRI对于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并不常用,其主要应用于复杂肺结核病变的鉴别诊断,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骨髓炎等。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方法常用的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方法有胸部X线摄影、胸部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

1. 胸部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初步评估肺部是否存在结核病变。

典型的肺结核X线表现包括肺内斑点状阴影、空洞形成、纵隔淋巴结肿大等。

X线摄影对于早期和少量结核病变的诊断敏感性较低。

2. 胸部CT扫描:是一种更敏感、更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结核病变的形态和分布。

在CT扫描中,结核病变常表现为结节、球状阴影、空洞和斑片状浸润等。

CT扫描还可以评估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肺门周围炎症等情况。

3. 核磁共振成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孕妇和儿童等不适宜进行X线检查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MRI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因患者的免疫状态、病变特点和病程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像学表现:1. 早期结核病变:早期的肺结核病变在X线上常表现为小的结节或斑点状阴影,周围可见细小的结节状浸润。

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这些结节状病变,并帮助确定病变的位置和扩展程度。

2. 活动期结核病变:活动期结核病变通常呈现为结节状阴影,周围可见炎症性浸润和肺段或肺叶的空洞形成。

这些病变通常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3. 干酪样坏死和钙化:在结核病变愈合的过程中,病变区域可能发生干酪样坏死和钙化。

这些病变在X线上呈现为颗粒状钙化影或斑片状钙化影,CT扫描可以更明确地显示这些变化。

4.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常表现为胸膜增厚和粘连,胸膜腔中可见少量积液。

这些表现可以通过X线和CT扫描来评估。

,影像学诊断在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胸部X线摄影、胸部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方法,医生可以准确评估肺结核的病变范围和进展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完整版)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完整版)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完整版)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1. 背景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

其影像学诊断在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病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2.1 结核球结核球是指在肺组织内形成的结核病灶,通常为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在1-3cm。

结核球的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常伴有周围纤维包膜。

结核球在平片上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圆形密度增高的病灶。

2.2 平滑性空洞平滑性空洞是肺结核的一个典型表现,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圆形、边缘光滑的透亮区域。

空洞内可见液平面,常伴有周围粟粒状影。

2.3 粟粒状影粟粒状影是由肺内多个小型结核球或结核结节组成的影像学表现,呈点状、小片状或弥漫分布。

粟粒状影常见于结核病的播散期,表明结核病已经广泛侵犯肺组织。

2.4 纤维化改变在肺结核的晚期,由于肺组织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会出现不规则的纤维条索影,常伴有肺容积减小。

2.5 闭塞性病变闭塞性病变是指由于结核球、纤维化改变等引起的血管阻塞,导致肺组织供血不足的情况。

闭塞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为肺血管树的变细或消失。

3. 影像学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胸部CT和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等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3.1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肺结核的常规检查方法,可以初步观察到肺部的异常阴影,如结核球、平滑性空洞等。

但胸部X线检查对于早期和轻型肺结核的检出率较低。

3.2 胸部CT胸部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肺部影像学信息,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结核球、粟粒状影和纤维化改变等。

3.3 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是一种可以直接获取肺部病变组织的方法,通过活组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肺结核。

4.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肺结核的病情。

胸部X线检查、胸部CT 和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观察

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观察

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观察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为肺部。

X线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其影像效果观察对于肺结核的诊断、鉴别和病情的评估十分重要。

在X线胸片上,正常肺组织呈现为透明的黑色区域,肺纹理清晰可见。

当患者患上肺结核时,影像上会出现以下几种特征。

1. 結節灶:在X线胸片上,肺结核的最早病变形式为结节,表现为一粒粒小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其直径一般为2-40毫米,边界清晰或模糊。

结节灶的分布可以是散在的,也可以是多个结节同时出现。

而且结节灶在肺尖或中上肺野较为常见。

2. 空洞:随着结节灶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心组织坏死,形成空洞。

在X线胸片上,空洞呈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其内可见空气液平面及空洞周围的壁结构。

空洞对于肺结核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3.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患者可能有支气管痉挛和炎症,导致支气管扩张。

扩张的支气管在X线胸片上呈现为直径增大的透明区域,其边界清晰。

4. 感染灶浸润:肺结核引起的炎症可以扩散到肺组织中,形成广泛的浸润。

在X线胸片上,感染灶浸润呈现为模糊的阴影,有时伴有结节灶或空洞的形成。

除了以上特征外,肺结核还可能伴随其他影像表现,如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肺门淋巴结肿大等。

这些影像特征可作为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依据,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及鉴别其他肺部疾病。

X线胸片在诊断肺结核方面并不是完全可靠的方法。

因为结核病变的早期阶段往往难以在X线胸片上显示出明显的异常,仅依靠影像特征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疑似肺结核患者,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技术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准确率。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引言影像学诊断方法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射线胸片和CT扫描。

X射线胸片是一种常见的筛查工具,能够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的大致位置,但对于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有限。

而CT扫描则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影像信息,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和定位更具准确性。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结节影、浸润影、空洞和纵隔淋巴结增大等。

1. 结节影:肺结核常呈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病变。

在X射线胸片上,结节影可以呈现为单个或多个结节状阴影,密度较高。

在CT扫描中,结节影可以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结节状密度增高区域。

2. 浸润影:肺结核的浸润影通常表现为肺部病变的弥漫性分布。

在X射线胸片上,浸润影可以呈现为模糊的阴影,通常伴有肺纹理增多。

在CT扫描中,浸润影可以呈现为肺实质密度增高、纹理增多的区域。

3. 空洞:肺结核的空洞形成是由于结核菌侵犯肺组织而导致组织坏死。

在X射线胸片上,空洞呈现为中空的区域,边界清晰。

在CT扫描中,空洞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区域,边缘可见增厚的壁。

4. 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结核的纵隔淋巴结增大通常是由于病原体侵犯引起的淋巴结炎症反应。

在X射线胸片上,纵隔淋巴结增大可以呈现为纵隔阴影的增大。

在CT扫描中,纵隔淋巴结呈现为增大的淋巴结结构,并可见增强。

结论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诊断中的重要一步,能够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X射线胸片和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工具,能够显示肺结核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定位病变。

熟悉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肺结核(TB)的影像学表现(汇总).ppt

肺结核(TB)的影像学表现(汇总).ppt
肺炎) 粟粒或结节状阴影(肺结核、肺泡癌或肺转移
瘤、炎症)
优选
60
右中下肺结核支气管播散
优选
61
肺结核支气 管播散
优选
62
肺结核支气管播散
优选
63
肺结核支气管播散
优选
64
小结
好发部位、炎性特点(增殖为主、纤维化、钙 化)
球形病灶:卫星灶、空洞、钙化特征。 鉴别诊断困难时一定结合临床病史、痰检、支
病理演变
○ 干酪样坏死:渗出凝固性坏死 ○ 液化和空洞形成:液化坏死空洞 ○ 结核的愈合:消散;纤维化;钙化
优选
5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优选
6
临床表现
○ 可无任何临床症状 ○ 局部症状:咳嗽、胸痛、咯血 ○ 全身中毒症状: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及
盗汗 ○ 伴随肺外症状:相应部位临床表现
优选
7
临床分期
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杭州市儿童医院 李光乾
优选
1
肺结核的病理改变及演变
优选
2
基本病理改变
○ 渗出性病变
○ 小叶性渗出性病变:如同一般的支气管肺炎,小斑 片状,中央密度高,多呈支气管分布,称为小叶性 结核性肺炎(干酪性肺炎)
○ 大叶渗出性病变:渗出性病变迅速产生组织坏死, 形成以变质为主的病变(液化区、溶解区),这种 空洞的出现是结核性肺炎的特征
优选
11
原发性肺结核
1.原发综合征 ;2.胸内淋巴结结核
优选
12优选13原发综合征优选
14
原发综合征
优选
15
原发肺结核—胸内淋巴结结核
优选
16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三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中下肺结核支气管播散

肺结核支气 管播散
肺结核支气管播散
肺结核支气管播散
小结


好发部位、炎性特点(增殖为主、纤维化、钙 化) 球形病灶:卫星灶、空洞、钙化特征。 鉴别诊断困难时一定结合临床病史、痰检、支 气管镜检查。

病史:
男,18岁。发现有肺结节3个月,抗痨治疗1 个月,复查无明显改变。
结核性胸膜炎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并壁层 胸膜环形增厚,厚度大于1cm,纵隔胸膜受累。 胸膜活检证实
结核性胸膜炎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伴结核性心包炎。右胸腔及 心包中量积液伴心包脏、壁层不均匀增厚
结核性胸膜炎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伴纵隔淋巴结肿大。主肺动 脉窗内见多个肿大淋巴结
不常见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临床分期

好转期
– – –
病变较前缩小 空洞闭合或缩小 痰菌转阴连续3个月,每月至少一次涂片或集菌法 检查 病变无活动,空洞闭合,痰菌连续6个月以上阴性 空洞仍存在,痰菌连续阴性一年以上

稳定期



○ ○
原发性肺结核(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结核的愈合:消散;纤维化;钙化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 ○
可无任何临床症状
局部症状:咳嗽、胸痛、咯血
全身中毒症状: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及 盗汗
伴随肺外症状:相应部位临床表现

临床分期

进展期
– – – –
新发现活动性病变 病变较前增大增多 新出现空洞或空洞增大 痰内结核菌阳性

以上任意一项都属进展期

直径大于4cm以上的结核瘤

多灶融合可有分叶(40%) 胸膜粘连带(18%)、“卫星灶”、“病灶内部密 度”—不均、钙化

CT、HRCT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需与肺癌鉴别:>4cm周边癌常见
不常见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肺段、肺叶阴影

多见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右中叶及左舌叶; 多无支气管狭窄或梗阻 肺叶、肺段体积缩小,密度多不均 病变内可见空洞、支扩有助于诊断 肺门多无淋巴结肿大

多灶性:病灶周围可出现卫星灶,其余肺叶、段 可因干酪性病灶通过支气管 播散出现类似病灶,甚至向胸膜浸润,形成胸水、 胸膜增厚、粘连或向纵隔淋巴结发展。 多态性:即所谓“通病异影”。因为肺结核的病 理演变可随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结核药物治 疗而发生改变。CT影像上可出现多种形态:浸润 渗出、增殖结节、干酪坏死、薄壁空洞、纤维粘 连、支扩疤痕、肉芽钙化、粟粒播散、网状结构 及磨玻璃样变。 多钙化:钙化是结核病理演变过程中常见的结局 之一。无论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的结核病灶在浸 润渗出向吸收好转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可出现小颗 粒状钙化,继而增多,常由中央延向周围,钙化 总容积应大于20%。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 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浸润性、纤维空洞、干酪性肺炎)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干性、渗出性、脓胸 ) 其他肺外结核
○ ○ ○
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原发性肺结核

1.原发综合征 ;2.胸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综合征
原发综合征
原发肺结核—胸内淋巴结结核

与中央型肺癌或慢性肺炎鉴别
不常见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特殊形态的空洞

薄壁空洞内有液平面 空洞内有球形内容物 较大厚壁空洞
不常见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片状阴影
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资料、痰检结核菌
不常见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 支气管内膜结核 老年人肺结核
支气管内膜结核

螺旋CT表现为气管或大支气管管壁增厚、管 腔不规则变窄及息肉样肿块、支气管周围软组 织增厚、淋巴结肿大。这些病变均可引起支气 管管腔的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阻塞,造成远端肺 的实变和不张,易与中央型肺癌相混淆 。
肺结核


鉴别诊断: 球形影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肺叶肺段阴影(肺结核、中央型肺癌、慢性 肺炎) 粟粒或结节状阴影(肺结核、肺泡癌或肺转移 瘤、炎症)
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时

出现液气胸及包裹性液气胸

晚期出现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厚度一般不超过1cm,胸 膜面光滑,以肺底部明显,纵隔胸膜增厚的程度 明显小于其他部位胸膜 ,可合并明显胸膜粘连
结核性胸膜炎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并壁层 胸膜增厚,胸膜面光滑
正确答案:肺结核

主要征象:右上叶 后段不规则结节, 边缘分叶,可见粗 毛刺,周围见卫星 灶。病变临近胸膜 及右下叶肋胸膜梭 形增厚,右侧胸腔 积液。

讨论: 肺结核是以干酪坏死、纤维化和钙化为特征的 慢性肉芽肿样的病变过程。病理上分为渗出、 增殖、干酪、空洞四个时期。在肺结核的CT 诊断中,要强调重视“三多”、“三少”的特 征。即结核的多灶性、多态性、多钙化、少肿 块、少堆聚、少增强。


基本病理改变

增殖性病变

结核结节为典型的增殖性病变,小者为粟粒,大超 过小叶,梅花瓣状为典型的腺泡增殖性病变

变质性病变

结核菌毒力较强,机体变态反应高,坏死成干酪样, 引流支气管排出成空洞;可经支气管、血管播散
病理演变
○ ○ ○
干酪样坏死:渗出凝固性坏死
液化和空洞形成:液化坏死空洞
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杭州市儿童医院 李光乾
肺结核的病理改变及演变
基本病理改变

渗出性病变

小叶性渗出性病变:如同一般的支气管肺炎,小斑 片状,中央密度高,多呈支气管分布,称为小叶性 结核性肺炎(干酪性肺炎) 大叶渗出性病变:渗出性病变迅速产生组织坏死, 形成以变质为主的病变(液化区、溶解区),这种 空洞的出现是结核性肺炎的特征 肺段性结核浸润:超出小叶范围,见于浸润性肺结 核,原发综合征
合并肺心病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
无渗液:听诊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影像:胸部可无异常表现;患侧膈肌运动受限; 膈肋角变钝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游离性少量胸腔积液 中等量至大量胸腔积液 “肺底积液”、“胸壁包裹积液”、“叶间积液”

局限性积液


28f/y,咳嗽、 午后低热(2)
空洞
树丫征
28f/y,咳嗽、 午后低热(3)

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气道播散
浸润型肺结核

结核球;干酪性肺炎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一个肺野或两个肺野 广泛的纤维索条
病变同侧或对侧可见斑片状及结节状病灶


纵隔向患侧移位
无病变区呈代偿性肺气肿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三均匀” 亚急性或慢性粟粒型 肺结核:“三不均匀”

均匀、随机分布的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均匀、随机分布的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浸润型肺结核

属继发性
多发生于两肺尖及锁骨 上下区 结核空洞性病变


28f/y,咳嗽、 午后低热(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